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教学教程及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2046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教学教程及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教学教程及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教学教程及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教学教程及教学计划.doc(10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方课程 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三年级 (上) 于集镇中心小学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于集镇中心小学 亢丽东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三年级共有学生 43人。大部分学生经过一二年级日常 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在一二年级传统文学知识的学习,对我 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很高的兴趣。而且我校的校本课程 三字经、弟子规等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 学生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 乐园”四个单元。“经典驿站”部分主要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让 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

2、情。 分为三字经、幼学琼林以及山海经三个部分。 “名人长廊”部分主要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名人,借鉴他们为 人处事的方法。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孔子”“孟子”“晏子” “孔融”四位历史名人的故事。 “名胜佳境”:部分主要了解黄河、泰山等名胜,引导学生感 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具有 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艺术乐园”部分引领学生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 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本章.节主要分为“歇后语”和“民谣”两个部分。 本学期,我们重点学习“经典驿站”“名人长廊”这两个部分。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

3、分);“温馨点击”(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的意图 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要求);“活动广角” (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 流中完成学习活动) 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 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 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 三方面: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 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 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

4、力, 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感受传统文化的继承,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其 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3.养成良好品德。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自强不息、以德化人, 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顽强、善良、对社会有用的人。 此外,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强调气节,所谓“士可杀不可 辱“;强调情操,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强调礼义,一举一动要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强调廉耻,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调奉献,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强调良心,就是要时刻意识

5、到自己是一个有道德 之人,不做伤天害理事。所有这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仍具 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1感悟继承传统文化。 2养成良好品德。 五、教学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 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 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4.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 探究的形式学习。.5.加强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6.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

6、开展丰富多彩 的活动。 2016年 9月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第一课 三字经 1、人之初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本课,使学生 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 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三、教学难点.体会原文的含义,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子女成 才的深刻意义。 四、教学准备 三字经故事,原文释义,古筝磁带,三字经朗读磁 带。 五、教学模式 三个版块:(一)故事激趣、(二

7、)诵读感悟、(三)、拓 展升华。 六、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学们,你们听过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故事吗? (如果有学生知道,就让学生讲一讲。) 2那么,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呢? (古筝配乐讲故事,在讲的过程中简介孟子及“子”的含义) 3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初步感受蕴含的深义。).4过渡新授:这个故事,就出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三 字经第二章,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原文。 (二)、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尤 其是平翘舌的读音。 (原文: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 五子名俱杨)

8、 (2)、学生自由读,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 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通顺读流利。 (4)、指读,随时正音, (5)、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6)、开火车读,看哪列火车看的又快又准。 2、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你 们想听一听吗?(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读一生评一师评。(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 节奏韵律。) (4)、拍手打节奏,齐声背诵。 3、质疑释义。 (1)、同学们,真聪明!那这章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 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

9、么不懂的地方? (2)、在汇报中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3)、你们想知道窦燕山教五子的故事吗?那就听 老师来讲一讲吧!(古筝配乐,进一步感悟原文所蕴含的深刻 意义。) (4)、小结,可见,好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成长是多么 的有利啊! (三)拓展升华 1、在生活中,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教育你的?你喜欢他们 的做法吗?说说理由。.(启示思维,当你长时间看电视时,当你早上不爱起床时, 当你和小朋友生气时,当你你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做的?) 2、假如,你的爸爸妈妈此时就在你的眼前,你想对他说什 么?(把老师当作家长,师加以引导与鼓励,)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将来都 会成为祖国的

10、栋梁之才! 课后反思 2、子不学 教学目标: 1、介绍三字经。 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教学重点: 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教学难点:.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 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 1)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 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 2)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二、讲解课文内容。 1、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 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 的作用呢?

11、 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 2) 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 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 育,是老师的过错。.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 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 3、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 我们如何去感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 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 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 的。 三、总结。 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12、 第一课 三字经 3、昔仲尼 教学目标: 1、熟读三字经。 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 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熟读三字经。 教学难点: 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前面所学内容。 二、学习新课 1、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 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 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 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 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

13、俩贫穷而无 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 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 2、彼既仕 学且勤.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 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 3、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 劳 犹苦卓。 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 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 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 在的学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 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 边背诵书本。隋代人李密少年

14、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 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 材。 3、总结。 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第二课 幼学琼林 1、师生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课文。 2、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3、了解课文中的名人故事。.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 教具准备:幼学琼林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尊敬老师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冰是由水生成,但是比水还要寒冷;青色出于靛蓝,但是比

15、靛蓝的颜色还要深。学生称赞老师的教诲,可以比喻为如同坐 在春风里沐浴一样;学生感谢老师的培育,可以比喻为如同仰 面承受时雨的滋润一般。 三、学生讨论:你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吗?.四、总结。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第二课 幼学琼林 2、花木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2、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古诗文。.教学难点:了解各种花的花语。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植物在供给人类氧气、食物的同时,还是我们精神 世界里的朋友。让我们去了解生活中的花草吧! 二、教学新课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16、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莲花被称为花中君子,海棠被看作化中神仙,牡丹国色天香, 雍容华贵;梅花冰肌玉骨,傲然清奇。兰花清香无比,菊花高 雅不俗。竹子被誉为有气节的君子,松树被比作傲然不媚的大 臣。萱草能使人忘记忧愁,屈轶草能分辨奸佞小人。 三、总结 让我们去认识花草,做他们的朋友吧!.四、拓展 你还知道那些花的名称?到课外书或网上查一查,把他们的 名字写下来。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第三课 山海经 1、精卫填海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读15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 (1)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17、,教师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 与学习过程,指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学习知识,培养能力;(2)学习过程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 知知识,积累语言。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2)使学生从感情上感觉到自己在成长,知识能力也在 增长,逐渐懂事,在各方面有所进步。 第一课时教学任务:(1)认识15个生字,正确书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合作 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教师活动:你们听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吗?下面就请你 们听一个精卫填海的故事吧。放课文录音。简单介绍炎帝 是远古时候的帝王,被

18、视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所以称中华民族 为“炎黄子孙”。学生活动:边听边记住故事的大致内容。预设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小老师带读教师活动: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课文。学生活动:积极举手的同学带着大家读课文,读后学生 给与评价。预设目标:听读识字。给能力强的学生一些机会。练习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会认真听别人读。三、初读课文教师活动:你们想读吗?边读边把不认识的字圈起来。学生活动: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预设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四、认读生字教师活动:1提出自学要求:用你喜欢的方法自学这课的生字。2检查生字。用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些生字呢?(在全 班进行简单的检测,学生都

19、认识的字就不必讲解了。)3巩固练习:生字游戏。学生活动:1自学生字。(可以问别人、查字典、查书后的查字 表等。)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字音字形。可以给生字组词。3学生当小老师,讲解难字。4当小老师带着大家做游戏。预设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指导书写教师活动:出示带“田”字格的生字,指导学生观察。 指导示范,巡视指导书写。.学生活动:先让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特点,再找出关键笔 画的位置,说说书写要领。预设目标:能认真踏实写字。六、巩固练习 教师活动:捉迷藏具体做法如下:将学生本节课中要求认的字重新放入另 一篇文章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试读,找出藏在其中的字宝 宝,然后试着读出这

20、篇文章,并初步了解文章的意思。 学生活动:找出藏在其中的字宝宝,然后试着读出这篇文章, 并初步了解文章的意思。预设目标:这种游戏适合于检验学生识字的迁移能力。 源于学生的生活,从学生喜欢的活动入手,把藏在文章中的字 宝宝找出来,从而完成了生字的迁移。七、作业写生字词 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任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 的语气。2发挥想象力,想象精卫和大海对话的情景。3结合自己的想法评价精卫填海行为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教师活动: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活动:精卫填海是一个神话故事。精卫是炎帝的女 儿变成的一只小鸟,为了填平大海,她每天衔石头和

21、树枝。预设目标:能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品味课文教师活动:请你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喜欢课文 中的哪个自然段?你认为哪个自然段写得最精彩?指导朗读,理解词义。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读,发表自己的看法。“愤怒”就是很生气的样子。“坚定”就是下了决心,一定要做到。声音要重一些, 表现出精卫的坚定。分角色朗读。预设目标: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 悟,学会主动学习。.以读来体会、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愤怒、坚定。使本 来难懂的词语,在朗读的体验中领悟到了,比起查字典解释的 方式更适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三、体验课文教师活动:刚才大家把大海、精卫的语气读得很精彩, 我想如果我们再加上自己的

22、动作、表情和想象,肯定能表现出大 海和精卫,你们愿意试一试吗?学生活动:学生表演。预设目标:继续加深对角色的理解。在课文的基础上, 学生自由发挥,创设情境,体验角色,对精卫填海坚定的信念 理解得更为透彻。 四、反思课文教师活动:在这个故事中出现了大海和精卫这两个角色, 你欣赏谁呢?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勇敢善良,又欣赏大海的宽广美丽, 为人类造福。如果你是善良的精卫运用你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 会怎样减少洪水的发生呢?.学生活动:展开小小辩论会。预设目标: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辩证思维 能力,提高对作品的理解。五、课外延伸编新“精卫填海”。预设目标:课内外结合,使学生逐步形成写作能力。六

23、、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第三课 山海经 2、大禹治水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8个二会字只读不写;理 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 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16 大禹治水2、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把生字圈出来。(2)把难读的句子画出来。2、检查自读情况。.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

24、写的是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4、口头填空。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讨论:(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从哪儿看出洪水很凶猛? 看图说说洪水的疯狂。理解:滔滔、淹没。(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3)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3、指导朗读。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四、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 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 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 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 洪水的。五、教学

25、部分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2、引导学生说说字形记忆方法。3、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继续细读课文1、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哪一句写是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大禹是怎 样想,又是怎样做的?(2)学习二、三两句。指名读第二,三雨句,说说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板书:走遍吃尽)“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是不是确 指一千个,一万个?它们说明什么?“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数字 中的九?它表示什么? “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

26、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 大海“说明了什么?(板书:挖通劈开).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 文中说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 吃哪能苦呢?指导朗读。学生练读,齐读。2、细读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3)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表示数量的词。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板书:13年三次过家门一次也没进(4)指导朗读。3、细读第4自然段。(1)齐读。(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联系二、三自 然段讨论。).(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板书:制服洪水代代相传(4)齐读课文第4自然

27、段,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三、练习背诵课文。 四、作业。1、抄写生字。2、背诵课文。板书:16 大禹治水 走遍 吃尽 挖通 劈开 制服洪水 13年 三次过家门 一次也没进 代代相传 第二单元 名人长廊 第四课 孔子 1、万世师表.课程标准: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 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识记孔子生平的主要史实“六经” ,孔子儒家思想核心内容“仁,礼,和中庸”,孔子的主要教 育思想,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政治,教育及对世界 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深远影响。2、理解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在后来中国历史发 展过程中,儒家思

28、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3、学会通过分析孔子的生平大事总结他的理想追求。 明白孔子思想对现阶段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运用孔 子的教育思想探索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结合教材孔子对后世 的影响的史实,在现实中寻找实例。教学建议 通过提供大量的原始材料,包括论语原 文,于丹论语心得视频,“孔子像”,“孔子周游列国图” ,“孔子不仕,退修诗书图”,及其阅读教材内容分析概括出 孔子生平大事,孔子思想核心,教育思想和对后世影响的具体 表现,从而形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正确的评价 孔子及其思想。.课时设计 1课时重点和难点1、重点: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

29、 、难点: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和评价知识结构: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自学礼乐2从政失败3周游列国4. 整理典籍二开创儒家思想1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2儒家思想核心内容:礼仁中庸三孔子的教育思想1办学形式:2教学内容:3教育目标(成人-君子)4. 教育方法:四对后世的影响1. 孔子思想对古代政治的影响2. 对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的影响3. 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4. 对亚洲和世界的影响教学过程: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学习礼乐(15岁)探究问题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 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时代: 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礼崩乐坏”影响:1、孔子提出“仁”和“仁政”思想,反对暴政2、

30、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2、讲学收徒(30岁)传承礼和仁;创办私学,广收学生3、从政生涯(51岁)官:鲁中督宰司寇政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加强君权,削弱 大夫权,抑制陪臣结果:从政失败4、周游列国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 礼仪5、献身文化.整理文化典籍探究问题2孔子一生的活动集中在从政、教学、著述 三个方面。试述其主要活动1、从政:担任司寇;夹谷之会;周游列国2、教学:”有教无类”,开辟私人办学先河;提出一 系列教育思想;3、著述:整理编辑“六经”二、开创儒家思想1、

31、背景:春秋:奴隶制封建制“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 侯出”孔子恢复周礼,传承礼乐文化,创立儒家学派2、儒家思想:A、礼(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礼是政治概念礼的含义:西周实行对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作出严格规定 的一套宗法登记制度。“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关于礼的做法: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 “非礼勿动”,从而形成西周时天下安定局面,避免春秋 时天下动乱局面。克己复礼评价: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 的奴隶社会规范制度。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 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 有积极意义。B、仁(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属

32、于伦理概念仁的含义: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 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关于仁的做法:“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亲亲为大”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应“节用而爱人”(爱惜民力)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仁爱有等级.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于不坠。他 把伦理规范的“仁”与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形成不可分割 的统一体中庸。C、中庸(调整方法)属于哲学概念调整对象:礼和仁协调礼和仁的方法:中庸a、中庸的含义: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恰如其分”b、达到中庸的做法:“和而不同”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3、影响:

33、孔子开创儒家思想,后来董仲舒改造了新儒学,西汉成 正统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起积极作用;但发展至宋 明阶段,阻碍社会进步。【孔子】 孔子:万世师表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 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代表奴隶主阶级改良派的思想家、 教育家。.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聚徒讲学,著书立说,积 累和总结了大量宝贵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 他整理和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继承和发展了殷、周以来 的传统文化。他是中国私人讲学的创始人,也是系统传播中国 古代文化的第一人。孔子的学生和孔门后学把孔子平时的言论 汇集成书,称为论语,他的思想和教育经验主

34、要保存在这 本书里。第二单元 名人长廊 第四课 孔子.2、孔子语录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在理解基础上水到 渠成地完成熟读背诵本文的任务。 教学重点:通过多媒体、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在一堂课的各 个环节中反复强化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教学难点:学生在教学各环节衔接中对教师指令的准确把握 并努力突现其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充分利用40分钟 的时间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1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了熟读精思中古人教给我们的学 习方法。请同学们回顾一下。 老师明确:学习方法是:熟读和精思。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全班齐声背诵全文) 肯定其背诵的熟练度后引出今天

35、将学的课文。(导入) 2请同学们不要翻书,先放松一下脑神经,让我们先来看 几幅漫画。看看画的都是些什么?比比谁的观察力最强最准确。.a展示课件中第一幅漫画。在同学们开动脑筋充分发挥其 创造力回答后,为该图配上相应的说明文字-“学而时习 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老师示范性地带读,学生跟着朗读一遍。 b同样的操作方法:放图-思考-回答-文字-带读 -朗读(共5幅) 初步目标: 学会流利地朗读每一段文字。 3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老师将给出每段话中生字的解 释,请同学们自告奋勇起来翻译句子。(老师点评并给出规范 的翻译方法,随后通过课件切换,回到相应的每张漫画,请同 学们通过朗读

36、及时巩固一遍。) 在翻译中老师需要适时补充拓展的内容: a 古人的“学”包括哪两方面内涵? 老师明确:学分小学和大学。小学-诗辞章句;大学-修 齐治平(板书) b 为何古人会因“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而 “不亦乐乎”?.老师明确:古人倡导“游学”传统。通过学识的增长道德素 养的提高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并以此为乐。值得一提的是古人 的“游学”有些接近于现代的学术交流。 (板书) c 学和思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老师明确:学而不思-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思而不学- 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而会产生“罔”和“殆”的状态。 (板书) 4同学们逐句翻译和朗读得很好。下面我们把所有的画面 和文字串起来,

37、请同学们抬头看着课件和老师一起图文并茂地 朗读全文。(对学生的朗读给予肯定和点评) 接着再请学生在没有老师领读的情况下,独立地边看边读。 (同样给予点评) 5听了同学们流利的朗读,老师对你们的能力非常自信。 下面老师要加大难度,只给同学们看图片,而隐去了文字。看 行不行? a哪位同学自告奋勇先来试试?(给予表扬和鼓励) b 好。现在请全体同学一起来看图背诵。(给予表扬和鼓励).6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背诵的内容,结合课本,归纳一 下文章教会了我们哪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老师明确: 一、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思、思而学。择善而从、择 不善而改 二、学习态度: 不亦说乎、不亦乐乎

3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 师焉 7经过了一段紧张的操练,下面让我们回到生活场景中轻 松一下,完成一个情景对话。(展示课件) 要求:用文中刚学到的原话填入对话的空白处。 过程:老师先介绍对话的背景,再请同学踊跃举手填空。 8同学们活学活用的能力很强。不知道表演能力如何?下 面老师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情景对话中的人物。 (强化熟读背诵又能学以致用的目的基本能够达到。最后以 掌声和全班再次流畅地背诵全文作为这一环节的结束。).9小竞赛-名言故事、语录大串联 规则: 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从老师课 件中显示的6幅卡通画中选中其中之一。 第二单元 名人长廊 第四课 孟子.1、中国儒

39、学第二奠基人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提供的卡片读懂课文的原文。 3通过孟子的两段名言使学生认识这位孔子之后儒家学派 的又一位代表人物。 二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何为“大丈夫”以及如何对待困难。 三 教学难点: 熟读并背诵这两段话。 四 教学过程: 1用“孟母三迁”的故事引出本课学习内容孟子。 2结合“温馨点击”中的材料,了解孟子。 3教师简介孟子生平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结合译文自读,理解大意。.5谁来说说看这两段话的意思?学生交流后教师指正。 6背诵文中的几句话。 五 教学拓展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何为“大丈夫”,再谈谈自己应以怎样的 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40、 六 作业: 1课后查阅“中国孔子”网站中的“孟子”,找到自己喜 欢的与同学排演。 2搜集孟子的故事。 中国儒学第二奠基人 第二课时.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儒学第二奠基人。同学们已经熟 读了原文,理解了这几话的意思,知道了何为“大丈夫”及应 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磨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的 故事。 二、检查朗读: 齐声朗诵原文。 三、交流课后搜集的故事及排演的节目: 1、学生交流: (1)孟母三迁的故事。 (2)始作俑者。 (3)五十步笑百步 (4)一暴十寒 2、教师讲相关的资料。 (1)“何为大丈夫”原文及解释。 (2)介绍孟子的道德观。.四、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学了孟子的故

41、事,从中我们可以受到哪些启发? 第6课 晏子 1、历仕历仕三朝的贤相.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意思。 2、了解晏子生平及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学习晏子机智勇敢、 处处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质。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意思,学习晏子的品 质。 教学难点:了解晏子生平及对后世做出的贡献。 教具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晏子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认识晏子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你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历史 上,有这样一位名人:他历仕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 伴过三只老虎,确实表现出非凡的才能。这位历史名人就是晏 子。 二、学习新课,走近晏子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译文

42、了解大意。 2、介绍历史背景: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 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 国的强大离不开晏子,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机智.果敢,口才极好,被齐王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 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 3、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晏子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如果你是晏子,面对楚王的羞辱,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讨论交流:你觉得晏子聪明在哪里? 这就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4、你能用自己的话把晏子使楚的故事讲下来吗?学生 练习后指名讲一讲。 5、故事情景再现 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当时的情景,把这个故事情景表演出来 吗?小组合作,把当时的场

43、面再现出来吧。 学生分组练习,指小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小结:晏子在处理国与国的斗争中,处处以国家利益、尊严 为重,不使国家受辱,随机应变,机智勇敢,维护了国家的尊 严。 三、拓展交流,深入晏子 1、我们刚才学的故事只是晏子使楚之一,那晏子见到 楚王后,还发生了哪些事呢?请同学们根据搜集到的故事小组 内交流交流吧。.每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全班交流评选班级“故事大王”。 2、教师讲述故事“屦贱踊贵”和“意气扬扬”。让学生说 说这两个故事表现了晏子怎样的品质。 四、活动总结,向晏子致敬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 请根据你的表现,在你的成长袋里画上相应的星星吧。 2、晏子言行的记录-晏

44、子春秋 教学目标:.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 怒的语气;2、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 敢的行为。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 教学难点: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 教具准备:挂图、头饰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 一起来看看图上画着什么吧!(出示挂图:一只小鸟在辽阔的 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2、师:谁能来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呢?(生:一只小鸟嘴 里叼着树枝,准备把它扔到海里)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 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课题:精卫填海 二、学习新课.1、教师示范朗读课

45、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 4、解释短文的意思。 看你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 帮帮我?只有认真看书、勇敢的孩子才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答 案。问答方式导读,不添字不漏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 一次,是谁到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后来她变成了一只美丽 的小鸟,名字叫做-(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什么和什 么,投进大海里?(小石子和小树枝)你们真勇敢,这么多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们,从刚才 你们的回答,(指板书)我们知道了炎帝的小女儿去海上游玩 不幸被淹死了变成了一直美丽的小鸟,名叫精卫。精卫天天从 西山衔来和投进大海里?

46、(石子和树枝)。 7、 师结: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善良勇敢,又欣赏大海的美丽,如.果你是勇敢的精卫,运用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减少 洪水的发生呢?(生发言) 三、总结: 大家为精卫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精卫一定很感谢大家,让 我们学习精卫的勇敢善良,一起来保护地球,减少灾害的发生。 最后,让我们再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遍。 第7课 孔融.1、才华横溢的孔融 教学目标: 1、熟练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2、了解孔融生平及对后世做出的贡献。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了解孔融生平及对后世做出的贡献。 教具准备:孔融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但他长大后的情景你知道吗? 现在我们就来读读他写的这首诗吧。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读课文,想象课文讲的意思。 2、了解课文的意思。 3、教师介绍孔融的事迹。 孔融是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由于性格刚直,经常给 曹操提意见,最终被曹操杀害。多么令人惋惜啊!在这首诗中, 他悲愤的揭露了“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的社会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