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政治思想.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6200128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家的政治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道家的政治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家的政治思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家的政治思想.doc(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道家的政治思想每当政情动荡,社会大乱时,儒学思想便失去效用,而道家思想则应时而兴。因为道家并不抱持着冠冕堂皇的道德原则,而能深人人性,切中时弊,彻察动乱的根由;它正视人类不幸的际遇,又能体味人心不安的感受,对于饱经刨伤的心灵,尤能给予莫大的慰藉。因而,中国历代的变动纷扰,对于儒家而言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结果每每由道家承担起来。而道鲁迅曾说:“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家”;著名汉学家李约瑟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一棵烂掉了要的大树”。从中国整个历史看,道学的作用与儒学不相上下,一隐一显,共同浇灌着中国社会的文化土壤,对中国社会之发展和中华民族精神之形成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道学研究

2、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主要是研究儒学。只有到了20世纪90年代,道学研究才开始成为研究的“亮点”。直接标志是道家文化研究辑刊。其研究热点主要表现在:道家学说的现代价值被确认;老庄的思维方式值得研究;“道”不只具有实存意义和本体意义,还具有境界意义;道家文化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对黄老之学和稷下道家的研究别开生面。(邵汉明主编:中国文化研究(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15页。)道家是老子创造的,以老子为宗师。被称为道家,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学说是以“道”为核心。用道说明一切,解释一切。但道家流派很多,彼此间不具有明显的师承关系,但其思想在基本点上有一致处:尊道,贵己,有的说是“法自然”。一

3、、道家学说的一般特点分庄子一派和扬朱一派。另外还有从贵生发展到及时行乐、纵欲主义一派;从贵己发展到重视健身,走上禁欲主义。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老庄一派。(1)以道为基本范畴。(2)政治上无为。(3)人生上贵己。重生、贵己是道家对人生的基本看法。老子认为生命是第一位。庄子要的绝对自由,也是为了身心安乐,逍遥人间。最为突出的是扬朱一派,他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贵己”、“重生”,“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二、道家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有深远的社会根基和思想土壤。(1)隐士传统与实践。在氏族社会末期,已有一批鄙弃权位、轻物重生的特殊人物,并成为人们仰慕的对象。在庄子出现了很多隐士人物。尧时许由,尧让权于

4、许由,许不干。这可能是庄子编的故事,不是真的。殷周之际的伯夷、叔齐(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现山西省永济县南)。后人称颂他们能忠于故国。)一般认为可能真由此事。在以贪欲为动力的阶级社会中,仍不断地涌现出辞让校验位爵禄、甘心退隐山林的高士、逸民,继承了这一古老传统。(2)思想文化条件。老子一书反映了道家思想的成熟体系。它熔铸了大量的先行思想资料,既有当时最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总结,也有个人立身处世经验的总结,而更主要的是富有历史感地对文明社会的深层矛盾进行了透视和总结。(3)广阔思想土壤与理论源泉。老子一书及其理论思维水平,不仅对

5、远古至旧制崩解的春秋时期哲学发展的积极成果作了一个划时代的总结,而且古代气功养生等方术科学和神仙境界的自由向往,原始朴素的非功利审美观、道德观等,也都被纳入思想体系,成为道家风骨的重要文化基因(4)既有北方的史官文化背景,亦有南方的巫文化背景。有论者认为,先秦道家思想既有北方的史官文化背景,亦有南方的巫文化背景。只是先秦道家从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吸取不同的滋养罢了。史官文化“重实际故重经验,重经验故重先例”。所谓历史成败、兴亡、祸福、古今之道正是重实际经验的具体表现,正是对历史的理论抽象。丰富而牛动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化作了冷峻的历史哲学,先秦道家“究人人之际”、“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6、”的宇宙精神,人与天、地、道同大的“人大”意识,齐同物我、平视神人的博大平齐的眼光,诗与寓言的表达方式,汪洋恣肆、诙诡谲(ju)奇的浪漫之思等,显现了先秦道家哲学热与美的一面。而这与巫文化的交通神人的巫风,富于想象的史诗与神话的文化土壤相关联。只有从这两种背景出发,才会对道家哲学有热有冷、美与真的多面理解。“如果说屈原所创之楚辞体现了巫史两种文化在文学上的合流(范文澜语),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则在哲学上体现了巫史文化的融合。只有从这两种背景出发,道家南北派的说法,乃至儒道之间思想旨趣上的异同才能有合理而坚实的存在根据。附劳思光南北传统形成的论述:周公东征,使周人兼有东

7、夷之故地;但昭王南征失败,此周初政治形势中最重要之情况,周文化不能入南方,南方则保留东夷、殷人及祝融族之文化,从而南北文化传统之形成。殷商的旧中原文化因退往南方而成为南方传统,而后发展起来的周人文化则成为新中原文化。南方文化传统的特色,首在于其神权观念。楚文化与此相近。凡重神权者必薄人事。殷人既事事皆取决于鬼神,其风尚所及,遂有某种放任之生活态度。好酗酒纵猎之类。盖既一切听天意,自不能作严肃之努力,此种特色实过信鬼神而生出。但不作事功一面之努力者,每每易于驰心于想像世界之中,故楚人代表之南方文学,日后又表现玄幻之趣,而与周之文学大异。故以重神轻人、放浪生活及文学艺术之倾向为三大特色。周人本一小

8、邦,其特色文化之传统的形成则在入中原与殷民族及其同盟迭番争斗时。人在预期环境奋斗时,必要之观念基础在于坚信人之努力可克服客观存在之困难:周人正处此历史环境中,遂发展出强调人之主宰地位之思想倾向。(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第5254页。)强调人之自觉努力之思想,为周文化之第一特色。由强调人之主宰地位,必生出改造自然世界及生活之要求。此种要求在周人即表现为建立礼制,创生一种文化意义之生活秩序,以规范自然生活之努力。因此,周文化以忧患感为发生条件,而以肯定人之自觉努力之力量为其内在特色,而此特色所表现之具体活动,即在建立生活中之规范秩序。又因支持此种规范秩序之需要,而倡严肃生活之态度。三季度春

9、主要成就全在政治制度及所衍生之社会秩序方面。即就首选而言,因尚无超越反省之智慧,故亦不能成就纯内在之德性。至于一切玄渺之理趣,超离世界之境味,皆非此文化传统所重。总之,南方重神权,北方重人事;南方喜放浪生活,北方倡严肃生活;南方重艺术玄趣,北方则重政治实效。于是,至周末时,此两传统仍分别生出两大思想潮流。一为儒学,一为道家老庄之学说。(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第5256页。)具体来讲:老子的思想渊源与上古文化与学术关系较为紧密。原始氏族社会共同劳动、共同分配产品和社会成员的平等相处加以理想化,并进而提升为一种普遍的“道”的品格“生而不有”。从学术上讲,汲取了上古时期的格言、古语、谚语及古

10、代帝王的统治经验,并把这些思想资料提升到哲学的层面,作为哲学思想和命题加以阐发。如对兵书的知识加以引用。从思维方式看,创世神话在原始思维和原始世界观中占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老子受其影响。其宇宙论直接导源于神话宇宙观。另外也有学者指出,老子一书与上古的生殖崇拜联系密切。提出虚静、阴柔、慈俭,因而闪烁着“母性之光”,属女性文化。庄子的思想与隐士传统联系密切。乱世寻求避祸自保,同时具有在反流俗的意义上寻求个人生活的新意义。 三、道家学派的演变(一)道家派别:隐逸派,特征是避世修道,明哲保身。老子和庄子是这一派的祖师。治世派,主张无为而治,兼法兼儒。申韩的刑名之术,汉初的黄老之术,魏晋弃学政治学说与此

11、相近。三是异端派。特征是攻击礼教,菲薄儒圣。魏晋的嵇康、阮藉、鲍敬言等人略近之。四是放情派。特征是任情适意,顺欲乐生。杨朱思想近之。五是神仙派。特征是修道炼养,以求长生。这一派古已有之,后来与老庄思想相结合,形成道教的核心教义。老子以后道家学说分四大派别:关列派,杨朱派,庄周派,稷下派。(二)道家学派的演变有五阶段、六阶段、七阶段等说法。五阶段:先秦的老庄学;秦汉黄老学;魏晋玄学;隋唐重玄学;隋唐之后的内丹学。第一阶段为先秦的老庄学。先秦时老子一书问世,标志着道家学派的形成。先秦时期,道家学派以道学统摄诸子之学,进行了两次学术大综合,稷下黄老学派出现是第一次学术综合,庄子学派的形成则是第二次学

12、术综合。第二阶段为秦汉黄老学。在这一阶段,也有两次学术大综合,先是吕氏春秋托黄帝以立说,以法天地自然为本,显然是黄老之学汇综诸家的一次发展;后是淮南子及言神仙黄白之术的枕中鸿宝苑秘书等,亦系以黄老之学为宗的一次学术大综合。第三阶段为魏晋玄学。玄学的代表人物何晏、王弼、嵇康、阮籍、向秀、郭象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借注释“三玄”来发挥玄学思想,用以调和自然与名教或儒道之间的关系,虽脱离了原始道家思想,但却开创了一个新形态而被称为道家学术史上的“新道家”。第四阶段为隋唐重玄学。重玄学开始于晋代道教学者孙登,经梁道士盂智周、臧矜,陈道士诸柔,隋道士刘进喜,唐道士成玄英、蔡子晃、黄玄颐、李荣、车玄弼、张惠超

13、、司马承祯至唐末杜光庭续有发展,成为隋唐时期道家思想继玄学之后的主要理论形态。第五阶段为内丹生命哲学。隋唐之后,内丹学兴起。内丹学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为内丹生命哲学,一为内丹生命科学。(胡孚琛chn、吕锡琛:)道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另有学者认为,老子思想的传授与演变约分五期:一为初期老学;二为稷下黄老学派;三为本于黄老的申、韩学派;四为秦汉时代的黄老之学;五为黄老道家演变为道教。 六阶段说 有论者指出,道家学派的发展轨迹,约可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老学的创立。第二阶段为老子门徒之学,大致是关尹由“惟道是从”而引出贵清之旨,列子由“惟道是从”而引出贵虚之论,杨朱由“惟道是

14、从”而引出贵己、为我之说。第三阶段为庄学,展开对人的价值与存在方式的追问。第四阶段为稷下道家。其特点是学宗老子而贵术,并兼取其他各家的思想,同时也实现了道家和其他各家的结合。第五阶段为黄老之学。战国末至西汉初,黄老之学在以道术治世取得重大成功的同时,兼重以黄老之术养生,并出现了将老子神化的迹象。第六阶段。西汉至东汉,道家在曲折中发展,严遵、河上公对老庄学说的阐发和东汉中期以后黄老道的流行为道教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这是道家转型的前奏。道家的转型之一是玄学,转型之二是道教。七阶段说。牟钟鉴先生持七阶段:创始阶段的学说可称为老学。第二阶段是杨朱、田骈、慎到、宋鈃、尹文等人的思想言行。第三阶段为庄周及其

15、学派的学说。第四阶段为战国末年到汉初的黄老之学第五阶段为汉末道教。第六阶段为魏晋玄学。第七阶段是它的余绪不绝,绵绵若存,至今犹然。隋唐以后至近现代都可以划归到这一阶段道家的后期存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诠注老子、庄子,形成道家的章句之学;二是老庄之学融入别家学术思想之中,构成其有机组成部分;三是其批判精神存在于历代异端学者的思想言行之中,成为他们批判不合理现实的武器之一;四是其美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存在于历代文论和文学艺术作品之中;五是道家思想存在于历代隐士或失意文人的人生态度之中,成为他们的重要精神支柱。有论者已提出当代新道家的概念。如果说“当代新道家”的存在能够成立的话,则似可将它视为

16、道家发展的现代形态或现代阶段。四、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特质 (一)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有论者将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归结为道家风骨(某种内在的精神气质),并指出它有三个层面的内涵:(1)“被p褐h怀玉”的异端性格。“圣人被褐而怀玉”,乃指布衣隐者中怀抱崇高理想而蔑视世俗营利的道家学者形象。(2)“道法自然”的客观视角。“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道家思想的理论重心,决定了道家对社会和自然的观察、研究,都力图采取客观的视角和冷静的态度。(3)物论可齐的包容精神。由于长期处于被黜的地位,与山林民间文化息息相通,道家的学风及其文化心态,与儒家的“攻乎异端”、“力辟杨墨”和法家的“燔fn诗书”

17、等文化心态的褊狭和专断相比,别具一格,具有一种超越意识和包容精神。有论者认为道家风骨主要体现在“避”与“隐”,即“避于俗世”、“隐于自然”。指出“避于俗世”是否定外在世界,“隐于自然”是趋向内在心灵。“避是外在批判,隐是内在超越;避是弃,隐是取:避是看到了假、恶、丑,隐是为了求得真、善、美;避是不满于假义仁以遂私欲、浇漓天下之纯朴的现实,而隐则是为实践自然无为、复归于朴的理想;避是被褐怀玉、掉背独行,隐是道法自然、因任物化;避是是非有别、物我分殊,隐是均同物我、齐彼物论;避是即世兴感、自陈块垒,隐是扫灭情累、自我开解。这就是道家风骨!”上伟人深邃的批判思想家,正是老庄开了中国南代批判竹。学的先

18、河。立足于:尤为政治的利:会圳想,他们对世俗之仁义道德、刷铝法度及人们的“尚智”、“好知”心理。对、lft寸有为政治予以强烈的批判。关于道家的批判意识、批判精神张岱年先生也有所揭示,他认为道家着重揭示了文化生活中的偏失和流弊,道家的一大贡献即在于反对贵贱之别,批判等级制度。(二)道家文化的特质 有论者认为,道家哲学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1)立足于理性思考,反对神创论;(2)强调道的本体论性质,将道看成根源性存在;(3)把道理解为最高法则、宇宙万有的总规律;(4)认为道为宇宙万物的总联系,提出有机的本体论与宇宙观;(5)强调道与世界同在,用道说明世界的流变性与无限性;(6)主张以道为万物的归

19、宿,从而倡导“与道为一”的价值观。这实际上是讲道家道论的要点。有论者认为,道家崇尚自然,其自然的内涵要在三种对立中把握:一是与神相对立,非神所造,没有主宰,自生自成;二是与人相对立,非人所造,没有伪饰,自性天成;三是与社会相对立,非礼义所制,没有繁文缛节,乃是山水灵秀的自然界。道家由崇尚自然而形成三大特质:(1)追求返璞归真,道家有誉鉴于生态的破坏和人生的堕落,造成种种丑恶和祸害,于是赞美事物原始的自然状态,让事物显示本来的面目,让人们保持质朴的天性,这就是返璞归真。(2)追求脱俗超迈。道家的书和道家的人物给人以豁达通脱的气象,眼界开阔,立论恢廓,有明显的离世超俗的倾向。(3)提倡柔静之道。人

20、们通常容易看到事物的正面、主动、显露的部分,前进的轨迹和刚强的威力。道家注重的却是事物的负面、被动、深藏的部分,曲折的过程和柔弱的作用,并且认为后者在事物的发展中往往比前者更重要、更有力量,所以主贵柔守雌,倡导虚静之道。老子思想的特色。一是以自然为宗把握天人关系。二是崇尚阴柔。有论者着熊探讨了庄子思想的特色认为首先,庄子哲学重在解精神之桎梏。其次,庄子哲学谋求处世俗而不被世俗染。再次。庄子哲学追求顺其自然,以保身全性。又次,庄子哲学对文明持怀疑和批判态度。复次,庄子哲学是举重若轻、化悲苦为消遣的哲学。最后,庄子以文学写哲学,体现了文学与哲学的绝妙结合。有论者认为,道家文化有丰富的人文精神,表现

21、为四个方面:(1)自爱精神。这展现了道家对于人类生存和生命的关怀,体现了一种不同于儒家爱人的独特的人类之爱的精神。(2)自然精神。道家主张通过“心斋”、“坐忘”等方法以实现与道合一的自然境界。(3)阴柔精神。道家把阴柔作为自然、社会、人我关系的普遍法则,一切以阴柔为价值标准,强调柔弱胜刚强。(4)博大精神。道家博大精神的特征是具有无限的包容性,所谓“知常容,容乃公”,所谓“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所谓“顺物自然而无容私”是也。 有论者将道家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因道意识。道即规律、法则,因道即以道为依归。因而因道体现了道家对物性和物(自然)的规律的尊重。由因道道家又讲因性,因性体

22、现了道家对人性和人(人类社会)的规律的尊重。(2)和谐意识。道家通过揭示人与物及自然的统一和联系来确认人作为类的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反对在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分出高低贵贱,要求人们摒弃人类自我中心的念头,将人还给人,也还给自然,从而与自然打成一片,进入天人相合无间的理想状态。(3)无为意识。道之无为是顺物之性,自然而为,万物感觉不到道之为的强制性、目的性。人道本于天道,人道亦要求无为而为,人道之无为即因性之为,自然之为,与一切有悖于自然的主观妄为截然对立。(4)宽容意识。道家将宽容观念作了较儒家更彻底充分的发挥和阐述,他们从道之包容性出发,肯定人与物均有其存在价值,因而提倡对人对物一视同仁,无有

23、偏私,强调善救人善救物,无弃人无弃物,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5)批判意识。道家老庄均是中国历史五、老子的无为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述老子其人其书所处的时代至今有不同意见。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老子在孔子之先,为孔子之先生。史记上曾记载孔子向老子请教学问。老子一书主要成于老聃(dn耳朵长至肩,老子惊怪时常作吐舌状,故称老聃。)之手,虽有后学增补,但基本上是出于一人的手笔。郭沬若、吕振羽、任继愈等持此说。二是老子系战国时代人,老子也是战国时代的书。较早持此观点的有梁启超、冯友兰、范文澜侯外庐、杨荣国等。理由是孔子之前无私人著述,老子一书不可能早于论语,而只能成于战国时代。三是老子一书成书于秦汉之

24、际。持此说者为顾颉(ji,也念xi,颉颃hng。)刚等。认同第一种意见的较多,也为后来出土的文物证明。老子与孔子属于同时代的人,春秋末年,稍长于孔子。老子一书基本上为老子一人所著,写作风格比较一致,是老子的思想独白。其思想代表哪一个阶级:一说为没落领主。二是代表农民思想。三是代表隐士思想。是唯心还是唯物主义:一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二是彻底的唯心主义,三是既有唯物主义的成分,又有唯心主义的因素。过去讲是唯心主义,现在一般以第三种意见为主。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道”其思想的核心是“道”。既是世界的本原,又是道德评价标准。老子的一个贡献是把一个具体对象的名称道路由一般的哲学概念明确地上升和抽象为一个统

25、摄宇宙和人生的最高本原或本体概念。道是其宇宙自然观,构成其政治思想的基础和出发点,又是其政治思想的最终归宿。因而,道是一个融哲学、伦理、政治为一体的概念,这是道的第一个政治特点。道的第二个特点是混沌。它和忠孝仁义等形成鲜明的对立。“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确实人类社会变革常有的现象,甚至是文明发展必须伴随的东西。老子对此变化,采取了全面否定的态度,力求消除一切变的因素,提倡一种没有历史内容的静态社会,企图回到宇宙初始的那个虚无世界中去,取消人类智慧对社会的干扰,使其永远保持混沌状态。第三个特点是政治与自然的一体化,这是老子政治思想的中心议题。治国

26、的圣人应该是道的化身,圣人的特点是因自然、依据道治理国家和安排个人人生。“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实际上是王法自然。一切都要遵循一部默默的自然法典,核心精神就是无为政治。(二)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其一,人口少,国家小;其二,人在原始状态下生活,人们没有工具、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的生活十分满足;其三,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分十分封闭的生活。(三)无为政治。无为的提出,既有哲学上根据,又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从哲学上讲,无是万物的本原和本性,有生于无。无表现为人事便是无为。从社会现象上看,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伪、善、丑现象。一般人只限于鄙弃它们,而老子非要揪出罪

27、魁祸首。在老子看来,罪魁祸首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和欲望,即有为。认为欲望是产生灾难的根源,避免灾难,莫过于无欲。仔细一想,都是片面之论。欲望何尝不是福的根源。进而取消人的欲望,就更为荒谬。(这与世界的一切宗教差不多。)老子无为不是消极,而是一种政策和策略,无为在于无不为。有两点:一是劝统治者减少活动,二是使民失去有为的条件。统治者坚持“三去”:去甚(贪淫声色)、去奢、去泰(衣服宽大,奢侈shch。)。主要是指薄赋敛,轻刑罚,慎用民,尚节俭。同时使民陷入无为之地,使之不能为或想有为而不敢。“绝圣弃智”谁有欲望和智慧,就将受到惩罚。实际上要把人的社会性降低到最低限度,以突出人的生物性。将人变成牛马,

28、自然是无为无不为了。具体讲无为政治包含以下几点: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绝圣弃智、绝仁去义”。慎征伐。 (四)弱用之术老子对弱十分重视,成为解决矛盾的大智慧,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是人生活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以后成为法家的理论成分,从而构成了人君南面之术。A静观。事物变是暂时的,最终归于无。面对着变,要持静观的态度,坐待其复归于本。在人际交往中,要临事不惧,镇静自若,常常可以胜人一筹。(但不可绝对化。)B守弱用柔。认为与刚强相对的柔弱是最有生命力的,不可战胜。“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提出兵强则来,木强则折。(绝对化,显然是片面的。)C知盈处虚。“持而盈之,不

29、如其已”。与其多占,不如干脆罢手。可他忘了两手空空是饿肚子的。圣人“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以自大维持大,既让人们看得好看,又可安居大之位。如果事物过了量,面临倾覆怎么办?回答是损有余而益不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在事物量的关系上,一是不盈,一是去余。防止量变引起质变。(这和儒家一样,基于社会稀有资源的匮乏而提出的最大限度免于争夺的分配原则。)D居上谦下。不像儒家那样,居上示尊,维护上的神圣性,而是主张居上谦下,以下安上。他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贵和高都离不开贱和下,故居贵、居高者,不能忘了贱和下。这是老子正题反作的典型。注意到矛盾双方的互为依赖的

30、关系。E不争之争。争众人之不争,使自己远离矛盾的漩涡,一般地说比较安全。在实际中难以做到,在矛盾的世界里,除非有坐以待毙的精神,才有可能接近不争的境界。老子还讲到,不仅自己不争,还得争取让对方不争,方法,满足其要求,即使不合理,也要迁就、宽容。F知微、治于未乱。正面主张用弱,反面主张治弱,提出要把可能引起祸患的事物扼杀于摇篮之中。G创造条件使对方失败。从物极必反的观点出发,提出要善于等待,同时要创造条件使某种事物走向自己的反面。“将欲歙(x,收缩)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欲擒故纵)高级的辩证法,但也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赔了夫人又折

31、兵。如果掌握了主动权,这些办法是可行的;如果没有相应的条件,事情未必如此。所以,以上所说,只是有可能,而非必然。H以曲求全。委屈反而能求全。I深藏不露。“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教导人们要把锋芒藏起来,不要让人知道自己的底细。以虚掩实是很有用的一种谋略,是用弱的又一妙术。J不为天下先。“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67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57章)。用弱是老子的一大贡献,只是把话说过了头。只有“弱”是强的一种补充手段时,才可能显示出它的真正力量,也才可以化保守为进取。在政治生活中,多流于权术,也很

32、少有进取精神。(五)评析老子的无为政治思想反映了下层民众的一定愿望,但其本质却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一种高明的手段。其对现实的批判是深刻的,但其政治理想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是相违背的。小国寡民主要不是反对压迫和剥削,而是反对文明和技术进步。老子一书充满辩证思维,但又充满形而上学;看起来荒唐,细琢磨双包含真理的成分;给人以智慧,更教人以权诈。他不托古,超越了传统,有着强烈的叛离要求,但他并不因此主张出世,他向往一种不须心智造作,不须意志挣扎而能符合自然的生活。老子善于“吊诡”(正言若反)的语言,想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政府干涉人民。极端反对战争,希望一个人与人之间能和谐相处的社

33、会。在人生目标上,主张返朴归真。六、庄子的自然主义政治思想(一)庄子政治思想形成的原因残酷的诸国争霸战争和暴虐的专制统治,导致社会动荡不断,民不聊生,是庄子政治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战乱、如何消除战乱,并导向一个理想的世界,构成这一时期思想家思考的主题。个人经历。人的思想跟人的家庭出身、生活状况、知识水平、人生经历有关,这些因素影响着人们观察问题的立场、方法和理论的深刻成熟程度。据估计庄子是楚国没落的贵族出身,后来到宋国,长期处于底层的贫困生活,给他的思想打下了明显的烙印,但他显然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渊博,使他的文章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隐士传统与实践。在氏族社会末期,已有一批鄙弃权位、轻物

34、重生的特殊人物,并成为人们仰慕的对象。在庄子出现了很多隐士人物。尧时许由,尧让权于许由,许不干。这可能是庄子编的故事,不是真的。殷周之际的伯夷、叔齐(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现山西省永济县南)。后人称颂他们能忠于故国。)一般认为可能真由此事。在以贪欲为动力的阶级社会中,仍不断地涌现出辞让校验位爵禄、甘心退隐山林的高士、逸民,继承了这一古老传统。楚文化的滋润使其思想独具特色。寓言、浪漫、幻想色彩浓厚。(二)庄子的生平与著述对庄子的生平,史书记载较少,所以其生平不详,今人也因而对于其生卒年月、出生地点、生活经历等,都存在争论。后来

35、的人主要根据司马迁所著史记上记载了解庄子。在庄周列传中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一般认为:庄子为战国中期人,生卒年月大约在公元前375前300年。蒙在何处,一说属宋国,一说为楚国,也有说是齐人、鲁人的。蒙为蒙阴县西。一般认为是宋国人,在今河南商丘,此地与魏之东南境、楚之东北境接壤。漆园有人认为是一个地名,有人说是漆树园。崔大华在庄学研究一书中,认为漆园不仅是指漆树种植园,还是一个漆器作坊,所以,认为庄子是一位熟悉当时的手工生产、曾任宋国管理漆园种植和漆器制作的吏啬夫。对于楚国拟聘任其为

36、相之事,后世学者更是看法不一,一般认为司马迁将庄子一书中的寓言当成了历史事实。因为战国时代做宰相,必须能纵横捭阖bih,叱咤风云,能帅军、治国、游说,而庄子以洸洋(hun,比喻言辞或文章恣肆放纵。)之言,自恣自适的人,怎么会被聘为相呢?从庄子一书中可以初步了解庄周的基本面貌。A非常贫穷,常处于饥寒交迫之中。“庄周家贫,故往贷于监河侯。”(外物)“庄子衣大布而补之”。(山木)B清高。鄙视荣华富贵。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 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日:“夫处穷闾阨,困窘织履,槁项黄馘(gu,耳朵)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日:“秦王有

37、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sh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列御寇)庄子视相位如腐鼠,表现了他对名利的淡泊;讥邀宠为舐痔,说明他对权势的憎恶,这就是庄子的清高。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日:“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鹐,子知之乎?夫鹓鹐,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刍鸟yunch(一种凤凰一类的高贵的鸟)过之,仰而视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应为侮辱之意)我邪!”(秋水)庄子对惠施的有趣的揄揶和对曹商的尖刻的挖苦所表现出的他对权势

38、名利的轻蔑,并非是一种怪僻的心理性格,而是出于一种对个性精神自由的特殊理解和追求。庄子记述说:“或聘予庄子。庄子应其使日:“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指草料),及其牵而入于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列御寇)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日:“愿以竟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日;“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 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骨而贵乎,宁其生而 曳尾涂中乎?”二大夫日:“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日:“往矣,是一个隐士。善文,善辩,在知识阶层有名望。视官禄如粪士。庄子一书到底有多少篇无法考证,司马迁只是说“著书十余万言”。现在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

39、11。一般认为是庄子及庄子后学的论文汇编。至于三部分哪些是庄子自己写的,观点五花八门。刘笑敢先生的博士论文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对此进行了较详细的考证,认为内篇为庄子所写,外杂篇则为庄子后学黄老派、无君派等所作。(三)庄子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人生上消极避世,政治上无为而治,但社会批判精神比老子更强烈。其思想很深刻,有着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全面认识,与孔子从伦理出发探讨社会人生构成两种特色,规定着中国社会的思想特色。庄子思想的核心是他的人生哲学。严格来说,他是反政治的,反政治也是政治,批判现存的政治观念,提倡无为政治,在无奈中追求个人内在的精神自由。方法是顺世安时,追求内在超越,自然也包含着对现世社会的

40、批判。 (1)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自然哲学观和相对主义认识论。庄子不是首先从人性谈其政治主张,而是从自然和个人的生存困境入手,这是庄子政治思想独特的地方。庄子的自然哲学思想主要是由构成万物基始的“气”、万物生成和存在形式的“化”、以及宇宙根源的“道”三个范畴组成。他把天地间的具体事物都归结为“气”,这是庄子思想中对世界统一性的基本的理解,即确认人与自然之间有着某种一致和相通,气又分阴阳两种。阴阳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同时也指出正是“气”的运动不息所表现出的万物生成、发展、灭亡的过程,构成了宇宙的全貌。人的生死是气不同形态的变幻。“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

41、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知北游)万物生成和存在的形式化。在先秦诸子中,庄子具有最明晰的运动变化的观念,庄子称之为“化”。在庄子看来,“万物皆化”。“天地虽大,其化均也”(天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逍遥游)“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惊喜的样子)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知北游)“化”的共同历程“始卒若环”,即循环论。而“化”的动因在于“自化”。宇宙的最后根源是“道”。自然人生观人生困境主要有三:

42、自然之限:生与死;社会之限:时与命;自我之限:情与欲。自然之限:生与死。人是自然万物中的一种,逃不出“始卒若环”的命运。在齐物论知北游中都有集中论述。人总是要死,这是人生的大限,庄子对此也表示深情的悲哀,表现出对生的眷念,但不是悲观主义,不同于原始像佛教那样将生活生命看成是苦难,因而对人生表现出憎恶。庄子具有从这种大限中超脱出来的强烈意向,但不是寻求长生不老。社会之限:时与命。生死虽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就具体人说来,其生死经常完全地或经常地是在某种社会的因素作用下,以某一具体的、非自然的形式实现的。这些外在的因素,在庄子看来是个人无法改变的时与命。“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

43、与,皆物之情也。”(大宗师)“死生存亡,穷达富贵,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德充符)在庄子的人生哲学里,这种未被认识的外在必然性构成了人生途中的障碍人自由的一层困境。庄子还经常用与命相近、内涵和作用相同的外在必然性的概念“时”。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惙。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si)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

44、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秋水)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xi,麻绳)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于曰:“贫也,非惫也。土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时,也命的涵义基本差不多,但命是诸种社会的、自然的力量的凝聚、蕴积,是一种内在的决定性;时是这些必然性在一定时空的展开,是一个时代包括政治、经济、道德各方面的全部的社会环境。庄子向往“圣人之勇”,不是抗争,而是顺从和躲避。自我之限:情与欲。人的生活的充分展开,精神自由的获得,还有自我设置的障碍哀乐之情和利害之欲。“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只不过的意思)为物逆旅耳

45、!”(世上的人只不过是的过往的旅舍罢了)(知北游)“人卒未有不兴名就利者。”(盗跖zh)这些情欲虽然也属于人的本性的一部分,但也是人的精神不能自由飞翔的沉重负累。认为人的形体、生死、繁衍等,都是自然赋予的,是自然的过程。所以人的本性也如同自然界其他事物一样。自然的原生性是庄子人性论的最主要的论点。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人的本性是对立的。人的情欲、社会的经济、政治、人伦道德等关系都是人性的桎梏。人性真谛是自然性,人类只有摆脱一切社会关系,与自然融为一体,如同日月、星辰、禽兽、树木一样,任其自然生活,把人类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才是最完整地保存了人性。在这时,否定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定了人的社会性。相对主

46、义认识论。在庄子的政治哲学中,相对主义观念十分突出。物无贵贱,事无是非,治乱难辨。庄子对事物的认识存在三种形式:感知、思辨、理性直觉(体认)。在庄子思想中显示出三种不同的认识结果:作为对具体的、个别事物的感知的认识,具有鲜明的经验实在性,但又有极大的相对性;对一类事物共同的内在秩序的思辨的认识,具有某种确定论,但在形态上是完全抽象的;直觉体认到的“道”,是一种对世界总体、整体的意念,它“可得而不可见”(大宗帅),无任何一种认识的形式(感觉、语言、概念)可以显现,然而却能通过精神境界的实践形态(“体道”、“得道”)表现出来。对具体事物感知的相对性源自自然的局限(人的感知能力具有主观性、有限性。)

47、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能能而不能所不能。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兔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知北游)人认识事物也受到时空的限制。“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养生主)“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以其至小求穷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乱而不能自得也。”(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墟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秋水)人的认知能力受社会因素的限制。人的认知活动必然受到人的社会关系和在社会生活中历史地形成的观念模式的囿限,从而使得同一事物会在不同的观念体系中呈现出不同的、因而是相对的情景

48、。相同事物的意义和价值因“时”而变;即便在同一时代背景下,人们不同的观念事物的立场或角度,也会对同一事物作出不同的认识结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秋水)作为对感知感性对象(万物)的相对性和最后根源(道)的超验性。对具体事物感性的、表象的认识的不确定性的困惑的消除和对形上的、超验的万物最后根源的认识途径的寻求。在庄子看来,万物存在都是相对性的,各有不同的状态即“万物殊性”,但又“万物皆一”,统归于“道”。“道”既包含着事物共同的一面,同时又包含着万物遵循的规则。庄子相对主义的主要结论:齐万物:无方。万物在根源上是同一的,这是对认识的感性执着的破除。成玄英疏解说“逗机百变,无定一方也”。它形成一种宽广的胸怀,宽容的眼光,一种洋溢在庄子思想中的那种超脱的精神。等贵贱:反衍。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贵贱等级之分,只是一种“物观”,一种肤浅的世俗之见,是相对的。这种以相对主义态度在观念上泯除贵贱的差异和对立界限,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