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基演练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3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56196321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基演练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3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基演练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3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基演练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3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双基演练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3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新人教版必修1.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3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2009宁夏理综)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解析:无机盐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主要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具有专一性,对离子吸收有选择性;能量的提供主要是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的。海藻细胞可以通过积累溶质提高细胞内浓度,不至于造成质壁分离。答案:D2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和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B只有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大分子只有通过所

2、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和有关解析:从概念图上分析,为主动运输,为协助扩散,为协助扩散的实例,为主动运输的实例。A项错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协助扩散不需要;B项正确:主动运输可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被动运输只能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项错误:大分子物质可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D项错误:蔗糖进入细胞时细胞已死亡。答案:B3(2009北京理综)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D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3、解析: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性。由细胞膜内外结合的蛋白质功能有差异,可推知相关的蛋白质种类也有差异。载体蛋白协助物质进行跨膜运输,所以该类蛋白质不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答案:D4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AS12S2 BS12S2 CS12S2 DS2S12S2解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因此细胞膜铺成单分子层后是表面积的2倍。口腔上皮细胞有具膜的细胞器,因此口腔上皮细胞生物膜铺成单分子层后大于细胞膜表面积

4、S2的2倍。答案:B5某同学以生长健壮的小麦幼苗为材料进行研究,调查得到小麦培养前、后培养液及小麦根尖细胞内NO的浓度变化如右图所示。本实验结果可以确定()A根尖细胞吸收NO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根尖细胞吸收NO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细胞在吸收NO的过程中合成大量的载体D细胞液的浓度一定大于培养液的浓度解析:该实验结果中细胞内的NO相对浓度比培养液的要高,所以,通过该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根尖细胞吸收NO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而不是自由扩散;细胞膜上某种载体数量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与吸收矿质元素过程无直接关系;培养前细胞液内NO的相对浓度低于培养液,培养后细胞液内NO的相对浓度高于培养液。答案:B6(原创与组合)

5、如图甲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乙所示为出入方式与浓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1)A代表_分子;B代表_;D代表_。(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膜。(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它们可用图乙中的表示的是_,可用图乙中表示的为ae中的_。(5)维生素D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应是图中编号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6)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分钟

6、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的荧光均匀相间分布。有人认为该实验不够严密,其原因是缺少_实验。本实验可以通过在相同时间、不同温度下培养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来判断实验结果,还可以通过比较_来判断实验结果。该实验可能得出的结论是_。解析:(1)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表面还有链状的多糖分子,能与蛋白质结合成为糖蛋白,也可和脂类分子结合成糖脂。(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最重要的特性是选择透过性。(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厚度变小,说明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分子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种现象证明磷脂双分子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或半流动性)。(4)ae五个过程中,

7、b、c、d穿膜无需细胞供能,故是被动运输,它们的运输动力完全依赖膜内外该物质的浓度梯度,但协助扩散还受细胞膜上载体数量的限制,而ae中的a、e两种方式需载体且需消耗能量,其运输方式应属主动运输,即已摆脱浓度制约(横轴已表示浓度)甚至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但由于载体的饱和,在达一定程度后,也将不再继续转运。 (5)维生素D为脂溶性物质,穿膜应为自由扩散,所以选b,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所以选a。(6)实验缺乏对照,应增设不同温度处理,通过观察红色和绿色的荧光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所需时间长短来比较。答案:(1)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多糖(2)选择透过性(3)一定的流动性(4)b、c、db、ca、e(5)ba(6)对照红色和绿色荧光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所需时间的长短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