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1959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doc(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 一、园区概况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是湖北省、武汉市和武昌区三级政府重点 扶持、打造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 2003年起,在武汉市中心城区功能转型的推动下,武昌区全面开启“退二 进三”步伐,确立了文化产业为全区四大支柱产业的功能地位,先后实施了武 昌古城、首义文化区、武昌中部设计之都、东湖西岸-沙湖南岸文化传媒产 业带等一系列文化项目工程。为促进文化产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企业集聚, 2011年创意设计产业确定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并启动武昌长江文 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发展规划编制,2012年成立武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 司,投入2亿元资金撬动文化资源整合、开发,

2、2014年成立区文化旅游产业发 展委员会,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进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建设,同时, 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2015年1月,在 文化部关于命名第五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的决定中,湖北 实现零的突破,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成为我省首家被文化部命名的 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其基本情况如下:1、园区产业结构布局 规划总面积约151公顷。分为“一心两轴四区”。一心,即武昌长江文 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区总部。两轴,即“长江沙湖楚河东湖”生态水轴和 “中南路中北路”设计文轴。四区,即四大功能组团,分别为:东湖西岸传 媒设计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约44公顷

3、,重点发展新闻传媒、移动终端、动漫 网游等传媒产业,资产总额逾200亿;世界工程设计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约 28公顷,重点发展工程勘察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设计产业;楚河汉街 创意生活体验区,规划面积约34公顷,重点发展演艺娱乐、旅游休闲、商贸服 务等高端文化及关联产业;武昌古城艺术设计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约45公顷, 重点发展文化旅游、艺术品创作与交易等相关产业,展示千年古城文化精髓。 下表是园区四大文化产业布局和代表企业、项目。 园区四大文化产业集聚地区和代表企业或项目 文化产业类型 分布地区 规划面积 代表企业、项目 传媒产业集聚区 东湖路两侧、黄鹂路以北、 徐东大街以南 44公顷

4、楚天 181 文化创意产业园,知音 传媒、湖北日报传媒、湖北广电、 湖北演艺、新华社湖北分社 世界工程设计产 业集聚区 中南路、民主路、中南二 路两侧区域 28公顷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南电力设计院、中交第二航务工 程勘察设计院、中南建筑设计院、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楚河汉界创意生 活体验区 楚河汉街以南、白鹭街- 公正路以北、水果湖以西、 沙湖以东区域 34公顷 世界级舞台秀汉秀剧场、万达电影 科技乐园、爱来魔艺术馆、杜莎蜡 像馆 武昌古城艺术设 计产业集聚区 粮道街以北、解放路以东、 中北路以西和以南 45公顷 湖美昙华林艺术区、开展辛亥首义 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

5、动,2、园区发展现状 经过持续建设发展,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已成为湖北省文化产 业发展的领军性园区和省文化厅重点扶持、推介的标杆性园区。截至2014年底, 园区入驻企业共1832家,其中文化企业1493余家,占园区企业总数的 81.5%;实现产业总值146 亿元,增加值43.2亿元,税收17.5亿元;区内1 家企业被文化部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家企业被评为湖北省文化产业 示范基地,30家企业被命名为文化创意设计重点企业;全国约70%的高铁设计, 约70%的超高压输变电设计,约70%的深基坑设计出自该园区。区文化创意与工 程设计深度融合,产业特色鲜明、聚集效应明显,中铁第四勘察设计

6、院集团有 限公司、中南电力设计院、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中南建筑设计院、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等龙头企业扎堆汇集,并以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的形式组成联合舰队,向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程设计之都”全力进 军,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将设计产业培育成千亿产业。表1 截止2014年关于长江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数据 园区企业 1832家 文化企业 1493余家(占比81.5%) 产业总值 146亿元 增加值 43.2亿元 税收总额 17.5亿元 3、园区运营机制 园区由企业法人武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管理运营,该公司与 园区总部(园区管委会)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一体化运作。公司按照现

7、代企业治理结构,代表区政府对园区国有资产进行运营管理,通过政策引导、 平台服务等方式,在文化创意设计项目的招商融资、规划建设、服务保障等方 面履行职责,促进园区资源整合、产业集聚和功能互补,将东湖西岸、中南中 北、武昌古城、楚河汉街等四大产业聚集区有机衔接在一起。公司下设平台运 营中心,通过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展示推广、文化交流、企业孵化服务等五 大公共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孵化、投融资、技术、信息、产权交易、企 业展示、人才培训交流等全方位服务。 4、园区发展战略园区总体发展思路是高举长江文明旗帜,主打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突出多 重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园区融入文化城区,将产业园区的文化生产功能

8、与武昌 城区的文化消费、文化体验紧密结合,使产业园区与文化城区不断融合,形成 文化生产、展示消费、体验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园区发展指导原则是“融合”,包括产业融合、空间融合、平台融合与产 销融合。 园区发展路径如下: 1、园区产业联动。构建重点门类,推动产业融合,形成示范效应。 2、龙头企业引领聚合。龙头企业引领,借助公共平台,形成竞争优势。3、重点项目带动提升。建设精品工程,推动园区升级。 4、品牌塑造,高端影响。强化产业特色,塑造品牌魅力,扩大高端影响。 5、产业政策全面保障。完善产业政策,整合多方资源,保障平台建设。 5、园区重点项目 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重点建设项目如下表格: 项目名称

9、 建设分期 投资额(亿元) 武汉设计联盟大厦 近中期 25 世界工程设计博物馆 园区 2 世界工程设计产业高峰论坛 中期 0.1 全球工程设计素材云数据中心 中远期 1 中国大学生节 近期 0.1 武昌古城复兴蛇山以北改造 (含昙华林核心区改造) 中远期 近期 190 (22.2) 昙华林国际当代艺术展 中期 0.1 长江艺术设计云数据中心 中期 1 汉街国际时尚圈 远期 0.2 汉秀剧场 近期 42.9 武汉电影乐园 近期 35 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 近期 8 知音动漫及新媒体研发基地 近期 1 武汉兆丰收藏文化大道 近期 5 中新社中部新闻信息中心大楼 近期 7 总计 318.4 二、

10、园区发展的优势 1.武昌区文化产业现有规模为园区建设奠定了基础2013年,武昌区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5亿元,占地区GDP的6.3。全区文化产业现有企业5314家,税收过千万元文化企业超过20家,有3家文化企 业税收过亿元。全年税收与往年相比,增幅保持在20%以上,增幅较快的行业 分别是艺术品业、旅游业、影视业和培训业,分别增长 77.46%、36.41%、23.89和8.87%,增长状况与我区积极鼓励“文化创意和设计 服务与旅游、科技、金融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方向是高度一致的。 2.武昌工程设计、出版传媒的竞争力是建设品牌园区的产业优势2013年,武昌共有设计企业2800多家,其中工程设

11、计综合甲级资质企业 3家,占全市一半,全国70%的高铁设计、70%的超高压输变电设计和70%的深 基坑设计来自武昌。设计企业纳税10.6亿元,占文化产业税收总额的 57.8,较去年同期增长7.34%,产业优势十分明显。在昙华林举办“中国武 汉工程设计双年展”是中国工程设计领域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博览会。武昌区共有出版传媒企业1100多家,出版发行和新闻媒体产业在全国名 列前茅。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楚天都市报和特别关注杂志发行量均超过百 万,并入选全国“十大百万报刊”品牌,这样的业绩在全国独一无二。知音传 媒集团年创利税水平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2013年创利税5000多万。知音 杂志发行量600万份

12、,知音漫客周刊月发行量超过400万册,漫客网 是全国第一个原创动漫网站,有着巨大的业内吸引力和发展前景。湖北广播电 视总台麾下有40多家文化企业,实力雄厚。2013年,湖北广播电视总台创利 税过亿元,有较大增幅。 3.丰厚的文化资源为园区可持续开发文化项目提供了保障武昌拥有历史遗迹遗存117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一个5A级景区, 五个4A级景区,昙华林、户部巷、楚河汉街三条省级旅游名街对国内外游客有 着较强的吸引力。武昌同时又是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 区试点,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品质提升上有着明确的标准与规划。其中许多 文化旅游资源都可以打造为文化项目,孵化为文化产业园

13、区。 三、园区发展模式 1、“长江+武昌”,谋定产城融合战略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高举“长江文化”牌,谋定“文化武昌”战略,推动文化产业与武昌发展深度融合,打造武汉、湖北乃至长江中游的标志性文 化产业发展示范带,使文化成为武昌的标识和特色,文化产业成为武昌的支柱 产业,文化经济成为武昌的重要经济支撑。以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 为载体,深化文化精髓传承、文化内涵挖掘、文化资源整合、文化功能提升、 文化园区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武昌城市功能转型的引擎和经济发展的增长 极。 2、“文脉+水脉”,构筑功能融合空间按照江湖水脉联动城市文脉的思路,沿“东湖沙湖长江”生态水系走 向,规划布局传媒设计、

14、工程设计、创意体验、艺术设计等产业功能片区,为 文化项目落户、文化企业入驻提供集聚空间,实现特色上差异竞争、功能上联 动互补、空间上融合一体。目前,园区的项目策划、引进、建设工作进展良好, 规划总投资达到 318亿元,每个功能片区都有大项目、龙头项目和功能性项目。 如:在东湖西岸传媒设计产业集聚区,投资10亿元建设的楚天 181 文化创意 产业园,已完成一期、二期建设;在楚河汉街创意生活体验区,万达集团与弗 兰克德贡娱乐集团斥资 42.9 亿元打造的世界顶级舞台秀汉秀剧场,斥资 35 亿元建造的全球首个室内电影主题公园万达电影科技乐园,已于2014年 12月20日开业运营,目前销售火爆;在世界

15、工程设计产业集聚区和武昌古城 艺术设计产业集聚区,武汉设计产业联盟大厦、昙华林核心区改造等一批重大 文化项目也正在抓紧推进之中。 3、“文创+设计”,彰显产业融合特色从政策、资金、土地、项目、服务等方面,大力引导、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壮大和园区规划建设,重点扶持文化创意和设计产业做大做强、彰显特色、形 成品牌,并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工程设计享誉全球。全国70%的高铁设计、70% 的超高压输变电设计和70%的深基坑设计来自武昌;中国武汉工程设计双年展 成功举办两届,成为中国工程设计领域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博览会。二是传媒设计全国领先。知音传媒、湖北日报传媒、湖北广电等众多省级大型文化企业 在园区内形成

16、产业集聚效应,资产总额逾200亿元,其中知音漫客是全国 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的漫画期刊。三是艺术设计中部龙头。园区以湖北美 术学院为依托,在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 不断发展,2014年艺术设计产值超过亿元。园区“文化+科技”、“艺术+技术” 、“实力+魅力”的多重融合,成为华中地区文创设计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 典范。 4、“政企+平台”,放大市场融合效应全面整合政府、企业优质资源,创新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搭建金融服务、 技术服务、展示推广、文化交流、企业孵化服务等五大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以 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保障的产业促进体系。园区联合200多家区

17、域银行以及一批小贷公司、担保公司,构建园、企、银、保合作机制,每年举 办对接洽谈会10余场,2013年协助园区内企业获得银行授信38.87亿元,贷 款19.8亿元。创办华中地区首家渲染农场,2013年为112家企业提供线上渲 染服务693次,为中小企业节省资金100余万元。 4、“功能+要素”,释放环境融合活力 秉承“文化涵养城市、环境提升品质”理念,深化对环境文化经济综 合价值的全面认识,在大力保护、利用山水生态、文化遗存、历史古迹、旅游 景点等禀赋资源的同时,通过实施“四工程、两计划”,即生态环境整治工程、 特色街区打造工程、旅游标准化城市创建工程、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程 和城管革命计

18、划、城建攻坚计划,推动城市环境与文化产业协调配套,创造良 好的功能空间和发展氛围。 4、园区存在问题与挑战1.园区文化产业的空间格局难以达到国家标准。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园区内非文化类商业及其他配套面积不得超过 园区总建设面积的20,园区内文化企业数量占园区企业总数的60以上。根 据区文旅委6月5日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的资料显示,武昌长江文创 设计产业园设计的是“一心、二轴、四区”的文化产业格局,规划区域面积 151公顷,除文化产业之外,园区内还有规模很大的房地产、金融、商贸等其 他产业聚集,园区内非文化类商业及其他配套面积远远超过20%的上限,园区 文化企业数量难以达到60%的起点线。园区文

19、化产业聚集度不高、非文化产业 比重过大等问题是比较突出的。 2.缺乏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条件。按照“国九条”的要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主体的应以文化企业为 主,在已经批准的示范园区里,成都青羊绿洲、华侨城集团公司、西安曲江新 区、张江文化产业园区都是直接以企业名称命名的,也是目前发展势头强劲的 园区。我区申报和建设的主体是区文旅公司,没有知名文化企业那样的带动力 和辐射力,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运作、市场运营的产业园区,市场配置文 化资源的园区格局还未形成。 3.园区经济总体竞争力尚显不武昌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45亿元。西安曲江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 75.9亿元,天心区2011年申

20、报时文化产业增加值近90亿元,张江文化园区 2012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20多亿元。武昌文化产业与这些园区的整体实力 的差距是明显的,这意味着提升文化园区集聚度和产业规模的建设工作任重而 道远。 4.园区平台建设刚刚起步。由于武昌长江文创设计产业园是个开放性园区,不是严格意义的封闭产 业园区,以平台整合文化资源、服务园区企业是开放性园区必备的关键性基础 设施,目前园区五大平台建设已纳入到建设规划之中,只有加快建设才不会滞 后于园区发展的需要。同时,没有设立独立于业主和政府的第三方园区管理机 构,没有聘请专职的园区管理人员,园区管理体制需要理顺。尽管园区的建设还存在着困难和问题,但是文化是武昌

21、的第一资源、第一优势,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第一品牌,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科学的战略目标、 有丰厚的文化资源、有优势的文化产业,通过特色发展和品质打造,武昌长 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能够快速成长,实现弯道超越。 5、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发展举措建议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既要有高端长远的战略谋划和科学思考,也要有 当下如何推进的具体举措和操作路径;既要有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机制与推手, 也要有弥补短板与突破瓶颈的针对性措施。破解难题,稳健推进,不断进步。 (一)加速提升物理空间集聚效应是建设国家级园区的首要任务由于武昌文化产业园区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加快产业集聚是建设国家级园 区的重中之重,提升文化

22、产业园区的空间密度是当务之急。要推进一批条件成 熟产业提档升级,要规划一批具有产业基础的“概念”园区,要储备一批文化 产业项目以期孵化新园区。通过增加文化园区的密度,解决产业空间布局不足 的问题。 1.加速条件成熟的文化项目成长为产业园区除加快建设当前四个产业园(东湖西岸传媒设计产业集聚区、世界工程设 计产业集聚区、武昌古城艺术设计产业集聚区和楚河汉街创意生活体验区)之 外,武昌还有一批文化项目已经具备成长为文化产业园区的条件:以胭脂衣坊 为核心的原创形象设计产业园;以黄鹤楼、首义文化区、都府堤、紫阳湖为核 心的4个文化旅游产业园;以汉味小吃为特色的户部巷和首义园为核心的2个 饮食风情产业园;

23、以陆羽茶市为核心的茶文化产业园;以宝通寺佛教文化园区 和长春观道教文化园区为核心的宗教文化产业园的建设。这些文化项目已经形 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但是还不是严格意义的文化园区,要通过产业链延伸、相 关文化企业凝聚、龙头企业引领、政府加强引导的模式加速文化产业园区的形 成。 2.规划一批“概念”产业园武昌有一批龙头企业的产业项目或核心技术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 通过规划和扶持,可以打造为文化产业园区:以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为核心的数字内容文化产业园;以知音漫客为核心的数字娱乐产业园;以湖北演艺集团、 琴岛演艺集团和武音专业院团为核心的3个演艺娱乐产业园;以湖北运动项目 管理中心、体育彩票管理中心

24、、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以及洪山体育馆为核心的体 育文化产业园;以艺术创作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品收藏与拍卖产业 园。这些“概念”园区有核心文化要素,有产业成长前景,有成为园区的基础。 以数字内容文化产业园为例,编制园区发展规划,在周围的写字楼为该类企业 的入驻预留空间,为产业发展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对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支持, 协助龙头企业的招商和营销宣传,为园区的形成造势和铺路。 3.储备一批文化项目积极推进文化项目库建设,预测和分析未来的文化需求,储备一批有基础和 成长条件的文化项目作为孵化新产业园的准备。如:策划和筹备以服务沙湖湿 地公园的商业配套、休闲娱乐设施租赁、游客服务中心等储备项目;

25、丰富服务 金融不夜城的文化项目;借助湖北省图书馆资源,以清华同方光盘数据库、超 星数字图书馆、馆藏静态资源的产业化等方式,引导图书馆文化产业园的形成。 深入挖掘武昌各类资源成长为文化项目的可能性与操作路径,不断补充孵化新 文化产业园区的素材,实现可持续发展。成熟园区的提档升级、新园区的规划建设及文化项目的储备,将会丰富文 化产业门类、增添文化园区活力、提升空间布局密度,逐渐达到国家级园区对 集聚度的要求。 (二)强化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建设国家级园区的关键之举在产业园建设前要做好科学的整体规划、项目论证以及后期运作,将文化 产业园打造成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的品牌,培育

26、出其他园区难以模仿或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1.建设品牌文化产业园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的设计产业在文化产业中具有突出的优势, 数码创意、软件开发、演艺创作、影视编导、艺术设计也有较大优势。工程设 计享誉全球,全国70%的高铁设计、70%的超高压输变电设计和70%的深基坑设 计来自武昌,都具有建设品牌园区的基础。武昌品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以打造原创形象设计品牌园区为案例。一是实现相关产业链横向联合。“胭脂衣坊”服装制作的优势和特点是个性设计、 量身定做、物美价廉,具有提档升级为武汉原创形象设计品牌园区的良好基础。 在产业链横向扩张上,引领服装设计、发型设计、彩妆设计、首饰珠宝设计、 鞋帽箱包

27、设计、布料辅料设计向“胭脂衣坊”聚拢,彰显原创设计特色。这是 园区建设的第一个重点。还要依托毗邻昙华林艺术园区和美术学院资源,开展 艺术培训、形象气质礼仪培训等形象艺术培训业。同时借力湖北中医院优势, 发展美容养生的健康服务产业。发展从外在风貌魅力到内在气质优雅的全方位 形象设计产业。二是加强支持性产业的纵深延展。建设从构思设计、产品制作、 产品营销、售后服务的全产业链。根据“微笑曲线”原理,园区建设的第二个 重点就是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结合园区原材料及设备配送、产品运输、产品 企业宣传的需要,引导电商企业创建“胭脂衣坊”电子商务网店,不仅能降低 物流成本、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销售额,也填补了武

28、昌电商的空白。通过精心 设计和扎实工作,能够把“胭脂衣坊”建成横向产业聚集、纵向产业延伸的特 色品牌文化园区。 2.提高文化项目吸引力武昌的黄鹤楼景区、楚河汉街、户部巷、昙华林都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 是,文化产业园区项目的吸引力建设还应加强。以昙华林文化项目建设为案例。 昙华林艺术村核心区的基础建设基本完成,艺术产业成为主打产业,艺术家工 作室较有特色,但是还没有成长为文化产业园区。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企业规 模小、集聚度低、产业化程度弱、尤其缺乏有实力的文化领军企业的市场化运 营。其破解方法除大力引进文化龙头企业外,可采用在昙华林艺术村构建具有 可参观、可培训、可互动、可体验的永久性主题文化园

29、区。其目标一是夯实艺 术创意产业常设的信息传播、学术研讨、小型展览、专业培训等业务根基,使艺 术村能够利用国际国内会展资源、艺术家资源、艺术品经纪资源开发和壮大艺 术品产业,形成规模收益的市场。二是以艺术家工作室为依托,开放参观,观 摩创作过程,解读艺术作品的文化故事,评价作品的艺术及社会效果,在增加可 观赏性和可体验性的同时,发挥吸引潜在从业者的作用,重点培养“粉丝级”的 消费人群。三是增加可参与的娱乐化知识亮点,配套功能齐全的交通、通信、餐 饮、住宿、商业配套、旅游景区服务设施,满足接待兴趣型观光客的需求。(三)扩大文化产业规模效应是建设国家级园区的有力抓手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产业

30、,这一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园的产业 链形态具有多样性,需要形成多种产业链形态的产业集聚,文化产业园区产业 规模效应的发挥有赖于产业链的完善。 1.有效发挥文化产业独有产业链条的作用内在产业链、协同产业链是文化产业所独有的链。一是利用内在产业链多 种产业共享一种内容资源的特点实现价值链延伸。例如方方春天来到昙华林 ,可以通过故事创意,形成小说或者漫画,制作成影视节目或者改编成动画游 戏,制作DVD销售,节目授权媒体播出,节目中的肖像和形象权授权供其它产 业使用,开发衍生产品,设计建设主题公园。二是利用协同产业链促进不同产 业环节高效运转的特点,实现产业要素的配套与整合。以知音动漫产业园为例, 应重

31、视推进影视产业数字化和动漫游戏产业的结合,增强各种手段之间的协同 效应。动漫属于影视产业,动漫产业的集聚园最好有出版(漫画)、影视和动画 节目制作、影视动画技术企业、人才培训和经纪、广告公司、艺术授权公司、 衍生产品开发、国际影视贸易等,不能仅仅是孤零零的几家所谓原创动漫企业 的集聚。 2.利用文化产业链组合驱动发展一是文化资源带动型产业链促进园区提档升级。长春观文化产业园基本上 是一种资源依托型的产业链组合,打造以“道教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链, 需要构建包括道教文化会馆产业链、道教太极功夫产业链、道教音乐产业链、 道教医药养生产业链、道教茶道文化产业链、道教餐饮文化产业链、衍生品产 业链等

32、支持产业链和外围产业链,形成一种内外呼应的“同心圆”结构。二是优势互补型的产业链组合促进园区成长。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武汉 分公司是全国重要的通信枢纽、五大高速环网汇接中心、大高速宽带环网交汇 中心、八大宽带互联网核心节点之一。以其手机增值业务为依托发展大数据开 发、云计算基地建设、移动网络游戏开发、手机阅读软件和阅读内容开发、手 机办公软件开发、移动购物与移动支付,形成横向关联的产业链。这样,在中 国电信武汉分公司这个平台上,有效地实现了手机增值、数字娱乐、数字内容、 移动支付之间的互动和互补,最大限度地扩展和提升了其整体价值。优势互补型是由存在互补的产业以战略联盟的形式构建的产业链组合。三

33、是以企业总部基地和交易平台的形式而构建的均势整合型的产业链,促 进产业园集聚。如在昙华林筹建文化艺术品交易园,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标准来 整合艺术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建立艺术品交易平台来使高端品牌和行业标准落 地,促进各种艺术品企业的集聚发展。 3.借力新业态产业链壮大文化产业积极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方式的新产业形态,大力推进数 字内容产业等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新门类。一是大力发展移动网络游 戏产业链。手机游戏拥有强烈的市场前景,增值快,成长性好,具有移动性、 沟通性、随时可达性的突出优势。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2012年65亿,2013 年148亿,2014年超过230亿元。因此

34、,我们应把大力度发展网络(手机)游 戏作为发展数字娱乐的突破口和抓手。二是着力发展新媒体产业链,据统计, 中国网民已达1.14亿,其中网络用户达8.24亿,移动电话的用户超过7.4亿, 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达到了2.33亿,新媒体不仅代表文化发展的未来和方向, 也预示着它正以锐不可挡之势深深地融入人们的生活,抓住新媒体就抓住了未 来。 (四)大力提升市场化水平是建设国家级园区的必然选择文化产业园也是按经济规律运行的一个组织系统,即它要把文化资源放入 “市场经济”这架机器上,生产出具有精神价值和商品价值的产品。文化产业 园的建立、运行应该重点考虑: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市场经济中最 常见的问

35、题,也就是要坚持市场导向。 1.激发文化市场活力以夯实发展基础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区别于一般产业的显著特征是中小企业构成了产业的主体, 是产业的主要支撑。中国文化企业的平均就业人数是20人左右,200人以上的 大约只占1%。健全的文化市场是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的格局。文创产业的健康 发展依赖于中小微企业的良好运行,中小微企业是文创产业金字塔的底座,需 要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活力的中小微企业,为构建“专、精、尖、特”的产业体 系奠定发展基础。 2.彰显文化市场魅力以驱动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政府的支持,甚至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路 径依赖,由于缺少接地气的市场意识,以至于不少文化产品无法转化为

36、市场价 值,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要根据市场消费需求大力创造自下而上 的发展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文化为大众所认同方显魅力,文化 创意产业的基础是大众化消费的形成。面向广大的普通受众,提供多元化的文 化创意产品,不仅能够培育市场,还能够创造出社会经济效益。 3.挖掘文化市场潜力以培育消费市场文化产品创造观念价值,是拥有巨大潜力的蓝海市场。挖掘文化市场的消 费潜力,可以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同时也可以创造文化发展的新市场、 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价值。一是要挖掘引领生活方式的文化消费市场。通过对 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创新,将文化产业融入日常生活中,使文化与生活完美 结合,让人们

37、感受融入生活的文化创意。二是要挖掘基于互联网的文化消费新 模式。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应利用依托互联网技术兴起 的网络视频产业、网络游戏产业、新媒体、数字娱乐、数字内容等新业态开辟 的蓝海市场,大大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五)搭建行之有效的公共服务平台是建设国家级园区的运行基础 1.建设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园区联席合作机制一是建立产业园区与文化资源普查与开发部门常态化的工作通联机制。要 与相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民间团体等建立合作关系, 建立多方参与的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多方联系会议,及时掌握和 汇总区域文化资源开发的最新动态,为园区提供实时的

38、决策咨询。二是文化资源开发、管理部门也可以与文化产业园区建立分层次、多样化 的合作形式。开展文化资源开发类产业项目的定点对口招标工作。择优选择竞 争力强、特色鲜明、发展潜力较好的产业项目入驻,以个体项目的特色化凝炼 推动整体产业园区的特色建构;文化资源开发、管理部门与文化产业园区建立 购买服务的合作关系,以有偿服务、购买方式将文化资源开发的整体方案设计 纳入到产业园区的整体规划编制中,实现文化资源开发在产业园布局规划中的 有效渗透。 2.创新文化产业园区的治理结构 一是产业园要发挥枢纽作用,积极建立园区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产业 发展论坛,鼓励园区企业加强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完善产业链,构建产

39、业集 群,形成鲜明的园区产业特色和产业竞争力。产业园要为入园企业提供融资、 法律、会计、企业管理等中介服务,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要积极完善 园区周边环境的整治与建设,构建发达的交通、信息、物流网络等,实现园区 建设内环境与外环境的整体优化协调。二是组建政府牵头的管理公司是构建产业园新型管理模式和治理结构的有 效方式。政府机构负责制定文化产业园建设与发展规划,明确入园标准及相关 激励孵化措施,对产业园的发展与经营绩效进行考核,承担准入、监管、处罚 职能。而管理公司则行使产业园区日常运用与管理职能,比如与法律服务机构、 会计师事务所签订入驻及服务合同、构建园区信息化办公网络、协调园区资源

40、的分配与共享、建设交通、餐饮等后勤配套服务设施等,真正实现管办分离, 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3.建设服务园区的公共平台一是加强文化产业园区政策配套及公共服务体系等的建设。政府相关职能 部门要建立起文化产业园区论证、审批机制,积极促成建立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指标参照体系,建立园区服务内容、服务绩效考核的指导性意见,建立园区服 务水平、企业经营绩效动态监测体系,促进品质园区建设。 二是搭建系列公共服务平台。我区已启动建设技术服务平台、文化交流平 台、金融服务平台、企业孵化平台和展示推广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为更好地 服务园区,我们建议还要规划建设人才服务平台,通过引入人才中介服务机构 为园区企业提供

41、人才招聘、培训以及人才托管等服务。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是园 区管理者与园区内企业以及园区内企业之间互动的平台。园区内企业可以通过 公共信息平台发布产品信息,也可以获取其他企业信息或行业政策等公共信息, 园区管理者也可以为园区企业提供网上管理端口,为企业提供信息支持服务。 构建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借力“青桐计划”、“大学生留汉工程”,将大学生 的创业创新的激情变为为武昌发展的潜力。 六、未来发展规划 1、举“长江旗”,探索个性化的城区转型之路顺应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将继续以长江文明为旗帜,借助具体项目促 进长江文明资源的符号化、产业化转化,推动武汉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 略支点。同时,以文化产业发展为

42、先导,以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 为载体,加快荆楚文化窗口、湖北文化支点和文化精神高地建设,为长江流 域大中城市中心城区产业升级、功能转型、品质提升做出有益探索和实践。 2、打“设计牌”,塑造全球化的文创设计之都以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为平台,促进政府与企业、资源与产品之间的 联动融合,推进文化创意与设计产业整合,逐步形成以综合交通、低碳建筑、 水环境、地下空间、循环经济、节能和新能源等工程设计咨询业为重点的绿 色低碳产业群。力争到2020年,培育3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 的龙头文化创意设计企业,10家上市文化创意设计企业,10个国际著名设计 品牌,努力推动文创设计产业成为武汉市第1

43、0个千亿产业。 3、织“服务网”,完善精细化的支撑保障体系从战略布局和集群发展角度,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要素保障、人才准 入、企业引进力度。建立新兴产业引导资金,重点支持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发 展。发挥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在文化产权交易、文化产权投融资、文化产权 登记等方面的功能优势,健全文化产品、服务和要素市场。进一步优化线上 与线下平台建设,强化与完善公共服务平台运营管理机制,通过资源整合、 产业集聚和功能互补,促进文化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的多重融合,使园区真 正成为利于文化创新、产业发展的特区。4、建“项目库”,提升区域化的文化产业能级 全力做好项目招商,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包装、营销和对外交流,通过文 化产业专题招商会等形式,积极吸引外资、大型国有资本及社会资本到武 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进行战略性投资。园区将按照谋划一批、实施 一批、建成一批“三个一批”的要求,积极推动武汉设计产业联盟大厦、武 昌古城复兴改造、长江艺术设计云数据中心等10余个重大产业功能项目建设 和30余个重点产业关联项目建设,直接拉动投资300亿以上,形成产业项目梯队推进、滚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做到每年都有新项目落地开工,每年都有 在建项目投入运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