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蝶2精选.doc

上传人:de****x 文档编号:56187637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梦蝶2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梦蝶2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梦蝶2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蝶2精选.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梦蝶 篇一:梦蝶图赏析 中国画梦蝶图赏析 梦是中国诸多创作题材中提及最多的创作元素之一。作为一种陈旧而奇妙的“自然”现象,至今仍是吸引科学家破解的难题之一。而能把梦 “具象化” ,进而修饰成为艺术作品,也是从中国开始的。 梦境作为一种“虚幻缥缈”的认识流淌,人们在中国古代,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都对梦的占卜怀有浓重兴趣,关于梦境进展本人的解读与再制造,企图再现这个美丽的境地,然后作出绮丽诱人的解释。黄粱一梦、庄周梦蝶、高人无梦、人生如梦等典故,说明了人对梦的迷恋和解破的欲望。早在西周初年的周旦周公有周公解梦传世,应是世界上最早对梦加以辨析的阐述。从直梦、象梦、因梦、想梦、精梦、性梦、感梦、寄梦

2、等种种角度,对梦做了系统的研究。在中国古代,关于梦境这个话题,我们都是带有着一种期待与向往的感受,也正是因此,中国古代的关于梦境的艺术作品几乎都是浪漫的。在生活里面,我们宁肯相信周公为我们划定的一个个美丽的梦境的圆说,惟愿好梦成真。庄子齐物论说本人: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在现代,我们将这句话解读为:本人变为了蝴蝶,是一种挣脱、蜕变、自由、向往、翩然等心理活动的最高境地。而要把这种超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幻化为绘画,那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元代画家刘贯道所作梦蝶图,便大胆创新,向我们描绘了如此一幅梦境图像。 首先,蝴蝶这个意象,不断是美丽而脆弱的,充满着需要被人

3、呵护、稍纵即逝、虚无迷离等意蕴,同时也有着挣脱高压束缚、破茧而出,希望获得重生的隐喻。如何样在画作中将这种梦境的虚幻与蝴蝶的隐喻勾勒出来,也是一个破费心思的征询题。刘贯道在画作中设置了独特的环境来暗示这是本人的梦境,运用文学作品中明显的“借物起兴”的手法,将老树、松、青竹,案几上有书籍、校勘的文样、文房四宝之类的物件都画得充满了指向性,花瓶中插着灵芝,在一旁有供人小憩的木榻以及文人雅士闲时汲水煮茶的瓦罐陶盆器皿等。以上所有的物件,都是代表着古代文人修身养性的心仪之物,也是关于画作中人物形象的衬托。画者选用文人的形象采纳庄子的模样,文人头枕着书躺卧在一张木榻上。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双重空间,首先是现

4、实文人睡觉的空间,其次便是文人的梦境。在画面中我们能感遭到文人熟睡,甚至是鼾声在耳边回响,文人的意志飞出肉体,游离在物质化的空间之中,化作一只蝴蝶,在现实空间中游弋,观看不一样的世界,表现了清静无为的避世思想和人生如梦的道家出世观念。文人熟睡的时候,衣衫半露,盘腿而卧,表达其完全沉醉在本人的梦中。如此,后景中隐约的两只蝴蝶算是“点睛之笔” :它们与主人公一起沉醉在炎夏树阴中,翩然而乐,安享“梦蝶”的冥想意境。整个环境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几经无声的世界,木榻处于画面中心位置,它的横向的线条关于整个画面有着一种平缓的抑制造用,书童身在如此静谧、百无聊赖的坏境中,也在古树旁边睡着了,更增添了梦境的意味。

5、刘贯道顺延了宋人院体画的画风,在画面的处理上都是一丝不苟的,同时用了比较轻松的笔触跟大量的水墨画晕染的特点,渲染了画面的意境。绵密的手法,关于营建梦境而言,提供了特别大的助力。元代画家作人物画不多,刘贯道作为其年代突出的画家之一,致力于对人物画外型、构图、意境和画面气象的、运营、揣摩,不得不说,这幅画是无比成功的。他关于梦境的意蕴研究以及如何将无形的梦境转化为肉眼所见,这种斗胆的尝试无疑是值得赞扬的。庄子说 :“不知周之梦与蝴蝶与?蝴蝶之梦与周与?”冥冥中,画家们关于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超自然现象、物我两忘的意境,是不管如何难以表现完备的。篇二:庄周梦蝶寓意 庄周梦蝶寓意 在庄周梦蝶这

6、篇寓言中,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绘与讨论,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庄子认为人的个体是如此渺小,“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人生短暂,生命易逝,就像梦一般变化莫测,不禁让人对人生的真实性产生疑心,这是一种无奈和失落的哀愁。然而在这种忧伤的背后,庄子希望由有限到达无限,因此他渴求“齐物我,一生死”的“物化”之境,通过“物我两忘”,摒除假象的遮蔽,提示真实,超越本体,与自然状态同一,找到解脱的欢乐。篇三:赏析“周庄梦蝶”与唐锦瑟的感悟 赏析“周庄梦蝶”与唐诗锦瑟的感悟 【庄子,齐物论】中有如此一段话; “昔者庄

7、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那么必有分矣。此谓物化”。 庄子在梦境中,本人是一只蝴蝶栩栩然而飞,花朵鲜光艳丽,赏心顺眼,感到特别惬意。忽然醒来觉察本人又是庄子了,因此他不明白是庄子梦为蝴蝶,仍然蝴蝶梦为庄子?梦境与现实是有区分的,但也可说是事物的本身变化。 庄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物化”。什么叫物化,我认为这个概念可以和现代物理学中的“质能守恒定律”联络起来;物化是物质本身的变化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物质的质量是不变,是守恒的。庄子有个特别有名的故事,他的妻子死了,他“鼓盆而歌”为妻子送行。认为生死如春,夏,秋,终四时交退一样,生是从大自然中来

8、,死回归到大自然中去。这是一个物化过程,没有什么可悲伤的。“指穷于蕲,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一块木材燃烧完了,木材消失了,但组成木材主要成份“碳”,会与空气混合以二氧化碳的方式而存在,少量碳和其他微量物质以灰烬的方式存留下来。通过燃烧木材的体积尽管消失了,但组成木材的物质并没有消失,只是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它的质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这确实是“指穷于蕲,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也和生与死,梦与醒的道理是一样的,我在梦中,不明白我是在梦中,我在梦中梦为蝴蝶,我也不明白是我梦为蝴蝶,还蝴蝶梦为我。醒与梦就象生与死一样,醒是生,梦是死,它们回归到初始状态是一致的,生与死和梦与醒都是一个物化过程

9、。“庄周梦蝶”这个曲故引起了后世文人骚客的共呜。其中有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锦瑟云;锦瑟无故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暧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想,只是当时己惘然。 这首诗委婉深沉,意境朦胧,特别难索解。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乐志说,有悼亡说,有恋情说,有自伤说,有寄喻说,还有影射政治说等等。对锦瑟这首诗本文是从追想说这个角度来进展赏析的,也算是众说纷纭中的一种吧。锦瑟这首诗尽管特别难索解,但这首诗又感人至深,能勾起人的无限情思。“锦瑟无故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诗人大概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别人只用三弦,五弦,而诗人李商隐用五十弦

10、之多。用五十弦来诉说;用每一弦,每一个音符来表达对美妙年华的思念,用五十弦和每一个音符来抒发本人的悲伤和凄凉。本人十几岁时也曾诗才大震,声明远扬,二十出头考中进仕。但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由于宰相官吏心胸狭窄,妒嫉贤能,大考未中被刷下而屈居幕僚,寄人篱下。伤感本人一生怀才不遇,大志难伸的不幸遭遇,诗意展示出了诗人悲怆的心情。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这首诗是李商隐的晚年之作,诗人回忆本人一生的经历,人生假设梦,往事如烟。诗人借“庄周梦蝶”和“望帝托杜鹃”这两个点故来抒发本人的情怀。本人象“庄周梦蝶”一样的向往着美妙,可接重而至的是屡屡受挫,大志难酬,一生美妙愿望全部落空。就

11、象在梦境里一样,一切都是虚幻。“望帝托杜鹃”,望帝是传说中,特别久以的蜀国君主,他看上了一个臣子的妻子,因此他以王位换美人,结果丢了王位,美人也没有得到。他悔恨本人的无知,郁闷而死。但他死也不甘心,托春心化为杜鹃,日夜啼叫。也有另一个传说版本,说是望帝因水灾让位于己自臣子,而归隐于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到啼出血来。宋人王令诗句云;“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有如此执著的追求和美妙的愿望,也都只能象是诗人李商隐一生的经历一样;终归缥缈虚幻,仍是南柯一梦。 “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暧玉生烟”。传说南海外有鲛人,其眼泣那么能出珠,大海中的珍珠是鲛人伤心的泪水构成的。在茫茫大海,每一颗

12、珍珠都是一滴泪水,“珠有泪”的悲伤,是诗人命运的写照;另一种传说;珍珠的构成过程;每当海上明月高照,海中的珠蚌张壳尽收精华,海贝孕珠,通过多少岁月寒暑才育成霞光四射,晶莹剔透的珍珠,但这些珍珠又成为富人和官吏手中的玩物,展示不出它们应有的“才华”和作用,被埋没在骄奢淫逸,争名夺利的争斗之中。它们同诗人李商隐的身世一样,有伤心的泪水。蓝田是产名玉的地点,在阳光煦照的白天,在有玉处烟霭蒙蒙,光晕冉冉上腾。美玉的精气远察中此,可近观却无,是可望不可及。玉的迷惘与诗人一生的追求类似。我们现在明白,玉的构成过程也是特别曲折的;是岩浆从地下几十公里处沿着裂缝涌到地表,冷却后构成岩石,只有极少数具有某些特别

13、元素的岩石,通过遥远的年代和复杂的物化过程,才缓慢地结晶成坚硬无瑕的良玉。但这些没有瑕疵的良玉,同样成为权贵们巧取豪夺的对象,他们也同样是用来奢侈,有的成为他们的佩饰品,有的成为他们的陪葬品玉器,玉衣等,良玉同样被上流社会的烟尘所埋没。它们和诗人李商隐有一样的命运。 “此情可待成追想,只是当时己惘然”。诗人追想往昔的一些事情,只是当时不知如何样自理,或者没有特别好的珍惜,是当时的无奈和惘然才使事情出现了偏向。回首这些往事,更无限凄凉和悲伤,也是他在槿花二首中所云;“回头征询残照,残照更空虚”。 锦瑟这首诗,诗句词藻优美,对仗工整。运用凄婉的声韵,借“庄周梦蝶”和“春心托杜鹃”这两个点故,以及“珠有泪”的悲伤,“玉生烟”的迷惘,追想本人一生的经历;对美妙年华的思忆和对怀才不遇的身世的忧伤。衬托出了本人一生的悲剧命运。本人一生追求终归缥缈虚幻。回首往事无限惆怅,诗人对本人的悲剧命运,既感到悲伤,又对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缘故感到迷惘。 玉溪之提咏锦瑟;“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不复成寐,不妨清醒地考虑一下,人生并不只有在花前月下谈情说爱,饮酒吟诗,多愁善感。更重要的还有现实生活中的磨练和感悟,从中领悟人生的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