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医务人员应知应会.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1575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管理医务人员应知应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医院感染管理医务人员应知应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管理医务人员应知应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管理医务人员应知应会.doc(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院感染管理 医务人员应知应会 1.医院感染的定义 答: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 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 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规定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有哪些? 答: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 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本次 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新部位的感染(除外 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 污染和原来的混

2、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 务人员在医院内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3.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规定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有哪些? 答: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 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 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 水痘等;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 急性发作。 4.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是指什么? 答: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 5. 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职责是什么? 答:(

3、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各项的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操作 (包括手卫生)技术和规程以及各项规章制度。 (2)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安全、经济适用。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医院感染病例能及时做出诊断。 (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以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积极治疗病人;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并 积极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5)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规范 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 (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职业暴露。 (7

4、)严格执行医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减少污染及损伤。 6. 医院感染重点部门有哪些? 答: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导管室、血液透析室、重症监护室、消毒供应 室、口腔科、检验科、内镜室、感染性疾病科等。 7. 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以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答: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 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 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 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8. 医院感染暴发处理流程? 答:临床科室发现感染病例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处感

5、染管理科核实 流行或暴发报告院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同时查找感染源科学隔离患者 查找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分析调查资料写出调查报告, 总结经验, 制定或修改防范控制措施,完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体系。 9. 医院感染病例的报告有哪些要求? 答:(1)主管医生为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直接责任人,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 组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及报告的监督检查。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 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及时采样送检,做到“有样必 采”。 明确诊断后,由主管医生于24小时内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告医院感染管 理科。(2)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医院感染暴发)或短

6、时间内出.现5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5例以上怀疑 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疑似院内感染暴发),临床科室责任报 告人应立即上报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医务处和主管 院领导,必要时组织院内专家会诊讨论,确认医院感染暴发者应按照卫生部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规范的规定12小时内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所 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发生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 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时,临床科室责任报告人应立即 上报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医务处和主管院领导,并按 照卫

7、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规范的规定2小时内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 门和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4)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10. 医院感染传播的三环节指什么? 答:感染源、感染途径、易感人群。 11. 医院感染传播途径主要是什么? 答: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12. 什么是标准预防?有什么特点? 答: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得的一种预防感染措施,包 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以及安全注射,也包

8、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 器械,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 标准预防基于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潜在传染性,不 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 须采取的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 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 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13.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有关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有哪些?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

9、染发病率()、血 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不同感染风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 14. 医院感染诊断依据是什么? 答: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执行,综合详细的病史、患者临床表 现、实验室、影像学及其他检查结果、结合接受侵入性操作等易感因素、抗菌 药物使用情况、入院至发病时间、该感染平均潜伏期等判定。 15. 什么是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答:指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 之一: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 原体;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 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1

10、6. 什么是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答:指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 (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 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 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经直接检查、 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据。 17. 什么是器官/腔隙感染 答: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 剖部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器官或者腔隙穿 刺引流或穿刺出

11、脓液;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者腔隙感染的证据。 18. 术前预防手术部位感染要点是什么? (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 (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3)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 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 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4)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以适当的方式消毒手术部 位皮肤,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 流时,应当扩大

12、消毒范围。 (5)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 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 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 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7)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8)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19. 术中预防手术部位感染要点是什么? (1)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 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2)保证使用的手

13、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3)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4)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 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5)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 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6)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 (7)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8)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 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20. 术后预

14、防手术部位感染要点是什么? (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4)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 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 断、治疗和监测。 2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 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

15、血 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 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 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22. 在置管时如何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 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 手术衣。 (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 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3)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4)选择

16、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 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5)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时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 应当符合置管要求。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待干后, 再进行置管操作。.(6)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 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 23. 置管后如何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1)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 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1次/2天,无菌 透

17、明敷料为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立即更 换。 (3)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 剂进行消毒,待干后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5)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 或浸入水中。 (6)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及 时更换输液管路。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 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7)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 (8)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

18、,应当在48小时内尽 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 (9)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 当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10)应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 (11)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 和动脉导管。 24.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 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25.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如何诊断?.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 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

19、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 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 10 4 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 5 cfu/ml。 (二)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 3 cfu/ml。 (三)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 见到细菌。 (四)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的。 26. 置管前如何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

20、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 用。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 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27. 置管时如何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1)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 尿术。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 粘膜。 (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 周围皮肤粘

21、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 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6)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 当重新更换尿管。 28. 置管后如何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 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 止尿液逆流。 (3)应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 液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4)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

22、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 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 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 (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 防尿路感染。 (6)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留置 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 (7)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 (8)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 出时,以及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9)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

23、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 病原学检测。 (10)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 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 (11)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 (12)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应严格执行手卫生。 29. 医院内肺炎(HAP/VAP)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 考虑无创通气; (2)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加强口腔护理,每46小时一次; .(3)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5)如无禁忌证,应

24、将床头抬高30-45取半卧位控制胃内容物的返流; (6)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手卫生规范; (7)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则应及时更换;湿化 器添加水每天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消毒后倾倒,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 面,避免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8)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尽早拔 管,减少插管天数; (9)正确进行呼吸机及相关配件的消毒:消毒呼吸机外壳、按钮、面板, 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擦拭,每天1次; 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金属接头、 湿化罐等应交供应室集中处置。 (10)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包括H2受体阻滞

25、剂; (11)建议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12)有关预防措施对全体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教育培训。 (13)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 性隔离,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等; 30. 预防VAP bundle基本内容 1) 床头抬高3045度; 2) 每天一次停用镇静剂并评价是否可以撤机 3) 尽早停用应激性溃疡预防药物 4) 口腔护理:用洗必泰冲洗每26小时一次; 5) 深静脉血栓预防; 6) 插管气囊上方分泌物的吸引; 31. 什么是消毒?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2.

26、 什么是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3. 什么是终末消毒? 感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34. 消毒、灭菌基本要求有哪些? 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后消毒或灭菌; 特殊病原体(朊毒体、气性坏疽、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污染的可重复 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 灭菌。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 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

27、标 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35. 如何根据物品污染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a) 高度危险性物品,应进行灭菌; b) 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中水平消毒以上的方法; c) 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作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 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36. 如何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a) 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 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b) 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

28、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 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c) 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 平的消毒方法;.d) 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或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药剂 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37. 如何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a) 耐高温、耐湿的诊疗器械和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 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b) 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等。 c) 物体表面消毒,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 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38. 医疗机构消毒技

29、术规范规定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 具与物品必须符合什么要求? 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 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b)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39.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对诊疗环境有什么基本要求? 应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表面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 对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 40. 什么是隔离?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将隔离分为哪几类? 答:隔离指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 施。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根据疾病传播途径将隔离分为空气传播的隔离、飞 沫传播的隔离和接

30、触传播的隔离三 种。 41. 各种隔离标志的颜色是什么? 答:接触传播的隔离(蓝色);空气传播的隔离(黄色);飞沫传播的隔离 (粉色)。 42. 隔离原则是什么? 1)应遵循“标准预防”+“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的原则。 2)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 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3)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 4)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5)受条件限制者,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43. 接触传播疾病怎样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的患者,在 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

31、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包括: 1)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减少患者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 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2)医务人员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 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 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3)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 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 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4)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 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44. 飞沫传播疾病

32、怎样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 包括: 1)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应减少患者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 注意防护;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 范围;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m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2)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 3)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 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4)与患者近距离(1米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 5)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

33、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6)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45. 空气传播疾病怎样隔离与预防? 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 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1)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将患者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 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2)当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应 严格空气消毒。 3)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 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4)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

34、护口罩; 5)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 6)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46什么是手卫生? 答:手卫生是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47什么是洗手? 答:医务人员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 病菌的过程。 48什么叫卫生手消毒? 答: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9什么是外科手消毒? 答: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 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50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当手部有血液或

35、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 水清洗。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51在哪些情况下医务人员必须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手卫生指征 有哪些)? 答: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 时;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 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无菌操 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处理药物或 配餐前。 52哪些情况下必须先洗手,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答: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

36、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53手卫生的标准是什么? 卫生手消毒后表面菌落总数10cfu/cm 2 ; 外科手消毒后表面菌落总数5 cfu/cm 2。 54什么是外科口罩 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佩带的口 罩。 55. 如何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一般诊疗活动,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 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 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56医疗废物处置原则是什么? 分类收集,集中处置。 57临床科室医疗废物管理具体要求有哪些? 1)医

37、疗废物包装物和锐器盒3/4满时使用有效封口,外表面受污染或包装 袋破损时增加一层包装; 2)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有警示标识和中文标签;.3)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物,应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无 害化处理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4)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5)损伤性废物须装入锐器盒; 6)手术切除可辨认的人体残肢或脏器、死胎、大体病理标本交殡仪馆火化 处理,火化前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和移交手续; 7)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 出。 58什么叫损伤性废物?包括哪些医用锐器?用后如何处置? 能够刺伤或者

38、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称为损伤性废物;包括医用针头、 缝合针、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用后应及时放入锐器盒。 59感染性废物包括哪些?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 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 次性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血液、血清。 5) 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60 什么

39、是多重耐药菌? 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61. 常见多重耐药菌有哪些? 1)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2)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3) 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细菌 4)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型新德里金属 -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5) 多重耐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6)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62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有哪些? 1)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2)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

40、定或高度疑似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 离措施。 3)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 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 63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如何实施隔离预防? 1) 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 同一房间;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 2) 不应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 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3) 悬挂隔离标识; 4) 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 离措施。 5) 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

41、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 输液架等应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 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6) 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医务人员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 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7) 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 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 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8) 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床感染症状好转或治愈 方可解除隔离。 64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要点有哪

42、些? 1) 应做好ICU 、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 房等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2) 应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3) 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 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 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 擦拭、消毒。 4) 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 5) 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6) 规范处置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 65. 我院对细菌耐药性监测的信

43、息发布途径有哪些? 1) 患者病原学检验报告 2) 每月在医院质量管理公布细菌排名前十位和前一季度细菌耐药率及抗 菌药物预警信息;每季度在药物与临床上公布前一季度细菌耐药率及抗菌 药物预警信息。 3) 半年一册的微生物检验通讯上公布详细细菌分离及耐药信息、多重耐 药菌监测专题、各科室分离细菌构成及耐药率等。 66. 医院内参与多重耐药菌管理的部门有哪些? 临床科室、微生物检验室(细菌室)、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药学部门、 67. 抗菌药物如何预警,如何干预?.根据抗菌药物使用和细菌耐药监测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对临床用药提出预警, 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1)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

44、,应将预警信息及时通知临床。 2)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通知临床应慎重经验用药。 3)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通知临床应参照药敏结果选 用药物。 4)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由药事管理委员会决定暂停该 类药物对目标细菌所致感染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决定是 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68. 什么是职业接触?什么是血源性病原体? 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非胃 肠道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称为职业接触。 存在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能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称为血源性病原体

45、,如 HBV、HCV、HIV。 69.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途径有哪些?主要途径是什么? 1) 皮肤损伤(针刺、利器损伤) 2) 经粘膜(眼、口、鼻) 3) 经不完整皮肤(裂开、溃烂、擦伤) 其中针刺伤是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 69.发生职业暴露后暴露部位局部如何处理? 1) 立即使用流动水及皂液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 如有伤口,健侧手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 血液; 3) 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4)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并包扎伤口; 5) 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71. 职业暴露的报告有什么要求? 发生职业暴露后个人应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并在24小时内报告感染管理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