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专业考试试题~及内容答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0277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能力专业考试试题~及内容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创新能力专业考试试题~及内容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能力专业考试试题~及内容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能力专业考试试题~及内容答案.doc(7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1912 年,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首先赋予创新一词以(D )意义上的特殊 用法。 A、社会学 B、管理学 C、科学 D、经济学 2、( D)是国家创新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A、政策变化 B、社会文化变化 C、经济发展 D、创新 3、创新过程是一个系统变化的过程,最终要通过( A)来实现。 A、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B、技术变革 C、创新产品 D、组织结构变革 4、通过改变或替换原有技术或产品中的部分内容即可完成的创新是(A )。 A、小型创新 B、中型创新 C、大型创新 D、特大型发明 5、创新与发明创

2、造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推广应用,实现创造发明成果的价值,这体现出创 新能力的(B )特征。 A、综合性 B、实践性 C、独创性 D、坚持不懈 6、能够凭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构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打破以往的模式和框架,体现 出创新能力的(C )特征。 A、综合性 B、实践性 C、独创性 D、复杂性 7、(C )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进行研究的技能和本领。 A、创造能力 B、综合能力 C、分析能力 D、实践能力 8、能否完成重大创新,拥有( D)是一个关键。 A、实践能力 B、整合多种能力的能力 C、组织协调能力 D、创造能力 |9、综合能力必须与( D)紧密配合,才能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正确认

3、识事物,实现有价值 的创新。 A、想象能力 B、批判能力 、创造能力 D、分析能力 10、(D )往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创新活动中扮演突击队和急先锋的角色。 A、批判能力 B、创造能力 C、实践能力 D、想象能力 11、(A )是指首次提出新的概念、方法、理论、工具、解决方案、实施方案等的能力。 A、创造能力 B、实践能力 C、想象能力 D、批判能力 12、为了使创造发明成果得到承认、传播、应用,实现其各种价值,必须要和社会打交道, 这时就需要(B )能力来实现这一目标。 A、组织协调能力 B、实践能力 C、创造能力 D、解决问题的能力 13、通过合理调配系统内的各种要素,发挥系统

4、的整体功能以实现目标的能力是(D )。 A、创造能力 B、综合能力 C、分析能力 D、组织协调能力 14、在我国,重知识、轻能力训练的教育模式存在诸多不利于创新的弊端,所以需要大力 发展(D )。 A、义务教育 B、职业教育 C、高等教育 D、继续教育 15、( D)是创新的灵魂,必须对其加以发挥并使之形成合力。 A、创新领导 B、创新文化 C、创新制度 D、创新人才 16、(A )有着精深的专业知识、设计才能和实践经验,能够将创新蓝图转化为具体产品、 成果或工艺。 A、工程师型的实干家 B、梦想家型人才 C、企业家型实干家|D、专业技术人才 17、专业技术人员的自我锤炼既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

5、知识和技能,还要( C)。 A、参加实践 B、开展协作 C、学习和运用创新思维 D、善于倾听他人意见 18、杂交水稻这种重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是(C )的结果。 A、袁隆平个人创新 B、对理论完全颠覆 C、袁隆平及创新团队努力 D、理论指导 19、团队管理塑造的是创新团队的硬实力,( B)塑造的是创新团队的软实力。 a、制度建设 b、创新文化 c、员工培养 d、技术革新 20、中控集团实施企业技术标准战略,通过(a)三位一体的自主创新,占据市场竞争的制高 点。 a、技术-专利-标准 b、产学研 c、引进消化吸收 d、政府-企业-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

6、0 分) 21、对于一个生产企业而言,创新可以表现为(acd)。 a、生产一种新产品 b、招聘更多新员工 c、一种新式的市场行为 d、采用一种新的生产过 程、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22、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可以是(abcd)。 a、供应商 b、制造商 c、顾客 d、研究机构 23、国家创新系统是由(abcd)为了一系列共同目标,通过建设性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 网络。 a、政府 b、企业 c、大学和科研机构 d、中介机构 24、创新是一个组织竞争力之所在,没有创新,一个组织就面临着失去竞争资格的可能。 这里,组织可以是指(abc)。 a、企业 b、企业簇 c、政府 d、社会组织 25、国家层面的创

7、新活动涉及(abcd)。 a、技术创新 b、经济创新 c、社会创新 d、教育创新 26、创新能力的特点表现为(abcd)。 a、综合性 b、独创性 c、实践性 d、坚持不懈 27、学习型组织具有以下哪些特点:(bc)。 a、结构化的 b、高度柔性的 c、扁平的 d、僵化的 28、分析能力的高低强弱主要与(abd)因素有关。|a、个人的知识、经验和禀赋 b、分析工具和方法的水平 c、分析对象特征 d、共同讨论与 合作研究的品质 29、一切创新项目赖以实施的“试验场”是(bc)。 a、产品创新 b、创新文化 c、创新制度 d、技术创新 30、创新是由(abc)这三个环节组成。 a、新知识或创意的形

8、成或引入 b、新产品等新事物的设计和制作 c、新产品等新事物的社 会化应用 d、新信息的收集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31、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是产品的制造商。错 32、新知识或新创意的创造或引入是创新的充分条件。错 33、创新可以在创新系统内部结构不发生整体性变化的情形下发生。错 34、大多数的创新都属于小级别创新或普通创新。对 35、综合能力的实质是通过合理调配系统内的各种要素,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实现目 标。对 36、学习型组织尤其强调组织内的团队学习。对 37、真正持久的优势就是比对手拥有更多的知识。错 38、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错 39

9、、创新的品质、等级和成败主要取决于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的能力发挥以及相互之间的 合作。对 40、引进技术的缺陷是制约企业创新的障碍。错 四、案例分析(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案例一】王选的创新实践 王选主持研制的华光和方正系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取得了 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占领国内出版印刷业 80以上的市场,并出口到数十个国家和地 区,海外的华文报纸绝大多数都采用方正电子出版系统,从而使中国的印刷业告别了“铅” 与“火”,迈入“光”与“电”的信息时代。王选也获得了首届国家科技最高奖。汉字激光照排系 统的出现对我国印刷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印刷业的第二次革命。激

10、光照排技术的 研发始于 1975 年,到 1993 年取得成功,整整耗时 18 年。在这 18 年里,王选全力以赴, 没有任何节假日,刻苦攻关,并苦苦探索实现目标的有效手段。王选选择技术路线时大胆 果断地提出跨过第二代机、第三代机,直接研制西方还没有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王选的大胆抉择是建立在锲而不舍的精神上的:只有在创新上做文章才可能成功实现跨越 式发展。 18 年的艰苦奋斗印证了王选的一段名言:“不论你是什么样的天才,一定要养成 自己动手的习惯。只出点子而不动手实现的人,不容易出大成果。一个新思想和新方案的 提出者往往也是第一个实现者,这是一个规律。”锲而不舍包含为保持竞争优势而进行

11、持续 创新,王选在 1994 年就在方正集团明确提出要持续创新。他说一个新潮流到来之时,领 先厂商过去的技术和市场积累可以成为宝贵的财富,也可以成为迎接新潮流的包袱,从而 给新兴企业以可乘之机。只有始终充满危机感,才能不被淘汰出局。这一年,王选访问了|ibmwatson 研究中心,ibm 的高级副总裁麦高地说的一段话让王选记忆深刻:“不适合当前 市场需要的开发,好比一个人不呼吸,几分钟就会死去;不做未来市场需要的研发,好比 一个人不吃饭,两个星期之内就会丧命。”王选知道方正集团尚无实力像 ibm 那样研究未来 10 年的市场需求和技术,但是,可以研究未来 5 年的新需求,而且一旦决定启动一个新

12、方 向就要有更为长远的打算,并且下定决心在新领域里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能在高技术领 域参与国际竞争。 实践表明,自主创新是制胜的法宝,用王选的话说:“22 年的经历使我 感到,跟着外国人走是不可能赶超、也不可能与外国商品竞争的,事实上要有自己的创新 和高招才能克敌制胜。”据此王选提出了“顶天立地”的发展模式。“顶天”就是寻求全球科技 最前沿的制高点,在发现已有技术的不足和吸收前人成果基础上不断追求新突破,以自主 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立地”就是针对市场最迫切的需要,用新方法实现前 人所未达到的目标,并迅速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从而占领市场。 41、王选提出的“顶天立地”发展模式表明:(

13、b) a、科技领先是成功的保证 b、企业发展必须进行科技和市场的结合 42、王选取得成功依靠的是:(a) a、自主创新 b、模仿创新 【案例二】贵州航天南海机电有限公司的开放式创新模式 贵州航天南海机电有限公司是一 家小型民营企业,专业研制金属塑性成形成套设备,2008 年完成销售收入 1.1 亿元,其中 创汇 300 万美元,人均产值 100 万元。南海公司是在相对薄弱的基础上进入金属拉拔设备 制造业的。面对国际领先企业的竞争,南海公司选择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企业发展之 路。这种发展模式可以节省探索时间,以较低的成本极大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这是 落后国家的“后发优势”所在。不甘为人后的

14、南海公司将“再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成就 了现在的事业,以专利为例:2006 年至 2008 年公司获得已授权专利 36 项。在这个过程 中,科技知识发挥着核心的作用。有了高素质的科技人员和一整套能够让知识得以持续地 产生并且得以实际使用的制度,这一过程才能顺利实现。南海公司在科技攻关中,一方面 从各地大力引进各类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人员,另一方面树立了开放的研发理念,强化利 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意识,充分利用外部创意和技术,通过创新源泉多元化大胆引智、联 合攻关,不断为公司的持续创新体系补充能量,保证了公司新品种研发攻关起点站在了“国 内领先,取代进口设备”这样一个高度。 作为贵州大学学生培

15、养基地,南海公司已有多名 兼职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进行相关课题研究。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研究课题均 围绕公司科研开发的技术内容和重点、难点展开。几位研究生的课题研究成果在通过毕业 答辩的同时,已经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经济价值。同时,公司也非常重视内部人员创新能 力的培训学习,不断选派优秀技术人员到高校学习深造。另外,公司还与贵州大学、贵州 省机电研究设计院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围绕技术装备产业化目标,南海公司将 省内相关技术、设备以及人才资源加以集成,构建了一个平台,在此平台基础上,公司新 产品开发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43、南海公司依靠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说明了:(a) a、协作对

16、于中小企业创新的重要性 b、模仿对于中小企业创新的重要性 44、南海公司选择“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主要目的是:(b) a、为学校培养实用型人才 b、弥补公司科研能力的不足,实现创新源泉多元化,增强创新 能力。|创新能力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试题(A 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空 1 分) 1、1912 年,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首先赋予创新一词以_ 意义上的特殊用法。 2、一切创新项目赖以实施的“试验场”是 _、_。 3、通过改变或替换原有技术或产品中的部分内容即可完成的创新是_。 4、综合能力必须与_紧密配合,才能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正确 认识事物,实现有价值的创新

17、。 5、_是指首次提出新的概念、方法、理论、工具、解决方案、 实施方案等的能力。 6、在我国,重知识、轻能力训练的教育模式存在诸多不利于创新的弊端,所以需要 大力发展_。 7、专业技术人员的自我锤炼既要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_ 和_。 8、团队管理塑造的是创新团队的硬实力,_塑造的是创新团队 的软实力。 9、学习型组织具有_和_特 点。 10、创新里的新知识是指 _、_、_。 二、选择题(共 25 分) (一)单选题(共 10 分,每题 1 分) 1、根据 2008 年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当前科 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 4246 万人,是世界上科技人力资

18、源第一大国。但从每万人口中 的研究人员数量来看,中国就不及美、日、欧了。从论文的相对引用影响率来看,我国排 名( ) A、第一 B、第三 C、第五 D、第十 2、( )是国家创新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A、政策变化 B、社会文化变化 C、经济发展 D、创新 3、创新过程是一个系统变化的过程,最终要通过( )来实现。 A、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B、技术变革 C、创新产品 D、组织结构变革 4、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创新的含义比发明创造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 济上的运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到( )领域,它才成为创新。|A、经济 B、政治 C、社会 D、科学 5、创新

19、与发明创造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推广应用,实现创造发明成果的价值,这体现 出创新能力的( )特征。 A、综合性 B、实践性 C、独创性 D、坚持不懈 6、能够凭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构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打破以往的模式和框架, 体现出创新能力的( )特征。 A、综合性 B、实践性 C、独创性 D、复杂性 7、能否完成重大创新,拥有( )是一个关键。 A、实践能力 B、整合多种能力的能力 C、组织协调能力 D、创造能力 8、( )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进行研究的技能和本领。 A、创造能力 B、综合能力 C、分析能力 D、实践能力 9、( )有着精深的专业知识、设计才能和实践经验,能够将创新蓝图转化

20、为具体产品、 成果或工艺。 A、工程师型的实干家 B、梦想家型人才 C、企业家型实干家 D、专业技术人才 10、通过合理调配系统内的各种要素,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实现目标的能力是( )。 A、创造能力 B、综合能力 C、分析能力 D、组织协调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共 15 分,每题 3 分) 1、对于一个生产企业而言,创新可以表现为( )。 A、生产一种新产品 B、招聘更多新员工 C、一种新式的市场行为 D、采用一种新的生产过程、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2、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可以是( )。 A、供应商 B、制造商 C、顾客 D、研究机构 3、国家创新系统是由( )为了一系列共

21、同目标,通过建设性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 网络。 A、政府 B、企业 C、大学和科研机构 D、中介机构 4、创新是一个组织竞争力之所在,没有创新,一个组织就面临着失去竞争资格的可 能。这里,组织可以是指( )。 A、企业 B、企业簇 C、政府 D、社会组织 5、国家层面的创新活动涉及( )。 A、技术创新 B、经济创新 C、社会创新 D、教育创新 三、判断题(共 20 分,每小题 2 分) ( )1、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是产品的制造商。 |( )2、真正持久的优势就是比对手拥有更多的知识。 ( )3、创新被看做是一个组织之竞争力之所在,没有创新,一个组织就面临着失去 竞争资格的可能。 ( )4、

22、新知识或新创意的创造或引入是创新的充分条件。 ( )5、能力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 到目标的必备条件。 ( )6、综合能力的实质是通过合理调配系统内的各种要素,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 以实现目标。 ( )7、大多数的创新都属于小级别创新或普通创新。 ( )8、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 )9、引进技术的缺陷是制约企业创新的障碍。 ( )10、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是活动顺利完成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 四、简答题(共 15 分,每题 5 分) 1、什么是 TRIZ 法? 2、创新能力包含哪些含义? 3、以组织建设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在致力于创新型组织建设过

23、程中,必须做好哪些 方面的工作? 五、案例分析。(根据案例简单回答问题,共 10 分) 【王选的创新实践】王选主持研制的华光和方正系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 益,占领国内出版印刷业 80以上的市场,并出口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的华文报纸 绝大多数都采用方正电子出版系统,从而使中国的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迈入“光”与“电” 的信息时代。王选也获得了首届国家科技最高奖。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出现对我国印刷业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印刷业的第二次革命。激光照排技术的研发始于 1975 年,到 1993 年取得成功,整整耗时 18 年。在这 18 年里,王选全力以赴,没有任

24、何节假日,刻苦攻关,并苦苦探索实现目标的有效手段。王 选选择技术路线时大胆果断地提出跨过第二代机、第三代机,直接研制西方还没有产品的 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王选的大胆抉择是建立在锲而不舍的精神上的:只有在创新上做文 章才可能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18 年的艰苦奋斗印证了王选的一段名言:“不论你是什么样的天才,一定要养成自己 动手的习惯。只出点子而不动手实现的人,不容易出大成果。一个新思想和新方案的提出 者往往也是第一个实现者,这是一个规律。”锲而不舍包含为保持竞争优势而进行持续创新, 王选在 1994 年就在方正集团明确提出要持续创新。他说一个新潮流到来之时,领先厂商 过去的技术和市场积累可以成为

25、宝贵的财富,也可以成为迎接新潮流的包袱,从而给新兴 企业以可乘之机。只有始终充满危机感,才能不被淘汰出局。这一年,王选访问了 IBMWatson 研究中心,IBM 的高级副总裁麦高地说的一段话让王选记忆深刻:“不适合当 前市场需要的开发,好比一个人不呼吸,几分钟就会死去;不做未来市场需要的研发,好|比一个人不吃饭,两个星期之内就会丧命。”王选知道方正集团尚无实力像 IBM 那样研究 未来 10 年的市场需求和技术,但是,可以研究未来 5 年的新需求,而且一旦决定启动一 个新方向就要有更为长远的打算,并且下定决心在新领域里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能在高 技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实践表明,自主创新是制胜

26、的法宝,用王选的话说:“22 年的经历使我感到,跟着外 国人走是不可能赶超、也不可能与外国商品竞争的,事实上要有自己的创新和高招才能克 敌制胜。”据此王选提出了“顶天立地”的发展模式。“顶天”就是寻求全球科技最前沿的制高 点,在发现已有技术的不足和吸收前人成果基础上不断追求新突破,以自主创新形成自主 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立地”就是针对市场最迫切的需要,用新方法实现前人所未达到的 目标,并迅速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从而占领市场。 问题一:王选提出的“顶天立地”发展模式表明了什么? 问题二:王选取得成功依靠的是什么? 六、论述题:请在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进行论述。(共 15 分) 1、请结合自身的实

27、际谈谈该如何创新? 2、请根据书上的具体案例,谈谈创新能力该如何建设? 创新能力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试题(A)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经济学;2、创新制度、创新文化;3、小型发明或创造;4、分析能力;5、创造 能力;6、继续教育;7、学习、运用创新思维;8、创新文化;9、高度柔性的、扁平的; 10、科技知识、管理知识、社会科学知识。 二、选择题: (一) 1、D;2、;、;6、;7、;8、;9、;10、。 (二)1、ACD;2、 ABC ;3、ABCD;4、 ABC;5、 ABC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简答题: 1、答:T

28、RIZ 法是苏联研究的创新方法,该创新方法就发明或创造的等级作了明确的 区分。它们被分为五个等级:第一、二等级均属于小型发明或创新;第三等级为中型发明 或创新;第四等级为大型发明或创新;第五等级为特大型发明,主要之重大科学发现和重 大发明专利。TRIZ 法认为它主要研究与第二、三、四级发明或创新相适应的一般方法或规 律。 2、答:创新能力是指创新者、创新团队、创新机构乃至更大的经济或社会实体进性 创新的能力。创新能力包含三重含义: 是形成或产生新的思想、观念或创意的能力;是利用新思想、观念或创意创造出 新的产品、流程或组织等各种新事物的能力;是应用和实现新事物价值的能力。|3、答:以组织建设提

29、升整体创新能力,在致力于创新型组织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 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确立组织之基本价值理念,并予以制度化; 确立创新价值理念,并予以制度化; 领导要具备多方面的创新素质,要有全局观念和对未来的预见能力; 创新人才是创新的灵魂,要善于发现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使之形 成合力。 五、案例分析: 问题一:答:王选“顶天立地”的发展模式里的“顶天”就是寻求全球科技最前沿制高点, 在发现已有技术的不足和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新突破,以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 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立地”就是针对市场最迫切的需要用新方法实现前人所未达到的目 标,并迅速实现商品化从而占领市场。 问题二

30、、答:王选取得成功依靠的是: 1、锲而不舍的技术创新,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师德和倾力栽树、甘为人梯的精 神。 2、各方面领导长时间的大力支持、用户的大力配合、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良好的 科技风气和正确的技术决策。 六、论述题: 1、供参考 中学教育就必须确立“主人、主体、主角”的人格本位的学生观,强化以教会学生学会 学习为中心的科学的行为研究,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 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因而,创立有利于学生主 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和谐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就如何构建自 主创新教学模式谈谈我的体会。 一、建立平

31、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气氛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 发挥到最高峰”。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彻底放 弃自己的权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教师全能的教学观念,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 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的新理念。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 动发展的基础,更是培育创新精神不可或缺的氛围。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达到和谐、融洽一致, 学生才感到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也就非常活跃、流畅,学生个体才能敢想、敢问、 敢说,

32、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群体共生效应”才有可能产生。学生的创新欲 望就被激活,创新的见解就会不断涌现出来。 二、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新精神,并给予相应的评价。为了激发起学生 的强烈欲望,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探索规律,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目标问题化,问题设疑化,过程探 讨化,去调动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使 他们独立自主思考问题,精神自然地成长起来,并使外来的精神养料通过选择、理解、吸 收和重构,真正成为自己的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同时,教师

33、应及时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的 反馈,择要精讲释疑,使学生在积极思维中认识事物,提升感受力、判断力、联想力和创 造力,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充分发挥学生相互的探讨作用 通过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果,在班内互相沟通、互相碰撞,在感受集体温暖的同时获取 集体智慧中的营养,以丰富个体的思维领域。这样,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 度、不同的范围去探索真知,充分开发自己潜能,发挥自己的创见。 此外,利用各种辅助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在教学中适当使用教具、 学具、多媒体播放动画、展示图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学 习。 综上所述,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宗旨,是通过教

34、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相互的探 讨,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谓学生 学会自主创新学习,就是学生个体在注重激烈的智力活动过程的同时,重视兴趣、情感、 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通过激发好奇心、好胜心,在积极的活动参与中不断提出新问 题,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规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解决学习,实践中的新问题、 新矛盾,继而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自主创新教学模式是一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应用对于 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任 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自己的应用特点。因此,我们在实

35、际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具体教学内 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优化。 一、创新概念及创新过程的一般特征 为了有效地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思维,了解创新、创新能力的基本概念和创新理论是 必要的。创新是近年来出现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关于“创新”概念,不同学科、不 同领域有不同的解释,“创新”的定义多达 400 多种。其中,最具有经典意义的是经济学家 熊彼特(J.Schumpeter)的创新概念。熊彼特首先赋予创新一词以经济学意义上的特殊用法, 他区分了创新(Innovation)与发明(Invention)、创造(Creative):一种发明,只有当它被应 用于经济活动时,

36、才成为“创新”。熊彼特的“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指以新的方式展开的生产,如对于某一给定的生产线,以新的方式组 合各种原料及生产活动,以获取更好的经济产出” 。它具体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生产出 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 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熊彼特之后出现的许多定义大多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他的见解,譬如,桑德布认为,对于 一个生产企业来说,生产一种新产品,或采用一种新的生产过程、一种新组织形式或管理 形式、或一种新式的市场行为均可以称之为创新 。2000 年

37、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在学 习型经济中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报告中提出的:“创新的含义比发明创造更为深刻,它必须考 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到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在 2004 年向政府提交的创新美国计划中指出:“创新 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够创造新的市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的产品、新 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 创新概念千变万化,创新理论也异常丰富,其中尤以技术创新理论最为丰富和成熟。这里 拟对技术创新理论做一简要介绍。 技术创新理论是技术创新研究的结晶,迄今为止出现了众多的技术创新理论,不同的技术 创新理论来自于不同

38、的研究视角和不同的研究阶段。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进展主要有两条 线索,或者说有两个研究视角:一是从技术创新行为主体的角度出发,二是从技术创新的 动力和方式的角度出发,两个角度互相补充,两条线索交叉演进。至今大致分别经历了三 个研究阶段。 技术创新行为主体的视角:第一阶段是企业家模式,主要是关注单个企业的创新行为,强调 企业家的作用,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理论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第二阶段是企业间合作模 式,研究者开始关注技术创新在不同的产业有着不同的主体,在有些产业,产品的制造商 是技术创新者,在有些产业,产品用户和供应商也是技术创新者。同时强调创新依赖企业 与企业、企业与用户(包括制造商、供应商、用

39、户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信息交流。强调 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合作,这是第二阶段的特点,埃里克冯希普尔的技术创新 理论是其代表;第三阶段是多种组织合作模式,随着创新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扩展,研究者 开始认识到技术创新不仅依赖企业间及企业与用户间的合作,而且与一个国家的特殊性有 关。有学者用国家创新系统来说明这一情况。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 国家创新系统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 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改造与传播 新技术,创新是这个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强调包括企业、政府、大学、研究院所

40、和中介机构等不同领域的组织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相互作用是第三阶段技术创新理论的特 点,费里曼、伦德瓦尔、OECD 等人和组织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是其代表。 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方式的视角: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也有五个阶段的分法)。第一阶段 为线性模式,以技术推动说和需求拉动说及推拉综合说为代表;第二阶段为平行交叉与网 络模式,为缩短技术创新周期和利用其他企业和组织的资源,创新企业不仅在内部实现研 发、生产和营销等各功能的平行交叉作业,而且广泛地同供应商、批发商和用户等合作伙 伴紧密合作或者建立战略联盟,增强创新能力;第三阶段是协同演进模式,20 世纪 80 年 代末期以来,研究者开始认识到全面理解技术

41、创新需要采用包容企业环境要素在内的系统。 制度对技术创新至关重要,这一阶段的技术创新理论把技术创新放在一个包含制度、组织 和文化等因素的大系统中去考虑,成功的技术创新是技术、制度、组织、文化、政策和综 合研究等的协同创新的结果。这里的协同创新有两层含义:一是(同行和非同行的)不同组 织间的协同;二是技术、管理、制度、组织、文化、政策和综合研究间等的协同。 分析各种技术创新及企业创新活动,发现它们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1)这类创新活动的主体可以是企业、企业簇以及以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区域创新机构或国 家创新机构。 (2)新知识(科技知识、管理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或新创意的创造或引入是创新的必要条

42、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创新是某种知识经济行为或知识社会活动。 但是,创新不只是指发明(invention),发明是与技术变革相关的,创新可以在没有发生技 术变革的情形下发生,如通过改变组织实施形式(管理上的变化),也可以导致创新。创|新也不只是指创造(creativity),创造涉及新思想的形成,而创新还必须将新思想付诸于实 施。 (3)创新过程往往是一个系统变化过程,涉及多种类型的主体或创新参与者(生产企业、供 应商、创新企业外部的科技研发人员等)之间的合作,涉及科技知识的形成与传递,新产 品的定位、生产线的设计、市场开发等。但是,创新最终要通过一定的经济效益或其他类 型的

43、社会效益来体现。 (4)创新被看做是一个组织之竞争力之所在,没有创新,一个组织就面临着失去竞争资格的 可能。这里,组织可以是指企业、企业簇、甚或是政府。 (5)创新的实现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创新组织内部各种人员的创造力,并使整个组织处于某 种富于创新活力的状态。 (6)创新意味着创新系统内部结构会发生某种整体性的变化,同时也意味着创新系统与其外 部环境之间关系会获得某种重整。 那么,除经济型的创新活动以外,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类型的创新活动? 事实上,当创新活动已经在国家层面上乃至国际规模上展开时,仅通过某一方面的社会实 践(如经济方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譬如,朱克尔(Drucker)于 198

44、5 年研究日本创 新活动时就曾指出,创新不只是技术创新,也必然涉及经济创新与社会创新。他认为,就 日本的创新活动来看,没有社会的整体改革,譬如在教育、经济等方面的改革,技术创新 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无疑,经济模式的转变绝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经济生活现象,其意义 与影响将远远超出经济的范围,而触及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认为,从企业创 新发展到国家创新系统的过程绝不是一个同构放大的简单的经济过程。 经济创新活动是社会改良工程的一部分,是通向社会改良的路径之一;但真正的社会改良 必定是系统的、全方位的。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在进行企业创新的同时,也应在科技、 文化以及教育等方面同步实施创新活动。

45、今天,当人们将“科学创新”、“知识创新”、“教育 创新”与“经济创新”并置使用时,“创新”一词已不只是指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同时,“科 学创新” 一词的含义也已不再仅限于指科学认知过程中的进展。中国科学院所实施的“知识 创新”活动即是如此。在此,“知识创新”不但要求通过改良科学研究的组织、活动过程以生 产出更多、更具有突破性的科学知识,而且也要求通过改良科学的社会运作模式,使中国 科学院能够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 目前,创新的概念已不局限于经济领域,几乎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在使用创新概念;而且, 这种情况并非只发生在中国,而是发生在全世界。因此,本书所采用创新概念是一种广义 的

46、创新概念: 创新是指通过创造或引入新的技术、知识、观念或创意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组织、制 度等新事物并将之应用于社会以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学术 价值、艺术价值等。 这一创新概念涉及三层含义: (1)新技术、知识、观念或创意的形成、产生或引入; (2)利用新技术、知识、观念或创意,设计生产或形成新的产品、服务、组织、制度、流程 或管理方式等新事物;|(3)通过新产品等新事物的社会化实现其价值,所追求的价值并不只限于经济价值。 这一创新概念既包容熊彼特源自其技术创新研究提出的定义,又兼及目前广泛开展着的各 类创新实践。据此概念,本书在征集案例时涉及科技创新、企业创新、教

47、育创新、管理创 新多方面的案例。 创新有多种类别,也有多个级别。按照最简单的划分,创新有小级别创新、突破性创新 (radical innovation)、里程碑式的创新三个级别,其中,90的创新属于小级别创新或普 通创新,只有 10的创新属于突破性创新乃至里程碑式的创新。如图所示,这三类创新呈 现出金字塔分布。 创新等级分布图 类似的创新等级分类及分布还可见于苏联的创新方法研究(TRIZ)。TRIZ 是基于对美国数万 件发明专利的分析而展开的创新方法研究。TRIZ 研究没有像熊彼特那样区分发明与创新, 采用了较宽泛的发明或创新概念;但却就发明或创新的等级作出了明确区分,它们被分为 5 个等级:

48、第 1、2 等级均属于小型发明或创新(通过改变或替换原有技术或产品中的部分 内容即可完成创新,两者分别占发明专利的 32和 45);第 3 等级为中型发明或创新 (如登山自行车、计算机鼠标,占发明专利的 19);第 4 等级为大型发明或创新(如内 燃机、集成电路、个人电脑等,只占发明专利的 4);第 5 等级为特大型发明,主要指 重大科学发现和重大发明专利(如蒸汽机、飞机、激光等,只占发明专利的 0.3)。 TRIZ 认为,第 1 级发明或创新,因级别低,任何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其至是一般技能的人均 可能完成这类创新,而第 5 级则属于人类历史上最伟人的发明创造,无一般规律可言。因 而,它中要研究与第 2、3、4 级发明或创新相适应的一般方法或规律。 二、创新能力的内涵及要素 理解了创新,就不难理解创新能力的概念。一般说来,能力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 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 是活动顺利完成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核心能力测评 大纲创新能力的定义,创新能力是“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努力, 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和新的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