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教师资质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中学).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557458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考教师资质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中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考教师资质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中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考教师资质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中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考教师资质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整理(中学).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知识与能力1. 国内外教育家:学记最早、最完整的的教育著作;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学不躐等” 循序渐进 柏拉图 理想国 “寓学习于游戏” 教育与政治密切相关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教育遵循自然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古代西方最早教育著作;分班教学,反对体罚,教学应适当,明白易懂夸美纽斯,提倡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 大教学论 斯宾塞 教育论重视实科教育,功利主义色彩凯洛夫 教育学康德) ;短时记忆(7+_2 个组块 );长时记忆;3)根据意识类型:无意记忆(自发、片面) ;2)有意记忆(自控、创造)5、 遗忘(记忆内容无法保存, 提取有困难)遗忘规律:艾宾斯浩遗忘曲线;遗忘进程先快后慢。影响遗忘因素:

2、1)识记材料重要,不易遗忘;2)识记材料的位置有影响,中间内容易被遗忘,开头和结尾不易遗忘;3)遗忘进程受时间因素影响;4)识记材料性质影响遗忘进程,有意义材料,形象材料遗忘得较缓慢;5)识记材料数量和学习程度对识记效果有影响。遗忘原因理论学说:1)消退说(记忆痕迹消退) ;2)干扰说(其他刺激干扰导致遗忘) ;3)压抑说(情绪动机压抑导致遗忘) ;4)提取失败6. 思维特征:间接性、概括性思维的过程:1)分析和综合;2)比较;3)抽象和概括;4)具体化(返还实践中)思维种类:1)根据凭借物和思维形态: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指向性:聚合思维(求同) ;发散思维(求异

3、) ;3)根据独创性:常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4)根据是否遵循逻辑形式:形式逻辑思维;非形式逻辑思维;5)根据逻辑性:直觉思维;分析思维;6)根据思维过程:经验思维;理论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征:1)发散思维(思维创造性的主要体现;三个指标: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和集中思维的统一(批判地选择) ;2)多有直觉思维的出现;3)创造想象参与;4)多有灵感出现.7.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人的认识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外部刺激主体和内部已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三种机能:同化(将新信息纳入认知结构,构成新的知识系统) ;顺化(适应环境时,改变认知结构) ;平衡化(动态;)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4、(0 2 岁)主要通过手的动作及视听说等感觉接收外部知识前运算阶段(2 7 岁)不合逻辑地运用思维;特点:1)知觉集中倾向(凭感觉认识事物,片面) ;2)不可逆性;3)自我中心主义具体运算阶段(7 11 岁):特点:1)思维的具体性(思考问题离不开具体事物和经验) ;2)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3)去自我中心主义。形式运算阶段(11 成年)特点:1)假设演绎推理;2)命题推理;3)组合推理8.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儿童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儿童现有水平之间的差异意义:教学不能只适应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9.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个人认知结构(专家和新手在知识及认知结构上有差

5、异) ;2)问题的表征方式(恰当理解) ;3)思维定势;4)功能固着;5)情绪与动机状态10. 学习动机三种因素:推力(学生自身对学业的追求) ;拉力(学习的外在后果;引诱) ;压力(外界要求) ;两个基本因素:学习需要和诱因(学习期待)学习动机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设定目标) ;维持功能;调节功能。行为主义动机强化理论(巴甫洛夫、斯金纳):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学习行为之间的联系,构成学习倾向。强化增强某种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分类:1)正强化(增加刺激物使行为概率增加) ;负强化(排除不利刺激使行为概率增加) ;2)外部强化;内部强化。局限:过分强调外部力量,忽视人的学习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

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人有 7 中基本需求,只有在低一层的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时,才会产生高一级需求。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阿特金森):趋向成功的趋向;避免失败的趋向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直接强化(外部因素) ;替代强化(榜样) ;自我强化归因理论(海德、韦纳):1)三个维度:内部与外部;可控与不可控;稳定与非稳定;2)六个因素:能力,努力程度,运气,身心状态,外部环境,任务难易。3)归因理论价值:有助于了解学生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行为或结果判断心理特征;有助于从特定的行为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动机的培养:1)进行爱国主义和学习目的教育;2)设

7、置具体目标和达到目标方法;3)激发学习兴趣;4)引导正确归因;5)设置榜样;6)将学生对其他活动的积极性迁移到学习中来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式教学(兴趣、好奇心) ;2)根据作业难度,控制动机水平;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努力归因;现实归因) ;4)进行奖惩。11. 学习迁移分类:1)根据影响结果:正迁移;负迁移;2)根据影响方向:顺向迁移;逆向迁移;3)根据迁移发生的水平:水平迁移;垂直迁移;4)根据迁移内容:一般迁移(原理、方法、策略的迁移) ;具体迁移(具体经验的迁移) ;5)根据迁移范围:近迁移(相似) ;远迁移(不相似) 。.形式训练说(沃尔夫):迁移要经过形式的训练才

8、能产生。注重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是的传递。共同要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只有两种情景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概括化理论(贾德):概括化的原理、原则才是发生迁移的关键。教学重点是对基本概念进行抽象概括。关系转换理论(苛勒):个体是对事物之间的关系(颜色深浅关系)做出反映,而不是特定的刺激物。认知结构的迁移理论(布鲁纳、奥苏泊尔):学习是编码系统的形成。迁移将习得的编码系统运用于新事物。12. 学习策略分类:1)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3)资源管理策略(环境资源管理;时间资源管理;努力资源管理;资源利用管理) 。13.

9、 学习理论 第五章1. 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与规律(感觉、记忆、注意、思维、语言、智力)中学生感觉发展特点:1)知觉事物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能够较稳定地进行知觉;2)知觉精确性和概括性提高;3)观察水平不断提高;4)观察精确性不够,草率下结论记忆发展特点:1)记忆容量增大;2)对直观形象材料的记忆优于抽象材料;3)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4)理解记忆成为主要记忆手段;5)抽象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思维发展特点:1)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2)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3)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语发展特点:1)对词的理解逐渐把握本质;2)语法结构的掌握逐渐丰富;3)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提高注意发展的特点:1

10、)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发展深化(无意注意深化,兴趣稳定;有意注意占优势) ;2)注意品质的全面发展(稳定性、广度、分配、转移)智力发展特点:1)智力水平得到飞跃性提高,发展进入关键期;2)智力基本达到成熟;3)各方面智力发展不等速,存在个体差异。2. 情绪情绪的分类:1)伊扎德:基本情绪(先天预成) ;复合情绪(基本情绪组合) ;2)克雷奇:原始情绪;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与他人有关的情绪;4)林传鼎:十八类;4)黄希庭:情调;激情(短、剧烈) ;心境(微弱、持久) ;应激;情操。情绪的基本形式:快乐、愤怒、悲哀、恐惧。情绪的主要理论詹姆斯 兰格理论:情绪源于身体反馈,刺

11、激引起生理反应,生理反应导致情绪产生。(因为发抖,所以害怕;因为哭。所以愁)巴甫洛夫理论(动力定型理论):可以采取一定方法对情绪进行长远控制(教育培养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坎农 巴德理论:丘脑情绪理论伊扎德:动机 分化理论两因素情绪理论:沙特赫 辛格;情绪受环境、生理唤醒和认知三种因素制约。其中。两个因素必不可少:1)个体体验到高度唤醒水平(心率加快、手出汗) ;2)对生理变换进行认知性唤醒.阿诺德-拉扎鲁斯:评定兴奋说;情绪来源于大脑皮层对于情境的评估拉扎勒斯:认知评价理论;情绪是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刺激;人:调节对于刺激的反映)3. 中学生不良情绪的控制暴怒情绪的控制:步骤 1)自我

12、意识到暴怒;2)对暴怒进行归因;3)寻求制怒方法。过度焦虑情绪的控制:办法 1)积极进入放松状态;2)以新的忧虑压制旧的忧虑;3)尽早找出焦虑的原因;4)向他人倾诉。过度紧张情绪的控制:方法 1)阻断导致紧张情绪的有关环节,从根本上消除紧张的根源;2)改善环境(物质环境、心理环境) ;3)培养学生的应对能力(克服困难、适应环境) ;4)语言放松训练抑郁情绪的控制:产生因素:1)环境压力;2)潜在心理倾向。方法 1)大哭一场,发泄情绪;2)安排愉快事件转移注意力;3)语言暗示法;4)请人疏导法;5)自我表达法自卑情绪控制:方法 1)把自身缺陷和缺点看做正常的;2)将精力集中在克服这些缺点上,并且

13、尽量扬长避短;3)化他人的瞧不起为动力4. 中学生情绪特点和分类特点:1)自主性(自我依靠,主动性;中学生对自己父母形成批判性态度,心理上希望脱离父母,与父母平等) ;2)丰富性;3)跌宕性(情绪起伏不定、动荡多变,易动感情、易激动) ;4)两极性(复杂与简单共存;强与弱共存;波动于稳定共存;微妙的隐蔽性)种类:心境(弥散性;长期性) ;激情(爆发性、冲动性) ;应激。中学生良好情绪标准:1)能准确表达情绪;2)能适度表达情绪;3)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不能长久处于喜悦或悲伤中) ;4)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中学生良好情绪培养方法:1)增强自信心;2)培养情绪自知和挫折承受力;3)帮助掌握情绪调

14、节方法;4)充实中学生精神生活中学生情绪的调节:1)健康情绪的标志:情绪的目的性明确,表达方式恰当;情绪表达适度;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2)调节方法:敏锐地察觉情绪;平和接纳情绪;正确调节情绪(宣泄、转移、积极地自我暗示) ;有效表达情绪;保持和创造快乐情绪5. 人格人格(个性)特征:1)独特性;2)稳定性;3)整体性;4)功能性人格的结构: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1) 气质: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最稳定,受遗传影响最大。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气质类型学说:1)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快、善交往、做事果断、鲁莽冒失、感情用事) ;2)胆汁质(急躁莽撞、情绪变化快) ;3)粘液质

15、(反应迟缓、沉默寡言、忍耐) ;4)抑郁质(敏感、孤僻、忧郁) 。2) 性格:与社会相关最密切,包含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有好坏之分,能反映人的道德风貌。3) 认知风格:个人所偏爱的认知加工方式。场独立性 场依存性(依赖对外参照、考虑对方感受) ;冲动(反应快,不准确) 沉思(反应慢,仔细) 。4) 自我调控系统:子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本我(原始欲望;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追求完美;道德原则)人格发展五个阶段:1)口唇期(0 1) (从吮奶等口腔动作获得快感;口腔人格) ;2)肛门期(2 3) (通过排泄获得快感) ;3)性器期(4 左

16、右) (恋父、恋母情节) ;4)潜伏期(7 青春期前) (性的冲动进入潜伏期) ;5)生殖期(青春期 成年期).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1)婴儿期(0 1.5;发展任务:获得信任感) ;2)儿童早期(1.5 3;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 ;3)学前期(3 6;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4)学龄期(6 12;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5)青春期(12 18;建立自我同一感) ;6)成年早期(18 -25;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7)成年中期(25 50;获得生殖感) ;8)成年晚期(50 死亡;获得综合完善感)影响人格发展因素:1)遗传;2)社会文化;3)家庭(权威型、放纵型、民主型)

17、 ;4)学校教育;5)个人主观因素6. 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特点:1)生理蓬勃生长;2)智力迅速发展;3)情绪情感丰富。1) 过渡性;2)闭锁性;3)社会性;4)动荡性。中学生性心理特点:朦胧性;不稳定和冲动性(最主要特点;易触犯社会规范) ;自慰性第六章 中学生心理辅导1. 心理健康及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标准:1)智力水平在正常值以上;2)情绪积极、稳定乐观;3)意志健全。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4)自我观念正确,具有统一的个性;5)和谐的人际关系;6)较强的适应力常见心理问题1. 抑郁症主要表现:1)情绪消极悲观,孤独利群,缺乏热情;2)消极的认识倾向,从消极方面看事物;3)周期易发

18、性;4)躯体疲劳、疼痛、失眠等。造成原因:1)感情上受打击;2)自信心受挫;3)不良性格的影响辅导方法:1)给予情感支持和鼓励;2)激励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3)认知行为疗法,改变自贬的思维模式和不正确归因;4)服用抗抑郁药物2. 恐怖症(非理性惧怕)分类:单纯恐惧症;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治疗方法:1)情景治疗(在假想空间内不断模拟恐惧场景) ;2)认知疗法(不断灌输观念)3. 焦虑症考试焦虑最常见。考试焦虑原因:过度升学压力;家长过多期望;学生好胜;学业多次失败。治疗方法:1)肌肉放松;2)系统脱敏;3)认知矫正4. 强迫症 (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原因:1)学生先天性格、素质;2)父母

19、性格不良,教育方法不得当;3)严重疾病治疗方法:1) “忍受痛苦,顺其自然” ;2)暴露与阻止(接触脏东西,阻止洗涤)5. 网络成瘾原因:1)网络自身诱惑;2)法规不健全;3)家庭环境影响;4)自身因素治疗方法:1)强化干预法(奖励 惩罚) ;2)系统脱敏法;3)厌恶治疗法(上网念头 弹皮筋) ;4)自我提醒法;5)自我暗示法(我可以) ;6)转移注意法;7)规范生活法;8)想象满贯法(想象恶劣后果) ;9)放松训练法2. 心理辅导内容: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职业生涯辅导。心理辅导主要方法:1)强化法(应用强化手段,增进某些适应行为,以减少不适应行为) ;2)系统脱敏法:沃普尔 在当事

20、人身上发起不相容反映,使本来能引起过敏的事物,不再引起过敏反映。步骤:进行全身放松训练;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焦虑刺激与.松弛活动相结合(例:先看猫照片,谈论猫;再远观笼中猫;靠近猫;摸猫,消除对猫的惧怕) ;3)认知疗法 阿尔伯特埃利斯 梅肯鲍姆 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认知有关。注重改变不良认知。辅导步骤:建立求助动机;适应不良认知的矫正;用新的认知对抗原有认知;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4)来访者中心疗法:罗杰斯、马斯洛;实质就是帮助来访者去掉那些应付生活的面具,恢复真实的自我(人在本质上是可信赖的,人可以自己解决自己的困扰) 。咨询师把握三个原则:真诚;接纳;共情。5)理性 情绪疗法:阿尔

21、伯特埃利斯。认为非理性信念是引起情绪、行为失调的原因。疗法的关键在于找出非理性信念,用积极合理的信念代替非理性信念是调节不良情绪的关键。非理性信念三个基本特征:绝对要求化(最突出特点) ;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治疗步骤:1)确认烦恼事件;2)找出不合理信念;3)用积极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第七章 中学德育1. 品德含义: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个体现象。道德指由社会舆论和个人信念支撑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社会现象。品德的构成要素:1)道德认识(个体品德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有调控作用) ;3)道德意志(信息

22、,决心,恒心) ;4)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 。中学生品德发展特点: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明显(独立进行道德评价) ;2)品德发展由动荡(易被欲望驱使,道德动机简单)向成熟(自律)过渡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四个阶段;对偶故事):1)自我中心阶段(2 5 岁;不受规则约束) ;2)权威阶段/他律阶段( 5 8 岁;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服从,认为规则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客观结果判断行为的好坏) ;3)可逆性阶段/自律阶段(8 10;把规则看做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标志着儿童道德认识开始形成) ;4)公正阶段(10 12;儿童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

23、平公正,利他因素增长)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道德两难故事):1)前习俗水平:10 岁以下;根据事情结果和自身利益判断是非好坏。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根据行为的后果判断) ;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根据是否符合自身利益判断好坏)2) 习俗水平:10 20 岁;依据行为是否有利于维持习俗秩序,是否符合他人愿望进行判断。意识到人的行为需要符合社会准则。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阶段(谋求认可 表扬) ;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服从社会规范及法律法规) 。 【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水平处于该阶段】3) 后习俗水平:20 岁以上;超越对社会秩序和权威的服从,开始在人类的正义、公正等层面反思这些规则的合理性。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阶段:普遍伦理定向阶段(遵从社会标准,也遵从内化的理想) 【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对应】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1)外部因素:社会(主流、非主流价值观;大众媒体;名人报道中的价值取向) ;学校(校风、班风;教师楷模作用;德育课程和各课教学) ;家庭(家庭气氛;家长修养;家长教养方式) ;同伴群体;2)内部因素: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