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光缆线路施工规范设计 (2014年修订版).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5732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光缆线路施工规范设计 (2014年修订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通信光缆线路施工规范设计 (2014年修订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光缆线路施工规范设计 (2014年修订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光缆线路施工规范设计 (2014年修订版).doc(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一、电杆安装1、为了确保架空光缆线路的安全、稳定、可靠,一般要求杆路离开水渠 10m以外,离开县道、省道 20m以外,离开国道、高速公路 50m以外,当与其它通信杆路平行靠近时,一般应保持有 10m的有效间距,与其它管线、直埋线路应保持 3米的距离,一些特殊地段可适当调整。电杆与其它建筑物最小净距要求详见下表:序号 建筑物名称 最小水平净距 备注1 铁路(距最近的钢轨) 地面杆高的 4/32 公路(距公路路肩) 地面杆高 或满足公路部门的要求3 人行道(距边石) 0.5 或根据城建部门批准位置4 消火栓 1.05 通信杆、广播杆、低压电力杆 地面杆高的 4/3 电杆与电杆

2、的距离6 地下管线(上下水管、煤气管等) 1.0 电杆与地下管线平行的距离7 地下管线(电信管道、直埋电缆) 0.75 电杆与它们平行时的距离8 房屋建筑(距建筑物边缘) 2.09 市区树木 1.2510 郊区、农村树木 2.02、一般选用杆高为 7m,梢径为 130mm。特殊地段、跨越障碍物或县、省、国道公路和铁路等可根据实际地形选用杆高,杆高选用必须符合架空光缆线路最低线条及跨越其它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标准,架空线路与其他电力交叉跨越平行时的间隔|距离的要求详见下表:序号 其它建筑物名称 最小垂直距离 (m) 备注1 距铁路轨面 7.5 缆线最低点至轨面2 距公路、市区主要道路路面 6.0

3、 公路转弯处应为倾斜的最高点3 距一般道路路面 6.0 包括农村机耕道、农用车道等4 距通航河流航帆顶点 1.0 在最高水位时5 距不通航河流顶点 2.0 在最高水位时及漂浮物上6 距房屋屋顶 2.0 跨越房顶 2.0m、跨越屋脊 0.6m7 与其它通信线交越间距 0.68 距树枝顶 1.59 沿街坊小巷架设距地面 4.0 货车不能通行路段10 高农作物地段 3.5 最低缆线与农作物、农机的最高点间的净距,应不小于 0.6m11 其它一般地型距地面 3.5 个别特殊山坡容许不小于 2.5m3、架空杆路的基准杆距为 50m,可根据实际地形适当调整(每公里平均不能少于 17.5条) 。当线路路由受

4、地形或其它障碍物的原因杆档距离在 120米以上,按长杆档考虑装置辅助吊线,应选用 9米以上的电杆;当杆挡距离小于 120米以下时,应考虑选用 8米以上的电杆;4、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 10-15cm,因地形限制装设撑杆的角杆可不内移,吊线收紧后,角杆应向拉线方向倾斜半个杆梢左右;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 10-20cm;5、直线杆路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在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 5c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不允许有眉毛或“” 弯;6、电杆埋深必须符合下表要求:土质分类杆长(m)普通土 硬土 水田、湿地 石质6.0 1.2 1.0 1.3 0.87.0 1.3 1.2

5、 1.4 1.0|8.0 1.5 1.4 1.6 1.29.0 1.6 1.5 1.7 1.410.0 1.7 1.6 1.8 1.612.0 2.1 2.0 2.2 2.0注:1、表中石质电杆洞深偏差应小于3cm,其他土质电杆洞深偏差应小于5cm。2、杆洞回土要求分层夯实,杆根培土一般应高于地面 5-10cm,在郊区应高于地面 10-15cm。3、对于不足 40cm的浅表土石质地段,除去表土层,电杆洞深按石质要求深度。4、对于 12m以上的特种电杆的洞深要求应按设计文件规定实施。8、安装在水洼地、鱼塘和水流易冲刷的低洼地段的电杆,应做石护墩加固。9、电杆杆号必须面朝公路,并按照光缆线路 A端

6、到 B端的方向递增编号,字体为白底黑色宋体,最下面字体距地面 2.5米。具体要求及杆号模板如下:10cm 顺店5cm 10cm 花石5cm cm 20055cm 10cm 5cm 10cm 五5cm 10cm 八5cm 95cm10cm 九二、拉线安装1、角杆拉线抱箍应装在吊线上面间距为 10cm;终端拉线与吊线共用一个抱箍,距杆梢 50cm,特殊情况下不能小于 25cm。|2、杆上需装设两条吊线时,终端杆两个拉线抱箍间距为 40cm;3、双方拉线抱箍应装在吊线下面 10cm;四方拉线顺拉抱箍应装在吊线下面10cm,侧拉线抱箍应装在四方拉顺拉线下面 10cm;4、拉线上把采用卡固法,使用三个

7、U形卡子(即钢丝扣)各间距为 100mm,再隔150mm采用 3.0铁线另缠封尾 5圈,具体做法详见下图:5、拉线中把采用另缠法,封尾可使用 3.0铁线另缠封尾 5圈,具体规格及做法详|见下表图(单位:mm)类别 拉线程式 缠物品种 首节 间隔 未节 全长 钢绞线留长7/2.2 3.0铁线 100 约 330 100 600 1007/2.6 3.0铁线 150 约 280 100 600 100另缠法7/3.0 3.0铁线 150 约 230 150 600 100中把缠扎示意图6、一般情况下制作拉线材料选用镀锌钢绞线,角杆拉线和终端拉线均采用比吊线程式高一级别的程式,双方拉和四方拉的侧拉线

8、均采用与吊线程式相同的钢绞线;7、当转角杆的角深大于 15m时,应装设两条终端拉线;当转角杆的角深大于15m时装设两条拉线,每条拉线分别装在对应的线条张力方向的反侧,两条拉线出土点应相互内移 30cm-45cm之间;8、一般情况下,在直线段内每隔 8根电杆设一处双方拉,每隔 16根电杆设一处四方拉;9、地锚钢柄出土长度为 300mm,允许偏差 50mm,拉线地锚的实际出土点与规定出土点之间的偏移不大于 50 mm,地锚的出土斜槽应与拉线上把成直线;10、拉线地锚应按要求埋设端正,不得偏斜,地锚的拉线盘应与拉线垂直,出土点与地面倾斜呈 45度。拉线地锚安装详见下图:|11、拉线地锚埋深必须符合下

9、表要求(单位:米):土质分类拉线程式普通土 硬土 水田、湿地 石质7/2.2 1.3 1.2 1.4 1.07/2.6 1.4 1.3 1.5 1.17/3.0 1.5 1.4 1.6 1.212、拉线的距高比宜为 1,特殊情况应0.75 ;13、街道和路边的拉线应安装红白警示套管。见下图。30 |三、架空吊线1、一般情况下,架空吊线选用 7/2.2镀锌钢绞线,吊线安装在直线杆段采用穿钉法;对于角杆吊线走向在拉线的反侧采用吊线抱箍、夹板来固定吊线,反之用穿钉、夹板固定吊线;吊线安装距杆梢顶一般情况下距杆梢50cm,特殊情况下应25cm。安装好的吊线宜与地面等距;|2、吊线走向:根据设计 A-B

10、端方向吊线宜安装在电杆的左侧;3、吊线在终端杆及角深大于 15m的角杆应做终结。吊线终结采用卡固法,与拉线上把相同;4、吊线的辅助装置:吊线的坡度变化要求不超过杆距的 5,当坡度变化超过杆距 5 -10时,吊线要求做仰角或俯角加固;当角杆角深大于 5m时,吊线要求做内角辅助装置加固吊线;5、吊线接续:采用另缠法,采用蛋型隔电子作电气断开,一般情况下每 1公里做一次电气断开;在架空飞线档内,所有吊线必须整条架设,不允许接续使用;另缠法的制作按距蛋形隔电子 10cm采用 3.0铁线另缠 15cm,间距 3cm再另缠 10cm后,再间隔 10cm用 3.0铁线另缠封尾 5圈;6、在同一杆路上架设两层

11、吊线时,两吊线的间距为 40cm;7、架设辅助吊线与主吊线的间距为 40 cm,每隔 30m采用镀锌扁铁及三眼单槽|夹板做一处连接【镀锌扁铁规格为:40mm(宽)5mm( 厚)400mm( 长)】 ;8、防雷接地:对于所有架空线路要求至少保证每公里有一次接地,所有安装拉线的电杆和吊线均必须接地;电杆避雷线与拉线连接示意图、吊线接地示意图见下图:避雷线与拉线连接示意图 吊线接地示意图四、架空光缆敷设1、光缆挂钩在吊线上安装的标准间距为 50cm,允许误差3 公分,电杆两侧的第一只挂钩应各距电杆 25公分,允许误差2 公分。挂钩在吊线上的搭扣方向宜一致,挂钩托板应齐全;2、光缆敷设前应进行单盘测试和配盘,并按设计要求的 A、B 端方向进行敷设。|配盘时严禁将光缆接头安装在跨越道路、铁路或河流的跨越档内;3、整盘光缆敷设时应采用倒“”法进行敷设;4、光缆敷设后应平直、无扭转弯、无机械损伤、无过渡弯曲,走向合理美观;敷设安装时,光缆弯曲的曲率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的 20倍,光缆安装固定后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 10倍;5、光缆经过或靠近并有可能磨蹭缆的各种障碍物时,应在光缆及吊线上加装安全保护;如下图所示。6、 直线杆路敷设 光缆时每隔 5根电杆作一处杆弯预留,预留在电杆两侧的挂钩间下垂 25-30cm,并套波纹管保护 50cm。如下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