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多选题判断题及复习资料材料成型原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55359639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多选题判断题及复习资料材料成型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单多选题判断题及复习资料材料成型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多选题判断题及复习资料材料成型原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多选题判断题及复习资料材料成型原理复习资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单选题1、 影响液态金属的凝固过程的起伏不包括(D )温度起伏结构起伏成分起伏组织起伏2、 影响液态金属粘度的主要因素不包括(B)化学成分熔点温度夹杂物3、 当润湿角为(C )时,称为绝对润湿A大于90 B小于90 C等于0 D等于1804、 不属于影响液态金属表面张力的因素是(B )A熔点 B化学成分 C温度 D溶质元素5、 使液态金属表面张力下降的溶质元素叫做( C)A非表面活性元素 B负吸附元素 C表面活性元素 D以上都不对6、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粘度越大,对流强度越小 B粘度越大,流动阻力越大C在材料成形过程中,金属夜的流动性以分层流方式流动最好D流体的流动分为分层流和紊流7

2、.液态金属本身的流动能力称为(A)A.流动性 B.充型能力 C.刚直性 D.自然对流8. 液态金属本身的流动性及下列(D)无关 A.成分 B.温度 C.杂质含量 D.外界因素9.下列不属于液态金属的凝固方式的是(C)A.逐层凝固 B.中间凝固 C.流动凝固 D.糊状凝固10.下列不属于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传热方式的是(C)A.传导传热 B.对流换热 C.结晶散热 D.辐射换热11.液态金属充满铸型的时刻至凝固完毕所需要的时间为铸件的(B)A.充型时间 B.凝固时间 C.结晶时间 D.蓄热时间12.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好,其充型能力(A)A.强 B.弱 C.时强时弱 D.无关13.液态金属从液态变为固

3、态的过程为(C)A.结晶 B.充型 C.凝固 D.对流14.纯金属、成分接近共晶成分的液态金属其凝固方式为(A)A.逐层凝固 B.中间凝固 C.流动凝固 D.糊状凝固15.结晶温度范围大的液态金属其凝固方式为(D)A.逐层凝固 B.中间凝固 C.流动凝固 D.糊状凝固16.液态金属在流动方向上所受的压力越大,其充型能力(A)A.越强 B.越弱 C.时强时弱 D.无关17、有关液态金属的凝固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C )A降低系统自由能 B是一种相变 C增加系统自由能 D自发过程18、晶体从缺陷处生长的种类不包括(D )A螺旋位错生长 B旋转孪晶生长 C反射孪晶生长 D平行位错生长19、晶体宏观长大

4、方式包括(B )A螺旋位错生长 B平面方式生长 C反射孪晶生长 D旋转孪晶生长20、晶体宏观长大方式包括(A )A树枝晶方式生长 B旋转孪晶生长 C反射孪晶生长 D螺旋位错生长21、异质形核速率及下列哪种方式无关(D )A过冷度 B界面 C液态金属的过热 D操作22、根据构成能障的界面情况的不同,形核方式包括(D)A螺旋位错生长 B旋转孪晶生长 C反射孪晶生长 D均质形核23.除纯金属外,单相合金的凝固过程一般是在一个(C)的温度区间内完成的A.固相 B液相 C固液两相 D固液气三相24.平衡凝固是,溶质的再分配取决于(B)A凝固时间t B热力学参数k C扩散系数 D动力学条件25.最终凝固结

5、束时,固相成分为(B)A.平衡固相溶质浓度 B液态合金原始成分 C.平衡液相溶质浓度 和26.达到稳态时需要的距离X取决于(B) B 和k 27在稳态阶段,由固相中排出的溶质量(B)界面处液相中扩散的量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确定28.(C)是介于液相中完全混合和液相中只有扩散之间的情况A固相无扩散,液相均匀混合的溶质再分配B固相无扩散,液相无对流而只有有限扩散的溶质再分配C.固相无扩散,液相有对流的溶质再分配D.非平衡凝固29.搅拌对流越强时,凝固析出的固相的稳态成分(B)A。高 B低 C.不变 D不确定30.生长速度R(A)时,*值越接近C0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31(B

6、 ),*( ),越远离C0A。越大,越高 B越小,越低 C越大,越低 D,越小越高32.热过冷度为(C)A理论凝固温度 B实际凝固温度 C理论及实际凝固温度差 D都不对33.小平面相得长大属于(C )晶核生长,它对凝固条件的反应()A三维,敏感 B二维,不敏感 C二维,敏感 D三维,不敏感34.由非共晶成分合金发生共晶凝固而获得的共晶组织称为(D )A离异共晶组织 B层片共晶组织 C棒状共晶组织 D伪共晶组织35.非共生生长的共晶结晶方式称为(C )A共晶生长 B共生生长 C离异生长 D伪共晶生长36(C )共晶组织中,共晶两相呈片状交叠生长A离异 B伪共晶 C层片状 D.棒状37.在人们所知

7、道的偏晶相图中,反应产生的固相的量总是(B )反应产生的液相L2的量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都不对38.偏晶反应及共晶反应类似,在一定的条件下,党其以稳定态定向凝固时,分解产物呈(C )A无规则 B 同时 C有规则 D以上都不对39.平衡凝固时,液相(B )互溶,固相中部分互溶完全不互溶A不完全 B完全 C不 D都不对40.平衡凝固时,固相线的分配系数(B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都不对41.复合材料是由(A )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材料A两种或两种以上 B两种 C两种以上 D三种以上42.定向凝固共晶复合材料的凝固组织是成片状还是棒状,取决于共晶中含量(B

8、)的组员的体积分数A较多 B较少 C适量 D都不对43等轴晶的尺寸往往比表面细晶粒区的晶粒尺寸(C )。A.细小 B.相等 C.粗大 D.不确定44孕育主要是影响生核过程,通过(B )晶核数实现细化晶粒。A.减小 B. 增加 C.增加或减小 D.以上都不对45加入生核剂的目的是( C)非均质。A.形成 B.除去 C.强化 D.较少46(B )浇注温度是减少柱状晶、获得细等轴晶的有效措施之一。A.提高 B.降低 C.恒定 D.以上都不对47铸型蓄热系数越大,整个熔体的生核能力(C )。A. 越弱 B.不变 C.越强 D.以上都不对48采用金属型铸造比采用砂型(C )获得细等轴晶的断面组织。A.更

9、难 B.较难 C.更易 D.以上都不对49液态金属及铸型表面的润湿性好,即润湿角( B )。A. 越大 B.越小 C.恒定 D.可大可小50在铸型表面易于形成稳定的凝固壳层,( B )柱状晶的形成及生长。A.不利于 B. 有利于 C. 一定无影响 D.可能无影响51利用振动可以细化晶粒,振幅对晶粒尺寸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振幅的增加,细化效果(B )。A.降低 B. 提高 C.不明显 D.以上都不对52金属中的气孔按气体来源不同可分为析出性气孔、侵入性气孔和反应性气孔。DA. 析出性气孔 B. 侵入性气孔 C. 反应性气孔 D.以上都是53液态金属在冷却凝固过程中,因气体溶解度下降,析出的气体来不

10、及逸出而产生的气体称为(A )。A.析出性气孔 B. 侵入性气孔 C. 反应性气孔 D.都不对54砂型和砂芯等在液态金属高温作用下产生的气体,侵入金属内部所形成的气孔,成为(B )。A.析出性气孔 B. 侵入性气孔 C. 反应性气孔 D.都不正确55液态金属内部或及铸型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气孔,成为( C )。A.析出性气孔 B. 侵入性气孔 C. 反应性气孔 D.都不正确56气泡生核后要继续(B )。A.减小 B. 长大 C.不变 D.不确定57一次夹杂物是在金属熔炼及炉前处理过程中产生的,( A )是液态金属在充型和凝固过程中产生的。A. 二次夹杂物 B.三次夹杂物 C.四次夹杂物 D

11、.五次夹杂物58金属熔炼温度低,易出现液态氧化物熔渣和固态渣;熔炼温度越低,金属流动性(B )。A.越好 B. 越差 C.无变化 D.不确定59防止和减少二次氧化夹杂物的途径有:(D )。A. 正确选择合金成分严格控制易氧化元素的含量 B. 采取合理的浇注系统及浇注工艺、严格控制铸型水分 C. 防止铸型内产生氧化气氛 D.以上都对60偏析夹杂物( C )主要由合金的结晶条件和成分决定。A.性质 B.形状 C. 大小 D.性能61柱状晶体排列位向一致,其性能也具有明显的( C )。A.无序性 B. 有序性 C. 方向性 D. 饱和性62快速凝固技术可以分为(B )和大过冷凝固技术两大类A、极冷凝

12、固技术 B、急冷凝固技术 C、速冷凝固技术 D、快冷凝固技术63、(A )主要是使熔体及冷模解除并以传导的方式散热A、 模冷技术 B、雾化技术 C、表面熔化技术 D、沉积技术64、(B )指采取某种措施将熔体分离雾化,同时通过对流的方式冷凝。A、模冷技术 B、雾化技术 C、表面熔化技术 D、沉积技术65、按固液界面的形态可将快速凝固的模式分为平界面凝固、胞晶凝固及(D )A、有溶质再分配凝固 B、无溶质再分配凝固 C、无偏析凝固 D、树枝晶凝固66、下列哪种凝固方法是将型壳置于绝热耐火材料箱中(A )A、发热剂法 B、功率降低法 C、快速凝固法 D、液态金属冷却法67、下列不属于作为冷却剂的液

13、态金属应满足的条件(B )A、熔点低 B、溶于合金 C、蒸气压低 D、价格便宜68、不同取向的单晶镍基高温合金的拉伸试验表明,温度低于(C)时,变形特性有很强的各向异性A、450 B、610 C、760 D、98069、下列不属于非重力凝固的是( C)A、微重力凝固 B、无重力凝固 C、超重力凝固 D、都是70、高温合金定向凝固材料的入编伸长率大为增加,断裂韧度提高的性能叫( B)A、弹性各向异性 B、蠕变特性 C、塑性各向异性 D、循环形变71、定向凝固合金在下列哪方面没有突出特点(D )A、弹性 B、塑性 C、抗蠕变性 D、加强疲劳性72.焊接的物理本质使两个工件实现原子间的结合,对金属材

14、料而言,即实现了(A )A.金属键结合 B.共价键结合 C.离子键结合 D.分子键结合73.试验表明,焊接熔池的凝固过程是从边界开始的,是一种( C )A. 两者都有 B.匀质形核 C.非匀质形核 D.以上都不对74.在焊接中的代表(A )A.热影响区 B.熔池 C.熔合线 D.焊缝75.(A )是指材料在塑性应变下和断裂全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A.韧性 B.强度 C.脆性 D.以上都是76.为了控制是组织转变及性能,防止冷裂纹,有时应对焊件进行(B )A. 清洗 B.预热 C.去除氧化膜 D.以上都不是77 A代表(A )A.奥氏体 B.珠光体 C.铁素体 D.渗碳体78. 液态成形的化学冶

15、金过程主要发生在金属的(A)A 熔炼阶段 B 氧化阶段 C 还原阶段 D出钢阶段79在焊接接头中,应力的存在也是促使氧进行扩散的推动力之一,并且总是向拉应力大的方向扩散,被称为(C)A浓度扩散 B 相变诱导扩散 C应力扩散 D 氢脆阶段80.在熔炼金属的过程中,焊条药皮或埋弧焊用的焊剂,在电弧高温下会产生溶化形成熔渣,熔渣有(C)A 只有酸性 B 只有碱性 C 酸性和碱性都有 D 中性81.焊条药皮开始溶化的温度成为(B)A 焊渣的熔点 B 造渣温度 C 焊剂熔点 D 焊条熔点82.固体熔渣开始溶化的温度称之为(A)A 熔渣的熔点 B 造渣温度 C 焊剂熔点 D焊条熔点83.熔渣的黏度、熔点、

16、表面张力可以通过调整(A)的成分进行调节。A 熔渣 B 焊条 C 药皮 D焊剂84.在金属焊接过程中,脱氧处理中的沉淀脱氧是在(C)内进行的。A 溶滴 B熔池 C 溶滴和熔池内 D焊剂内85.在金属焊接过程中,脱氧处理中的扩散脱氧是在(C)界面上进行的。A 液态金属 B熔渣 C 液态金属和熔渣 D 焊剂86.要控制焊缝磷的含量,主要是严格控制(D)中的磷含量。A 焊条 B 药皮 C熔渣 D焊接材料87.氧在铁液中以(C)的形式存在。A 原子氧 B C 原子氧和 D气体88 以下不属于内应力按产生原因分类的是(D)A热应力 B相变应力 C机械障碍阻力 D残余应力89 以下不属于工艺方面减小焊接变

17、形的方法是(D)A反变形法 B刚性固定法 C预留收缩量 D合理选择焊缝尺寸90 气孔产生取决于(A)过程A气泡核的生成、气泡的长大和逸出B气泡的破裂C气泡的逸出D以上均不对91 不属于常见的偏析的是(D)A显微偏析B层状偏析C区域偏析D相偏析92 关于防止焊缝中形成气孔的措施说法错误的是(D)A消除气孔的来源B正确选用焊接材料C控制焊接工艺条件D以上均不是93 一般将变形问题简化为(A)A平面问题和轴对称问题B空间问题C平衡问题D以上均不对94 边界条件不包括(D)A摩擦边界条件B自由边界条件C准边界条件D非摩擦边界条件95 焊接变形的矫正方法不包括(D)A机械矫正B火焰矫正C综合矫正D时效矫

18、正96超塑性成形是一种(B )的成型方式。A. 低精度 B 高精度 C 普通 D 都错97下列(D )不是超塑性用途A 微晶超塑性合金 B 相变超塑性合金C超塑性合金D组织超塑性合金98超塑性扩散连接是在(A )中进行的。A真空或惰性气体B氢气C大气D氧气99超塑性扩散连接的简称( B )A B C D 100.扩散连接适合于(A )A耐热材料 B易融化材料C天磁材料D惰性材料101摩擦焊过程中,被焊材料通常处于(A )状态。A固相 B半固相C以上皆可D皆不可102金属塑性加工方法中金属本身的完整性(A )A未被破坏B背破坏C部分破坏D都错103在研究材料塑性成形时的力学行为时,通常采用5个假

19、设,下列不属于的是(D )A材料各向同性B体积力为零C初始应力为零D变形体受力不平衡104下列各种力不属于面力的是(D )A作用力B反作用力C摩擦力D磁力105下列各项属于体力的是(D )A作用力B反作用力C摩擦力D磁力106研究(A )对于解决物体处于某个阶段的强度及屈服条件问题很重要.A应力状态B应力C应力种类D应力大小107切应力互等定律,表明为保持物体的平衡,切应力总是(A )出现的。A成对B按比例C按顺序D都错108表示一个受力作用点的应力状态时,实际上只需要(C )个应力分量。A 1 B 3 C 6 D 不一定109在解决弹性和塑性变形问题时,主要用(D )A应变增量B应变速率C应

20、变张量D全量应变110物体在应力张量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其体积变化取决于(A )A应力球张量B应力偏张量C应变张量D都不对111物体在应力张量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其形状变化取决于(B )A应力球张量B应力偏张量C应变张量D都不对112 (A )指固体材料在外力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A塑性 B韧性 C抵抗性 D抗拉性113 ( D)是描述不同应力状态下变形体内点由弹性状态进入塑性状态所遵守的条件A抵抗性 B塑性 C韧性 D屈服准则114 材料的塑性是(A )A不可变 B可变 C不确定 D都不对115描述塑性应力应变关系的理论可分为两类包括(D )和全量理论A变量理论 B减量理论 C衡量理论

21、D增量理论116.等效应力及等效应变之间的关系及( D)和变形条件有关A应力状态 B应变状态 C变形量 D材料性质117.等效应力及等效应变之间的关系及(B )和材料性质有关A应力状态 B变形条件 C变形量 D应变状态118确定材料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曲线的常用试验不包括(D )A单向拉伸试验 B单向压缩试验 C平面应变压缩试验 D平面应力拉伸试验119 不属于理论假设的是(B )A材料为理想刚塑性材料 B弹性应变增量为总应变增量C材料服从屈服准则 D塑性变形时体积不变120比例加载必须不满足的条件(C )A塑性变形时微小的 B外载荷各分量按比例增加 C外加过程中,应力及应变的主轴方向固定不变

22、D变形体不可压缩121下列不属于塑料的是(C )A尼龙B聚乙烯C陶瓷D聚四乙烯122大分子中(D )的数量成为聚合度A原子B分子C质子D单体123热塑性塑料的主要特点(C )A塑性好B韧性好C可逆的D流动性好124不属于热塑性塑料分类的是(D )A无定形聚合物B结晶聚合物C液态结晶聚合物D固态聚合物125密度最大的塑料是(A )A聚四氟乙烯B聚乙烯C聚丙烯D聚苯乙烯126密度最低的塑料是(B )A聚四氟乙烯B聚乙烯C聚甲醛D聚苯乙烯127注射过程的工艺性及下面哪些性质无关(D)A密度B比热容C热导率D融化128下列那些不是塑料的基本力学性质(D )A蠕变特性B应力松弛C拉伸特性D剪切特性129

23、(A )不是塑料成型加工中最基本的工艺特征。A流动性B韧性C流变D塑性130非牛顿流体不包括(D )A宾哈流体B膨胀性流体C假塑性流体D真塑性流体131、(C )是非牛顿型流体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A宾哈流体B膨胀性流体C假塑性流体D真塑性流体132、注射工艺过程有几个阶段(C)A 3 B 4 C 5 D6133、下列不属于型腔充填过程相的是(D)A充填相B增压相C补偿相D流动相134、造成注射制品翘曲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D)A收缩均匀B结晶度均匀C冷却均匀D过度充填135通过控制制品的孔隙度,可以产生( C)材料。A、单晶 B、多晶 C、多孔 D、单孔136、粉末成型法可直接将金属粉末制

24、成成品或接近成品的最终形状和尺寸制品,不需要或只需要很少的(C )加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A、铣削 B、磨削 C、切削 D、上都不是137、固态物质按其分散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致密体、粉末体和(C )。A、晶体 B、液晶 C、胶体 D、以上都不是138、筛分法一般适应于分析尺寸在( B)mm以上的中粗粉末的分级和粒度测定。A、30 B、40 C、50 D、60139、振实密度是粉末充满固定的容器后,在规定的条件下经过振实后所测得的粉末密度,一般振实密度比堆密度高(B )%。A、1020 B、2050 C、5060 D、6070140、粉末的压缩性主要取决于其塑性或硬度,因此,为提高粉末的压缩性,

25、常常对粉末进行( C)火处理。A、正 B、回 C、退 D、淬141装在模膛内的粉末由于颗粒间摩擦和机械啮合作用会产生(C )现象。A、上凸 B、下凹 C、拱桥 D、以上都不是142、粉末成型烧结后相对密度可达(B )%以上,力学性能优良,可及锻造材料相媲美。A、90 B、95 C、97 D、99143内应力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种(A )A热应力、相变应力、机械阻碍应力B热应力、冷应力、机械阻碍应力C冷应力、相变应力机械阻碍应力D热应力、冷应力、相变应力144 由热胀冷缩引起的内应力叫(C )A相变应力 B冷应力C热应力D机械阻碍应力145金属材料在固态相变过程中,因部分因发生相变的先后时刻不

26、同,各部分发生的相变程度也不同,由此而产生的应力称为(A )A相变应力B热应力C冷应力D机械阻碍应力146焊件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受到外界的阻碍而产生的应力被称为(A )A机械阻碍应力B热应力C冷应力D相变应力147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不包括( B)A 收缩变形B伸长变形C角变形D弯曲变形148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包括(D )A角变形、弯曲变形、伸长变形、扭曲变形B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波浪变形C角变形、弯曲变形、波浪变形、扭曲变形D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波浪变形、扭曲变形149焊接裂纹产生的原因不包括是(A )A焊件受力均匀B焊件受力不均匀C在焊接过称中操作不当D使用劣质焊条150

27、我们常见的焊接裂纹包括纵向裂纹、(A)、星形裂纹A横向裂纹 B垂直裂纹 C竖直裂纹 D水平裂纹151焊件在室温附近出现的裂纹被称为(C ),它最易出现在焊道下、焊跟、焊趾部位。A 垂直裂纹 B热裂纹 C冷裂纹 D星形裂纹152焊接金属非平衡凝固导致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着种现象叫(A )A偏析 B固溶强化 C化学反应 D物理反应多选1、影响液态金属的凝固过程的起伏包括( )温度起伏结构起伏成分起伏组织起伏2、 影响液态金属粘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化学成分熔点温度夹杂物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粘度越大,对流强度越小 B粘度越大,流动阻力越大C在材料成形过程中,金属夜的流动性以分层流方式

28、流动最好D流体的流动分为分层流和紊流4.下列能影响液态金属充型能力的是()A.液态金属的粘度 B.铸型的蓄热系数 C.液态金属的浇注温度 D.铸件的结构5.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传热的基本方式是()A.传导传热 B.对流换热 C.结晶散热 D.辐射换热6.液态金属的凝固方式有()A.逐层凝固 B.中间凝固 C.流动凝固 D.糊状凝固7.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及下列()有关 A.成分 B.温度 C.杂质含量 D.外界因素8.液态金属在浇注过程中,浇注温度越高,会引起()A.金属吸气多 B.氧化严重 C.充型能力提高幅度越来越小 D.充型能力随浇注温度的提高而直线上升9.铸型的蓄热系数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9、() A.铸型的激冷能力越弱 B.铸型的激冷能力越强 C.金属保持液态的时间越短 D.充型能力下降10、有关液态金属的凝固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降低系统自由能 B是一种相变 C自发过程 D增加系统自由能11、晶体从缺陷处生长的种类包括()A螺旋位错生长 B旋转孪晶生长 C反射孪晶生长 D平行位错生长12、晶体宏观长大方式不包括( )A螺旋位错生长 B旋转孪晶生长 C反射孪晶生长 D平面方式生长13、晶体宏观长大方式不包括( )A螺旋位错生长 B旋转孪晶生长 C反射孪晶生长 D树枝晶方式生长14、异质形核速率及下列哪些方式有关( )A过冷度 B界面 C液态金属的过热 D操作15.除纯金属外,单

30、相合金德尔凝固过程不在( )的温度区间内完成的A.固相 B液相 C固液两相 D固液气三相16.平衡凝固是,溶质的再分配无关于( )A凝固时间t B热力学参数k C扩散系数 D动力学条件17.最终凝固结束时,固相成分不是( )A.平衡固相溶质浓度 B液态合金原始成分 C.平衡液相溶质浓度 和18.达到稳态时需要的距离X取决于( )A C0 B D k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越大,*越接近C0越小,*越接近C0越小,*越远离C0越小,*越远离C020.当固相无扩散而液相只有扩散的单相合金凝固时,( )A界面处溶质含量最低 B离界面越远,溶质含量越高C界面处溶质含量最高 D离界面越远,溶质含量越

31、低21.对纯金属,正确的是( )A.在正温度梯度下,晶体以平面方式生长B.在负温度梯度下,晶体以树枝晶方式生长C.在负温度梯度下,晶体以平面方式生长D.在正温度梯度下,晶体以树枝晶方式生长22、( )属于外生生长A平面生长 B胞状生长 C内部等轴晶生长 D柱状树枝晶生长23共晶共生区形状及( )有关A液相温度梯度 B初生相及共晶相的长大速度C温度 D都是24.当( )时,易形成相互依附的共晶核心A两条液相线形状彼此对称B共晶两相性质相近C两个组元熔点不同D在共晶成分,温度区域内的析出动力学因素大致相当25.共晶体内两相析出的形状及分布,及( )有关A组成相得结晶特性 B在结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C

32、具体条件 D都不是26.包晶合金的凝固方式有()A平衡凝固 B非平衡凝固 和B D都对27.复合材料有()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成的A两种 B两种以上 和B D都对28.金属基纤维强化型材料的增强相,有()A长纤维 B短纤维 和B D都不对29.气体从金属中析出有三种形式:( )。A. 扩散析出 B. 膨胀析出 C. 以气泡形式从液态金属中逸出 D.金属内的某元素形成化合物30.防止侵入性气孔的措施有:( )。A. 控制侵入气体来源 B. 控制砂型的透气性和紧实度 C. 提高砂型和砂芯的排气能力 D.以上都是31.防止和减少二次氧化夹杂物的途径有:( )。A. 正确选择合金成分严格控制易氧

33、化元素的含量 B. 采取合理的浇注系统及浇注工艺、严格控制铸型水分 C. 防止铸型内产生氧化气氛 D.以上都对32下面不是加入生核剂的目的是( )非均质。A.形成 B.除去 C.强化 D.较少33快速凝固技术可以分为( )A、极冷凝固技术 B、急冷凝固技术 C、大过冷凝固技术 D、快冷凝固技术34、急冷凝固技术中,根据熔体分离和冷却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 )A、模冷技术 B、雾化技术 C、表面融化及沉积技术 D、大过冷凝固技术35、按固液界面的形态可将快速凝固的模式分为( )A、无偏析凝固 B、平界面凝固 C、胞晶凝固 D、树枝晶凝固36、常用定向凝固方法有( )A、发热剂法 B、功率降低法 C

34、、快速凝固法 D、液态金属冷却法37、作为冷却剂的液态金属应满足下列哪些条件( )A、熔点低 B、不溶于金属 C、蒸气压低 D、价格便宜38、非重力凝固分为( )A、无重力凝固 B、微重力凝固 C、超重力凝固 D、半重力凝固39在焊接过程中,可将熔焊焊接接头的形成归纳为( )A.焊接热过程 B.焊接化学冶金过程 C.焊接物理冶金过程 D.焊接冷过程40. 传热学的理论,在熔焊条件下,热源将热能传递给焊件时主要以( )为主。A辐射 B.对流 C.扩散 D.以上都是41. 焊缝合金化的目的是保证焊缝金属的焊态强度和韧性,可以采用( )A固溶强化 B.细晶强化 C.弥散强化 D.相变强化42.熔焊时

35、,在焊接热源的作用下,焊缝周围的母材发生组织和性能转化的区域叫做( )A.热影响区 C.熔池 D.以上都不是43.溶滴反应区的特点是()A 温度高 B 溶滴的比表面积大 C 温度低 D 溶滴的比表面积小44.在焊接过程中,氢的扩散包括()A 浓度扩散 B 相变诱导扩散 C 应力诱导扩散 D 气体扩散45.氢在金属中的影响主要是导致脆化,体现在()A氢脆 B 白点 C 形成气孔 D 冷裂纹 46.鉴于氧的有害作用,必须严格控制氧的含量,可通过()途径A 纯化焊接材料 B 控制焊接参数 C 进行脱氧处理 D 假如活泼金属47.熔渣在焊接过程中的作用()A 机械保护作用 B 冶金处理作用 C 改善焊

36、接工艺性能 D 无作用48. 在焊接中根据熔渣的成分和性能可分为()A 盐型熔渣 B 盐氧化物型熔渣 C 氧化物型熔渣 D还原物型熔渣49.在焊接过程中,脱氧反应按其方式和特点可分为()A 先期脱氧 B 沉淀脱氧 C 扩散脱氧 D 置换脱氧增加了杂质50 内应力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A热应力B相变应力C机械阻碍应力D残余应力51 减小残余应力的措施有()A热处理法B机械法C共振法D以上均是52 以下属于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的是()A收缩变形B角变形C弯曲变形D波浪变形53 影响变形的因素有() A金属材料的热物理性能B工艺因素C化学因素D以上均是54 以下属于工艺方面减小焊接变形的方法是()

37、A反变形法B刚性固定法C预留收缩量D合理选择焊缝尺寸55 焊接变形的矫正方法有()A机械矫正B火焰矫正C综合矫正D以上均是56 热裂纹包括() 凝固裂纹液化裂纹失延裂纹多变化裂纹57 气孔产生取决于()过程气泡核的生成气泡的长大和逸出气泡的破裂以上均不是58 常见的偏析主要有()A显微偏析B层状偏析C区域偏析D以上均是59防止焊缝中产生气孔的措施有()A消除气孔的来源B正确选用焊接材料C控制焊接工艺条件D以上均是60 一般将变形问题简化为()A平面问题B轴对称问题C空间问题D平衡问题61 边界条件包括() A摩擦边界条件B自由边界条件C准边界条件D以上均是62 常用的摩擦模型有()A库伦摩擦模

38、型B常摩擦力模型C自由模型D以上均是63超塑性合金分为 ( )A 微晶超塑性合金 B 相变超塑性合金C超塑性合金 D以上都错64超塑性扩散连接是在( )中进行的。A 真空B惰性气体C大气D氢气65软钎焊工艺分为( )A波峰焊B在流焊C激光焊D摩擦焊66扩散连接最主要的参数有( )A温度B压力C时间D真空度67在研究材料塑性成形时的力学行为时,通常采用5个假设,下列属于的是( )A材料各向同性B体积力为零C初始应力为零D变形体受力不平衡68下列各种力属于面力的是( )A磁力B反作用力C摩擦力D作用力69下列属于体积力的是( )A惯性力B重力C磁力D摩擦力70需要引入张量的是( )A距离B速度C应

39、变状态D应力状态71下列属于张量性质的是( )A张量不变量B张量可以增加C张量可以分解D张量可变量72张量分为( )A对称张量B非对称张量C反对称张量D不变张量73材料的塑性受( )等内在因素影响A晶格类型 B化学成分 C组织状态 D变形温度74材料的塑性受( )等外在因素影响A晶格类型 B变形温度 C应变速率 D变形力学状态75.确定材料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曲线的常用试验包括( )A单向拉伸试验 B单向压缩试验 C平面应变压缩试验 D平面应力拉伸试验76属于理论的假设( )A材料为理想刚塑性材料 B弹性应变增量为总应变增量C材料服从屈服准则 D塑性变形时体积不变77比例加载满足的条件( )A

40、塑性变形时微小的 B外载荷各分量按比例增加 C外加过程中,应力及应变的主轴方向固定不变D变形体不可压缩78在等效应力及应变的实际应用中,属于简化模型的是( )A幂指数硬化材料模型 B刚塑性非线性硬化材料模型C理想刚塑性材料模型D弹塑性线性硬化材料模型79下列属于塑料的是( )A尼龙B聚乙烯C陶瓷D聚四乙烯80下列不是大分子中的数量成为聚合度是( )A原子B分子C质子D单体81塑料可分为下列哪几类() A热塑性塑料B热固性塑料C热软化塑料D热流动塑料82不是热塑性塑料的主要特点() A塑性好B韧性好C可逆的D流动性好83热塑性塑料可分为() A无定形聚合物B结晶聚合物C液态结晶聚合物D固态聚合物

41、84下列属于热固性塑料的是() A苯酚塑料B环氧树脂C氨基塑料D呋喃塑料85密度最低的塑料是() A聚四氟乙烯B聚乙烯C聚丙烯D聚苯乙烯86注射过程的工艺性及下面哪些性质有关()A密度B比热容C热导率D熔化87下列那些是塑料的基本力学性质()A蠕变特性B应力松弛C拉伸特性D剪切特性88()是塑料成型加工中最基本的工艺特征。 A塑性B韧性C流变D流动性89非牛顿流体包括() A宾哈流体B膨胀性流体C假塑性流体D真塑性流体90下列哪些是注射工艺过程的阶段。( )A充模B压实C保压D冷却91下列属于型腔充填过程的相( )A充填相B增压相C补偿相D流动相92充填相流动特点是() A“喷泉”流动B温度变

42、化C流动切应力D残余应力93造成注射制品翘曲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A收缩不均匀B结晶度不均匀C冷却不均匀D过度充填94、所谓粉末成形,是指将金属粉末或非金属粉末通过( )等固结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强度的制品。A、挤压 B、注射 C、烧结 D、以上都不是95、粉末的特性主要是指粉末的( )和压制性、成形性等。A、形状及结构 B、粒度 C、密度 D、流动性96、粉末成形预处理过程包括:( ) 、制粒、加添加剂等。A、粉末退火 B、粉末回火 C、筛分 D、混合97、为了改善压坯密度的不均匀性,通常采取的措施有( )。A、减小摩擦力 B、采用双向压制代替单向压制C、相关因素的影响 D、以上都是98、粉末注射成形工艺流程主要由( )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