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养生精气血津液学说优秀PPT.ppt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55122428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养生精气血津液学说优秀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4养生精气血津液学说优秀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养生精气血津液学说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养生精气血津液学说优秀PPT.ppt(5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动的物质基础。生命生命生命生命阴阴阴阴阳阳阳阳气气气气血血血血基本指基本指基本指基本指血液。血液。血液。血液。津液津液津液津液不断运动,不断运动,具有活力的具有活力的精微物质,精微物质,有推动、有推动、温煦的作用。温煦的作用。机体一切机体一切正常水液正常水液的总称。的总称。具有营养、具有营养、滋润作用。滋润作用。精精精精人体内由人体内由气化生的气化生的精微物质精微物质第一节第一节 精精一、精的基本概念一、精的基本概念n

2、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二、精的生成二、精的生成精的生成禀受于父母,充溢于水谷。精的生成禀受于父母,充溢于水谷。先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生命物质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生命物质后天之精后天之精脾胃所化生的水谷之精。脾胃所化生的水谷之精。来源来源藏藏于于肾肾三、精的功能三、精的功能1 1、繁衍生殖、繁衍生殖 生殖之精是生命的原始物质,具有繁衍后代的作用。生殖之精是生命的原始物质,具有繁衍后代的作用。2 2、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生长发育 人生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过程,都是以精为其主要人生各个时期的生长发

3、育过程,都是以精为其主要物质基础的。物质基础的。3 3、生髓化血、生髓化血 肾藏精,精生髓,髓充于骨,精髓为化血之源。肾藏精,精生髓,髓充于骨,精髓为化血之源。4 4、濡润脏腑、濡润脏腑 精是人体脏腑组织赖以滋润濡养的精华。精是人体脏腑组织赖以滋润濡养的精华。其次节其次节 气气气是体内活性很强、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气是体内活性很强、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流,如日月之行不休。”灵枢脉度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二

4、、气的生成二、气的生成先天之精气后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水谷之精气自然界的清气自然界的清气来来源源于于父父母母来来源源于于饮饮食食物物来来源源于于自自然然界界人体之气肾肾为为气气之之根根肺肺为为气气之之主主脾脾为为生生气气之之源源三、气的功能三、气的功能(一)推动作用(一)推动作用气具有激发和推动作用(元气、宗气)气具有激发和推动作用(元气、宗气)人体的生长发育人体的生长发育激发激发 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活动 血液的生成、运行血液的生成、运行 推动推动 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张景岳张景岳“人之有生,全赖此气人之有生,全赖此气”n病理病理生长发育迟缓或

5、早衰、脏腑经络功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脏腑经络功能减退、血行瘀滞、水液停聚。能减退、血行瘀滞、水液停聚。(二)温煦作用(二)温煦作用 维持人体的体温维持人体的体温温煦周身各组织器官,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温煦周身各组织器官,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维持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维持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 病理病理畏寒肢冷、脏腑功能减退、血液津液运行迟畏寒肢冷、脏腑功能减退、血液津液运行迟缓。缓。气具有温煦的作用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煦,驱除寒冷。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煦,驱除寒冷。(三)防卫作用(三)防卫作用 护卫肌表、抵抗外邪护卫肌表、抵抗外邪 正邪交争,驱邪外出正邪交争,驱邪外

6、出 自我修护,复原健康自我修护,复原健康护卫肌肤、抵抗外邪(人体正气)护卫肌肤、抵抗外邪(人体正气)防卫防卫人体的抗病实力人体的抗病实力n病理:病理:人体抗病实力下降,易罹患疾病。人体抗病实力下降,易罹患疾病。(四)固摄作用(四)固摄作用 固摄血液,不使外溢固摄血液,不使外溢 固摄津液,限制分泌和排泄量固摄津液,限制分泌和排泄量 固摄精液,防止无故流失固摄精液,防止无故流失 对脏器位置的固护作用。对脏器位置的固护作用。病理:病理:出血、自汗、尿失禁、流涎、泛吐清水、出血、自汗、尿失禁、流涎、泛吐清水、泄泻、滑精、早泄、崩漏、带下泄泻、滑精、早泄、崩漏、带下 以及胃、以及胃、肾、子宫下垂、脱肛等

7、。肾、子宫下垂、脱肛等。气对血、津液、精液等液态物质的统摄和限制,气对血、津液、精液等液态物质的统摄和限制,以防止其无故流失。以防止其无故流失。固摄固摄人体血液和津液的正常人体血液和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都依靠气的运行和代谢都依靠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推动和固摄作用。(五)气化作用(五)气化作用通过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生理变更。通过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生理变更。即精、气、血、津液的各自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即精、气、血、津液的各自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气化过程气化过程人体新陈代谢和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人体新陈代谢和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过程。是生命活动的本质。过程。是生命活动的本质。病理:气、血、津液代谢障

8、碍;病理:气、血、津液代谢障碍;饮食物的消化吸取障碍;饮食物的消化吸取障碍;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障碍。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障碍。(六)养分作用(六)养分作用脾胃运化水谷 水谷精微 化生营气、血液 养分周身气对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有养分作用。气对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有养分作用。四、气的运动四、气的运动n气的运动,称作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机”。n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升:气自下而上的运行降:气自上而下的运行 出:气自内向外的运行入:气自外向内的运行 脾胃居中,为升降之枢纽;(脾升胃降)六腑气机是以降为顺,降中寓升;气机运动的一般规律是气机运动的一般规律是:升

9、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是气升降出入的场所。是气升降出入的场所。气的运行通畅,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气的运行通畅,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称作衡,称作“气机调畅气机调畅”。气机失调:气的运行受阻,升降出入的平衡失调。气机失调:气的运行受阻,升降出入的平衡失调。气机失调的病机变更,常见有五种表现形式:气滞气的运行不畅或在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气逆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或横行逆乱;气陷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气脱气不能内守,而大量外溢;气闭气不能外达,而

10、郁结闭塞于内。气机是气化的前提。气机是气化的前提。五、气的分类五、气的分类(一)元气(一)元气 元气又名元气又名“原气原气”、“真气真气”,“先天之先天之气气”是人体最根本、最原始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是人体最根本、最原始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的原动力。1.1.生成生成:源于先天,由肾中精气所化生源于先天,由肾中精气所化生 2.2.分布分布: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分布于全身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分布于全身 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推动和调整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3.3.主要功能:主要功能:(二)宗气(二)宗气 宗气又名宗气又名“大气大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

11、,称作: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称作:“气海气海”,又称,又称“膻中膻中”。l.l.组成组成: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脾、胃化生水谷精气脾、胃化生水谷精气 2.2.分布:积于胸中分布:积于胸中 上出息道上出息道肺、呼吸道肺、呼吸道 贯注心脉,下注丹田(下气海)贯注心脉,下注丹田(下气海)3.3.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走息道以行呼吸走息道以行呼吸语言、声音、呼吸语言、声音、呼吸 贯心脉以行气血贯心脉以行气血气血的运行气血的运行宗气宗气膻膻 中中 穴穴(三)营气(三)营气 营气又名营气又名“荣气荣气”,“营血营血”,“营阴营阴”是行于脉中,具有养分作用之气。是行于脉中,具有养

12、分作用之气。1.1.组成: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组成: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 2.2.分布:行于血脉之中,偏于内脏分布:行于血脉之中,偏于内脏 3.3.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化生血液化生血液 养分全身养分全身(四)卫气(四)卫气 卫气又名卫气又名“卫阳卫阳”,“水谷之悍气水谷之悍气”是行于脉外,具有卫外作用之气。是行于脉外,具有卫外作用之气。l.l.组成:水谷精微的组成:水谷精微的“剽疾滑利剽疾滑利”部分化生部分化生 2.2.分布:行于脉外,布散全身,偏于体表分布:行于脉外,布散全身,偏于体表 3.3.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调整限制腠理的开合、汗

13、液的排泄调整限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 护卫肌表防卫外邪入侵;护卫肌表防卫外邪入侵;相同点相同点 不不 同同 点点宗气所分宗气所分生于水谷生于水谷源于脾胃源于脾胃性质性质分布分布功能功能属性属性营气营气精纯柔和精纯柔和行于脉行于脉中中化生血液化生血液营养周身营养周身阴阴卫气卫气膘疾滑利膘疾滑利行于脉行于脉外外温养脏腑温养脏腑卫护体表卫护体表阳阳 营气和卫气比较表第三节 血一、血的概念一、血的概念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中,富有养分的红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中,富有养分的红色的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色的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脉具有

14、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脉具有阻遏血液逸出的功能“血府血府”“离经之血离经之血”逸于脉外之血液,即出血逸于脉外之血液,即出血二、血的生成二、血的生成(一)血的来源(一)血的来源 水谷精微(化生血液最基本的物质)水谷精微(化生血液最基本的物质)营气营气 津液津液 肾精(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肾精(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肾精营气津液(二)血液生成与相关脏腑(二)血液生成与相关脏腑n心:心主血脉:心:心主血脉:行血行血 生血生血n肺:肺主气,气生血肺:肺主气,气生血n脾胃脾胃: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n肝:主疏泄而藏血肝

15、:主疏泄而藏血n肾:肾: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可化血。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可化血。肾精化生元气,促进脾胃运化肾精化生元气,促进脾胃运化三、血的运行三、血的运行(一一)血液循行的基本形式血液循行的基本形式 脉道是一个自我连接、相对密闭的管道系脉道是一个自我连接、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统。血液运行脉中,周而复始,循环不息,从而浇血液运行脉中,周而复始,循环不息,从而浇灌周身。灌周身。灵枢营卫生会“如环无端”、“营周不休”。l 方向:离心方向:离心 ;向心向心n气的推动作用气的推动作用 心主血脉:血行干脆动力心主血脉:血行干脆动力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肝主疏泄:气行血行肝主疏泄:气行血

16、行n气的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 脾主统血:血行脉道脾主统血:血行脉道 肝主藏血:调整血量肝主藏血:调整血量(二二)血液循行的基本条件血液循行的基本条件 四、血的生理功能四、血的生理功能养分滋润全身养分滋润全身 内注于五脏六腑内注于五脏六腑 血,赖心肺之气作用,血,赖心肺之气作用,循脉道内、环流不息循脉道内、环流不息 养分滋润养分滋润 外濡形体组织外濡形体组织血濡养作用血濡养作用 面色、肌肉、皮肤、毛发等反映面色、肌肉、皮肤、毛发等反映 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养五脏血养五脏五脏藏神五脏藏神 第四节 津液一、津液的概念一、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液,是机体一切

17、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液。的分泌液。如如.胃液、肠液和涕、泪等。胃液、肠液和涕、泪等。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津、液联系与区分津、液联系与区分n1.1.联系联系:同属正常水液同属正常水液 属阴属阴,n 同源水谷同源水谷,赖脾胃化生赖脾胃化生,相互转化相互转化n2.2.区分:区分:津津 液液n性状:清轻淡薄流淌性较大性状:清轻淡薄流淌性较大 浊重稠粘流淌性较小浊重稠粘流淌性较小n分布:布散皮肤肌肉孔窍分布:布散皮肤肌肉孔窍 灌注骨节灌注骨节,脑、髓脑、髓,脏腑脏腑n作用

18、:作用:滋润滋润 濡养濡养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代谢过程)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代谢过程)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1、津液的生成:、津液的生成:源于饮食水谷源于饮食水谷 依靠脏腑功能调整:依靠脏腑功能调整:饮饮食食物物胃胃脾脾小肠小肠大肠大肠消化吸取消化吸取主液主液主津主津广义广义2.津液的输布津液的输布n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肺、脾、肾三脏功能的亲密协作及肝、三焦等脏腑的参与完成的。n 脾运化水液脾气散精n 肺主行水通调水道n 肾主水蒸腾气化n 肝主疏泄气行水行n 三焦决渎水液通道n 心主血脉津化血液,行于脉中 n津液的排泄同津液的输布一样,主要依靠于肺脾、津液

19、的排泄同津液的输布一样,主要依靠于肺脾、n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而完成。其具体的排泄途径如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而完成。其具体的排泄途径如下:下:n1 1、汗、呼气:肺主宣发,输津液于皮毛,代谢后化、汗、呼气:肺主宣发,输津液于皮毛,代谢后化为汗液排出。为汗液排出。肺司呼吸,呼出水气。肺司呼吸,呼出水气。n2 2、尿:肾司膀胱开合,使浊液化而为尿,下注膀、尿:肾司膀胱开合,使浊液化而为尿,下注膀n胱,气化而出。胱,气化而出。n3 3、粪便:大肠传化糟粕,带走少量津液。、粪便:大肠传化糟粕,带走少量津液。3.津液的排泄津液的排泄 三、津液的功能三、津液的功能 体表:滋润皮肤、温养肌肉体表:滋润皮肤、温养

20、肌肉 体内:滋养脏腑体内:滋养脏腑 滋润濡养滋润濡养 孔窍:滋润口、目、鼻等孔窍:滋润口、目、鼻等 关节:滑利关节关节:滑利关节 骨髓:充养骨髓、脑髓骨髓:充养骨髓、脑髓 化生血液化生血液渗入脉中,补充血液渗入脉中,补充血液功能功能 夏:汗多尿少夏:汗多尿少 调整阴阳调整阴阳 冬:尿多汗少冬:尿多汗少 汗汗 排泄废物排泄废物 尿尿体液调整体液调整维持机体阴阳平衡维持机体阴阳平衡五脏化液:五液由五脏化生五脏化液:五液由五脏化生第五节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的关系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动的基本物质均赖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均赖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不断补充不断

21、补充气气血血津津液液的的关关系系可可概概括括为为一、血与精的关系n精血同源:同源水谷相互化生 n精能化血n血能生精(一)气对血的作用(一)气对血的作用气为血之帅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气能生血 机理:气化是血液化生的动力,机理:气化是血液化生的动力,气(营气)为血液化生的原料。气(营气)为血液化生的原料。生理:气充盛则血液足够生理:气充盛则血液足够 病理:气虚亏则血虚病理:气虚亏则血虚 治疗:补气生血治疗:补气生血气与血的关系气与血的关系2.2.气能行血气能行血机理:气干脆推动血行,机理:气干脆推动血行,气通过促进脏腑功能而推动血行。气通过促进脏腑功能而推动血行。生理:气行则血行生理:气行则血行

22、病理: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病理: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治疗:益气活血、行气活血治疗:益气活血、行气活血3.气能摄血机理:血液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 作用。体现于脾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生理:气摄血,防止血液溢出脉外病理:气不摄血则出血治疗:补气摄血(二)血对气的作用(二)血对气的作用1.血能载气 机理:气存于血中,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 生理:血为气的载体 病理:气随血脱 治疗:补气固脱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母2.血能养气 机理: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生理:血足则气旺 病理:血虚则气虚 治疗:养血益气(一)气对津液的作用(一)气对津液的作用1.1.气能生津气能生津

23、机理:气是津液生成与输布的物质基础和动机理:气是津液生成与输布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津液的生成依靠于气的推动作用。力,津液的生成依靠于气的推动作用。生理:气充盛则津液足生理:气充盛则津液足 病理:气亏虚则津液不足病理:气亏虚则津液不足 治疗:补气生津治疗:补气生津气与津液的关系气与津液的关系2.气能行津机理: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生理:气行则水行病理:气虚、气滞则水停,即“气不行水”治疗:行气与利水并用3.气能摄津机理:气的固摄作用限制津液的排泄。生理: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病理:气虚,固摄力气减弱则津液外泄治疗:补气固津(二)津液对气的作用1.津能载气机理:气的运行须依附于津液,否则会漂移失散而无所归。生理:津液是气的载体病理:气随津脱治疗:益气固脱、补液养津留意:汗、吐、下,中病即止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吐下之余,定无完气三、血与津液的关系1、津血同源:血与津液同属阴,同源于水谷精微n 血渗(脉外)为津n 津(渗入络脉)化为血n故:血汗同源 n 夺血者无汗n 夺汗者无血2.津血互化 补充血液补充血液 渗入脉内渗入脉内血血 脉脉 津津 血中水液血中水液 渗出脉外渗出脉外 补充津液补充津液 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病变:病变:津亏津亏 血少、血燥、血瘀血少、血燥、血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商业计划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