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会考考点全部..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0895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会考考点全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高中历史会考考点全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会考考点全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会考考点全部..doc(8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历史会考纲要整理【必修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 目的 :巩固周王朝的统治。(2 内容 :a 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 卫王室。b 被分封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c 诸侯的权力 :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d 分封的特点:层层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 评价 :积极: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扩大统治区域 ,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形成 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格局。消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

2、,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 王全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 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的矛盾。(2 内容 :核心(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 ,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 ,对天子来说是小宗,等等。(3 作用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4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 “分”是“ 宗”在政治上的表现, “宗”是维系 “ 分” 的血缘纽带。二、识记秦的统一,理解至高无上的皇权

3、和中央官制,应用郡县制的全面推行。秦统一全国:公元前 230前 221 年,秦始皇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皇帝制:特点(内含 :皇权至上(核心 、皇位世袭、皇帝独尊,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内容:以皇权为中心 ,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 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 ,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 理全国军务。丞相之下设诸卿 ,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4、郡县制:(1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统一后全面推行。(2 内容 :秦始皇把全国分为 36 个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郡是直属于 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 郡设郡守, 县设县长, 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县” 隶属于郡。 县级以下有 “乡” 、 “里” 两极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从上到下依次为郡、县、乡、里等(3 意义 :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中央集权制度(1 含义 :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即全国军政财大权归中央 ,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是我 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2 影响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5、(3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巩固措施:确立皇帝制度; 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设郡县制;思想上实行专制政策:焚书坑儒等。三、识记中央集权的发展,理解君主专制的演进,理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朝:(1 原因:汉初,地方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 (2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 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 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3 结果 ,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中期:(1 措施: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际上在政治、经济、 军事上拥有较大权

6、力,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2 结果 :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北宋:(1 措施:a 军事: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 b 行政: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设通判负责监督; c 财政: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2 结果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4、元朝:(1 措施: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省 。 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拥有 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2 影响 :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

7、权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 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1 原因: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 目的:为了加强皇权。 (3 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 ,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握有实权,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3、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 (1 措施: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 行。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 影响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

8、保证了皇权的 独尊。 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此后历朝基本沿袭 这种制度。4、北宋:(1 措施:宋初,设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增设 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 影响 :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5、元朝:(1 措施: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相权得到加强。(2 后果 :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的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 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

9、朝时期: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步入仕途。3、隋朝: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 成。4、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5、科举制的意义: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 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中央集权,为历朝所沿用。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相权不断削落,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落,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四、识记宰相制度的废除,理解军机处的设立。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1 原因 :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 ;宰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 。(2 措施 :1380 年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

10、相制度(中书省和宰相 ,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3 影响 :秦以来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清朝军机处的设立(1 原因 :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2 特点 :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品级不高,皇帝钦定,跪受笔录 ,传达皇帝诏令。(3 影响 :使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 ,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标志着君主专制 制度发展到顶峰。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 积极 :巩固了皇权专制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2 消极 :皇权的极度膨胀,束缚了人们思想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导致中国社会的发展 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

11、度五、识记希腊文明的摇篮和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理解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条件:(1 自然条件 :多山 多岛 环海。 (2 经济条件:奴隶制商品经济。(3 文化因素 :吸收亚非文明。 (4 政治前提:城邦体制。城邦的基本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希腊民主政治的确立1、梭伦改革雅典民主制度奠定基础内容 :政治上按财产的多少划分社会等级; 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组成四百人会议,设立陪审法庭。 废除债奴制。意义 :动摇了贵族的政治特权,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2、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内容 :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选举;设立了五百人会议,各部落轮流执政;成立

12、十将军委员会;扩大公民大会权力,实行陶片放逐法。意义 :基本上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伯利克里改革达到顶峰内容:扩大公民参政范围,可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可以参加公民大会;扩大五百人会议的职能; 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 发放观剧津贴意义 :充分扩大了公民的权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六、识记十二铜表法和罗马法的发展、完善;理解罗马法的作用及影响十二铜表法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原因 :由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时间 :公元前 5 世纪中期颁布作用与意义 :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这是罗马法的渊源 ,也是罗马的基本法。在一

13、定程度上限 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局限: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也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 罗马法的发展和完善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完善:体系最终完成民法大全1、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时间:公元前 3 世纪中叶 -3 世纪原因:罗马对外征服地区扩大,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公民法无法适应新的变化。为了巩固统治,罗马帝国对各行省上层人物大量授予公民权,对外邦人给予司法保护;从 3 世纪开始,帝国内部自由民间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2、 民法大全时间:公元 6 世纪,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编制民法大全 。 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罗马法的作用及影响(1 是欧洲历史上第一

14、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2 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3对西方近代法制产 生重大影响局限: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维护奴隶制度 ,男女权利不平等。 实质:维护奴隶制度。七、识记光荣革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理解议会权力的确立。光荣革命1688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 权利法案时间:1689 年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目的:在于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作用:(1 君权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 (2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形成标志:1721 年沃尔波尔主持内阁会议,英国责任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的第一位 首相。内阁构成:首相和内

15、阁成员内阁的特点:(1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 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 , 与首相共进退。 (2 内阁名义对国王负责, 其实是对议会负责。 (3 多数党的领袖才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 (4 首相实际 掌握国家大权。八、识记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应用美国 1787 年宪法及评价。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81 年,美国独立。但松散的 邦联 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美国 1787 年宪法及评价理论来源:欧洲启蒙思想,特别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宪法内容:(1 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 和外交大权,各州也有一定的自

16、治权。 (2 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立法权 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法院,体现三权分立原则。1787 年宪法的影响意义:(1 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2 突出 “ 分权与制衡” 原则, 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局限 :1、允许奴隶制存在 2、对印第安人、黑人种族歧视。 3、妇女地位低下。 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形成:19 世纪 50 年代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大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发展: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两党轮流执政。影响:左右政局、成为特色、资产阶级政党。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十、识记虎门销烟,应用南京条约及其影响,理解第二次鸦片

17、战争 1、虎门销烟:1839 年 6 月,林则徐(鸦片战争直接原因 2、鸦片战争 (1840-1842 :(1 原因 : A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拓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场地 ; B 清政府的腐朽落后 ; C 虎门硝烟(1839 年 6 月,林则徐将缴获的英美走私贩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英国以此为借 口发动鸦片战争(2 结果 -清政府战败 ,签定 南京条约时间:1842 年 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2100 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为通商口岸;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的关税,由双方商定。影响: 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 。 从此, 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 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3、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1860(1 根本原因 :英法等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发动战争的国家: 英法美俄(2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的时间、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