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506731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DF 页数:134 大小:4.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pdf(1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电子备课学科:数学教师:周课时:节所教班级:9 月 2 日教学目标周 一课题连加和连减第 1 课时1、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2、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难点:正确计算连减式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引入新课。1、笔算(指名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演算):2845 73182、在两名学生板演的同时,其他学生口算下面的题,抽问其中一道连加、一道连减的口算过程,从而复习连加、连减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204030=104020=32

2、06=702040=805010=65520=订正板演,两名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过程,大家检查计算是否正确,然后观察一下,两道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个加法算式两个加数的和也就是第二个加法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如果把这两道加法题连在一起写,就是一道连加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出示课题“连加、连减”。二、探究两位数的连加和连减。1、出示例 1 主题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2、引导:要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列出算式,交流汇报,教师板书:1927264、提出要求:这个算式你会计算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试一试。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在小

3、组内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5、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时,教师相机板书。192726=72(只)1 9 4 6 1 92 72 62 7 4 6 7 2 4 62 6 7 26、小结:说说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7、教学“试一试”:902528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三、完成“想想做做”,巩固计算方法。1、第 1 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2、第 2 题。做在练习本上。3、第 3 题。先看图说说意思,再独立解决,集体订正。4、第 4 题。(1)独立解决第 1 个问题。(2)要解决第 2 个问题时,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四

4、、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小练 p2板书连加和连减192726=72(只)1 9 4 6 1 92 72 62 7 4 6 7 2 4 62 6 7 2教师电子备课教师电子备课9 月 3 日教学目标周 二课题加减混合第 2 课时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初步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2、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822=5730=2130=2517=16510=12816=2、笔算:483615=902513=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二、

5、创设情景,探究新知。1、出示例2 主题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2、提问:要求还剩多少只?该怎样列式?板书:384233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3、提问: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4、组织学生交流,指名发言。学生发言时,教师相机板书:384233=47(只)3 8 8 0 3 8423 34 2 8 0 4 7 8 03 3 4 75、小结:说说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6、教学“试一试”:603840先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集体订正,交流算法。三、完成“想想做做”,提高计算能力。1、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

6、体订正。2、第 2 题。先说说题目意思,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第 3 题。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4、第 4、5 题。先读题理解意思,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小练 p2板书加减混合384233=47(只)3 8 8 0 3 8423 34 2 8 0 4 7 8 03 3 4 7教师电子备课教师电子备课9 月 4 日教学目标周 三课题练习一第 3 课时通过练习,能熟练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在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要注意什么。二、完成练习一。1、第 1 题。学生

7、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第 2 题。和同桌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集体订正。3、第 3 题。先说说这道题的意思,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第 4 题。先读题理解意思,再独立完成,指名口答。5、思考题。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学生独立思考,有想法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适时引导:观察两车苹果,你有什么发现?怎样交换呢,把两个比较多的放在一个车上,它们能不能相等?组织全班交流不同的想法,明确答案。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小练 p3板书教师电子备课教师电子备课9 月 5 日教学目标周 四课题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1)第 4 课时1、掌握通过不同方法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2、充分体会解

8、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不同方法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例 3 主题图,说说知道了什么。二、动手操作,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1、引导:说说,谁穿的彩珠多,多几个。2、提出问题:要使他们穿的彩珠一样多,有什么办法。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让学生想一想,然后用圆片代替彩珠在桌子上摆一摆,找到办法后跟小组的同学交流。3、组织学生交流:你想到了哪些办法可以使他们穿的彩珠一样多。教师相机板书。(1)用圆片分别摆出小军和芳芳穿的个数,一个对着一个地摆,可以看到芳芳摆的比小军的多4 个,可以在小军的那一排再摆

9、4 个圆片,他们俩的就一样多了。(2)可以把芳芳摆的拿走4 个,这样他们俩就都是8 个,也一样多。(3)芳芳的比小军的多,就从芳芳的里面一个一个地给小军拿,拿出 2 个给小军后他们都是 10 个,也一样多了。4、肯定学生的方法,引导交流:想一想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5、引导:除了这三种方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三、完成“想想做做”。1、第 1 题。先动手摆一摆,再填空。2、第 2 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3、第 3、4 题。学生读题理解意思,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作业小练 p4板书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1)小军芳芳小军再穿 4 个彩珠小军

10、芳芳把芳芳穿的彩珠拿走 4 个小军芳芳拿出芳芳穿的 2 个彩珠给小军教师电子备课教师电子备课9 月 6 日教学目标周 五课题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第 5 课时进一步掌握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思维。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数量关系,选择相应的算法。教学过程一、进一步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出示例 4 主题图,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提问:根据这些已知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选择性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3、解决第一个问题:小华做了多少朵?让学生先用圆片摆一摆,再想一想怎样解答。交流订正:113=14(朵)4、解决第二个问题:小平做了多少朵?学生摆

11、一摆,完成算式 113=8(朵)个别学生、全班说一说。二、练一练,进一步巩固。1、完成“想想做做”第1 题。学生按题目要求先画后列式解答,提醒学生画的时候要一一对应。2、完成“想想做做”第2 题。学生看图理解图意,再列式解答。3、完成“想想做做”第3、4、5 题。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集体订正。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新的收获吗?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作业小练 p5板书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例 4:小英做了 11 朵花,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小平比小英少做 3 朵。(1)小华做了多少朵?113=14(朵)(2)小平做了多少朵?113=8(朵)教师电子备课教师电子备课9 月 9

12、日教学目标周 一课题练习二第 6 课时1、能熟练地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2、进一步掌握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地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选择相应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单元小结,引入练习。1、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2、引入练习。二、计算练习。1、练习二第 1 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2、练习二第 2 题。指名说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解决问题。1、练习二第 3 题。(1)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做了多少面红旗,多少面绿旗?指名分别说一说两个问题是谁和谁比,谁的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练

13、习二第 4 题。(1)学生读题,理解“最多”、“最少”的意思。(2)独立完成,指名口答。3、练习二第 5 题。(1)读题说说表格表示的意思。(2)完成第(1)小题。(3)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提出什么问题?(4)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四、全课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作业小练 p6板书教师电子备课教师电子备课9日月周课题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初 第 1 课时步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2、参与对图形的围、搭、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

14、学过程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四边形、五边形等平面图形;2、在折、剪、拼、搭等活动中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一、情境导入:小朋友,老师今天要向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媒体出示小精灵),小朋友,今天我为你们带来了 2 个魔盒,魔盒中藏了许多的秘密,想知道是什么吗?那就用上你们的手和脑,加油吧!二、活动尝试,师生探究1、认识四边形打开第一个魔盒,取两块磁砖,一块是正方形,另一块是长方形。提问:请小朋友分别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沿着它的周围摸一摸,数一数,有什么发现?学生操作并交流谈话: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那么我们为它们取一个共同的名字吧。(

15、引导学生说出四边形)提问:四边形除了长方形、正方形以外,还有其他的形状吗?(媒体出示试一试),学生口答。2、自主学习五边形、六边形(1)打开第二个魔盒,取出五边形、六边形,贴在黑板上。(媒体播放)小朋友,拿出信封中的这些图形,仔细地摸一摸,数一数,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然后分成两份。(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3)集体交流,相互讨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五边形、六边形,并将图形分类。(4)及时反馈出示图形(右图),学生判断几边形。(5)小结:想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只需数一下这个图形的边就行了。三、巩固反思1、“想想做做”1。(媒体出示画面)指名学生口答。2、“想想做做”2。学生操作,小组交流。3、“想

16、想做做”3。学生操作,集体交流。四、应用质疑1、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图形,找一找,想一想,说给好朋友听听。3、(媒体出示)一张长方形纸,任意折1 次,将会变成一个什么图形?作业小练 p7板书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图形的边决定了图形的形状教师电子备课教师电子备课月日周教学目标课题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 2 课时1、通过拼三角形等活动,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在围图形、画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

17、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在围图形、画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例 2 主题图,引导: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四边形吗?(指图中描红线的平行四边形)学生看图,想想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图形,交流。2、引入新课: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叫它平行四边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二、认识平行四边形。1、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引导:平行四边形相对着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2、提出要求: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平行四边形吗?试一试。学生先独立操作,再请学生全班展示摆。3、出示“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

18、成,集体订正。三、围一围,画一画,摆一摆,做一做,进一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点。1、请学生拿出钉子板,用橡皮筋在钉子板上围出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想想做做”2)2、完成“想想做做”3。学生独立画,能找到几个就画几个,全班交流,个别学生展示。3、完成“想想做做”4。(1)学生动手摆一摆,全班展示。(2)追问:用 8 根同样长的小棒能摆出平行四边形吗?4、完成“想想做做”5。(1)指导学生用硬纸条和图钉制作长方形框。(2)抓住长方形框相对的两个角,拉一拉,看看有什么发现。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认识,你对平行四边形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作业小练 p8板书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师电子备课教

19、师电子备课月日教学目标周课题练习三第 3 课时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认识平行四边形。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画一画、围一围、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提问: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哪几种图形?重点认识了哪种图形?这种图形有什么特点?2、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这些有趣的图形。二、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玩一玩。1、第 1 题。让学生边折边数,完成书上填空。2、第 2 题。先在书上画一画、分一分

20、,再集体订正。3、第 3 题。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想想有几种不同的方法。4、第 4 题。教师先出示题图,想想怎样能把它们改成平行四边形,动手试一试,再指名口答。5、第 5 题。让学生先看懂题图,再剪一剪、拼一拼。6、第 6 题。先动手拼平行四边形,再想想能拼成其他图形吗?哪些图形是你认识的?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作业小练 p9板书教师电子备课教师电子备课月日教学目标周课题有趣的七巧板第课时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面图形的有关特征,体会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巩固对已学的有关平面图形的认识。2、鼓励有个性的思考,培养创新精神。3、感受图形的美,发展对数学活动的积极情感

21、与态度。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平面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今天这节课将是非常有趣的一节课。在这节课了,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七巧板。二、认识七巧板。1、拿出七巧板,说说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各有多少个?2、比一比,有几对三角形的大小完全一样?三、拼图游戏。1、拿出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2、用两块试着拼成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3、请学生看书上第 18 页。(1)仿照书上的图形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成已认识的图形,并且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2)鼓励学生用三块图形拼成和书上不一样的图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快又好。4、引导学生用四块图形来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1

22、)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拼图。(2)学生独立拼图后,全班进行展示。5、用五块、六块图形照书上的样子进行拼图,再想想还能拼成哪些图形。6、看书上用七块图形拼成的图形,说说这些图形各像什么。照书上的样子拼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再试着自己拼一个图形出来。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用七巧板拼成自己喜欢的图案板书有趣的七巧板七巧板由 5 个三角形、1 个正方形、1 个平行四边形组成。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月日教学目标周课题认识乘法认识乘法第课时1、让学生经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2、能正确

23、地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计算乘法算式的积。3、在比较乘法和加法之间联系与区别的过程中体会球几个几相加列乘法算式比列加法算式简便。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学校去参观。(画面:大门上写着一些加法算式)2+3+6 5+5+5 3+7+8 4+4+4+4 9+1+6 2+2+2+2+2你喜欢做哪道题就选择哪道题。学生自由选择算式并计算。师: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生:(到黑板上

24、把算式卡片分成两类)我觉得“5+5+5,4+4+4+4,2+2+2+2+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其他的是另一类。二、认识“几个几”师:(出示主题图)看,小动物们正在活动呢!兔子有几只?鸡呢?你是怎样数的?生 1:我数兔时是 2 只 2 只数的,因为它们是 2 只 2 只在一起的。生 2:我数鸡时是 3 只 3 只数的,它们都是 3 只 3 只在一起的。(教师引导学生数一数各是几个几,板书:2+2+2=6师: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第一个算式中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中加数都是3。师:请大家拿出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 个圆片,摆 4 堆。摆了几个 2?求一共摆了几个圆片,用加法怎样

25、列式?3+3+3+3=12)生:是 4 个 2,列式是 2+2+2+2=8。师:再请每堆摆4 个圆片,摆2 堆。看一看是摆了几个4?怎样列式求摆了多少个圆片?生:是 2 个 4,列式是 4+4=8。师:请大家任意摆出几个几,说给同桌听。师:(出示花片图)一共摆了多少个花片?你是怎样看图的?怎样列式?是几个几?(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并列式)生 1:我是横着看的,每排有 5 个花片,列式 5+5+5=15,是 3 个 5。生 2:我是竖着看的,每排有3 个花片,列式 3+3+3+3+3=15,是 5 个 3。师:这两道加法算式的得数相同吗?为什么?生:得数相同,因为还是这么多花片,没有拿来也没有拿走

26、。三、认识乘法1、创设情境,引入乘法。师:我们再去参观动物学校的电脑教室。(出示电脑图片)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生 1:我是一台一台数的,一共有8 台电脑。生 2:我是 2 台 2 台数的,2、4、6、8,一共有 8 台电脑。生 3:我是用加法算的,2+2+2+2=8。(板书:2+2+2+2=8)师:求 4 个 2 是多少还可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计算。(板书:乘法)乘法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和减法一样,也有表示乘法的符号,乘法算式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请大家看书后先互相说一说,再说给全班同学听。学生自学课本,讨论交流。(结合学生的汇报交流形成板书)师:(电脑图出示 8 个 2)

27、这间电脑教室里有多少台电脑呢?是几个几?你会用加法和乘法列式吗?生:是 8 个 2,用加法算是 2+2+2+2+2+2+2+2=16,用乘法算是28=16 或 82=16。师:(电脑图变成100 个 2)现在有多少个 2?用加法怎样列式?生:2+2+2+2+2+(有的学生渐渐地不说了,有的叫了起来,还有的学生憋住气在继续说,脸涨得通红,终于也停了下来)师:你们感觉求 100 个 2 用加法算,算式写起来怎样?生 1:要写很长时间,要写很长的算式,黑板不够写。生 2:太麻烦了。生 3:可以用我们刚学的乘法,写成1002 或 2100,快多了!2、介绍乘法个部分的名称。介绍:像(2+2+2+2=8

28、)4 个 2 相加可以用乘法算,板书:42=824=8谈话:乘法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和减法一样,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教师边介绍边完成板书:4 2=8或 2 4=8乘数乘号乘法积42 读作“4 乘 2”,24 读作 2 乘 4。提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42和 24 都是计算 4个 2 相加是多少,但两个乘法算式中乘数位置不同,算式的读法也不一样)3、读写乘法算式,体会退乘法算式的简便性。提问:6 个 2 相加,用乘法算怎样写算式呢?10 个 2 呢?能分别说出“62”“210”各部分的名称吗?追问:求“几个几”相加的和,列乘法算式你们感觉怎样?(列乘法比较简便)练习:完成课本第 2

29、 页“试一试”(先独立完成,再评讲校对,并让学生说一说,球 5 个 4 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完成课本第 3 页“想想做做”第 1、2、3 题。(评讲时反过来让学生说一说乘法算式都表示什么)四、练习应用1.课中活动拍手游戏。先让学生听老师拍手,说出是几个几,并列出乘法算式;再让一名学生拍手,其余同学说一说;最后让同桌游戏。2.“想想做做”第 1 题。(略)3.联系生活。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种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请大家想一想,说给大家听一听。生1:我妈妈给我买了3袋铅笔,每袋都是4枝,用乘法就是43=12或 34=12。生 2:我家有5 个人,吃饭时我拿筷子,要拿5 个 2

30、 枝,用乘法是25=10 或 52=10。生 3:我们教室里有 3 排日光灯,每排 3 根,用乘法是 33=9。生 4: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每只手有5 个手指,一共有 10 个手指,用乘法是 25=10 或 52=10。生 5:我们还有两只脚,手指和脚趾一共就是20 个,45=20 或54=20。作业小册第 10 页。板书认识乘法2+2+2=6(只)3+3+3+3=12(只)3个2相加4个3相加4个2相加32=643=1242=823=634=1224=8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月日教学目标周课题认识乘法认识乘法练习一(练习一(1 1)第课时1、通过练习,

31、加强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并能灵活运用乘法。2、进一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能自觉地在练习中把两者有机结合统一。3、能熟练读写乘法算式,并加强对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和理解。4、在练习中培养思考能力和运用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加强加法和乘法之间的沟通,深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熟练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联系。1、学生介绍,教师适时板书。回顾要点:(1)“几个几相加”可以写成简便的乘法算式。乘法算式的意义及表示“几个几相加。”(2)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3)计算乘法算式的积时可以向加法算式。2、小结。二、操作实践,沟通联系。摆一摆。(小棒)1、3 个 2。(1)学生独立摆,同桌

32、检查。(2)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3)说说两个算式的意义。(4)追问:你是怎么计算出乘法算式的结果的?为什么只要想加法算式就可以了呢?(沟通联系)2、2 个 5,5 个 2。(1)每题过程同上。(2)讨论:问什么摆出的小棒不一样,写出的加法算式也不一样,课时写出的乘法算式却一样呢?3、读一读写出的乘法算式,并说说各部分的名称。三、抽象概括,提升层次。谈话:刚才通过摆小棒,我们又和两个好朋友有了亲密接触,如果不摆小棒,你们能不能运用这两个好朋友呢?1、第 4 页第 23 题。(1)四人小组:独立完成。(2)交流汇报: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分别是如何得到的?进一步结合图分析两个算式的意义。2、第

33、5 页第 4 题。(1)四人小组:独立完成。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2)交流汇报:这题和第 2、3 题有什么区别?没有了加法这个好朋友,怎么得出乘法算式呢?说说每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3、第 5 页第 5 题。(1)独立完成。(2)同桌检查:读一读乘法算式,说说各部分名称以及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作业小册第 11 页板书练习一(1)3 个 22 个 55 个 211 11 11 1111111111 11 11 1111 11 32=6 25=10 52=1023=6 52=10 25=10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月日教学目标周课题认识乘法认识乘法练习一(练

34、习一(2 2)第课时1、初步学会从简单的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能列出乘法算式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沟通加法、乘法的联系。1、第一组练习:3+3+3+3=5+5=8+8+8=7+7+7+7=6+6+6+6=4+4+4+4+4+4=完成算式,并说说等号左右两边算式表示的意义。你发现了什么(形式不同,意义相同)小结:乘法是由加法而来,是比加法更简便的形式,它们表示

35、的意义都相同,都表示“几个几相加”2、第二组练习3 个 5 相加 7 个 2 相加 2 个 4 相加(1)写出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2)追问: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为什么可以通过加法来计算?二、解决简单形象的数学问题。(第5 页第 6 题)3、练习出示第 6 题1、第(1)小题,(1)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2)完成图右边的填空;(3)完成算式:23=6(个)或32=6(个);(4)提问 2、3、6 分别表示什么?23或 32 表示什么?(5)6 是怎么得来的呢,除了看图还有别的方法吗2、第(2)小题,步骤同上,同桌交流,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以及是如何得来的。三、解决教

36、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第一层次:1、第 6 页第 7 题(1)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图意(2)追问:也就是“几个几相加”呢(3)独立列式:24=8(个)或42=8(个)。(4)分析乘法算式2、出示第 8 题(1)独立完成算式(2)汇报交流3、第 6 页第 10 题(1)小组讨论:找出“几个几”并完成在书上。(2)汇报交流:板书 2 个 6 4 个 2(3)猜一猜:几个几分别表示图上的什么?根据黑板上的“几个几”分别列出乘法算式。(4)全班交流:结合图意说说每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1、小册第 12 页。2、补充:4 个小朋友,每人分 1 个桃、1个苹果和 1 个梨,

37、一共需要多少个水果?板书练习一(2)32=6(个)34=12(个)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月日教学目标周课题1-4 的乘法口诀第课时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 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 2、3、4 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 4 以内的两个数相乘。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教学过程备注一、创设情景:(设计或修改意图)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出示场景图)情景一、玩翘翘板1 个翘翘板上坐了 2 人。问:有几个2?(1 个 2)1个 2 能不能写

38、成乘法算式?(可以)怎么写?(板书 21)说明1 个 2 就是 2 所以 212 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板书:一二得二)2 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4 个)现在有几个2?乘法算式怎么写?(224)联系乘法算式 22 引出乘法口诀:二二得四。想想:12你用哪一句口诀?情景二、玩荡秋千1 只秋千上坐 3 人。两只秋千坐6 人,1 个 3 是 3,2个 3 是 6,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谁能编2 句乘法口诀?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3 个 3 是多少?乘法算式怎么写?你能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吗?(小组互相说一说)板书:三三得九想一想:1323你用哪一句口诀?小结: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

39、三得九都叫 3 的乘法口诀,3 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 3 相加得多少。情景三:小朋友坐火车一节车厢坐 4 人,2 节车厢坐几个?3 节呢?4节呢?小组合作,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车厢的个数 1 2 3 4人数 41 个 42 个 4 相加3 个 4 相加4 个 4 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板书:414,428,4312,4416交流:你可以编出 4 的乘法口诀吗?(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想一想:142434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试一试111 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会编吗?板书:一一得一。二、形成应用读读 2、3、4 的乘法口诀。课本第 9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让学生先动

40、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第 2 题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它们用是是哪一句口诀?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第 3、4 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辅导差生。游戏找朋友。小朋友手中拿有 14 的乘法算式,老师拿出一张口诀卡,拿着相关算式的同学站起来,就是它的好朋友三、小结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作业小册第 13 页。板书2、3、4 的乘法口诀111一一得一122一二得二22=4二二得四133一三得三236二三得六33=9三三得九414一四得四428二四得八4312三四十二4416四四十六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子

41、备课月日教学目标周课题1-4 的乘法口诀练习课第课时使学生进一步熟记 1-4 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 1-4 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教学重点难点熟背 2、3、4 的乘法口诀,能熟练计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1、背一背:采取游戏形式,背2、3、4 的乘法口诀。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的?2、说一说:这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二三得六三四十二四四十六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31=23=41=22=14=43=24=33=二、拓展。1、课本第 10 页第 8 题,学生独立填写。2、第 9 题3=44=4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答案不止一种,鼓励学生想出不同填法。3、出示第 10 题图片。(1)观察图片你

42、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游乐场玩)(2)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乘法算式吗?(23=6)(3)小组交流你还能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列出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提出3架飞机共坐几个小朋友?2架吊桥共有多少人等问题。并列出算式 33=9 和 42=8。(3)根据所提问题,学生在书上写答案。三、总结评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还有什么疑问需要大家帮助解决?四、课堂作业课本第 10 页第 5、6、7 题。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作业:作业:小册第 14 页。2 2、3 3、4 4 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23=6(人)33=9(人)42=8(人)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

43、子备课月日教学目标周课题5 的乘法口诀第课时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 5 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 5 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 5 以内的两个数相乘。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出示情景图1、教学例 1(1)、观察图。提问:看了这副图,你知道了什么?(2)、整理、填写图表船的只数123人数52、编写 5 的乘法口诀以前大家知道了 1-4 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 5 的乘法口诀。(1)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 个 5 是 551=5一五得五2 个 5 想加52=

44、10五五二十五3 个 5 想加35=15三五十五4 个 5 想加45=20四五二十5 个 5 想加55=25五五二十五(2)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点拨: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 5 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 5 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比一个大,积就一个比一个大 5。(3)形成应用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4a)将 5 的乘法口诀读一读。b)同桌互背 5 的乘法口诀。c)师生对口令(4)知识拓展小兔子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秘密?5=2 05=2 5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秘密?秘密:积的个数是 0,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 5,乘数应填单数。2、教学“想一想”你能用今天学的 知识

45、完成书第 13 页“想一想”中的题目吗?学生做完后指名说说用了那句口诀。二:巩固深化1、完成“想想做做”(1、2、3、5、6)习题三、总结今天同学们自己编出了 5 的乘法口诀,还会用 5的乘法口诀算乘法,你们学的真不错。四、课堂作业。教材第 14 页“想想做做”第 4 题。5 5 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作业1 个 515=5一五得五小册第 15 页。2 个 5 相加25=10二五一十3 个 5 相加35=15三五(十五)4 个 5 相加45=20四五(二十)5个5相加55=25五五(二十五)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月日教学目标周课题乘加、乘减第课时1、学生掌握

46、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算式,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难点应用已学的知识列出算式,独立领悟应该先算乘法。教学过程备注一、创设情景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设计或修改意图)了(挂图出示:四个鱼缸,有3 个鱼缸,有 3 个鱼缸里有4 条金鱼,一个鱼缸里只有 2 条)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问探究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探究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交流:(1)把每个 鱼缸里 金鱼的 条数加 起来 就可以了(4+4+4+2)(2)先把 3 个 4 条相加再加 2 条。(43+2

47、)板书4+4+4+2=14 条 43+2=14 条二、主动参与,探索算法1、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 4个鱼缸也看成有 4 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2问:44 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 22、归纳像 43+2 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2 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看着这两个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师: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1、导完成“试一试”先让学生各自计算,再指名说说算法。4、提问:通过上两题的学习,你认为如果一个算式里有乘和加,应该先算什么?5、应用教材第 12

48、 页第 1、3、4 题第 1 题,你是怎样列式的?34+1=13第 3 题,左边有题一共有几人?怎样列式?作业小册第 16 页。板书乘加、乘减乘加、乘减4+4+4+2=34+2=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月日教学目标周课题练习六第课时学生熟记 5 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熟练背诵 5 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一、练习二1、背出 15 的乘法口诀。2、组织学生反复练习,并要求学生分别说说用了那句口诀。3、第 3 题、学生独立完成4、第 5 题、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在独立完成在书上。5、第 6 题

49、、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指名说说每幅图表示的是几个几相加,计算时要用哪句乘法口诀。6、第 710 题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提醒学生根据每题的问题在得数后面写出单位名称,其中 810 题先让学生说说图意,然后联系乘法含义列式计算。7、第 11 题要让学生在仔细观察场景图的基础上,自主提出用乘法计算的不同问题。8、布置作业:第 15 页第 4 题作业小册第 17 页。板书练习二练习二1、一共有多少棵树?2、一共有多少只猴?一共有多少个桃?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月日教学目标周课题6 的乘法口诀第课时1、使学生掌握 6 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 6 的口诀进行计算

50、,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概括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探索、总结出 6 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并指名说说你用了哪句口诀?2、列式计算:1 个 53 个 4 相加3、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 15 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将学习 6 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6 的乘法口诀。二、新授。1、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图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2)1 次可以坐 6 人,2 次可以坐多少人?3、4、5、6 次呢?出示表格,让学生自己填写。坐的次数12345人数612(3)一次可以坐 6 人,是几个 6?怎样列出称法算式?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