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课程安排(共7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501557 上传时间:2022-01-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学校课程安排(共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家长学校课程安排(共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长学校课程安排(共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学校课程安排(共7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家长学校课程安排年级课时安排主题内容教材解读教学重点教学建议高一年级第 一 课 时第一讲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早日尝到成功的甜头,则是我们每个家长要钻研的课题,家长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遵循家庭教育原则。本节课是初中生家长读本的第一课,目的在于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原则: 一、以德为为首原则; 二、情理交融原则; 三、言行结合原则。 家长爱孩子就应该做到:一、理解孩子; 二、尊重孩子; 三、欣赏孩子。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家长应明白:不同教育观念将使孩子形成不同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类型可分为: 严管型 溺爱型 放任型 暴力型

2、 无奈型 民主学习型1、设计七年级主题班会(让家长和学生分别给对方写信,拓宽家长和学生心灵沟通的渠道)。 2、向家长推荐育才书目。 由于育才目标不一,父母们所关注的问题就会不一样。家长学校可推荐有关的书目,比如哈佛中国教育研究中心为望子成才的父母们奉献了四本因培养目标不同而结构内容各异的书:悟人子弟未来魅力女性培养指南、悟人子弟未来商界奇才培养指南、悟人子弟未来政坛人才培养指南。通读这些书,无论父母们的育才目标怎样不同,这类书对于家长来讲,都可以称得上是“开卷有益”。第 二 课 时第二讲 父母对上高中的孩子知多少孩子上了初中,有诸多变化:生理的变化,尤其是心理的变化。家长必须留意自己的角色转换

3、:由亲人益友良师。所谓“小大人”是指初中和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凸现一些独特个性: 独立性与依赖性; 开放性与闭锁性; 幻想性与盲从性; 批判性与片面性。课前收集有关图片或影像资料,力求真实,有借鉴价值。七年级上第 一 课 时第三讲 “望子成龙”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龙”让家长明白“龙”与“凤”应具备的品质: 道德品质 公民素养 学习能力 运动与健康 健康的审美情趣家长如何帮孩子真正成“龙”: 1、树立远大的理想; 2、注重培养良好的习惯; 3、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民主、平等、祥和的家庭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通过家长发言互动的方式,明确上此次授课要点:1、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学会关

4、爱他人(家长应该首先教会他们如何适应社会、如何爱自己也爱别人、如何独立面对生活。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意识;培养他们对自己生活的一种自信力;培养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颓废的顽强毅力;培养他们对个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一份爱心和奉献精神)。2、通过“感恩”演讲比赛,教会学生懂得感恩。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便是懂得珍惜感情的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便会感恩父母的关爱,感恩教师的教诲,感恩同学的友情,感因社会的帮助。他就会爱自己和爱他人,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学有所成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七年级上第 二 课 时第四讲 学会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五步曲: 1.民主平等,

5、以身示范; 2.尊重个性,正确引导; 3.发现特长,及时鼓励; 4.尊重意愿,归还秘密; 5.倡导有为,激励创新。“健全人格”是指: 1、培养爱心是做人的关键。 2、“自力”是做人的首要能力。 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4、“合作”是事业成功的法宝 5、“知恩图报”是为人之本。 6、勇于战胜挫折是心理健康的标志。教育的核心是孩子人格的培养,应包括以下方面:“自尊”,“自信”,“自强”,“自律”,“自立”。 家长应更新教育观念,从“爱”的误区中走出来。八年级下第 一 课 时第五讲 指导孩子学会学习初一学生学习动机大多来自家长,学习自觉性波动性大,家长应刻意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等

6、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思考的过程是一种辨疑解惑的过程,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注意以下三方面: 勤思(做个多“疑”的人)。 苦思(不做思想的懒汉)。 巧思(找到思考的切入点)。 学会学习到孩子一生的发展,作为家长应从方法上给予指导。1、提高自学能力应放在首位(自学能力是孩子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指导孩子预习要遵循“七步预习法”)。 2、记忆方法包括:再现法、编造联想法。 3、教给孩子成功考试的方法 。 初一学生不懂得初中的课程的学习方法,而学习是初中生现在、将来,乃至他们一生一世的工作。所以,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八年级下第 二 课 时第六讲 帮助孩子提高健康素质理解“健康”包括具体内容。

7、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道德健康 社会适应初中生是生心定型的关键时期,家长应了解科学合理的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引导孩子学会播种快乐,告诫孩子生命在于运动,要热爱生活,呵护生命。家长要及时关注学生,初中生年龄增长了,知识增加了,可他们依然比较自我,部分学生不明白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同学之间一定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初中生有一种责任感,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我们大家的健康,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个地球。凡事从小做起,不要乱丢东西,要爱护校园的植物,保持学校的干净和新鲜的空气。这样的话,疾病会离我们远远的,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八年级上第 一 课 时第十四讲 初中生常见疾病的防治初中生常见疾病有:

8、1、近视 2、单纯性肥胖 3、营养不良 4、贫血 5、脊柱弯曲异常 6、青春期高血压 7、痤疮 8、病毒性肝炎身体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本钱,应让学生明白生命在于运动:积极预防、适当体育锻炼、合理膳食、良好卫生习惯、一定的病理常识能让其减少疾病,增加健康指数。看挂图,进行分专题座,让孩子了解这些疾病的危害,从而起到防治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可请专业的医务人员讲课。八年级上第 二 课 时第七讲 对孩子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审美情趣的培养是人生的基本要务,家长应找准三个着眼点: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提高审美能力; 塑造人格美。家长应该明白:孩子的个体情感欲望应得到尊重,但不可任其膨胀,更不能超越道德界限,要

9、引导孩子亲近大自然,多些实践体验的机会,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再现美。推荐名著、讲座等,通过阅读学习促使学生精神园中的厅葩永不凋谢,自觉抵制低谷娱乐性消遣性流行大众文学,使其精神不受到污染。 1、学校教学开放日,家长与子女同乐。 2、青春期孩子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及其对策的讲座。 3、提倡勤俭节约,合理消费。九年级下第 一 课 时第八讲 帮助初中生发展积极向上的心理心理健康是人生成功的基石,初中生性格还处于未定型阶段,这时期的孩子性格主要呈现以下特点: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 家长不能因工作忙忽略孩子的心理疏导,应极力避免消极因素的产生。孩子的心理失调或心理障碍多半由以下原因造成: 爱的缺失;

10、 因家庭变故形成成长中的心理变异; 因经历挫折便一蹶不振,从而不能正确正视现实。 家长进行“育心”教育必须有针对性。通过亲子活动,让学生面对挫折时有倾诉的机会,懂得人要往高处走,那是个艰难的路,也是勇敢者的路! 培养知足、感恩、达观的阳光心态,通过讲故事,谈感受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只有赢得起,也输得起的人,才能够取得大的成就。九年级下第 二 课 时第九讲 学会做事孩子立世之基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适当的实践活动对孩子成长大有裨益: 一是可以健体; 二是可以开智; 三是能愉悦身心。由家长越俎代庖的孩子体会不到劳动带来的乐趣,更不会产生自豪感。因此,父母应该把劳动的权利交还孩子,并培养良好的做事习

11、惯。 排除无关诱因,让孩子专心做事。 加强时间观念,培养孩子把握时间的能力。 启发孩子竞赛心理,提高灵敏度。 管放结合,让孩子受到必要锻炼。为了让学生明白“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可采取多媒体展现,让学生明白劳动在成长中的重要性。九年级上第 一 课 时第十讲 铸牢孩子行为防线学会遵纪守法“问题青少年”其“问题”出在家庭(或由于家长过于溺爱或要求过高过严;或家长自身因事业或者情感出现变故,孩子长期得不到关爱)“问题”青少年问题各不相同,对于他们的不良行为,做家长的必须用心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掌握一些教育技巧,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家长应首先转变他们的观念,巧妙借助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对孩子齐抓共管。 1

12、、与学校取得联系,听取老师的合理建议。 2、帮助孩子认清不良行为将带来的危害。性 3、多跟好习惯的孩子交朋友。 4、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给孩子,让他们不再觉得“家”是一间空房子。1、学校组织学生与家长一起观看青春期教育录像专题片,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 2、对初中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家长学校可以向家长发放法律通俗读本、推荐家长观看“今日说法”专题节目、并开展家庭法律知识竞赛、评定法律星级家庭等等,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法制环,让家长知法懂法。九年级上第 二 课 时第十一讲 为子女播撒一片灿烂阳光保障子女合法权益 第十五讲 家庭教育与法孩子的心如一片庄稼地,需要家长播下尊重的种子,给予施肥和灌溉,在尊

13、重、理解、欣赏的基础上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家长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尊重的位置上,懂得欣赏,因为赏识等于你放大了孩子的优点,使孩子容易尝到成功的甜头,从而自觉朝更高的目标奋进。家长应以平等的态度接近孩子,而不凌驾于孩子之上,支配他,剥夺他自我选择的权力,不要带着愤怒的情绪唠叨(那等于心理施暴),更不可滥于惩罚。要学会宽容,即:倾听孩子的心声,多换位思考,以尊重、理解为前提。通过观看曾仕强、于丹、林清玄等名师的视屏讲座,让家长明白教育是园满的沟通,而不是高压强制的。 通过案例分析进行法制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每一个微小的行为就是孩子的活教材。孩子耳濡目染,受父母和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不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或者家长自己就是法盲,那么在这样的家庭法制环境中,子女的法律意识很难增强,其家庭教育有时可能产生负效应。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