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分析_李萌.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499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25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分析_李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分析_李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分析_李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分析_李萌.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论 文 提 交 日 期 : 2 0 1 4 年 10月 10日 论 文 答 辩日期: 2 0 ! 4 年 12月 7 日 学 位 授 予 日 期 : 2014 年 12月 2 0 H 学 科 门 类: 农业推广 答 辩 委 员 会 主 席 : 王 培 志 教 授 . 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对在论文研究期间给予指导、帮助和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在文中明确说 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农业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和 按要求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纸质本和电子

2、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山东农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向 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 师 签 名 曰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目录 帽艘 . I 英文 . II 1. 会者 i 仑 . 1 1.1研宄背景 . 1 1.2研宄目的与意义 . 2 1.2.1研烟的 . 2 1.2.2研宄意义 . 2 1.3国内外研宄动态 . 3 1.3.1国外研宄动态 . 3 1

3、.3.2国内研宄动态 . 4 1.3.3国内外研宄评述 . 6 1.4研宄的思路与方法 . 6 1.4.1研宄思路 . 6 1.4.2研宄方法 . 7 1.5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 . 8 1.5.1研宄创新之处 . 8 1.5.2研宄不足之处 . 8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概念、法律法规和理论基础 . 9 2.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概念 . 9 2.1.1 土地 . 9 2丄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 9 2.1.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10 2.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法律法规 . 10 2.2.1国家相关法律 . 10 2.2.2部门相关规章 . 11 2.2.3山

4、东省相关法规、规章 . 11 2.2.4青州市相关政策 . 11 2.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关理论 . 1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分析一一以青州市为例 2.3.1地租理论 . 13 2.3.2产权理论 . 14 2.3.3制度变迀理论 . 14 2.3.4帕累托最优理论 . 14 3. 山东省青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 . 16 3.1青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 . 16 3.1.1青州市农户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 . 16 3.1.2青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体变化 . 18 3.1.3青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范围、形式、年限及用途 . 18 3.2青州市农村

5、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采取的主要措施 . 21 3.2.1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有形市场 . 21 3.2.2做好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 . 22 3.2.3扎实推进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 . 23 3.3青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取得的成就 . 25 3.3.1转变了政府职能,提升了政府服务质量 . 25 3.3.2盘活了土地资源,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 25 3.3.3增加了农民收入,解决了农村限制劳力就业 . 26 3.3.4减少了土地纠纷,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 26 4. 青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28 4.1青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

6、问题 . 28 4.1.1农民土地流转意识不强,认识不够充分 . 28 4.1.2法律政策不健全,缺乏制度保障和制约 . 29 4.1.3程序操作不规范,存在纠纷隐患 . 29 4.1.4有形市场不平衡,缺乏土地流转中介组织 . 33 4.2青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问题的成因 . 33 4.2.1农民转移就业空间小,影响土地流转 . 33 4.2.2承包土地零散难流转 . 34 4.2.3 土地比较效益制约了规模流转 . 34 4.2.4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 34 4.2.5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缺失 . 35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5. 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

7、对策建议 . 36 5.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协调机制 . 36 5.1.1搞好流转引导,加强部门协调 . 36 5.1.2畅通土地流转渠道,保障农民利益 . 36 5.1.3完善服务体系 . 37 5.2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土地流转意识 . 38 5.3增加财政投入扶持力度 . 39 5.3.1加大财政信贷投入 . 39 5.3.2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 39 5.4改善土地流转条件 ,促进规模流转 . 40 5.4.1探索有效的流转办法 . 40 5.4.2合理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 40 5.4.3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土地流转 . 40 5.4.4提高土地利用率 .

8、 40 5.5解决非农就业,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 41 5.5.1促进农民非农就业 . 41 5.5.2维护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 . 42 5.5.3切实重视无地农民的生存发展 . 43 5.5.4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 43 5.6大力发展各类中介组织 . 43 6. 会吉 i仑 . 45 参考文献 . 47 至女 i射 . 49 作針砂 . 50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长期以来, “ 三农 ” 问题一直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其中又以农村 土地为重点。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发展农业所需要的 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9、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中国特色的农地经营制度,但分散的、狭小 的农户经营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市场发生了矛盾,只有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才 利于土地的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生产率。土地的合理有序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解决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重 要的课题,值得认真地分析和探宄。 本文以青州市为例,通过对青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的研宄,深入分析 当前青州市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加快青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的对策建议,以提高青州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青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 发展。 首先,对青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10、流转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当前青州市农村土 地承包经 营权流转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表现在流转规模不断扩大,流转主体不断增多, 流转范围和形式不断增加等,土地流转市场得到了增强,盘活了土地资源,增加量农民 收入。 其次,分析了青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有:农民土 地流转意识不强,认识不够充分;法律政策不健全,缺乏制度保障和制约;程序操作不 规范,存在纠纷隐患;有形市场不平衡,缺乏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等。 再次,提出了发展青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协调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土地流转意识;加大财政投入 扶持力度;改善土地流转

11、条件,促进规模流转;解决非农就业,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 程度;大力发展各类中介组织。 关键 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I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分析一一以青州市为例 Abstract During the long term, the issues concerning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in China are always prominent. The problem of land in rural area has always been concerned. The rural land is v

12、iewed as the most fiindamental producing material for farmers living and thriving. China?s special Family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was designed to tackle the problem while dispersive and narrow management of peasant household contracted with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is kind of contra

13、diction enables land circulation system tending to become meaningful for scale management and productivity of land. Effective land circulation tends to be the vital factor to facilitate Chinas modern agriculture. In the developing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how to accelerate the circulation of th

14、e contractual operation right of land comes to be a prominent problem which worth deeply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Taking Qingzhou city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status quo of transfer contracted management rights of rural land in Qingzhou Cit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15、of current rural land transfer in Qingzhou C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nd contracted management right in Qingzhou,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land resources and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y in Qingzhou. Fi

16、rstly, the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ransfer contracted management rights of rural land in Qingzhou.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nd right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mainly in the transfer scale constantly expanding, increasing transfer transfer subject, scope and form continues

17、 to increase, the market of land transfer has been enhanced, invigorated the land resources, increase the income of farmers. Second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rural land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in Qingzhou. Mainly include: the transfer of farmers land consciousne

18、ss is not strong; laws and policies are not perfect, the lack of system guarantee and restriction; operation procedure is not standard; tangible market imbalances, the lack of land transfer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Third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develop the transfer of rur

19、al land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contract management right: to strengthen the organization leadership, establish working mechanism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o intensify propaganda,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farmers? land transfer; to increase financial input support; to improve the land transfer condition,

20、promote scale transfer; to solve the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reduce farmers? dependence on the land; to develop various kinds of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 Key words: The contracted management right of rural land; land transfer;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HI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前,国家社会建

21、设的重点逐渐向农业和农村转移,我国农业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近年来,中央先后提出了 “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 ” 、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能 发展论断,大力扶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其中土地作为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 生产要素,为实现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必然要求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实 现资源优化配置。因此,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土地合理流动的一种方式,是合理调整农村 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探索实现农村土地流转的新举措、新机制, 对于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实现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 1。 2008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关于推进农村

22、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了 土地流转的原则、意义、方式等相关实施细则,为我国农村进行土地流转提供了政策 2。 青州市是农业大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山东省瓜菜生产大市,目前共有 13 个乡镇街道,人口 90万。近年来,青州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形成了瓜菜、花卉、 果品、优质粮、畜牧五大支柱产业。为促进青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青州市将稳定完善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作为管理重点,大力促进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已有土地流转户 6. 2万户,占全市承包农户数的 23. 98%。以土 地承包经营制度的稳定和完善,促进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

23、收。 近年来,青州市农村土地流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同其 他县市区,特别是大城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仍存在着农民 土地流转意识不强,认识不够充分 、法律政策不健全,缺乏制度保障和制约、程序操作 不规范,存在纠纷隐患、有形市场不平衡,缺乏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等问题。这些问题很 大程度上制约着青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本文以分析研宄青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现 状为切入点,在充分掌握目前青州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土地流转的现状 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青州市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以利于农村土地流转 工作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1江喜林,城筹背景的我

24、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D,重庆大学, 2009年第 4期 高淦,枣庄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对策 D.安 徽大学, 2009年 11月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分析一一以青州市为例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1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不断完善发展,土地的资源性作用日渐凸显,土地 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探索土地流转制 度,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有利于实现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实现土地经营的规模化,有利 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但是当前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对土 地流转认识不够、土地流转规模太小、无序化流转、不按规定流转导致纠纷

25、增多等。因 此,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的研宄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值得认真地分 析和探宄。本论文通过研宄借鉴先进国家和国内土地流转前沿地区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 的经验做法,利用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农村土地流转研宄中获取的科学成果,在深入分析 青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加快青州市农 村土地流转对策建议,为促进青州市农村土地流转提供理论参考。 1. 2. 2研究意义 本文以山东省青州市的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研 宄对象,通过对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权流转问题与对策的研宄,一方面在理论上能够能够进一步深入研宄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权流转机制,从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

26、度;另一方面,在事件中能够促进青州市农 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范进行,提高青州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青州市农业和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 理论意义方面,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是研宄的热点问题。加强 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研宄,是有效解决 “ 三农问题 ”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 要求和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和流转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 析 ,对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合理合法提 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对于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水平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实践意义方面,当前

27、,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缓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 权九转还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我国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本文以青 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研宄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宄,分析了青州市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可具操作性的促进青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 2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营权流转的对策措施,以加快青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速度,减少可能出现的问 题,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1. 3. 1国外研究动态 在国外研宄中,一般将土地流转称为 “ 租赁、买卖、抵押 ” 等土地交易。许多专家 学者进行了研宄,并取

28、得了丰富的研宄成果,对我国土地流转制度、条件、市场等各个 方面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土地流转制度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对土地流转研宄较早,其中马克思的地租理 论神科技实力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具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科斯 ( 1960)对土地交易和土地产权制度进行了研宄,认为农村土地制度由正 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构成,而土地产权的价值与土地市场的功能主要依靠明确正式的产 权制度,并依赖于对制度进行强制执行。如果市场交易费用大于零时,说明土地产权制 度对资源配置有影响,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将产生不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如果交易费 用为零时,说明无论什么样的土地产权制度

29、,在市场交易中资源都可能实现有效配置 3。 勃兰特 ( 2000)认为,经济环境不 同,农村集体土地权受农村领导行政决策影响巨大, 因此,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中基层民主情况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在农村土地流转条件方面,速水佑次郎 ( 1988)认为,只有当经营规模较大的上层 农户的农业剩余价值大于规模较小的下层农户的农业纯收入时,理论上才会出现农户见 的土地交易 4。梅卡姆 ( 1992)提出,产生土地流转的条件主要有市场自身发育程度、 土地产权制度的不稳定以及地方政府的干预等等。 在农地流转市场领域方面,奥尔森 ( 1999)利用一般租金均衡模型对农村土地市场 和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宄

30、 5。道格拉斯 麦克米伦 ( 2000)从经济学角度对土地市 场进行研宄,认为土地可以在市场进行自由交易。但是在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市场失效 造成土地交易混乱的情况,因此,应采取政府干预措施以弥补市场失灵 6。马修 戈登 (2001)以摩尔多瓦为例,对该地区小规模土地经营形式进行了研宄,认为促进农业生 产的共同投资经营会降低土地交易的障碍,但是如果没有交付批准使用的土地登记证和 R.H. Cohse. 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J.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ll. October, 1959 4(

31、 日)速水佑次郎 .农业经济论 M.李周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2 Olsen. The Risk and Decline of Nations M. Douglas C. Macmillan. An economic case for land reform M. Land use policy,2000 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分析一一以青州市为例 明确的土地产权,那么土地市场的功能很微弱 7。伊丽莎白 布拉贝克 ( 2002)认为, 在农村土地利用中,农地流转会造成农地规模变化和利用方式改变,从而造成农地生产 结构的变化。目前各地区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发展规模农业的最大障

32、碍是农地生产的细 碎分割 8。 1.3. 2国内研究动态 在土地流转概念方面,韩永志 ( 2006)认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在农村 土地承包中的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存在的前提下,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的 状态下,流出方依法将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从该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中分离出来的土地耕作经营权转移给他人的行为 9 *。邢树华 ( 2008)认为,土地承包经 营权流转,是指在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土地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农户自愿将土地的占有、 收益、处置、使用等部分权利通过合法途径,以转包、转让、入股、互换、出租等方式 转给其他农户或经营者,其实质是土地占有、收益、处置、使用

33、等权利的流转 。 在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及原因方面,王俊 ( 2010)认为,在农村,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农村土地变更土地用途的现象非常普遍,如将耕地变为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水塘等。 还有的以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名义将土地 集中起来进行非农产业开发,甚至进行房地产开 发,造成耕地资源的大量流失 11。王燕妮 ( 2011)认为,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划分不清 也是造成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一大原因。虽然我国法律规定镇、村、村民小组三级集体 土地所有权主体,但是实际上这些主体形同虚设,土地所有权实际上掌握在乡镇各级政 府手中,农民不掌握土地所有权,而只有使用权 12。唐林峰 ( 2011)认为,由于我国城 乡二

34、元制度的制约,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在医疗、养老、住房、升学就业等方面无法 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因此农民不愿放弃他们的土地 13。朱静虹 ( 2011)认为, 土地流转还存在着脱离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等原因,导致土地流转身份随意性较大,存于 村之间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14。刘娥苹 ( 2011)认为,由于土地流转监管不严,导致土 Matthew Gorton. Agricultural land reform in MoldovaM. Land Use Policy,2001 Elizabeth Brabec, Chip Smith. Agricultural land fragmentati

35、on: the spatial effects of three land protection strategies in the eastern United States M.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2 9韩永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 D.长春 :吉林大学 , 2006 1G邢树华,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D.济南 :山东大学 , 2008 11 王俊,关于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几点思考 J.经济师, 2010,( 12): 183-185 12 王燕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制环境探析 J.城乡建设, 2011,

36、( 05): 217-218 13 唐林峰,近期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研究综述 .法制与社会 J. 2011 (07): 265-266 14 朱静虹,毕发钱,肖红云,基于新时期土地流转下的村与经济发展反思 -以姚安县清河村为例 J.经济研究 ,2011 (3): 24-25 4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地流转无序性问题较大,许多地方没有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制度 15。夏涛 ( 2011)认为, 由于农民对土地流转的重要性认知不够,对于土地流转的收益和缺陷认识不足,导致流 转农户的权利受到较大损害 16。南伟强、敖美玲 ( 2010)认为,土地流转现象出现的制 度根基在于,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

37、下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经营权三权分立。该种 制度所带来的散户经营已经不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发展的要求 17。 张涛 ( 2010)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农民,而在现实中国家对于农村土地 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农民主体地位的法律保障还不够明确 18。陆冬妹、唐康元等 (2010)认 为,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还存在着流转程序不规范、流转合 同不完善、流转机构不健全、流转规模过小、流转土地用途改变等问题,造成土地流转 纠纷不断增多,损害了流转双方的利益,阻碍了土地流转的实施 19 * *。甄靖 ( 2010)通过 调研发现,许多地方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流转合同不规范甚至不签订流转合同, 流转主体不明确,流转规模过小,流转市场化程度低,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