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背景分析组织报告~.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48571 上传时间:2018-10-2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行业背景分析组织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电力行业背景分析组织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行业背景分析组织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行业背景分析组织报告~.doc(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1. 引言 .11.1 编写目的 .11.2 定义 .11.3 参考资料 .12. 行业总体分析 .12.1 行业状况分析 .12.2 主要研发目标 .13. 对行业现有应用系统的分析 .13.1 现状分析 .23.2 发展分析 .24. 建议开发的系统 .24.1 建议开发的系统的概述 .24.2 系统工作原理 .24.3 对行业改进之处 .24.4 影响 .24.5 局限性 .25. 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 .26. 已选系统方案的风险分析 .26.1 风险识别 .36.2 风险估计 .36.3 风险评价 .37. 结论 .3| 引言1. 编写目的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

2、信息化,电力市场的深化改革迫切要求电力企业进一步搞好信息化建设。到过一些电力企业进行信息化调研和开发工作,感到企业领导普遍重视信息化工作,开发人员和业务人员的积极性也很高。他们提出:生产自动化有了一定的规模,企业网已普遍建立,但是计算机应用系统太分散,信息不能共享,面对大大小小的“信息孤岛”不知如何去整合。根据的研发工作经验,认为应该从信息标准化工作入手,通过信息资源规划重建高档次的数据环境,才是整合现有应用系统,进一步搞好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正确途径。前一时期,不少企业上网的技术开发工作,仅仅局限在建设 Intranet 和接入Internet 上。他们购置服务器、通信设施、工作站和系统软件

3、,安装浏览器、做主页和各种 Web 页面等等,这固然是必要的工作,但是却大大冷落了数据库的开发和信息标准化工作,以至于页面浏览查询多了,共享数据库少了。大家都期望信息共享,但是,不首先解决信息共建问题,哪来的信息共享?应该看到,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通,企业与上级管理部门及外单位的信息流通,仅靠网上简单地提交表单和页面浏览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内部信息流通最快捷的机制是存取共享数据库,企业与客户、业务伙伴、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流通最快捷的机制,也是存取共享数据库。因此,企业的网络中心汇集的数据,要存储在经过精心设计的数据库中。用户提交的大量的、快速的信息查询请求,应该是搜索数据库之后以动态 Web 页面的形

4、式返回。所有这些,都取决于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企业(尤其是大型集团企业)的信息资源规划问题的解决。如果以为企业上网像社会上的个人上网那样简单-“有浏览器软件就可以上网,不需要搞什么数据标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搞好信息资源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奠基性、先导性工作。电力企业在电能生产供应的发、输、变、配、用等不同环节进行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在产生、处理、传输和使用着大量的、实时性的信息,其标准化程度和“信息流大问题”比其它行业有更高的要求。不能设想,一个电力企业的通信-计算机网络是一流的,而信息标准化和数据库建设是末流的。如此重要的问题靠谁去解决,怎样去解决?们

5、说,靠自己去解决-电力企业的领导应该高度重视,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经过调研、咨询和对前一阶段信息化工作的总结,决定进行正规的信息资源规划,准备根据信息资源规划方案整合提升已有的应用系统,开发新的集成化、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包括电子商务应用),们认为这是正确的思路。电力企业有发电、供电、规划设计、建设和检修工程等多种类型,这些企业尽管信息资源规划范围和内容有所不同,但基本方面和工作步骤大致是相同的:调查分析信息需求和数据流;制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建立全局和各职能域的信息系统框架-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信息体系结构模型。调查分析信息需求和数据流是按管理职能域进行的最基础的工作,包括

6、整理、定义信息系统和上网交流数据的格式和内容,对内外、上下数据流进行量化分析。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是指不同范围的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IRM)所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标准-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和数据库表标|准。这些标准的建立,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集成已有的成果、扎实细致的工作和一个不断改进修订的过程。建立全局和各职能域的信息系统框架是在大量的分析综合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按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由企业领导、业务负责人和系统分析人员共同从整体上构思和把握的信息网络、信息系统框架。其中功能模型是系统的功能结构框架,数据模型是

7、系统的数据结构框架,体系结构模型是系统的功能和数据关联结构框架。上述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包括对大量复杂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尤其是在众多人员分小组进行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定义与理解的一致性。资料的存储、修改和后续上网应用开发,更需要规划信息和知识的连续性。为此,要求信息资源规划的文档是电子化和自动化的,即建立计算机化的文档-信息资源元库(Information Resource Repository, IRR)。信息资源规划工具 IRP2000 能帮助实施上述规划步骤。该工具基于“面向对象信息工程”(Object-Oriente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OIE)方法论并与之

8、相配套,因此会自动化地支持信息资源规划的后续应用开发工作,包括企业现有信息系统网络化改造优化、新系统建设和大型信息系统的集成。IRP2000 的主要功能模块如下图所示。其中,“高层构思”模块,主要用于整理和保存企业领导、业务负责人关于信息资源网建设的构想、总体目标和已有系统的调查记录等。其余五个模块分别是上述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的过程和结果的交互分析、自动化处理和检索查询。需要指出的是,信息资源元库(IRR)决不是一般的“电子化文档”(文本或超文本文件),而是经过科学严格设计的、具有稳定性数据模型的“规划信息与知识”数据库。IRR是一种“活化的机内文档”。以它为中心的可视化、易操作程序将信息资源规

9、划工作的人工录、人机交互和自动化处理的工作量比例变为 1:2:7,因而能高质量、高效率地支持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和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一般起步较早,应用覆盖面较大,但不少企业的数据环境较差。经过正规的信息资源规划,基于信息资源规划方案的应用系统整合的主要任务有:1. 建立电力企业生产经营主系统的信息标准和主题数据库(如人力资源、技术监督、设备运行及维修、材料配件库存及采购、财务帐务及成本等); 2. 遵循已建立的信息标准和主题数据库结构,开发新的应用系统、外购或定制引进应用软件;3. 发供电实时信息接入管理信息系统,不仅面向值班调度人员,还要面向生产经营人员; 4. 孤岛式

10、办公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共享; 5. Web 查询系统访问管理信息系统的主题数据库或数据仓库。|2. 定义 电力信息化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应用中全过程的统称,是电力工业在电子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由传统工业向高度集约化、高度知识化、高度技术化工业转变的过程。电力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电力信息化工程是被原电力工业部确定的电力工业五项跨世纪的科技导向型工程之一。电力工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设重点是信息资源的开发,是电力工业信息化的核心。各级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是电力信息化的主要内容,电力企业信息化包括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 电力市场是电价、电力系统运行、负荷管理、供电

11、用电合作、通信和计算机系统的总和,是电力工业经营(包括运行与发展、内部与社会)管理与技术的综合体。电力市场具有交换和买卖电力,提供信息,融通资金的功能。电力市场的竞争局面,应让其在生产资料的交易上形成。电力市场采用法律、法规、经济等手段,本着公平竞争、自愿互利的原则,对电力系统中发电、输电、配电、用户等各成员进行协调运行的管理机制和执行系统的总和。3. 参考资料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信息化中的 MIS 建设再认识。 宋永华、刘广一、谢开。电力企业的模式(二)买电型和批发竞争型模式。 韩放,杨以涵、曹虻。在国建立电力市场是必然趋势。 汪恕诚。电力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的思考。 行业总体分析

12、电力信息化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应用中全过程的统称,是电力工业在电子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由传统工业向高度集约化、高度知识化、高度技术化工业转变的过程。电力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电力信息化工程是被原电力工业部确定的电力工业五项跨世纪的科技导向型工程之一。电力工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设重点是信息资源的开发,是电力工业信息化的核心。各级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是电力信息化的主要内容,电力企业信息化包括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实现企业信息化第一步要实现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通过生产一线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直接采集在线生产信息。第二步是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该系统一般在企业组建运行一段

13、时间、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管理体制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开始实施。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机关内部的信息系统,其信息直接由在线生产系统传输和基层单位报送,主要内容应包括机关办公自动化、业务数据处理、共享信息查询、电子邮件、Internet 使用等功能。电力信息化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基础装备(硬件、软件)、电力信息网络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化重大工程四个方面。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加速实现电力工业信息化,推动电力工业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运用现代化手段为电力工业从规划、建设、生产、交换到消费等全过程的经营活动提供优质服务,为电力工业的科学决策提

14、供服务。|*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需要,逐步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电力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一、 电力信息化基础装备现状1、硬件装备截止 1999 年 2 月,电力系统拥有计算机近 15 万台,小型机和工作站 1000 多台,其余为微机,93 年起每年以超过 20%的速率增长。全系统拥有各类规模局域网 2500 余个,包括了 10Mbps 的以太网、100Mbps 的 FDDI 或快速以太网、155Mbps 的 ATM 等。近几年新建办公楼基本拥有 PDS 布线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消防自动控制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保安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达到了智能化

15、办公的要求。2、国家电力公司计算机广域网建设1997 年 8 月原电力工业部正式颁发全国电力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规划,拉开了电力信息网络建设的序幕。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SPInet,State Power Information Network)是以全国电力系统通信网为基础,以国家公共通信资源为辅助数据通道,联接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内所有单位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信息服务网。它应用了国际互连网(Internet)的成熟技术,广域网协议采用 TCP/IP,是国家电力公司企业内联网(Intranet),是电力工业信息化的公共基础设施,是电力系统同国内外进行信息交流的窗口。其宗旨在于为电力系统实现电子化信息交换

16、和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促进电力工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加快电力工业信息化进程,为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分为四级结构:* 第一级网络(SPInet):联接国家电力公司与各电力集团公司、直属省电力公司及其他直属单位的信息网络,一级网是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的主干网;* 第二级网络(SPInet):各电力集团公司联接所属省电力公司及其他直属单位的信息网络,二级网是电力集团公司区域电力信息网;* 第三级网络(SPInet):各省公司(局)联接地区供电公司(局)及其他直属单位的信息网络,三级网是省电力信息网;* 第四级网络(SPInet):地区供电公司(局)联接县电业局及其他直属单位的

17、信息网络,四级网是地区电力信息网。 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的建设目标:* 1998 年上半年初步完成电力信息网一级网的建设。* 1999 年底实现在京其他单位的接入,全面完成一级网的建设,初步完成二级网的建设。* 2000 年底实现国家电力公司、电力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地区供电公司及大型发电企业的网络互联,初步完成三级网的建设。* 2010 年实现电力系统县电力局(供电局)以上单位的连网,完成电力信息网四级网的建设,全面实现系统内电子化信息交换。3、电力通信网与调度系统数据网络电力专用通信网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微波、载波、卫星、光纤、无线移动通信等多种类、功能齐全的通信手段,通信范

18、围覆盖全国,成为生产控制系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电力系统拥有微波干线 33000 多公里、光纤 3000 多公里、微波站 1100 多个、卫星地球站 32 座、110 千伏以上电力线载波电路 65 万话路公里以及 800MHz 移动通信等设备。在各网省公司电话会议网的基础上,已初步建成以国家电力公司为中心的全国电话会议网,通过网省电力公司|的汇接,可同时开通近 700 个电话会议分会场。在此基础上的电视会议系统也正在建设之中。调度系统数据网络是电力生产实时信息传输的网络,基于电力通信网络,一级网基本建成,二级网工程正在实施。该网络传输的主要信息

19、是电力调度实时数据、生产管理数据、通信监测数据等,是电力指挥安全生产和调度自动化的重要基础。4、电力信息资源的开发电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目标是,经过 10 到 15 年的建设,完善健全电力信息资源系统开发利用组织保障体系,形成集中、统一、稳定的信息采集渠道,基本建成覆盖全行业各门类的电力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为电力企业向集约型转变服务。电力信息资源主要由政务信息、业务信息、综合服务信息和辅助决策信息构成。开发利用的重点是业务信息。重点完成的项目是:* 建立和完善各级管理信息系统。按阶段任务完成各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实用化验收,并将其它业务系统联入管理信息系统。 * 建立网上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建成包

20、括文字、图像、图形在内的多媒体分布式和集中式综合信息数据库。* 建立宏观辅助决策系统。有计划地建立辅助决策的方法库、知识库、模型库及专家库等,研究有关经济运行、电力生产和宏观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算法。编制辅助决策软件,开发宏观决策信息。二、电力信息化重大工程应用现状1、发电厂、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大部分总装机容量 250MW 以上水电厂、单机容量 200MW 以上火力发电机组及 220 千伏变电站已配备了计算机监视/控系统,分布控制系统(DCS)已成为发展方向。单机容量 100-200MW 的火力发电机组,尤其是国产 125MW、200MW 和部分 300MW 机组。通过热控系统及相关工艺

21、设备的技术改造,改善机组的可控性和运行安全性,提高机组自动调节的投入率和保护动作的正确率,为实现电网 AGC 功能创造了条件。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减少了运行人员,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由于大部分使用的监控系统采用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因此某些单项指标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但在整体应用上差距仍很大。2、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目前全国 32 个网省(市、区)调,240 个地调和 500 多个县调都已配备了计算机监控系统。国调、网调、省调的自动化系统已达 100%,地调自动化系统已装备 85%,县调自动化系统已装备 25%。并以此为基础在能量管理系统(EM

22、S)、配电管理系统(DMS)以及在具有自主版权的支持软件平台和高级应用软件开发和工程化应用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有些成果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水调自动化系统建设也已起步。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投入运行,实现了大电网的区域电力调度,促进了电网安全、优质、经济的运行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3、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全国已有 29 个省采用集中型、分散型或分时控制等多种方式,通过技术手段对辖区实行负荷控制。在省会城市、大多数省辖市、重点城区和重点市,普遍建立了负荷中央控制站。其中 174 个市/县安装了集中型电力负荷控制装置;分散型装置可对 55500 户用电需求

23、进行调控。累计受监控的最大负荷达 3100 万千瓦。|随着供电的相对满足需求,电力负荷控制正在转化为电力负荷管理,通过对控制的用电负荷地区总负荷的监测,为安全、稳定、优质供电提供依据,成为改善服务和满足需求侧管理的有效手段。4、电力 CAD 系统水火电工程设计部门的计算机应用也有了较快发展,计算机应用的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并开始研究应用三维模型设计和建设工程数据库。到目前为止,电力系统设计院在工程设计中,分析计算、方案优选计算机处理率都已达到 90%,计算机平均出图率水火电分别达到 50%、70%以上。设计部门正在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 CAD 技术,实现工程勘测设计、工程管理和信息处理的现代化和科

24、学化,到本世纪末达到 90 年代初中期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做到无图板设计。5、管理信息系统(MIS)目前国家电力公司机关初步建成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信息综合查询系统。所有的集团、省公司都已按部颁标准完成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大部分进行了相应开发并逐步投入运行一些业务子系统。从深度上看,已建成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多数实现了与电网实时系统的互联,从单机单项应用向网络集成化系统发展。已经运行的单项业务子系统有的已发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有的则显著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 1. 行业状况分析目前,许多国家的电力工业都在进行打破垄断、解除管制、引入竞争、建立电力市场的电力体制改革,目的在于更合理地配置资源

25、,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电力工业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电力体制改革也逐步深入,电力工业以“公司制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为改革目标的基本取向,从现在起到 21 世纪初,在发电领域将逐步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形成开放发电侧的经营模式,即各发电公司按电价竞争上网的市场机制。因此,各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技术支持,必须适应国电力市场的需要。一、国电力工业步入电力市场的有利条件1、电厂产权多元化的出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工业出现了华能、外资、合资、股份制、地方集资等产权多元化的电厂,这一方面对缓和电力供需矛盾起到了的作用;另一方面,产权多元化

26、也造成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如何协调好投资各方的经济利益已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在没有健全的市场体制和监管体系下,对待不同产权的电厂,往往会出现两种问题倾向:一种是对系统内的电厂采取保护主义,不顾电厂的机组效率如何,优先保证其多发,排斥其它电厂;另一种是为了吸引外资,只要是外资电厂,就给予种种优惠条件,使其不承担任何风险便可以获得利润。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建立一个健全的电力市场,创造一种平等竞争的环境,使投资者在承担一定风险的情况下有利可图。2、电力供需形势发生了变化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国电力供需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近10 年来全国每年投产大中型项目

27、达 10GW 以上,到 1996 年底,电力总装机容量已达236GW。电力供需矛盾趋于缓和,大部分地区严重缺电的局面得到缓解,一些地区还出现了|电力供大于求的情况,电力生产开始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这一变化使得供电部门受到前所未有的销售困难的考验,并冲击了电力企业的经营思想。电力企业由电力生产和使用的管理者,转变为电力经营者和用户的服务者,指导思想也由分配电力和限制用电转变到搞好需求侧管理、加强负荷预测和鼓励用户用电上来。为了促进电力销售,一些供电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电企业的工作模式,不断转变思想,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加强电力调度和检修工作,加快城乡电网的建设

28、和改造,提高服务水平。电力企业的这种促销行为,在客观上加快了其进入电力市场的步伐。二、国电力市场发展现状1、内部模拟电力市场的发展早在 80 年代,网、省电力局开始对统一核算成本进行改革,对其下属的发电厂和供电局实行内部承包,一些省电力局在承包中将对发电量的考核变为峰谷考核,有的电力局还采取了以峰谷电价来考核发电厂和供电局的方式,这就形成了模拟电力市场的雏形。随着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省电力公司和集团电力公司相继成立,电力公司的经营机制发生了转变。1994 年前后,浙江、安徽、湖南等省电力公司开始把这种考核改为“模拟电力市场”,按照商业化运营的要求,改进核算办法,建立电网模拟结算中心,进行内

29、部电力商品交换;华东电力集团公司也已在 1996 年决定用 3 年的时间取消送电省的配计划,逐步转向商业化运营。模拟电力市场的内容主要包括:实行网、省电力公司与各发电厂签订并网调度协议、电力购销合同和经营责任制协议,对各下属企业实行内部价格、内部利润、内部核算、内部分配与指标考核相结合的经营责任制办法,发电厂竞价上网,对供电局按内部电价结算,以内部利润的高低来评价发、供电企业的业绩。从 1994 年至今,国已有近三分之一的网、省电力公司启动了内部模拟市场,其基本形式是:把电力公司分为发电、供电和调度三个环节,调度充当经纪人的角色。省电力公司对所属每个发电厂核定一个上网电价,电网按上网电价向发电

30、厂购电,增收部分费用之后,以统一的价格向供电企业售电。2、互联电网的商业化运营南方电力联营公司是中央和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4 省(区)联合办电,由国家电力公司归口领导,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公司成立之初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4 省(区)经济发展和能源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状况,按照国家重点开发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能源政策及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联合开发国西南地区丰富的电力资源;实现西电东送、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促进 4 省(区)优势互补及经济协调发展。由于南方联营公司与 4 省(区)电力公司之间没有其它网省局之间的上下级关系,而只有利益关系,担当各省

31、区之间的电力贸易任务,这就为电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几年来,随着运行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一整套电网商业化运营机制已逐渐成熟,它为国电力市场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南方电网商业化运营的具体内容包括:交易合同与交易计划的制订;采集与计量;交易结算等。三、国发展电力市场需解决的问题1、健全电力市场体制 加速厂网分离进入电力市场进行竞争的主体,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约束、自发展的电力企业。因此在建立和开放电力市场时,必须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贯彻竞争的原则、效益的原则、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和科学管理的原则,将发电厂和电网分离,使电力|市场竞争的各主体明确化。各发电厂改

32、组成具有独立法人的竞争实体,形成各发电公司按电价竞争上网的机制,促使电力企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国现有电厂根据其产权可分为 3 类:国家投资的,网、省公司全资拥有的发电厂;网、省公司与其它投资者一起参股拥有的发电厂;独立投资者拥有的电厂。要将各类电厂同时从电网中分离出来,目前还有一定困难,应该允许分阶段、分批与电网分离。新建电厂大多是合作、合资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与电网只保持经济和调度合同关系,有条件的立即与电网分离;国家投资的电厂,通过公司制改组从电网独立出去,成立独立发电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厂网分离过程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如国家投资如何回收

33、,网局和地方拥有的股份如何处理等,都需要国家制订相关的政策法规予以明确。另外各厂独立经营后也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一些老厂普遍存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现象,后勤、管理等部门的人数远超过生产第一线的人数。以华东网直属厂为例,厂网分离后,需要保留的人员只有三分之一。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相对完善的再就业、社会保险等制度。 形成平等竞争的机制“公平、公正、公开”是电力市场最基本的原则,也是电力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目前国内的电力市场平等竞争问题矛盾很突出,主要体现在老厂与新厂之间,集资厂与“统配”厂之间。反映到具体内容主要有两个:(1)竞争基础。新建电厂普遍容量大、效率高、煤耗低,人员负担轻,就

34、机组本身的条件而言,具有很强的竞争实力;而老厂容量小、效率低、煤耗高,人员负担重,竞争实力相对弱。因此厂网分离以后,各发电厂以厂为实体参与市场竞争时,必然面临竞争起点不一致的问题。一些可以参考的做法是:在厂网分离、组建发电公司时,采用几个新厂与几个老厂组合成立一个发电公司,以发电公司为实体将债务和人员管理成本分摊,使发电公司之间竞争实力相当。这样发电公司就可以在内部优先安排性能好、效率高的机组发电,其次按照性能效率高低安排其它机组的出力。这也是目前一些网局、省局改造直属发电厂经营机制的基本思路。(2)发电计划。在缺电的背景下,发电计划是由各地调报负荷要求,省调根据网内机组可用容量统一安排各发电

35、厂发电计划。在集资办电过程中,为了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电网管理部门与之签订了保运行小时、保上网电量、保上网电价的有关协议。现在电力供应形势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当时签订的协议在今天看来已不适合新的形势,不符合规范发电侧电力市场的要求。要本着相互理解、长期合作的精神,对协议内容进行协商调整,对新建独立发电厂的上网协议,要根据市场预测和负荷预测的情况,确定协议的相关内容,使独立发电厂与电网之间建立起市场关系,顺利地实施电网商业化运营。 理顺电价机制目前国内对发电厂上网电价实行一厂一价,由上级主管部门核定。在前一阶段实行新电价的过程中,由还贷电价、投资回报率来确定新建的集资电厂的上网电价,其电价结构与

36、原国有“统配”电厂的上网电价不具有可比性,国家拨款建设的电厂,上网电价中没有考虑投资的回收,上网电价很低,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如果简单地采取按电价自低到高的顺序上网,效率高、煤耗低的新厂反而不能优先于效率低、煤耗高的老厂,这样不利于电力工业现代化。国电力市场上网电价复杂、竞价上网困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发电容量成本较大和现存|电厂产权复杂、资产不清造成的。对于发电容量成本较大的情况,不能仅考虑成本最小,而必须将容量和电量成本综合优化。对于发电厂产权复杂、资产不清的情况,应该对现存的电力资源用经济学方法进行评估、并计入电价。另外,国输电网的建设仍很落后,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公司与发电公司分离之后,

37、输电网同样面临发展的问题,因此,国电力市场的输电定价应考虑到电网公司的年收支平衡,并应提供年度发展的经济激励。2、电力市场行为为了保证电力市场的正常运营,为电力市场各主体提供一个开放、公平、规范的竞争环境,必须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电力市场规约体系,作为电力市场竞争的行为准则及发生经济纠纷时的仲裁依据,主要包括:市场体制性规约和运行性规则。市场体制性规约应结合国电力工业的具体特点,建立各种法规,保证各发电市场主体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其法人所有权、收益权和经营权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形成一个依法办电、依法养电、依法用电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秩序。对于市场运行性规则,结合国将

38、于 2000 年建成规范的开放发电侧电力市场的要求,主要应考虑以下原则:(1)发电市场的准入原则,即进入发电市场必须遵守一定的法规和具备相应的条件。其投资的电源,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项目必须列入国家的发展规划,必须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审批和建设,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法规与电网经营企业签订并网、购电和调度等协议,服从电网通过优化后制定的年度购、售电计划,并服从统一调度、统一管理。(2)要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条件,并遵循竞争的原则。(3)建立电力市场的交易规则,即发电市场交易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其目的是保证各方在自愿、等价、互惠的基础上进行交易。电力市场法规应由国家制定,具有政策性、权威性、

39、同一性,是制定运行规则的指导原则;而市场运行规则,则是由各网、省电力公司根据自身实际及市场条件,按照电力市场法规的要求具体制定。3、开发和完善电力市场所需的技术支持系统电力市场是电力系统运行、负荷管理、供用电合作、通信和计算机系统的总和,通过电力交易的方法实现其自身的运作。因此电力市场的运作是一项综合技术,需要一整套准确、可靠的电力电量计量系统、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调度监视系统和结算系统,并需建立一系列适应市场机制要求的调度管理规则和制度。电力市场要求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从发电、输电、供电、配电到用电都要进行协调控制和管理,以满足对机组和负荷进行控制的要求。与以往强制性的调度和管理不同的是:电力市场的各种控制和管理是建立在贸易伙伴关系上的,最重要的控制信号已不再是机组的调节和开关信号,而是电价。国外电力市场的实际运营情况表明,自动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经济功率交换所带来的效益。由于过去对经济性重视不够,因而系统经济调度的基础较薄弱。(1) 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