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相对数》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5470800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态相对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动态相对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态相对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态相对数》PPT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动态相对数动态相对数时时 间间 序序 列列 分分 析(析(1)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阐述动态数列编制和动态数列指本章阐述动态数列编制和动态数列指标的计算和应用等问题。学习本章要求标的计算和应用等问题。学习本章要求掌握掌握:1.动态数列编制的基本要求。动态数列编制的基本要求。2.水平和速度两方面动态分析指标的计算水平和速度两方面动态分析指标的计算和应用。和应用。3.长期趋势分析和预测的方法。长期趋势分析和预测的方法。一一 时间序列时间序列1、现象的一组数据按时间的顺序排列所、现象的一组数据按时间的顺序排列所形成的组合。形成的组合。2、时间序列的两个、时间序列的两个基本要素基本

2、要素 一是现象发生所属的时间;一是现象发生所属的时间;二是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统计数据。二是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统计数据。次数分布数列 分组 次数时间数列 时间 指标数值区别:500 2000 330 1999 100 1997 160生产总值(万元)1998年 份练习:练习: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是:(时间序列的构成要素是:(B )A、变量和次数、变量和次数 B、时间和统计数据、时间和统计数据 C、时间和次数、时间和次数 D、主词和宾词、主词和宾词3、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通过描述现象的过去,通过描述现象的过去,发现现象在时间上的规律,发现现象在时间上的规律,预测现象的未来发展趋

3、势。预测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4、分类:、分类:绝对数时间序列绝对数时间序列按按指标性质指标性质 相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数时间序列 平均数时间序列平均数时间序列二、动态数列的种类二、动态数列的种类 1、总量指标动态数列总量指标动态数列时期数列时期数列时点数列时点数列特点?特点?连续时点数列连续时点数列间断时点数列间断时点数列间隔相等时点数列间隔相等时点数列间隔不等时点数列间隔不等时点数列12月底八月底三月底一月底 时 间 240 229 238 230职工人数(人)某企业某年职工人数统计表按时间状态按时间状态2、相对指标动态数列、相对指标动态数列3、平均指标动态数列、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

4、标动态数列的形成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的形成 120 三月 105 二月 98计划完成程度(%)一月 月 份 68 三月 70 二月 60工人占全部职工 比重(%)一月 月 份 168 三月 170 二月 160工人劳动生产率 (件/人)一月 月 份时间序列(一个例子)表表11-1 国内生产总值等时间序列国内生产总值等时间序列年年 份份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亿元)年末总人口年末总人口(万人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消费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元元)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8547.921617.826638.134634.

5、446759.458478.167884.674772.479552.8114333115823117171118517119850121121122389123626124810 14.3912.9811.6011.4511.2110.5510.4210.069.5380389610701331178123112726294430945、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1)时间可比:)时间可比:时间跨度统一(2)范围可比:)范围可比:总体范围统一(3)经济内容,计算口径,计)经济内容,计算口径,计算方法可比。算方法可比。指标的经济内容统一二、二、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现象发展的水

6、平指标动态分析的指标两类动态分析的指标两类反映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反映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反映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反映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一)、发(一)、发 展展 水水 平平 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其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其数值数值根据各发展水平在动态数列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根据各发展水平在动态数列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同可以表现为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可以表现为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发展水平发展水平最初水平最初水平最末水平最末水平报告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基基 期期:用来进行比较的基础时期。用来进行比较的基础时期。报告期:所要研究的时期。又

7、可称计算期。报告期:所要研究的时期。又可称计算期。(二)(二)、增增 长长 量量增增长量是以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基本公式:基本公式:增长量增长量=报告期水平报告期水平 基期水平基期水平根据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根据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1、逐期增长量、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报告期水平 报告期前一期水平报告期前一期水平符号表示:符号表示:2、累计增长量、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报告期水平 固定基期水平固定基期水平符号表示:符号表示:3、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逐期增减量与逐期增减量与累计增减量累计增减量关系:关系:累计增减量等于逐期

8、增减量之和累计增减量等于逐期增减量之和 4、平均增长量的计算、平均增长量的计算计算方法计算方法(n代表动态数列的项数代表动态数列的项数)观察期内各逐期增长量的平均数观察期内各逐期增长量的平均数三、时间数列的发展速度分析(要点)1.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2.说明现象在观察期内相对的发展变化程度和方向主要包括以下指主要包括以下指标:发展速度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增长百分之一的绝对值增长百分之一的绝对值 (一)(一)发展速度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发展速度=(1 1)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2 2)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关系)1.观察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最末期的定基发展速度 2.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用后者除以前者,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二)二)增长速度增长速度(增(增减速度)减速度)增长速度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00%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00%注意: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注意: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换算长速度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换算关系关系通常要先将增长速度转化为发展速度,通常要先将增长速度转化为发展速度,再进行计算。再进行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