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第1课时自然灾害及其常见类型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1010540.pptx

上传人:X** 文档编号:5470579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第1课时自然灾害及其常见类型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1010540.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第1课时自然灾害及其常见类型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1010540.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第1课时自然灾害及其常见类型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1010540.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第1课时自然灾害及其常见类型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课件鲁教版必修第一册20191010540.pptx(4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成因第第第第1 1 1 1课时自然灾害及其常见类型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课时自然灾害及其常见类型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课时自然灾害及其常见类型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课时自然灾害及其常见类型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第一PPT模板网-WWW.1PPT.COM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自然灾害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因自然异常或者快速变化,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环境破坏的现象或事件。有时人类活动也会触发或者诱发自然灾害。2.危害程度自然灾害损失的大小不仅与自然异变的强度、速度有关,而且与自然异变发生地的人口密度、产业布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链接生活强度相

2、当的同一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是否相同?提示:强度相当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由于发生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其危害程度可能大不相同。一方面,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自然地理背景不同;另一方面,各地区的人口密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防灾减灾能力也不同。自主预习自我检测3.规律一般来说,受灾区人口密度越大、社会发展水平越低,伤亡人数越多;受灾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损失则越大。链接生活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灾害为什么具有更大的风险?提示:(1)西部地区气候以干旱、半干旱为主,地形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2)西部草原面积广阔,以畜牧业为主,经营粗放,靠天养畜,载畜量小。科技水平、经济水平

3、差,抵御灾害的能力差。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二、自然灾害的常见类型我国根据灾害特点、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将自然灾害分为七大类:1.气象灾害:暴雨、干旱、寒潮、龙卷风、雹灾、暴风雪、霜冻等。2.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海水入侵、海平面上升等。3.洪水灾害:洪水、雨涝等。4.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5.地震灾害:地震及由地震引起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河流与水库决堤。6.农业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和鼠害、农业气象灾害等。7.林业灾害:森林病虫害和鼠害、森林大火等。自主预习自我检测链接生活我国东部灾害区的主要灾害及成因是什么?提示:洪涝、干旱、病

4、虫害、霜冻、寒潮等。因为本区平原最集中,是许多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多洪涝;华北地区,农业发达,多春旱等。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三、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地震1.地震成因:岩石在内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超过承受限度,发生破裂或错动,能量急剧释放,并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2.地震构造(1)图中C为震源,B为震中,BC为震源深度,AB为震中距。(2)D位于等震线上,是指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自主预习自我检测3.震级和烈度4.地震危害: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道路损坏、资源环境破坏等,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自主预习自我检测5.地震分布最主要的地震分布带:板块边界。自主预习自我检测易

5、误辨析地震的震级和烈度各反映地震什么指标?有何区别?提示:震级是地震所释放能量大小的反映,震级越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越大,其破坏力越强。烈度是地震发生后,反映不同地区具体破坏程度的指标,受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等多个因素影响,烈度越大,则当地受地震破坏越严重。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再加上内部断层众多,因此地震频发。根据我国历史上地震的发生情况,可以划分出四大地震带,即台湾与福建沿海地震带、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震带、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震带、新疆地区盆地边缘地震带。自主预习自我检测自主预习自我检测链接生活我国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我国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

6、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自主预习自我检测1.判断题(1)自然灾害损失的大小仅与自然异变的强度、速度有关。()(2)人类活动也会触发或者诱发自然灾害。()(3)地球上每年发生约数百万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地震是人们感觉到的。()(4)自然灾害损失的大小不仅与自然异变的强度、速度有关,而且与自然异变发生地的人口密度、产业布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答案:(1)(2)(3)(4)自主预习自我检测2.按成因机制,可以将地震划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人工诱发地震。3.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列关于灾情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7、)A.灾害强度越大,灾情越严重B.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轻C.灾害强度越小,灾情越严重D.抗灾能力越高,灾情越严重解析:灾害强度大,危害程度大,反之危害程度小;经济发展水平高,危害程度大,反之危害程度小;防抗灾能力弱,危害程度大,反之危害程度小。答案:A自主预习自我检测4.某岛屿所在国家人口密度为16人/千米2,2018年人均GDP达37000美元。下图为该岛屿位置示意图。说明图中岛屿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解析:火山、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结合图示位置可分析原因。答案:该岛屿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自然灾害损失的差异自然灾害损

8、失的差异问题探究问题探究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唐山发生地震,震级里氏7.8级,震中烈度11度。同日18时43分,在距唐山40余千米的滦县又发生里氏7.1级地震,震中烈度9度。这次地震发生在工业城市,人口稠密,损失十分严重。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在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全国多个省市都有震感。同时根据教材表4-1-1和表4-1-2提供的信息,完成下题。分析两次地震造成的灾害损失差异的原因。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提示:唐山地震发生于1976年,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9、,防灾减灾能力较低,所以那时的破坏程度和经济损失相对来说比较小(当然这个破坏程度不包括人员伤亡),而现在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水平相对较高,所以汶川地震带来的破坏程度和经济损失跟唐山地震比较相对较大。汶川地震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地震之后的次生灾害,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汶川位于川滇黔地震断裂带上,而且此次地震震源浅,震动时间长。同时因为四川地区多是山区,引发的次生灾害较多。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名师精讲名师精讲1.分析自然灾害危害程度高低的方法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密集度高的地区,灾害绝对损失严重,各项绝对指标高。相反,在人口和城镇稀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10、,即使发生了强度较大的自然灾害,绝对损失也较低。灾害的相对损失与绝对损失不一样。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虽然灾害的绝对损失严重,但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多,经济总量高,防灾减灾的基础雄厚,灾害对该地区的危害程度仍然较轻,所以相对损失较低。相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人口较少,经济总量小,抗灾减灾的能力弱,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灾害对该地区的危害程度仍然较高,相对损失较大。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2.唐山灾情严重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1)自然因素主要有:与震中距有关,唐山位于华北地震带,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市区。与震发的时间有关,凌晨震发,逃生的机会少。(2)人为因素主要有:与人口密度有关,唐山是百万以上人口

11、的大城市。与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有关,房屋抗震系数小。与人的防震意识弱有关。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典例剖析典例剖析例例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素养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解析:第一步,获取信息:题干信息

12、“重大人员伤亡”,文本信息“24时左右”“里氏8.0级地震”“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河、渭大泛”。解答该题主要结合材料中信息进行分析。如里氏8.0级地震说明震级高、烈度大;发生时间在24时左右,人员来不及反应。第二步,思维路径:从材料看,该次地震震级高,余震多,地震影响的范围广,发生地震时“24时左右”,不利于人员逃生、自救与互救,又加上“河、渭大泛”,所以造成的损失较大。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说明波及范围广、人口多;“房屋陷入地中”说明房屋倒塌严重;“河、渭大泛”说明次生灾害严重。第三步,写出答案: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反应;地震波及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

13、重;次生灾害(水灾)严重。答案: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发生在午夜,人员来不及反应;地震波及范围广、人口多;房屋倒塌严重;次生灾害(水灾)严重。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中国的地震分布中国的地震分布问题探究问题探究读教材图4-1-6中国发生过大地震的地点,结合材料探究: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1)中国的地震分布有何特点?(2)根据中国地理分析地震灾情情况,并分析成因。提示:(1)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

14、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2)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46%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名师精讲名师精讲1.中国的地震分布及四个多发区地质灾害的成因(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东少西多,地质构造特点是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中国西部地区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密集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对我国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影响最大。(2)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

15、区地质灾害的成因。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处在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地带,地壳活动强烈。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成因是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挤压碰撞。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2.中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程度的地域分布特点是:从东部向西部损失由大到小。3.西部地区自然灾害的直接危害较轻,但引发的资源、环境破坏效应却最为显著,因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4.自1949年以来我国地震死亡人口和经济损失的发展变化,表现出死亡人口总体下降,而经济损失迅速上升的趋势。思维延伸分析我国近年来死亡人口下降与经济损失上升的原因。提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灾害

16、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震的预测、建筑物的加固、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伤亡减少。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典例剖析典例剖析例例2下图为中国自然灾害年均损失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1)图中东部数值比西部高,是因为()A.东部自然灾害种类比西部多B.东部人口比西部多C.东部单位面积上的经济产值比西部高D.东部单位面积上的灾害数量比西部多(2)关于图中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地春季常有旱灾B.乙地夏季常有涝灾C.丙地秋季常有台风D.丁地冬季常有寒潮素养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力。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解析:根据影响我国东西灾害危害

17、程度的因素分析第(1)题,自然灾害对财产的危害程度除了受自然灾害活动强度影响外,还与受灾财产的类型、价值及时空分布有关;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等知识分析第(2)题。第(1)题,从图中自然灾害的年均损失等值线数值可以看出东部比西部高,这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西部地区高,因此单位面积上的经济产值比西部高。第(2)题,甲地为我国黄淮海平原地区,春季常有旱灾;乙地为我国江淮地区,夏季常发生涝灾;丙地为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夏秋季节常有台风;丁地处于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冬季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答案:(1)C(2)D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自然灾害的种类及

18、影响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影响问题探究问题探究2019年4月10日,俄罗斯东部堪察加半岛上长期活跃的Shiveluch火山发生了一次强劲喷发,它的火山口向大气层中释放出了一股蒸汽和灰烬,此处附近是无人区。新华社消息:2018年1月31日,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贝拉镇,里氏6.2级地震袭击了巴基斯坦部分地区,造成至少一名儿童死亡、九人受伤。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报道,2019年2月12日早上,印度新德里一家酒店发生火灾,有9人在火灾中死亡。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1)试辨析以上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自然灾害?为什么?

19、(2)荒无人烟的地区会发生自然灾害吗?(3)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与经济和人口的关系是怎样的?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提示:(1)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是自然灾害,以地震为诱因,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情。是自然灾害,以雨雹为诱因,造成作物受灾的灾情。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原因引起的火灾。(2)不会。因为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才称为自然灾害,无人区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不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也就不是自然灾害。(3)自然灾害强度相同条件下,经济越发达、人口越密集,危害程度越大;经济、人口密度相当条件下,自然灾害强度越大,危害程度越大;一般经济越发达,防灾减灾能力越强,

20、造成的人口伤亡数量少而经济损失大。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名师精讲名师精讲我国根据灾害特点、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将自然灾害分为七大类: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典例剖析典例剖析例例3下图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图例中数字所代表的灾害类型:冻土、冰川为主;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沙漠化为主;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岩溶、塌陷为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1)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灾害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B.灾害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华北平原C.灾害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D.灾害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吐鲁番盆地(

21、2)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的主要原因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的主要自然因素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的主要原因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素养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解析:第(1)题,所代表的以冻土、冰川为主的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东北北部地区。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终年气温较低,冰川广布;东北北部地区因纬度高,冬季气温很低,也分布着大面积的冻土。所代表的以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在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比较多见,但华北平原极少发生。所代表的荒漠化在内蒙古高原上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的地区时有发生,黄土高原

22、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所代表的以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的灾害主要发生在黄土高原,吐鲁番盆地少见。第(2)题,灾害主要是由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降水丰沛,岩溶地貌发育造成的。答案:(1)A(2)C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A.春旱、寒潮、沙尘暴B.寒潮、台风、沙尘暴C.春旱、暴雪、沙尘暴D.洪涝、寒潮、泥石流2.该地区最有可能是()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C.东南丘陵D.华北平原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根据关联图的箭头所示的因果关系来判断。降水总量少,变率大,甲为春旱;接近沙源地,春季降

23、水少,多大风,因此丙为沙尘暴;冬季风强盛,导致较强的降温,乙为寒潮。第2题,根据气候条件降水变率大,春季灌溉用水多,可知春季降水少;由接近沙源地、位于北方、植被覆盖率低可以排除B、C。四川盆地春季降水多。答案:1.A2.D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某年1月,3天内云南盈江县共发生小地震92次。据不完全统计,地震受灾3.72万户,受灾人口14.8万人,紧急避险群众8.59万人,其中需要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4万人;房屋受损7836户、23645间,其中房屋倒塌37间;严重受损1700户、5378间;轻度受损6136户、18267间。据此完成34题。3.造成此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此地多火山而引

24、起地震B.平原地区,地壳较薄C.印度洋板块向北挤压而形成构造地震D.地壳运动引起的断裂活动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4.地震造成当地农村大量人员受伤,与之无关的原因是()A.某些建筑抗震能力差B.正值当地河流洪水期,引发洪水灾害C.当地人口密度较大D.当地居民防震知识缺乏解析:第3题,云南盈江县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即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处,印度洋板块向北挤压,形成地震。第4题,地震造成农村人员受伤较多,与当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较低、当地人们的抗震防震意识较差及密集的人口有关,地震与洪水没有直接关系,1月份也不是洪水暴发的季节。答案:3.C4.B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5.读图文材

25、料,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上图所示甲、乙两地同一年内先后发生了地震,相关情况见下表。甲地损失比乙地大,主要是由于甲地的地震引发了灾害,此灾害是如何形成的?请利用表中两条信息加以说明。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当堂检测解析:本题以图表信息为载体,考查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以及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成因。作答时,首先考虑地震可引发的自然灾害有哪些,再从甲地的地形和由图表中提取的时间、震源深度、植被状况以及人员财产损失信息去分析。答案:滑坡(崩塌;泥石流)A信息:高山峡谷地区。说明:山体坡度大,岩体不稳定。B信息:植被稀疏。说明:地表松散物质裸露,容易滑落。C信息:地震发生时间为8月。说明:正值雨季,降水多。若答滑坡,则A、B、C任答两条。若答崩塌,则A、B必答。若答泥石流,则C必答,A、B任答一条。PPT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