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设计.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5470056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PT 页数:186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刷电路板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6页
印刷电路板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刷电路板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电路板设计.ppt(18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第第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7.1 印制电路板的基础知识印制电路板的基础知识 7.2 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7.3 PCB绘图操作界面绘图操作界面 7.4 单面板单面板PCB绘制实例绘制实例 7.5 双面板设计实例双面板设计实例 7.6 印制电路板的输出印制电路板的输出 思考题与练习题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7.1 印制电路板的基础知识印制电路板的基础知识7.1.1 印制电路板简介1.印制电路板简述印制电路板是通过一定的制作工艺,在绝缘度非常高的

2、基材上覆盖一层导电性能良好的铜薄膜构成覆铜板,然后根据具体的PCB图的要求,在覆铜板上蚀刻出PCB图上的导线,并钻出印制板安装定位孔以及焊盘和过孔。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2.印制电路板的分类根据板材的不同,可将印制电路板分为纸质覆铜板、玻璃布覆铜板和挠性塑料制作的挠性敷铜板。其中,挠性敷铜板能够承受较大的变形,通常用来做印制电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1)单面板。单面板是在绝缘基板上只有底面(也就是PCB图中所说的“BottomLayer”层)敷上铜箔,顶面则是空白的。(2)双面板。双面板在绝缘基板上两面都敷上铜箔,因此PCB图中两面都

3、可以布线,并且可以通过过孔在不同工作层中切换走线。(3)多层板。多层板是在绝缘基板上制成三层以上的印制电路板。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7.1.2PCB板的设计流程PCB板是所有设计过程的最终产品。PCB图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设计结果是否能满足要求,PCB图设计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规划PCB在正式绘制之前,要规划好PCB板的尺寸。这包括PCB板的边沿尺寸和内部预留的用于固定的螺丝孔,也包括其他一些需要挖掉的空间和预留的空间。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2.将原理图信息传输到PCB中规划好PCB板之后,就可以将原理图信息传输到PCB中了。3

4、.元件布局元件布局要完成的工作是把元件在PCB板上摆放好。布局可以是自动布局,也可以是手动布局。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4.布线根据网络表,在ProtelDXP提示下完成布线工作,这是最需要技巧的工作部分,也是最复杂的一部分工作。5.检查错误、撰写文档布线完成后,最终检查PCB板有没有错误,并为这块PCB板撰写相应的文档。文档可长可短,视需要而定。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PCB板面基本组成PCB板面由铜膜导线、助焊膜和阻焊膜、层、焊盘和过孔、丝印层以及敷铜等几部分组成。1.铜膜导线铜膜导线也称铜膜走线,简称导线,用于连接各个焊盘,是印制电路板

5、最重要的部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与导线有关的另外一种线常称为飞线,即预拉线。飞线是在引入网络表后,系统根据规则生成的,是用来指引布线的一种连线。飞线与导线有本质的区别,飞线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连线,它只是在形式上表示出各个焊盘的连接关系,没有电气的连接意义。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2.助焊膜和阻焊膜各类膜(Mask)不仅是PCB制作工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而且更是元件焊装的必要条件。按“膜”所处的位置及其作用可将其分为元件面(或焊接面)助焊膜(TOPorBottomSolder)和元件面(或焊接面)阻焊膜(TOPorBottomPasteMa

6、sk)两类。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3.层Protel的“层”不是虚拟的,而是印制电路板材料本身实实在在的铜箔层。现今由于电子线路的元件密集安装、抗干扰和布线等特殊要求,一些较新的电子产品中所用的印制板不仅上下两面可供走线,在板的中间还设有能被特殊加工的夹层铜箔。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4.焊盘和过孔1)焊盘(Pad)焊盘的作用是放置焊锡,连接导线和元件引脚。选择元件的焊盘类型要综合考虑该元件的形状、大小、布置形式、振动和受热情况、受力方向等因素。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Protel在封装库中给出了一系列不同大小和形

7、状的焊盘,如圆、方、八角、圆方和定位用焊盘等,但有时这还不够用,需要自己编辑。例如:对发热且受力较大,电流较大的焊盘,可自行设计成“泪滴状”。一般而言,自行编辑焊盘时除了以上所讲的外,还要考虑以下原则: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1)形状上长短不一致时,要考虑连线宽度与焊盘边长的大小差异不能过大。(2)需要在元件引脚之间走线时,选用长短不对称的焊盘往往事半功倍。(3)各元件焊盘内孔的大小要按元件引脚粗细分别编辑确定,原则上内孔的尺寸比引脚直径大0.20.4mm。焊盘直径取决于内孔直径,如表7.1所示。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表7.1焊盘内孔直径

8、与焊盘直径对照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对于超出上表范围的焊盘直径,可用下列公式选取:直径小于0.4mm的孔:D/d=0.53。直径大于2mm的孔:D/d=1.52。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2)过孔(Via)为连通各层之间的线路,在各层需要连通的导线的交汇处钻上一个公共孔,这就是过孔。过孔有三种,即从顶层贯通到底层的穿透式过孔、从顶层通到内层或从内层通到底层的盲过孔以及内层间的隐藏过孔。过孔从上面看上去有两个尺寸,即通孔直径(HoleSize)和过孔直径(Diameter),如图7.1所示。通孔和过孔之间的孔壁由与导线相同的材料构成,用于连接不

9、同层的导线。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1过孔尺寸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一般而言,设计线路时对过孔的处理有以下原则:尽量少用过孔,一旦选用了过孔,务必处理好它与周边各实体的间隙,特别是容易被忽视的中间各层与过孔不相连的线与过孔的间隙。需要的载流量越大,所需的过孔尺寸就越大,如电源层、地层与其他层连接所用的过孔就要大一些。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5.丝印层为方便电路的安装和维修,在印制板的上下两表面印上所需要的标志图案和文字代号等,例如:元件标号和参数、元件轮廓形状和厂家标志、生产日期等,这就称为丝印层(Silks

10、creenTop/BottomOverlay)。6.敷铜对于抗干扰要求比较高的电路板,常常需要在PCB上敷铜。敷铜可以有效地实现电路板的信号屏蔽作用,提高电路板信号的抗电磁干扰的能力。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7.2 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7.2.1印制电路板元件布线的基本原则印制电路板设计首先需要完全了解所选用元件及各种插座的规格、尺寸、面积等。当合理地、仔细地考虑各部件的位置安排时,主要是从电磁兼容性、抗干扰性的角度,以及走线要短、交叉要少、电源和地线的路径及去耦等方面考虑。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印制

11、电路板上各元件之间的布线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印制电路中不允许有交叉电路,对于可能交叉的线条,可以用“钻”、“绕”两种办法解决。(2)电阻、二极管、管状电容器等元件有“立式”和“卧式”两种安装方式。(3)同一级电路的接地点应尽量靠近,并且本级电路的电源滤波电容也应接在该级接地点上。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4)总地线必须严格按高频中频低频一级级地按弱电到强电的顺序排列,切不可随便乱接。(5)强电流引线(公共地线、功放电源引线等)应尽可能宽些,以降低布线电阻及其电压降,减小寄生耦合而产生的自激。(6)阻抗高的走线尽量短,阻抗低的走线可长一些,因为阻抗高的走线容易发射

12、和吸收信号,引起电路不稳定。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2)各元件排列、分布要合理和均匀,力求整齐、美观、结构严谨。电阻、二极管的放置方式分为平放和竖放两种,在电路中元件数量不多,而且电路板尺寸较大的情况下,一般是采用平放较好。(3)电位器。电位器的安放位置应当满足整机结构安装及面板布局的要求,因此应尽可能放在板的边缘,旋转柄朝外。(4)IC座。设计印制板图时,在使用IC座的场合下,一定要特别注意IC座上定位槽放置的方位是否正确,并注意各个IC脚位是否正确。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5)进出接线端布置。相关联的两引线端不要距离太大,一般为2/1

13、03/10in左右较合适。进出线端尽可能集中在12个侧面,不要太过离散。(6)要注意管脚排列顺序,元件引脚间距要合理。如电容两焊盘间距应尽可能与引脚的间距相符。(7)在保证电路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时应力求走线合理,少用外接跨线,并按一定顺序要求走线。走线尽量少拐弯,力求线条简单明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8)设计应按一定顺序方向进行,例如:可以按左往右和由上而下的顺序进行。(9)线宽的要求。导线的宽度决定了导线的电阻值,而在同样大的电流下,导线的电阻值又决定了导线两端的电压降。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7.3 PCB绘图操作界面绘图操作界

14、面7.3.1PCB绘图环境1.创建一个新的PCB设计文件如第4章所述,进入ProtelDXP系统,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PCBProject】,就可以生成一个新的文件项目,将新建的项目另存为“Exa601.PRJPCB”。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PCB】,创建一个新的PCBPCB绘图编辑环境。此时会自动默认一文件名,将其另存为“Exa601.PCBDOC”。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2PCB绘图编辑环境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2.菜单栏PCB绘图编辑环境下菜单栏的内容和原理图编辑环境的菜单栏类似,这里只简

15、要介绍以下几个菜单的大致功能:【Design】:设计菜单,主要包括一些布局和布线的预处理设置和操作。如加载封装库、设计规则设定、网络表文件的引入和预定义分组等操作。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Tools】:工具菜单,主要包括设计PCB图以后的一些后处理操作。如设计规则检查、取消自动布线、泪滴化、测试点设置和自动布局等操作。【AutoRoute】:自动布线菜单,主要包括自动布线设置和各种自动布线操作。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3.主工具栏(MainToolbar)主工具栏主要为一些常见的菜单操作提供快捷按钮。该工具栏为用户提供了缩放、选取对象等命令

16、按钮,如图7.3所示。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3ProtelDXP主工具栏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4.放置工具栏(PlacementTools)执行菜单命令【View】/【Toolbars】/【Placement】,则显示放置工具栏。该工具栏主要为用户提供各种图形绘制以及布线命令,如图7.4所示。表7.2介绍了放置工具栏中各个按钮的功能及对应的菜单选项。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4放置工具栏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表7.2放置工具栏的按钮及其功能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

17、电路板的设计 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5.布局工具栏执行菜单命令【View】/【Toolbars】/【ComponentPlacement】,即可打开布局工具栏。布局工具栏如图7.5所示。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5布局工具栏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6.选择查找工具栏(FindSelection)执行菜单命令【View】/【Toolbars】/【FindSelection】,即可打开查找选择工具栏。这个工具栏主要提供了所有标记为“Selection”的电气符号(Primitive),供使用者挑选,如图7.6所示。

18、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6查找选择工具栏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7.编辑区编辑区是用来绘制PCB图的工作区域。启动后,编辑区的显示栅格间为1000mil。编辑区下面的选项栏显示了当前已经打开的工作层,其中变灰的选项是当前层。几乎所有的放置操作都是相对于当前层而言,因此在绘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当前工作层是哪一层。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8.项目管理区项目管理区包含多个面板,其中有三个在绘制PCB图的时候很有用,它们分别是【Projects】、【Navigator】和【Libraries】。【Projects】用于文

19、件的管理,类似于资源管理器;【Navigator】用于浏览当前PCB图的一些当前信息。【Navigator】的对象有五类,浏览区内容如图7.7所示。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7浏览区内容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7.3.2PCB图常用的设置在设计PCB板之前,应先做好相关设置工作。这里只介绍与PCB设计直接相关的设置,有些出于个人喜好的设置(如颜色设置)则不再介绍了。这个设置窗口对不同的PCB文件来讲是有差异的,主要和PCB文件设置有关。ProtelDXP默认的PCB板是双层板。执行菜单命令【Design】/【BoardLayers】,弹出

20、如图7.8所示的对话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8工作层设置对话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1)【SignalLayers】分组框:信号层(SignalLayers)。对于双面板而言,顶层(TopLayer)和底层(BottomLayer)这两个工作层必须设置为打开状态,而信号层的其他层面均可以处于关闭状态。【TopLayer】:顶层,也是元件层。【BottomLayer】:底层,也是焊接层。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2)【InternalPlanes】分组框:内电源或地层,主要用于放置电源或地线,通常是一块完

21、整的铜箔。(3)【MechanicalLayers】分组框:机械层,用于放置一些与电路板的机械特性有关的标注尺寸信息和定位孔。(4)【SilkscreenLayers】分组框:丝印层(SilkscreenLayer),用于放置元件标号、说明文字等。(5)【OtherLayers】分组框:其他层面(OtherLayers),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Keep-OutLayer】:禁止布线层,用于绘制印制电路板的边框。【Multi-Layer】:多层,包括焊盘和过孔这些在每一层都可见的电气符号。【DrillGuide】:钻孔定位层,此层主要和制板厂商有关

22、。【DrillDrawing】:钻孔层,此层主要和制板商有关。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7.4 单面板单面板PCB绘制实例绘制实例7.4.1手工方式绘制PCB板以图7.9所示运算放大器电路为例(原理图文件名为“fangda.SCHDOC”),用手工方式绘制一块单面板,并讲解PCB单面板的设计过程。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9运算放大器原理图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1.准备工作(1)建立一个新项目“Exa601.PRJPCB”。(2)在新项目“Exa601.PRJPCB”中建立一个新的PCB文件“fangda.PCB

23、DOC”。(3)在图7.8所示的工作层设置中,单面板只选择【BottomLayer】层。(4)加载封装库。不论是采用手工还是自动布线,都必须首先装入元件封装库。TL082P元件的封装(DIP-8)。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10浏览DIP-8封装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2.设置禁止布线区单击编辑区下面的工作层选项栏中的【Keep-OutLayer】选项,选择当前工作层为禁止布线层。然后用鼠标单击布线工具栏中的图标,在编辑区中用导线绘制出一个封闭的区域,大小为2000mil1000mil,如图7.11所示。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

24、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11禁止布线区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3.放置元件在图7.10所示【Libraries】浏览面板中,选择“MiscellaneousDevices.IntLib”库中的“DIP-8”封装。(1)单击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按钮。用鼠标将该元件封装拖放到禁止布线区内的适当位置后,单击左键确定放置位置。(2)修改元件属性。在刚放置的元件上双击鼠标,弹出如图7.12所示的元件属性设置对话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12元件属性设置对话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ComponentProperti

25、es】组:元件的基本属性参数。其中的【Layer】选项可以设置此元件安装在PCB的哪一面中。【Designator】组:元件标号,必须严格与原理图中的元件标号同名。【Comment】组:元件类型或名称,根据元件的实际名称填写。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3)依照同样的方法放置三个电阻封装(AXIAL-0.3)、一个五脚插座封装(HDR15H)到禁止布线区,分别修改属性参数,命名为“R1”、“R2”、“R3”和“JP1”,如图7.13所示。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13所有元件封装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4.布线单面

26、板布线只能在【BottomLayer】进行。单击工作区下方的【BottomLayer】,将布线层置为底层。用鼠标单击布线工具栏中的按钮,进入布线状态。根据原理图中元器件的连接关系移动鼠标,正确放置每一条连线。单击鼠标右键结束布线。图7.14为最终布线图。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14放置所有连线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7.4.2半自动方式绘制PCB板用纯手工的方式绘制PCB板,目前仍然是设计人员常用的绘制方式。但手工绘制存在容易出错,出错后又不易发现和查找等缺点。下面结合原理图“fangda.SCHDOC”,介绍另一种用半自动方式绘制PC

27、B单面板的方法。用半自动方式绘制PCB单面板的步骤如下: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1)准备工作和设置禁止布线区。此步骤同手工绘制方式。(2)在项目“Exa601.PRJPCB”中,切换到原理图“fangda.SCHDOC”。执行菜单命令【Report】/【BillofMaterial】,检查元件封装。一定要确保元件封装在库中可以找到,如图7.15所示。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15正确的元件封装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3)将原理图的内容传输到PCB板。具体步骤如下:执行菜单命令【Design】/【UpdateP

28、CBAmp.PCBDOC】,将原理图的内容传输到PCB板上。这时弹出如图7.16所示的对话框,里面列出了所有即将进行的操作。单击按钮,执行所提交的修改。再单击按钮关闭对话框,此时工作区已经自动切换到“fangda.PCBDOC”,并且在板上禁止布线区外出现了一些元件和一个斜线框,如图7.17所示。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16将原理图的内容传送到PCB板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17从原理图中传送过来的内容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4)元件布局。其具体步骤如下:拖动【Room】到禁止布线区内适当的位置,【Ro

29、om】中的器件也跟着被拖到相应的位置,然后删除【Room】(方法是单击【Room】,然后按下键盘上的Delete键),如图7.18所示。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18元件移至禁止布线区内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PCB图。图7.19重新排列后的PCB图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5)连接导线。首先单击编辑区下面工作层选项栏中的【BottomLayer】选项,选择焊接层为当前工作层,用鼠标单击放置工具栏中的按钮,根据飞线提示的连接关系,连接好各引脚之间的连线,结果如图7.20所示。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

30、路板的设计 图7.20连线后的PCB图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在布线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以下现象:当使用导线将两个元件连接起来后,标识两个焊盘间电气连接关系的飞线自动消失;删除两个焊盘间的连线,飞线又自动显示出来。放置导线的过程中,如果导线距离焊盘或其他导线之间的间距超过了设定的安全距离,则无法放置导线。如果不删除两个焊盘间的现有连线,而是从另一条路径重新用导线连接,则会发现原来的连线被自动清除。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6)调整字符串位置。用鼠标拖动字符串,将其放到适当的位置。在拖动的过程中,可以使用X键、Y键和空格键调整它们的方向,如图7.

31、21所示。(7)调整导线宽度。本例所有信号线线宽调整为20mil,电源线线宽的调整为50mil。将光标移动到其中一根信号导线上,双击鼠标左键,弹出如图7.22所示的【Track】对话框。在该对话框的【Width】选项中,修改信号线宽度,之后单击按钮,完成修改。逐个线段修改,修改完成之后的电路图如图7.23所示。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21调整字符串的位置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22修改导线宽度对话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23调整导线宽度后的PCB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

32、8)调整边框大小。原定的禁止布线区边框如果过大,则将禁止布线区的边框线删除,重新绘制边框线。将禁止布线区设置为适当大小。注意:禁止布线区边框和导电符号之间的间距不要太小,如图7.24所示。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24调整边框大小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9)设置定位孔。如果电路板采用在定位孔上用螺钉固定,则必须在电路板上设置定位孔。定位孔的位置由机箱内部安装尺寸来决定。设置定位孔的步骤如下:单击编辑区下面选项栏中的【Mechanical1】选项,切换到机械层。单击放置工具栏中的按钮,在电路板上四角或者其他适当的位置放置过孔,将其外径改为

33、4mm,孔径改为3.5mm。这是电子行业通用的安装孔尺寸,可以使用直径3mm的标准螺丝安装。最后结果如图7.25所示。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25PCB图的最后结果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7.5 双面板设计实例双面板设计实例7.5.1原理图组成在第5章绘制图5.34时,已知该图由电源电路“Power.SCHDOC”、I/V转换电路“IV.SCHDOC”、运算放大电路“amp.SCHDOC”和单片机AT89C2051接口等四部分组成,其中前三部分以标记(Symbol)的形式存在。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7.5.2

34、传输原理图文件将原理图文件传输到PCB中的操作步骤如下:(1)在项目“Exa601.PRJPCB”中建立一个新的PCB文件“main.PCBDOC”。(2)在图7.8所示的【SignalLayers】分组框中选中【BottomLayer】和【TopLayer】,即将工作层设置成双层。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3)在禁止布线层中绘制一个4000mil3000mil的方框作为PCB板外框。(4)选择文件名选项栏中的【main.SCHDOC】选项,切换到原理图编辑环境,执行菜单命令【Report】/【BillofMaterial】,弹出如图7.26所示的检查元件封装对话框。

35、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26检查元件封装对话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缺少某一电路所有元件。可能是该电路未加入项目“Exa601.PRJPCB”。缺少个别元件。有可能是该元件标号有重号现象。在【Footprint】中有的元件封装显示【NoneAvailable】,表示该元件未定义封装。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5)在原理图编辑环境下,执行菜单命令【Design】/【UpdatePCBmain.PCBDOC】,弹出如图7.27所示的对话框,其中列出了即将进行修改的内容。(6)单击按钮,ProtelDXP会一项一项

36、地执行所提交的修改,在每一行后面显示执行的情况。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27即将进行修改的内容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7)此时,工作区已经自动切换到“main.PCBDOC”,如图7.28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原理图传输过来的PCB图将所有的元件定义到main、power、amp和IV四个【Room】里面。拖动【Room】到禁止布线区内,并删除【Room】。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28从原理图中传过来的内容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7.5.3元件布局布局是PCB图设计工程中最重

37、要的工作,布局是否合理会影响到很多方面,比如PCB板的安装、电磁干扰、系统稳定性以及PCB板的布通率。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设计者应仔细做好布局工作,研究最好的布局方案。本实例元件布局一定要参考单片机PCB设计的一般要求进行(详见2.4.4节内容)。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1.自动布局ProtelDXP提供的自动布局功能,是以总的飞线距离最短为优先考虑的方案的。在原理图编辑环境下,执行菜单命令【Tools】/【Auto Placement】/【AutoPlace】,弹出如图7.29所示的自动布局设置对话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29自动

38、布局设置对话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在该对话框中选择【ClusterPlacer】方式,并且选中【QuickComponentPlacement】选项。单击按钮,自动布局结果如图7.30所示。从图中可以发现,所有的元件紧密排列,几乎每个元件都因为距离太近而被ProtelDXP以绿色作了标记。这种布局显然不合理,需要用手工调整来使布局更加合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30自动布局结果图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2.手工调整布局在调整布局之前先大致构思一下,电路中哪些元件比较重要,哪些元件有特殊位置要求(如重量、散

39、热等),并对电路板大致做个分区。如本例中,电源部分放在上方,放大器电路和IV转换电路放在左下方,单片机电路放在右下方。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调整顺序如下:(1)放置接插件(J1、JP1、JP2)。单击鼠标左键,将接插件拖放到PCB板上适当的位置。(2)放置三端稳压器(U1U3)。这个器件是电源部分的核心器件,由于两边各有两个电容,因此可以考虑预留一定空间。(3)放置单片机89C2051(U4)。这个器件是数字电路的核心器件。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4)放置晶振器件及电阻电容等分立器件。晶振器件应尽可能靠近单片机的晶振信号输入脚(4、5脚)

40、,电阻电容尽可能与相应电路靠近。图7.31为手工调整布局的结果。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31手工布局的结果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7.5.4设计规则的设置在印制电路板布局结束后,便进入电路板的布线过程。ProtelDXP提供了自动布线的功能,可以用来自动布线。在布线之前,涉及到大量的参数设置工作,如果事先设定好这些参数值,则可以减少很多修改工作。下面讲述布线规则设置的参数设置过程。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1.布线设计规则执行菜单命令【Design】/【Rules】,弹出如图7.32所示的布线规则设置对话框,在对

41、话框中可以设置布线和其他参数。参数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32布线规则设置对话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1)布线规则一般集中在布线(Routing)类别中,包括走线宽度(Width)、布线的拓扑结构(RoutingTopology)、布线优先级(RoutingPriority)、布线工作层(RoutingLayers)、布线拐角模式(RoutingCorners)、过孔的类型(RoutingViaStyle)和传输控制(FanoutControl)。(2)电气规则(Electrical)类型包括:走线间距约束(

42、Clearance)、短路(Short-Circuit)约束、Un-RoutedNet(未布线的网络)和Un-ConnectedPin(未连接的引脚)。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3)SMT(表贴规则)设置具体包括:走线拐弯处表贴约束(SMDToCorner)、SMD到电平面的距离约束(SMDToPlane)和SMD的缩颈约束(SMDNeck-Down)。(4)阻焊膜和助焊膜(Mask)规则设置包括:阻焊膜扩展(SolderMaskExpansion)和助焊膜扩展(PasteMaskExpansion)。(5)测试点(Testpoint)的设置包括:测试点的类型(Tes

43、tpointStyle)和测试点的用处(TestpointUsage)。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2.布线设计规则的参数设置步骤(1)设置走线宽度。该设置可以设置走线的最大、最小和推荐的宽度。在图7.32中,用鼠标左键选中【Routing】/【Width】选项,然后单击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NewRule】命令(如图7.33所示),系统将生成一个新的宽度设置约束。使用鼠标单击新生成的宽度设置约束,系统将会弹出如图7.34所示的走线宽度设置对话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33NewRule命令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

44、设计 图7.34走线宽度规则设置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在图7.34所示的【Name】编辑框中输入名称“Width-All”,在【WheretheFirstobjectmatches】单元中选择“All”(即设置该宽度应用到整个PCB板),然后单击【DesignRules】面板,则在【DesignRules】面板上会出现这个新名称。同样的方法用【NewRule】命令再生成一个新的宽度设置约束,在【Name】编辑框中输入+12V/12V/+5V/GND,在WheretheFirstobjectmatches单元中选择“Net”,单击“All”旁的下拉列表,从列表中选择+

45、12V,在“FullQuery”框中会显示InNet(+12V)。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使用“QueryBuiler”将范围扩展为包括“12V”、“+5V”和“GND”网络。首先选中“Advanced(Query)”,然后单击按钮,此时弹出“QueryHelper”对话框,如图7.36所示。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35设置+12V电源的走线宽度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36“QueryHelper”对话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单击按钮,检查表达式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单击按钮关闭

46、“QueryHelper”对话框,此时在【FullQuery】框中的内容已被更新,走线宽度设置完成,如图7.37所示。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2)设置走线间距(Clearance)。该项用于设置走线与其他对象之间的最小距离。用鼠标左键选中【Electrical】/【Clearance】选项,然后单击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NewRule】命令,系统将生成一个新的走线间距约束。单击新生成的走线间距约束,系统会弹出如图7.38所示的走线间距设置对话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37设置+12V/-12V/+5V/GND走线宽度第第7 7章

47、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38走线间距设置对话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3)设置布线拐角模式(Routingcorners)。用鼠标左键选中【Routing】/【Routingcorners】选项,然后单击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NewRule】命令,系统将生成一个新的布线拐角规则。单击新生成的布线拐角规则,系统会弹出如图7.39所示的对话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39布线拐角模式设置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4)设置布线工作层(RoutingLayers)。该选项用来设置在布线过程中哪

48、些信号层可以使用。用鼠标左键选中【Routing】/【RoutingLayers】选项,然后单击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NewRule】命令,系统将生成一个新的布线工作层规则。单击新生成的布线工作层规则,系统会弹出如图7.40所示的布线工作层设置对话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40布线工作层设置对话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5)设置布线优先级(RoutingPriority),即布线的先后顺序。先布线的网络的优先级比后布线的网络的优先级要高。最高优先级为“100”,最低为“0”。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用鼠

49、标左键选中【Routing】/【RoutingPriority】选项,然后单击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NewRule】命令,系统将生成一个新的布线优先级规则。单击新生成的布线优先级规则,系统会弹出如图7.41所示的布线优先级设置对话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41布线优先级设置对话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6)设置布线拓扑结构(RoutingTopology)。用鼠标左键选中【Routing】/【RoutingTopology】选项,然后单击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NewRule】命令,系统将生成一个新的布线拓扑结构规则。单击新生

50、成的布线拓扑结构规则,系统会弹出如图7.42所示的布线拓扑结构设置对话框。现结合图7.42中的网络拓扑示意图,简要介绍各种布线拓扑方式的意义。拓扑方式如图7.43所示。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42布线拓扑结构设置对话框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图7.43拓扑方式第第7 7章章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Shortest】:保证各网络节点之间的连线总长度最短。【Horizontal】:布线过程中以水平走线为主。当布局时元件水平方向上空间较大时,通常选择这种策略。【Vertical】:布线过程中以竖直走线为主。当布局时元件竖直方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