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军神》(共1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459704 上传时间:2022-01-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军神》(共1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军神》(共1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军神》(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军神》(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军神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将军年轻时一次眼睛负伤后,坚决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痛苦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表现了“军神”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求治术前术中术后”几个部分,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是学生学习写作方法的好素材。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学生准备: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刘伯承。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2.从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3.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

2、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板书:军神。2.导入: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云长不用麻药刮骨疗伤,不但全无痛苦之色,还能淡定下棋,被神医华佗称为“天神”。而本课,刘伯承将军以当年关公刮骨之气概,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七十二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沃克医生称赞他为“军神”。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相类似的故事导入新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既注意了故事之间的联系,又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二、初读识字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2.指名读课文,了解学生生字词掌握情况。出示词语,学生认读。课件出示词语:第一组:沃

3、克土匪绷带由衷堪称第二组:重庆诊所年龄审视麻醉剂施行一声不吭崭新慈祥荣幸(1)指名读,相机指导强调:“绷、衷、庆、龄、吭、荣、祥”是后鼻音;“堪、崭、诊、审”是前鼻音。(2)男女生开火车读。3.过渡: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呢?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填空,辅助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到一家德国医生开的诊所做()手术,拒绝使用(),为他做手术的德国医生沃克称他为“()”的故事。4.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尝试给课文分段,相机板书。求治:第111自然段。术前:第1215自然段。术中:第16、17自

4、然段。术后:第1826自然段。设计意图:学习生字、词语、理清脉络是学好课文的前提。要注重引导学生尝试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好段。三、质疑探究1.读课文,勾画有“军神”的句子。 引导学生紧扣题目“军神”,寻找相关语句,从中提炼出中心。(1)教师出示“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2)学生反复读句子,体会情感。2.读了沃克医生的话,你有什么疑问?预设:生1: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生2:他哪里了不起?生3:为什么把他比作一块钢板?生4:为什么称他为“军神”?3.教师提炼中心问题:为什么称刘伯承将军为“军神”?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发挥

5、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指导写字1.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并组词。2.学生仔细观察生字,说说容易写错的字。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字的易错点,多观察,多发现。(1)容易丢笔画的字:龄(右边不是“今”)、庆(是“广”部,不是“厂”部)。(2)容易多笔画的字:祥(是“礻”部,不是“衤”部)。(3)需要注意笔顺的字:匪、衷。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4.学生练习,教师指导。5.集体反馈评议。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生字,了解字的结构,有助于正确书写。第二课时一、复习内容,导入新课1.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军神。(学生读题)多么威风、响亮的称呼!来,再读一读。(生再次读题)2

6、.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刘伯承将军年轻时一次眼睛负重伤,坚持不使用麻醉剂,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设计意图:通过概括主要内容,复习课文。二、话题定向,走入情境1.沃克医生是怎样称赞刘伯承的呢?(1)课件出示:“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2)指名读、接读、齐读。2.沃克医生为什么说刘伯承将军“堪称军神”呢?(1)出示读文要求:品读课文,圈画出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关键词句,想想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2)按照求治、术前、术中、术后的顺序,逐一圈画、写体会。3.接下来

7、,我们就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关键词句,细细体会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将军为“军神”。 引导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和阅读经验,进行自我解疑的尝试。(1)组织小组交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片段来谈一谈。(2)学生小组学习,教师巡视,适当点拨。4.课堂交流。手术前:句1: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1)面对如此复杂的手术,刘伯承将军却不愿意使用麻醉剂,想想他需要用清醒的大脑干什么。(指挥打仗;作战略决策;为祖国更好地服务)(2)小结:作为一位将军,带兵打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都需要清醒的头脑

8、。(3)他这么坚决而恳切,是为了自己吗?(不是,是为了祖国和人民。)(4)指名读,读出刘伯承的恳切。句2: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1)沃克医生这次为什么愣住了?(为刘伯承将军坚持不愿意使用麻醉剂而愣住了。因为沃克医生当过军医,在给军人做手术时都会用麻醉剂来缓解疼痛,而刘伯承将军却坚持不用麻醉剂。)(2)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沃克医生此时是什么心情?(震惊,难以置信)(3)从沃克医生的反应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伯承?(坚强和诚恳的刘伯承)(4)小结:通过侧面描写,突出人物特点。(5)指导朗读:把你体

9、会到的感受,放到朗读中去。(6)分角色朗读手术前的部分。(7)引读:面对令人难以忍受的伤痛,刘伯承将军竟然决定不用麻醉剂,还如此镇定、沉着。这样的人配不配当军人,配不配被称作军神?他的确是一个生: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师:是一位生:了不起的军神!手术中:句1: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1)抓住“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体会刘伯承所承受的痛苦和惊人的毅力。(板书:一声不吭)(2)病人“一声不吭”,他痛不痛?(痛)你从哪里能看出来他很痛?(在交流中相机指名读出感受来)(3)我们仿佛

10、看到了手术台上的一幕幕,这种痛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我们仿佛听到手术刀割肉的声音、崭新的白床单被抓破的声音、咬紧牙关的声音、病人呼吸的声音可是我们唯独没有听到病人哼叫的声音。你想说些什么?句2: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1)照理说,沃克医生的医术应该是很精湛的,他的手为什么会颤抖呢?从“颤抖”这个词,你读出了什么?(因为沃克医生从来没做过这么复杂且没使用麻醉剂的手术。读出了刘伯承将军刚强的意志,坚强的毅力。)(2)多么令人钦佩的刘伯承啊!他的坚强让人震惊。相信你此时再读这句话,会读得更到位,读出你的敬佩,读

11、出你的赞叹。手术后:句1: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1)体会沃克医生前后态度的变化。(冷冷的担心)(2)读出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句2: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七十二刀。”(1)你们有手指被割破的经历吗?可适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受伤时的表现。(生谈自己的经历:疼,像被针刺,过好几天才会好,有时候破了还会向父母撒娇。)(2)抓住“勉力一笑”“七十二刀”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3)七十二刀,那是在眼眶中一刀一刀血淋淋地割呀!据医生介绍,眼部的神经与颅内神经相连,因

12、此摘除眼球手术要比割口子疼几百倍、上千倍足足七十二刀,这对于一个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人该是多么漫长!又是何等疼痛!同学们,这是一个普通的人能够做到的吗?(板书:一刀不差)5.激情指导朗读:同学们,刘伯承将军当时作为一个年仅24岁的军人,他不是传说中的神仙,不具备孙悟空的72变,也没有哪吒的三头六臂,但是,他却有着常人不具备的特殊本领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课文学到这里,本课的题目该怎么读?读生(声音响亮):军神!6.手术结束了,当沃克医生再度问起病人的名字时,他回答(刘伯承)。那样平静而淡然,一点儿也不张扬,他认为作为一名军人,忍受这样一点儿痛苦,是正常的,真不愧为军神!让我们怀着对刘伯承将军的崇

13、敬,再来读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设计意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加强读书的指导,适当补充资料,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得有滋有味。三、情感升华,探究表达1.像刘伯承将军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敬重。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勇于战胜困难,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让我们牢牢记住这样一个光辉而灿烂的名字,他叫刘伯承。2.同学们,课文的主人公是刘伯承,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笔墨写沃克医生的表现呢?(侧面描写)3.那直接对故事的主人公进行的描写,叫什么呢?(正面描写)小结:以后我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不仅应该直接描写主要人

14、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更应写写其他人的表现,这样也能衬托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或特点。设计意图:总结课文的写作方法,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服务。四、布置作业,拓展链接1.阅读课后“阅读链接”的内容,了解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普普通通的红军战士们铁的纪律和严格自律的精神境界。体会他们坚定的革命精神和顽强的意志。2.收集关于意志力的名人名言,摘抄到积累本上。3.收集有关刘伯承将军的事迹或像刘伯承一样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们或家长听。 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设计意图:注重知识的迁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训练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15、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通过人物的言行,来体会刘伯承将军的钢铁般的意志,体会“军神”的含义。课上教师以“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为教学的核心问题,作为探究主线,引导学生从刘伯承的表现及沃克医生的语言、神态变化中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再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刘伯承忍受剧痛所表现出的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教学中还力求巧妙渗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如,课文的主人公是刘伯承,却用了大量篇幅描写沃克医生的语言和神态,这是为什么?课文通过描写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在给刘伯承做手术时和做手术前后的表现,从侧面体现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让学生体会到了课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理解了侧面烘托的好处,今后运用于写作实践,为习作添彩。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