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困惑--心明眼自亮.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442061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的困惑--心明眼自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健康的困惑--心明眼自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的困惑--心明眼自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的困惑--心明眼自亮.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然康道-理念篇之心明眼自亮(点击查看原文博客)健康的困惑疑问最多的问题解答作者:丁和(笔名:自然康道)(网名:心灯)自然养生馆自然健康俱乐部自然疗法疑难症康复研究所 从前,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坊,小儿子卖雨伞。晴天的时候,她就为卖雨伞的儿子犯愁。下雨了,她又为开染坊的担忧。这样一来,她每天总是忧郁寡欢地过日子。一天,老太太到山上寺庙里请教老和尚,大师听了她的述说后,只说了三个字“倒过来”。老太太不解,大师细讲:“晴天的时候为开染坊的高兴,下雨的时候为卖雨伞的高兴。”老太太恍然醒悟,从此以后,日子变得幸福愉快。生活的满意与否取决于你的生活态度。对待一个人也一样,用欣赏的眼光看对方,

2、优点多而忽略了缺点,用挑剔的眼光则怎么看也不顺心,一无是处。对待生活更是这样,用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世界是多么的美好!用悲观的态度看天下,一且都是那么邪恶黑暗。 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阶梯式的升华的过程。都是按照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一步一步接近自己设定的那个坐标。有人想当官,有人想发财,有人把爱情当作人生的梦寐以求,有人把世外桃源当作一生的最高境界。无论你目标的大与小、理想的成与败还是实现的早与晚,这些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断的追求与奋斗的过程。因为在不断的挫折与磨砺中,我们每个人才会慢慢成长起来,才会学会思考和面对。我们在有10万元钱的时候,想着怎么能挣到100万,等有了100万的时候,又会想

3、着怎么挣1000万;我们当了科长的时候,想着当局长;等当上局长的时候,就又想着当厅长,人的欲望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而也正是这种思进取求名利的动力,推助着历史的前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理想也好、追求也好、目标也好,都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只是相对而言;没有永远的成功,也没有永远的失败;没有真正的成功,也没有真正的失败。关键是你想追求什么?如果你当上国家领导人,你就要日理万机,大年三十你要领着部下给老百姓“访贫问苦”,这叫“胸怀天下”。如果你当个小市民,你就能儿女绕膝,悠闲自在,大年三十喝着小酒看电视,这叫“天伦之乐”。所以,人有得就有失,有失也有得,随遇而安才是上人。 人的追求,说得文化点叫理想

4、,说的通俗点就是欲望。人们往往将欲望看为贬义的多,其实欲望含有更多的褒义成分。如果用贬义的成分来形容人的追求,应该叫贪婪,贪婪才是一切生命的惰性,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个“千古定律”是决定人类向“智者”或者“愚者”靠拢而形成类聚群分的真正动力元素,有人为自己花几万买个墓地未必就是“智者”之为,有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向大海难道就是“愚者”圈里的人? 人的组成,就两个元素“灵与肉”,灵魂支配着肉体,肉体生化成灵魂。人由开始几斤重的小生命,一点一点就慢慢就演变成一个庞大之躯,既可以改天,又可以换地。可人终归来自于自然,最后都要归还给自然,所以人的开始和结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满足肉体的欲望和追求灵魂的完

5、美上有所区别,追求肉体的欲望是人所具有的本能,而向往灵魂的完美则是人的升华。人有了升华才会以“洒脱”的姿态造就一生的不败。人成功了不可怕,怕的是成功之后迷失了自我;人失败了不可怕,怕的是趴下了不再起来;有了钱不可怕,怕的是“为富不仁”;有了权不可怕,怕的是“为官不义”。 所以,有了病也不可怕,怕的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怕的是明明知道是石头绊了自己的脚,可是却不知道把石头搬走,碰到石头不知躲着走,还仍然拿着石头当朋友。 上面讲的是关于健康的心态问题,现在讲一讲健康的思路问题。对于治病来说, 现代医学缺乏的不是技术而是治病的思路。很多病人为什么治不好病,关键是一个健康的思维。大家都知道唐僧取经的故

6、事,唐僧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为什么?他有三个徒弟,各个本领高强,各显其能。如果让徒弟当中任何一个当师傅,大家觉的都比让唐僧当这个师傅强,取经就不会这么难了。错了,唐僧之所以能取得真经,不在于本领高强,而在于两点:一是他做为师傅,永远都是掌握着前进的方向(向西走),这是信念的问题;二是无论艰难险阻还是种种诱惑,他都不被屈服,持之以恒,这是毅力的问题。所以现代人对健康的思维缺乏这关键的两点,不自己思考,不自己判断,不自己选择,完全跟着别人的说法乱跑。明明有人用某种办法治好了病,他就是不相信,方向和路都有人替你“闯”出来了,人家都已经给你指明了方向,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别人的病为什么能治好

7、,你为什么不能?是因为我们没去试,是因为我们没有坚持下来。信念决定一切,坚持才会胜利,有时候成功不在于已经走过的九十九步,而恰恰就差那最后的一步。所以,信念和毅力是干好任何事情的制胜法宝,有了这两点,我们还怕取不到健康的真经?人之所以选择不同,是因为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人生要有两大宝:一是要有几个好朋友;二是要有几本好书。选朋友要有原则,比自己强的,比自己成功的,和他们在一起才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会有努力的目标,也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比自己差的人在一起,老是有优越感,你就不会再努力,再去奋斗。所以和百万富翁一起,你就可能成为百万富翁;如果和亿万富翁在一起,你就可能成为亿万富翁,这叫“近朱者赤,

8、近墨者黑”。和有病的人在一起,自己慢慢就会生病;和健康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学会健康。那些有病重获健康的人,都是在养生的道路上圆了自己的梦,如果治病能活百岁,那么医生应该都是超百岁的人,是这样吗?当然不是。选择书也要有原则,对自己有用的,能获得到启发能受益的,所以才有了“少不学水汻,老不看三国”,所以才有了“从政要看曾国藩,经商必读胡雪岩”。看养生的书是为了养生,看治病的书是为了治病,想治病在养生书里看不见答案,想养生在治病的书里找不到结果。所以找书学习也要找准你所需要的书,找不对书就会把你引到茄子地里去,不要埋怨写书的人,而怨看书的人。 绕了一圈子,就是为了给大家说明一个问题。为了健康,首先要明

9、白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是养生?是健康?还是治病?人治病,要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要有一个好的治疗方法;二是要有一个好的治疗心态。二者确一不可,很多人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其实对付疾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关键不在医生,而在于病人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综合措施。 我曾经看过好几篇这样的报道,有人到医院一检查得了癌症,他和大多数人的想法不一样,面对死亡的到来,他的心情反而豁然开朗,反正是一死,与其把身体折腾一番再死,还不如在所剩不多的时间里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于是决定骑自行车全国旅游,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也不枉来世间走一回。风餐露宿一年多的时间,游遍了10多个城市。黎明沐浴着阳光上路,夜晚累了倒

10、头便睡,所到之处,受到人们的支持和关心,心情也越来越好,仿佛又找到了久违了的那些和谐,身体的状态也越来越好。结果呢?一年后再到医院检查,肿瘤莫名其妙地没有了。我相信这些报道是真实的,我经常琢磨,怎么肿瘤会没了呢?跑到哪里去了呢?用中医“活血化瘀”的原理,就能理解这个现象了。肿瘤其实就是“瘀血疙瘩”,我们很多人都有起“粉刺”的经历,身上经常起一些小脓包,也有很多人长一些“肉猴”样的小疙瘩,这些都是因为身体里的杂质过多,慢慢变质造成的。我们都知道“流水不腐”,小河沟里的水脱离了大海大河,才会变浑、变脏、变黑、变臭。问水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在高血压病考里讲到过,毛细血管里的杂质过多,形成瘀

11、血,这些瘀血无法参与循环,成为“死血”,慢慢就会变质。如果靠近身体的外部,身体能够有力量把它们拱出来,就会形成上面说的现象;而如果在身体内里,身体的循环减弱,这些杂质排不出去,就会形成“肌瘤”;这些“肌瘤”再变质,就会形成癌症,也就是西医认为的细胞变异。现代科学研究,试图在发病前期能找到肿瘤的影子,可是发现不了一点细胞变异的前兆。为什么人在正常的时候找不到肿瘤的一点影子呢?而一但发生突变就会迅速恶化呢?这就要讲一个原理,我们都知道鸡蛋变小鸡。要把鸡蛋孵出小鸡,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时间,否则鸡蛋永远还是鸡蛋。就是说,不给它创造一定的条件(外因),它永远也不会变成小鸡。癌症也是这样,它是在身

12、体体质下降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是说到了“正压不住邪”的时候,它才会发作。如果身体不给它形成发作的环境,它就会老老实实,这也就不难理解所谓“癌症”转移,其实它不是转移,堡垒最容易在最薄弱的环节被突破,当某个地方出现癌症,说明这里的环境已经有利于癌细胞的生长。身体不仅仅在一个地方存在“薄弱”的情况,把这里的割了,它又会在其它“薄弱”的地方冒出来,我并不是说肿瘤不能割,但是对癌症的防和治,最关键的就是不让身体给癌症生存和发作的机会。就象上面讲的故事,为什么他的肿瘤消失了呢?他原来的身体状况已经形成癌症生长的环境,所以出现了癌症。当他一年多的放松和锻炼,身体细胞活跃了起来,血液循环好了,没有了癌症生存的

13、环境,癌症也就没有了,这就是中医“扶正祛邪”的道理。我在丁氏疗法简介里讲过一句话,“扶正祛邪”是中医的医魂。学医之人学懂难上加难,治病之人做到难上加难。 为什么呢?通常我们理解这几个字,就是把身体“补”得强壮就会把疾病赶出去,这只是浅显的认识层面。从深刻的认识层面讲,“扶正”应该是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改正错误的不良行为,而“祛邪”则是端正良好的生活心态和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所以作为医者要不仅仅是给病人治病,关键是治病的同时教给病人这些理念,否则病永远治不好,治好了还会再犯。而病人真能做到这些,治病就不是难事了,关键是很多病人真是很难做到这些,就象平时的“小疼小痒”,没几个人能重视它们。而它们恰

14、恰是疾病发展的前兆,得肝癌的人一般早期都有肝病,先是肝炎,然后是肝硬化、肝腹水,最后肝癌;得肺癌的人早期也有肺病;得胃癌的人早期也有胃病。我们都有亲朋好友,都有给死者送行的经历,我们注意了解一下是不是这种情况?我们能说身体没告诉我们?这些“小疼小痒”就是身体给我们的报警信号,为什么我说关心身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如果我们拿身体的这些报警不当回事,那么身体早晚拿我们的生命不当回事。 所以说,健康的人生要有健康的思想和健康的行为。养生是为了不生病,不生病就要让身体处于正常状态,就要保持“血液清净”和“经络畅通”。那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及时把身体里的杂质排出去,做到这一点还是要“经络畅通”,特别是

15、“膀光经”的畅通。因为膀光经是身体的排毒通道,怎么保持膀光经的畅通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排罐”,真空罐也可,火罐也行,从下向上一溜排上去,慢慢那些黑色的“罐癍”没有了,你就会感到浑身舒服,“无毒一身轻”。还怕什么癌症?还怕什么这病那病? 三十年前,中国人兴起文化风,各级教育空前发展,那时是为了追求人生质量;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追求生活的质量,现在讲究养生的人越来越多,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注重健康的人,接受、喜欢和学习穴位、经络按摩的朋友越来越多,形成了按摩热、刮痧热、拔罐热,这是中医的发展趋势。也是和广大中医人的努力分不开的,很多朋友按照老师们书上、博客里的经验介绍,练习的效果确实很好

16、,身体比原来好了许多。可很多朋友在来信、来电中,也遇到不少的疑问。提问最多的一个问题,感到最困惑的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应用,身体又仿佛回到了原样,或者这里不疼了,又换到了那里疼,仿佛身体老是和自己过不去,是不是自己的身体太糟糕了?是不是只是花拳绣腿,不是真功夫?还是自己学习掌握得不到位?也就是说,是自己应用的问题,还是疗法自身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应该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任何疗法都有它的针对性和局限性。也就是说,按摩再好,也不可能包治百病。大家不能认为掌握了这些,所有疾病就不在话下了,从此就能健康无忧了。其实,按摩的优势应该体现在保健理疗上,也就是身体刚开始出现

17、问题的时候,在小病阶段,也就是疾病(特别是经络)在刚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在萌芽状态的时候,推拿确实是最好的办法,它是预防为主的疗法,不能当成治病的法宝。但是,现在的朋友大多数人都是多年的病患,都是在求医无门的情况下才开始尝试这些自然疗法的。所以要想真正健康,首先要理解疾病与治疗的对应关系,任何疾病都有它相对应的最好的治疗办法。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想治好自己的病,应该找到属于你的那把钥匙。为什么我专门写一篇文章介绍我的几种自然疗法,就是因为这几种疗法整合起来,才能对付这些常见病。二是“辩证施治”,中医的核心就是讲辩证和施治。首先是分析病症形成的原因,然后再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方法。“不同

18、的症状应该选用不同的方法”,这方面的关键也是两点:一是要“把病看准”,病理看不对,不知道病是怎么得的,怎么治?二是选择最好的的治疗方法,用什么方法最好,治疗的效果才会好。该用按摩的用拔罐不好,该用刮痧的用按摩效果也会不一样。中医养生讲的是综合思想、整体观念,我们调理身体是个慢工,不要寄希望于朝夕,不要急功近利,疾病是慢慢演变的,也要一步“去”。要有“蚂蚁肯骨头”的精神和思想准备。举个例子,有颈腰椎病的朋友,按摩几次就会见轻,可过一段又开始疼起来。于是又按摩,过一段又疼,为什么老是治不好呢?这就要闹明白疼痛的原因,中医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又说“气滞则疼,血瘀则肿”。所以某个地方疼痛,那里肯

19、定有瘀肿现象,或者积液,或者肿大,或者秥连;之所以某个地方疼,是因为那里“瘀堵”了,有“瘀血”,瘀血才是疼痛的罪魁祸首;按摩时,瘀血被推开散向四周,那里就不疼了,可过几天瘀血又回到那里,于是就会又疼。所以光按摩是治表不治本,治本就要用重点,用刮痧或者拔罐把瘀血清理掉。刮痧拔罐怎么会把瘀血杂质清理掉呢?我将在自然疗法详解里具体探讨。如果再严重的话,就要用“泻血”的办法,把瘀血直接抽出来,泻血疗法为什么治疗疼痛病立竿见影,就是这个原理。再比如,颈腰椎疾病,首先是经络循环不好造成的,我们首先应该疏通经络。在前期轻微的时候,用按摩可能就能解决了,可是在病变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的瘀堵,如果不用刮痧、拔

20、罐把肌肉里的杂质清理出来,微循环是不可能打通的,那么血液循环的正常功能发挥不好,营养供应和垃圾清理都不能保质保量。关节之间软组织长期缺少津液的滋养,关节活动的时候就会“咯叭咯叭地响”,就象机器缺少(或常年不换)润滑油一样,再说硬磨会使病情越来越重,津液不能正常滋养“筋脉”。那么筋脉的伸缩及弹性就会变差(变紧或者变松,也可以想象为变长或变短),锥体的生理弯曲度就会改变。这就是我所讲的,脊椎病变的根本原因是“血不养筋,筋不固骨”。有人为什么会“锅腰”,是因为“筋”拽的,老年人为什么会变矮,是因为关节之间的“津膜”常年磨擦又得不到及时的滋养补充。通过“牵引”复位也好,通过手法复位也好,为什么我们复位

21、后过不了多久又会再犯呢?是因为“筋”又把它们给拽了回去,所以要治本就要“养筋”,养筋就要气血畅通。只要气血畅通了,变型的脊椎就会自己复位。所以牵引或手法只是辅助治疗,我对理疗的病人都要讲清楚,是选择“临床治疗”?还是选择“病理治疗”?临床治疗就是治得不疼为好,几天就能达到目的。病理治疗就是从源头解决问题,就要一步步来,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所以这些症状的演变,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血液循环的演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血循环越来越弱,所造成的瘀堵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而气血的强弱及持久又有赖于“肾”功能的正常运转,“肾”功能的工作又有赖于“脾胃”的保障。特别是未老先衰,不应该出现问题的年龄而身体出现了问题,更应该注重“养胃保肾”的工作。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对付一个疾病单单依靠“某种药”、“某种功”、“某个疗法”,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更不可能彻底地解决根本问题。我在多年的实践中,针对不同的病理所应该采取那些比较理想的方案,根据具体情况相应做了分类解答专题。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到各分类解答专题文章里探讨交流,仅供大家参考。也许有比我更好的办法,希望大家在留言里多交流,让更多的朋友受益。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我自己的健康“座右铭”: 心明眼自亮,理明身自康;精诚石自开,功到自然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