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周练题.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436595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周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周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周练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周练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3-2014高一下期第一次周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4分)1河姆渡遗址中,伴随大量稻谷出土的还有:翻土工具骨耜、木耜,收割工具骨镰和脱壳工具木杵等。这说明河姆渡人()A非常聪明和勤劳B已从事原始农业C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D开始制造工具2下列农具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3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有了它,旱涝无常的成都平原成了天府之国”。这一“工程”是指()A隋唐大运河 B都江堰C郑国渠 D灵渠4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显著特色。以下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的介绍,正确的是()A西周后期开始出现牛耕B秦汉时期修筑了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C犁壁出

2、现在汉朝D耕耙耱技术形成于北宋时期5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成形、扩展、深入发展的几个阶段。下列各项与成形期密切相关的有()石斧、木耒、骨耜为基本农具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建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及推广曲辕犁等农具被广泛使用A BC D6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7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3、”诗中的描述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重视农业的观念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安土重迁的思想A BC D8(2013广东六校联考)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井田制开始瓦解B商品经济发展C小农经济兴起 D家庭手工业产生9国语齐语:“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这则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手工业形态是()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10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内,官营手工业占有

4、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A BC D11下列图片中,能够成为中国“三千年前的名片”的是()12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 B制瓷C耕种 D冶铁13(2013宿迁调研)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对花楼下掘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中的生产工

5、具主要用于()A制瓷 B冶金C纺纱 D织锦 14就“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这一主题,某班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形成了以下四组认识,其中哪一组认识将得到大家的赞同()A秦汉时期出现了原始的陶瓷B北朝时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C唐代出现五大名窑D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15(东汉)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16下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对其图文

6、解读正确的是()A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17史记记载,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这表明中国古代商业()A长期停滞不前B虽受官府压制但仍有发展C一直非常发达D基本不受政府政策的影响18唐德宗曾向长安富商借钱八十余万缗,这些富商开办了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机构,当时叫()A飞钱B柜坊C票号 D邸店19(2011天津高考)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

7、立的手工业家庭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20(2013南通)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21(2011浙江高考)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

8、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22(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比较多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已经出现C商品贸易以服务耕织为主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23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劳资矛盾尖锐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商品经济发达24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商业现象出

9、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集镇和夜市兴盛A BC D25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增强国力,都不同程度地进行改革。管仲在齐国推行了“相地而衰征”的土地政策;鲁国也实行了“初税亩”。这些政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有()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ABC D26北魏至唐朝中期,为抑制土地兼并,保护小农经济,中央政府实行()A井田制B屯田制C均田制 D方田均税法27明朝中期,山西大同等处,“膏腴土田悉为豪强占种”。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自然经济解体 D土

10、地兼并严重28履园丛话产业中记载:“(明清时期)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封建地租沉重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商品经济繁荣 D政府实行闭关政策29明太祖说,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其根本目的是()A劝导农民重视农耕B维护封建传统的农耕生活C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D限制和打击工商业30(2011江苏高考)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3

11、1“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出作者()主张重农抑商倡导无为而治力求社会稳定维护农民利益 A BC D 32.“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二、非选择题(33题18分,34题18分,共36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

12、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材料二宋代铸造铜钱和铁钱的数量相当大。据宋史食货志钱币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中,饶、池、江、建、韶五州铸钱百四十六万缗,熹、邛、兴三州铸大铁钱二十七万缗

13、。”材料三(鲁提辖)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道:“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绽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水浒传(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出现了哪些新的经济因素?(6分)(2)简要分析材料二所述现象与材料一有何联系。(4分)(3)“文史互证”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论从史出”是史学探究的重要原则,而史料的可信度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对上述材料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宋代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使用

14、的主要货币是哪一种,并简述理由。(8分)34浙江张氏家族以机杼起家、以耕读传世的历程,是明清之际江浙一带许多家族事业传承的典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毅庵祖(张瀚先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纻巾,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张瀚机窗夜话材料二张氏家族在“家业大饶”后,将大量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用于购田置地,并要求后人弃商从文,转向科举入仕之途。明嘉靖十四年张瀚中进士,后曾官拜两广总督、吏部尚书。此时张家已演变成大官宦之家。材料三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

15、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中国全史商贾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张氏家族“家业大饶”的原因。分析其所经营机杼业的性质。(6分)(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为什么“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6分)(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对张氏家族家业传承的研究,得出这种机杼业为代表的经济形态“是一种没有前途的经济”的结论,结合所学加以论证。(6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BDBCB CBCAB ADDDA DBBA

16、B BDDDD CDBCC AD二、非选择题(18分) 3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第(1)问,要抓住材料中符合“新的经济因素”的信息;第(2)问,材料二体现了宋代大量铸币的现象,这与材料一宋代商业发展有直接关系;第(3)问,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宋代普通民众日常生活”,要充分挖掘材料中相关信息。答案:(1)新因素:出现汇票;政府担保银行票据;专业经纪人;批发和零售的形式;专业经理;理财专家等。(2)材料一表明宋代社会经济特别是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这是导致宋代铸造大量货币的重要原因。(3)铜(铁)钱。理由:材料一为个人所述且票据和纸币主要出现在大宗商业活动中和个别地区。材料二源自正史

17、,可信度较大。材料三源自元末明初的文学作品,作者有可能是用自己时代的状况来描写宋朝的情况。 34.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第(1)问从“罢酤酒业,购机一张”“复增一机”等关键词即可得出结论,性质则结合时间信息“明清之际”即可判断为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第(2)问关键要把握动机,以及动机所带来的对工商业发展不利的因素,根据题干“以机杼起家、以耕读传世”、材料中“购田置地,并要求后人弃商从文”即可解答。第(3)问把握“没有前途”即发展阻力很大,只要结合材料回答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即可。答案:(1)原因:转换经营行业;纺织工艺高超;扩大经营规模。性质: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2)财富主要用于买田置地,不能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要求子孙科举入仕,弃商从文。(3)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闭关锁国、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等。(答出其中三个层次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