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质量管理手册.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435764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油质量管理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茶油质量管理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油质量管理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油质量管理手册.doc(9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清溢茶油有限公司前言本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在编写时编者结合清溢茶油有限公的实际情况,同时也结合国内相关食品茶油产业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应用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公司将严格按照本手册规定,并不断改进、完善,增取在未来几年不仅在使用茶油方面,在化妆品与保健品方面都有所突破。本手册主要起草单位清溢茶油有限公司。本手册主要起草人:张英、胡馨予、郑裕国、朱芳芳、杨冬冬。清溢茶油有限公司1前言1公司简介4茶油简介4茶油的功效5茶油市场分析5质量手册基准8手册说明8术语及其定义8质量方针10质量管理制度10质量管理奖惩办法11公司人员组织结构图13各部门职责权限规定13总经理职责(胡馨予)13采购部职责(朱芳

2、芳)14生产部职责(郑裕国)14产品深加工部(张英)15质检部职责(杨冬冬)16计量部职责(胡馨予)16原材料及包装材料检验17茶油原料茶籽171.外观要求172.油茶籽质量安全要求173.检验方法183.入库检验194.不合格原料的判定及处理措施215.原料的储存21包装材料221.质量要求22检验方法22不合格原料的判定及处理措施23包装原料检验报告23生产工艺24压榨法与浸出法的优缺点24压榨法制油工艺25茶油的制取与加工251.烘干252.除壳263.轧坯264.蒸炒265.做饼、压榨266.冬化27主要设备28关键控制点及其纠偏措施29一、茶油检测的指标:31三、GB5525 植物油

3、脂检验 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法34四、GB5529 植物油脂检验 杂质测定法37五、GB5533 植物油脂检验 含皂量测定法395、精密度411.4结果计算432.3操作方法442.4结果计算453、一定温度下水的密度45GB55268545成品检验报告单47成品茶籽油的理化指标48包装成品48计量部(GB/T19022-2003和JJF1112-2003)48仪器:481申购、审查、采购492验收493编号504登记、发放505使用506检定/校准517标志管理528维护保养529停用5310合格处理5311 修理5312 降级5313报废5414 技术档案5415 记录54不合格品

4、的控制551程序55顾客满意程度571程序57工艺管理制度59炒制凉料段岗位操作规程59压榨沉淀段操作规程60不合格品处理及检验规定61产品追溯与撤回62设备管理制度62设备维修管理制度63包装岗位操作规程64质量检验管理制度64原料检验制度64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66工作环境68化验室检测设备管理制度68定期清理车间滞留物的规定69一、压榨岗位69二、精炼岗位70三、成品包装容器70四、产品标签70五、卫生要求71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准备71公司简介清溢茶油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自古以来, 就被奉为皇室贡品而作为” 中国油茶之乡” 江西宜春市。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加工、产品

5、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科研型企业。公司不仅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科学规范的经营体制,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而且与国外多家茶油有限公司交流经验,出口各欧洲国家,主要产品有普通使用茶油(试用普通人群)、茶油精装大礼盒等多种产品。与各超市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企业始终奉行“以最低的价格创造最高的质量”的经营理念。茶油简介茶油是从山茶属油茶树的种子中提取的木本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色清质纯,营养丰富,略带茶油特有的芬芳,是一种高级食用油。茶油的凝固点较低( - 15 ) ,且低温稳定性较好;碘价较低,比其他烹饪食用油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更佳的风味;且其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可作为化妆品用油。茶油中不饱

6、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0%,其中油酸含量高达80%以上,可与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保健油橄榄油相媲美,具有“东方橄榄油”与“油中珍品”之称。茶油的功效茶籽通过压榨后取得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长期食用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有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是值得推广的木本食用油料。茶油在工业上可制取油酸及其酯类,可通过氢化制取硬化油生产肥皂和凡士林等,也可经极度氢化后水解制硬脂酸和甘油等工业原材料。茶油本身也是医药上的原料,用于制作注射用的针剂和调制各种药膏、药丸等。民间用茶油治疗烫伤和烧伤以及体癣、慢性湿疹等皮肤病。茶油还能润泽肌肤,用来擦头发,可使头发乌黑柔软。近年,通过利用高亚油酸茶油能滋养皮

7、肤、吸收对人体最有290320urn的短波紫外线(UVB)的功能,通过精炼制作的天然高级美容护肤系列化妆品,通过精炼加工成高级保健食用油等,效益可成倍增加。茶油市场分析茶油主要生产地为中国的湖南、江西、广西及其他南部省份。2007 年全国油茶籽年产量达到93.91 万吨,预计2020年年产量将超过300万吨(相当于中国对食用油需求量的15-25%)。目前,我国茶油总体生产规模不大,且生产工艺不够优化。茶油品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研究茶油的精加工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作为一个食用油中的高档油,价值体验是关键,相对于食用油其他品类如大豆、花生、玉米油等而言,野茶油市场还处于孵化阶段。消

8、费者对野茶油的品质、效用、个性、特色和文化渊源等综合心理认知几乎等于零。这一点在终端就可以看出许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的消费者对于野茶油的产地、功效甚至连概念上都混淆,有的消费者认为野茶油是茶叶炼出的油,更别谈对品类价值链的感观认知,市场不成熟,需要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让市场接受我们的产品。品牌是功能、价格、利益、情感、包装、价值等等综合一体的表象符号。因此我们要在初期极力塑造我们的品牌,让我们顾客想到茶油就想到清溢。目前市场上主要生产茶油的公司有金浩茶油、纳福尔山茶油、金拓天、润心等等(主要产品包括以下几种)质量手册基准手册说明本食品质量手册是在ISO 9000和ISO22000相关内容与清溢公

9、司相结合的基础上所编写的。本食品质量手册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可供清溢有限公司管理者代表、内(外)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质管部、生产部等相关人员或部门参考。术语及其定义压榨油茶籽油:油茶籽经直接压榨制取的油。浸出油茶籽油:油茶籽经浸出工艺制取的油。油茶籽原油:未经任何处理的不能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茶籽油。 成品油茶籽油:经处理符合本标准成品油质量指标和卫生要求的直接供人类食用的油茶籽油。 折光指数: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油脂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值。相对密度:20植物油的质量与同体积20蒸馏水的质量之比值。碘值:在规定条件下与100g油脂发生加成反应所需碘的克数。皂化值:皂化1g油脂

10、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不皂化物:油脂中不与碱起作用、溶于醚、不溶于水的物质,包括甾醇、脂溶性维生素和色素等。脂肪酸:脂肪族一元羧酸的总称,通式为R-COOH。色泽:油脂本身带有的颜色。主要来自于油料中的油溶性色素。 透明度:油脂可透过光线的程度。 水分及挥发物: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油脂中所含的微量水分和挥发物。不溶性杂质 :油脂中不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的物质。酸值:中和1g油脂中所含游离脂肪酸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过氧化值:1kg油脂中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溶剂残留量:1kg油脂中残留的溶剂毫克数。加热试验:油样加热至280时,观察有无析出物和油色变化情况。冷冻试验:油样置于0恒温条件下保持一定

11、的时间,观察其澄清度。含皂量:经过碱炼后的油脂中皂化物的含量(以油酸钠计)。烟点 :油样加热至开始连续发蓝烟时的温度。 分类:油茶籽油分为油茶籽原油和压榨油茶籽油、浸出成品油茶籽油三类。质量方针追求品质,顾客至上。以最低的价格创造最高的质量。质量管理制度为了认真贯彻产品质量法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明确企业各部门和各级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以及相互关系,保证企业内部的各项质量活动能够按有关规定正常有序的进行,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一、坚持“追求品质,顾客至上”的原则,认真执行产品质量标准,严把质量关。二、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总经理负责担任组长,负责全厂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我公司部下设质检部门,作

12、为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实施各种方针、目标的重要机构,并统一管理公司质检器具、仪器等工作。三、根据生产需要,操作工艺规程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并制定出各岗位责任制以及各项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四、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检测工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实行群检、专检相结合,自检、互检相结合。五、把全面质量管理列入到本厂的主要议程中,定期召开质量管理会议。六、 搞好市场调查研究及用户信息反馈工作,及时对用户反馈的产品质量信息登记、回访、处理并记入服务档案。七、生产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酸价按GB /T 5530-2005方法测定;过氧化值采用GB/T5538-1995方法测定;比色法定GB /T 5537-85测定。八、

13、对出现质量事故,要查明原因,认真处理,对重大质量事故要对直接责任者严肃处理,并追究经济责任。九、积极组织员工参加质量管理培训,树立全员质量意识。质量管理奖惩办法为了落实质量管理的责任,奖优罚劣,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办法:一、奖励1.质量奖励资金占本企业全年工资总额的10%,各质量奖每季度奖励一次,奖金从本企业利润中列支。2.各部门严格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按质量按量完成各项任务,质量奖金按每季度工资总额的10%发放。二、处罚1、不合格原材料不准办理入库手续。发现有检验不合格的原料入库,扣除原料保管员月工资的10%.2.经预处理可以达到要求的原料在进入生产工序之前必须严格按检

14、验单上的处理要求做好处理,并由检验员监督检验后,方可进入生产工序。没有按要求做好预处理而进入生产主工序,扣除主岗人员月工资的10%,并责令即改正。3.认真做好原料储存保管工作,在储存期间发生的原料受潮、霉变、鼠害、将扣除保管人员月工资的10%,严重者直至开除。4.严禁用洗涤剂、化学溶剂洗涤滤布、盛油容器,如有违反,每一次扣除当事人工资的20%。5.严禁将机用润滑油混入食用油中,一经发现,将受污染的食用油作销毁处理,同时扣除当事人工资的50%。6、操作人员要严格按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中的工艺指标生产,有擅自改变工艺参数,每一次扣除当事人工资200元,三次以上者辞退。7.化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执行有关规

15、定,对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严格执行规定的检验频次及项目,操作准确,数据可靠,并将验出的不合格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如果化验室操作错误造成误判,验出不合格品不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每发现一次扣除当事人工资的20%。公司人员组织结构图总经理胡馨予采购部检验朱芳芳生产部检验郑裕国张英成品检验杨冬冬计量部胡馨予各部门职责权限规定总经理职责(胡馨予)一、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二、全面负责本厂的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定实施方针、目标的有关措施。三、接受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机关的监督抽查,对存在质量问题必须认真整改,自觉依法规范企业产品质量行为。四、培训工作由

16、总经理全面负责,每年都要进行新员工培训与新老员工交流。采购部职责(朱芳芳)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品质和质量安全,特制定原料质量管理制度。一、企业主要领导负责审批原料采购计划,选择原料供应商及原料产地,签订原料采购合同,并且组织原料的入库检验和原料储存的现场监督,对采购的原料的质量负责。二、检验人员应按照原料入库检验程序,对入库原料进行检验,出具原料检验报告单。三、保管人员应严格按照原料储存的有关要求做好入库原料的保管工作,对储存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负责。四、生产人员应对生产过程中原料的实际质量状况进行严密监控,杜绝霉变原料及异品种含量超标的原料投入生产工序。生产部职责(郑裕国)一、依据公司的总体规

17、划,结合现状,负责建立和制定相适应的生产体系和发展目标。二、根据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组织生产,对各工序的产品质量实施监督,对最终产品质量负责。三、制定设备的维护计划、耗材计划,定期、不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五、负责车间工艺控制、技术改造管理、改进新工艺、研制新产品。六、严格工艺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七、改善生产卫生状况,保持车间清洁卫生,定期清理设备滞留物。八、负责车间员工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操作技术水平。产品深加工部(张英)一、由于茶油除了有实用功效以外,还能润泽肌肤,用来擦头发,可使头发乌黑柔软。我们将继续研制可以使头发乌黑柔软,对人体无伤害的洗发水

18、。二、利用高亚油酸茶油能滋养皮肤、吸收对人体最有害的290320urn的短波紫外线的功能,我们将朝着化妆品方向继续研究,争取研究出一种不仅能滋养皮肤,还具有吸收短波紫外线的功能的茶油化妆品。三、长期食用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有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可以研究一种降低血清胆固醇、疗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品。质检部职责(杨冬冬)一、负责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监督质量检验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二、按照技术标准、工艺标准、产品图纸、质量控制文件以及标准样品,对原材料和备品配件材料组织验收。三、质检部门对产品质量、原料质量、包装物质等享有最终权,对不合格产品回库或作购料处理,严禁不合格的产品

19、出厂。四、质检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产品质量技术管理的方针、政策、条列和指令。五、经常学习并保持与权威检验部门的联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质检工作要求。六、负责对产品质量进行统售后服务的职能工作,树立“质量第一、用户为上”的主导思想,逐步建立完善的质检服务标准。计量部职责(胡馨予)一、负责本部门的日常计量管理,包括建立台账,内页存档等;二、负责监督检查本部门计量器具的使用状态及维护保养工作,每月对本部门的计量器具抽取一次;三、按时报送计量站布置的各种统计报表;四、负责对项目部中外协单位的计量器具技术资料的存档工作;五、负责将到期的周检计量器具按计量站下

20、发的送检通知要求,按时送至计量站;六、负责本部门的计量器具的申购工作,填好计量器具购置申请表,上报计量站审批。原材料及包装材料检验茶油原料茶籽1.外观要求同一批油茶籽应具固有的特性,种仁饱满、洁净、干燥、无虫蛀、无霉变及其它异味;油茶籽油应具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符合GB11765-2003要求。2.油茶籽质量安全要求油茶籽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表1油茶籽质量安全要求项目指标杂质(%)1.5茶籽含水率(%)15.0茶籽含油率(%)24.0汞(以Hg计)(mg/kg)0.01铅(以Pb计)(mg/kg)0.4砷(以As计)(mg/kg)0.5氟(以F计)(mg/kg)1.0黄曲霉毒素B1,g/k

21、g5.0注:红体字检测部分送检;送检单位:宜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3.检验方法外观质量:用目测法观看外表并嗅其气味。茶籽含油率:核磁共振含油率测定仪(特点:1、操作简便、性能稳定:仪器有较完善的自检功能,开机后便能进行测量,不需要进行换算和数据处理就能用数字直接显示样品的含油率,或用打印机打印出测量结果。 2、测量速度快、精度高:样品烘干后只需几分钟就能得到测量结果,而化学方法需要几小时甚至十几小时才能得到测量结果。国标上承认仪器法测定的结果。 3、绿色无污染:用仪器法测量,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不对环境造成任何危害,不损害操作人员的健康。而化学法则使用有毒药剂,易造成环境污染和操作人员的健康损害。

22、 4、测试费用低:用仪器法测量只需220V电源,功率消耗小于50W。而用化学法测量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电和化学试剂。)茶籽含水率:种子水分计 PM-600(北京和信昌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入库检验3.1.原料检验程序:原料入库抽样待判定检验结论合格入库不合格 退货确定处理措施 处理完再检验 合格3.2、原料质量标准参照GB/T156812008,见表1。3.3、附原料检验报告单,见表2。表2:原料检验报告原料名称: 产地:批量() 检验类别:抽样比列: 检验标准:GB/T156811995检验指标(见下表):检验项目标准值实测值单项判定杂质含量筛下物3%无机杂质有机杂质霉变粘含量2%色泽、气鼓

23、掌正常茶籽含水率(%)15.0茶籽含油率(%)24.0汞(以Hg计)(mg/kg)0.01铅(以Pb计)(mg/kg)0.4砷(以As计)/(mg/kg)0.5氟(以F计)/(mg/kg)1.0接收让步接收拒收检验人:审核人:筛下物:通过园孔筛的物质。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块及其它无机物质。有机杂质:无制油价值的亚麻籽及其它有机物质(油籽除外)。霉变粒含量:粒面有霉,子叶变色、变质的颗粒。含油率:4.不合格原料的判定及处理措施1.检验项目全部合格,该批次判定为合格。2.检验项目有一项不合格,该批次判定为不合格。检验项目有霉变粒含量不合格,该批原料退货处理。检验项目杂质含量超标,该批次原料必须

24、经预处理后达到标准,方可入库。5.原料的储存1检验合格的原料凭检验报告单办理入库手续。2.入库原料必须保证原料通风、干燥,防止储存期间受潮变质。3.储存原料的地方应该做门、窗及地面等处的防鼠措施,杜绝使用任何防鼠类药物。包装材料包装材料我厂使用热罐装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QBT 2665-20041.外观要求部位指标瓶口瓶口端面平整,螺纹圆滑、无崩缺,结晶瓶口呈均匀结晶状。瓶体成型饱满,塑化良好,色泽均匀,站立稳固,无明显气泡、污点。1. 高度偏差 单位:毫米高度H 极限偏差 300士1.52. 直径或边长偏差 单位:毫米直径或边长0 极限偏差85士1.53. 最小壁厚 单位:毫

25、米部位指标瓶身部位0.25底部中心区1.554. 垂 直 度 偏 差 单 位 : 毫 米高度H 极限偏差 2206.45. 容量偏差 单位:毫米容量满口容量(850C) 公称容量(200C )极限偏差平均偏差极限偏差平均偏差300-750+12-80+12-80701- 1250+18-150+18-1501251-2000+25-200+25-2006. 物理学性能项目指标垂直载压/N空瓶200灌装后300瓶壁负载(适合于圆瓶)/N纵向加强筋 20瓶壁板块50耐真空度/mL330 mL瓶14350 mL瓶14500 mL瓶22600 mL瓶271 500 ML瓶 702 000 mL瓶100

26、跌落性能(高度2m) 瓶体不破裂7. 耐热性能项目指标300 mL1250 mL1251 mL-2 000体积收缩率/% 3 3高度收缩率/% 11.5肩部直径或边长收缩率/% 1 1.5腰部直径或边长收缩率/% I 1.5跟部直径或边长收缩率/% I 1.5外观外观瓶身无明显收缩变形,无凸底8. 乙醛含量 单位:微克每升项目指标无色瓶有色瓶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乙醛含量6.08.012.015.09. 试验方法10.1 试样状态调节与试验的标准环境按 GB /T 2 918-1998规定的标准环境及正常偏差范围进行调节。10.2 外观在 自 然 光或日光灯下目测。10.3 规格10.3.1

27、 高度偏差用 精 度 为0.02 m m 的量具测量瓶的垂直高度。10.3.2 直径或边长偏差用 精 度 为0.02 m m的游标卡尺测量。10.3.3 最小壁厚用精 度 为 0.0l m m的厚度测量仪,按5.2.3所要求部位,每部位上均匀选取4个测量点测量,取最小值。10.3.4 垂直度按 O B/ T 1868一2004中6.4进行测定。10.3.5 容量偏差10.3.5.1 容量计算公式瓶 容 量 按式(1)计算。V=式中:V 瓶的容量,单位为毫升(ML);G, 瓶和水的总质量,单位为克(9);Go 空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D 一定温度下水的表观密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o瓶

28、容量极限偏差按式(2)计算。V,= V一Vo .(1)(2 )式 中 :V 瓶 容量极限偏差,单位为毫升(ML),V 瓶的实测容量,单位为毫升(ML);Vo 瓶 的标称容量,单位为毫升(ML).10.3.5.2 满口容量偏差称量 空 瓶 质量,精确到0.1g,迅速盛满(85士1)水至瓶口,立即称量瓶及内装水质量,按式(1)将水的质量按85水的密度换算成满口容量。按式(2)计算满口容量极限偏差,满口容量平均偏差则取各样瓶满口容量极限偏差的算术平均值。10.3.5.3 公称容量偏差称量 空 瓶 质量,精确到。.1g,迅速盛装(85士L)水至灌注点,立即称量瓶及内装水质量,按式(1)将水的质量按20

29、水的密度换算成公称容量。按式(2)计算公称容量极限偏差,公称容量平均偏差则取各样瓶公称容量极限偏差的算术平均值。10.4 物理力学性能10.4.1 垂直载压10.4.1.1 空瓶垂直载压取 10 个 样瓶,在(23土2)放置2h以上,垂直放置在压力试验机上,以100m m/min的恒定速度分别对样瓶垂直施加压力,记录初始最大载荷,精确到1N,计算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10.4.1.2 装水样瓶的制取取 10 个 样瓶,在(23士2)放置2h以上,分别盛装(85士1)水至灌注点后封盖,用水冷却到常温。10.4.1.3 灌满后垂直载压按 6. 4. 1.2方法取10个装水样瓶,在(23士2)放置2

30、h以上,垂直放置在压力试验机上,以50 nun/min的恒定速度分别对样瓶垂直施加压力,记录初始最大载荷,精确到1N,计算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10.4.2 瓶壁负载10.4.2.1 瓶壁板块负载按 10. 4. 1.2方法分别取10个装水样瓶,在(23士2)放置2h以上,水平放置在压力试验机上(如图1),以50 mm/min的恒定速度分别对样瓶瓶壁板块垂直施加压力,记录初始最大载荷,精确到1 N,计算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10.4.2.2 纵向加强筋负载按 10. 4. 1.2方法分别取10个装水样瓶,在(2312)放置2h以上,水平放置在压力试验机上(如图2),以50 mm/min的恒定速

31、度分别对样瓶瓶壁纵向加强筋垂直施加压力,记录初始最大载荷,精确到1N,计算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10.4.3 耐真空度取 10 个 样瓶,分别盛满常温水,用带有橡胶隔膜的瓶盖封上,用针筒套上针头插入瓶中,缓慢抽水至平衡(即瓶体临界变形时),拔出针筒,测量针筒内水的体积,取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10.4.4 跌落性能按 10.4 .1 .2方法分别取10个装水样瓶,按QB/T 1868-2004中6.6.3进行测定。10.5 耐热性能10.5.1 体积收缩率取 10 个 样瓶,分别盛满常温水,称量空瓶及水质量,精确到0.1g,再测量水温,按式(1)计算未灌注热水前满口容量,将水排空,灌满(85土

32、1) 0C热水,封盖,用水冷却到常温后排空,再分别盛满常温水,称量空瓶及水质量,精确到0.1g,再测量水温,按式(I)计算灌注热水后满口容量。按式(3)计算体积收缩率,取测量结果的最大值。式 中 :X, 体积收缩率,%;Vo 未 灌注热水前满口容量,单位为毫升(mL)o鱿 灌 注热水后满口容量,单位为毫升(ML).10.5.2 高度收缩率、直径或边长收缩率取 10 个 样瓶,按6.3.2和6.3.3测量高度和直径或边长后,灌入(85士1)热水至注点,封盖,水平放置30s,正立120s,用水冷却至室温,观察瓶站立是否稳定、瓶身有无收缩变形,测量高度和直径或边长,分别按式(4)、式(5)计算高度收

33、缩率、直径或边长收缩率,取测量结果的最大值式中:XH 高度收缩率,%:从 未灌注热水前样瓶高度,单位为毫米(mm);H, 灌注热水后样瓶高度,单位为毫米(mm).式 中 :XD 直径收缩率,%;D_ 未 灌注热水前样瓶直径,单位为毫米(mm);几 灌 注热水后样瓶直径,单位为毫米(mm).10.6 乙醛含量按 QB /T 1868一2004中6.8进行测定。10.7 卫生指标按 GB 1 3113进行检验。10. 检验规则111.1 组批产 品以 批 为单位进行验收。以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原料、同一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类产品为一批,每批不应超过100万个,不足100万个的以不超过3天产量为一批。

34、11.2 抽样外观 、 规 格及偏差采用GB/T2 828.1-2003随机抽样,采用正常一次抽样方案,特殊检查水平S-4,AQL为4.0,按表10规定。耐热性能、物理力学性能以批为单位,在每批中随机抽取80个进行检验。表 10 抽 样 方 案 单 位 为个批量N 样本量n接收数Ac拒收数Re91-150 8 12151-280 1312281-500 1312501- 1200 20231201-3200 32343201一10000 3234100 01-35000 5056350 01- 8078一5000 00 8078 1251011生产工艺压榨法与浸出法的优缺点压榨法:采用纯物理低

35、温压榨制油工艺,经过选料、粉碎、物理压榨、过滤等技术生产而成。低温压榨,可保留油料内的丰富营养;不添加化学物质,无化学溶剂残留,不含任何化学防腐抗氧化剂,保证了茶油质量的安全、味道纯正、营养丰富、原汁原味,符合人体健康的需求。缺点是压榨工艺出油率低、生产成本高、价格昂贵、由于没有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其原始气味个别人不能适应。压榨农家茶油目前在国内属于高档食用油,是茶油中的极品。浸出法:采用溶剂油(汽油)将油脂原料,也就是油茶仔或茶饼(将榨出茶油后的茶饼再次利用起来,进行浸泡从中提取茶油,此类茶油口感差,营养差)经过充分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经过“六脱”工艺(即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

36、,再添加香精、色素、防腐剂等工艺生产而成。最大的特点是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添加色素后茶油颜色漂亮、添加香精后茶油香味适合大众化喜爱、添加化学防腐抗氧剂后保存期长。由于浸出法工艺出油率高,生产成本低,所以价格相对便宜,这也是非压榨或色拉油价格低于压榨油价格的原因之一。浸出过程中,溶剂残留(汽油)不可避免地留在了茶油中,给油造成再次污染。经过多道化学处理,茶油中的天然营养成分大多被破坏。目前市场上的食用油,除标明为压榨外,其它都是采用浸出法制成。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大家选择压榨油。压榨法制油工艺茶籽仁高温压榨制油技术茶籽清理除杂脱壳及壳仁分离茶仁蒸炒压榨出油沉淀过滤原料毛油原料毛油脱胶脱酸

37、水洗脱色脱臭冬化脱脂成品山茶油。茶油的制取与加工榨油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茶籽的出油率,影响茶籽油的质量。1.烘干将油茶籽烘干,使其水分不5%,以免籽壳疲软不易破碎,压榨易泻料,对出油率产生影响。2.除壳烘干后的茶籽要先清理杂物、皮壳,否则种皮和仁壳中的有色物质会混入油中使之呈深色,且使油品质量下降。由于茶壳重量占茶仁的1/3,如带壳榨油,其将吸去一部分油,为此,要将壳仁分离,去掉茶籽壳的80%左右,否则会增加油饼残油率3.轧坯将粗种仁轧成小颗粒,使茶籽大小均匀,便于油分子流出。4.蒸炒蒸炒是压榨前一道关键性的工序。首先用大火蒸1.01.5h,其有利于减少油分子间引力,使油分子表面张力降低

38、,粘度下降,细胞膜破裂,料坯的可塑性增加,手捏成团,料坯处于最适宜油分流出的状态。5.做饼、压榨料坯蒸好后,将种仁制成豆饼,将热种仁上机压榨然后装进榨笼进行压榨,这样一次性装榨法能保持饼块的湿度,有利于提高出油率。压榨时可分为3 个阶段,一是轻压,二是采用勤压、轻压的方法,三是采用高压方法在合理的压力和时间下将茶油榨出.6.冬化原料毛油脱胶脱酸水洗脱色脱臭在其他精炼油工艺中也很常见,分为干湿两种:湿式冬化原理为食用油经过脱色阶段之后,以皂脚颗粒为晶种,快速结晶之后,将腊结晶以水洗水一起分离,但因为快速结晶仍有部份腊会残留,故结晶后达到之标准为5.5小时0仍无腊结晶析出,如果需要更少造成低温雾化

39、之条件,可在脱臭之后增加另一慢速晶将微量之腊、糖类以精细过滤除去。 优点为减少使用过滤助剂,如木质纤维素及矽藻土等之成本,操作上亦可降低过滤机换槽之频率。干式冬化原理为脱色或脱臭之后,将食用油降温,以慢速结晶,使腊结晶能培养成为大结晶,且使用过滤助剂如木质纤维素及矽藻土将大、小颗粒之腊结晶除去,以达到几乎完全除去油中之腊质。 优点为按冬化油之要求达到12HR,0或24HR, 0不会雾化之条件,可由结晶时间及过滤条件来控制。主要设备蒸炒锅螺旋榨油机卧式叶片过滤机关键控制点及其纠偏措施加工步骤确定在这个步骤中引入的、控制的或增加的潜在危害是否有食品安全性问题对第三列作出判断预防措施是否是关键控制点

40、茶籽选取生物性:微生物污染化学性:无物理性:固体杂质残留是是否被黄曲霉毒素污染,是否混入大量沙石、泥土等杂质防止原料被霉菌污染,是否混有杂质是脱壳及壳仁分离生物性:无化学性:无物理性:无否碎壳分离不好有残留,影响出油率碎壳分离不好会影响出油率,油残留在外壳上否蒸炒生物性:无化学性:有害化学物质产生物理性:无是蒸炒温度过高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出油率(有害化学物质产生)是压榨生物性:无化学性:无物理性:无否否过滤生物性:无化学性:无物理性:无否否脱酸生物性:无化学性:有机溶剂残留物理性:无是毛有种含有游离脂肪酸,在精炼时应除去碱炼法控制碱的加入量碱溶液与毛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发生中和反应,控制酸价是包

41、装材料生物性:无化学性:无物理性:可见异性无混入是包装材料带入可见异性物,对食品感官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所有包装都应选择国家允许使用的材料,无可见异形物,无气泡。根据国标GB/T17374-2008是一、茶油检测的指标:GB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4478 食品中甲拌磷、杀螟硫磷、倍硫磷残留量卫生标准GB5127 食品中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允许残留量标准GB552485 植物油脂检验 扦样、分样法GB55252008 植物油脂检验 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法GB552685 植物油脂检验 比重测定法GB552785 植物油脂检验 折光指数测定法GB5528 植物油脂检验 水

42、分及挥发物测定法GB552985 植物油脂检验 杂质测定法GB5530 植物油脂检验 酸价测定法GB553185 植物油脂检验 加热试验GB55332008 植物油脂检验 含皂量测定法GB5539 植物油脂检验 油脂定性试验GB5009.1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阶段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油 茶 籽 油 GB11765-89指标等级项目12色泽(罗维朋比色计25.4mm槽)黄35红2.0黄35红5.0气味、滋味具有油茶籽油固有的气味,无异味酸价,% 1.05.0水分及挥发物,% 0.100.20杂质,% 0.100.20加热试验(280度)油色不得变深,无析出物油色允许变深,但不得变黑,有微量析出物含皂量,% 0.033 技术要求 油茶籽油必须具有下列特征:3.1 折光指数(20):1.46711.4720 3.2 比重(20/4):0.91040.9205 二、GB5527 植物油脂检验 折光指数测定法1、仪器和用具1.1阿贝氏折射计;1.2小烧杯;1.3玻棒:一头烧成圆形;1.4拭镜纸、镊子、脱脂棉等。2、试剂 2.1乙醚; 2.2乙醇。3、操作方法 3.1矫正仪器:平仪器,用脱脂棉醮乙醚揩净上下棱镜,在温度计座处插入温度计。用已知折光指数的物质矫正仪器(常用纯水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