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密注浆加固方案(汤).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435092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密注浆加固方案(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压密注浆加固方案(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密注浆加固方案(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密注浆加固方案(汤).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人造板机器厂有限公司数控设备基础工程压密注浆加固专 项施工方案上海秋元华林建筑装饰有限公司2012年4月目 录一、编制说明1二、压密注浆方案设计3三、施工准备及施工工艺流程4四、质量控制6五、质量保证措施6六、主要施工设备7七、 安全文明施工7附图9一、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上海人造板机器厂有限公司提供的各个设备基础施工图及与原厂房定位图等资料; 现行有关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79-2002、J22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2、GB50007-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勘察单位提供的勘察报告; 1.2 编制目的根据地质勘测报告及原厂房基础图显示,原厂房基础为灌注桩基础,桩间土壤稀疏,抗侧压能力较弱,地下水位较高。故基坑开挖前需采用拉森钢板桩当土,钢板桩后压密注浆维护加固,从而使土壤硬化,提高桩间土壤抗侧压能力。1.3 编制原则确保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施工方案经济、合理。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 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 等条件选择最具实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 技术可靠性原则 根据本工程特点,依据本地及其周边地

3、区情况,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经济合理性原则 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注浆加固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的。 1.4本工程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层杂填土,夹石子,砖块等等杂物,顶部有25-50cm厚的水泥地坪,土质不均,结构松散,土层厚度为1.0-2.5m,平均厚度约1.55m,场地内遍布。第-2层灰黄色粉质粘土呈可塑-软塑状态,中-高压缩性,含氧化铁锈斑及铁锰结核,土质向下渐软,土层厚度为0.5-1.7m,平均厚度约1.2m,场地内遍布。第-1层灰色淤 质粉质粘土,呈流塑状态,高压缩性,含水母,夹粉

4、性土薄层,土质不均,土层厚度为0.8-2.3m,平均厚度约1.4m,场地内遍布。第-2层灰色粘质粉土,呈松散-稍密状态,中压缩性,含云母,夹粘性土及粉砂薄层,土质不均, 土层厚度为3.1-6m,平均厚度约5.21m,场地内遍布。第-3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呈流塑状态,中压压缩性,含云母,夹粉性土薄层,土质不均,土层厚度为0.9-5.5m,平均厚度约2.81m,场地内遍布。第1-2层暗绿-草黄色粉质粘土,呈硬塑-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含氧化铁锈斑及钙质结核,下产夹多量粉性土薄层,土层厚度为4.7-7.5m,平均厚度约6.21m,场地内遍布。第层灰色粉质粘土,呈软塑状态,中-高压缩性,含云母,夹粉性

5、土薄层,土质不均,本次勘察20.0m深度未钻穿该层,场地内遍布。根据地勘报提供信息,本次注浆为-层土壤,注浆深度为0.00-8m深。加固宽度北面为3.25m,东面为0.3m.二、压密注浆方案设计1、注浆原理:利用液压把能固化的浆液注入土层空隙,以改善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达到提高土层抗侧压能力的目的。2、注浆加固依据地基处理手册,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H123-200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及相关技术规程。3、浆液配置:采用混合浆液,即水泥、水玻璃双液快凝浆液,水泥采用P42.5普通硅酸水泥,水泥用量为200/m;:水灰比为0.55;水玻璃用量为2.0%;具体

6、配合比和压力通过现场试验确定。4、注浆加固范围详见附图三、施工准备及施工工艺流程1、施工现场应做好“三通一平”工作,即水通、电通、道路通。地下浅层障碍物应事先予以挖除;根据现场条件,在施工现场合理搭设临时水泥库,规划好临时施工便道。2、做好设计技术交底工作,落实施工机具、设备、材料、劳动力的进场工作;施工人员进场后,应尽快熟悉现场资料及图纸,了解本工程的特点,针对性的掌握各施工环节的技术要求。3、材料进场后,材料员应及时取验原材料质保书,无质保书的材料不予接受。及时取样送检,取样时需有现场监理工程师见证,并见证送样。对水泥的安定性及强度复检;4、前期现场与技术准备工作就绪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召

7、集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与各工种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了解工程的重要性及各环节的重点,技术交底后应召集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二次交底,使每位参与本工程的施工人员对工程的特点、自身职责、工作协作有一种比较明确的概念。5、按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及轴线桩,根据设计施工图测放压密注浆孔位。6、工艺流程在地基中按规定位置用钻机或手钻钻孔到要求的深度(8米),钻孔间距为1m。在孔内插入直径为50mm的注浆射管,管底部1.0-1.5米的管壁上钻有注浆孔,在射管之外设有套管,在射管与套管之间用砂填塞。地基表面空隙用1:3水泥砂浆或粘土、麻丝填塞,然后拔出套管,用压浆泵将配制好的浆液以0.20.5Mpa的注浆压力通

8、过射管注入土层孔隙中,注浆流量控制在710L/min。水泥浆应一次压入,不得中断。拔管,注浆过程中每50cm拔管一次,直至该孔注浆结束,有效注浆段为地面以下7m。留孔用1:2水泥砂浆或细砂砾石填塞密实,或者用原浆压浆堵口。清洗管路,移至下一孔施工。灌浆先从稀浆开始,逐渐加浓。灌浆次序一般把射管一次沉入整个深度后,自上而下分段连续进行,分段拔管直至孔口为止。注浆施工结束28天后进行标准贯入度和静力触探,检测点数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一般为2%的注浆孔数,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100kpa。8、施工流程图 定 位 成 孔 下注浆管、套管 填砂 拔套管 封口 边注浆边拔注浆管 封孔 清 洗四、质量控制1、

9、施工前检查有关技术文件(注浆点位置、浆液配比、注浆施工技术参数、检测要求等),对有关浆液检测材料的性能及注浆设备也应检查。2、施工中应经常检查浆液的配比及主要性能指标、注浆的顺序、注浆过程中的压力控制等。3、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注浆体强度、承载力等。检查空数为总量的2%-5%,不合格率大于或等于20%时应进行2次注浆。检查应在15天内进行。 五、质量保证措施执行和坚持质量检查制及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严格按照相关工程建设规范施工;施工前向全体施工人员做好技术质量交底工作;浆液必须经过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匀后,才能开始压注,并应在注浆过程中不停顿地缓慢搅拌,时间应小于浆液初凝时间,浆液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

10、滤;压浆施工应跳孔进行,先外围后内侧;注浆中途如发生地面冒浆现象,应立即停止注浆,调查冒浆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如间歇灌注法);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建筑物加强沉降观测,做到信息化管理;施工过程中由专人负责做好原始施工记录。六、主要施工设备1 YSB50/50 型液压注浆泵: 4台,用电量为12kw;2 SM200型搅拌桶: 4台,用电量为12kw;3工程钻机、沉管设备: 2台,用电量为30kw;4 注浆管 球阀等: 若干;七、 安全文明施工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项目部各部门、直至班组职责明确,落实到人的项目安全管理责任制且在项目经理部设立专职安全管理班子,具体负责项目安全

11、管理工作。认真编制项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建立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编制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时,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且应进行交底讨论,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符合实际,针对性强。1、安全教育制度班组根据当天施工任务进行安全意识,安全措施交底并做好班组安全交底书面记录,工长每周集中交底并签字确认。工段每周针对施工特点进行安全教育,并做书面记录,专业安全员检查确认。施工队每周应对全队职工,针对所承担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安全教育,安全总结,部署每周安全计划。2、安全检查制度本工程因工期较短,安全检查制度由项目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每日监控。班组兼职安全员、班组长应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安全操作、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施工队专职安全员、项目部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及重点项目跟踪检查。安全检查做到对全面全员全过程控制,隐患整改率为100%。3、安全措施保证项目(1)施工现场各类孔洞、临边必须有防护设施。(2)施工用电符合国家标准。(3)施工机械的操作者持证上岗,起重机械使用前须取得劳动局验收,严格遵守“十不吊”规定。(4)施工现场材料、构件、设备、易燃物品、交通道路、厂区排水规划有序,保证安全通道畅通,推行标准化作业。(5)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6)做好防暑降温、防台防汛工作 ,按公司文件执行。附图1、 单面注浆加固平面图上海秋元华林建筑装饰有限公司2012年4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