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册书的教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433776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30 大小: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册书的教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整册书的教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册书的教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册书的教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doc(1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第一节 食物一、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石家庄四十中学 孙秋菊 教材分析 人生活在生物圈中,并从中摄取食物,以满足自身对物质与能量的需求。怎样健康饮食呢?第一课时“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是本册的开篇章节。考虑到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中,学生对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概念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安排了淀粉的探究实验、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实验,最后归纳总结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这样处理教材比原来直接讲述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更符合课标的要求。此外这些营养物质的吸收也正是新陈代谢过程的起始部分,为下面课程的讲解做了准备。这节课的

2、重点是探究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验证食物中是否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难点是“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这一探究活动。 学生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上册书中已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并做过探究活动。学生对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概念也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表达能力也较好。 设计理念 本节课设计面向全体学生,提倡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给学生想的空间、做的时间、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说出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

3、质。 技能性目标1尝试正确使用生物实验用具。2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活动。 情感性目标参与小组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1教师课前准备溶液准备包括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蛋清液)、橘汁、碘液、10%的氢氧化钠、3%的硫酸铜溶液、清水、蒸馏水等;实验用具包括研钵、试管、解剖剪、解剖针、刀片、纱布等。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安排学生课外搜集材料“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制定一份营养全面的午餐食谱,并在课上带来食谱中的食物(每样食物少量即可)。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方法一:从兴趣引入:近期将安排一次郊游活动,请每组同学为本组设计一份营养全面的午餐食谱。首先要了

4、解食物中的营养。 方法二:从日常生活引入:从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时期,怎样合理饮食才能健康成长。首先要了解食物中的营养同学们知道食物中含有那些营养成分吗?淀粉是我们所需的营养成分之一。同学们所带的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呢?首先请两个同学做一个小试验,来了解淀粉的特性。了解了淀粉的特性,请同学们来根据课题设计实验方案。设计时可参照如下表格:1、实验课题:2、实验用具:3、实验步骤:(注意材料方式处理)4、预期结果:请各组汇报实验方案,其他同学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有同学来进行评价吗?很好。对照实验可以使我们的结论更科学更严谨。谁来评价呢?很好。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方法很巧妙。这组同学选择可能与其他

5、组预期结果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很有创意,那黄瓜是否不含淀粉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请各组根据本组修改后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实验注意原则:安全的原则;节约材料的原则;在托盘中操作。实验中请记录: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好。请各组来汇报实验情况。简单陈述实验材料;过程;现象;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结论。请展示实验现象,有不同意见吗?很精彩。牛奶确实变色了,怎样证明变色不是含有淀粉造成的呢?你能帮助他们完善实验吗?很好。这是为什么呢?很好。请展示你们的实验现象。有不同意见吗?很好。给大家展示实验现象,很好。请展示实验现象,同学们帮助他们分析。教师评价:同学们,课前我发给大家一份材料,既然我们无法通过

6、实验确定结果,就求助科学家的结论吧。请查阅黄瓜中是否含有淀粉呢。黄瓜中含有少量淀粉,所以便蓝不明显,至于为什么会变成这种颜色,可能象同学们说的有其他物质造成的变色,若感兴趣的同学,下课我们再去查阅材料、讨论。好,下面我们进行总结:1、含淀粉多的;含淀粉少的;不含淀粉的。同学们也可以查阅手头的材料。2、材料的处理方式。很好。下面我们按照上面的步骤来探究食物中是否含蛋白质?首先通过一个实验了解蛋白质的特性。请根据上一个实验的探究方法,利用蛋白质的特性,来讨论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注意:氢氧化钠有腐蚀性,要小心使用,若滴到手上,要立即用水清洗。请各组同学来汇报实验情况。展示实验现象,很好。很好,看来虾

7、中含有蛋白质还很多。这组结论很有用,通过自己动手检验出面包中含蛋白质的多少,我们就可根据需要购买不同种类的面包。好,我们进行总结:含蛋白质多的;含蛋白质少的。关于食物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请同学们课下去探究。根据刚刚的两个实验,请同学们总结食物中含有哪中营养成分;根据同学们搜集的材料还含有哪些营养物质。通过本节课学习来判断图片中的食物中含那种营养成分多。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在饮食上受到什么启发,尤其今天的中午饭,你能提一些建议吗?。 作业:收集食物营养成分标签,了解他们有何不同。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所爱吃的零食是否含有全面的营养。淀粉、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两名同学分别往放有清

8、水与放有淀粉糊的溶液中的一到两滴碘酒,振荡并描述现象。然后请同学们总结出淀粉遇碘便蓝的特性。(小词典第一条内容)学生四人一组充分的思考与讨论,小秘书进行纪录。方案一:材料:牛奶、碘酒;步骤:向试管中倒入少量牛奶,滴入碘酒。预期结果:若牛奶变成蓝色,就说明牛奶中含淀粉。学生评价:最好做一对照组,用不加碘酒的牛奶,和加碘酒的牛奶进行颜色对比。这样结论会更准确。方案二:材料:面包、碘酒;步骤:向面包上滴加12滴碘酒。预期结果:若面包变成蓝色,则证明面包中含淀粉。学生评价:A、不同材料处理方式:将面包在研钵中捣碎,用水稀释,倒入试管,滴加碘酒。同时用清水加碘酒做一对照。B、选用不同材料:米饭、土豆,但

9、过程相同。方案三:材料:黄瓜、碘酒;步骤:将碘酒滴到黄瓜的新断面上。预期结果:若黄瓜变成碘酒色,而不变成蓝色,说明黄瓜不含淀粉。学生实验,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小秘书进行记录。汇报组一:材料:无糖牛奶;步骤:将少量牛奶倒入试管,滴1-2滴碘酒;现象:结果牛奶没有变色,与预期结果一样;结论:无糖牛奶中不含淀粉。同学评价一:牛奶变色了,变成了近似黄色,是碘酒与牛奶的中间色,没有变成蓝色。用清水加碘酒的颜色做对照。同学评价二:我们组做得也是牛奶,现象是牛奶变色了,结论与他们不同。同学评价三:因为我们用的是无糖牛奶,他们用的是普通牛奶,材料实际是不同的。汇报组二:材料:面包;步骤:往面包上滴加1-2滴碘酒

10、;现象:面包变成蓝色,与预期结果一样;结论:面包中含淀粉。同学评价一:我们用的材料也是面包,处理方法不同,先用研钵捣碎,再用清水稀释,倒入试管,同时用清水做了对照,现象与结论与他们相同。同学评价二:我们用的方法与他们相同,但材料不同,用的是米饭、土豆,现象结论一样。汇报组三:材料:黄瓜;步骤:往黄瓜新断面上滴加碘酒;现象:黄瓜变色,但不是蓝色也不是碘酒色。与预期结果不同;结论:不知道黄瓜中是否含淀粉。同学评价:我认为黄瓜中不含淀粉,这种颜色可能是其他物质造成的。含有少量淀粉。含淀粉多的:面食类,如馒头、米饭、面包;土豆。含淀粉少的:黄瓜。不含淀粉的:无糖牛奶。不含淀粉的:牛、羊肉液体的直接滴加

11、碘酒;固体的可以直接滴加碘酒,也可以先捣碎,用水稀释后滴加碘酒。分别向装有1ML清水和1ML蛋白质的溶液中滴加10%的氢氧化钠后振荡,在滴加3%硫酸铜溶液。请同学描述实验现象:清水中出现蓝色沉淀;蛋白质溶液变成紫色。得出蛋白质特性:含蛋白质的溶液与10%的氢氧化钠和3%硫酸铜溶液反应变成紫色。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和完成实验,小秘书进行详细记录。汇报组一:材料:牛奶;步骤:将少量牛奶倒入试管,滴10%的氢氧化钠3%硫酸铜溶液,并用加了10%的氢氧化钠和3%硫酸铜溶液变色后的蛋白质溶液进行了对照;现象:结果牛奶变成紫色,与预期结果一样;结论:牛奶中含蛋白质。汇报组二:材料:剥了皮的虾;将虾放在培养皿中

12、,滴加10%的氢氧化钠3%硫酸铜溶液;现象:虾变成紫色。结论:虾中含有蛋白质。汇报组三:材料:面包;步骤:往面包上10%的氢氧化钠3%硫酸铜溶液;现象:面包变成紫色,与预期结果含少量蛋白质不一样;结论:这种面包中含蛋白质丰富。含蛋白质多的:虾、牛奶、面包、火腿。含蛋白质少的:葡萄、黄瓜、果汁。淀粉、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学生回答回答一:中午饭要营养全面:米饭、肉、蔬菜。回答二:不挑食,少吃零食。关于引言:探究提出课题设计实验讨论交流(同学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注意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作用。)完成实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进行总结实验1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注意氢氧化钠使用的安全问题。)表达

13、交流得出结论进行总结实验2布置知识点总结巩固练习实际应用课后作业 二、营养物质的作用石家庄市第43中学 马曾伟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一节食物的第二课时。安排学生在课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并根据这些知识编写、表演课堂剧。重点是让学生描述六大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对于“食物中储存着能量”这一事实,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 为帮助学生理解食物中含有大量能量,本节安排了燃烧花生种子的实验,教师还可考虑其他例子加以强调说明。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思想活跃,活泼好动,喜欢表现。以课堂剧的形式学习知识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但实际教学中,要预见到学生考虑问题欠周全,教师要在课前抽时间分组检查或了解情况,减少突发事件影

14、响课堂教学的可能性。设计理念 1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编写剧本-制作道具-表演剧本”的过程,培养学生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能力,培养学生写作及表演能力,锻炼胆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发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生物学、热爱生物学的情感。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收集六大营养物质主要功能的资料,得出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 技能性目标:尝试通过个人努力,获取课本以外生物学信息; 情感性目标:体验积极学习的快乐。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 1提前两周给学生布置任务:通过课本和家庭藏书、书店和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分小组收集资料,了解六大营养素的主要功能,编写课堂剧“营养素争功”,

15、并制作简单道具,为课堂表演做准备。 2实验用品:花生豆、酒精灯、火柴、解剖针、试管、试管夹、试管架、量筒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某日清晨,你在匆忙中起床,没吃早餐。到了上午10:00就已经是饥肠辘辘,无精打采了。如果是在冬季,甚至会有饥寒交迫的感觉。而午饭后,这些症状立刻就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二、活动探究 食物中到底有没有能量?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看看从这个实验中我们能发现什么,得到什么启示。投影实验方案介绍实验的方法、步骤及实验材料提示实验中注意事项投影观察思考:试管中的水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巡视或个别辅导教师组织讨

16、论、交流、评价解释热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这一实验证明花生燃烧时释放出了能量,这些能量就储存在花生的营养成分中。 食物中的能量储存在哪些营养成分中?除了提供能量,营养素对人体还有哪些作用呢?课前,同学们已经收集了一些关于营养素作用的资料,并分组编写了剧本我比你出色之营养素争功,下面请各剧组作好准备,演出开始。欣赏演出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归纳各种营养素的作用。音效一段欢快的音乐观看了同学们的精彩表演,我们在兴奋之余一定也有收获,趁热打铁,我们先来归纳总结各种营养素的功能吧!投影营养素的作用(略)三、知识整合及补充说明整合(略)。说明:1、糖类、蛋白质、脂肪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

17、,人体进行生理活动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食物中的糖来提供,只有人体摄入的糖分不能满足生命活动需要时,才会由蛋白质或脂肪分解供能。因此必须保证每日从食物中摄取一定量的糖分。2、蛋白质既不能在体内贮存,也不能由其他物质转化而来,所以,青少年每天必须吃一定量的蛋白质(约85克),才能满足自身的生长发育需要。提问早餐只喝牛奶不是一种科学的饮食习惯,为什么呢3、脂肪是人体的储备能源,同时也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有些同学偏食、挑食,只吃素食,是不符合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的。有资料表明,适当补充脂肪对于脑及神经系统发育有益。四、引导应用同学们在学习了这节课之后,自已觉得有哪些收获呢?请各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谈

18、谈个人想法。答: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糖类、脂肪、水、无机盐等。这些营养物质中有些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学生分组实验1、 用量筒取10ml水,倒入一试管中2、 用解剖针插一花生种子,点燃3、 用点燃的花生给试管中的水加热至火焰熄灭小组代表发言试管中的水沸腾起来,这说明花生燃烧时有热量放出,传递给了试管和水。得出结论:营养物质中储存有能量演出课堂剧演员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出场,就位;其他同学被他们的表演吸引而兴致勃勃学生发言六大营养素的主要作用(略)答 空腹喝牛奶不好。因为空腹时喝牛奶,奶中对人体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就会被当作糖类变成热能消耗,这样就等于浪费了蛋白质,很不经济。合理的食用方法是

19、在喝奶前吃一点馒头、饼干和稀饭之类的食物,这样可充分发挥奶类的作用。讨论交流涉及个人的饮食习惯,生活中一些实际现象的领悟:如不吃早餐上学;早餐只喝牛奶;每天只在口渴时才喝水等等。本课引入也可以从学生的不良习惯调查引入。如:教师可首先调查班内有哪些同学早晨不吃饭来校上课,然后请这样的同学谈一谈不吃早饭的感受。或者出示图片:非洲干旱地区的儿童与城市健康儿童的对比,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学生虽然不明白什么是能量,但一般都知道饥寒交迫的感觉是“能量”缺乏造成的。可由此引出花生燃烧的实验。让学生带问题去做实验此处还可以采用分组扮演角色,课堂辩论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各组分别代表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将

20、辩论分成功能自述、自由辩论两个阶段,全组同学共同参预,形成集体,也是一种能够调动同学积极参预的好形式。补充说明可放在学生总结的间隙或在功能概括完成后统一进行。旨在补充课本剧中未涉及的知识。同时注意: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学生军训时,身体较为虚弱的同学会因低血糖而头晕,通过喝糖水等措施可得到缓解。在补充了糖、蛋白质知识后提出此例,可以及时巩固并加深理解糖和蛋白质的作用。针对一些素食的学生,强调脂肪对于发育不可替代作用。附:课堂剧我真的很不错之营养素争功“要说营养物质对人类的贡献呀,我们糖类首屈一指!因为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细胞“燃烧”我们糖,产生能量,供给全身各个器官使用,这样身体才会运转

21、起来,就像一架机器需要电能,汽车需要汽油一样。要是没有我呀,人早就没命啦!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四肢肌肉不能运动;就连睡觉做梦时,也需要我们!而且,许多味美可口的食物中都有我”蛋白质说:“糖类只能提供6070的能量,我们不仅能提供能量,还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皮肤、肌肉、脑、内脏、指甲、头发等器官中都有我;人的生长发育更离不开我,像调节生理活动的酶和某些激素,与细菌病毒顽强作战的抗体“勇士”,都是我们蛋白质。脂肪说:“我们脂肪的功劳也不能埋没,平时我藏在皮下,当糖类不足时,就靠我给人体供能,是人体的贮存能源;我还能防止人体热量散失,起到御寒作用;我还能固定人体内脏各器官,如胃、小肠、大肠,减轻剧

22、烈运动对内脏的冲击”。水说“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人的体重的2/3都是我们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所有的营养物质和各种代谢废物都必须由我们来运输,才能送到目的地。知道吗,由于塌方而困在井下的矿工,十几天不吃饭,可因为有了一瓶宝贵的水,才坚持到被救。”无机盐说:“我们无机盐在体内含量虽不多,兄弟姐妹可不少,作用也很重要!如果没有我们的钙、磷二兄弟,人的骨骼和牙齿,就会象果冻一样软,人能站立起来吗?更不用说走路了!如果没有铁哥,人就会患缺铁性贫血,面色苍白,头昏眼花,上课时精神不集中,学习效率不高;还有我们的碘小姐,缺少了它,人就会患大脖子病;缺锌,食欲减退,严重的会使青少年停止发育。同学们,多吃

23、虾皮、排骨、鱼,多喝牛奶、骨头汤,补钙吧!多吃海带、紫菜,补碘吧!”“行了,无机盐,听我的吧:我们维生素可是个大家族,有30多位成员呢,虽然我们既不是构成细胞的原料,也不提供能量,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绝对少不了我们。如果长期缺乏我们中的一种,就会引起疾病,影响身体健康。缺乏维生素C时刷牙易出血;缺乏维生素B1时易患神经炎,引起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严重时患脚气病;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维持骨的正常发育。儿童严重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出现鸡胸、方颅等症状。朋友们,知道吗,猕猴桃等水果中,西红柿等蔬菜中,都有我们家族的大批成员。”三、怎样实现合理膳食石家庄市第中学 郭学艺、周素芬教材

24、分析怎样合理膳食这一小节通过同学们对聪聪和明明一天的膳食是否合理、营养是否平衡的探究,来认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探究竟是难点,合理膳食是本节的重点。这一小节指导学生合理膳食、平衡营养,这也是这一章的主旨所在,所以它在这一节乃至在本章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分析本节与学生的饮食有关,学生会很感兴趣,学生对重量单位“克”没有直观的认识,对“热价及热价单位kj”也很陌生,这是学生在探究竟时的障碍。所以本节要让学生提前预习,疏导障碍,效果会更好。设计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说出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会随年龄、身材、健康状况和劳动强度的不同而不同。2说出青

25、少年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特点。技能性目标尝试利用资料、信息进行探究的方法。情感性目标1关注自己的饮食,合理膳食。2养成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课前要对本节的探究竟和小辞典进行预习,预习课本后的部分食物营养成分表(附表一)和课本后的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附表二),老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个表格,内容分别为聪聪、明明的早餐、午餐和晚餐的营养物质种类、重量、营养物质能量、钙含量。学生分成12个大组,每组备一个计算器(自带)。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创设情景我们请一个女同学(体形较瘦)和一个男同学(体形稍胖)来说一下他们的饮食特点。或引用课本中

26、身边事的插图做成动画播放。这两个同学分别讲自己的饮食。可以从各餐的食物种类、多少,饮食习惯(是否挑食,是否爱吃零食,是否饥一顿,饱一顿)各方面去说。这两名同学的饮 食是否合理呢?今天,我们根据课本上的食谱来计算一下。用事实说话。板书:三、怎样实现合理膳食。活动探究把全班同学分成12大组,其中两组同学计算聪聪的早餐、两组同学计算聪聪的午餐、依此类推,最后两个组计算明明的晚餐。老师发给每组相应的食谱表。计算方法的注意事项:1、 鸡蛋、西红柿要分开算。2、米饭在后面的食物营养成分表中可以直接查出来,但注意玉米粥和大米粥的计算方法是按纯玉米和大米的重量,不包括水的重量。3、表格中给出的数值是每100g

27、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的量,计算时要注意换算,不要弄错。教师出示一个如下的总表聪聪(或明明)的营养成分表蛋白质 糖类 脂肪 钙 早餐午餐晚餐合计全班同学分组算出聪聪三餐中所吃的蛋白质、糖类、脂肪、钙的总量。明明的计算方法与聪聪的一样。怎样计算出他们所吃食物中能量的数值?根据小辞典,将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重量换算成能量热价是一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叫该物质的热价。引导学生找出这样一个公式根据食物营养成分表将聪聪和明明一天的食物分别换算成糖类、蛋白质、脂肪和钙的重量。用计算器分组计算。参照小辞典,将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重量换算成能量。(千焦)糖类和蛋白质的热价是17.15kj,脂肪的热价

28、是38.91kj一天摄入的总能量为:(蛋白质+糖类)重量17.15+脂肪重量38.91聪聪一天的食物折算成蛋白质的重量是84.6g。总能量是8025.85kj,钙是997mg。明明一天的食物折算成蛋白质的重量是154.7g,能量是13228kj钙是 mg每组的学生一定要分好工,如一人负责读食物的重量,一人负责从食物营养成分表中查找相应食物对应的营养成分的含量并读数、换算,一人负责按计算器,一人负责做记录。 计算方法的讨论很重要,否则容易计算时出错。再改就耽误时间了。聪聪和明明一日食谱营养成分表,将学生回答的结果,填入表格内。教师提前应计算过,做到心里有数。如果出现差异,老师应立即判断出谁的错误

29、,马上纠正。不要耽误太长的计算时间。老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能量单位千焦(以后的物理学习中会讲到。)计算时,最好将蛋白质和糖类写在一起,因为它们的热价一样,容易计算。可以省去一些麻烦。现在我们打开课本看一下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的总能量和钙的供给量讨论聪聪和明明的蛋白质和能量的供给量是否合理。钙的供应情况呢?聪聪的能量摄取基本够、明明的能量偏多。钙量摄取都基本满足。你能给明明出谋划策,怎样才能做到“既能吃饱,又不肥胖”对照聪聪的食谱、分析一下你自己的饮食是否合理,每天的饮食中蔬菜、水果、牛奶是否都齐全?聪聪每天所需的能量应是9200kj,钙是1000mg,明明每天所需的总能量应是10000k

30、j,钙应是1200mg.聪聪的能量的摄取量偏少,明明的能量摄取得太多。在大量喝奶的情况下,他们的钙量摄取都基本满足。聪聪还应少吃含蛋白质多的食品。尤其是早餐应有适当的糖类,糖类是主要的能源,以供应上午繁重的学习任务。由于明明长期的饮食不合理,能量超过正常的营养标准,时间长了就变成了小胖墩。明明应少吃含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食品,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晚餐。早餐饭量不足、质量不高,饮食中普遍缺钙。应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 一天的食物总能量 蛋白质 总能量 钙聪聪:明明:是否合理:引出全民缺钙的问题晚上多喝奶你们每天都吃早饭吗?如果不吃早饭,上午有什么感觉。这样长期下去,有什么不好呢?好,所以,我

31、们为了身体健康,一定要吃好早饭。常言道:“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 蛋白质在体内既不能贮存,也不能由其他食物转化而来。每天必须摄取应一定量的蛋白质。但是,早餐只吃鸡蛋、喝牛奶等蛋白质高的食物也不好,会损失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只会把它当成能量使用,还增加了肾脏的负担。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三餐要怎样搭配才算合理?早中晚三餐的比例应是3:4:3有没有听到人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这句话中“半大小子”是什么意思呢?对,那么,“吃死老子”又说明了什么?好,是的,有的同学甚至比父母吃得还要多。那么,这一阶段为什么吃得那么多呢,?很好,所以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吃饱,千万不能饥一顿,饱一顿。健

32、康地度过中学阶段。由此看来,人们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如我们上完体育课,干完一天的地里活,吃饭上有什么变化。那么,对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好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人体摄取的营养还与哪些因素有关。知识总结及实际应用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随年龄、身材的大小、健康状况和劳动运动强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吃;不吃;一般不吃早饭。饿的难受,有时感到头晕。听课精神不集中中午就大吃一顿。容易生胃病,影响学习。食物多样、粗细搭配、油脂适量、甜食少吃、食盐限量、三餐合理、饥饱适当。早餐选择热能高的食物,如面食和肉食。午餐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晚餐不宜吃过多的蛋白质和脂肪

33、类食物。 “半大小子”说得是我们中学生。 “半大小子”说得是青少年阶段。说明这一阶段吃得很多。我们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需要的食物多。与年龄有关,上完体育课我感觉到饿,吃得比平常要多。干完一天的活,吃得也很多。和运动强度有关。还与性别有关,与身材大小有关。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比成年人要相对多一些。引出不吃早餐和早餐蛋白质偏高的问题。营养学家建议每日摄取的食物种类要有2050种。引出食量与年龄有关引出与运动量有关 板书: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和年龄、身材健康状况、劳动强度等因素有关。合理的营养对人体有哪些好处?营养不足,或营养不当,对人体有哪些害处?好,同学们可以

34、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不要相互攀比,营养合理就行。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谁能说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今天我们通过计算探究,利用小辞典和食物营养表的知识,学会了计算有机物的能量的方法,学会判断食谱是否合理。能够阐明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形成合理膳食的习惯。 同学们课下来思考一下,怎样通过食物补钙,参照课本后边的食物营养成分表来回答多吃什么食物可以补钙。(牛奶,酸奶,牛奶粉)合理营养能使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学生:影响发育。学生:体质下降。学生:出现营养不良,过瘦或过胖。学会了计算食谱的方法,懂得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板书:合理膳食,平衡营

35、养。让学生来总结。教师可以是当提示,最后老师再将学生总结的汇总一下,这样效果会更好。重视全民缺钙的问题,平时注意饮食补钙。附:聪聪的食谱的计算方法食物名称蛋白质g糖类脂类钙 mg鸡蛋759.60.9758.32533牛奶2507.511.98260馒头503.924.150.59芹菜1001.23.30.280米饭1503.9390.4510.5鸡蛋西红柿(25、100)3.20.3252.775110.93.50.210牛肉炒油菜25、1004.52503.3521.82.70.5108带鱼 508.71.552.4514玉米粥252.02517.40.8255.5馒头 1007.848.3

36、118火腿肠5077.874.5菠菜 1002.62.80.366豆腐504.051.91.8582牛奶2507.511.9826076.2177.545.725973.5253.770.725能量4350.9552754.7397105.69375加50g油19455总共能量9051差149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 一、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石家庄市中学 范文平教材分析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是本节的的基础,对于消化的概念科学表述及理解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验证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与操作对于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动手能力非常重要。同时要注意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分析由于消化

37、概念较抽象,而此名词在日常生活中有经常用到。所以要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或不准确的理解,从而形成科学准确的概念。设计理念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能力,并从中学到知识。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2阐明消化的概念。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并完成,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 为学生实验准备:淀粉溶液、馒头、碘液、蒸馏水、试管、烧杯、玻璃棒等; 食物

38、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多媒体课件(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的flash动画);人体消化系统挂图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课前给大家布置的吃馒头的作业完成的怎么样?请同学讲讲他两种吃法的感受。提出问题:为什么细嚼慢咽感觉有甜味呢?为什么大口快吃不觉的甜而细嚼慢咽感觉有甜味 那么麦芽糖是怎么来的呢? 如何证明是唾液发挥了作用呢? 教师提示学生科学的实验一定要设置对照实验, 并且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特别是水浴加热时避免烫伤 请同学分组讲述自己的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要分析失败的原因 教师活动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大口快吃不觉的甜,细嚼慢咽感觉有甜味)学生根

39、据经验回答(淀粉转变成麦芽糖)学生思考回答(细嚼慢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学生提出假设:是否是口腔中的唾液在起作用。学生设计实验,并利用教师准备的材料料用具进行实验学生描述实验设计及结果例如:某组同学的实验设计是: 将2mol淀粉溶液加入1号试管,加入1mol唾液 将2mol淀粉溶液加入1号试管,加入1mol蒸馏水 学生活动课前要求学生体会大口快吃和细嚼慢咽馒头的不同味觉感受 提示与建议教师评价:设计了1号管和2号管做对照实验非常好,而且对照组和实验组加入的淀粉溶液的量相同只有一个变量就是,1号管加入的是唾液,2号管加入的是蒸馏水,设计的很科学,为什么实验失败呢?教师提示:人体的体温是多少度?我们的实验温度是多少?如何让环境温度与体温相近呢?可以采取水浴保温的方法唾液是从哪里来的呢?(出示人体消化系统图)口腔内有三对大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分解食物中少量淀粉成为麦芽糖所以馒头会感觉越嚼越甜。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这是化学消化演示食物在口腔中消化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化学性消化有一个直观了解大家在吃饭时爸爸妈妈常常说,要细嚼慢咽不要囫囵吞枣,否则会不好消化,这是指谁的作用呢? 在吃食物是我们的舌头也没有休息,它有什么作用呢?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食物的消化起什么作用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特别是水浴加热时避免烫伤 那位同学说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