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基础》新大纲.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432950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通信基础》新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网络通信基础》新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通信基础》新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通信基础》新大纲.doc(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网络通信基础教学大纲编写人: 一、 课程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1. 理解网络的工作机制2. 熟悉各种以太网组网设备3. 理解网络里边的几个基本的层次模型4. 能够实现小型局域网的规划设计和搭建5. 合理规划网络中的网段和ip地址6. 实现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操作7. 运用路由协议保证网络的连通性8. 熟练运用网络里边的各种常用工具(二) 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网络中的几个重要模型标准,熟练运用ip地址来对网络进行合理的规划,了解常用的以太网组网设备及其工作的原理,掌握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的简单配置,能够运用简单的路由协议保证网络的连通性。并能够熟练运用网络里

2、边的常用工具软件如:tftp服务器、visio及sniffer等。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辅助大量的实战练习,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的熟练程度。通过学习小组讨论、交流、相互加错、排错的过程,能真正做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二、 课程教学内容(体现核心知识点及重难点):教学内容及考核要求第一单元计算机网络概述(4课时)1.1计算机网络的起源1.1.1 网络的起源1.1.2 互联网络的发展1.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其作用1.3构成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1.3.1 PC1.3.2 传输介质1.3.3 网络设备1.4常用以太网设备介绍【考核要求】1. 计算机网络的起源1) 了解网络起源:1969年最初应用于(军事

3、领域)利用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进行传输信息.2) 了解互联网络的发展: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军事网络,赛琪系统.a) PSTN:(public switch telephone net)公共交换电话网b) DDN:(data digit net)数据数字网络 64KB/sc)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d) ADSL:非对称式数字网络e) HDSL:高速ADSLf) XDSL:多条HDSL专线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其功能1) 掌握网络的定义:是通过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将PC互联在一起,以实现数据的通信和资源的共享。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3. 构成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1)

4、 掌握网络的三要素分别是PC、传输介质、网络设备a) PC:指的是个人电脑b) 掌握传输介质的定义:是电信号从一个部件传递到另一个部件所经过的实际路径,常见的网络介质类型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c) 传输介质:有线介质(双绞线、光纤、电缆)和无线设备(电磁波、红外线)d)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中继器(淘汰)、pix(防火墙硬件设备)数据的转发和网络的互联作用。4. 常用网络设备介绍1) 掌握交换机不需要配置IP地址,根据MAC地址来进行数据转发。2) 掌握交换机的功能:具有网络位相同的IP地址通讯。交换机:同网段使用交换机:就是网络位相同的ip地址。例如:1.0.0.1 255.0.0

5、.0和1.0.0.2 255.0.0.03) 掌握网段的定义:具有相同网络位的一组计算机的IP。4) 掌握网关的定义:发送数据所经过的第一个路由器的接口5) Physical Address(物理地址(MAC地址):00-E0-B6-11-E6-3E:前六位生产厂商号,后六位是生产序列号。6) arp a:把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7) 掌握路由器每个接口都要有IP地址,路由器相当于PC机。根据IP地址,进行选路转发数据的。8) 路由器:不同网段的IP地址通讯。例如:1.0.0.1/8和100.0.0.2/8 注意:当计算机通讯跨网段时,必须设置网关。第二单元 网络分类及数据通信(4课时)2

6、.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2.1.1.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2.1.2. 计算机网络的覆盖地理范围2.1.3.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技术2.2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传输方式2.3信号干扰的相关因素2.3.1. 噪音2.3.2. 衰减性2.3.3. 电磁干扰2.4传输介质的性能2.5几种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2.5.1. 双绞线2.5.2. 同轴电缆2.5.3. 光纤【考核要求】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 掌握拓扑结构的定义:计算机网络可以说是由节点和链路组成的,网络节点和链路的几何位置就是网络的拓扑结构。2) 掌握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a) 总线型b) 环型网络 c) 星型网络(局域网:Ethenrnet以太网

7、)d) 树型 e) 混合型3) 掌握拓扑结构的物理分类:总线型、环型、星型a) 掌握总线型的定义:总线型拓扑结构采用单根传输线作为传输介质,所有的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传输介质上。b) 掌握星型的定义:星型拓扑是由中央节点和通过连接到中央节点的各站点构成的。c) 掌握环型的定义:环型拓扑结构是把网上所有的节点通过电缆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物理环。4) 按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5) 按数据的传输技术分类a) 广播式网络 broadcast network 点到多点b) 点到点网络 point-to-point network 例如:拨号PPTP(p2p)2. 数据

8、通信的基本概念和传输方式1) 掌握信息的定义:使人们要通过通信系统传送的内容2) 数据:只不过是数字化的信息。3) 信号:则是数据的表现形式:数字信号,模拟信号。4) 传输方式:基带传输:未经调制的信号直接传输。 调制传输:将各种信号变换方式后传输的总称。3. 信号干扰的相关因素:1) 噪音2) 衰减性3) 电磁干扰4. 传输介质的性能1)计算机网络的吞吐量和带宽 2)成本3)尺寸和可扩展性 4)抗噪性5. 几种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1) 掌握双绞线100base-T 传输速度100Mbps 最长100米,无最短, 8根不同颜色的线缆。两两绞合在一起2) 掌握双绞线分类:STP屏蔽双绞线和UTP非

9、屏蔽双绞线(最大段长100米)3) 掌握组成网络架构的基本概念:1)节点 2)链路(传输介质)4) 掌握节点的定义:将网络中的设备定义为节点。5) 掌握节点分类:1)访问节点(PC、router(路由器)、modem(猫) ) 2)转接节点(交换机、集线器HUB、中继器)6) 掌握链路的定义:两个节点间的连线称为链路7) 掌握链路:又叫传输介质(双绞线(stp、utp非屏蔽双绞线155base-Tx) )(同轴电缆(细缆10base-2和粗缆10base-5) )a) 细缆:10base-2最大传输速度10Mbps实际最长距离185米 理论传输200米。最短线缆:0.5米。b) 粗缆:10ba

10、se-5最大传输速度10Mbps 实际最长距离500米 最短线缆:2.5米。8) 掌握光纤分类:单模光纤:光的直射原理;多模光纤:光的反射原理。第三单元以太网(4课时)3.1以太网回顾3.1.1 冲突域3.1.2 广播域3.1.3 CSMA/CD3.1.4 半双工和全双工以太网3.2以太网布线3.2.1 直通电缆3.2.2 交叉电缆3.2.3 反转电缆3.3包含3层的Cisco层次模型3.3.1 核心层3.3.2 聚散层3.3.3 接入层【考核要求】1. 以太网回顾1) 掌握以太网的定义:是一种基于竟用的介质访问方法,可让一个网络中的所有主机共享链路带宽。2) 掌握冲突域的定义:是一个以太网术

11、语,指的是这样一种网络情形,即网段上的一台设备发送分组时,该物理网段上的其他所有设备都必须侦听它。3) 掌握广播域的定义:指的是网段中的一组设备,它们侦听在该网段上发送的所有广播。4) 了解CSMA/CD又叫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是一种帮助设备均衡地共享带宽的协议,可避免两台设备同时在网络介质上传输数据。5) 了解CSMA/CD网络持续发生严重冲突时,将导致如下结果:延迟、低吞吐量、拥塞。6) 了解半双工以太网是在最初的以太网规范IEEE802.3中定义的,思科认为,半双工只使用一对导线,数字信号在导线中双向传输。7) 了解全双工以太网可用于下面6种情形:a) 交换机到主机的连接;b)

12、交换机到交换机的连接;c) 主机到主机的连接(使用交叉电缆);d) 交换机到路由器的连接(使用交叉电缆);e) 路由器到路由器的连接(使用交叉电缆);f) 路由器到主机的连接(使用交叉电缆)。2. 以太网布线1) 掌握以太网布线分类为直通电缆、交叉电缆、反转电缆(PC-路由器console口)2) 掌握直通电缆用于连接如下设备:a) 主机到交换机或者集线器;b) 路由器到交换机或者集线器。3) 掌握交叉电缆用于连接如下设备:a) 交换机到交换机;b) 集线器到集线器;c) 主机到主机;d) 集线器到交换机;e) 路由器到主机;f) 路由器到路由器(使用快速以太网端口)4) 虽然反转电缆不用于组

13、建以太网,但可用于将主机的EIA-TIA232接口连接到路由器的串行通信端口。5) T568B: :橙白 橙 绿白 蓝 蓝白 绿 棕白 棕6) T568A:应用13,26规则:绿白 绿 橙白 蓝 蓝白 橙 棕白 棕7) 反转线:一端 另一端 3. 包含3层的Cisco层次模型1) 掌握Cisco层次模型包含3层分别是核心层、集散层、接入层2) 掌握核心层的定义:是网络的核心。核心层位于层次结构顶端,负责快速而可靠地传输大量的数据流。3) 掌握核心层的功能:高速转发来自内网的数据、流量(选取设备时,要注意设备的性能)4) 掌握集散层的定义:也称为工作组层,它是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的通信点。5) 掌

14、握聚散层的功能:是提供路由选择、过滤和WAN接入,以及在必要时确定如何让分组进入核心层。6) 掌握接入层的定义:接入层控制用户和工作组对互联网络资源的访问7) 掌握接入层的功能:延续集散层的访问控制和策略、建立独立的冲突域、提供到集散层的工作组连接。第四单元 网络互联(4课时)4.1网络互联基础4.2网络互联模型4.2.1 分层方法4.2.2 参考模型的优点4.3OSI参考模型4.3.1 什么是OSI4.3.2 为什么开发OSI4.3.3 认识开放系统互联的七个层次4.3.4 Osi 七层应用层4.3.5 Osi 七层表示层4.3.6 Osi 七层会话层【考核要求】1. 网络互联基础1) 在网

15、络中使用路由器的优点有两个:a) 默认情况下,路由器不转发广播;b) 路由器可根据第三层(网络层)信息对网络进行过滤。2) 在网络中,路由器有如下4项功能:a) 分组交换;b) 分组过滤;c) 网络间通信;d) 路径选择。2. 网络互联模型1) 掌握OSI分层模型的主要优点:a) 将网络通信过程划分成更小、更简单的组件,这有助于组件的开发、设计和故障排除;b) 通过标准化网络组件,让多家厂商能够协作开发;c) 定义了模型每层执行的功能,从而鼓励了行业标准化;d) 让不同类型的网络硬件和软件能够彼此通信;e) 避免让对一层的修改,影响其它层,从而避免妨碍开发工作。3. OSI参考模型1) 掌握O

16、SI模型的定义:是主要的网络架构模型,描述了数据和网络信息如何通过网络介质从一台计算机的应用程序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的应用程序。2)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OSI:开放系统互联(OSI由ISO开发的)3) 了解为什么开发OSI?a) 复杂问题简单化;b) 不同品牌的产品兼容化,统一化4) 了解OSI模型包含7层,他们分为两组:上3层指定了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如何彼此通信以及如何与用户交流;下4层指定了如何进行端到端的数据传输。5) 掌握OSI参考模型包含如下7层:a) 应用层(第7层);b) 表示层(第6层);c) 会话层(第5层);d) 传输层(第4层);e) 网络层(第3层);f) 数据链路

17、层(第2层);g) 物理层(第1层)。6) 掌握应用层的功能:是用户与计算机交流的场所。7) 应用层提供的服务包括文件传输、文件管理以及电子邮件的信息处理。 通常“人们”工作使用的协议工作在这一层:http ftp dns dhcp pop3 (邮件的接受协议) smtp(发邮件协议)等8) 掌握表示层的功能:它向应用层提供数据,并负责数据转换和代码格式化。9) 掌握表示层如数据的加密解密、压缩、解压缩等数据的表达格式。例如:*.jpg *.doc *.rar *.ppt10) 掌握会话层的功能:在表示层实体之间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还对设备或节点之间的对话进行控制。11) 掌握会话层3种不同

18、的模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第五单元 OSI参考模型(4课时)5.1Osi 七层传输层5.1.1 流量控制5.1.2 面向接连的通信5.1.3 窗口技术5.1.4 确认5.2Osi七层网络层5.3Osi七层数据链路层5.3.1 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5.3.2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5.4Osi七层物理层5.5数据封装【考核要求】1. Osi 七层传输层1) 掌握传输层功能:用来完成用户进程端到端口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2) 可靠的 (TCP)或不可靠的数据传输(UDP)a) TCP:对发送数据的通道做过测试叫面向连接协议。b) UDP:不可靠相当于邮寄。面向非连接协议。3) 了解主

19、要负责端口号:源端口+目标端口。 工作设备:网关 工作单位:数据段4) 数据完整性由传输层确保,这是通过流量控制以及允许应用程序请求在系统之间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实现的。2. Osi七层网络层1) 掌握网络层的功能:用来完成网络中主机的通讯,通过逻辑寻址和路径选择来完成。2) 了解工作设备:路由器 工作单位:数据包3) 掌握IP:信息协议4) 掌握ICMP:信息控制报文协议用来测试IP地址5) 掌握ARP:地址解析协议 将IP-MAC6) 掌握RARP:逆向地址解析协议 将MAC-IP3. Osi七层数据链路层1) 掌握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是提供数据的物理传输,并处理错误通知、网络拓扑和流量控制。

20、2) 掌握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包含两个子层: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3) 将bit流封装成数据帧4) 封装(网卡是16进制,MAC地址:00-50-56-C0-00-08)5) 工作的设备是:交换机和网桥。(交换机)可以级联,但是不超过4级 工作单位:数据帧4. Osi七层物理层1) 掌握物理层的功能:发送和接收比特。2) 掌握物理层的定义:要在终端系统之间激活、维护和断开物理链路,而需要满足的电气、机械、规程和功能需求,还让你能够确定DTE(数据终端设备)和DCE(数据通信设备)之间的接口。3) 按照通信信号的分类:a) 模拟信号(电视、收音机、音频和视频设备:电话

21、线传输模拟信号)b) 数字信号(只传输比特流 的通信设备)c) 基带传输(), d) 频带传输(波形图范围)4) 网卡的接口:BNC、RJ-45 (电话线 RJ-11)a) Ethernet 10M/s b) Fast Ethernet 100M/s c) serial 串口 1.54M/s d) console口(pc 路由器 反转线)5) 网络设备:集线器(HUB)和中继器(信号的放大-线缆延长) 工作单位:bit流(比特流)5. 数据封装1) osi七层封装数据过程(发数据)上三层:上层数据传输层:TCP(UDP)+上层数据网络层:IP+TCP(UDP)+上层数据数据链路层:MAC+LL

22、C+IP+TCP(UDP)+上层数据物理层:2) OSI七层解封装过程。(接受数据过程) 第六单元 进制数之间的转换(4课时)6.1存储容量单位的换算6.2二进制转换十进制6.3十进制转换二进制6.4十六进制的表示6.5点分十进制表示法【考核要求】1. 掌握存储容量单位的换算1) 掌握常用存储容量单位:TB、GB、MB、KB、2) 掌握存储容量之间的换算关系 1TB=1024GB 1GB=1024MB 1MB=1024KB1KB=1024B1B=8bit2. 掌握二进制转换十进制1) 掌握二进制的定义:以2为基数的记数法,一个数用0和1的组合表示。2) 掌握十进制的定义:以10为基数的记数法,

23、一个数用0、1、3.9的组合表示。3) 了解二进制数字的组成:0 14) 了解十进制数字的组成:0、1、2、3、4、5、6、7、8、95) 掌握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权值求法、拼凑法3. 掌握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倒除法、拼凑法4. 掌握十六进制的表示1) 掌握十六进制的定义:以16为基数的记数法,使用阿拉伯数字0-9和字母A-F或a-f表示十进制中的0-15。2) 了解十六进制数字的组成:0、1、2、3、4、5、6、7、8、9、A、B、C、D、E、F3) 掌握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4) 掌握十六进制转换成二进制5. 灵活运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法1) 灵活运用点分十进制的表示方法第七单元 ip地址介绍(

24、4课时)7.1Ip地址简介7.2Ip地址的构成7.2.1 网络位7.2.2 主机位7.3Ip地址的分类8.3.1 A类ip地址8.3.2 B类ip地址8.3.3 C类ip地址8.3.4 D类ip地址8.3.5 E类ip地址7.4特殊ip地址7.5私有ip地址【考核要求】1. Ip地址简介1) 掌握iP地址的定义:是分配给ip网络中每台机器的数字标识符,他指出了设备在网络中的具体位置。2) 掌握ip地址简介 IP地址由32bit组成,4个字节 2. Ip地址的构成1) 了解IP地址构成 网络位+主机位=IP=4Byte=32bit 2) 掌握每类IP地址包含的网络数量 取决于网络位3) 掌握每类

25、IP地址每个网段所包含的主机数量 取决于主机位4) 怎么样判断网络位和主机位?a) 由子网掩码中255对应的IP地址部分为网络位。子网掩码变成二进制后,“1”代码对应的IP地址的是网络位b) 由子网掩码中的0对应IP地址的部分为主机位。子网掩码变成二进制后,“0”代码对应的IP地址的是主机位5) 任何IP地址都有网络位和主机位。3. Ip地址的分类1) 掌握A类网络地址:网络位8位,且第一个8位组最高一位为固定值0,因此A类网络地址范围为0127.其中两个网络段有特殊用途(全0网段表示任意网络;127网段用于回环测试地址)所以A类地址范围得到1126;共128个网段,每一个网段下有2的24次方

26、个主机,因此A类地址共有2的31次幂个。2) 掌握B类网络地址:网络位16位,且第一个8位组最高两位为固定值10,因此B类网络地址范围为128191,共有个不同网络,每个网络有主机个,共计个IP地址。3) 掌握C类网络地址:网络位24位,且第一个8位组最高三位为固定值110,因此C类网络地址范围为192223,共有个不同网络,每个网络有主机个,共计个IP地址。4) 掌握D类网络地址:第一个8位组最高四位为固定值1110 ,网络地址范围为224-239,主要用于组播(一对部分)5) 掌握E类网络地址:第一个8位组最高四位固定值为1111,网络地址范围为240-254, 主要用于科研。4. 特殊i

27、p地址1) 掌握网络位全0网络,是不合法的网络地址,表示“未知网络或地址”;2) 掌握主机位全0时,指示一个网络,而不是网络上的特定主机;3) 掌握主机位全1时,表示面向本网络中的所有主机的广播,也称为直接广播;4) 掌握回路地址:127.x.x.x 提供对本主机的网络配置的测试;5) 掌握本地广播:IP地址中所有位设置为1时,产生地址255.255.255.255,代表一个广播地址,代表一个网络中的所有主机,用于向本地网络中的所有主机发送广播消息;6) 掌握面向所有子网的广播:所有的子网地址位设置为1(直接广播的另一种类型)。5. 私有ip地址1) 掌握私有地址的定义:只能用于内部局域网,这

28、些地址永远不出现在Internet中 2) 掌握A类:10.0.0.010.255.255.255 1个A类网络 个ip地址3) 掌握B类:172.16.0.0172.31.255.255 16个B类网络 个ip地址4) 掌握C类:192.168.0.0192.168.255.255 256个C类网络 个ip地址 第八单元 子网掩码及变长子网掩码(VLSM)(4课时)8 .1子网掩码8.1.1 子网掩码的定义及其作用8.1.2 CIDR8 .2什么是网络ID,如何求解网络ID8 .3什么是广播地址,如何求解广播地址8 .4什么是vlsm及vlsm的引入有什么好处8 .5变长子网掩码的求法【考核

29、要求】1. 子网掩码1) 掌握子网掩码的定义: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2) 掌握默认子网掩码a) A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255.0.0.0b) B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255.255.0.0c) C类地址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3) 掌握子网掩码的作用:主要用于区分网络位及主机位4) 掌握CIDR值子网掩码 CIDR值255.0.0.0 /8255.128.0.0 /9255.192.0.0./10255.224.0.0/11255.240.0.0/12255.248.0

30、.0/13255.252.0.0/14255.254.0.0/15255.255.0.0/16255.255.128.0 /17255.255.192.0/18255.255.224.0/19255.255.240.0/20255.255.248.0/21255.255.252.0/22255.255.254.0/23255.255.255.0/24255.255.255.128/25255.255.255.192/26255.255.255.224/27255.255.255.240/28255.255.255.248/29255.255.255.252/302. 什么是网络ID,如何求解网

31、络ID1) 掌握网络ID的定义,它指示的是一个地址范围,代表该地址范围内有很多IP地址。2) 掌握如何求解网络ID:网络位不变,主机位全为03. 什么是广播地址,如何求解广播地址1) 掌握广播地址的定义:网络位不变,当“主机位”变成二进制后,当所有的位数都为“1”时的值。也就是网络位+主机位都为1代码时的值=广播地址2) 掌握如何求解广播地址:网络位不变,主机位全为14. 什么是vlsm及vlsm的引入有什么好处1) 掌握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的定义:其实是网络位向主机位借位。2) 了解Vlsm的好处:是节约IP地址,避免浪费。5. 变长子网掩码的求法:借位数 掩码值 1 2 3 4 5 6

32、7 8 128 192 224 240 248 252 254 255第九单元 轻松划分子网(4课时)9 .1什么是子网划分,为什么要进行子网划分9 .2A、B、C三类地址的子网划分9.3.1 A类地址子网划分9.3.2 B类地址子网划分9.3.3 C类地址子网划分【考核要求】1. 什么是子网划分,为什么要进行子网划分1) 掌握子网划分的定义:子网划分是借助于取走主机位,把这个取走的部分作为子网位.因此这个意味划分越多的子网,每个子网容纳的主机将越少。2) 掌握为什么要进行子网划分?a) 节约IP,把一个大网平均分成相同大小的不同网络位b) 路由器只支持“不同网络位”之间的IP地址通讯 c)

33、路由器隔离广播。而交换机不隔离广播,因此交换机只支持相同网络位之间的IP地址通讯。2. A、B、C三类地址的子网划分1) 掌握子网划分的A、B、C类IP地址:a) 2m:子网掩码划分子网个数 (m是子网掩码中网络位向主机位借位的个数)b) 块=256/2m(子网个数)c) IP个数(或主机数):2n(n是子网掩码中0的个数)d) 有效IP(或有效主机数):2n-2(n是子网掩码中0的个数)e) 本网段的广播地址=下一个网段的网络ID - 1f) IP地址范围 = 网络ID -到- 广播地址之间的值g) 有效IP地址范围=(网络ID+1) -到- (广播地址-1)2) 例如:10.0.0.0/1

34、1解:1)子网的个数:2m=8块=256/8=322)网络位 广播地址 主机)IP数 有效(主机)IP10.0.0.0(+1). 10.31.255.255(-1) 2n=221 2n-2=221-210.32.0.0(+1). 10.63.255.255(-1) 2n=221 2n-2=221-210.64.0.0(+1). 10.95.255.255(-1) 2n=221 2n-2=221-2 10.96.0.0(+1). 10.127.255.255(-1) 2n=221 2n-2=221-210.128.0.0(+1). 10.159.255.255(-1) 2n=221 2n-2=2

35、21-210.160.0.0(+1). 10.191.255.255(-1) 2n=221 2n-2=221-210.192.0.0(+1). 10.223.255.255(-1) 2n=221 2n-2=221-210.224.0.0(+1). 10.255.255.255(-1) 2n=221 2n-2=221-2 第十单元 cisco路由器介绍(4课时)10.1路由与路由器的概念10.1.1. 路由的概念10.1.2. 路由器的概念10.2路由器的构成10.3路由器的存储类型10.3.1. ROM10.3.2. RAM10.3.3. NVRAM10.3.4. FLASH10.4路由器上的

36、端口10.4.1. 配置端口10.4.2. 网络端口10.5路由器的分类10.5.1 非模块化路由器10.5.2 模块化路由器【考核要求】1. 路由与路由器的概念1) 掌握路由的定义:即路径,从源点到达目标地址的一条最佳路径(花费代价最小);2) 掌握路由器的定义:依据最佳路径或者路由将ip数据包从源点转发到目的地一台网络设备,它是一台特殊用途的计算机。2. 路由器的构成了解路由器的构成:CPU、存储设备、接口、总线、主板3. 路由器的存储类型1) ROM:只读存储器2) RAM:随机存储器3) NVRAM:非易失内存4) FLASH:闪存4. 路由器上的端口1) Console:配置端口2)

37、 aux:辅助配置端口3) ethernet:10M以太网口4) fastethernet:100M以太网口5) serial:高速同步串口6) Gigabitethernet:1000M以太网口5. 路由器的分类1) 掌握模块化路由器的定义:模块化结构可以灵活地配置路由器,以适应企业不断增加的业务需求。2) 掌握非模块化路由器的定义:非模块化的就是只能提供固定的端口。第十一单元 cisco模拟器及路由器IOS模式操作(4课时)11 .1Cisco模拟器packet tracer介绍10.1.1 模块化路由器介绍11 .2Cisco IOS操作模式介绍10.2.1 用户模式10.2.2 特权模

38、式10.2.3 全局配置模式10.2.4 接口配置模式11 .3Cisco路由器常用配置命令介绍11 .4super terminal及secure CRT实现对设备的连接10.4.1 Putty10.4.2 CRT【考核要求】1. Cisco模拟器packet tracer介绍1) 了解Packet Tracer 是由Cisco公司发布的一个辅助学习工具,为学习CCNA课程的网络初学者去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了网络模拟环境。学生可在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方法建立网络拓扑,软件中实现的IOS子集允许学生配置设备;并可提供数据包在网络中行进的详细处理过程,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2

39、. Cisco IOS操作模式介绍1) 掌握用户模式一般是做什么的:在用户模式下用户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只能用来查看一些统计信息2) 掌握特权模式一般是做什么的:用户在特权模式下可以查看并修改Cisco设备的配置。3) 掌握全局配置模式一般是做什么的:用户在这个模式下可以修改设备的全局属性。4) 掌握接口模式一般是做什么的:用户在这个模式下所做的配置都是针对这个接口所设定的。3. Cisco路由器常用配置命令介绍1) 掌握如何查看接口配置的扼要信息: Show ip interface brief2) 掌握如何查看当前路由器正在运行的配置:Show running-config3) 掌握如何查看

40、保存的配置信息 即NVRAM里的信息:Show startup-config4) 掌握如何保存配置信息:Write 或者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5) 掌握如何删除保存的配置信息:Erase startup-config6) 掌握如何查看IOS: Show flash7) 掌握如何查看历史记录的命令: Show history8) 掌握如何重启路由器:Reload或restart或reset或reboot 9) 掌握如何进入特权模式:Enable10) 掌握如何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Configure terminal11) 掌握如何查看文件:Dir

41、12) 掌握如何退出控制台:Logout 13) 掌握如何退到上一级:disable或exit4. super terminal及secure CRT实现对设备的连接1) 了解CRT远程登陆第十二单元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4课时)12.1路由器基本介绍12.2路由器的基本功能12.2.1 互联不同网段12.2.2 隔离广播12.3路由器的工作原理介绍12.2.3 路由表12.2.4 路由器原理【考核要求】1. 路由器基本介绍1) 了解固定接口路由器 2) 了解模块化路由器 2.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1) 掌握路由器的基本功能:a) 互联不同网段b) 隔离广播3.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介绍1) 掌握路由表的定义:构成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依据,只存放路径的表格2) 掌握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当数据包根据网关发送到路由器时,路由器拆包查看路由表,有目标地址则转发,无则丢弃。3) 掌握如何查看路由表:show ip route4) 掌握用什么命令删除命令:no5) 掌握路由分几类:直连路由,静态路由,动态路由6) 了解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区别:静态路由手动配置,动态路由通过协议配置7) 了解如何查看寄存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