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总结(共1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428327 上传时间:2022-01-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总结(共1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总结(共1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总结(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总结(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新建铁路哈尔滨至齐齐哈尔客运专线工程项目HQTJ-5标路 基 沉 降 观 测 作 业 指 导 书编制:复核:审核:施工单位:中铁十三局集团哈齐客专项目部一分部日期:2009年12月 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客运专线路基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1.编制依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施工图设计文件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7991)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2.适应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哈齐客运专线HQTJ-5标(DK218+000DK256+680)施工期及正式验收通

2、过前的沉降观测评估工作。3.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原位测试制定观测方案工程部审批元件埋设初测值调试第一阶段填土计划填第一层土进行动态跟踪观测数据处理系统取得强度增长规律总结阶段成果下一阶段填土计划填土标高设计标高预压期观测制定卸载标准满足卸载要求卸载停载路基稳定采取措施调整填土计划采取处理措施再处理修改 稳定 不同意 不满足监控指标 不稳定 满足监控指标短期内不能稳定 短期内达 到稳定状态 是 否 否 否 是4.沉降变形监测网建立及测量技术要求沉降监测网应在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建立,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和测量方法要求进行施测。高程基准网点间距200m,以便于对沿线桥梁和路基等建筑物或

3、构筑物进行沉降观测。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在沉降观测基准网建立后,应对水准基点做好保护工作,发现丢桩或桩位有移动现象,应尽快恢复和补测桩点。另外,应定期对沉降观测基准网进行复测,提出复测成果,复测周期不大于6个月。在沉降观测前和沉降观测过程中的规定时间段应对仪器和标尺进行标定。沉降观测置镜点、观测路线、观测人员、观测设备一般应固定,在成像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得在日出后及日出前约半小时及其他不宜观测的天气情况下作业;作业中应经常对水准仪及水准尺的水准器和i角进行检查;在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以确保观测成果的质量。每一设计单元的工程变形测量任

4、务完成以后要及时进行测量成果整理, 主要应提交下列沉降观测成果资料:(1)观测实施方案、技术设计、评估细则;(2)观测基准点与观测点平面布置图;(3)仪器检验与校正资料;(4)观测记录手簿;(5)平差计算及测量成果表;(6)沉降变形图表及沉降曲线。5.路基沉降变形观测5.1 一般规定观测的目的是通过沉降观测,利用沉降观测资料分析、预测施工后沉降,提出加速路基沉降的措施,确定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评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无碴轨道结构的安全。路基上无碴轨道铺设前,应对路基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路基的工后沉降和变形满足无碴轨道铺设要求。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测数

5、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观测期内,路基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评估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记录资料存在疑问,要进行必要的检查。5.2 观测的内容路基沉降观测应以路基面沉降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路堑沉降观测部位为基床表层的底面处。路堤沉降是由路堤本体和地基组成,为了观测到路堤的沉降与时间的关系,及沉降主要产生的部位,一般路堤观测的内容应为:基床底层顶面的路基总沉降和地基面处地基部分总沉降。对于地基条件复杂和填土高度大的路

6、堤,还包括如下内容:路堤中部的沉降观测;地基处理范围的下限处地基深部的沉降观测。5.3 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布置5.3.1 观测断面布置沉降观测断面的间距50 m。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以设计文件为准),应25m布设一个断面。对地形横向坡度大或地层横向厚度变化的路基工点应布设不少于1个横向观测断面。一个沉降观测单元(连续路基沉降观测区段为一单元)应有2个观测断面。5.3.2 观测点布置沉降观测可在线路两侧地基、路肩和线路中心设置观测桩或在线路中心设置沉降板。对于路堤观测断面,在线路中心线布设一组沉降板,路肩两侧布设变形观测桩。图1 路堤沉降观测断面观测标志布置示意图5.4 路基沉

7、降变形观测频次哈齐客运专线铺无碴轨道前,路基变形观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路基填筑施工期间的观测,主要观测路基填土施工期间地基的沉降已及路堤坡脚边桩的水平位移;第二阶段:路基填筑施工至设计高程后,自然沉降期及预压期的变形观测,该阶段应对路基沉降、路基填筑部分沉降、路基基底沉降进行系统的观测。所有元器件埋设后必须测试初始读数;在路堤填筑前必须进行复测,作为初始读数。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见表1表1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填筑或堆载一般1次/天沉降量突变23次/天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1次/3天堆载预压或路基施工完毕第1个月1次/周第2、3个月1次/10天3个月以后1次/2周6个月以后1次/月

8、冬季:冻结期与冻融期观测频次比平常期增加一倍。无碴轨道铺设后第1个月1次/2周第2、3个月1次/月312个月1次/3月5.5 观测精度要求沉降水准的测量精度为1 mm,读数取位至0.1 mm。5.6 沉降观测要求为达到路基沉降观测的目的,建立沉降与时间的关系,了解产生沉降的部位,沉降观测应考虑如下要求。为了观测到各部位的总沉降,从路基填土开始,沉降观测也随即进行。沉降标志的埋设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施工单位的填筑施工要与标志的埋设作好协调,做到互不干扰、影响。路堤的填筑进度要及时告知负责埋设沉降板的人员,避免错过最佳埋设机会。观测设施的埋设及沉降观测工作应按本方案所要求,不能影响路基填筑质量的

9、均匀性。在沉降板埋设基本不影响施工的条件下,路基的施工应作到碾压的均匀性,质量的一致性,使沉降观测资料具有良好的代表性。为了分析施工期沉降和工后沉降、施工期沉降与总沉降的关系以及验证推算工后沉降方法的准确性,对部分有代表性路基(暂定工程试验段),进行运营期间的长期沉降观测,以期得到最终沉降量。5.7 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5.7.1 观测资料整理做好观测数据的记录与整理。根据观测资料,及时完成有关图表的绘制,主要包括:每个观测标志点的荷载时间沉降曲线;图3 荷载时间沉降曲线(示意)5.7.2 路基沉降分析评估工作应根据下列资料综合分析:路基沉降观测资料。路基地段的线路设计纵断面图、工程地质纵横断面

10、图、设计图纸和说明书、沉降计算报告(包括不同阶段的设计沉降值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等相关设计资料;施工过程、施工核查以及填料、级配、地基和压实检验情况等施工资料;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等监理资料。5.7.3 评估分析方法5.7.3.1路基沉降预测常用方法有:双曲线法、固结度对数配合法(三点法)、抛物线法、指数曲线法、 修正指数曲线法、沉降速率法、 星野法、 泊松曲线法等曲线拟合方法推算工后沉降(详见附件)。本段采用曲线回归法。5.7.3.2路基沉降预测曲线回归法应满足以下要求:根据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3个月的实际观测数据作回归分析,确定沉降变形的趋势,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不应低于0.92;沉

11、降预测的可靠性应经过验证,间隔3个月的两次预测最终沉降的差值不应大于8 mm;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最终的沉降预测时间应满足下列条件:s(t)/s(t=)75%式中 s(t)预测时的沉降观测值;s(t=)预测的最终沉降值。注:沉降和时间以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为起始点。设计沉降计算总沉降量与通过实测资料预测的总沉降量之差值原则上不宜大于10mm。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持续沉降观测6个月的时间,根据这6个月以上的监测数据,绘制“时间-沉降量曲线,按实测沉降数据分析并推算总沉降量、工后沉降值,初步确定无碴轨道铺设时间。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

12、计要求时,应继续观测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在3个月后进行第一次预测,根据3个月的监测数据,绘制“时间-沉降量曲线,按实测沉降数据初步预测6月的沉降量及剩余沉降量,以决定运架梁的时间。当推算的工后沉降值满足评估标准时,才能铺设无碴轨道。当沉降分析结果表明无碴轨道不能在计划的工期铺设时,则要研究确定是延长路基摆放时间,还是采取调整预压土高度、调整预压土卸荷时间、增加地基加固等工程措施。5.7.4 评估标准根据实测沉降观测资料推算的路基工后沉降量不超过扣件允许的沉降调高量15mm;沉降比较均匀的路基,推算最大工后沉降量不超过30mm,并且调整轨面高程后圆顺的竖曲线半径应不小于(为设计最高

13、速度,km/h);路桥或路隧交界处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mm,过渡段沉降造成的路基与桥梁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 。6. 桥涵沉降变形观测6.1 一般规定6.1.1 无碴轨道铺设前,应对桥涵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桥涵基础沉降变形等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各施工阶段对墩台沉降的观测,验证和校核设计理论、设计计算方法,并根据沉降资料的分析预测总沉降和工后沉降量,进而确定桥梁工后沉降是否满足铺设无碴轨道要求。6.1.2 根据沉降资料分析,对沉降量可能超标的墩台研究对策,提出改进措施,以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同时积累实体桥梁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为完善桩基础沉降分析方法作技术储备。桥涵主体工程完工后,沉降观测期

14、一般应6个月。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6.1.3观测期内,基础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6.2 沉降观测的内容应对每个桥梁墩台、每个涵洞进行观测,并对每孔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徐变变形观测。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徐变变形观测可每30孔选择1孔进行。采用移动模架施工的桥梁,重点对前三孔进行观测,根据结果合理设置支架的拱度。6.3 观测点的布置6.3.1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点布置:墩台沉降观测点可在墩顶、墩身或承

15、台上布置,每个墩台的测点总数一般4个;观测点的布设见设计图。6.3.2 预应力混凝土梁观测点布置:梁体变形观测点应设在支点和跨中截面,每孔梁的测点数量6个。观测点的布设见设计图。6.3.3 涵洞观测点的布置:涵洞边墙两侧应设置沉降观测点,测点数量4个,观测点的埋设见设计图。 6.4 观测精度桥涵基础沉降变形的观测精度为l mm,读数取位至0.1 mm。6.5 沉降观测频次 墩台基础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 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墩台施工期间设置观测点墩台施工完成至预制梁架设前或现浇梁制梁前全程1次/周预制梁桥预制梁架设全程架梁前后各一次附属设施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一次或1次/周现浇梁桥梁体

16、施工期间全程施工起止各一次附属设施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一次或1次/周桥梁架设完成至无碴轨道铺设前6个月1次/周对岩石地基的桥梁,一般不宜少于2个月架桥机(运梁车)通过期间全程运梁前和运梁后各1次无碴轨道铺设期间全程1次/天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24个月03个月1次/月工后沉降长期观测412个月1次/3月1324个月1次/6个月注:测试墩台沉降时,应同时记录结构荷载状态、环境温度及天气日照情况。梁体竖向变形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 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梁体施工完成/设置观测点预应力张拉期间全程张拉前后各一次测试梁体弹性变形桥梁附属设施安装全程安装前后各一次测试梁体弹性变形预应力张拉完成无碴轨道铺设

17、前60天1次/1、3、5天后期1次/周无碴轨道铺设期间全程1次/天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24个月03个月1次/月残余徐变变形长期观测412个月1次/3个月1324个月1次/6个月注:测试梁体徐变上拱变形时,应同时记录梁体荷载状态、环境温度及天气日照情况。涵洞基础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 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涵洞主体施工期间设置观测点涵洞主体施工完成全程1次/周涵洞顶填土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一次或1次/周架桥机(运梁车)通过期间全程运梁前和运梁后各1次涵洞完工至无碴轨道铺设前6个月1次/周对岩石地基的涵洞,一般不宜少于2个月无碴轨道铺设期间全 程1次/天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24个月03个月1次/

18、月工后沉降长期观测412个月1次/3月1324个月1次/6个月注:测试涵洞沉降时,应同时记录结构荷载状态、环境温度及天气日照情况。6.6 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6.6.1观测资料整理表采用统一的哈齐客运专线墩台沉降汇总表(见附表)做好观测数据的记录与整理。根据观测资料,及时绘制每个观测标志点的荷载时间沉降曲线;6.6.2分析评估前应收集下列资料:桥涵沉降及变形观测资料。桥涵地段线路纵断面图、工程地质纵横断面图、桥涵设计图纸和说明书、沉降计算报告等相关设计资料。施工过程、施工核查、施工记录和原材料检验情况等施工资料。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等监理资料。6.6.3 评估分析方法桥涵基础沉降分析评估应

19、采用曲线回归法。对于预制梁桥,基础沉降应按墩台混凝土施工后、架梁前及架梁后三阶段进行;对于原位施工的桥梁及涵洞,基础沉降应根据实际施工状态及荷载变化情况划分阶段。根据桥涵实际荷载情况及观测数据,应作回归分析及预测,综合确定沉降变形的趋势,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应不低于0.92。首次回归分析时,观测期桥涵主体工程完工后3个月。两次回归结果预测的最终沉降的差值不应大于8mm。两次预测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少于3个月。桥梁主体结构完工至无碴轨道铺设前,沉降预测的时间应满足以下条件:s(t)/s(t=)75%式中:S(t)预测时的的沉降观测值; S(t=)预测的最终沉降值。4、评估标准根据实测沉降观测资料推算的

20、工后沉降应符合下列标准:(1)桥墩台均匀沉降量20mm;(2)相临墩台沉降量之差5mm。(3)涵洞基础工后沉降不应大于15mm。7.过渡段7.1 一般规定桥涵两端的过渡段均需进行沉降观测。过渡段工后沉降的分析评估应沿线路方向考虑各观测断面和各种结构物之间的关系综合进行。对线路不同下部基础结构物之间以及不同地基条件或不同地基处理方法之间形成的各种过渡段,应重点分析评估其差异沉降。 7.2 观测点布置与观测频次过渡段应考虑线路纵向平顺性和不同结构物差异沉降的观测和评估,不同结构物起点处、距起点510m、2030m、50m处分别设置观测断面。过渡段观测点设置参照路堤。原则上采用剖面沉降管(或采用沉降

21、板)。剖面沉降管在桩顶垫层施工完毕后,填土至0.6m高度碾压密实后切槽埋设,开槽宽度20-30cm,开槽深度至垫层顶面,回填中粗砂至0.2m高度时敷设剖面沉降管(剖面沉降管及管接头内穿入用于拉动测头的铟钢丝绳),其上夯填中粗砂至碾压面。剖面沉降管敷设完成后,在两头设置0.5m0.5m0.95m素混凝土保护墩,并于管口处设置观测桩。观测桩建议采用C15素混凝土灌注,断面采用0.5m0.5m1.0m,并于桩顶预埋耐磨测头。沉降观测装置的具体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装置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7.3 观测精度沉降观测水准的测量精度为l mm,读数取位至01 mm;剖面沉降观测

22、的精度不低于4mm30 m。7.4 沉降观测频次沉降观测的频次见上表。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数据异常时,应及时观测。7.5 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分析评估工作应根据下列资料综合分析:过渡段不同结构物的基础沉降观测资料。过渡段区域的工程地质纵横断面图、设计图纸和说明书、沉降计算报告(包括不同阶段的设计沉降值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等相关设计资料。施工过程、施工核查以及填料、级配、地基和压实检验情况等施工资料。质量控制过程和抽检情况等监理资料。过渡段沉降的预测评估方法参照路基执行。过渡段不同结构物间的预测差异沉降不应大于5 mm。预测沉降引起沿线路方向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书籍举世之宝梭罗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