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察设计》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5402715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勘察设计》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道路勘察设计》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勘察设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察设计》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n 适用条件:n (1)当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必须注重平、纵的合理组合;n (2)当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h时,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力求做到各种线于要素的合理组合,并尽量避免和减轻不利组合。n (一)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n 1应在视觉上能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n 2注意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使线形在视觉上、心理上保持协调。n 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n 4应注意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协调。(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2、要点:(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二)平、纵线形组合要点:(二)平、纵线形组合要点:2.2.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1)平面直线与纵面直线组合(纵坡不变的直线)平面直线与纵面直线组合(纵坡不变的直线)(2)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凸凹型直线、凹型直线)(凸凹型直线、凹型直线)直线上一次变坡是很好的平、纵组合,从美学观点讲以包括直线上一次变坡是很好的平、纵组合,从美学观点讲以包括一个凸型竖曲线为好,而包括一个凹型线次之;一个凸型竖曲线为好,而包括一个凹型线次之;直线中短距离内二次以上变坡会形成反复凸凹的直线中短距离

3、内二次以上变坡会形成反复凸凹的“驼峰驼峰”和和“凹陷凹陷”。(2)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组合要素(凸凹型直线、凹型直线)(凸凹型直线、凹型直线)断背曲线的改善断背曲线的改善 断背曲线断背曲线(3)(3)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暗暗 凹凹 n 纵断面上:避免能看到纵坡起伏三次以上。纵断面上:避免能看到纵坡起伏三次以上。(3)(3)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直线与纵断面应避免的组合3.3.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1)平曲线与纵面直线组合)平曲线与纵面直线组合 组合时要注意平曲线半径与纵坡度协调,要避

4、免急弯与陡坡组合时要注意平曲线半径与纵坡度协调,要避免急弯与陡坡相重合。相重合。(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竖曲线顶点重合,且平包竖。竖曲线的起终点最好分别放平竖曲线顶点重合,且平包竖。竖曲线的起终点最好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之内。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之内。(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

5、长于竖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n 平平、竖竖曲曲线线重重合合如如果果平平曲曲线线的的中中点点与与竖竖曲曲线线的的顶顶(底底)点点位位置置错错开开不不超超过过平平曲曲线线长长度度的的四四分分之之一一时时,仍仍然然可可以以获获得得比比较较满意的外观。满意的外观。3.3.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平曲线与纵断面的组合(1)平曲线与纵面直线组合要素)平曲线与纵面直线组合要素 组合时要注意平曲

6、线半径与纵坡度协调,要避免急弯与陡坡组合时要注意平曲线半径与纵坡度协调,要避免急弯与陡坡相重合。相重合。(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竖曲线顶点重合,且平包竖。竖曲线的起终点最好分别放平竖曲线顶点重合,且平包竖。竖曲线的起终点最好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之内。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之内。若若做做不不到到平平、竖竖曲曲线线较较好好的的组组合合(顶顶点

7、点的的重重合合),则则宁宁可可把把平平竖竖曲曲线线分分开开相相当当距距离离(不不小小于于3s行行程程),使使平平曲曲线线位位于于直直坡段或竖曲线位于直线上。坡段或竖曲线位于直线上。若平、竖曲线半径都很大,则平、竖位置可不受上述限制。若平、竖曲线半径都很大,则平、竖位置可不受上述限制。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n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时倍时n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n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

8、半径的1020倍时倍时n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n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时倍时n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n平平曲曲线线和和竖竖曲曲线线其其中中一一方方大大而而平平缓缓,那那么么另另一一方方就就不不要要形形成成多多而而小小。一一个个长长的的平平曲曲线线内内有有两两个个以以上上竖竖曲曲线线,或或一一个个大大的的竖曲线含有两个以上平曲线,看上去非常别扭。竖曲线含有两个以上平曲线,看上去非常别扭。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平曲线与竖曲

9、线大小应保持均衡n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时倍时n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n平平曲曲线线和和竖竖曲曲线线其其中中一一方方大大而而平平缓缓,那那么么另另一一方方就就不不要要形形成成多多而而小小。一一个个长长的的平平曲曲线线内内有有两两个个以以上上竖竖曲曲线线,或或一一个个大大的的竖曲线含有两个以上平曲线,看上去非常别扭。竖曲线含有两个以上平曲线,看上去非常别扭。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n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半径:竖曲线半径大约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时倍时n长度:平曲线

10、应稍长于竖曲线长度: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暗、明弯与凸暗、明弯与凸暗、明弯与凸暗、明弯与凸、凹竖曲线、凹竖曲线、凹竖曲线、凹竖曲线n暗暗弯弯与与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及及明明弯弯与与凹凹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组组合合是是合合理理的的,悦悦目的。目的。n注意避免注意避免“暗凹暗凹”组合。组合。暗、明弯与凸暗、明弯与凸暗、明弯与凸暗、明弯与凸、凹竖曲线、凹竖曲线、凹竖曲线、凹竖曲线n暗暗弯弯与与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及及明明弯弯与与凹凹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组组合合是是合合理理的的,悦悦目的。目的。n注意避免注意避免“暗凹暗凹”组合。组合。平、竖曲线应避免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的组合n 要要避避免免使使凸凸

11、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顶顶部部或或凹凹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底底部部与与反反向向平平曲线的拐点重合。曲线的拐点重合。凸形竖曲线与反向平曲线拐点重合凸形竖曲线与反向平曲线拐点重合 平、竖曲线应避免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的组合n 要要避避免免使使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顶顶部部或或凹凹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底底部部与与反反向向平平曲线的拐点重合。曲线的拐点重合。跳跳 跃跃平、竖曲线应避免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的组合n 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重叠。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重叠。n 计计算算行行车车速速度度40km/h的的道道路路,应应避避免免在在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顶顶部部或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

12、半径的平曲线。或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n 要要避避免免使使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顶顶部部或或凹凹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底底部部与与反反向向平平曲线的拐点重合。曲线的拐点重合。平、竖曲线应避免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的组合n 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重叠。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重叠。n 计计算算行行车车速速度度40km/h的的道道路路,应应避避免免在在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顶顶部部或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或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n 要要避避免免使使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顶顶部部或或凹凹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底底部部与与反反向向平平曲线的拐点重合。曲线的拐

13、点重合。在长平曲线内,要尽量设计成直坡线,避免设置短的、半径在长平曲线内,要尽量设计成直坡线,避免设置短的、半径小的竖曲线。避免在一个平曲线上连续出现多个凹、凸竖曲线。小的竖曲线。避免在一个平曲线上连续出现多个凹、凸竖曲线。平、竖曲线应避免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的组合n 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重叠。小半径竖曲线不宜与缓和曲线相重叠。n 计计算算行行车车速速度度40km/h的的道道路路,应应避避免免在在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顶顶部部或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或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n 要要避避免免使使凸凸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顶顶部部或或凹凹形形竖竖曲曲线线的的底底部部与

14、与反反向向平平曲线的拐点重合。曲线的拐点重合。在长平曲线内,要尽量设计成直坡线,避免设置短的、半径在长平曲线内,要尽量设计成直坡线,避免设置短的、半径小的竖曲线。避免在一个平曲线上连续出现多个凹、凸竖曲线。小的竖曲线。避免在一个平曲线上连续出现多个凹、凸竖曲线。平、竖曲线半径都很小时不宜重合;此时应将两者分开,把平、竖曲线半径都很小时不宜重合;此时应将两者分开,把二者拉开相当距离,使平曲线位于直坡段或竖曲线位于直线上。二者拉开相当距离,使平曲线位于直坡段或竖曲线位于直线上。(三)平、纵线形组合与景观的协调配合(三)平、纵线形组合与景观的协调配合n 内容:内容: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充分利用自然景观n

15、 人造景观设计人造景观设计n 线形与景观的配合应遵循以下原则:线形与景观的配合应遵循以下原则:n 1应应在在道道路路的的规规划划、选选线线、设设计计、施施工工全全过过程程中中重重视视景景观观要要求求,尤尤其其在在规规划划和和选选线线阶阶段段,比比如如对对风风景景旅旅游游区区、自自然然保保护护区区、名名胜胜古古迹迹区区、文文物物保保护护区区等等景景点点和和其其它它特特殊殊地地区区,一一般般以以绕避为主。绕避为主。n 2尽量少破坏沿线自然景观,避免深挖高填。尽量少破坏沿线自然景观,避免深挖高填。n 3应应能能提提供供视视野野的的多多样样性性,力力求求与与周周围围的的风风景景自自然然地地融融为为一体。一体。n 4不得已时,可采用修整、植草皮、种树等措施加以补救。不得已时,可采用修整、植草皮、种树等措施加以补救。n 5条条件件允允许许时时,以以适适当当放放缓缓边边坡坡或或将将其其变变坡坡点点修修整整圆圆滑滑,以使边坡接近于自然地面形状,增进路容美观。以使边坡接近于自然地面形状,增进路容美观。n6应应进进行行综综合合绿绿化化处处理理,避避免免形形式式和和内内容容上上的的单单一一化化,将将绿绿化化视视作作引引导导视视线线、点点缀缀风风景景以以及及改改造造环环境境的的一一种种技技术术措措施施进进行行专门设计。专门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