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与课堂观察_意义与限制_郑东辉.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393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4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参与课堂观察_意义与限制_郑东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参与课堂观察_意义与限制_郑东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参与课堂观察_意义与限制_郑东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参与课堂观察_意义与限制_郑东辉.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教师参与课堂观察:意义与限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的逐惭兴起,课 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与中 小学教师的青睐。西方关于课堂观察的研究成果大量输入 , 一些学校和教师也开展了课堂观察的本土研究。然而,何 为教师参与的课堂观察?教师参与课堂观察到底会生发怎 样的教育意义?教师的观察行动又会受哪些限制?这些问 题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一、 教师参与的课 A观 *是 其四是提供机会便于教师 发现自己的教学优势;其五是有助于提升教学效能。 M这正 是教师改进教学、提高质量所要努力的方向与实践的内容, 教师参与课堂观察不失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三,营造学校

2、的合作文化。教师要开展课堂观察, 就要改变原来单兵作战的工作方式,从教学上的孤立的个 人主义走向合作的专业主义,因为完整的课堂观察程序不 能没有教师的合作行动。每个教师都要主动向课堂观察合 作共同体的成员开放自己的教室,接纳不同的力量进入课 堂,共同来探讨课堂教学与学习的专业问题。通过课堂观察, 教师在心理与行为上会发生一些变化,变得开放、民主与 善干合作,这些变化会感染同伴,影响组织,进而使学校 变成合作共同体的联合体。如果基干教师合作的课 堂观察 活动大量开展,逐渐使教师浸染在一种合作的学校文化中, 将增进教师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 J1CHUJIAOVUKECHENG an 2008

3、年 B月 .总第 56期 今匕 ) 三、课堂观察的限制 ; 也正是它有效实施的条件 我们在肯定教师参与课堂观察积极的一面时,还需要 充分考虑教师开展课堂观察会受到哪些限制,即教师参与 课堂观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也就是要认识到课堂观察有 所不为的一面。只有全方位地、理性地认识课堂观察,才 能更好地凸显它的优势,发挥它的功能,体现它的意义。 课堂观察是教师研究课堂的一种方式或方法,但不是 唯一的方式或方法,也不是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全部,更 不是包治教学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只能解决它能解决的问 题。它善于对课堂行为的局部进行分析与诊断,而不善于 对课堂事件的整体的、综合的、宏观的把握。它主要完成 三项

4、任务:一是描述教与学的行为,诊断教学问题,二是 帮助教师改进课堂中具体的教学问题,三是改变教师日常 的课堂研究行为。因此,教师参与课堂观察必然会受到种 种限制,也就是要满足一些条件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课 堂 观察活动。这些限制,或者说是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第一,课堂观察自身的局限。课堂观察只能凭借观察 者的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如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 观察可视、可感、可知的直观现象与行为,不能观察看不 见、摸不着的内在机理 ( 诸如师生的心理变化 ), 只能从现 象来分析、理解本质,它是一种归纳的方法。 Borich曾提 出课堂观察的八个视角及相应的可观察的行为,分别为学 习氛围、

5、课堂管理、讲课的清晰度、教学的变化 .任务取 向、学生的参与、学生的成功、表现结果与高级思维过程等, 毎个视角都有清晰的行为表征,如 “ 学生的成功 ” 主要观 察学生回答正确或部分正确的次数、教师接受或支持正确 回答的次数、教师对学生的反应延迟纠正与立即纠正的次 数等。 他还强调这些可观察的行为必须是可记录、可分 析的。 此外,课堂观察只允许选择一个或若干个观察点或课 堂行为进行观察研究,不能包容所有的行为或较多个观察 点。不管是个体,还是合作体,选择观察点,进行课堂行 为观察都是有限的,不能企求一次的观察网罗所有的行为, 否则只会使观察流于形式,趋于肤浅。反过来讲,有所选择, 学会放弃,才

6、能使观察更加细致与深人,也更能实现它的 价值。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课堂观察设计成系列研究,把一 次次的不同行为的观察串联起来,就会形成对课堂行为的 整体把握。 第二,对参与课堂观察教师的要求 一方面,课堂观 察需要观察者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观察技能 , 要求观察者能集中心智观察,及时、准确地收集相关信息 , 随时做出决定。这是对观察者在专业知能与自身特质方面 的要求。教室里的真实情境通常具有四个特征:变动快速 (rapidity)、目附性 ( immediacy)、 经常中断 ( interruption)、 社会互动( social distraction)。 教师要对这样的课堂进行

7、观 察研究,不经过专业的培训是难以胜任的。不管是观察量 表的开发与使用,还是课堂记录的技巧、课后分析报告的 撰写,都需要得到前期的培训。当然观察者在观察中的表 现还受到个体特质的影响,对信息的敏感性、注意力的持 久度等都会影响观察的进度与有效性。 另一方面,课堂观察需要被观察者抱着上 “ 家常课 ” 的心态来上课,要求被观察者具有愿意接受他人观察并不 受现场观察影响的特质。课堂观察不是观摩公开课,而是 会诊常态的教学行为,提供改进建议。所以被观察的教师 应充分地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不要通过 修饰性的教学表 演来遮掩存在的问题,而要与观察者一道按课堂观察的规 范来探讨课堂教学问题。 第三,需要得

8、到外部支持。课堂观察需要一定的时 间、设备与技术的保障,来完成程序的三步曲。这不仅需 要教师反省 “ 忙、茫、盲 ” 的教学工作,整理、释放用于 课堂观察的时间,而且需要学校为教师参与课堂观察提供 必要的技术与环境支持,购置用于观察的必需的视听设备, 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以确保课堂观察成为教师的日常行 动。另外,教师参与课堂观察还需要一个合作共同体的基 体,在基体内教师可以进行自由、分享、互惠的对话与交流, 以确 保观察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正是教师参与课堂观察受到上述限制,说明课堂观察 并不是不需要任何准备就可以随意加以使用的,它是一项 专业的工作,专业的工作就要得到专业的处理。但我们也 木必

9、畏惧课堂观察,只要落实课堂观察的各项条件,拥有 课堂观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定能走近课堂观察,用好课 堂观察,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允槨 .听评课:一种新的范式 J.教育发展研 %. 2007, (9B): 38. 2 Borich, G. D.(1994). Observation skil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 New York:Macmillan.p.21-22. 3 Ibid.p.65. (责任编辑池春燕) MAim an JICHUJ 讨论 I奥林匹克教育:看看别人怎么做 奥林匹克教育课程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 雛匹 _神与体育于

10、腿香育发較研究 , 计戈 j略述 夏秀祯 33 澳洲学校如何开发奥运主题课程 许新海 37 令蓬 课堂观察 教师参与课堂观察:意义与限制 郑东辉 41 略论课堂教学观察,诊断与评价的具体方法 王文涛 44 一个易被忽视的观课视角:教师的感受 林高明 48 .三节高中生物课带给我们的思考 一次 “ 同课异构 ” 教研活动的分析报告叶本刚 50 /裡 5 龍屋 / _ 开学大吉 马延国张富霞 54 你会破译学生的表情密码吗? 薛向红 56 我的课堂怎么了? 徐栋 57 Cersp点击 课改,让我懂得 王宗彬 59 項目 让孩子的生命更加灿烂 卢士保陈永秀 60 创新实践活动设计,为学生的幸福 A4

11、奠基 刘玮 61 “ 百校工程 ” : 引领中国外语特色教学新时代彭永成 62 资讯 63 月 刊 社 长: 対坠 主 编: 竹蚩紅 封 面 设 计 : 朱小丹 美术编辑: Tina 本期导读 “ 课程改革无所谓失败,只要做了,就是收获, 改革的过程本身就是收获。 ” 山西省教疗厅张卓玉副 厅长谈到课程改革时这样说。今年 9月,山西省和 江西、河南、新疆(包括新疆建设兵团 )等 4省(区 ) 一起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他们做 f哪些扎 实的前期准备?这些工作的背后又是怎祥的思考? 请参看本期关注课程改革,做了就是收获 专 访山西省教育厅张卓玉副厅长和打牢山西高中 课程改革的根基两文。( P

12、4) 本月 8日,万众瞩四的奥运会在北京召开。自 北京申奥成功后,奥林匹克教育成为中国中小学最 重要的主题教育内容之一。本期 “ 讨论 ”专題: “ 奥 林匹克教育:看着别人怎么做 ” 特别遨清香港中文 大学夏秀祯教授和曾在澳洲访学的许新海博士,具 体介绍香港的一项奥林匹克教育研究 il 划和澳洲的 几所 f通学校开发奥运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 希望能引发读者对包 括奥林匹克教育在内的主题教 育如何取得实效的思考与讨论 。 ( P 3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课堂研究的逐渐兴 起,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越来越受到 学界的关注与中小学教师的青睐。教师如何参与课 堂观察?课堂观察、诊

13、断与评价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请关注本期专题 “ 课堂观察 ” 。多位教师的方法、感 受和案例为您带来不同视角。 ( P41) 又要开学了!今年开学,您是否还像往常一样 组织学生打扫卫生 .笹埋教室、收钱报名、分发课本、 检查作业 .传达学校各种精神,并进行让学生收心 的长篇演讲?今年幵学,不妨轻松一番,让学生惊 喜一回!开学大吉中,两位老师 “ 体检、聊天、 汇演、展览 ” 的新形式似一股淸风给您带来愉悦的 享受和启迪 。 ( P 54) 4* _ 1,1 = ISSN 1672-6715 统 刊 万 : ON 518 邮发代号 : 0 447 广告许可证:京西工商厂字 0322号 国发行:北京泰学新心教育图书有限公司 发行热线 : 010-69290744 69292942 (FAX) 印 刷:北京市星辰印刷厂 投诉电话 : 010-69293747 定 价: 6. 80元(人民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