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历史风貌保护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共30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387834 上传时间:2022-01-0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历史风貌保护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共3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深圳历史风貌保护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共3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历史风貌保护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共3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历史风貌保护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共30页).doc(3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深圳历史风貌保护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规划项目简介前言2009年8月2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为了推进我省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简称“三旧”)改造工作,下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随后,全省各地掀起了“三旧”改造的热潮。“三旧”改造在促进我省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改造过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出现了轻视文物保护,破坏文物的现象和忽视优秀历史建筑保护、随意拆改优秀历史建筑的问题。2010年1月12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出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的通知(粤建市2

2、0103号)。通知指出:“优秀历史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对其实施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知要求各地级以上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牵头,会同建设主管部门在2010年5月底前对本地区优秀历史建筑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清本地区优秀历史建筑数量、分布、质量状况、保护状况等情况,完成调查情况材料及优秀历史建筑情况调查表并上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同时明确了优秀历史建筑的定义:“本意见所称优秀历史建筑是指反映城乡发展历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已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除外。”深圳市规划和国土

3、资源委员会随后在以上通知的要求下完成了深圳市历史建筑初步调查和优秀历史建筑上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工作。2010年6月8日,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发出关于在“三旧”改造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粤文物2010268号)。通知要求“高度重视“三旧”改造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出“对于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按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加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建市20103号)要求,可采取挂牌或公布为历史建筑等方式加以保护。此外,为便于相关部门及时掌握各地不可移动文物的准确信息,请各地文物行政部门于2010年8月15日前将

4、本地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点的具体位置、坐标数据和简要介绍报送至当地国土、城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等“三旧”改造相关部门。”2010年8月10日,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发出优秀历史建筑提名 欢迎您的参与的公告。公告指出:“保护好优秀历史建筑对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城市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强我市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将开展优秀历史建筑普查和认定工作。为全面掌握我市优秀历史建筑情况,广泛收集优秀历史建筑相关资料,特邀请广大公众对我市优秀历史建筑进行提名。” 过去30多年深圳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地区的扩展和蔓延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部分文物、历史建筑和历史

5、风貌区的破坏。在深圳城市发展再一次面临“三旧”改造机遇和挑战的时候,重新梳理和强化深圳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对“三旧”改造的控制和引导,编制历史风貌保护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并付诸实施已成为当前深圳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任务。1. 认知解读1.1项目背景我国当前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面临着快速现代化的巨大冲击、片面单一孤立的保护、政府的短视和公众的淡漠、建设性破坏严重等问题。深圳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制度体系健全、保护管理工作基本到位、保存状态稳定;但是占不可移动文物总数绝大部分比例的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缺乏保护管理干预、保存状况趋向恶化;历史地段(历史街区)保护基本处于空白

6、状态。深圳面临着全球化浪潮与本土地域文化的价值冲突,面临着国际性城市定位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冲突,因此,如何处理好现代经济发展、现代城市建设与继承历史文化传统,保持民族特色的关系,显得十分迫切。深圳文化遗产的丰度虽然在总体上无法与文物大省、大市相比,但她具有同样的历史深度,并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我们认为在深圳历史文化保护中应当跳出原有狭隘的、静态的历史观的窠臼,形成历史价值观的突破,采用一种动态的、大历史观点任何过去的即是历史的,将改革开放这段历史文化纳入到历史保护的范畴中去,认识到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是多样的,是不是能够被纳入国家的保护体系之内并不足以证明遗产的贵贱和保护价值的大小,在保护过

7、程中确定深圳特有的文化遗产特征,“不是过多考虑其年龄或者历史价值,而是关注它们对社会是否具有深远念义”即考虑其对深圳城市的相对价值。深圳的保护还应同其他具有深厚历史价值的地区走不同的路线,不受名城保护规划套路的束缚,保护方法和理念更加开放灵活,有新的体验和尝试,做的独特鲜明,充分体现深圳先锋城市和改革开放实验地的示范要求,为其它城市提供借鉴和指导。1.2工作意义目前,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主要有三个层次: 文物古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城区历史文化名城。新的形势下保护层次得到不断的充实与发展,深圳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保护名目,补充三个层次的空隙,是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意义

8、的新发展:(1)在“文物保护单位”之外,增加“优秀历史建筑”的名目,保护有继续使用的要求、不适合用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方法的建筑遗产。(2)在“历史文化街区”之后增加“历史风貌保护区” 名目,保护那些不够“历史文化街区”标准,却又不应放弃的历史街区和历史性自然景观。开展深圳市历史风貌保护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反映了深圳城市的人文关怀、文化态度和文明程度,是深圳长期坚持的一项文化事业。有利于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深圳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使城市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同时,通过开展本规划可掌握深圳市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资源的状况,梳理深圳市既有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体系,促

9、进形成完整的保护制度体系。本次规划也可为“三旧”改造提供历史风貌保护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控制要求,加强“三旧”改造规划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避免“三旧”改造可能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的破坏,促进“三旧”改造工作与历史风貌保护区、优秀历史建筑等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的结合。1.3技术路线认知与解读深圳市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古迹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调查和评估深圳市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古迹的文物价值,制订深圳市历史风貌保护区、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提出深圳市历史风貌保护区、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古迹的管理实施措施和政策保障建议。2. 调查记录2.1调查研究范围历史文

10、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将历史建筑定义为“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深圳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974处。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12处,其余1862处为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若根据历史建筑的法定概念定义深圳的历史建筑,将使大量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已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无法有效纳入保护管理,使得原本存在大量空白的保护管理工作更加艰难。因此,本次规划根据关于在“三旧”改造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粤文物2010268号)“对于尚未核定公布为文

11、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可采取挂牌或公布为历史建筑等方式加以保护”,将大量已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纳入深圳历史建筑的范畴,使其内涵延伸扩大,根据深圳改革开放的特点,不限定历史建筑的建成年代,将具有以下特点“(1)建筑样式、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2)反映深圳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3)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4)在我国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铺、厂房和仓库;(5)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优秀历史建筑”的对象纳入研究范围,并将经过研究评估并经市政府公布的历史建筑定义为深圳优秀历史建筑。针对历史风貌区目前无法定概念出处的现况,参考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

12、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对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定义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街区景观较完整体现上海某一时期地域文化特点的地区。和历史地段保留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上海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存有较多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定义)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应予以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将保留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深圳一定历史时期传统和现代风貌或民系、地方特色,存有较多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定义为深圳的历史风貌区

13、,并将经过研究评估并经市政府公布的历史风貌区定义为深圳历史风貌保护区。本次规划调查和评估的工作对象范围为历史建筑约190处,历史风貌区约20处后新增34处当代特色风貌区。,具体名单需要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已经开展的部分区域历史古村落调查或规划等相关资料与甲方协商后确定 根据项目组投标技术文件和项目编制合同第一条确定。制订历史风貌保护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的工作对象约为10处历史风貌保护区 后新增10处改革开放后历史风貌保护区。和60处优秀历史建筑,具体名单根据评估的结果确定。2.2调查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与现场调查相结合 文献资料收集包括各时期的各类地方志(市志、县志、地名志)、图

14、籍(多年测绘图、古地图、地图集)、相关研究著作及论文、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法规及文本等,通过这些文献全面了解深圳历史建筑和风貌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社会经济以及风土人情,帮助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脉络。同时也了解深圳历史建筑和风貌区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规划研究提供思想来源和现实依据。现场调查是对文献研究结果的检验和校对。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实物遗存,同时要注意调查自然与人文因素与痕迹以及周边环境。考察方式包括实地踏勘、人物访谈、摄影摄像等,考察过程中还就一些重要问题与当地政府管理机构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换了意见。通过考察,收集第一手资料,对深圳历史建筑和风貌区有了较为全面和较为深入的

15、了解,补充了文献资料的不足和错误,加强了对资料的掌握、解释与理解,增强了规划的客观性与科学性。(2)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 空间信息技术在收集、处理多源、多分辨率空间数据方面具有其独有的优势,对于本项目研究对象分布区域面广、资料信息量庞大、评估要素构成复杂等特点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便于调查采集的海量数据的查寻、分析与管理,而且能及时对上一步工作中的不足或错误信息进行了回馈与修正。通过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历史信息与现状调查信息准确地落入空间当中,在统一的空间坐标系上配准、叠合,将文献与图片在相应地理位置挂接,实现准确定位与评估登录。GIS空间数据库基本内容包括:(1)原三普资料的空间定位与整理(空间

16、位置、图片、其它资料等)的入库;(2)本次实地踏勘调查资料(空间校核数据、表格、图片、各种记录资料等)的入库;(3)分析评估阶段的相关资料、数据等,评估标准和评估详细数据等;(4)规划各层次成果的入库。数据库包装和使用形式最终以融入深圳市规土委一张图系统的办公系统(需要与信息中心的协调,对数据和程序按标准修改)为准。(3)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我们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存在很多盲点的工作方式,打破静态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思维边界,借用外脑,拓展思路,把不同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士、不同利益的群体代表组织起来参与到本项目工作中,用一种新的方式,在互动交叉、集聚智慧的过程中弥补设计缺陷,发现

17、和尝试解决问题。历史建筑(古建筑类)现状调查登记表示例我们组成了由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历史、建筑设计、历史、考古、景观等多专业人士构成的研究团队,拟综合应用文化地理学、历史学、城市规划学、景观设计学、地图学、建筑学以及空间信息技术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多层次、多视角研究深圳市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的调查、评估、保护和利用。 3.研究评估3.1价值评估体系建立的目标和目的评估是本次规划所有保护工作的主要依据。价值评估体系建立的目的是:通过建立适合于深圳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的具体的价值判断标准和体系,筛选出能够有效反映、并且可以有效扩充深圳文化内涵的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保护区,进而提出相应的保护、

18、管理和利用措施。本次价值评估体系建立的目标是:区分深圳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的相对价值差异、划分相对价值等级。3.2价值评估体系建立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一方面,本次评估在没有取得充分的资料和成熟的研究结果以前不作出结论,只提出若干可能性,以供深入研究最终形成的结论,尽量做到定性准确,表述规范,定量则要有公认的参照标准,有相对的可比性。另一方面,在具体权衡时,强调可把握的具有物质属性的条款在整个评估中的地位,适当提高其在体系中所占的份额,以避免主观性条款所占的分量太大可能的造成的因立场观点的差异带来的评判上的分歧。(2)特异性原则为不使所确立的保护对象或保护对象体系流于一般化甚至平庸,应设定某种

19、一票决定制,把某些具有特异禀赋的对象纳入到保护对象体系中来,以保证保护对象的多样性。(3)明晰性原则价值评估的标准应该具体、有效,在具体操作中易于判断,尽可能避免含糊和模棱两可,来保证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可验证性。在同一项目不同等级的分值的确定时,设定较大的差额,使得项目的评价结果明晰,以利于作出决断。(4)专家修正原则由于标准的普惠性,对于部分文物价值具有特殊性、类型个性化的对象,可采取专家主观认定的方式,修正使其入选。3.3评估标准本次评估充分借鉴了层次分析法多层次的递阶结构和多准则的决策方法,以期使评估结果更加科学。(1)历史建筑价值评估体系(2)历史风貌区价值评估体系结合深圳改革开放前历史

20、风貌区的特点,即绝大多数都为古村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现状调查记录对细则和评分分值进行了适当修改,从价值特色和保护措施两大部分进行评估,使其更符合深圳历史风貌区的特点。评估类别指标指标分解及释义评估分级最高限分价值特色历史久远度现存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最早修建年代明朝以前(5分),清朝(4分),民国时期(3分),建国后改革开放以前(2分)、改革开放以后(1分)5文物价值(稀缺性)文物保护单位最高等级国家(5分)、省(4分)、市(3分)、区(2分)、乡镇街(1分)5重要职能特色或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重要职能特色及遗留痕迹丰度3项及以上(3分)、2项(2分)、1项

21、(1分)3反映重要职能与特色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或名人生活居住地历史建筑保存完好情况一级3分;二级2分;三级1分。一级:历史建筑(群)及其建筑细部乃至周边环境基本上原貌保存完好二级:历史建筑(群)及其周边环境虽部分倒塌破坏,但“骨架”尚存,部分建筑细部亦保存完好,依据保存实物的结构、构造和样式可以整体修复原貌三级:因年代久远,历史建筑(群)及周边环境虽曾倒塌破坏,但已按原貌整修恢复3历史建筑与文物保护单位规模现存历史建筑与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面积1000 m2为1分,每增加1000 m2增加1分。5保存有集中反映地方建筑特色的宅院府第、祠堂、驿站、书院、会馆等的数量1处1分,每增加1处增加1分。

22、注:宅院府第每处建筑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其他面积不限。6历史环境要素保存有体现村镇传统特色和典型特征的环境要素(指城墙、城(堡、寨)门、牌坊、古塔、园林、古桥、古井、100年以上的古树等)数量2处1分,每增加2处增加1分。5历史街巷(河道)规模保存有形态完整的、传统风貌连续的的历史街巷(河道)数量2条1分,每增加1条增加1分。6保存有形态完整、传统风貌连续的历史街巷(河道)总长度200米1分,每增加200米增加1分。6风貌完整性、历史真实性、空间格局特色功能聚落与自然环境完整度90%以上(5分)、70%以上(4分)、50%以上(3分)、30%以上(2分)、10%以上(1分)5建筑遗存真实性

23、比例90%以上(5分)、70%以上(4分)、50%以上(3分)、30%以上(2分)、10%以上(1分)5空间格局及功能特色聚落空间格局保持较为完整,传统功能尚在为1分;聚落空间格局保持十分完整或仍保存有明显特殊功能(消防、给排水、防盗、防御等)反映传统布局特色理论的3分;聚落空间格局既保持十分完整并且保存有明显特殊功能反映传统布局特色理论的5分5生活延续性原住居民比例50%及以下1分,每增加10%增加1分。5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和特色传统风俗类型,以及源于本地,并广为流传的诗词、传说、戏曲、歌赋的数量2个1分;每增加2个增加1分。3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级市级1分,省级2分,国家级

24、3分。3评估类别评估内容评估项目评估分级分值公式保护措施保护规划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已编制完成保护规划3分;规划已经批准、并按其实施的8分。没有按保护规划实施,造成新的破坏的此项不得分。8保护修复措施对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登记建档并挂牌保护的比例50%及以下1分;每增加10%增加1分。10建立保护规划及修复建设公示栏情况建立保护规划公示栏1分;建立保护规划、修复、建设公示栏的2分。2对居民和游客建立警醒意义的保护标志数量2处1分,4处及以上2分,未设置核心保护区保护范围标志的分值减半。2保障机制保护管理办法的制定办法已制定1分;正式颁布为2分。2保护机构及人员有保护管理人员1分;有专门保护管理

25、机构的2分;已成立政府牵头多部门组成的保护协调机构3分。3每年用于保护维修资金占全年村镇建设资金10%及以下1分;每增加10%增加1分。(注:资金使用范围内限于镇、村建成区范围内)。3总计其中:一、价值特色为 分;二、保护措施为 分(取1/3)80改革开放后历史风貌区的评估结合深圳市特殊的发展历程,选取与改革开放进程密切相关的重要物质载体,作为深圳现代文化保护传承的重点,具体指标的设定与选取突出思想解放、观念创新,突出深圳“设计之都”等发展目标定位,突出“先锋典范”作用,反映“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4.保护策略4.1案例借鉴将全球化的视野与国际化的标准,作为本项目

26、规划研究的基础,有针对性地查阅与分析香港、上海、法国等国内外已有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历史风貌保护区、优秀历史建筑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并梳理总结出适合深圳可借鉴的经验,为下步保护原则及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方向。由此可以发现城市文化遗产的内涵在不断拓展和加深:保护对象由庞大的文化遗存延伸到小型、平凡的文化遗存上;时间尺度也从重视“古代文物”的保护,向同时重视“20世纪遗产”、“当代遗产”的保护方面转化;空间尺度上也从单体建筑扩大到区域保护;在着力保护文化遗产物质载体的同时,尤其重视发掘和保存其蕴涵的精神价值、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4.2保护目标和原则保护目标:通过本次保护规划加强深圳市文化

27、遗产保护工作的系统性、合理性、有序性,促进其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加强管理,进而提升深圳的文化品位,促进“文化立市”战略的实现。具体包括:(1)建立整体系统的保护观,制定保护框架,整体保护与分类保护相结合,最大限度保持真实历史信息,保留城市环境中对地区文化特色极重要的部分; (2)注重功能振兴、发展和强化,在保护的前提下提高深圳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的综合利用效率,发挥其价值,推动深圳的文化发展;(3)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特别的和地方化的保护政策,特别要结合开展的“三旧”改造规划,有重点、分层次、分阶段逐步进行整治和更新,促进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的保护同地区发展融合,提高保护管理水平,培养居民自觉

28、保护文物的意识,更多关注深圳历史文化保护的未来。保护原则:包括战略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延续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社区融合原则。4.3保护对象和内容保护对象:为本次规划确定现状调查的筛选对象(即1564个三普提供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和进行历史建筑详细调查和专项调查的对象(即196处历史建筑和58处历史风貌区),以及制定保护规划的工作对象(60处优秀历史建筑和20处历史风貌保护区),分别予以不同的保护利用措施。保护内容:遗产本体及其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4.4分级保护 (1)历史建筑分级建议保护建筑:原则上将价值评估排名在前100位的历史建筑列为选择对象,由文

29、物部门专家选出文物价值较高的约对象,进入历史建筑或不可移动文物点至文物保护单位升级预备名单,在征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之后,逐步升级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历史建筑(第一批):除去文物行政管理部门选定的保护建筑之外,原则上将文物价值评估分数在5000-13000分以上之间的历史建筑列入,同时需将保护建筑中未升级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建筑逐渐纳入,共计60处。一般历史建筑:原则上将文物价值评估分数在2700-5000分之间的历史建筑列入,计135处。不确定级(后备级):原则上将纳入本次规划工作对象但未参与现状调查和价值评估的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三普对象纳入(不包含古墓葬、古遗址、

30、石窟寺及石刻), 约1366处。以上历史建筑分级为本次规划依据文物价值评估进行的初步分级,如果文物价值评估依据和结果调整,应相应对历史建筑级别进行调整;经过专家考证识别或者有新的研究资料证明、对其文物价值认识变化的历史建筑也应该予以级别调整,受到效果良好的保护修缮措施或者不良的损毁破坏的历史建筑也可以作为调整级别的原由。(2)历史风貌区分级建议历史风貌保护区:原则上将改革开放前历史风貌区评估分数在40分以上的历史风貌区列入,进入历史风貌区至历史文化街区升级预备名单,在征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之后,可逐步升级为历史文化街区,共10处。分别为新桥古村、新二村古村落、王屋、观澜老街、鹤斗村、王母围

31、、桥头古村、平湖大围、西湖塘围村、合水口村。原则上将改革开放后历史风貌区评估分数在94分以上的历史风貌区列入,并修正保证每一小类均有入选,共10处。分别为市民中心(包括音乐厅图书馆、中心书城)及莲花山公园、华侨城(世界之窗、欢乐谷、锦绣中华、LOFT)、福田中心区SOM十三姐妹花 、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 、华强北 、蛇口渔港风貌区(海上世界、蛇口酒吧街、渔人码头)、东门步行街 、大芬村、白沙岭居住区、上下沙村 。一般历史风貌区:原则上将改革开放前历史风貌区评估分数在26.5-42分之间的历史风貌区列入,计14处。改革开放后历史风貌区评估分数在48-93分之间的历史风貌区列入,计24处。 以上

32、历史风貌区分级为本次规划依据评估进行的初步分级,如果评估依据和结果调整,应相应对历史风貌区级别进行调整;经过专家考证识别或者有新的研究资料证明、对其价值认识变化的历史风貌区也应该予以级别调整,受到效果良好的保护修缮措施或者不良的损毁破坏的历史风貌区也可以作为调整级别的原由。4.5分类保护根据本次规划的工作对象与调查对象和评估结论,对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进行分类保护,首先,按照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保护区予以不同的保护利用措施:优秀历史建筑:制定保护区划内的管理规定和建设控制要求,对其功能和利用措施、保护与更新模式、使用性质和内部设计、承租转租条件、修缮保养等提出措施要求。历史风貌保护区:制订历

33、史风貌保护区保护规划应当包括的内容和编制审批程序,制定保护区划内的管理规定和建设控制要求。加强对风貌保护要素和历史环境要素的控制,针对保护范围的划分、风貌保护街道与空间梳理、建筑保护与更新、肌理分析与保护、高度密度控制、视线通廊等提出保护措施和要求。其次,针对未入选公布为深圳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保护区的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提出以下保护措施:历史建筑:根据其建设年代特点,分成古建筑和近代代表性建筑、现/当代优秀建筑两大类别,提出保护措施。 由于两者之间的最大不同就是建筑质量和建筑功能的时代适应性不同,因此在其维护修缮上应突出其差别和特点。历史风貌保护区:依据风貌特征划分为古村落、历史街

34、区、现/当代风貌区3大类,分类提出保护方式。4.6区划保护对于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保护区保护规划管理最有用的信息就是保护区划界限,在此范围内的用地审批、规划报建等都应遵循相关保护控制要求。保护区划界限及其控制条件确定后应将成果纳入规划政务平台,直接指导规划管理,本次划定的保护区划界限应和法定图则的一张图信息管理充分结合。(1)保护区划划定的基本方法类型核心保护范围建筑控制地带备注优秀历史建筑单体建筑1)以建筑本体加院落围墙或建筑周围小路为界。2)建筑本体外1030米,或院落围墙外46米。3)尽量考虑预留4米防火通道。1)核心保护范围以外不少于20米的范围;或按照山体、水体岸线的自然地貌确定。

35、2)对有观赏价值的建筑其主视线方向应控制在保护范围以外50-100米。3)特别重要的建筑,应确定视线走廊,通过视线分析,提出控制范围和高度限制。根据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规范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主体构筑物外20-40米,或主体构筑物外围墙以外6-9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30米,本次优秀历史建筑划线在此基础上作适当调整,但不得少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三分之二。群体建筑1)将建筑群外围自然边界连成一个整体,充分考虑建筑的轴线对位关系及相应空间环境。2)建筑或院落围墙外1030米。3)四周预留4米防火通道。历史风貌保护区1)沿较集中分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街巷的外围边

36、界线进行。2)面积不宜小于1hm2。1)核心保护范围以外不少于20米的范围;结合街道、河流、城(围)墙、山地等明显的地理界线进行划定。2)考虑风貌区视觉景观的完整性,确定重要景观面或轴线的视线走廊,通过视线分析,提出控制范围和高度限制。(2)保护区划管理规定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等制定。对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保护区分别提出本体范围管理规定、核心保护范围管理规定和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4.7利用保护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利用是保护的重要手段。历史建筑和历史

37、风貌区作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真实的生活场所,合理利用其功能价值,使其得以良性发展,也是保护的重要手段。在对深圳市历史风貌保护区、优秀历史建筑不受损害,保护管理工作不受干扰的前提下, 针对历史建筑提出延续居住功能、改做社区文化、商业旅游或博览设施等保护性利用措施;针对历史风貌保护区提出发挥历史风貌保护区的城市职能和街区功能、构建支撑历史风貌保护区经济的内部产业、挖掘历史风貌保护区的文化内涵等保护性利用措施。5.实施管理5.1成果运用本次保护规划对上层次的城市总体规划和下层次的文化遗产专项保护规划、法定图则、城市设计、详细蓝图等涉及物质空间的所有规划类型都有反馈或指导意义,应与深圳市城市设计标

38、准与准则-文化遗产保护和深圳市历史风貌保护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管理规定共同构成指导深圳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指南。(1)保护规划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本次保护规划划定的保护区划及提出的相关保护措施和要求应做为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予以实施。(2)保护规划与法定图则已编法定图则范围内的用地,本次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在新批准的设计要点中同法定图则控制内容一同体现;在编和未编的法定图则,涉及到本次保护规划的规划对象应依据本次规划提出的相应保护策略,指引法定图则相关用地功能及地块指标的确定。(3)保护规划与详细蓝图地块的详细蓝图应满足保护区划图和保护区划管理规定以及城市设计导则对该地块所在区域提出的要求,特

39、别是更新单元规划,应充分考虑区域中现存的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严格遵守相关保护要求,避免旧改对文化遗产造成的破坏。(4)保护规划与下层次专项保护规划由市政府批准公布的第一批深圳市历史风貌保护区和优秀历史建筑开展专项保护规划应落实本次规划提出的相关保护措施和要求,同时在依据充分的情况下 专家论证意见。可对本次规划划定的保护区划予以修正调整,调整后的保护区划在审批前,应当将规划方案公示,并组织专家论证。未公布为历史风貌保护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历史风貌保护区和历史建筑开展专项保护规划应根据本次规划提出的划线原则和管理规定进行保护区划的划定。(5)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保护区划管理规定涉及对建筑物外观造型、

40、体量、色彩、高度、材质、设置户外广告、招牌、照明等设施的要求应充分落实到相关城市设计导则中。5.2 建立完善的保护制度体系框架 建议深圳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扩大为深圳全部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历史古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地下文物埋藏区、工业遗产和旧工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内容也从关注遗产本体扩展至其历史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和自然环境要素。此外,本次保护规划的落实既是实施深圳文化遗产保护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易出现偏差的一环,若无相关制度和政策保障,很难做到依法行政,因此本次保护规划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结合深圳自身城市特点提出相关

41、保护制度建议: 建立和实施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制度,优秀历史建筑升级为文物保护单位,建立和实施历史风貌保护区保护制度,历史风貌保护区申报和升级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村,)历史风貌保护区的保护区划纳入城市紫线。深圳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议5.3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就健全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适用体系、组织管理机构保障、保护规划与规划管理程序的结合、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合理完善的建议,对解决目前规划管理体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有益的探讨,使文化遗产保护贯穿于深圳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结语本次规划对深圳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规划,为相关保护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落实工作应根据深圳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等文化资源的特点,结合整个深圳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综合考虑保护现状和紧迫性要求,尤其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紧密程度,确定近阶段城市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现有已编和在编规划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编制计划。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