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方程式.doc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5365481 上传时间:2022-01-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方程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四讲: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方程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讲: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方程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方程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讲: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方程式成都市第五十中学 袁晓萍整体感知【知识结构】化学反应事实 反应 决定 提供依据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 1、表示化学方程式 遵循 依据 2、有关计算 依附 内涵 1、反应物、生成物各是什么?2、反应条件3、各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知识网络】提供依据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 1、表示化学方程式 遵循 依据 2、有关计算 定律的内容 遵循的原则 守恒的原因 书写步骤及涵义【趣题引路】法轮功邪教组织的头目李洪志说,他发功能使铝发生化学变化,变成铜和金,使铝分子变成铜分子和金分子,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说法违反科学之处。解析: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

2、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因而元素的种类也不会发生变化。反应前是什么元素,反应后不会变成其他的元素。李洪志说可以使铝变成铜和金,这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纯属谎言。同时铝、铜和金都属于金属单质,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存在铝分子、铜分子和金分子。答案:(1)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只有铝元素,反应中不会发生元素种类的变化出现铜元素和金元素。(2)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不存在铝分子、铜分子和金分子。【知识回顾】1、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看质量守恒定律,可将化学反应过程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即: 反

3、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宏观 五个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化学反应过程 微观 原子的数量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两个一定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变一个可能变: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这里还需要强调:(1)“参加反应的物质”中,不应把杂质、不反应的物质或多余的反应物计算在质量总和中,具体体现为反应混合物的总质量可能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2)“质量守恒”不等于“体积守恒”,如果“体积守恒”成立,则反应物、生成物均处于气态,且参加反应的气体的分子总数应等于生成气体的分子总数。(3)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物理变化。一切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

4、方程式(1)书写原则:一是要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随便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表示意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粒子个数比。点 燃例如: 在2H2+O2=2H2O反应中,质量比为: 1:8 : 9粒子个数比为:2:1 : 2(3)书写步骤:可用口诀概括为:左反(反应物)右生(生成物)一横线,配平以后加横线,等号上下注条件,箭号标气或沉淀。(4)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观查法等。总的原则是:配平时只能改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右下角的下标数字,且要将化学计量数化为

5、最简整数比。【典型例题剖析】例1将含有15gA、10gB、9gC的粉末状混合物充分加热,发生化学反应前后,A剩余3g,B增加到25g,C已经消耗完,并有气体D放出,反应过程中,各物质质量变化的比值A:B:C:D为( )A、5:4:3:2 B、4:5:3:2 C、3:2:4:5 D、2:3:5:4解析:此题没有明确给出化学方程式,我们必须通过题中条件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这是做对此题的第一个关键。A由15g变为3g,质量减少,可见是反应物。B增加到25g,可见是生成物。C已经消耗完属于反应物。气体D放出,可见D是生成物。因此,化学方程式为A+C=B+D。找对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是第二个关键,A剩余3g

6、,说明实际参加反应的A为15 g -3 g =12 g,B增加到25g,说明生成B的质量为25g-10g=15g。C反应了9 g,D的质量由质量守恒定律得出,为(12+9-15)g即:A + C=B + D 12g 9g 15g (12+9-15)g比值为:A:B:C:D=4:5:3:2答案:B。 例2西班牙的瑞奥汀托河是一条酸河。经调查发现是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 )A、FeS B、Fe2S3 C、FeO D、FeS2解析:分析该反应方程式可知,H原子和O原子个数已守恒。根

7、据质量守恒定律,R中含Fe、S两种元素。方程式右边Fe原子个数2,S原子个数4,则R化学式为FeS2。答案:D。例3有一中有机化合物23 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共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27 g水,该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质量是 g。含碳元素的质量是 g。它是有 组成的。解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改变,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水中所含氢元素一定是原化合物中所含的元素。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求出碳、氢元素的质量。如果碳、氢两元素的质量等于原化合物中所含碳元素时,则原化合物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如果碳、氢两元素的质量小

8、于原化合物中所含碳元素时,因为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中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所以原化合物中还有氧元素,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等于原化合物的质量减去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和。解:含碳元素的质量:44 g12/44=12 g含氢元素的质量:27 g2/18=3g因为12 g +3 g23 g,所以该有机物含有氧元素。因此该有机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答案:12 3 碳、氢、氧。例4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曾用金属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混合物做为固体燃料,加热铝粉使其被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混合物中的高氯酸铵受热分解,同时生成四种气体:两种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氯气(Cl2),还有一种气

9、体是化合物(常温下是液体),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试写出其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铝粉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二铝: (2)高氯酸铵受热分解: 。解析:此反应虽然在初中化学中未曾涉及,但根据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可以推断出反应的产物中除了有N2、O2、Cl2外,还应有H2O生成,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可。 答案:4Al+3O2=2Al2O3 2NH4ClO4=N2+2O2+Cl2+4H2O例5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1)FeS2+O2=Fe2O3+SO2 (2)NH3+O2=NO+H2O解析:(1)式可用奇数配偶法配平。根据这种配平方法的步骤,应以氧元素作为起点。因为O2是

10、双原子分子,无论多少个氧分子跟FeS2反应,反应物分子里总是含有偶数个氧原子。但在生成物的分子中共含有5个氧原子,是奇数。在SO2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是偶数,SO2前的化学计量数无论怎样,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是偶数。因此,只有变更Fe2O3的化学计量数才能使生成物里的氧原子个数变为偶数。即 4FeS2 + 11 O2 = 2 Fe2O3 + 8 SO2 (2)式可用观察法配平。NH3是较为复杂的一种反应物,显然在NH3前配上化学计量数2、在H2O前配上化学计量数3可使反应物、生成物里的氢原子个数变为偶数。即 2NH3 + 5 /2 O2 = 2NO + 3 H2O 但是氧原子的个数出现了分数,所以

11、左右两边的化学计量数都乘以2。即 4NH3 + 5 O2 = 4NO + 6 H2O 答案:4NH3 + 5 O2 = 4NO + 6 H2O例6由Na2SO4 、Na2SO3和Na2S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则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无法确定 B、23% C、46% D、32.6%解析:由题意知该混合物中含有NaSO三种元素,其中已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w(O)=22%则w(Na)+w(S)=122%=78%原子个数比Na2SN(Na):N(S) (原子个数比)=2:1Na2SO3N(Na):N(S) (原子个数比)=2:1 2NaSNa2SO4N(Na):

12、N(S) (原子个数比)=2:1 46 32 X 78%x 46/x=32/78%x解之得: x=46%答案: C例7用锌与硫酸溶液反应,5次实验记录如下:实验序号锌的质量/ g硫酸溶液的质量/ g在实验条件下氢气的体积/mL16.52002.30213.02004.60319.52006.90426.02009.20532.52009.20已知第4次实验中锌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氢气的体积随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图。 V(H2)/L 10 8 6 4 m(Zn)/g(2)求硫酸溶液中H2SO4的质量。(3)根据表中数据简要说明第4次实验中锌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理由。

13、解析:次题属于既考查学生对表格的识别能力,又考查学生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多方位综合题。首先明确题意要求,按数学的作图方法完成第(1)题。然后根据题意用第4次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完成第(2)题。最后通过表格数据比较完成第(3)题。答案:(1)题略。(2)解:设与26.0 g锌反应的纯H2SO4质量为x Zn + H2SO4= ZnSO4 + H265 9826.0 g x65/26.0 g=98/x x=39.2 g(3)第5次实验中氢气的体积与第4次实验中氢气的体积相等,说明第4次实验中H2SO4恰好完全反应;前3次实验中锌完全反应,第4次实验中锌的质量与第1(或2、3)次实验中锌的质量之比等于第4

14、次实验中H2的体积与第1(或2、3)次实验中H2的体积之比(或26.0 g/6.5g=9.20L2.30L),说明第4次实验中锌恰好完全反应。例8将一定量的氢气通入到10 g灼热的氧化铜中,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 g,求被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解析:解此题时应注意:(1)氧化铜不一定完全被还原,因而被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不一定等于10 g;(2)剩余固体不一定全部是铜,有可能含有氧化铜。因此不能用这两个已知量来计算,但可以运用固体减少量来计算。解:设被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CuO + H2 = Cu + H2O 固体减少量80 64 8064=16 x 10g8.4g=1.6g80:16=

15、x:1.6g x=8g答:被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为8g。 第四讲: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练习题学生姓名 学校 一、 选择题(110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15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判断化学式前所配系数是否正确的依据是( )A、反应前后各化学式前系数之和是否相等 B、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是否相等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相等 D、反应前后各种元素个数是否相等 2、在A+B=C+2D的反应中,9.8gA和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同时得到D的质量是( )A、1.8g B、3.6g C、7.2g D、14.4g3、某 有 机 物 燃 烧 发 生 的

16、反 应 为 :2 X + 15 O 2 = 12 C O 2 + 6 H 2 O则 X的 化 学 式()A 、C2 H4 B、C2 H6 C、C H4 D 、C6 H64、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合理的是( ) Fe Fe Fe Zn m/g m/g m/g m/g Zn Zn Zn Fe o o o o A t/min B t/min C t/min D t/min5、某金属氧化物2.3g在H2流中加热到反应完全后,得到1.68g金属。若此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此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RO B、R2O3 C、R3O4 D、R2O5

17、6、将25g甲物质、5g乙物质、10g丙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经分析,反应后混合物中含10g甲和21g丙,还有一种新物质丁。若已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30、20、44、18,并用a、b、c、d分别表示它们的化学式,则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a+b=c+d B、a+2b=2c+d C、2a+b=2c+d D、2a+b=C+2d7、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蔗糖产生碳黑和水,这一实验说明( )A、 蔗糖是由碳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B、蔗糖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水分子构成 C、蔗糖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蔗糖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8、)A、5 g镁和3 g氧气反应生成8 g氧化镁 B、4 g镁和4 g氧气反应生成8 g氧化镁 C、4.8 g镁和3.2 g氧气反应生成8 g氧化镁 D、3 g镁和5 g氧气反应生成8 g氧化镁 9、实验室用氢气还原mg氧化铜,当大部分固体变红时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得残余固体质量为ng,共用去氢气Wg,此时生成水的质量为( )A、8/9(mn )g B、9/8(mn )g C、9/40Wg D、9Wg10、现有化学反应X+Y=Z,若将agX和bgY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物Z的质量( )A、等于(a+b)g B、小于(a+b)g C、大于(a+b) g D、不大于(a+b)g 11、以焦炭、

19、水、空气为原料制取氨气(NH3)的主要反应有:C+ H2O(气)=CO + H2; 催化剂 催化剂CO + H2O(气)=CO2 + H2 ;N2 + 3H2=2NH3,则参加反应的碳原子与生成的氨气分子的数高温高压目之比为( )A、3:4 B、3:2 C、2:3 D、1:212、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 = I2+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断的CO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的I2的质量 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的氧原子总数 C、反应物所含

20、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13、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是( )A、23:9 B、16:9 C、32:9 D、46:914、将高锰酸钾固体W1g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W2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W1+W2)g B、(W1W2)g C、(W2W1)g D、0.5Wg15、3g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据此判断该物质的组成中( )A、 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可能含有氧

21、元素 C、一定含有氧元素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二、 填空题:1、1855年,瑞典人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现在用的火柴盒外侧一般涂上红磷和玻璃粉,火柴梗的头上有氯酸钾、二氧化锰和三硫化二锑组成的引火药。划火柴时,火柴头蹭一下盒外侧,由于摩擦生热而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产生的火星引燃三硫化二锑,使氯酸钾受热放出氧气,帮助火柴燃烧更旺。(1)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填序号) 。A、红磷、氯酸钾、三硫化二锑都是可燃物 B、划火柴时摩擦生热使三硫化二锑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C、火柴梗的着火点高于三硫化二锑的着火点 D、三硫化二锑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2)试写出全过程中任意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 ; 。2、剧烈运动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海洛因、鸦片、大麻都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毒品,其中大麻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21H30O2,在空气中焚烧大麻主要成分的化学方程式是_。 4、“纳米材料”特指粒径为1100nm(1nm=109m)的颗粒。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跟NO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和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这两种气体是 ,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

23、学方程式 。5、欲防止煤燃烧产生的SO2污染大气,有多种方法,例如:(1)在煤中掺消石灰(氢氧化钙):煤燃烧时,SO2与消石灰反应生成亚硫酸钙(CaSO3),亚硫酸钙(CaSO3)再被氧化成硫酸钙CaSO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回收利用:将工厂燃煤废气中SO2通入石灰乳中,可生成亚硫酸氢钙Ca(HSO3)2,它可用于造纸浆等。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臭氧的化学式为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O2,并放出大量热。O3的氧化能力比O2强得多。若将O2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的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O

24、2中含有3% O3。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约21处有一个厚度极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放出的CO、 CO2 、NO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而使跟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大大增加。如不才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1)O2和O3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看到的现象是 ;(3)写出在臭氧发生器中O2 转变为O3的化学方程式 ;(4)应采取什么方法保护臭氧层? ;(5)SO2遇到O3微热即

25、被迅速氧化成SO3,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SO2的理想方法。写出SO2 与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根据下图所画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图中仪器的名称是A_、B_、C_、D_(2)玻璃管乙中,盛放的是碱式碳酸铜.先用止水夹甲夹紧胶皮管,然后用C充分加热乙管,碱式碳酸铜由 色变为 色,在玻璃管右侧看到有 生成,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D中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现象是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A中盛有稀硫酸,B中隔板上放有锌粒,碱式碳酸铜分解完毕后,打开止水夹甲,并继续使用C加热玻璃管乙,B中看到的现象是有_生成,化学方程式为_,乙中看到的现象是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6、 。 8、钛(Ti)因为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温下钛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红热时,却可与许多常见非金属单质反应,钛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原料,地壳中含钛矿石之一称金红石(TiO2),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第一步,金红石、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氯气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步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第二步:在氩气的气氛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如何由上述所答产物中获得纯净金属钛?简述主要实验步骤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三、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C2

27、H2 + O2 CO2 + H2O 2、CH 4 + O2 CO2 + H2O3、H2O + Fe Fe3O4 + H2 4、Fe3O4+CO=Fe+CO25、C2H6 + O2 CO2 + H2O 6、Fe2O3 + CO Fe + CO27、KClO3 KCl + O2 8、FeS2 +O2 Fe2O3 + SO2 9、NH3+Cl2 N2 + NH4Cl 10、Fe2O3 + HCl FeCl3 + H2O四、 简答题:1、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完成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了,这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固体减少的质量有何关系?2、为探索物质在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

28、,科学家作了大量的实验。1673年,英国物理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煅烧后他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该实验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简要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五:计算题:1、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2.5g该样品与0.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2 、t3、 t4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加热时间t1t2t3t4剩余固体质量(g)2.122.082.042.04(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加热t3时

29、间后氯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反应? (填是或否)(3)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4)求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与某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表:甲乙丙取用金属混合物的质量(g)101020取用稀硫酸的质量(g)100120100反应后过滤得到干燥固体的质量(g)2212计算:(提示:铜不与稀硫酸反应)(1)金属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2)甲制得硫酸亚铁的质量(3)该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第四讲: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练习题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C 2、D 3、B 4、B 5、C 6、D 7、D 8、C 9、B(Wg H2不能用来作计算依据,因

30、为有一部分H2没有参与反应)10、D 11、A (比较即可)。12、B C 13、B14、B 15、A D二、 填空题:1、(1) A B C; (2) 4P+5O2=2P2O5 2KClO3=2KCl+3O2 点燃 点燃2、C3H6O3+3O2=3CO2+3H2O 3、2C21H30O2+55O2=42CO2+30H2O 4、N2、CO2;2CO+2NO=N2+2CO2 5、(1)Ca(OH)2+ SO2= CaSO3+H2O, 2CaSO3+ O2=2 CaSO4(2) Ca(OH)2+ 2SO2= Ca(HSO3)2 放电6、(1)分子中氧原子个数不同;(2)木条复燃,且比在氧气中燃得更

31、旺;(3)3O2=2O3(4)严 微热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废气应处理后再排放;严禁使用氟里昂等致冷剂;(5)2SO2+O3=3SO3。7、(1)A长颈漏斗B广口瓶C酒精灯D试管(2)绿、黑;水滴;Cu2(OH)2CO3= 2CuO+CO2+H2O;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3)大量气泡产生,Zn+H2SO4=ZnSO4+H2;黑色粉末变红色, CuO+ H2= Cu+ H2O Ar 8、第一步:TiO2+C+Cl2=TiCl4+2CO ;C;第二步:(1)2Mg+TiCl4=Ti+2MgCl2 (2)在常温下往产品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洗涤,过滤,干燥,得到纯净的金

32、属钛。Mg+2HCl=MgCl2+H2 三、配平题:1、2 5 4 2; 2、1 2 1 2; 3、4 3 1 4; 4、1 4 3 4;5、2 7 4 6; 6、1 3 2 3; 7、2 2 3; 8、4 11 2 8; 9、8 3 1 6;10、1 6 2 3四、简答题:1、答:不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相等。2、答:由于金属燃烧时会结合空气中的氧气,波义耳在煅烧后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就使外界的空气进入容器,所以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因此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五、计算题:1、(1)金属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80%;(2)甲制得硫酸亚铁的质量为21.7 g;(3)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为14 g。 MnO22、(1)2KClO3=2KCl+3O2 (2)是 (3)m(O2)=2.5g+0.5g2.04g=0.96g(4)解:设样品中含有氯酸钾的质量为x MnO22KClO3=2KCl+3O2245 96x 0.96g 245/x=96/0.96 x=2.45g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为:x2.45g/2.5g100%=98%答:略。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其他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