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整体质量很高.doc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5359871 上传时间:2022-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证整体质量很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证整体质量很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证整体质量很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证整体质量很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论证整体质量很高,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内容是完全照抄的,这样是不允许的,有的内容太过于白话,不符合论文严谨的要求。有的我给修改了一下,有的还需要自己修改一下。学校要求本科的字数是6000字以上,自己可以根据字数要求认真修改。一定要特别重视的是论文的格式,请在按照学校给出的格式要求把论文格式调一下。开题报告修改后,希望可以和论文一起提交,这是学校的主管老师要求的,因为我们还要给你们打分数 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学 生 朱雅 指导教师 牛玉鹏 专 业 公共事业管理 层 次 专升本 批 次 082 学 号 W310203082034 学

2、习中心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工作单位 上海罗店房地产有限公司2010 年 9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毕业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关于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暂行规定)

3、对:“成绩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网络教育学院将有权选取部分论文(设计)全文汇编成集或者在网上公开发布。如因著作权发生纠纷,由学生本人负责”完全认可,并同意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可以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保密的毕业论文(设计)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学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密级:(请注明密级及保密期限)摘要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其庞大的老年群体与城市老年职工的重大差异是他们无工薪,没

4、有退休年龄的规定,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不能享受退休金待遇,生活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如何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是一大难题,但这个难题又必须解决。因为,这关系到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关系到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化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农村原有的家庭保障、土地保障以及集体保障构成的三角型保障模式体制逐步瓦解,在此背景下,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和紧迫。本文在对我国农村现有养老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当前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最后给出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策略与措施。关键词:养老模式 问题 对策分析关键词应当涉及到每部分的内容目

5、 录1 养老模式概念的界定12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发展历程13 我国农村现有养老模式的概述13.1 家庭养老13.2 社区养老23.3 社会养老24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34.1家庭结构的变化34.2土地养老功能弱化34.3社区养老存在诸多缺陷44.4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够完善45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策略与措施55.1发挥家庭养老的优势55.2完善社区养老55.3 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66 结论6后记6参考文献7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1养老模式概念的界定每个人从出生就注定衰老,这是人的生命周期,是不可逆转的。当今世界把65岁以上的人称为老年人。养老包括经济、生活和精神三个方面。 我国正处于发

6、展中国家,经济发达水平和国民富裕程度与发达国家比有明显的差距。我国是人口大国,为了控制人口增长实行了严厉的人口出生控制政策,导致老龄化程度几乎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养老问题矛盾突出,这种超前地暴露致使我国养老及养老模式的选择上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制约。删除 养老模式体现了对养老问题的基本认识、原则和价值观,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制度、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决定的有关养老的内在规定性及其运行原则的理论概括,它是社会、经济思想、环境、群体、民族等诸因素整合的产物,代表了对养老问题的整体思维。这一段关于养老模式的摘抄太明显,修改一下2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发展历程我国一直延承着家庭养老为主的养

7、老模式。1949年以后,我国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呈现出鲜明的二元化特征,城镇开始逐步实施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障,由于国家财力、现实国情的限制,农村地区则被排除在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之外。一直以来农村老人养老都是由家庭来承担生活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依据养老经济支持力的变迁,把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建国前至50年代初以家庭养老保障为主;50年代中期到改革开放前的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保障为主;改革开放到80年代末重新回归家庭养老辅之以社会化养老;90年代至今的以家庭养老为主,养老模式多元四个时期。抄袭明显,修改一下(如果必须引用的话,就按照自己的方式写出来。例如:建国后,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发展历

8、程主要经过了四个时期,在这四个时期里,由于国情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2.1建国前至50年代初:家庭养老为主解释下国情,为什么以家庭养老为主,及其特征优势2.2:50年代中期至1978:集体保障为主解释下当前的国情,为什么以集体保障为主,优势、特征等等,百字即可2.3:1978至80年代末:家庭养老化为主,社会养老为辅这里主要强调改革开放,带来农村的改变)3我国农村现有养老模式的概述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的变迁,农村养老方式可以分为: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在农村迄今为止,家庭养老仍占主导地位,而社区养老、社会养老是其补充形式;从对社会整合和长远稳定来看,社区养老、社会养老无疑更有其

9、潜力;而从情感交流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家庭养老的魅力依旧。3.1家庭养老何为家庭养老,从文字表面就可以看出就是在自己的家里由自己的子女赡养老人。中国有着上下5000年的悠久历史,养儿防老更是从古自今的传统,所以子女是越多越好,老有所依。在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作为一种维系社会稳定和代际情感交流的纽带持续了几千年,它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接力”循环模式,而是采取“反哺”循环方式,即父母抚养子女,子女长大后赡养父母。儒家文化中所积极提倡的“孝”字就是养老的最好体现。“父母在,不远游”就形象地刻画了儿女瞻养老人、孝顺老人的家庭责任。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文化传承,家庭养老已经成为一种生入人心的具

10、有中国儒家文化烙印的模式。家庭养老作为一种天命使然或者说是一种内化的道德标准为人们所认可、遵从。这种方式最经济实惠,在我国一些偏远不发达的地区,主要还是家庭养老起主导作用。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大量的农村青年离开土生土长的农村来到城市打拼,家庭结构产生变动,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成了农村普遍的现象。家里的二老如果都健在的话还可以互相依靠,如果只剩下孤寡一人的话就实在太可怜了,平时的家务琐事就够他操劳了,假如再生个病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了。太白话了,不严谨这样庞大的老年人口加上在21世纪我们必须面对的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家庭结构的变化(“四二一”的家庭人口模式)以及尚待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家庭结构核心化,

11、农村土地分配制度改革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养老文化的变迁,肯定会给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必然会面临挑战。3.2社区养老一下内容最好解释一下什么是社区养老社区是老年人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老年人所熟悉的环境,在养老方面能够更好的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提供优质的服务。农村社区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一种社区形式,它是指从事农业活动为主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社区是一种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组成的彼此关系密切、守望互助,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他为我们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的居民群体范围内的居民,起着一种媒介桥梁作用。在为我们广大居民群众做着

12、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需与社会团体旋节沟通连贯的作用。社区是我们信任的一个基础机构,与居民群众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关联基层组织。删除,用了太多篇幅解释社区了我辅导的其他学生,同样也引用了这些内容,如果不加修改,肯定不合适社区所具有的感情交流功能、组织服务功能,既可保持家庭养老的传统和优点,又能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社区服务使老年人所需要的服务能够在他们所熟悉的环境中获得,能满足老年人亲缘、地缘的心态,社区环境熟悉,街坊邻里都彼此熟悉,“家”的归属感强烈,有利于老年人保持愉快的心情,促进身心健康。社区养老应该成为发展的方向。同上解释首先,老人长期在社区生活,有自己熟悉的人和环境,情感容易得到满足。其次,亲

13、友便于探访,即便子女和父母平常不在一起生活,也方便探视和相聚,家庭氛围良好。最后,社区养老可以离家集中托管,就像托儿所那样,也可分散在家,由托管人员上门服务,相当于现在的“保姆”。分散还是集中,可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和亲属意愿灵活选择。当然,社区对独居老人,也要加强监护,一旦出现“孤独死”的情况,其子女亲属,应当受到舆论谴责直至承担法律责任。删除目前我国社区养老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的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的广深地区比较普遍。3.3社会养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根据人民的体质和劳动力资源情况,规定一个年龄界限,当劳动者达到这个年龄界限时作为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物质帮

14、助,保障其晚年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保障全体农民老年基本生活的制度,是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为目的;坚持资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坚持自助为主、互济为辅;坚持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养老相结合;坚持农村务农、务工、经商等各类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的方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管部门,负责养老保险费的收取、建档、汇总、发放等具体管理业务。1991年初,国务院决定由民政部在有条件的地方

15、开展建立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1992年3月,民政部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出台,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其根本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资金筹集以个人交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广大农民第一次被正式纳入国家的社会安全网之中,这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方面,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摘抄太严重!不要全篇引用!社会养老保险很明显可以提高老年人退休后的养老质量,减少家庭成员的负担。但由于目前我国各地区农村的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的经济实力不同,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实际比例也不同。在经济发达地区社会养老基本可以使老年人在经济方面无后顾之忧,而有些较

16、落后的地区甚至还没有落实社会养老保险,差距之大可想而知。就全国来讲,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仍不具普及意义,保障程度和覆盖面较低。4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4.1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老年人口的增加、计划生育政策的强制推行,农村居民的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核心家庭”、“空巢家庭”不断增加。摘抄的话,自己修改一下,建议: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带来家庭养老保障功能的弱化,农村居民的家庭结构呈现出小型化的趋势,出现了很多核心家庭“、”空巢家庭“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城市地区有近一半的老人没有子女相伴,而农村“空巢”老人的比重也占到四成左

17、右。如果考虑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因素,农村“空巢”化更加严重。一对夫妇在抚养一个孩子的同时,还要供养四个老人,精力和财力负担加重。同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跨地区打工或转移到城镇,日益淡化了同老人的感情,维系家庭养老的传统“孝道”被弱化自己修改一下,家庭养老更多的是基于对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的遵守,而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孝与不孝以不再成为评价个人品质的标尺,这就大大增加了农村家庭养老的不确定性。一些农村老人只能依靠自己养老。现在农村家庭年轻人成家后大多与老人分开居住,另起炉灶。儿子、儿媳和父母在一起居住的不多,顶好的也就是和父母东西屋居住,家庭收入和支出各不相干

18、。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收入水平偏低,老人成了子女看家望门、照管孩子及生产劳动的义务帮工,有的每年还要倒贴子女一部分钱。删除4.2土地养老功能弱化在中国农村,传统的养老保障模式是建立在依托土地之上的家庭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得以绵延千载,应该说是有其合理的一面。可以肯定的说,这种模式曾经很好地解决了中国农村的养老问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拥有的土地数量锐减。土地拥有量的减少以及我国农业生不要照抄,修改一下:农民是与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依托于土地的家庭养老模式很好的解决中国农村养老问题。但是在经济发展、农村城镇化、城市化家加快的同时,农民的土地大量被征用

19、,拥有的数量锐减。产水平的低下导致农民耕种的难度增加,耕地收益减少。而一部分被征地农民在得到征地款后也缺乏长久的保障手段,使得土地养老保障手段越来越难以维持农民的养老需要。4.3社区养老存在诸多缺陷4.3.1农村社区养老对集体经济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农村社区养老以村级为单元,紧紧依托集体经济的发展水平。社区养老资金筹措困难税费改革后,原本处于“财政吃饭”状态下的县乡两级财政实力进一步削弱,村级集体经济趋于瓦解,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又相当有限,致使原来由乡镇统筹和村级集体经济负担的五保户和其他一些农村贫困对象失去了救济保障,这种情况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更为严重。因此,社区本身资源拥有量的多少、资源的积

20、累扩展能力构成社区养老保障的基本条件。目前农村社区养老只能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实行。我国慈善事业目前还不发达,国民的社会责任感远没有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增加,社会捐助太少。因此,能够享受社区养老保障的人员很少。4.3.2农村社区养老与现行农村经济相冲突建立完善的养老社区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施,但由于农村经济水平低下,以村级为单位举办养老保障的经济实力毕竟有限,基金的规模很难扩大,要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也比较困难,往往面临支付能力不足的困境。也有的村级管理水平低下,管理的制度和经营的体制很不规范,使得基金可能被挪用,而且在保障的水平也出现不稳定不公平的现象。因此目前很多农村还不能提供比较完善的社

21、区养老,社区服务一时难以到位,其服务功能尚需逐步完善。4.3.2农村社区养老与农村道德文化背景相冲突农民由于受教育的水平普遍较低,对“社区养老”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养老还是停留在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传统家庭养老观念上,这种情况下更难让农民接受社区养老的建议,更甚者认为到社区养老是自家儿孙没有孝心的表现,排斥社区养老。4.3.3农村社区养老的区域性、封闭性和排他性由于农村社区养老以某一行政村为保障范围,因此具有很强的区域保障性。该删除保障的享受往往有社区身份的严格限制,具有村级身份的社区群众能够享受养老保障。社区养老保障还存在的差异性,公共资金积累强的社区居民享受的养老待遇要好,而公共资金薄弱

22、的社区居民享受到的待遇就差很多。这造成即使在两个相邻的社区之间,村民所能享受的养老金水平也存在显著的差异。4.4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够完善4.4.1基金管理不规范我国各地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制约,由于基金的收集和发放是由民政部门一家负责,而这一部门又直接受制于当地的政府,所以当政府有困难没有资金搞建设和周转时就想到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经常非法的占用和挪用,给今后的基金发放工作带来了隐患。4.4.2干部比群众享受的补贴差距大国家规定:“同一投保单位,投保对象平等享受集体补助。”然而在实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样的参保条件干部与普通农民所享受的待遇就不同

23、。参加投保的绝大多数村和乡镇是补干部,不补群众;少数村都补的,也是干部补得多,群众补得少。群众一般一年仅补助3-5元,而干部补助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上万元。如此巨大的差异使得农民村中对社会养老保险失去信心,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建设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4.4.3保险形式太多 各种各样的农村养老保险,有乡镇合作社办理的,有当地民政部门办理的,也有社会保障局办理的,五花八门,使得农民不知道参加什么养老保险好。太白话了,不严谨目前有地方实施农保转镇保,以后就没有农保这一形式了,但以前所交农保的费用每三年才能转换成一年的镇保,转化的条件很苛刻,比如一个50岁的妇女从23岁开始工作一共交了27年的农保,

24、现在转换成镇保只有9年了,而她也达到了退休的年龄(镇保需缴纳15年才能拿退休工资),也就是说她还需要缴纳6年才能享受到退休工资,这笔资金也不少啊,本来是老有所养现在成了老来交钱了。各保险形式各自为政,操作方法各不相同,导致了原本就“稀薄”的资金更加分散,缺乏规模效应。5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策略与措施5.1发挥家庭养老的优势基于我国的经济实力尚不雄厚,农民养老完全由国家或集体来承担是不可能的,只有夯实这个词可真够偏的家庭养老才是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出路。父母养育子女,等老来由子女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没有人可以背弃这种伦理道德。太白话了,可以删除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实施又对老年人的赡养权利得到了有

25、效的法律保护,使子女的义务升华到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那些不尊重老人、虐待老人的子女,轻者应批评教育,限期改正,重者应诉诸于法律,强制其履行赡养义务。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这样一种观点,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子女成年后对人力资本的回报形成老年人的养老资源,这种家庭内部财富的代际转移既解决了孩子的抚养和教育问题,又解决了家庭中的养老问题。5.2完善社区养老农村社区养老的资金主要通过三方面来获得:政府财政拨款、村镇集体经济支持、农村农民本来的支出。政府财政拨款是重中之重,是整个社会保障的责任承担者,因此其在社区养老资金供给方面应该适当增加投入,这也是履行政府所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的有

26、效实行。集体经济也是重要的支柱,那些村办企业应该拿出一部份盈利作为社区的养老资金。农民在平时可以缴纳一定的费用,作为今后养老的保障。农村社区可以建立一个养老场所,家里没有条件照顾老人的可以把老人放到社区的养老院给予照顾,给老人提供吃饭穿衣的基本生活保障。这样一个养老场所的建立可以让那些身在外地打工的子女能够放心,安心在外为祖国做建设,为自己的小家挣财富。感觉就像平常聊天说的话一样,不太严谨当然建立一个养老院光是照顾吃饭穿衣时不行的,还需建立以个医疗保障体系?,政府或农村集体可以投入一部分资金在村卫生所或乡镇医院,用于专门对农村老人进行定期的医疗服务,使农村老人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了医疗救助。建立

27、农民的养老的休闲场所,利用农村地方大的优势,设置一些健身器材,棋牌室,建立老年人歌舞队,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5.3健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发展社会养老保险要根据我国各地区的实际经济水平,针对不同的经济能力建立适当的农村养老保险。不太通顺在没有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时,建立社会保险体系才是可行的。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同其他保障制度协调发展,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可不可以加点内容,怎么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百字即可生老病死谁也无法避免,目前农村养老的现状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养老难已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删除趁自己年轻有劳动能力的时候,为自己投一份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争得了

28、养老的自主权。目前农民投保积极性不是很高,然而养老保险又是农民以后一个不可缺少的养老保障,可以通过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保障能力才激发农民的兴趣,增加投保率。当家庭养老失去效应时,养老保障可以给老年人提供必须的生活费用安度晚年。6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村的发展,由于固有的道德体系的崩溃,太果断了吧家庭结构发生变化,老年化和养老难已成为农村养老的主要问题,通过构建和不断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来规范农村养老已是大势所趋。“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区养老,发展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价值定位既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又有利于操作和实施。后 记感谢牛玉鹏老师对我论

29、文的悉心指导,从论文选题、开题报告到论文的写作过程给予我真诚的鼓励、中肯的建议和指导。他严谨的治学作风给予我深深地影响,促使我在论文写作中精益求精。对牛老师的辛勤指导,呈上我最诚挚的谢意。感谢农大网络学院各位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同时还要感谢单位领导同事在我学习期间给予的帮助,是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参考文献1韩玉堂.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4.12谢东梅. 人口老龄化与农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 广西大学学报,2005.83丁少群. 城市化冲击农村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制度. 中国国情国力,2004.5.4裴晓梅. 社会转型期家庭和国家的养老作用. 广

30、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45阳胜芳. 关于重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26姜本枝. 转型期中国农村养老的模式选择.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17黎民,杨惠. 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养老模式选择. 中州学刊,2005.28桂海君. 浅谈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贵州社会科学,2005.19赵曼.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210郑杭生主编. 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11王延中.不应终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中国经济时报,2000.5.24时事版12杨连专,罗军. 论农村养老立法的价值取向.人大建设2001.813姚远.传统型家庭养老面临危机. 视点1996年第11期,第10页 14岳庆平. 中国的家与国. 吉林文史出版社,第91页15 韩俊. 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1978-2008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6张秀英. 当代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 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其他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