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气候及农业气候.ppt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5344505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8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章 气候及农业气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8章 气候及农业气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章 气候及农业气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 气候及农业气候.ppt(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气候气候第一第一节 气候成因气候成因第二第二节 气候分气候分类第三第三节 气候气候变迁与气候迁与气候变化化第四第四节 中国气候中国气候第五第五节 农业气候气候思考思考题推荐推荐阅读文献文献第一第一节 气候成因气候成因一一 概念概念二二 气候成因气候成因一一 概念概念1气候:气候:一地多年某一时段内的大气统计状态。世界气象组织将表现气候统计状态的基本时段规定为30年。气候特征:2气候系统:气候系统:指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二二 气候成因气候成因太阳辐射、下垫面、大气环流、人类活动等四个基本因素。1、辐射

2、、辐射 表10-1: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总量随纬度的分布(41868KJm-2)(1)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赤道,极小值出现在极地。(2)获得太阳辐射最多:夏半年-2025N。(3)冬半年赤道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最多。(4)冬夏太阳辐射量差,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5)中纬4555N辐射梯度最大,多锋带和激流,高低气压活动频烦。纬度0102030405060708090夏半年160.5170.0174.5175.0170.0161.0149.0138.5134.5133.0冬半年160.5147.5129.0108.084.059.0 33.5 13.5 3.00.0全年321.0317.030

3、3.5283.0254.0220.0182.5152.0137.5133.0夏冬差0.023.0 45.5 67.086.0102.0115.5125.0131.5133.0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地表辐射差额分布不均,引起高低纬度和海陆之间热量的差异,从而出现气压差,产生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地球大气热量和水汽的转移者和输送者。它使得高低纬度和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转移、交换。大气环流包括经向环流、纬向环流及高低压天气系统等,对气候形成的作用:(1)大气环流的特性决定了进入某一地区的气团性质(2)低压-云雨,太阳辐射少,温度较低;高压则相反。(3)大气环流维持了气候的相对稳定性。(4)当大气环

4、流形势趋向其长期平均的正常状态时,气候趋于相对稳定。3、下垫面因素、下垫面因素包括:海陆分布、海气相互作用、洋流、地形、植被、冰雪覆盖等。(一)海(一)海陆分布分布1)海陆的热力差异,-表面温度差异。海洋上温度日、年较差比陆地小,极值出现时间推迟。夏季大陆为热源,海洋为冷源;冬季相反-影响大气活动中心的强弱和高低气压系统的形成与发展。2)影响水汽供应。3)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冬暖夏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夏季酷热、冬季严寒。4)季风和海陆风。二)洋流二)洋流(海气相互作用海气相互作用)暖流(气层不稳定,降水充分),寒流(气层稳定)。滴流模式。海气相互作用:瓦克(Walker

5、)环流,厄尔尼诺,厄厄尔尼尼诺: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洋表面温度持续异常增暖(连续6个月高于常年0.5度)的现象。影响:可导致该区域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引发洪涝灾害,热带西太平洋降雨减少,印尼、澳大利亚严重干旱,巴西东北和非洲东南干旱,抑制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热带风暴形成,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加。除热带外,还会引起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北部暖冬,美国南部冬季潮湿多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夏季风弱,雨带位置偏南梅雨偏晚秋季东部雨水北少南多暖冬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台风偏少。(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三)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影响:(1)地形本身所形成的独特的气候;(2)地形对邻近地区气候的影响。A山脉山脉

6、:经常是气候的分界线。天山-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秦岭-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分界。山脉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垂直气候带。B高原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十分巨大高原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十分巨大。如青藏高原温度:凹地,凸地辐射:与高度的关系风:机械影响,局地环流(山谷风),焚风降水:地形与降水,雪线(四)冰雪覆盖对气候的影响(四)冰雪覆盖对气候的影响1)冰雪覆盖有致冷作用2)冰雪表面对太阳辐射的透射率很小,反射率极大3)冰雪面的导热率小,与大气之间热交换微弱,在冰雪表面常出现逆温4)冰雪融化消耗热量5)表面水汽蒸发难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随着人类活动规模、范围、强度的日益扩大,人类活动

7、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不可忽视。其主要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如植树造林、种植草皮、开荒毁林、城市化发展等;二是改变了大气成分,如化石燃料燃烧后释放CO2、战争引起气溶胶浓度增加、汽车排放出尾气;三是人工释放热量,如制冷采暖设备的大量使用等。一、气候一、气候带气候带:环绕地球具有一定气候特征的地带。重要气候带及其特征如下:(一)赤道气候带:10S10N赤道无风带,高温少变,T2530,rainful1,0002000mm,植物终年生长,无干季。(二)热带气候带:1023.5N(S)rainful在1,0001,500mm,具有明显干季,无冬季,植被为疏林草原。植物生长具有明显的

8、季节性,盛产稻、棉等喜温作物。(三)副热带气候带:23.533N(S)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故温度年日变化大,高温少雨,少植被,rainful在1,00200mm,多沙漠,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植物贮水器官发达。(四)暖温带气候带33N(S)45N(S)夏具有副热带气候的特点,冬具有冷温带气候的特点。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如加利福尼亚、智利中部、澳洲南部。冬季灌木常绿,盛产柑桔、柠檬等;夏有葡萄,具有灌溉条件的可种植水稻。但不利于乔木大陆东岸有季风性,如北美东岸、东亚及澳洲东部等。盛产水稻,混交林,落叶果树(五)冷温带气候带45N(S)到极圈盛行西风带,西岸具有海洋性的特点,夏凉冬暖,全年湿

9、润,各季降水均匀,日照少;东岸大陆性显著,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六)极地气候带1)苔原气候:年降水量在200300mm左右,全年皆冬,极昼、极夜现象已很明显。植被:苔藓、地衣及小灌木等,构成了苔原景观。2)冻原气候(0以下):全年严寒,有长时期的极昼、极夜现象。降水量250mm,为干雪,长年大风,能见度十分恶劣。二、气候型二、气候型气候型是根据气候特征所划分的类型,是第二级的气候区域单位。(一)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一)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1大大陆性气候:性气候:A冬冷夏热,春温高于秋温。1月最冷,7月最热,年、日温较差大。B日照丰富,C相对湿度小,云雾少。D降水集中在夏季,变率大。E植物

10、生长期短,根系发达,谷物含蛋白质和糖分高,植株矮小,森林分布的纬度高;2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A夏季凉爽,冬季温和,秋温高于春温。落后大陆性气候一个月,年、日气温较差小。B相对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太阳辐射弱。C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变率小。D植物生长期长,根系不发达,淀粉含量高,营养器官发达,森林分布的纬度低。(二)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二)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1季季风气候: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富有海洋性;冬季寒冷干燥,具有大陆性。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在副热带和暖温带的大陆东岸,尤以亚洲东南部最为显著。林木繁茂,盛产稻、棉、茶、麻、竹和桐油等,以落叶林为主。2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高

11、温干燥,冬季温暖多雨。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区,在副热带和暖温带的大陆西岸,以欧亚非三洲之间的地中海周围地区最为鲜明。植物常绿不凋,越冬作物少冻害,盛产柑桔、柠檬、橄榄等。(三)草原气候和沙漠气候(三)草原气候和沙漠气候1沙漠气候:沙漠气候:大陆性的极端化。空气干燥,蒸发极盛,降水稀少,年雨量小于250mm;白天太阳辐射和夜间地面有效辐射都很强;温度年、日较差都很大。沙漠气候自然植被贫乏。地区:1)20-40度大陆内部;2)信风带西部2草原气候: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夏热多雨,冬暖干燥,年降水量为5001000mm;原为喜温作物,如水稻、棉花、香蕉、甘蔗、咖啡等的产地。温带草原:冬寒夏暖,年降水量为2

12、00450mm,冬有积雪覆盖层,主要生长小麦等旱作作物。(四)山地气候和高原气候(四)山地气候和高原气候1山地气候山地气候A气温特征:(1)山地气温比同纬度平地低,但山地气温高于同纬度的自由大气温度。(2)山地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比同纬度平地小,极值出现时间随高度升高而推迟。(3)同一山地还因坡向、坡度及地形起伏、凹凸、显隐等局地条件不同,气候具有差异。B降水特征:(1)在一定高度下,山地云雾和降水多于附近的平地,。(2)迎风坡气流被迫抬升,雨多,为湿坡C垂直地带性(1)山地垂直气候带的分异因所在地的纬度和山地本身的高差而异。(2)山地垂直气候带具有所在地大气候类型的烙印。(3)湿润气候区其分

13、异主要以热量条件的垂直差异为决定因素。而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的分异与热量和湿润状况都有密切关系。2高原气候高原气候特征:白天或夏季土温和气温比同高度的山地要高。高原辐射强,温度变化趋于极端,其日较差和年较差均较大。三、气候分类三、气候分类气候分类:将全球气候按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气候类型,或以全球为对象,根据自然规律将各地气候归纳为若干类别的方法。1实验分类法:根据大量观测记录,以某些气候要素的长期统计平均值及其季节变化为依据,结合自然界的植物分布、土壤水分平衡、水文情况及自然景观等因素对照划分气候类型。如柯本、桑斯威特等分类2成因分类法:根据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环流因子和下垫面因子来划分气候带和

14、气候型。如斯查勒分类。3柯本分类法: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而确定的。第三第三节 气候气候变迁与气候迁与气候变化化气候变化气候变化:通常指较长时期的气候演变,也泛指各种时间尺度的气候演变,如地质时期气候变迁、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和现代气候演变等。气候异常气候异常:大气环流形势在个别季节出现异常状态时,某一段时间内天气反常。如洪涝,过冷,过热等。气候变迁气候变迁:气候在较长年代中,有一个或几个要素在时间上变化有规律,如变干、变冷暖等。一、我国气候一、我国气候变化概况化概况二、气候二、气候变化的可能原因化的可能原因三、气候三、气候变化的影响化的影响四、气候异常表四、气候异常

15、表现五、气候五、气候变化的化的对策策六、未来气候六、未来气候变化化趋势的的预测一一 我国气候我国气候变化概况化概况1近五千年: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近五千年: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1)温暖期)温暖期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仰韶文化时代和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秦汉时代);公元600年到1000年(隋唐时代);公元12001300年(元朝初期)。(2)寒冷期)寒冷期 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周代初期);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公元10001200年(南宋时代);公元1400年(明末清初)开始。2近近500年年(1)较

16、冷期冷期公元14701520年;公元16201720年(特别是16501700年);公元18401890年;公元1945年起,特别是1963年以后。(2)回暖期)回暖期公元15501600年;公元17201830年;公元19161945年。3近近100年年(1)气温升高,气候气温升高,气候变暖暖(2)降水降水变化复化复杂,总的的趋势是是变干干(3)水体和自然植被减少,土壤侵水体和自然植被减少,土壤侵蚀加加剧二、气候二、气候变化的可能原因化的可能原因(一)外部(天文)因子的影响(一)外部(天文)因子的影响地球公转轨道参数的变化,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和其它运动参数的改变(二)内部因子的影响(二)内部

17、因子的影响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下垫面性质,如海陆分布、地形高低、山脉走向、植被种类、冰雪覆盖等及火山喷发、火山灰分布等。(三三)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改改变某些大气成份某些大气成份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占、氟里昂11和12、一氧化二氮硫化物造成酸雨,破坏生态。2森林和草原面森林和草原面积减少,改减少,改变下下垫面性面性质3大型水体的人大型水体的人为改改变湖泊效应、新安江水库4人人为热的大量的大量释放放5城市化城市化进程,形成气候程,形成气候热岛效效应 三、气候三、气候变化的影响化的影响(一)气候变化与海平面(一)气候变化与海平面海平面抬升。据研究,在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到

18、1985年排放标准情况下,全球海平面将以每10年4.05.5cm的速度抬高。(二)气候变化与供水、能源(二)气候变化与供水、能源淡水大量用于灌溉、工业用水、能源过程(多发电)和生活用水,水资源受制于气候变化。降水减少直接影响水电工业发展,浇灌需要消耗能源,粮食、水、能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三)气候变化与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三)气候变化与自然资源、生产活动气候带移动,气候资源发生变化,自然地理环境的其化因素如植被、动物、土壤、水文发生改变。四、气候异常表四、气候异常表现(一)雨量稀少,干旱严重(一)雨量稀少,干旱严重1972年非洲、印度和苏联等地发生了严重干旱,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的广大地区持续少

19、雨,西非的旱情是1912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年1976年,大范围的干旱发生于欧洲西北部、中南部,越南、日本和南美哥伦比亚大西洋沿岸和巴西。1979年印度,受灾人口占印度1/3。19821983年,印度、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雨季缺雨成灾。1988年,美国全国性大旱,至少35个州发生极端干旱。(二)暴雨频繁,洪涝成灾(二)暴雨频繁,洪涝成灾1971年,大范围的洪水在亚、欧两洲发生。1978年,洪水多发生在欧亚地区19821983年,太平洋东岸的南美许多国家和地区。1985年,南亚印、孟及东亚朝、日相继发生洪水。(三)高温热浪,突破记录(三)高温热浪,突破记录1972年,印度,新德里及多耳普尔的最高气温分

20、别达45和49。1977年,欧洲东、南部、苏联和美国东部各州。1987、1988年,东、南欧洲连续两年夏季受高温热浪冲击。2001年5、6月,中国华北东北出现历史上同期罕见高温天气,哈尔滨最高气温达39.2。(四)低温冷害,植物受冻(四)低温冷害,植物受冻1972年,加拿大安大略省严霜,导致烟草受冻。1976年1977年冬季,我国长江流域最低气温降至-10以下,致使柑桔等亚热带植物大面积冻死。1985年1987年,欧洲大部分地区(一)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各地区的气候资源(一)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各地区的气候资源(1)各类农业生产基地应建立在相应的气候资源优势区(2)趋利避害,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

21、(3)改革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4)合理开发和保护山区气候资源(5)合理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海岸带、海涂的气候资源(二)认真对待气候问题,积极防御气候灾害(二)认真对待气候问题,积极防御气候灾害(三)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的不利影响(三)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的不利影响(1)加强绿化工作,严禁破坏现有森林与植被(2)采取措施,控制CO2、沼气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3)通过法案,限制在沿海低地建屋造厂(4)选育优良作物品种和研究最佳种植结构(5)积极研制氟氯烃化合物的代用品(四)在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时应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四)在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时应考虑气候变化因素(1)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

22、升(2)气候变暖,会使气候带北移(3)CO2含量增加,对作物利弊相间(五)增强气候意识,加强气候基础研究和预测工作(五)增强气候意识,加强气候基础研究和预测工作第四第四节 中国气候中国气候一、中国气候特征一、中国气候特征二、我国二、我国辐射、温度和降水分布特征射、温度和降水分布特征三、上海气候特点三、上海气候特点四、四季的划分与二十四四、四季的划分与二十四节气气五、中国气候区划五、中国气候区划一、中国气候特征一、中国气候特征(一)季风性显著(一)季风性显著1季季风的的时间交替交替 3月初开始影响华南,4月扩展到长江沿岸,5月波及淮河流域,6月到达华北和东北,同时华中为盛行期,7月为夏季风极盛期

23、,已达55N附近。8月中旬夏季风减弱南退,9月东北、华北已为冬季风控制,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此时已受到冬季风的影响,10月中以后,全国皆为冬季风所控制。2地域性地域性 河套以西:无明显的季风;黑龙江至长江流域:偏北风,东南风;长江以南至南海中部:东北偏东风,东南风和西南风;南海南部海面:东北信风和西南季风。西藏南部:盛行西风,盛行东风。3在降水上的反在降水上的反应各地夏季风雨季起止时间一致。夏季风从东南向西北减弱,降雨量也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二)大二)大陆性性强烈烈主要表现:气温的年、日变化大;冬季寒冷,南北温差悬殊,夏季炎热,全国气温普遍较高。最冷月多出现在1月份,最热月多出现在7月份;南、北温

24、差冬季远大于夏季;春温高于秋温。除新疆西北,台湾北部外,均以夏雨为主,夏三月占40-50,冬三月10%。变率大大陆度K:焦金斯基大陆度公式(式中A为气温年较差,为地理纬度),二、我国二、我国辐射、温度和降水分布特征射、温度和降水分布特征(一)我国总辐射的分布特点(一)我国总辐射的分布特点(1)总辐射的年总量多在37681038374103kJm-2年-1之间。(2)因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东部平原地区在37681035442103kJm-2年-1之间,西部干旱地区在6280103kJm-2年-1以上。(3)青藏高原最多,达6698.91039211103kJm-2年-1(4)川黔一带最少,334

25、9103kJm-2年-1(5)东北和华南相差不大,为5024103kJm-2年-1左右。(二)温度分布特征(二)温度分布特征1温度的温度的时间变化化(1)温度年较差大(2)春秋温升降北方快于南方(3)日较差分布:全国均较小;北方日较差春季最大,南方则在秋季最大。2温度的空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布特征(1)冷热中心区:1月:两个高温区:海南岛南部(20)和台湾省南端(16以上);两个低温区:新疆的富蕴地区(-20)和黑龙江漠河地区(-30)。7月:两个高温区:一个在淮河以南及川东,三大火炉;吐鲁番盆地。低温区(7月18)分布地区很广,如青藏高原北部、北疆乌伦古河以西、天山区、阿尔泰区、大兴安岭北部

26、等。冬季:A1月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10等温线大致在40N附近。东北北部-20秦岭、淮河一线为0左右,此线以南一般无季节性冻土,作物可以越冬。10等温线通过25N附近的闽南和南岭地区,此线以南很少霜、雪。20等温线在海南南部通过。西部阿尔泰山、天山中西段、准噶尔盆地大部和藏北高原-10。藏南与印度相邻地区可达0或0以上。极端最低温度:5-450。0在长江流域夏季:夏季南北温差小东北地区大部分在20以上;华北地区大部分在25以上;淮河以南和四川盆地东部在28以上。西部大部分地区在812以下,但准噶尔、塔里木盆地中气温在26以上,柴达木盆地也有16左右以上的温度。(3)地形影响地形影响显著:著

27、:山脉对冷暖平流的屏障效应。地形低洼在冬季出现冷湖效应。(三)降水分布特征(三)降水分布特征我国降水与气候的季风性、大陆性紧密相关,尤以季风性为甚。1降水的降水的时间分配分配(1)降水集中在夏季(2)降水变率:冬季变率最大,夏季最小2降水的空降水的空间分布分布(1)季风的影响:与世界相比,大致在33N以北,降水量偏少,100600mm;世界同纬度地区除荒漠地区外,一般都在1,000mm以上。33N以南偏多,年雨量多数地区在5001,800mm之间。我国平均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两广地区1,500mm,1,000mm的年降水量线位于长江北岸,华北平原约500mm,西北内陆少于250mm。40

28、0mm等年雨量线,大致与夏季风在盛夏季节影响的北界基本一致。等值线东起大兴安岭,经呼和浩特、兰州,止于雅鲁藏布江河谷,把我国分成东南半壁的湿润区和西北半壁干旱区。800mm年雨量线,东起青岛,向西经淮北、秦岭、川西,止于西藏高原东南角。火烧寮有雨港之称,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达6557.8mm。托克逊最少,平均只有5.9mm。(2)地形的影响:山系走向和海拔高度对降水量的影响表现在向风坡和背风坡雨量差异很大。五、中国气候区划五、中国气候区划1中国科学院的区划,主要考虑了热量和水分两项指标。19592中央气象局的区划1979补充和完善3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的区划,三级分区A区划指标一级区(气候

29、带):日平均气温10的天数二级区(气候大区)年干燥度三级区(气候区):夏季平均气温B区划结果将全国气候区划为9个气候带、18个气候大区、49个气候区,青藏高原单独划分为5个气候带、13个区。C气候带介绍北温带:50ON以北,黑北部,漠河,疏叶落叶松,土豆,荞麦中温带:丹东、锦州、承德、雁门关、绥德、兰州、酒泉、哈密、吐鲁番、库车、喀什,针叶林,落叶阔混交林,春麦,春玉米南温带:秦岭,淮河一线,西到眠山,温带夏绿叶林带,西草原,南荒漠,为我国重要棉区60%,主要小麦区北亚热带:舟山群岛南昌、衡山、怀化、宜昌、大巴山嘉陵江上游,暖温带混交林,南亚热带混交林,亚热带植物有竹,茶,油桐,柑桔中亚热带:

30、南岭桂中滇南中缅边境,盛产亚热带植物南亚热带:包括台湾北部、广东沿海(雷州除外),西到缅、老、越交界(滇南部分河谷地区除外),植物全年生长,一年来亚热带常绿林,水稻为主。三熟北热带:大部分为海洋,仅台南,海南,雷州半岛,云南部分。湿润,热带植物:橡胶、槟榔、咖啡中热带:海南部分,西沙,中沙,热带植物:椰子,木瓜、羊角蕉、菠萝密等南热带:南沙第五第五节 农业气候气候一、一、农业气候气候二、中国二、中国农业气候气候资源的特点源的特点三、中国主要三、中国主要农业气候气候资源分布源分布四、四、农业气候区划气候区划一、一、农业气候:气候:是揭示各种农业活动与气候条件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是农业气象学的一个

31、分支学科。1农业与气候关系农业与气候关系气候对农业生物的布局、熟制、种类、品种、种植方式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气候条件对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品质和产量形成有极大的影响;气候条件决定当地的农业生产季节、农事安排、农业技术措施、栽培管理等;气候及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体系的运行;人类的农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气候环境。2农业气候研究内容:农业气候研究内容:农业经济体系、农业生物、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态环境等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和反应;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农业环境对气候条件的反馈作用;建立各种农业气候分析和预测模型;农业气候区划与区域农业气候研究;农业气候资源的分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气候灾

32、害;专业农业气候,包括作物气候、种植制度气候、林业气候、畜牧气候、设施农业气候等;农业物候学等等。当前农业气候研究的重点:粮食问题、耕地问题、土壤退化、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3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候资源:指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所提供的自然物质和能源,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潜在支持能力。它包括光资源、热资源、水资源、气资源等。特点特点:(1)无限的循环性和单位时段的有限性(2)波动性和相对稳定性(3)区域差异性和相似性(4)多功能特征(5)二重性(6)相互依存性和可改造性(7)有值无价性二、中国二、中国农业气候气候资源的特点源的特点(一)纬度地带性强,南北变化大(二)经度地带性强,东西变化大

33、(三)垂直地带性强,高度变化大(四)时间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大三、中国主要农业气候资源分布三、中国主要农业气候资源分布(一)光能资源(一)光能资源(1)生理辐射生理辐射又称光合有效辐射PAR,占太阳总辐射能的一半。高中心:青藏高原南部,青海,新疆,川西低中心:云贵川光温生产力:气候生产力:光温生产力中的光资源:高中心:雅鲁藏布江河谷,横断山脉南部低中心:东北北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2)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高:内蒙,甘肃北部,塔里木,西藏,70%,3000hr,拉萨低:川贵,云量平均8,25%,1100hr,贵阳(二)热量资源(二)热量资源(1)温度的时间分布温度的时间分布(2)农业界限温

34、度:农业界限温度:具有一定意义,标志某些农作物生育期的起止、农事活动进行的温度。重要界限温度有:O:农耕期,无霜期5:生长期,一般作物、果树停止恢复生长10:活跃生长期15:喜温作物适宜生长期(3)无霜期(农耕期)无霜期(农耕期)我国南岭以南,全年皆为农耕期长江汉水以南、浙江、闽北、皖南、赣北、湘北和川黔等地300d330d华北南部和江淮平原等地300d左右华北北部、东北南部、晋陕高原,南疆及藏南河谷240d270d东北北部、内蒙、新疆北部及青藏高原大部不足210d。中国无霜期分布图(4)积温)积温A日均温10的活动积温海南岛、台湾岛的8000d长江流域5000d左右黄淮地区4000-5000

35、d华北平原4000d左右东北北部、青藏高原2000d,春小麦四川盆地5-6000d受冻机会少南疆4000d海岛棉B日均温0的活动积温黑龙江2500d-海南8500d,200d/纬度减少东北平原:2500-3500d华北平原:5500-6500d长江流域:5500-6500d南岭以南:7500d四川盆地:高出1000d吐鲁番:5500d西藏北:1000d三)水分资源三)水分资源1 年降水量年降水量2干燥度(干燥指数):一地最大可能蒸散量与降水量干燥度(干燥指数):一地最大可能蒸散量与降水量的比值的比值(1)干燥度公式)干燥度公式t为日均温10期间的活动积温r为同期降水量0.16是假定秦淮一线可能

36、蒸发量与降水量平衡K1并参照自然景观而定。(2)分布:)分布: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相反,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增大。1:湿润地区,自苏北向西,沿淮河秦岭直达青海黄河源头向藏东南3干旱区干旱区A塔里木盆地向东经河西走廊、宁夏至河套以北地区,B北疆准噶尔盆地地区东北大部地区1.00,西部少数地区1.002.00。4旱涝概况旱涝概况黄淮海:旱涝多长江中下游:中:旱多于涝,下:涝多于中华南:涝多东北:夏旱,春夏旱四川:川东伏旱上海:1143(近30年1087),雨日129天,近110年中,30年涝年,18旱年5降水季节分配:降水季节分配:夏雨:我国大部分地区冬雨:少,仅为台湾东北部春雨:两湖盆地,淮

37、、秦一线秋雨:台湾大部分地区,海南,雷州,台风秦岭及二侧西南季风四、农业气候区划四、农业气候区划1意义意义A是综合农业区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制定农业生产计划和农业长远规划服务的。B鉴定各地区农业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利弊程度及分析比较地区间的差异,为合理利用各地农业气候资源、避免和减轻不利气候的影响,为农、林,牧、副、渔合理布局,为建设各类农产品基地,提供农业气候方面的科学依据。2概念概念在农业气候分析的基础上,以对农业地理分布有决定意义的农业气候指标为依据,遵循农业气候相似原理和地域分异规律进行分区。A农业气候分析是区划的基础,为区划打下基础B强调了区划指标C以农业气候相似原理和地域分异

38、规律为理论依据,进行分区。3基本任务基本任务为当前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作物的合理布局提供农业气候依据;为国家长远的发展规划和国土整治提供科学的依据。具体任务农业气候区划应为综合农业(农、林、牧、副、渔)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发挥地区农业气候资源优势,为农业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提供依据,为因地制宜进行农技改革,采用合理农技措施,制定农业技术政策服务。4内容内容概述。根据区划的任务,进行必要的农业气候分析。综合分析。进行区划及分区评述。1试述气候形成因素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简述试述气候形成因素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简述气候和气候系统的概念,气候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气候和气候系统的概念,气候系统由哪几部分

39、组成?成?2中国农业气候资源的特点与分布规律如何?中国农业气候资源的特点与分布规律如何?3 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与欧洲有何异同,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与欧洲有何异同,近近5000年我国寒暖变化有何特征?近年我国寒暖变化有何特征?近100年来气年来气候变化特征怎样?候变化特征怎样?4 气候异常及其表现?为了使气候向有利于人气候异常及其表现?为了使气候向有利于人类发展,从气候角度应采取哪些应变对策?类发展,从气候角度应采取哪些应变对策?推荐阅读文献推荐阅读文献1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气象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气象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2候光良,李继由,张宜光中国

40、农业气候资源北京:中国候光良,李继由,张宜光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3周淑贞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周淑贞主编,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19974刘继韩著,气候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刘继韩著,气候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5张家诚,中国气候总论,北京:气象出版社,张家诚,中国气候总论,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6程纯枢主编,中国的气候与农业,北京:气象出版社,程纯枢主编,中国的气候与农业,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7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第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第5号号气候气候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8 John Gribbin著符淙斌等译气候变化北京:海洋出版著符淙斌等译气候变化北京:海洋出版社,社,19919 崔读昌主编中国农业气候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崔读昌主编中国农业气候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