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概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53438780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税收学概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收学概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学概论》PPT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税收导论税收导论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概念及形式特征税收概念及形式特征第二节第二节 税收负担税收负担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制度税收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概念及形式特征税收概念及形式特征一、税收的产生:一、税收的产生:剩余产品剩余产品私有制私有制阶级阶级国家国家税收税收1、政治前提:公共权力、政治前提:公共权力、经济条件:私有制、经济条件:私有制、我国税收的产生、我国税收的产生、征收主体:国家:财政部、税务局、海关、征收主体:国家:财政部、税务局、海关、征收对象:国民收入()、征收对象:国民收入()3、征收依据:税法、征收依据:税法三、税收的形式特征:三、税收的形式特征:1、强制性、强制性

2、2、无偿性、无偿性3、固定性、固定性二、税收的一般概念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法定标准无偿地参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法定标准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与国民收入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税收的含义和特征税收的含义和特征税收税收含义含义主主体体目目的的凭借凭借依依据据特特点点地地位位国家国家实现实现国家职能国家职能政治政治权力权力法法律律无偿无偿取得取得财政收入的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基本形式强制性强制性无偿性无偿性固定性固定性税收税收特征特征四、税收的分类:四、税收的分类:(一)按税收形态:(一)按税收形态:力役税、实物税、货币税力役税、实物税、货币税(二)按计

3、税依据:(二)按计税依据:从价税、从量税从价税、从量税(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价内税、价外税价内税、价外税(四)按隶属关系:(四)按隶属关系: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五)按税负能否转嫁:(五)按税负能否转嫁:直接税、间接税直接税、间接税(六)按预算收入口径:(六)按预算收入口径:工商税、关税、农业税工商税、关税、农业税(七)按课税对象:(七)按课税对象: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财产税、行为税(八)其他分类:(八)其他分类:、按税种有续时间:、按税种有续时间:经常税经常税和和临时税临时税、按税种独立性:、按税种独立性

4、:正税正税和和附加税附加税3、按税额的确定方法:、按税额的确定方法:定率税定率税与与配赋税配赋税4、按征税目的:、按征税目的:普通税普通税与与特定税特定税第二节第二节 税收负担税收负担一、税收负担的概念:一、税收负担的概念:纳税人应该履行纳税义务的负担程度。(税负)纳税人应该履行纳税义务的负担程度。(税负)二、衡量税收负担的指标:二、衡量税收负担的指标:(一)总体指标(宏观税收负担):指整个国民经济所(一)总体指标(宏观税收负担):指整个国民经济所承受的不同税负水平。承受的不同税负水平。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2.政府职能范围政府职能范围3.社会分配制度社会分配制度4.财政收入结构财政收入

5、结构5.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1、国民人均税收负担、国民人均税收负担(二)个别指标(微观税收负担):指不同的纳税人承担的(二)个别指标(微观税收负担):指不同的纳税人承担的不同负税水平,或指不同税种给人们带来的经济负担水平。不同负税水平,或指不同税种给人们带来的经济负担水平。影响税收负担水平的微观因素主要是税率和税基。影响税收负担水平的微观因素主要是税率和税基。2、不同经济成分的税负水平、不同经济成分的税负水平3、不同收入阶层的税负水平、不同收入阶层的税负水平4、不同规模企业的税负水平、不同规模企业的税负水平5、企业所得税负水平、企业所得税负水平三、收税负担的类型三、收税负担的类型1、低税负

6、担型、低税负担型 20%以下以下2、中等税负型、中等税负型 20%30%3、高税负型、高税负型 35%以上以上四、税收负担的转嫁:四、税收负担的转嫁:纳税人将其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转移给他纳税人将其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途径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或经济现象。人负担的经济过程或经济现象。(一)税收的转嫁与归宿(一)税收的转嫁与归宿(二)税负转嫁的形式(二)税负转嫁的形式1、前转(顺转)、前转(顺转)2、后转(逆转)、后转(逆转)3、混转(散转)、混转(散转)4、消转(转化)、消转(转化)5、税收资本化、税收资本化(三)影响转嫁的因素(三)影响转嫁的因素1、商品供求弹性、商品供求弹性2、课税对

7、象性质、课税对象性质3、税收征收范围、税收征收范围一、税制要素一、税制要素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制度税收制度(一)纳税人(主体)(一)纳税人(主体)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1、自然人纳税人和法人纳税人、自然人纳税人和法人纳税人2、扣缴义务人(本身不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本身不是纳税人)代扣代收义务人和代扣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义务人和代扣代缴义务人3、负税人、负税人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纳税人纳税人=负税人负税人间接税(流转税、行为税)间接税(流转税、行为税)纳税人和负税人相分

8、离纳税人和负税人相分离1 1、向谁征税、向谁征税 纳税人纳税人2 2、对什么东西征税、对什么东西征税 课税对象课税对象3 3、征多少税、征多少税 税率税率4 4、怎样征税、怎样征税 征税依据征税依据(二)课税对象(二)课税对象1、税目、税目列举法:按商品或经营的项目列举出对哪些项目征税列举法:按商品或经营的项目列举出对哪些项目征税概括法:按商品大类或行业来设计税目。概括法:按商品大类或行业来设计税目。2、计税依据、计税依据计算应纳税款的根据,课税对象量的表现计算应纳税款的根据,课税对象量的表现价值量(从价税)价值量(从价税)实物量(从量税)实物量(从量税)3、税源、税源税收的最终出处或经济来源

9、税收的最终出处或经济来源(三)税率(三)税率1、比例税率、比例税率(1)统一比例税率)统一比例税率(2)差别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3)幅度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产品差别比例税率产品差别比例税率行业差别比例税率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项目差别比例税率项目差别比例税率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2、累进税率、累进税率 按数额大小、数量多少制定不同的征税级距,分别规按数额大小、数量多少制定不同的征税级距,分别规定不同税率。分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定不同税率。分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级次级次应纳所得额级距应纳所得额级距税率税率(

10、%)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1全年所得额在全年所得额在1000元元以下的以下的1002全年所得额超过全年所得额超过1000元至元至35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201003全年所得额超过全年所得额超过3500元至元至10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283804全年所得额超过全年所得额超过10000元至元至25000元的部元的部分分3510805全年所得额超过全年所得额超过25000元的部分元的部分402330(四)纳税环节(四)纳税环节指课税对象在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指课税对象在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单一环节征税(一次课征制)单一环节征税(一次课征制)多环节征税(道道征税)多环节征税(道道征

11、税)多次课征制多次课征制3、定额税率(固定税额)、定额税率(固定税额)不确定比例,按数量直接规定金额不确定比例,按数量直接规定金额4、零税率、零税率流转税流转税流转税流转税 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纳税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纳税所得税所得税所得税所得税 在分配环节纳税在分配环节纳税(五)纳税期限(五)纳税期限纳税义务发生之后,纳税人应该缴纳税款的期限。纳税义务发生之后,纳税人应该缴纳税款的期限。申报期限:申报税款的日期,期满之日起十天之内申报期限:申报税款的日期,期满之日起十天之内入库期限(缴库期限):上缴入库的时间,纳税期限的延伸入库期限(缴库期限):上缴入库的时间,纳税期限的延伸(1)按期纳税按期纳税(

12、2)按次纳税按次纳税(3)按年计征,分期预缴按年计征,分期预缴(七)附加与加成(七)附加与加成附加:满足地方政府需要,正税以外多征的附加税(副税)附加:满足地方政府需要,正税以外多征的附加税(副税)加成:为实现某种政策,对特定对象或人加征加成:为实现某种政策,对特定对象或人加征(六)减免税(六)减免税减税减税免税免税(1)起征点起征点(2)免征额:免征额:(3)减税和免税减税减税和免税减税项目扣除项目扣除跨期结转跨期结转(八)违章处理(八)违章处理1、违章行为、违章行为偷偷/抗抗/欠欠/骗骗/漏漏/其他(假开发票、税票)其他(假开发票、税票)2、违章行为处理、违章行为处理(1)加收滞纳金)加收

13、滞纳金 (2)罚款(轻)罚款(轻)(3)追究刑事责任(重):拘役、有期徒刑等)追究刑事责任(重):拘役、有期徒刑等 (4)其他:税收保金、强制执行、出境清税等)其他:税收保金、强制执行、出境清税等二、税制原则二、税制原则1、收入原则、收入原则足额稳定足额稳定适度合理适度合理3、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横向公平:同等收入同等税负横向公平:同等收入同等税负纵向公平:不同收入不同税负纵向公平:不同收入不同税负2、效率原则、效率原则经济效率经济效率行政效率行政效率三、税制结构三、税制结构(一)税制结构的涵义(一)税制结构的涵义 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税收体系的整体布局和构造。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税收体系的

14、整体布局和构造。不同的税制结构使得税收职能作用发挥得有所不同。不同的税制结构使得税收职能作用发挥得有所不同。根据一国家所开征的税种多少,将税制结构分为单一根据一国家所开征的税种多少,将税制结构分为单一税制结构和复合税制结构。税制结构和复合税制结构。1、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发展中国家)、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发展中国家)2、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3、流转税与所得税共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流转税与所得税共为主体的税制结构4、避税港的税制结构模式、避税港的税制结构模式(二)税制结构的主要模式(以何种税为主)(二)税制结构的主要模式(以何种税为主)(三)我国税制结构模

15、式的选择(三)我国税制结构模式的选择1、税种设置应繁简适度、税种设置应繁简适度低税率:低税率: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简化税务管理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简化税务管理 并减少逃税现象。并减少逃税现象。宽税基:宽税基:严格按非任意方式来执行税法。严格按非任意方式来执行税法。多功能:多功能:要求合理设置税种。要求合理设置税种。高弹性:高弹性:税制结构能充分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税制结构能充分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2、主体税种选择应合理可行、主体税种选择应合理可行结合我国国情和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趋势,我国选结合我国国情和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趋势,我国选择择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共为主体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共为主体的

16、税制结构模式。的税制结构模式。一、单项选择题1、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A、征税对象、征税对象;B、纳税人;、纳税人;C、税目、税目;D、税率、税率答案(答案(A)、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税法可分(、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税法可分()A、实体法和程序法;、实体法和程序法;B、中央税法和地方税法;、中央税法和地方税法;C、基本法和普通法;、基本法和普通法;D、国内税法和涉外税法;、国内税法和涉外税法;答案(答案(C)、税收法律关系的核心是、税收法律关系的核心是()A、征税主体;、征税主体;B、税收法律关系的对象;、税收法律关系的对象;C、纳税主体

17、;、纳税主体;D、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答案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A、比例税率、比例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C、复合税率、复合税率D、定额税率、定额税率2、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央政府固定收入的有(、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央政府固定收入的有()。)。A国内消费税;国内消费税;B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C营业税;营业税;D关税;关税;3、税收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税收的特征主要表现在()。)。A强制性;强制性;B及时性;及时性;C固定性;固定性;D无偿性;无偿性;4、税收法律关系中的征税主体,包括(、税

18、收法律关系中的征税主体,包括()、国家税务局;、海关;、税务局;、代扣代缴单位。、国家税务局;、海关;、税务局;、代扣代缴单位。三、判断题三、判断题、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权的税务机、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权的税务机关是权利主体,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自然人是义务主体关是权利主体,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自然人是义务主体或称为权利客体。或称为权利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税法体系是由税收实体法构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税法体系是由税收实体法构成的。、纳税义务人即税负人。、纳税义务人即税负人。、税务机关在征税过程中,是否征税或征收多少税、税务机关在征税过程中,是否征税或征收多少税款,可以与纳税人协商议定。款,可以与纳税人协商议定。5、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税方面的、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