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腹针疗法优秀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5314639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章腹针疗法优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12章腹针疗法优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章腹针疗法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章腹针疗法优秀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2章腹针疗法第1页,本讲稿共23页 概要概要一、腹针疗法的总论二、腹针疗法的常用穴位三、腹针疗法的针刺手法四、腹针疗法的临床应用第2页,本讲稿共23页薄智云教授第3页,本讲稿共23页一、腹针疗法的总论一、腹针疗法的总论1、定义腹针疗法是以神阙调控系统理论为核心,脏腑、经络学说和中医基础理论为底蕴,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个微针系统。该疗法是以薄智云在传统针法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归纳出来的。2、理论渊源腹针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薄教授认为神阙系统由位于腹壁浅层的对全身的功能其调控作用的外周系统和位于腹壁深层的对内脏的功能其调节作用的内脏

2、系统二者共同组成。第4页,本讲稿共23页3、特点腹针疗法具有“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辩证理化”的处方特点,临床具有“安全、无痛、高效、快捷”等优点。(1)、理论特点神阙系统是形成胚胎期的人体调控系统,是人体最早的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的母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与对机体宏观调控的作用。包括外周系统和内脏系统。(2)、取穴调点根据“神龟图”取穴浅刺,根据经脉分布取穴中刺,根据腹部“八廓”辩证取穴深刺。(3)、针刺特点腹针针刺是选用直径为0.25mm的毫针,施术要轻、缓,留针时多施加灸法。(4)、适应症特点以内伤性疾病或久病及里的疑难病、慢性病为主要。第5页,本讲稿共23页二、腹针疗法的常用穴

3、位1、中脘定位:脐上4寸。功效:浅刺:对应人体口部,治疗口、鼻、牙、头面部疾病。中刺:消化不良、胃痛、便秘、腹泻、反胃。深刺:主治心、小肠的疾病。2、阴都定位:脐上4寸,旁开0.5寸。主治:浅刺:治疗头面部的疾病。中刺:心悸、便秘、腹胀、腹痛、不孕等。第6页,本讲稿共23页3、下脘定位:脐上2寸。功效:浅刺:治疗颈椎的疾病,如颈椎病、落枕、颈肩痛等。中刺:消化不良、胃痛、胃下垂、腹泻、反胃。4、商曲定位:脐上2寸,旁开0.5寸。主治:浅刺:治疗颈肩部的疾病。中刺:厌食、腹痛、腹胀、泄泻、便秘等。5、滑肉门定位:脐上1寸,旁开2寸。主治:浅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的疾病。中刺:癫痫、呕吐、吐血、胃痛等

4、。6、上风湿点定位:滑肉门上0.5寸,旁开0.5寸。主治:浅刺:对应人体的肘部,治疗肘关节周围的疾病。中刺:肘关节疼痛,肘臂麻木,屈伸不利,网球肘等。深刺:左上风湿点主治脾和胃,右上风湿点主治肝与中焦。:第7页,本讲稿共23页7、上风湿外点定位:滑肉门旁开1寸,左右各一。主治:浅刺:对应人体的腕部,治疗腕关节炎、手关节活动不利,麻木等腕关节周围的疾病。8、水分定位:脐上1寸。功效:浅刺:对应人体的后背部,治疗后背部的疾病。中刺:水肿、腹胀、腹痛、腹泻、小便不利等9、天枢定位:脐正中旁开2寸,左右各一。主治:浅刺:对应人体的侧腰部,治疗各种腰肌疾病。中刺 :腹胀、腹痛、便秘、泄泻、月经不调、痛经

5、等。10、大横定位:脐正中旁开4寸,左右各一。主治:中刺:腹胀、腹痛、便秘、泄泻、心悸乏力、焦虑不安等。深刺:左大横主治下焦病;右大横主治肝胆病。第8页,本讲稿共23页11、气海定位:脐下1.5寸。主治:浅刺:对应人体后腰部偏上的部位,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中刺:气虚乏力,消化不良,形体羸瘦,虚脱,便秘,失眠,遗尿,遗精,月经不调,不孕等。12、气旁定位:气海旁开0.5寸,左右各一。主治:浅刺:对应人体后腰部偏上的部位,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中刺:下肢的疼痛、下肢无力等。13、关元定位:脐下3寸。主治:浅刺:对应人体后腰部偏下的部位,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中刺:中风脱证,消瘦无力,腹痛,腹泻,便秘,

6、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不孕等。深刺:主治肾、膀胱的疾病。14、气穴定位:关元穴旁开0.5寸,左右各一。主治:浅刺:对应人体后腰部偏下的部位,治疗相应部位的疾病。中刺: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不孕,腹泻等。第9页,本讲稿共23页15、外陵定位:脐下1寸,旁开2寸。主治:浅刺:对应人体的髋关节,治疗髋关节及股骨头周围的疾病。中刺:腹痛,腹胀,疝气,痛经等。16、下风湿点定位:气海旁开2.5寸,左右各一。治疗:浅刺:对应人体的膝关节,治疗膝关节及其周围的疾病。深刺:左下风湿点主治肺、大肠的疾病,右下风湿点主治上焦的疾病。17、下风湿下点定位:脐下2寸,旁开3寸,左右各一。主治:浅刺:对应人体的踝关

7、节,治疗踝关节及其周围的疾病,还可以治疗小腿外侧疼痛,活动不利,麻木等症。第10页,本讲稿共23页常用的穴位组合1 1、天地针组成:中脘、关元。(中脘为天,关元为地)功效:具有补脾肾之效。2 2、引气归元组成: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含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功效:调脾胃、补肝肾、治心肺之效。第11页,本讲稿共23页3、腹四关组成:左右滑肉门、外陵共4穴组成。功效:具有通调气血、疏理经气使之上疏下达肢体末端的作用。4、调脾气组成:左右两个大横穴组成。功效:具有调理脏腑,益胃、健脾、祛湿之功。5、风湿点组成:由上风湿点和下风湿点组成。功效: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第12页,本讲稿共23页取穴方法

8、(一一)取穴定线、定寸取穴定线、定寸腹部取穴时以任脉为纵轴坐标,任脉的定位方法:观察毛孔的走腹部取穴时以任脉为纵轴坐标,任脉的定位方法:观察毛孔的走向和分辨色素的沉着。向和分辨色素的沉着。以胸骨柄、肚脐、耻骨联合上缘为标志点进行取穴。以胸骨柄、肚脐、耻骨联合上缘为标志点进行取穴。1 1、上腹部的中庭穴至神阙穴为、上腹部的中庭穴至神阙穴为8 8寸。寸。2 2、下腹部的神阙穴至曲骨穴为、下腹部的神阙穴至曲骨穴为5 5寸。寸。3 3、侧腹部从神阙、通过天枢穴至侧腹部确定为、侧腹部从神阙、通过天枢穴至侧腹部确定为6 6寸。寸。一一第13页,本讲稿共23页(二)穴位的立体层次根据针刺的深浅,可将穴位分为

9、天、地、人三部,浅刺,即“神龟图”取穴,强调筋骨;中刺,即经脉分布取穴,强调经脉;深刺,即“八廓”辩证取穴,强调脏腑。“神龟图”取穴第14页,本讲稿共23页“八廓”图取穴第15页,本讲稿共23页第16页,本讲稿共23页 一、针具的选择 操作原则:根据病人的体质及疾病选择针具,同一病人只能选用同一规格的针具 1 1、肥胖型病人长针;消瘦型病人短针 2 2、消瘦型病人可以用长针,但要注意进针深度 3 3、体质好患者粗针;体质差患者细针 4 4、急性病患者粗针;慢性病患者细针 粗针为泻法,细针为补法腹针疗法的针刺手法及操作规范腹针疗法的针刺手法及操作规范一、针具的选择一、针具的选择二、针刺的手法二、

10、针刺的手法三、常用针刺法三、常用针刺法第17页,本讲稿共23页 二、针刺的手法 操作1、进针深度 分为:浅刺S、中刺M、深刺D (1)浅刺:刺入皮下,以病人无针感为度对症治疗 (2)中刺:介于浅刺与深刺之间调节经络 (3)深刺:刺入较深皮下组织,以病人有轻微的酸麻胀、痛等针感为度调节脏腑 进针深浅原则:根据疾病病位的深浅来确定 进针的深浅,要求“刺至病所”第18页,本讲稿共23页2、针刺方法:、针刺方法:(1)按照处方要求确定针刺穴位顺序)按照处方要求确定针刺穴位顺序 (2)局部常规消毒,避开毛孔、血管进针)局部常规消毒,避开毛孔、血管进针 (3)穴位定点准确,快速刺穿表皮)穴位定点准确,快速

11、刺穿表皮 (4)进针时)进针时只捻转不提插只捻转不提插或或轻捻转慢提插轻捻转慢提插 (5)留针时间)留针时间2030分钟,体质好和病程短的病人分钟,体质好和病程短的病人 时间稍短,体质差和病程长的病人时间稍长时间稍短,体质差和病程长的病人时间稍长 (6)出针顺序出针顺序与与进针顺序进针顺序相同相同第19页,本讲稿共23页三、常用针刺法1、三角针三角针是以主穴为顶点向上或向下各距3-5分,分别再刺两针,使三针形成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的针刺方法。这种针法适宜于症状比较局限的疾病,如膝关节痛,局部关节疼痛等。2、三星法三星法是以主穴为基础向上下、左右或与神阙呈放射性排列,各距主穴3-5分,分别各刺

12、一针,形成并行排列的针刺方向。这种针法适宜于症状呈带状或条状的疾病,如坐骨神经痛。3、梅花针梅花针是以主穴为中心,上下左右各距3-5分各刺1针,共5针使针体形成梅花图案的针刺方法。这种方法适宜于病情较重且病程较长的病人,也可在三星法疗效不佳时采用,是治疗的强度得到增加。第20页,本讲稿共23页四、腹针疗法的临床应用(一)适应症与禁忌症1、适应症一般而言,复诊的适应症为内因性疾病,即内伤性疾病或久病及里的疑难病、慢性病为主要的适应症。(1)关节筋骨疾病 落枕、颈椎病、肩周炎、腰背痛等。(2)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心绞痛、脑血管后遗症等。(3)神经系统疾病 面瘫、三叉神经痛、神经性头痛等 (4)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5)呼吸系统疾病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6)内分泌及泌尿系统疾病 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遗尿、糖尿病等。(7)五官及外科疾病 咽炎、牙痛、荨麻疹、带状疱疹等。(8)用于美容、保健、减肥等。第21页,本讲稿共23页2、禁忌症(1)一切原因不明的急腹症。(2)急性腹膜炎、肝脾肿大引起的脐静脉曲张、腹腔内部的肿瘤并广泛转移、腹主动脉瘤。(3)孕妇禁忌。(4)长期慢性病而至体质衰弱的病人,在施术时需谨慎。二、注意事项1、注意取穴要精确。2、注意针刺的深度。3、注意避免刺伤腹腔脏器。第22页,本讲稿共23页第23页,本讲稿共2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