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微生物学》课程-试题(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313912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微生物学》课程-试题(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微生物学》课程-试题(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微生物学》课程-试题(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微生物学》课程-试题(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畜牧微生物学A姓名:学年学期:2004-2005-1学号:考试时间:2004-01-18班级:动物科技学院 2002 级 1-4 班_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 分,共 10 分)1创造了低温消毒法的是_。标准答案:BA.荷兰人吕文虎克B.法国学者巴斯德C.德国学者柯赫D.德国学者贝哲林克2酵母菌属_。标准答案:BA.单细胞原核微生物B.单细胞真核微生物C.多细胞原核微生物D.多细胞真核微生物3对乙醇这个药剂来说,其消毒效果最好的浓度是_。标准答

2、案:CA.25%B.55%C.70%D.95%4 _含量越高,青贮饲料的品质越差。标准答案:BA.乳酸B.丁酸C.酒精D.醋酸5类毒素具有_。标准答案:CA.免疫原性和毒性B.非免疫原性和毒性C.免疫原性和非毒性D.非抗原性和非毒性6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拉丁文命名正确的为_。标准答案:CA.staphylococcus aureusB.Staphylococcus AureusC.Staphylococcus aureusD.staphylococcus Aureus7担子菌是以产生_的方式进行繁殖。标准答案:CA.节孢子B.分生孢子C.担孢子D.孢子囊孢子8沙门氏菌的吲哚试验为阴性,说明该菌不能

3、分解_。标准答案:DA.葡萄糖B.胱氨酸C.吲哚D.色氨酸9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时,产生_菌落,据此可与沙门氏菌(Salmonella)相区别。标准答案:CA.白色B.黄色C.红色D.无色10下面有关黄曲霉毒素的叙述,错误的是_。标准答案:AA.不耐热B.难溶于水C.具有荧光性D.没有免疫原性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担子菌的三大特点是_。标准答案:ABCA担子B.双核菌丝体C锁状联合D.担子果对青贮饲料的青贮过程有害的微生物有_。标准答案:BCDA乳酸菌

4、B.肠杆菌C丁酸菌D.腐生菌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有_。标准答案:ABCA霉形体B.立克次体C衣原体D.螺旋体中枢免疫器官是源生免疫细胞或诱导淋巴细胞成熟的器官,包括_。标准答案:ABCA.骨髓B.胸腺C.鸟类的法氏囊D.禽哈德腺关于外毒素的叙述,正确的是_。标准答案:ABDA.有毒性的蛋白质B.毒性很强C.免疫原性差D.可用 0.4%甲醛溶液脱毒成类毒素三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填错或未填写者,该题不得分。每空1分,共 20 分)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常呈现一定的生长曲线,并可区分为_、_、_和_四个时期。标准答案: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霉菌的菌丝分为两种:

5、一种无隔膜,呈长管状的分枝,细胞内含有许多核,称为_菌丝;另一种有隔膜,整个菌丝是由分枝的成串多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内含一个或多个核,称为_菌丝。霉菌的菌丝功能也有了分工,既有伸入固体培养基内或蔓生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具有摄取营养物质功能的菌丝,称为_菌丝;亦有伸向空中的菌丝,称为_菌丝。标准答案:无隔、有隔、营养(基质)、气生细菌的特殊构造包括_、_、_和_等。标准答案:荚膜、鞭毛、纤毛、芽胞病毒颗粒又称为_,病毒颗粒的基本结构包括_和_。比较复杂的病毒,其病毒颗粒的外面还包有一层或几层的外膜,称为_。标准答案:病毒子、芯髓、衣壳、囊膜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又称为病原性,是指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

6、定条件下,能在特定寄主体内引起感染过程的性能,病原性是病原微生物_的特性。病原微生物的毒力系指同一种病原微生物不同分离株的病原性在程度上的差别,它是病原微生物菌(毒)株的_特性。标准答案:种、个体细菌的基因转移一般有四种方式:_、_、噬菌体转换和接合。标准答案:转化、转导四 判断改错题(判断以下论述的正误,认为正确的就在答题相应位置划“T”,错误的划“F”并予以改正,判断并改正全对的方可得分。每小题1 分,共 10 分)(T)1质粒(plasmid)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之外的具有独立复制和遗传功能的DNA。(T)2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容易长霉。(T)3支原体(mycoplasma)不具有细胞壁。(T

7、)4牛瘤胃内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消化过程中,瘤胃微生物起着重要作用。(T)5禽流感病毒具有凝集红细胞的作用。(F)6 内毒素具有抗原性,可以制成类毒素。改正:内毒素的抗原性弱,不能制成类毒素。(T)7传染发生的三个因素是病原体、易感宿主和传播途径。(F)8藻类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改正:藻类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微生物。(F)9在病毒的干扰现象中,最常见的干扰现象是在机体细胞感染病毒后,由病毒产生干扰素的间接作用引起的。改正:在病毒的干扰现象中,最常见的干扰现象是在机体细胞感染病毒后,由感染细胞产生干扰素的间接作用引起的。(F)10对肉类进行细菌镜检时,若肉新鲜,则所制触片印迹

8、着色较好;若肉不新鲜,则所制触片印迹着色不良。改正:对肉类进行细菌镜检时,若肉新鲜,则所制触片印迹着色不良;若肉不新鲜,则所制触片印迹着色较好。五.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大肠菌群(coliform bacteria)指一群在 37(C 培养 24 小时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2同型乳酸发酵(lactic acid homofermentation)细菌利用单糖或双糖进行发酵作用产生乳酸的过程,称为乳酸发酵。同型乳酸发酵是指发酵过程和产物比较单纯,只产生乳酸。3 细菌性食物中毒(bacterial food poisoning)因食物中含有病

9、原菌或其毒素而引起机体中毒的现象,称为细菌性食物中毒。4 抗原(antigen)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发生免疫应答,产生免疫产物(效应细胞或抗体),并能与免疫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5厌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有些微生物在有分子氧存在的环境下不能生存,必须在无氧环境下以氧以外的其他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的电子受体,这种呼吸称为无氧呼吸或厌氧呼吸。6 非遗传性变异(non-genetic variation)微生物受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影响,产生诱导作用,使基因表达暂时改变,某一表型性状随之发生改变,当除去该诱发条件时,可恢复原来的性状。由于其基因型并未发生改变

10、,故这种表型变异不会遗传给子代。该种变异称为非遗传性变异。7异养菌(heterotrophs)指一类微生物合成能力较差,只能以较复杂的有机物如糖类、醇类和有机酸等作为碳源才能生长。8微生态制剂(microbial ecological agents)指一类制剂,该制剂含有有益的微生物活菌或相应的有机物质,其能帮助宿主肠道建立或维持正常菌群,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生长的作用。9无菌法(asepsis)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防止任何微生物进入被操作物体的方法或技术。10菌落(colony)指单个微生物在适当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所形成的一个肉眼可见并有一定形态的微生物群体或集落

11、。六.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共12 分)原核细胞微生物与真核细胞微生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 分)答:(原核细胞微生物中,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遗传变异的结构物质称为拟核或核体,其内没有核仁,其外没有核膜。(1 分)(而对于真核细胞微生物,其相应的结构物质称为细胞核,核中有核仁,核外包有核膜。(1分)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4 分)答:当菌体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膜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1 分)。G+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当用乙醇脱色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其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

12、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1 分)。反之,G-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的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细胞退成无色(1 分)。当再用碱性复红进行复染时,就使G-呈现红色,而 G+则仍保留紫色(1 分)。为什么鲜牛乳的消毒采用巴氏消毒法?(2 分)答:巴氏消毒法的目的有二:(首先,是要最大限度地杀灭牛乳中的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沙门氏菌等病原微生物,并使其他非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减少90%以上。(1 分)(其次,是尽可能少地损坏鲜牛乳中的营养成分,以保证其品质完好。(1 分)简述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13、方法。(4 分)答:(识别油镜:镜身上注有 100(或 90(、油或 oil 字样,或镜身上刻有一圈红线或黑线的镜头为油镜。(0.5 分)(调节光源:使用油镜时,光线宜强。应使光圈开至最大、聚光器升至最高、灯光开至最强档。(0.5 分)(观察:观察时,加一滴香柏油于标本上(0.5 分),先用低倍镜找到染色的视野,然后换用油镜(0.5 分)。使用油镜时,先肉眼旁视,调节粗螺旋,使载玻片几乎与油镜头相接触(0.5分),然后通过目镜观察,反向调节粗螺旋直到视野中出现模糊物象,再调节微动螺旋校准焦距至物象清晰为止。(0.5 分)(观察完后擦拭油镜:先用拭镜纸擦拭掉油镜头上的香柏油;再用蘸有少量能溶解香

14、柏油的二甲苯的拭镜纸擦拭镜头上残留的香柏油;最后用拭镜纸将二甲苯拭干。(1 分)七.设计题(8 分)请你设计一个检验南湖水中细菌总数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原理或依据、方法、主要用具和实验安排等)。(原理:样品经稀释成几种浓度后,各取1ml,倾注营养琼脂平板,37(C 培养 48h,通常样品中一个活菌可长成一个菌落,计算菌落数,按相关要求处理数据即可得出样品中的细菌总数。(2 分)(主要用具:取样瓶、试管、吸管、平皿、生理盐水、营养琼脂培养基等。所有用具及培养基等均须灭菌。(1 分)(方法:1.取水样:将灭菌的带盖采样瓶潜入湖水10-15cm 处,掀开瓶盖,待水盛满后,在水中盖好瓶盖,取出待检查。

15、2.样品稀释:用灭菌生理盐水将样品稀释成10-1、10-2、10-3、10-4 等一系列稀释度。3.倾注平板及培养:分别用灭菌吸管吸取1ml 各稀释度的水样,注入已作好标记的灭菌平皿中,再将已融化并冷却到45-50(C 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于平皿内,旋转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每个稀释度做两个重复。待培养基凝固后,平板倒置入37(C 恒温箱中培养 48h。4.菌落记数及结果报告。(4 分)(实验安排:第一步:用具的准备及样品的采集。第二步:样品的稀释、倾注及培养。第三步:菌落记数及结果报告。(1 分)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畜牧微生物学B姓名:学年学期:2004-20

16、05-1学号:考试时间:班级:_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 分,共 10 分)1_建立了一套研究微生物的技术方法,发明了细菌涂片染色法及细菌纯培养法。标准答案:CA.荷兰人吕文虎克B.法国学者巴斯德C.德国学者柯赫D.德国学者贝哲林克2担子菌属_。标准答案:DA.单细胞原核微生物B.单细胞真核微生物C.多细胞原核微生物D.多细胞真核微生物3_污染鲜蛋时,不引起蛋白、蛋黄外观和气味的变化。标准答案:CA.变形杆菌B.产气杆菌C.沙门氏菌D.霉菌4因长期大量服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多属于_。

17、标准答案:CA.食物中毒B.细菌性痢疾C.菌群失调症D.过敏性反应5大肠杆菌的拉丁文命名正确的为_。标准答案:CA.escherichia coliB.Escherichia CoilC.Escherichia coliD.escherichia Coli6黄曲霉菌所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主要损害机体的_器官。标准答案:BA.肾脏B.肝脏C.造血器官D.神经7在败坏的青贮饲料中,_含量大为上升。标准答案:BA.乳酸B.丁酸C.醋酸D.丙酸8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微生物是_。标准答案:BA.酵母菌B.霉形体C.螺旋体D.霉菌9真菌孢子的主要作用是_。标准答案:AA.繁殖B.抵抗不良环境C.入侵宿主细胞D.

18、引起炎症反应10下面有关内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_。标准答案:AA.耐热B.毒性很强C.抗原性强D.可用 0.4%甲醛溶液脱毒成类毒素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外周免疫器官是各种免疫细胞分布并与抗原进行免疫应答的器官,包括 _。标准答案:ABCDA.淋巴结B.脾脏C.黏膜免疫系统D.禽哈德腺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的饲料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包括_。标准答案:ABCA.瘤胃细菌B.瘤胃厌氧真菌C.瘤胃中的纤毛虫D.瘤胃病毒下列哪类微生物属于活物寄生菌_?标准答案:CDA螺旋体B.霉形体C立克次体D.衣

19、原体某物质是否成为完全抗原,取决于如下基本条件_。标准答案:ABCA异物性B.分子量大C结构复杂D.保护性大多数霉菌是通过无性孢子来进行繁殖的,如_。标准答案:ABCA芽孢子B.孢子囊孢子C分生孢子D.子囊孢子三填空题(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词语,答案填错或未填写者,该题不得分。每空 1 分,共20 分)细菌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分为_、_、_和_。标准答案: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细菌细胞内部含有各种酶系统,包括很多种酶,有些仅于胞内存在和起作用,称为_酶,如各种_类;有些酶能分泌于胞外,称为_酶,如_类。标准答案:胞内、呼吸酶、胞外、水解酶病毒只在细胞内增殖,其完整的复制周期分为五个

20、连续的阶段,即 _、_、_、_和_。标准答案: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目前认为,类病毒是一类感染植物引起病害的感染因子,它们的结构只有单股环状的 _分子,没有_作为外壳。朊病毒是一类感染人类与其他哺乳类动物,引起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感染因子,它们的结构主要是_,尚未确切证实是否含有_。标准答案:RNA、蛋白质、蛋白质、核酸感染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_、_、和_三个条件或三个环节。标准答案:病原微生物(病原体)、易感动物(易感宿主)、外界环境条件(传播途径)四 判断改错题(判断以下论述的正误,认为正确的就在答题相应位置划“T”,错误的划“F”并予以改正,判断并改正全对的方可得分。每小题

21、1 分,共 10 分)(T)1在高渗透压溶液中,细菌会发生“生理干燥”现象。(T)2给机体进行人工主动免疫的抗原制剂称为疫苗。(F)3螺旋体(spirochetes)能运动是因为它长有鞭毛。改正:螺旋体(spirochetes)能运动是因为它长有轴丝。(F)4SCP 饲料即是瘤胃液接种发酵饲料。改正:SCP 饲料即是单细胞蛋白质饲料。(T)5为了减少鲜蛋的外来微生物污染,放置鲜蛋时,应将蛋的小头向下放置。(T)6由于紫外线的穿透力差,故常用于消毒物体表面。(T)7刚挤出的乳汁在一定温度与时间内具有杀菌和抑菌作用。(F)8生长因素是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微量无机物。改正:生长因素是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微量

22、有机物。(F)9异养菌具有高度的合成能力。改正:异养菌的合成能力较差。(F)10大肠杆菌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黄色菌落。改正:大肠杆菌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红色菌落。五.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正常菌群(normal microbiota)正常菌群是指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在宿主体内某一特定部位长期适应和选择并定居繁殖而形成的微生物区系,在正常情况下,区系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基本上保持稳定,处于平衡状态,对宿主生长和健康有益,具有免疫、营养及对病原微生物进行生物拮抗等作用。2异型乳酸发酵(lactic acid heterofermentation)细菌利用单糖或双糖进行

23、发酵作用产生乳酸的过程,称为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是指发酵过程和产物比较复杂,除产生乳酸外,还产生酒精、乙酸、琥珀酸、二氧化碳和氢气等。3细菌毒素中毒(bacterial exotoxin poisoning)病原菌污染食物后,其在食物中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外毒素随食物进入动物体内,使机体呈现中毒症状。这种由外毒素的作用引起的食物中毒称为细菌毒素中毒。4抗体(antibody)抗体是浆细胞(由B 细胞分化而来)合成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反应的免疫球蛋白。5需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有些微生物以环境中的分子氧为最终电子受体,这种呼吸作用称为需氧呼吸或有氧呼吸。6遗传性变

24、异(genetic variation)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下,微生物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使相应的性状也发生变化,并可以遗传下去,这就是遗传性变异。7培养基(medium)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含有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和研究等工作。8感染(infection)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从而导致机体致病的过程,称感染。9干扰素(interferon)机体细胞被病毒感染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后能被诱导合成分泌一种小分子的糖蛋白,这种蛋白具有干扰病毒复制的作用,称为干扰素。10营养缺陷型(auxotroph)是微生物的一种变异类型,该种微生物原来具

25、有合成某种营养物质的能力,变异后,失去了合成这种营养物质的能力,必须人为提供该种营养成分才能生长,这种变异类型称为营养缺陷型。这种变异特性,可用来做该种营养成分的微量检测和遗传变异研究。六.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每小题4 分,共 12 分)1简述革兰氏阳性菌(G+)与革兰氏阴性菌(G-)细胞壁结构的区别。答:(革兰氏阳性菌(G+)细胞壁较厚,组成成分较简单,其化学成分主要是肽聚糖,形成聚合物,呈网状排列,另外还有磷壁酸等。(2 分)(革兰氏阴性菌(G-)细胞壁较薄,但组成成分较复杂,分层明显,由外膜与一层很薄的肽聚糖组成,外膜由脂多糖、磷脂和脂蛋白等组成,不含磷壁酸。(2 分)2

26、简述所学的制备细菌抹片的步骤。答:(抹片:取洁净载玻片,对于液体菌,可直接用灭菌接种环取一环菌液,于玻片中央均匀涂布成适当大小的薄层(1 分)。对于平板菌,则先取一滴蒸馏水于玻片中央,再用灭菌接种环取少量菌体,在水滴中混匀,均匀涂布成适当大小的薄层。(1 分)(干燥:涂好的抹片,应让其自然干燥或在酒精灯火焰上拖过以适当加温(以不烫手为度),促其干燥。(1 分)(固定:载玻片涂抹面向上,背面在酒精灯火焰上通过数次,感烫手为度。(1 分)3简述青贮饲料青贮的原理。答:在密闭条件下(1 分),青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类)通过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1 分),产生有机酸(主要是乳酸)(

27、1 分),有机酸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使饲料能长期保存,同时也使饲料具有适口性(1 分)。七.设计题(8 分)请你设计一个测定南湖水中大肠菌群最近似数(MPN)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原理或依据、方法、主要用具和实验安排等)。(原理:依据大肠菌群的概念。指一群在37(C 培养 24 小时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2 分)(主要用具:取样瓶、试管、吸管、小倒管、平皿、微量乳糖发酵管、乳糖胆盐发酵管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革兰氏染色制剂、制抹片的用具、显微镜等。相关用具及培养基等均须灭菌。(1 分)(方法:1.初发酵试验:将样品做适当稀释,每个稀释度接种3 支乳糖胆盐发

28、酵管,置37(C恒温箱内,培养24h,如所有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2.分离培养: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置37(C 恒温箱内,培养 24h。3.复发酵试验: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挑取红色的大肠菌群可疑菌落1-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接种微量乳糖发酵管,置 37(C 恒温箱内,培养 24h,观察产气情况。凡乳糖管产气、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无芽胞杆菌,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如乳糖管不产气或革兰氏染色阳性,则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4.结果报告:根据上述检验结果,按照判定为大肠菌群阳性管数,查相关检索表,按表内所查得的数值,报告大肠菌群的最近似数。(4 分)(实验安排:第一步:用具的准备及样品的采集。第二步:做初发酵试验。第三步:做分离培养。第四步:做复发酵试验。第五步:结果报告(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