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基础教案.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312956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75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学基础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植物学基础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学基础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基础教案.pdf(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植物学基础教案植物学基础教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教学目标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教学目标植物学基础是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科种植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的目标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期期间,掌握植物学的基础知识,技能技巧,为学好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讲述知识训练、技能技巧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求实创新,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分析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分析1课程的基本内容课程的基本内容本课程由种子与幼苗、植物细胞、植物的组织、根、茎叶、营养器官的变态以及植物的繁殖与繁

2、殖器官等八章组成。本课程从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全面介绍了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新的种子形成的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其中,第一章“种子与幼苗”介绍了种子的结构和种子是怎样萌发成一棵幼苗的,本章为后续内容的讲解提供了一个植物整体的轮廓。第二章“植物细胞”、第三章“植物的组织”,从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的角度,为后续各种器官的讲解奠定了基础。第四章“根”、第五章“茎”、第六章“叶”,详细讲解了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这两章是二、三章的延伸,第七章“营养器官的变态”,则是从变态的角度,对第四章、六章的进一步阐述。第八章是介绍三种繁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它们是二、三章的延伸,因

3、此,整个 8 章教材的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2 2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分析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分析下面我逐章进行分析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各章的教材重点和难点各章的教材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第一章种子与幼苗种子与幼苗本章由“种子的结构”、“种子的主要类型”、“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三节内容组成。其中,胚的基本结构和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一、胚的基本结构:一、胚的基本结构: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掌握种子的结构中应着重掌握胚的结构。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胚根和胚芽的体积很小,胚根一般为圆锥形,胚芽常具雏叶的形态;胚轴位于胚根和胚芽之间,并与子叶相连,一般很短;依据子叶着

4、生的位置将胚轴分为上胚轴和下胚轴,即子叶着生点至第一片真叶之间,称上胚轴,而子叶着生点到胚根之间,称下胚轴。子叶与一般正常叶的功能是不同的,有储藏养料的作用,或能从胚乳中吸收、转化营养物质供胚生长时使用。二、种子萌发的条件二、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对这三个条件应深入了解其原因。(一)(一)充足的水分充足的水分 种子必须吸足水后才能萌发,原因有以下几点:1干燥的种皮不易透过空气,种皮经过水的浸泡,结构变得松软,氧气就容易进入,从而呼吸作用得以增强,促进种子萌发。松软的种皮,也为胚根,胚芽突破种皮创造了条件。2干燥的种子细胞中的原生质含水量很少,只有在吸足水

5、分后,各种生理活动才能正常地进行。3干燥的种子所贮藏的有机养料,无法被细胞利用;细胞中的各种酶在干燥的条件下也不能活动,只有细胞吸水后,各种酶的活动能力才能增强,从而将贮藏的养料进行分解,使其成为溶解状态,运送到胚,供胚利用。(二)适宜的温度二)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时,种子内的各种物质变化,都是在各种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而酶的作用不仅需要水分,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进行。所以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温度可以加速酶的活动,温度降低,酶的作用也就减弱,低于最低温度时,酶的活动几乎完全停止,而且酶是一种蛋白质,温度过高就会遭到破坏,而失去其催化能力。由于以上原因可知。种

6、子萌发对温度的要求表现出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最适温度。(三)足够的氧气(三)足够的氧气种子萌发时,一切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来源于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才能进行。种子在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将贮藏的有机物质逐渐氧化分解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由于种子开始萌发时,呼吸作用的强度显著增加,因而需要足够的氧气供应。第二章第二章植物细胞植物细胞本章由“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植物细胞的繁殖”两节内容组成。其中,“原生质体”和“有丝分裂”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一、原生质体一、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质和细胞核两部分。(一)细胞质(一)细胞质由质膜、胞基质和细胞器三部分组成1 1质膜质膜细胞质与细胞

7、壁之间的膜为质膜。其厚度在 60 一 100 埃之间,这样的厚度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看到,在电子显微镜下,质膜显出三层结构,内外两侧呈两个暗带。中间夹有-个明带。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类脂,暗带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三层结构成为一个单位的膜,称为单位膜。质膜是一层单位膜,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的物质交换,这是因为质膜具有“选择透性”。2 2胞基质胞基质胞基质在电镜下看不出有什么结构,表现为有一定弹性和粘滞性的胶体溶液。胞基质不仅是细胞器之间物质运输的介质,而且,也是细胞代谢的一个重要场所。许多化学反应是在胞基质中进行的。同时,胞基质也不断为细胞器行使功能提供原料。3.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有一

8、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和微器官,一般认为细胞器应包含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核蛋白体、液泡、溶酶体、圆球体、微管、微丝等。在各种细胞器中,应当着重掌握质体、线粒体、内质网和核糖核蛋白体等四类细胞器。质体质体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是一类合成和积累同化产物的细胞器。其中,叶绿体是绿色质体,含有叶绿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因而是最重要的质体。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呈球形、卵形或透镜形,直径4 一 10 微米。而在低等植物藻类中,则有各种形状,如杯状、带状和各种不规则形状。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内,一个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数目,常多达数百个。靠光学显微镜可以

9、看到它们的外形和大小。然而其内部结构则需在电镜下,才能显现出来、每个叶绿体的外面由双层膜包被,内部有由膜形成的许多个基粒,基粒之间有基粒间膜相联系。基粒和基粒间膜都分布在基质中,而基质则无一定的结构。在叶绿体的结构中,以基粒最为重要,基粒由若干个圆盘状的类囊体相互重叠而成。叶绿体中的色素及许多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定位于基粒上。由此可知基粒与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线粒体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细胞器。它们多呈球状,杆状、也有具分枝或其它形状的。其体积比质体小,直径一般为 0 5-1 0微米。长约 1-2 微米。在光学显徽镜下不易辨认,必须用特殊染料染色,才能显示出来。细胞中的线粒体数目很多,例如玉米

10、的一个根冠细胞中,有 100-3000 个线粒体。在电镜下,可见线粒体外有双层单位膜构成的膜。外膜包被整个线粒体,内膜在许多部位向内延伸,形成管状或片状的内褶,叫做嵴,在两层单位膜之间和中心腔内充满基质。线粒体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在内层膜上和基质中有100 多种酶,其中绝大多数酶都参加呼吸作用。内质网内质网是分布于细胞质中。由膜构成的管道系统,管道以各种形状延伸和扩展,成为各类管、泡、腔交织的状态。有些内质网外面附有核糖核蛋白体,称为粗糙型内质网。另外一些内质网外面没有核糖核蛋白体附着,称为光滑型内质网。关于内质网的功能,一般认为它是一个细胞内的蛋白质、类脂和多糖的合成、贮藏及运输的系统

11、。粗糙型内质网与核糖体紧密结合,反映出它的功能是合成和运输蛋白质。光滑型内质网主要是合成及运输类脂和多糖。核糖核蛋白体简称核糖体,是直径为 170-230 埃的小颗粒。一个细胞中可以有几十万个核糖体。在细胞质中,它们有的以游离状态存在,也有的附着在粗糙型内质网表面上。此外,也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核糖体是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中心。细胞的内膜系统和各类细胞器不仅功能上密切联系,而且在结构和起源上也是相联系的。绝大部分细胞器都是由膜围成,各类细胞器的膜在成分和功能上虽具有各自的特异性,但它们基本结构是相似的,都是单位膜。可以认为细胞内各个细胞器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膜系统在局部区域特化的

12、结果,这个膜系统称为细胞的内膜系统“内膜”是相对于包围在外面的质膜而言的。(二)细胞核(二)细胞核细胞核是活细胞中最显著的结构,体积较大,植物薄壁组织细胞中,细胞核的直径一般为 35-50 微米,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完全显示出来。在活细胞中可以看到在细胞核外面有-后薄膜,与细胞质分界称为核膜。膜内充满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称为核质。其中有一到几个折光性强的球状小体,称核仁。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被染成深色的部分,称染色质,其余染色浅的部分是核液。染色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在电镜下显出一些交织成网状的细丝,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这些染色质丝便转化成粗短

13、的染色体。由于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主要集中在核内。因此,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在细胞遗传中起重要作用。此外,细胞核对细胞的生理活动,也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二、有丝分裂二、有丝分裂关于有丝分裂,要掌握它的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并弄清楚几个概念性的问题。(一)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我们知道,细胞有丝分裂由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时期组成,而分裂期又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分裂间期的主要特点是完成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到了分裂期的前期,主要特点是核内染色质形成染色体,核膜核仁消失,而且细胞中出现了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在纺锤体中。到了中期,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用着丝点附在纺锤体上,并且有

14、规律地排列在赤道面上。进入后期,主要特点是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上两个染色单体彼此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而且细胞内的全部子染色体均匀地分成两组,分别被纺锤体中的纺锤丝拉向两极。到了末期,被拉到两极的染色体变成了长丝状的染色质,并且出现核膜、核仁,而且在赤道面位置上逐渐形成了细胞壁,形成了两个子细胞。(二)有丝分裂的几个概念性问题难点有丝分裂的开始和结束有丝分裂从哪开始?到哪儿结束?初学者往往认为是从分裂的前期开始,到末期结束。这当然不对,因为它把分裂间期忽略了。要了解细胞有丝分裂开始和结束,必须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一定周期性。连续分裂的细胞,从-次分裂完成时

15、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是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包括两个时期,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一个连续分裂的细胞,当它形成两个子细胞后,子细胞的细胞核中,开始了染色体的复制,新的一次有丝分裂在子细胞形成时就开始了。染色质和染色体 我们说,二者是同一个物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它们之间的不同,不过是同一物质在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而已。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呈长丝状,染色体出现于分裂期中,呈较粗的柱状和杆状等不同形状,并有基本恒定的数目(因植物的种属不同而异)。染色体是由染色质浓缩而成的。第三章第三章植物的组织植物的组织本章由“细胞的分化和组织的概念”、“植

16、物组织的类型”两节内容组成。其中,六类组织的概念和结构特点、输导组织的组成,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一、六类组织的概念和结构特点一、六类组织的概念和结构特点。应该着重掌握各类组织的概念及其结构特点,以便能清楚地区分它们、尤其是概念,一定要准确。例如分生组织的概念,应该是具有持续细胞分裂能力的组织;而不单单是“具有细胞分裂能力的组织”。因为薄壁组织在特殊的情况下(如创伤)也能进行暂时性的细胞分裂,但不是持续的。机械组织的概念应该是对植物起主要支持作用的组织,而不单单是“对植物起支持作用的组织”。因为植物体内别的组织有的也起支持作用,如输导组织,但不是主要的,只有机械组织才起主要支持作用。再如输导组织的

17、概念,应该是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组织,而不是“担负物质运输的组织”,因为薄壁组织也担负短距离的物质运输。至于六类组织的结构特点,教材写的比较清楚,请大家仔细阅读掌握。二、输导组织的组成二、输导组织的组成在六类组织中,分布最广泛,体积最大的是薄壁组织和输导组织。但薄壁组织结构简单,容易掌握,而输导组织结构复杂,不易理解,特别是导管和导管分子,筛管和筛管分子。导管和管胞、筛管和筛胞的区别,不好掌握。(一)导管分子和导管 导管分子是一个死细胞。成熟时没有生活的原生质,次生壁具有各种式样的木质化增厚,端壁溶解消失形成穿孔。许多个导管分子以细胞的顶端对顶端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导管。(二)筛管分子和筛管 筛管分

18、子是一个活细胞(成熟时细胞核消失),端壁形成筛板。许多个筛管分子以细胞的顶端对顶端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筛管。筛管为被子植物所特有。(三)导管分子和管胞 导管分子和管胞都是厚壁伸长的死细胞,但管胞末端尖锐,端壁没有穿孔,上下连接的管胞靠侧壁上的纹孔彼此传递水分。(四)筛管分子和筛胞 筛管分子的端壁有筛板,筛板上有筛孔,上下连接的筛管分子以穿过筛孔的原生质丝互相连接。筛胞的端壁不特化成筛板,侧壁上具有筛域,纵行相接的筛胞靠筛域互相传送营养物质。筛域上的原生质丝通过的孔,远比筛板上的小。第四章第四章根根本章由“根的形态及其在土壤中的分布”、“根的结构”两节内容组成。其中,根尖的结构、根的初生结构、根的次

19、生结构,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一、根尖的结构一、根尖的结构关于根尖的结构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深入理解:(一)从功能和结构统一的角度来理解根尖的结构。例如分生区的功能是不断产生新细胞,使根尖细胞的数目不断增加,与此相适应的是细胞排列紧密,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厚,为等直径多面体细胞。根冠、伸长区和根毛区的结构特点同样也适应于各自的功能。(二)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根尖的结构。根尖的各个部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按照原来的顺序向前推进发展的。分生区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断产生新细胞,而分生区靠近根尖顶端的那部分细胞经过分裂间期后,又会继续分裂,保持着分生区的结构和功能。而分生区距根尖顶端较远的那部分细胞

20、,逐渐停止分裂,纵向伸长,并开始分化,逐渐变为伸长区、而原来的伸长区,表皮细胞长出新的根毛,内部细胞发生进一步的分化,发展成新的根毛区。原来的根毛区根毛陆续死亡脱落,于是就成为根的成熟部分了。二、根的初生结构二、根的初生结构要以维管柱为重点,详细了解初生结构各个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内皮层及凯氏带的功能;理解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外始式发育方式的意义。初生木质部分为原生木质部和后生木质部,要注意二者的导管类型互不相同。三、根的次生结构三、根的次生结构(一)要详细了解形成层、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木栓形成层、木栓和栓内层的组成。(二)要注意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不同于初生维管组织的特点。

21、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1排列位置:次生木质部居内,次生韧皮部居外,相对排列,而初生维管组织的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则是相间排列。2 次生结构中以次生木质部为主,次生韧皮部所占比例很小。而在初生结构中,二者的比例是相同的。3在次生维管组织中,出现了维管射线,这是初生结构所没有的。第五章第五章茎茎本章包括“茎的形态”、“茎的结构”、“茎的生理功能”等三节内容。其中,茎的结构是本章教材的重点。对这部分内容,要着重掌握以下几点:一、什么是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一、什么是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初生结构初生结构由茎的顶端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所产生的细胞,长大分化形成的各种结构叫初生结构。顶端分生组织包括原分生组织

22、和初生分生组织,由它们形成的初生结构是表皮、皮层和维管柱,在形成初生结构的过程中,茎进行顶端生长。所有种子植物的茎,都具有初生结构。次生结构次生结构由茎的侧生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所产生的细胞,长大分化而形成各种结构 叫作次生结构。侧生分生组织包括形成层和木拴形成层,由它们形成的次生结构是次生木质 部、次生韧质部和周皮。在形成次生结构过程中,茎进行加粗生长。在双子叶植物中,木本种类和一部分草本种类具有次生结构,而单子叶植物的绝大多数,都没有次生结构。二、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的具体组成二、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的具体组成教材介绍了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可以桃茎为例,掌握双子叶

23、植物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的具体组成以玉米为例,掌握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的具体组成。而裸子植物茎的结构,可分析它与双子叶植物本本茎的异同点,不要求掌握它的具体组成。三、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中维管组织的比较三、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中维管组织的比较二者的组成基本相同,均具木质部、形成层和韧皮部。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组成成分也彼此相似。但二者有以下两点不同:(一)次生结构中出现了维管射线,而初生结构则无。维管射线由形成层中的射线原始细胞分裂形成,是新产生的组织,它的形成使维管束内有了轴向和径向系统之分。(二)次生结构中以次生木质部为主,次生韧皮部所占的比例较小。而在初生结构中二者差别不大。次生本质部

24、多于次生韧皮部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形成层活动时,向内方所形成的 本质部细胞远比向外方形成的韧皮部细胞为多。二是新的次生维管组织总是增加在旧韧皮部 的内方,老的韧皮部因内方的生长而遭受压力最大,越是在外面的韧皮部,就越早被破坏,到相当时候,老韧皮部就遭受挤压,丧失作用。尤其是初生韧皮部,很早就被破坏了,以后就依次轮到外层的次生韧皮部,而木质部则无这种情况。四、要区分髓射线和维管射线四、要区分髓射线和维管射线髓射线和维管射线均为薄壁组织,功能也都是横向输导和贮藏。但要注意二者的来源、位置和数目的不同。髓射线为初生结构,位于维管束之间,它的数目是一定的;维管射线为次生结构,位于维管束之内,它的数目随着

25、次生结构的形成而增加。五、了解年轮的形成原因五、了解年轮的形成原因年轮的形成与形成层的活动状况有关。由于一年中气候条件不同,形成层由活动有盛 有衰,这就使其所形成的细胞有大有小,细胞壁有薄有厚。因此,不同季节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的形态出现差异,因而出现年轮。必须至于,并非所有的植物都有年轮,有年轮的植物也并不都是一年产生一个年轮,少数种类一年生几个年轮。六、要区分周皮和树皮六、要区分周皮和树皮周皮和树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有各自的组成成分。周皮通常由木栓、木栓形成层和拴内层组成;树皮通常指伐木时从树干上剥下来的皮,它包含韧皮层、皮层、周皮以及周皮外方破毁的一些组织。周皮是解剖学的一个概念,而树

26、皮在解剖学上很少用到。第六章第六章叶叶本章包括“叶的形态”、“叶的结构”、“落叶和离层”、“叶的生理功能”等四节内容。其中,叶的形态、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一、叶的形态部分一、叶的形态部分是本章的第一个重点。这部分的教材内容很多,主要有叶形、叶缘、叶尖、叶基、叶脉、单叶与复叶、叶序等。叶的这些形态知识,是被子植物分类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时,对其中的每一个形态术语,必须掌握准确;对各个不同的形态术语,必须清楚地区别。要作到这一点,应该联系实际,观察各种植物叶的不同形态,这样就会准确而牢固地掌握这部分知识。二、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二、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是本章教材的另一个

27、重点。叶的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而叶的结构非常适应于它的功能。因此,应该用结构和功能统-的观点,理解和掌握叶的结构。例如表皮的细胞扁平,紧密相连,没有间隙,细胞无色透明,这是表皮的结构特点,既能起到保护作用,又能让光线进入叶肉细胞。表皮细胞外壁具有角质层,并多有表皮毛,可防止叶内水分的散失。表皮上(主要是下表皮上)有着大量的气孔,是为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进出的门户,从而有效地控制蒸腾作用的进行。再如叶肉,在两面叶类型中,栅栏组织位于上面,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内的叶绿体多,能有效地接受直射光,进行光合作用;海绵组织位于下面,排列疏松,细胞中叶绿体少,用于接受直射光,进行光合作用。海绵组织

28、排列疏松,形成了许多细胞间隙,下表皮的气孔处的间隙较大,这样就更方便了气体通过气孔进出叶片。叶脉的结构也和叶的功能相适应,它的机械组织,用于支持整个叶片,而它的输导组织则用于输导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所需要的水分及运出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所以哪怕是最小的叶脉,也有管胞和筛管。第七章第七章营养器官间相互关系和变态营养器官间相互关系和变态本章由“营养器官内部结构上的相互联系“和“营养器官的变态”两节内容组成。本章教材重点一、弄清每个变态器官属于哪类器官一、弄清每个变态器官属于哪类器官从变态器官上找出常态器官的特征。例如根状茎(如藕),虽已变态,但仍具有常态茎所具有的节、节间、退化的鳞片叶和芽,说明

29、它是茎而不是根。二、了解变态器官的结构二、了解变态器官的结构变态器官的内部结构,大多发生了变化,了解这种变化,就是掌握了变态的实质。例如箩卜的肥大直根,是由于形成层的活动,次生木质部非常发达,其中没有木纤维,导管也很少,主要由具贮藏作用的薄壁组织所组成。再如胡萝卜的肥大直根,也是形成层活动的结果,但次生韧皮部比次生木质部发达,在韧皮部中,具贮藏作用的薄壁组织非常发达,在木质部中,大部分也是薄壁细胞。三、了解各种变态器官的功能三、了解各种变态器官的功能第八章第八章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本章包括“植物的繁殖”、“花”、“花药的发育与花粉粒的形成”、“胚珠的发育与胚囊的形成”、“开

30、花传粉与受精”、“种子与果实”等六节内容。其中,花和果实的形态类型、花粉粒的形成、胚囊的形成,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一、本章重点一、本章重点(一)花和果实的形态类型植物分类主要是根据花和果实的形态进行,因此,在学习“花”与“种子和果实”两部分内容时,要了解和掌握多种花果形态类型的区别,具体地说,要将以下各种形态类型准确地掌握:1花冠类型 2雄蕊类型 3子房位置 4胎座类型 5胚珠类型6花序类型 7果实类型。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采集标本,进行观察和比较。(二)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二)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花药的发育在幼小花药四角的表皮下,出现了孢原细胞,由它分裂形成两层细胞,里面的一层叫做造

31、孢细胞,造孢细胞经过分裂形成花粉母细胞,外面一层细胞叫做周缘细胞,周缘细胞经过分裂,形成药室壁的纤维层、中间层和绒毡层。减数分裂在高等植物中,减数分裂发生在大小孢子形成的时候。减数分裂的过程,是由两次分裂组成的,形成 4 个细胞。分裂的结果是每个子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花粉粒的形成花粉因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 4 个单核花粉(小孢子),后者再经过一次 或两次分裂形成成熟花粉(幼雄配子体)。成熟花粉中有2 或 3 个细胞。对孢原细胞发育为成熟花粉粒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1)花粉囊中的孢原细胞不是一个,而是若干个,每个孢原细胞经过分裂,又会形成很多的造孢细胞,造孢细胞在一般

32、植物再进行分裂,形成更多的花粉母细胞,这就为在一个花粉囊中形成大量花粉打下了基础。(2)由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粒,一定要经过减数分裂,分裂的结果,花粉母细胞核染色体数目为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3)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花粉粒,是单核花粉粒(小孢子),它是一个细胞,单核花粉粒是还没有成熟的花粉粒,花药此时尚未开裂。单核花粉粒需要在花粉囊中进一步发育,经过分裂,体内产生了两个细胞,一个营养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有的植物生殖细胞此时又再分裂成两个精子),此时的花粉粒内有 2-3 个细胞,叫做成熟的花粉粒,成熟的花粉粒形成后,花药开裂,花粉粒外露,花开始传粉了。3胚囊的形成胚囊的形成,始于胚珠珠心中的

33、孢原细胞,由孢原细胞形成胚囊的过程,可以用主教材后面的图表说明。对胚囊的形成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胚珠的珠心中只有1 个孢原细胞,孢原细胞只产生1 个造孢细胞,后者又只产生 1 个胚囊母细胞,最后形成 1 个 8 细胞的胚囊。(2)由胚囊母细胞形成四分体,经过减数分裂,核内染色体减少了一半。(3)胚囊发育过程有多个类型,上述表解所示的胚囊发育过程,是常见的一种类型,而非唯一的类型。4受精雌雄性细胞,即卵细胞和精细胞相互融合的过程,叫做受精。被子植物的卵细胞位于胚珠的胚囊内,精细胞或其前身生殖细胞位于成熟的划分粒中,所以受精过程必须经过传粉,传粉后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成花粉管,花粉管在

34、花柱中生长,进入胚囊,释放出精细胞,才能发生受精作用。(一)花粉里粒在柱头上萌发(一)花粉里粒在柱头上萌发成熟的花粉粒传送到柱头上以后,被柱头分泌的精液所粘住,然后,花粉粒的内壁在萌发孔处向外突出,并继续生长,形成花粉管,这一过程叫做花粉粒的萌发。(二)花粉管的生长(二)花粉管的生长花粉管具有顶端生长的特性,它的生长只限于前端 3-5 个微米处,形成后能继续向下延伸。同时,花粉细胞的内含物全部注入花粉管内向花粉管顶端集中。如果是 3 细胞的花粉粒,营养核和两个精细胞全部进入花粉管中,而两个细胞的花粉粒,在营养核和生殖细胞移入花粉管后,生殖细胞在花粉管内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细胞。花粉管通

35、过花柱到达子房后,一般沿着子房的内壁或经胎座继续生长,直达胚珠,通常花粉管从珠孔穿过珠心进入胚囊,叫做珠孔受精,也有穿过合点进入胚囊的,叫做合点受精,少数植物是经过珠被,由侧面进入胚囊的,叫做中部受精。(三)双受精过程(三)双受精过程花粉管进入胚囊后,在其顶端或亚顶端的一侧,形成一个小孔,将其内含物如两个精细胞,一个营养细胞淀粉粒、脂类和多糖等物质一起由小孔喷出,形成一股细胞质流,将精细胞带到卵和中央细胞位置。被细胞质流带到卵和中央细胞位置的两个精细胞,一个与卵细胞相互融合,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相互融合,这种融合现象叫做受精,由于两个精细胞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受精,所以叫做双受精,双受精是被子植

36、物有性生殖所特有的现象。二、本章教学难点二、本章教学难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是本章教材的难点。这种区别有以下三点。(一)减数分裂要连续进行两次细胞分裂,但是染色体的复制只进行一次。结果,每个子细胞里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而有丝分裂则保持了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二)减数分裂前期 I 中,每对同源染色体进行了联会,在此基础上,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中,1 条染色体上的 1 个染色单体,常与另 1 条染色体上的 1 个染色单体相互扭合,并发生横断和染色单体片段的互换现象。染色单体的互换,往往会导致染色体的基因互换,改变了原有基因的组合,从而使后代发生变异。而在有丝分裂中,决不会出现染色体联会和染色单体

37、片段的互换,从而不会出现变异。(三)在种子植物中,减数分裂只发生在大、小孢子形成的时候,分裂后分别形成四个大、小孢子。而有丝分裂却是种子植物的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分裂后形成 2 个体细胞。同源染色体,也叫同型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配对的染色体、形状、大小和结构都相同。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联会,又叫配对,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前期,来自父母双方的同源染色体,在纵的方向上,沿着相对的染色里粒紧密地结合为一,形成双倍染色体,两者可以互相交换一些片段。染色粒排列在伸展的染色体上的大小可变的染色质颗粒,染色粒代表基因的位置。现在得知染色

38、粒是由染色质局部凝缩重叠而成。三、学科发展情况三、学科发展情况近年来植物学发展速度很快,有着多方面的发现和发展:如植物细胞、植物繁殖,植物生理、植物生态和植物大分子领域,有着大量的研究新成果。尤其是植物大分子方面,人们对DNA、RNA、蛋白质、叶绿素以及生物碱等各种大分子结构、功能和应用,有重大发现的深入了解,例如近年来,人们运用DNA重组技术,开展基因工程,创造了大量的转基因植物,这些转基因植物,有的抗病,有的抗虫,有的抗旱或盐碱,有的改良品质,有的控制果实成熟,甚至有的控制雄性不育等。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造福于人类。另外,有些转基因植物还被作为生物反应器,促进药物生产。为了让学生在学

39、习上能及时获得植物学的最新成果,建议老师们留意学科发展情况,在辅导中及时补充新知识。四、录象教材基本内容介绍与文字教材的关系四、录象教材基本内容介绍与文字教材的关系植物学基础的录象教材共分 20 学时,它的内容与文字教材大体相同,顺序相当。但录象教材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了大量的彩色图片和照片,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直观形象和讲解。五、对课程和实施的建议五、对课程和实施的建议建议在辅导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和实验,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界,揭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观察是学习植物学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类群特征和生态特点。因此,我们应

40、该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多到自然界农田中以及植物园或公园中,去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这样做,一举三得,既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养成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培养了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比较也是学习植物学的重要方法。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对不同植物的整体和部分做系统的比较,鉴定它们的异同,这样做,就能深入地分析和识别,并得出一般的规律,要知道植物的形态特征以及各分裂单位的概括,都是通过比较得出的。实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类群特征的观察,由实验可随不同的要求而变更,因此,它比一般的观察更能揭示植物变化的本质,本课程安排了22 个实验,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实验,以便使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培养以及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六、思考题六、思考题1植物体的根、茎、叶、果实、种子是依靠哪些因素连成一个整体的?2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在形态结构方面有哪些区别?3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引导和要求学生进行室外植物观察?4除了文字教材,所列出的实验内容之外,你能为学生在设计一些小型便捷的实验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