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与个性倾向性.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307613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与个性倾向性.doc(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本章要点:1、个性的概念以及组成2、需要的概念以及需要层次理论3、动机的概念及其动机的功能 4、动机与需要的关系5、动机与活动效率6、学习兴趣的培养个性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教师学习个性理论,掌握学生个性心理的特点,有助于因材实施,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一节 个性的概述一、个性的概念个性一词是从英文“personality”翻译过来的,亦可译为人格。最初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是指古希腊戏剧中演员所戴的面具。所谓面具就是演戏时应剧情需要所戴的或化妆的脸谱,用来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就如我国京剧有大花脸、小花脸等各种脸谱一样,用

2、来表现各种性格和角色。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意为个性。其中包括了两个意思:一是引申为一个人在生命舞台上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时表现出来的种种言行,是个性所具有的“外壳”,它表现出一个人外在的个性品质。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心理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个性的内在特征。在心理学中,一般认为,个性是个人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体现了一个人独特的精神风貌。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是作为“人”的概念而抽象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个有自己的思想情趣和行为风格的活生生的人具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差

3、别,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具体的人,由于他从先天遗传所获得的天赋素质和生理条件的不同,以及他在后天环境中所具有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就会在他所进行的心理活动中表现出种种显著不同的个人倾向和特点。这些稳定而不同于他人的特点模式,使人的行为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它表现了一个人由表及里的,包括身心在内的真实特性,这就是个性。个性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人类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而且还是人们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源泉。可以说,人的绝大部分的心理活动都是由个性决定和支配的。一个人做什么,不做什么;怎么做,这是个性决定的。二 个性的基本特

4、征 (一)整体性。个性的整体性是指构成个性的各种心理成份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在一个现实的个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正常人的行动并不是某一特定成分(如能力或情感)运作的结果,而是各个成分密切联系、协调一致所进行的活动。正像汽车那样,它要顺利运行,各部分必须协调一致朝着一定的目标,作为一个整体而运作。心理的完整性是心理健康的表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如果一个人得了精神分裂症,他就丧失了心理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患者的感觉、记忆、思维和心理机能虽没有丧失,但已经乱七八糟的了。由此可见,正常人的心理是多样性的统

5、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独特性与共同性的辨证统一。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由于个性组合结构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个性都有其自己的特点。比如同是沉默寡言的特征,有的人冷眼看世界,不是知音不与谈;有的是胸无点墨,故作高深。强调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个性的共同性。个性的共同性是指由于受共同的社会文化影响,同一民族、同一地区、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个体之间具有的共同的典型心理特点。例如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全世界的华人都有不少相同的个性特征。因此,个性是差异性和共同性的统一。(三)稳定性和可变性的辨证统一。个性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个性特征经常地、一贯地表现在心理和行为之中,例如,

6、一个人经常地、一贯地表现得冷静、理智、处事有分寸,我们才能说这个人具有“自制”的性格特征。至于他偶尔表现出的冒失、轻率,则不是他的人格特征。由于个性的稳定性,因而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儿童时期的个性特征推测其成人的人格特征。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即形象的说明了个性的稳定性。个性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个性也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如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重大改变、丧偶、迁居异地等,往往会使一个人的个性发生较大的甚至彻底的改变。 (四)社会性和生物性的辨证统一 。个性从其形成和表现的形式上看,既受社会历史的制约,又受个人生理特征的影响。如需要、

7、理想、信念、价值观、性格都受社会影响而形成的,使个性带有明显的社会性。例如,在一定的社会中,同一民族、同一阶级的人们在某些共同的生活条件下生活,逐渐掌握了这个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就会形成某些共同的人格特点。但是人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个体的遗传和生物特性是个性形成的自然基础,影响着个性发展的道路和方式,也决定个性特点形成的难易。例如,一个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强而不平衡型的人,就比较容易形成勇敢、刚毅的人格特点;而要形成细致、体贴的人格特点就比较困难。相反,一个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弱型的人,就比较形成细致、体贴的人格特点;而要形成勇敢、刚毅的人格特点就比较困难。所以个性是在先天自然素质和社会环境

8、的相互选择、相互渗透的积淀物。 三、个性的基本心理结构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个性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的整体结构,其主要成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一) 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心理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和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其中世界观在个性倾向性的诸成分中居于最高层次,决定着人的总意识倾向。个性倾向性体现了一个人需要什么、追求什么,信仰什么,故又称个性倾向。个性倾向是人从事各项活动的基本动力,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态度、行为的积极性与选择性,它对个性的变化和发展起推动与定向的作用,是整个个性结构的核心。 个性倾向性的各个成分是

9、互相联系,彼此影响的,但其中总有一个成分居于主导地位,并随一个人的成熟与发展的阶段而不同。在儿童期,支配心理活动与行动的主要是兴趣;在青少年期,理想上升到主导地位;到青年晚期和成年期时,人生观和世界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与行动,成为其主导的心理倾向。 (二)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这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性心理倾向性稳固化和概括化的结果。个性心理特征的每种特性都和其他特性处于不可分割的有规律的联系之中。能力、气质、性格各有特点,但又相互关联。例如,性格可以改变气质类型;气质又可以使性格带有特殊色彩并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10、。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倾向性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一个人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一个人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特殊经历。当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倾向成为一种稳定而概括的倾向时,就成为自己对他人、对自我、对某事的一贯态度并采取相应的行为方式,从而构成一个人具有独特特点的性格特征。因此,个性特征与个性倾向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四 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从先天与后天,主观与客观诸方面分析,不外乎遗传素质、社会生活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努力。(一) 遗传素质为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遗传素质是指个体的那些生来俱有的解剖生理特点。例如,个体的身体构造、形

11、态以及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结构和机能特点。遗传素质在个性形成发展中的作用,一是它为个性的形成发展提供了物质的生理基础。一个人不具有相应的物质生理基础,有关的个性特点就不能形成。天生的盲人不能成为画家,生来聋哑的人绝不能成为歌唱家。二是它为个性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凡是生理发育正常的人都可以成为具有某种才能、某种品德行为的人。另外,人与人的遗传素质存在一定差异性。例如,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是各不相同的,这些差异特点,正是他们的个性的不同心理因素的物质生理基础。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个性模式,而只是个性形成的潜在可能性,并没有规定个性的现实性。要想使这种可

12、能性转变为现实性,还要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凭借社会环境的作用才能实现。所以,在个性形成的问题上,否认遗传素质作用的理论是不对的,但过分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主张“遗传决定论”也是错误的。(二)社会生活条件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遗传素质在个性形成中仅仅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是否能转变为现实性,主要决定于后天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社会生活条件,主要指社会经济、国家制度、生产关系以及由它决定的生活方式等。在个性形成发展中,社会生活条件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从广义说,整个社会生活环境对个性形成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任何个性都打着社会的烙印,任何个性发展都受着社会的制约。例如,封

13、建社会几千年,很多人的聪明才智被埋没。“四人帮”横行时,不少人个性被压抑。从狭义说,局部的社会生活环境包括家庭、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影响等等,对个性的形成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首先通过家庭去影响儿童的个性,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是儿童最早的老师,他们的教育观点、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等等对儿童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儿童在家庭的地位也会在他的个性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儿童由于受家庭的溺爱,会养成任性、娇气、执拗等不良性格。若家庭民主和睦,管理得法,则儿童易形成独立、坚强、乐观助人、有创造精神的性格。所以不能忽视局部环境对个性形成发展的

14、作用。但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环境的作用,过分了则是“环境决定论”。我们不能脱离先天素质这个自然前提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个内因条件,孤立地谈社会生活条件的决定作用,否则就无法理解这样的事实。高尔基生活在俄国沙皇时代,从小经受磨难,后来竟成了世界文学巨人;鲁迅先生生活在黑暗的旧中国,却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所以,在个性形成问题上,对社会生活条件的作用,我们必须有个正确的辩证看法。(三)学校教育在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个性影响,是自发的和多向的,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相向的。这就可能产生合力或分力,甚至阻力。所以,社会生活条件对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还得由教育把握其方

15、向。学校教育虽然也是环境条件,但它与一般环境条件不同,它是由一定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成一定的教育内容,并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有系统的影响,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自觉环境影响。能对人的个性的发展给予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教育能排除和控制环境中的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正面的引导,从而使人的个性发展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教育在个性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例如,一个人发音器官再好,如果没有音乐教师的培养训练,不学声乐技巧,不认识音乐旋律,就不可能成为优秀歌手。(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个性形成和发

16、展的外因,这种影响只有通过“内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起到作用。应当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其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在相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由于人们对待环境教育的态度不同,形成的个性也不一样。14岁的钢琴手毛坤裴,其父母是有名的击剑运动员,从小他的父母就很想培养他继承自己的事业,但毛净裴对击剑丝毫不感兴趣,而却喜欢跳舞唱歌,后来在一个钢琴教师的指导下,成了著名的钢琴手。所以,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必须激起他们的主观需要,使合理的要求变成他们自己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以此为动力,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才干,陶冶情趣,发展个性。总之,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多因素错综复杂影响的结

17、果。其中遗传素质是自然前提,是可能性,社会生活条件是决定性因素,教育起主导作用,个体社会实践活动和个人主观能动性是内因。个性正是在遗传素质的前提下,在主体参加社会实践的活动过程中被塑造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协调、引导、促进和规范各因素对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小栏目81西方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人格理论的种类很多。这些理论在研究上各有特色,从各种角度揭示了人格的基本规律。下面我们只简要地介绍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个性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结构。本我(id)是个性结构的基础。它是由与生俱来的本能或欲望(如,饥、渴、性等)组

18、成的。本我是个性结构中能量的供应源,它追求最大限度的快乐,满足其欲望,而不管其欲望在现实中实现有无可能。自我(ego)是在出生以后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自我的基本任务是协调本我的非理性需要与现实之间关系。为了使本我的需要在以后适当的时候得到更大的满足,它往往推迟满足某些需要,表现为对本我需要的控制和压抑。超我(superego)是社会教化的结果。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获得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这些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就内化为个体的超我。超我代表了个性结构中的良知、理性的一面。它随时监视着本我的需要,当发现不符合理性或不符合行为规范的需要时,就警告自我,迅速地加以抑制。自我是本我、超我、

19、现实世界三者的“仆人”,经常地处在三者的包围中,并极力地协调三者的关系。当三者相互矛盾时,就会产生焦虑。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的层次性,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能够从个体外部行为中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是个体的行为表现。根源特质是不能直接观察到,但对个体的行为起制约作用的特质。他从表面特质中抽出16种根源特质是: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每个人的人格特点就是由这16种人格因素在个人身上的组合决定的。测量一个人的十六种人格特质,就可以了解该人的人格特点

20、,从而为人格测验提供了可能和依据。 第二节 需 要一 、 需要的概念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它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在主观上能感受或体验到的不足之感和求足之感。(一)需要形成的基本条件1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对某些必需因素的缺失或不足当个体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对某些必需因素的缺失或不足时,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从而产生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如人饥饿时,人的味觉、胃的收缩、血液中的血糖及神经活动等发生变化,于是产生了进食的需要。2指向一定的对象需要是有机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个体对客观要求的主观反映,它总是指向能满

21、足要求的对象。如学生为了实现老师和家长的期待,而产生学习的需要。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二) 需要的特点1对象性。需要总是对一定事物的需求或追求。如口渴了就有解渴的需求,其对象就是水;感到知识技能的贫乏就会有学习的需要,其对象就是书本、教师或其它学习活动。2 紧张性。导致这种紧张状态的原因是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当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对某些必需因素的缺失或不足时,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从而产生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譬如,血液中的水分不足,就会感到口渴,从而产生喝水的需要;社会治安状况不好,就会感到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从而产生安全的需要。如果需要得到满足,这种紧张状态就会消除

22、,出现新的平衡状态。当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新的缺失或不足,又会产生新需要。3驱动性。需要一旦出现,就会成为一种支配行为去寻求满足的力量,推动人去从事各种活动。正是从这意义上,我们也说需要是推动人去从事各种活动的源泉或动因。由于需要是现实要求的反映,所以个人活动的最终原因与动力是社会实践。4 起伏性。已经形成的需要一般不会立即消失,然而它作为一种实际上起作用的力量总是断断续续的,时而呈活跃动态,时而转入潜伏的静态。一般性的需要表现最为明显,如人饿了就会到处找食物吃,而一旦饱了,即使在诱人的食物也往往引不起食欲。5社会历史性。需要具有社会制约性,它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满足需要的对象范围及方

23、式的改变而改变。如古人衣、食的对象不同于今人,他们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和手段也不同于今人。6年龄特征。在各年龄阶段,人的主导需要是不同的。幼儿需要是游戏,少年儿童需要学习;青年需要成家立业等。二 、 需要的作用需要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内部动力,它在人的活动、心理过程和个性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需要是保证人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一定的合理而基本的需要,如衣、食等日常需要和学习交往的需要,也就如同“植物人”而无法正常的生活和活动。其次,需要永远带有动力性,从而使人不会因暂时的满足而终止。人们在某些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会推动人们去从事新的活动。在活动中需要得到不断的

24、满足,又不断滋生新的需要。再次,需要对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意志影响很大。为了满足需要,个人必须对有关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需要调节和控制人的认识倾向。情绪情感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与人的需要毫无关系的事物,则不能引起人的情绪和情感。需要推动意志的发展,人为了满足需要,从事一定的活动,在克服困难中锻炼了意志。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个性倾向性的其他方面,如动机、信念等等,都是需要的变形。三 、 需要的种类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将需要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自然性需要与维持个体的生存与种族繁衍相联系的,是一种本能的需要。如人对空气、水分、食物、睡眠、性生活、安全、运动等的需要。自

25、然性需要又称生物性需要或生理性需要,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一类需要。但人与动物在满足自然性需要的对象和方式上存在本质的差异。动物只有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天然物质来满足需要;而人的需要的满足则主要靠生产劳动生产满足需要的对象,其满足需要的水平受个体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其满足需要的方式受文化习俗和个人特点的制约。社会性需要与个体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是后天习得的需要。如人对劳动、交往、学习、审美、威信、道德等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类需要。它是从社会要求转化而来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社会不断向个体提出各种要求,当个体认识到接受这些要求的必要性时,社会的要求就会转化为个体的需要。2按照需要对象的性质

26、,可以将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个体对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的需要,既包括对自然界产物的需要,又包括对社会文化产品的需要。人体的物质需要既有自然性需要的内容,也有社会性需要的内容。例如,在对服装的需要中,既有满足人们防寒、防晒等自然性需要的内容,也有满足人们自尊、追求美的需要的内容。精神需要是个体对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如对劳动、交往、审美、道德、创造等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所特有的精神需要不断发展。人类对劳动和交往的需要是最早形成的精神需要。这些需要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精神需要有高尚与低级趣味之分。高尚的精神需要可以使人不断

27、取得进步,而低级趣味的精神需要则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走向歧途。四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通过对各种人的观察和一些人物传记的研究,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七种。(见图)自我实现需要审美需要 认识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图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是指维持个体生存与种族繁衍的需要。如个体对食物、空气、睡眠、性、母性等的需要。马斯洛指出,如果所有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那么,有机体就会被生理需要所支配,其他需要简直变得不存在了,即被生理需要掩盖了。古人说“衣食足而知礼仪”,就是这个道理。人和动物都有生理需要,但它们存

28、在本质区别,人的需要是具有社会性,并且受到意识的调节和控制。2安全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是指对安全的环境、恒定的秩序、避免伤害和威胁的需要。一般而言,当生理需要满足以后,安全的需要就随之产生了。但在面临危险或威胁时,人们会把安全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的安全需要是基本得到满足的。但我们依然能看到表现安全需要的现象。如在房子上安上防盗门窗;喜欢稳定的工作;避免从事危险的工作;参加各种社会保险;注意食品、药品卫生,等等。3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就是指个体希望获得别人的爱和爱别人的需要,也就是希望与别人交往,并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例如,儿童希望与小伙伴建立友谊,希望得到教师和父母

29、的爱。归属与爱的需要是在前两种需要基本满足以后产生的。4尊重的需要个体在前三种需要基本满足后,就会产生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指个体追求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受他人尊重和自我尊重两方面。受他人尊重是指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如追求名誉、地位、尊严、威信、获得别人承认、引起别人注意和欣赏等,都是他尊的具体表现。自尊就是个体对自己的尊重,如自强、自信、自主、支配他人、胜任工作、取得成就等,都是自尊的具体表现。如果一个人的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导致自卑感和失落感。5求知和理解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求知和理解是克服障碍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学习和发现未知的东西会给人们带来满是和幸福,因而它属于人们的高级

30、需要。6审美需要审美需要包括对秩序、对称、完整结构以及存在于大多数儿童和某些成人身上的对行为的完满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审美需要和其他需要的联系还不清楚,但这种需要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在成人和普通的儿童身上发现,甚至在洞穴人的文化中都存在着,但它在自我实现的人身上得到最充分的表现。7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指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潜能的需要。艺术家要创作,科学家创造发明,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些都是自我实现需要的体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其他需要都基本满足以后才产生的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在七种需要中,前四种需要属于低级需要,后三种需要属于高级需要。人的基本需要的

31、产生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波浪式地推进的,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能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人们优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依次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在低一级需要没有完全满足时,高一级的需要就产生了,而低一级需要的高峰过去了但没有完全消失时,高一级的需要就逐步增强,直到占绝对优势,各种需要的优势由一级演进至另一级。只有当所有的需要相继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时期,个体的需要呈现丰富性特征,多种需要共同存在,其中某一种或几种需要占主导地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心理学界较公认的需要理论,其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该理论比较客观地概括了人的需要发展的实际情况,符

32、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性特征。第二,该理论将人的需要看作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特征。这种观点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应用。这个理论对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启示是,要注意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从研究学生的需要来分析行为。教师要重视培养和激发高层次的需要,并创设教育条件和氛围使之得到满足。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了解或不考虑学生的需要都可能影响师生关系,进而降低教育效果。但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马斯洛把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称为基本需要,并认为这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过程,这严重低估

33、了环境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影响;其次,马斯洛强调个体优先满足低级需要,忽视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连他自己也承认,他“并不完全了解殉道者、英雄、爱国者、无私的人”。五 、青少年学生的需要与教育青少年学生需要的内容与成人不同,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和措施也应有其不同。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中学生需要结构的发展是多层次的、多维度的统一体。学习用品需要是中学生的主导物质需要,寻求友爱温暖,寻求尊重,渴望成就和贡献是学生共同的精神需要。中学生的需要随社会变迁而不断发展,并且具有优势需要,如当代城市独生子女大多有较强亲和需要、持久需要、扶助需要和攻击性需要,成就需要和谦卑需要较弱

34、。另外,青少年不同阶段的优势需要也是不同的。如重点学校高二年级学生强度最大的前五项需要是:1、追求丰富知识、多方面能力、优秀品质的需要;2、结交诚实正直的朋友的需要;3、升入理想学校或有个好工作的需要;4、尊重与自信心的需要;5、信任和理解的需要。中学生的需要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将需要理论应用于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到,青少年学生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也应该有层次。要因人制宜,承认并正确评价学生的需要,尽量满足其合理、可行的需要,而不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在当前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应注意将部分学生过高的物质要求引导到学习上来。要善于诱导学生将低层次的需要发展到高层次的需要。如何帮助青少

35、年学生抉择主导需要,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下功夫研究的重要问题。所谓主导需要,就是在具有多层次需要的行为中,占支配地位的需要。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里讲的是两个需要之间的抉择。这两者处于同一层次,都是对物质的需求。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则是两个处于不同层次需要的抉择。生,为人最基本的需要;义,为较高层次的道德感需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舍生而取义,只有将较高层次需要变为主导需要的人,才会作出这样的抉择。就青少年学生而言,由于思想认识水平的不同,也许有的看重精神需要,有的看重物质需要,有的看重认识需

36、要,有的看重美的需要。依思想认识的差异,把自己最珍视、认为最有意义的视为主导需要。引导学生抉择较高层次的主导需要,使他们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从而增添为祖国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动力,这是当今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综上所述,在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要看到行为背后隐藏着需要,需要是分层次的,我们要根据其需要有层次地进行教育,引导其需要向较高层次健康发展,帮助学生选择满足需要的正当方式,正确抉择主导需要,把个人和祖国自觉地联系在一起。第三节 动机一、动机的概述 (一)什么是动机面对金钱,有的人拾金不昧,有的人抢劫行骗,有的人甚至谋财害命,其行为之迥异令人感叹,为何会有这样大的差别?不少

37、家长为刺激子女学习,采取你“高分换物质”的做法,但结果是物质越多.分数越少,为什么会这样呢?调控人行为的动力的关键何在?这就是你对人的行为原因的探索,也就是在寻找行为的动机。“动机”顾名思义是指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的感知、记忆、学习和问题解决是受什么力量推动、调节和控制的?人为什么对某些事物感兴趣,而不喜欢别的事物?是什么力量使人们在十分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仍继续坚持学习和工作?这些都是研究动机时需要解决的问题。动机(motiv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overe,意思是移动、推动或引起活动。现代心理学将动机定义为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某一

38、目标的内在动力。动机是用来说明个体为什么要从事某种活动,而不是用来说明活动本身是什么或怎样进行的。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例如,正常人体需要一个稳定的内环境,保持正常的体温,维持细胞内水与盐水的适当平衡等。当这些平衡发生变异或破坏时,人体内的一些调节机制会自动地进行校正。如体温升高时,靠近皮肤的血管就会舒张,使热量散出,汗腺分泌汗液使体温下降。有机体的这种自动化的调节机制也维持着血液中氧与二氧化碳的水平、血糖浓度、血液的酸碱度(pH值)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会引起有机体的自动调节机制的活动,但它还不是行动的动

39、机。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需要本身是主体意识到的缺乏状态,但这种缺乏状态在没有诱因出现时,只是一种静止的、潜在的动机,表现为愿望、意向。只有当诱因出现时,需要才能被激活,而成为内驱力驱使个体去趋向或接近目标,这时需要才能转化为动机。所谓诱因是指所有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刺激或情境。诱因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种:凡能驱使个体去趋向接近目标者,称为正诱因。它可以是简单的,如食物、水等,也可以是复杂的如名誉、地位等。凡是驱使个体逃离或回避目标者,称为负诱因,如躲避危险,逃避灾难等。显然,诱因有些时候与行为目标是相同的,有时它只是帮助达到行动目标的条件。并且诱因正与负的性质,不是绝对化的,而是相对的。(二)动机的功

40、能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上分析,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1、 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如为了消除饥饿而引起择食活动,为了获得优秀成绩而努力学习,为了取得他人赞扬而勤奋工作,为了摆脱孤独而结交朋友等。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2、 指向功能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图书馆或教室;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司或娱乐场所;在成就动机的驱使下,人们会主动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等。可见

41、,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3、 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动机的维持作用是由个体的活动与他所预期的目标的一致程度来决定的。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有时,人们在成功的机会很小时,也会坚持某种行为,这是人的长远信念在起决定作用。而在具体活动中,动机的上述功能的表现是很复杂的,因为影响动机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人的兴趣、价值观、意志、认知等等。不

42、同的动机可以通过相同的活动表现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是由相同或相似的动机所支配,并且人的一种活动还可以由多种动机所支配。例如,学生按时复习功课、完成作业的活动,其学习动机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可能是为父母,有的可能是为了可以考取高一级的学校,有的可能是出于个人的物质要求,有的可能是理解到自己对祖国的责任等等。又如,成就动机可以促使人们在不同的学习领域(体育、音乐、美术等)进行积极的活动。因此,在考察人的行为活动时,就必须要揭示其动机。只有这样才能对他的行为作出准确的判断。小栏目82 费斯汀格、里肯和斯坎特于1956年对此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他们对信仰如何影响人类动机的问题很感兴趣,特别想了解当我

43、们深信不疑的信仰明显受到事实的冲击时,我们的动机会如何。他们对洛杉矶的一群准宗教信徒进行了研究,这些人坚定地相信世界会在某一特定的日期走向终结。费斯汀格等人采用了参与式的观察方法,加入了该团体并通过与成员交谈来了解他们的信仰。在指定的世界末日那一天,信徒都卖掉了他们所有的财产并集合在城外的一座小山顶上,整个晚上都在祈祷以等待世界的终结。然而当世界并没有如期终结的时候,费斯汀格和同事们与那些成员进行了交谈,看看这是否影响到了他们的信仰。 有趣的是,尽管在成员的预期与现实之间出现了明显的矛盾,但是他们的信仰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他们当然不会承认自己错了!相反,他们只是稍稍修改了一下他们的信仰,声称正是

44、他们的行为拯救了世界。费斯汀格将这种现象归因为认知失调。二、动机的分类(一)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性质,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以个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如觅食、饮水、睡眠、排泄、避险等动机都属于生理性动机。生理性动机能够推动人们的活动,从而满足个体的生理需要。社会性动机是以人的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人有交往动机、学习动机、声誉动机、劳动动机等等。 由于人是社会的实体,人生理需要的满足都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因而,人没有纯粹的生理性动机,其生理性动机也必然打上社会的烙印。 小栏目83 神经性厌食症:节食不当的严重后果神经性厌食症是由节食不当所引起的

45、严重体重失常。如没有其他生理上的原因,仅仅由于患者厌恶进食而导致正常体重骤然下降百分之五十以上,进而导致生命危险。厌食症的主要症状,除体重急剧下降外,患者对食物极度厌恶,先是忍着饥饿不吃食物,后来变成在食物勉强也不觉得饥饿,甚至被别人劝进事物之后,他也以自行引导的方式,将吃下的食物呕吐出来。到这一地步,患者已由厌恶食物变为恐惧食物。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多为青春期的女生(女生比男生多20倍),年龄多在1225岁之间。据调查研究,美国的大中学生中,大约每200人即有一个厌食症患者。患厌食症的青年,一般属于智慧较高、行为良好、做事认真、出身富家的好学生。只是对自己身体形象过分在意,甚至将美感观念扭曲,即

46、使骨瘦如柴也自觉比以前美丽。神经性厌食症无生理上的病因,纯系心理因素造成的。但如何解释,在心理学中至今没有定论。(二)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如有的儿童刻苦学习是因为他们在学习方面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责任心等,这种学习动机就是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人在外界的要求或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动机。如有的儿童学习就是为了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和奖励,避免受到批评和惩罚,这种学习动机就是外部动机。一般说来,内部动机比较稳定,会随着目标的实现而增强,而外部动机则是不稳定的,往往会因目标的实现而减弱。(三) 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 根

47、据动机的意识水平,人的动机可分为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 人的动机有一部分是发生在意识水平上的,也就是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追求什么样的目标。但是,在自我意识没有发展起来的婴幼儿身上,他们的行为动机都是无意识的。另外,在成年人身上也有无意识的或没有清楚意识到的动机,如定势,刻板印象等。(四) 主导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可把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主导性的动机是一个人动机中最强烈最稳定的动机,在各种动机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而辅助性动机,往往与一个人的习惯和兴趣相联系,它往往能强化和补充主导性动机。例如,对于一个喜欢看足球赛的学生来说,面临着第二天的考试,他就

48、会放弃晚上的精彩比赛,这时,复习应考就成为他的主导性动机。(五) 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根据动机引起的行为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动机分为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近景性动机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远景性动机则是与较长远的目标相联系的动机。三、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工作效率与动机强度有密切联系。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可能认为,如果动机强度不断增强,有机体的活动就会越高涨,活动的效率也就越佳。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活动动机很低对工作的态度冷漠,工作效率是低的。然而,当活动动机过强时有机体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其注意和知觉的范围变得过于狭窄,反而限制了正常活动,从而使工作效率降低。例如,在考试复习中作了充分准备的学生一心想考出个好成绩,往往在考试中不能充分发挥实力,甚至不及格;就是因为动机过强,反而降低了效率。因此,为了使活动卓有成效,就应避免强度过低或过高。在各种活动中都有一个动机最佳水平问题。动机最佳水平因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有随动机提高而上升的趋势;而在比较困难的课题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