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期末复习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306108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期末复习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期末复习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期末复习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期末复习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期末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2、通过知识梳理,培养自己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3、分析几次战争带来的危害,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发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思想。二、复习重难点:1、重点:四次侵华战争的原因及影响,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2、难点:中国是怎样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学法指导:通过对比分析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进行知识纵横向联系,熟练掌握归纳、比较的学

2、习方法,从而加深理解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四、知识梳理:(一)、侵略史(屈辱史)1、鸦片战争 起止时间:_至_ 侵略国:_直接原因(导火线):虎门硝烟 根本原因:为了_,推销_、掠夺_。 经过:_年_月,战争爆发。1841年初,英军占领_,_帝派_与英谈判。英到_长江水面,清求和。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_ 时间:_内容 (1)割地:_ (2)赔款:_(3)通商口岸:开放_、_、_、_、_等五处为通商口岸;(4)、协定关税:_进出口货物缴纳的_,_须同_商定。 影响:中国_从_逐步沦为_。鸦片战争是_。2、第二次鸦片战争 起止时间:_至_侵略国:主凶:_帮凶:_罪行:英法联军:_ 俄国

3、:趁火打劫,割占中国_和_领土_。影响:_中国_的程度。3、甲午中日 起止时间:_至_ 战争 侵略国:_ 背景: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侵华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经过:黄海大战:致远舰管带_壮烈牺牲 辽东半岛战役:日本制造_ 威海卫战役:_全军覆没。 结果:签订_ 时间:_签字双方:中国:_ 日本:_ 内容:(1)_(2)_(3)_(4)_ 影响:_ 中国战败原因:根本:_ 主观:_ 客观:(1)_(2)_4、八国联军 起止时间:_至_侵华战争 侵略国:_、_、_、_、_、_、_、_。 背景: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 直接目的:_ 经过:大沽 廊坊(廊

4、坊狙击战 天津 北京 结果:签订_ 时间:_ 内容:(1)_(2)_(3)_(4)_ 影响:_5、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二)、抗争史1、虎门销烟 时间:_人物:_ 背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造成严重危害。 意义:(1)_(2)_(3)_2、太平天国运动 背景:_斗争目标:_兴起:_年,农民领袖_在_发动起义,建号_,起义军称_. 发展:(1)1853年,定都天京;后进行北伐和西征。 (2)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战役:青浦战役:领导者:_ _战役:击毙华尔 作用:反映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收复新疆 原因:19世纪六七十年代_和_妄图争夺新疆。 1865年_侵占新疆。 1871年_

5、侵占新疆的_。 经过:1875年,清政府任命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6年,以“_”的策略进军新疆; 1878年,收复了除_以外的整个新疆; 19世纪80年代,通过_手段收复_; 结果:1884年,在新疆设_。4、义和团运动 兴起 原因:_以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一些外国教会猖狂欺压中国人民。 时间:_地点:_ 性质:_ 斗争矛头:_ 发展: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_; 战役:廊坊狙击战 意义:在_方面发挥重大作用。5、抗日战争知识整合条 约项 目战争时 侵略国间内容 影响割地赔款通商口岸 其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五、【真题解析】1.【2006 山东】“鸦片流毒天下,若

6、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应是哪位大臣给皇帝的上书?A. 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李鸿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辨别能力,解答此题时,应首先弄懂题干中材料所表达的意思,即请求严禁鸦片。只要学生对选项中四位历史人物的事迹有所了解,即可选出答案A。2.【2006河南】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A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B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C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解析】本题构思巧妙,通过情景设置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辨别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题干中“1848

7、年”所处的时代背景(即: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前),认清实质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内容。 将四个选项设置的不同情景,与南京条约的内容对照,南京条约中并未开放北京、天津;当时香港岛已经割给了英国,清朝官员已无权治理;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商人才能够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因此选项ABD均可排除,答案是C。3.【2002吉林省】17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末,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并涌现出无数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请说出你知道的三位民族英雄或爱国将领的名字及相关的典型事件。从他们身上你应该学习什么精神?关的典型事件。从他们身上你应该学习什么精神?答:(1)郑成功收复台湾;渥巴锡率土

8、尔扈特部重返祖国;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或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率军抗英牺牲;陈化成坚守吴淞炮台,力竭牺牲;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冯子材率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左宝贵平壤战役中炮牺牲;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壮烈捐躯;丁汝昌宁死不降,自杀殉国等(任答三位即可)。(2)爱国主义精神(或英勇不屈的斗争;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精神等)【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归纳和运用能力。本题考查考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特别是对第(2)问,关于“他们身上你应该学习什么精神”的理解、归纳。本题又考查考生概括史料的能力,特别是对第(1)问,关于“典型事件”的归纳。只有正

9、确理解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的实质,才能正确分析和评价“他们身上你应该学习什么精神” 这一重大历史问题。六、【知识运用】(一)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题后括号内)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2.“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A.英德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3.割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条约是中俄( ) A.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天

10、津条约 D.改订条约4.1865年,派兵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的中亚国家是( ) A.英国 B.印度 C.俄国 D.浩罕国5.“洋枪队”头目美国人华尔是被我国哪一支军队在哪里击毙的?( ) A.关天培率领清军在虎门 B. 太平军在浙江慈溪 C.义和团在河北廊坊 D. 左宗棠率清军在新疆6.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日益腐朽没落 B. 英国率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C. 英国想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强国7.1900年6月,率领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侵略头子是( ) A. 华尔 B. 西摩尔 C.克林德 D.瓦德西8.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最多的是

11、(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9.在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文件上签字,出卖民族利益的清朝大臣是( ) A.弈訢 B.琦善 C.弈山 D.李鸿章1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 A. 清政府不与帝国主义合作 B.清政府公开对八国宣战 C.义和团的反帝斗争引起帝国主义恐慌 D.消灭清政府,瓜分中国11.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力主收复新疆的清朝大臣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纪泽 D.林则徐12.道光帝决定禁烟的主要原因是( ) A.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相信林则徐。 B.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道光帝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 C.中国人民强烈要

12、求禁烟。 D.鸦片的输入对清政府统治不利。13.台湾是在哪一条约中被日本占领的( )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4.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攻占过北京的是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B. C. D. 15.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没有统一的指挥 B.盲目排外 C.武器落后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16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B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投资办厂C给予日本巨额赔款D曾开新的通商口岸17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 )A严

13、禁中国民众成立或参加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B总理衙门成立C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在铁路沿线要地D外国公使驻扎在北京18(河北卷)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开始和全面加深的条约分别是( )A 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 B 中俄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C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D 南京条约辛丑条约(二)材料解析题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1877年,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第

14、二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 左宗棠进军新疆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是什么?(2)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最后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左宗棠收复新疆(除伊犁)有何历史作用?(4)伊犁当时还被谁占据?后来是怎样收回的?新疆设立行省是哪一年?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材料二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材料三 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他)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 (1)材料一中的“此日”是指何时发生的何事?“

15、公”是指谁? (2)为材料二郑观应诗中的“东沟、致远”加个注释,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炮震烟迷船掀侧”的情景。 (3)材料三中的“他”为何放弃了生的希望而选择了死呢? (4)根据当时的情况,有人认为“他”的举动可歌可泣,令人钦佩;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样的牺牲应该避免。你的看法是什么呢?2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

16、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 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谁?“果园的主人”指谁?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3)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4)西方列强一向标榜自己是来自“文明社会”的“文明人”,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何认识?(5)12月4日是该“夏宫”罹难纪念日,假如我们穿越了时光隧道作为火烧该宫的见证

17、人,你怎样用简练醒目的文字,富于感情的语言向世人报道这段历史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义和团民谣:“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材料二: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慈禧太后慌忙向外国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跑。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和约”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误国殃民”?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2)材料一中法、英、俄“心胆寒”“势萧然”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材料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的不足有哪些?(3)八国联军中的八国指哪些国家?它们何时开始侵略中国?(4)材料二反映了义和团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看,义和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5)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