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环境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289541 上传时间:2021-12-3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环境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XXXX环境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X环境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环境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XX环境综合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次第一章总 论1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2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3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4第一节 南疆概况4第二节 南疆城市发展规划8第三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13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点及配套条件16第一节 项目建设地点16第二节 配套条件16第四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18第一节 主要建设内容18第二节 建设规模18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20第一节 工程概况20第二节 叶尔羌综合整治工程20第三节 叶尔羌引水方案27第四节 工程量估算33第六章 环境保护和节能34第一节 环境保护34第二节节能

2、35第七章 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37第一节 组织机构37第二节 劳动定员37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39第一节 项目实施进度39第二节 项目建设管理40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2第一节 投资估算42第二节 投资估算42第三节 资金筹措及分年度使用计划43第十章 社会效益评价46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新疆喀什地区叶尔羌河流域管理局二、项目承办单位新疆喀什地区水利管理局三、项目拟建地址喀什地区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单位名称:喀什水利管理局2、资格等级:甲级3、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五、承办单位简介喀什地区水利局是一家位于新疆喀什地区的组织机构,注

3、册地址在克孜都维路号,所属行业为: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水利管理业、水利管理业、水利管理业。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资格。职责范围:综合开发和管理服务、营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人员构成:本单位现有干部职工23人,有职称的技术人员15人,其中中级以上6人;大专文化以上14人,中专文化5人。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一、研究的依据1、项目承办单位委托喀什管理局进行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委托书2、喀什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3、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4、喀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草案)5、国家有关的设计规范及法制、法规二、研究的范围1、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建设选址与

4、建设条件3、建设方案与建设规模4、工程技术方案5、环境保护与节能6、消防、劳动安全与卫生7、项目组织与管理8、实施进度计划与工程管理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结论本项目为喀什叶尔羌的境综合治理项目,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叶尔羌的淤造山工程、叶尔羌的岸工程、叶尔羌的水工程。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140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1772万元,其它工程与费用1136万元,预备费645万元,建设期的款利息447万元。项目投资的资金筹措渠道主要为:申请国家开发银行基础设施贷款7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7000万元。本项目实施后,将有效地扭转喀什

5、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比较相对滞后的落后局面,改善喀什地区的整体环境,极大地改善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旅游收入。同时,由于环境基础设施的完善,构筑了经济发展的平台,优化了投资环境,可以有效地带动当地的工业、农业和商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分析论证结果表明,本项目工程技术方案切实可行,社会效益显著,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 喀什地区概况喀什地区位于祖国西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全州东西宽约750千米,南北长535千米,总面积111794.03平方千米,总人口361.54万人(2004年末),其中城镇人口83.42万人。一

6、、经济发展状况和综合实力近年来喀什地区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进以大集团带动为重点的工业经济、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的农村经济和以招商引资培植大户为重点的民营经济,实现了全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107.9亿元,比“九五”末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7亿元,比“九五”末增长3.4倍,年均增长34.6%;实现财政收入8.0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02亿元,分别比“九五”末增长1.23倍和1.2倍,年均增长17.4%和17.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九五”末的2441元增加到现在的3961元,年均增长10.2%

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九五”末的5256元增加到现在的9012元,年均增长11.4%;各项存款余额45.5亿元,贷款余额38.6亿元,分别比“九五”末增长1.5倍和1.52倍。工业进程不断加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九五”末的44家发展到现在的105家,实现销售收入229.7亿元,利税16.9亿元,利润12.8亿元, 107个工业重点项目,蓄积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农业经济稳定增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培植、形成、壮大了瓜果、畜牧、经济林三大主导产业,重点培植了1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棉生产连年获得丰收。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服务业健康发展。二、产业结构和支柱产业近年来,全地区坚定不

8、移地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培植壮大第二梯队企业,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形成运输机械、林浆纸、畜禽、纺针织、精细化工、木业、农产品深加工等十大支柱产业。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农机配件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针纺制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已经形成,正在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第二支柱。农村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蔬菜、畜牧、经济林三大主导产业快速增长,旅游服务业日益繁荣。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7.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九五”末的28.8:53.3:17.9调整为11.5:74.5:14。三、城市化水平近年来,全地区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城市化建设,以全县城

9、市化水平由2000年的27.9%提高到2005年的37.8%。目前全地区城镇化进程正处在加速阶段,随着县域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转变,未来一段时间,会保持相对较快的城镇化进程。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近年来,全地区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投资力度,扎实推进城市化进程,重点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城市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高,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日渐增强。2002年提出了经营城市战略,先后吸引外资开工建设了金城广场、天然气工程、公交工程、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基建项目,提高了基础设施水平和城市品位。2003年全地区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开发区规划

10、编制,“十五”期间新建、改造城区道路24条;新增房地产开发建筑面积120.4万平方米;城市道路长度达到120公里,面积达到282.24万平方米,城市供水能力达到3.5万吨/日,城市供热面积达到136.7万平方米,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万吨/日,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35吨/日,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到833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5.4%,绿地率32%,人均公共绿地8.6平方米。五、经济发展优势和潜力(一)喀什地区具有以下发展优势:1、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喀什地区位于新疆南疆,位于边境,土地资源较为充足。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农产品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肉鸡、瓜果、蔬菜、粮食、棉花、

11、经济林六大产业链,特别是棉花资源得天独厚,喀什地区是全国棉花基地。良好的资源条件为大力发展食品、造纸、瓜果等加工业提供了有力的保证。2、具有独特的产业优势。喀什地区优势产业地位突出,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运输机械、浆纸、食品加工、纺织、热电、板材等产业体系,形成了较强的产业竞争力。其中,农业机械是全国性的加工制造基地,林浆纸及纸制品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喀什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轻型汽车、轮胎二期工程、工业布、3700纸机二期工程、碱回收项目、5万吨大豆分离蛋白、生猪宰杀、植物蛋白等11个总投资过亿元重点工业项目正加快建设。3、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全地区处于西南,边疆的发达经济带的重要腹地,特别

12、是青银高速公路贯通以后,区位优势更为明显,方圆300公里以内有2亿的人口规模。同时喀什地区将为区域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中心。4具有独特的人文优势。历史上名人辈出,像林则徐等名人。同时喀什地区民风淳朴。5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喀什地区将以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工业文化为载体,大力发展旅游业,因历史文化游等特色精品路线,把旅游业打造成新的主导产业。(二)喀什地区发展潜力:喀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县人代会批准。并据此提出“十一五”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70亿元,年均增长20%,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9:65:26;财政总收入21.9亿元,年均分

13、别增长22%和2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亿元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亿元,年均增长10.7%,城市化水平达到50%。六、地区金融环境近年来,喀什地区经济金融运行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快速增长为金融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金融呈现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不良贷款比例大大下降。截止2005年底,喀什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49亿元,比2004年增长5.4%,各项贷款余额38.79亿元,比2004年增长11.88%。第二节 喀什地区城市发展规划一、城市性质和规模1、城市性质:以工业、商贸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2、主要城市职能

14、和特色:1.)以服务于全国的农机生产为主导的具有一定区域影响的加工制造业。2.)区域物流、信息流集散地;3.)具有跨行政区域影响能力的中心;二、环境保护规划1.现状概况(1)城市空气环境喀什地区2002年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大气环境质量污染指数介于101-200之间,属于轻度污染。(2)工业污染源在喀什地区业污染源中,废水污染以县造纸厂、第二造纸厂为主;废气污染以县热电厂和县化工厂为主,应对以上单位进行重点治理。2.存在问题1)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增加。2)环境质量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水污染比较严重。城区建成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超标0.9倍。3)城市污水急需处理,以达到功能区

15、排放标准。4)生态破坏状况依然存在,突出表现为:水生态平衡严重失调。3、环保目标及环境分区(1)环保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生态破坏状况得到根本扭转。2)水环境质量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城市地下水水质达到类地下水质量标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100%,污水集中处理率为100%。3)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加强集中供热建设,城市热化率达到95%,城市气化率达到100%,城市垃圾日产日清,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达到100%,建成区环境噪声达标区达到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第三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一、喀什地区环境趋

16、势分析1、对环境保护不利的因素喀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将给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压力;原有污染尚未解决,环境管理又面临市场经济新的问题;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生活污染源逐渐上升为重要污染源,空气污染向煤炭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发展,噪声污染向立体发展,垃圾、农药化肥等污染呈扩大与加重趋势;环境保护的任务将越来越重。2、对环境保护有利的因素未来五年是喀什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时期,经济总量将持续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技术革新的加速,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工作逐步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快了产业产品结构调整,

17、推动了清洁生产工艺的开展,污染治理也取得一定经验,这些都为环保工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喀什叶尔羌的治理项目,旨在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推进喀什地区城市化进程,为当地各产业与社会各项事业特别是旅游观光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基本条件,并以此为契机,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可见本项目是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二、喀什地区自身发展的要求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喀什地区的档次和品味,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有利于促进喀什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喀什地区城

18、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对进一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加快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及招商引资、优化居民生活环境、加快经济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点及配套条件第一节 项目建设地点解放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喀什地区人口不断增加,叶尔羌河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出现断流、径的现象,而且由于植被的破坏,泥沙也越来越严重,喀什地区吃水的情况也越来越紧张,为了更好的智力叶尔羌河,现喀什地区水利管理局在叶尔羌河周边主要地区设下观测点,观测具体情况,根据具体情形进行相关决策。第二节

19、 配套条件一、地理位置及对外交通喀什地区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绵亘东西的喀喇昆仑山,东部为一望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是由稳定的塔里木盆地、天山、昆仑山地槽褶皱带为主的构造单元组成。印度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北冰洋的寒冷气流也较难穿透,造成喀什地区干旱炎热的暖温带的荒漠景观。而山区的冰雪融水给绿洲的开发创造了条件,形成较集中的喀什噶尔和叶尔羌河两大著名绿洲,喀什市城区的平均海拔高度为1 289米。二、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喀什地区处于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垠。土质较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土地资源十分丰富。水利资源:喀什地下

20、水的动储量约在5060亿立方米(包括上层滞水)。地下水径流主要补给是在洪积扇、冲积扇。各大河流在出山口后的砾质洪积物上大量渗漏,其渗漏量约占河水的30%以上,是平原区地下水径流形成的主要来源。地下水运动规模在上游扇形地上主要为补给形成区,至下游则为蒸发消耗区。气候特征是:喀什地区处在中亚腹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境内四季分明、光照长、气温年和日变化大,降水衡少,蒸发旺盛。夏季炎热,但酷暑期短;冬无亚寒,但低温期长;春夏多大风、沙暴、浮尘天气。第四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第一节 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经与建设单位协商,主要建设内容确定如下:1、叶尔羌河清淤造山工程2、叶尔羌

21、河引水工程3、叶尔羌河周围绿化工程第二节 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规模确定为:一、叶尔羌河清淤造山工程该工程包括自叶尔羌河淤泥外运工程。采用泵抽、深挖、推运等措施,工程量约100万立方。二、叶尔羌河引水工程叶尔羌河主要引自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其次夏季主要是山上的雪水和降雨量,河道全长约7.5km,年可引水300万m3。三、叶尔羌河绿化工程叶尔羌河周围种植胡杨林来用于防止风沙;种植沙棘,形成方块田型,用于防止水土、沙石的流失;或在淤泥周围种植水杉树等耐污泥的树,或种芦苇、茭白、蒲草等耐污泥的草,用于清淤泥。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第一节 工程概况1987年喀什地区人民政府在调整完善1980年编制的县

22、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开始规划大力治理叶尔羌河环境。随着喀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加快,城市建设步入了快车道。1997年由喀什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叶尔羌河综合治理详细规划,把叶尔羌河治理为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打造成集文化、旅游、休闲、居住、商业为一体的生态景区。流域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在宏观管理上实行“以洪济枯、以冬济春、以库济河、以叶济提、河泉互济、以井济河”的方针。形成各单位团结用水,分水上有章可循,用水秩序有条不紊的良好局面第二节 叶尔羌河综合整治工程一、清淤造山工程叶尔羌河泥沙清理是叶尔羌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多年未曾治理,叶尔羌河淤积

23、严重,已严重影响到叶尔羌河下游水资源饮用和叶尔羌河周围及喀什地区人民居住环境。叶尔羌河治理和植树防止沙土流失工程,首先对叶尔羌河中游进行了清挖治理。动用泥浆泵、推土机、挖掘机、铲运机投入到工程中。山上栽白杨、水杉树等耐污泥的树,或种芦苇、茭白、蒲草等耐污泥的草。植物吸收污泥中的氨、氮生长,污泥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生物质能,实现污染资源化。第三节 叶尔羌河引水方案本项目在叶尔羌河流经喀什部分南侧、西侧各建设一条宽50米的引水渠,在新外环路以外开辟一条环城河,使叶尔羌河流经环城河、引水渠与外部水系连接,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城区水系统。一、河道按挖沙、供水兼顾防洪的设计指导思想,设计引水流量5m3/s。河道

24、比降为1:500左右。河道断面宽浅式,宽20米,梯形断面,河深1.01.5m,下铺土工膜防渗。沿程间距200300m设滚水坝,形成可视水面,河道全长7.5Km。第四节 工程量估算工程量估算表如下图所示:项目工程量估算表序号工程内容要求工程量施工技术方案备注1叶尔羌河清淤100万m3泵、挖、推主要是上游,以确保中下游的用水2叶尔羌河喀什地区引水300万m3自引山上雪水、雨季降雨夏季主要是天上的雪水3叶尔羌河绿化22万m2栽植、铺装主栽胡杨、白杨、沙棘和能治理污水泥沙的植物第六章 环境保护和节能第一节 环境保护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

25、保护管理条例;3、新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二、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本项目建成后可以提高环境质量,主要污染源来自施工期间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施工工地扬尘和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粉尘对环境的污染。三、环境保护措施1、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物料、废料、渣土运输时,应遮盖或防护,避免物料散落,对运输线路周边环境带来的粉尘污染;2、施工用粉料应随时遮盖、防护,对工地进行喷洒降尘,避免扬尘污染;3、工程竣工后应及时对现场实施清理和恢复,不留废料、废渣和其他建筑材料; 4、对施工过程中损坏的路面、绿化应及时恢复;5、施工机械应采取适当措施,降噪或灵活安排施工时

26、间,避免夜间施工对工地周边居民的影响。6、选用排放达标、噪声较低的施工机械进行施工,以达到降低废气排放和降噪的目的。四、环境保护效益本项目为叶尔羌河喀什地区环境整治工程,将极大地改善城市中心区和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拉动周边的房地产开发、土地升值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保护和改善城镇环境的因素,其环保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道路环境改造,将缩短行车时间,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2、项目景区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可以降低行进车辆产生的噪声污染,减少废气污染,确保了喀什地区的用水质量和数量,促进喀什地区的快速发展。第二节 节能一、能耗本项目主要的耗能设备和设施为:1、施工机械;

27、2、供水管网中的设备与管道;3、供电系统的设备与线路。二、节能措施1、选用性能先进的节能型给水设备,给水设备应用变频技术对水泵转速进行自动调节,有利于降低设备能耗。2、选用PVC塑料管作为供水管道用材,管道内壁光滑,与通常使用的铸铁管材相比,大大降低了管壁对水流的摩擦阻力,有利于节能。PVC管材比铸铁管材耐腐蚀,降低了运营期的跑、冒、滴、漏,有利于节能、节水。3、选用S系列主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降低空载损耗,有利于节能。4、根据负荷计算合理选择导线截面,有利于降低线损,有利于节能。5、变配电系统中,采用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有利于节电。第七章 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第一节 组织机构新疆喀什地区叶

28、尔羌河流域管理处(局)成立于1958年,是一个集引水、灌溉、防洪、发电、水管、工程管理、科研、勘测、设计等于一体的流域管理机构,同时也是流域水利管理委员会决议的执行和监督机构。项目建设过程中,由喀什水利管理处成立工程指挥部,负责本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指挥部下设市政公用组、泥沙挖掘组、植被种植组。施工组织机构尽量安排今后参与管理的人员参加,以利于工程管理工作的连续性,指挥部组成人员如下:第二节 劳动定员一、工作制度项目年运行天数365天,人员年工作日 251天单班制,每班8小时二、劳动定员本着精干、务实、高效的原则,指挥部管理人员编制定员为23人。所需人员调剂解决或从社会招聘。劳动定员表序号单位

29、名称单位人员备注1总指挥人1进行决策2副总指挥人3筛选方案3公用组人7联系用具、贷款4泥沙挖掘人6挖掘方案选择5植被种植人6植被的选择种植合 计人23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第一节 项目实施进度为了使本项目尽早投入运行,应尽快着手前期准备工作和资金筹措,并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施工工期。根据目前项目进展情况和项目建设条件,拟定建设期为2年,2006年7月完成项目前期工作、资金筹措、施工图设计,2006年9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6月项目完工。具体进度安排如下表:进度实施进度表序号项目月 份24681012141618202224一可研及审批二资金筹措三施工图设计四土建施工五设备安装六竣工验收第

30、二节 项目建设管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管理,保证工程的顺利竣工。工程管理建议:1、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项目的投资建设活动采用先进的专业化项目管理模式,力求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地完成项目目标。为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和科学合理的施式,应专门成立项目管理组,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管理组对项目进展情况、资金的用途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该项资金发挥出应有的最大效益. 2、专户核算为了做到专款专用,建设单位应设立专用帐户,指派专人管理,从项目的立项申报、资金的概算、配套资金情况,到项目预算、项目完成资金决算等,进行全方位的定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明确职责,责任到人,确保项目的如期完成。3、实施招标为了确保专

31、项资金的正确合理使用,项目管理组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工程项目计划的整体安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全部项目应实行公开招标,确保采购物资设备的质优价廉,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4、项目建设过程管理控制为确保项目建设按期完成,并实现较高的质量及较合理的造价,项目应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专业的监理公司,对项目工程质量、工期与工程造价进行监理。5、施工单位的选择按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原则,项目应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选择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必须具有资信好、实力强、经验丰富等特点,同时施工过程要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6、设备采购按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原则,所需设备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进行采购。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

32、资金筹措第一节 投资估算一、编制依据1、交通部公路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和交通部交公611号公路工程估算指标;2、交通部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3、喀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4、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HGZ47-101-96);5、全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估算指标(1996年版);6、喀什地区材料预算价格资料;7、国家及当地现行有关费用标准;8、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二、估算说明1、建设单位管理费:按第一部分工程费用的1.5%计列。2、勘察设计费:按国家规定计取。3、工程监理费:按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1.2%计算。4、预备费:基本预备费计算基础为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与第二部分其它费用之和

33、,费率按5.0%。第二节 投资估算一、估算范围本工程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工程费用、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及安装工程费。二、固定资产投资估算经估算,本工程固定资产投资140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1479万元,设备购置安装费293万元,其他工程费用1136万元,预备费645万元,建设期的贷款利息447万元。第三节 资金筹措及分年度使用计划一、资金筹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共计14000万元,拟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7000万元,自筹资金7000万元。二、资金分期使用计划本工程分期投资使用计划及资金来源见下表:分年度投资计划及资金筹措表 单位:万元序号 名称 年度12合计一固定

34、资产投资84005600140001工程费用70634709117721.1建筑工程68874592114791.2设备与安装1761172932其他工程及费用68245411363预备费3872586454贷款利息268179447二资金来源84005600140001自筹4200280070002银行贷款420028007000三、借款资金偿还计划本项目长期借款7000万元,拟采用五年以上贷款期限的贷款,年利率为6.39%。借款当年按半年计息,还款资金由当地财政收入支付,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1、还贷资金来源及还款计划喀什政府决定设立偿债基金,专项用于偿还贷款本息。以喀什可供出让或转让的土

35、地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市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有关经营项目的经营收入作为贷款的还款来源,并将该部分资金列入同年度财政预算。资金于每次还本付息日20天前归集到偿债基金资金专户,用于借款人还本付息。若上述资金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时,由喀什财政补贴予以偿还。2、贷款担保和使用情况(1)保证措施1)由喀什政府建立偿债基金,其数额不低于每年应还贷款本息数,并以偿债基金专户中的存款作为贷款质押。2)由土地储备中心担保,以*县储备土地开发后的出让收益质押给开发银行;(2)资金运作贷款由喀什管理处承贷,喀什财政局在银行设立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政府审批,县财政局、银行监督使用。县政府成立贷款使用审批

36、委员会,按项目进度提报用款计划,经审批委员会批准后拨付。每半年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资金使用和还贷情况。县审计局每半年对项目进度、资金使用情况审计一次,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结果,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第十章 社会效益评价由于本项目为喀什地区叶尔羌河环境整治项目,故无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本项目不进行经济效益测算。本项目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项目的实施,将直接反映在喀什地区叶尔羌河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功能的完善和提高等方面,它对于带动和辐射周边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招商引资的力度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作用。2、喀什地区叶尔羌河水环境整治工程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城市中心区和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拉动周边的房地产开发、土地升值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