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手册XXXX.doc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5286289 上传时间:2021-12-31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9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手册XXX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质量手册XXX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手册XXX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手册XXXX.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代替Q/KF10L01-2003Q/KFKF布发xxx集团有限公司20110801实施20110715发布质量手册(第四版)受控版本编号: 持 有 人: Q/KF10L0-2011xxxxxx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63Q/KF10L0-201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辑委员会主 任: xxx副 主 任:xxx委 员:xxxxxxxxx编 制:xxx校 核:xxx标准化检查:xxx审 核:xxx批 准:xxx公司概况xxx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一九五二年,是中国xxx集团公司所属国有大型一类骨干企业。公司总部位于xxx,分场所(装配分厂)位于xxx市xxx区交界镇,距总部50公里。公司占地面积2168.8万

2、平方米,建筑面积27.82万平方米。公司现有员工总数3019人,工程技术人员285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107人。具有锻造、冲压、机加、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涂漆、电泳漆、装药、检测、总装、试验能力,生产、检验、试验等主要设备647台套,其中数控加工设备23台套。作为国家xxx科研、生产的大型企业,公司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走上了自主研发、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先后开发生产了xxx、xxx两大系列几十个品种。多项型号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获部级科技奖励28项,其中,xxx高新产品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申请专利105项,获得专利28项,

3、其中发明专利8项。子公司主要从事专用车、压力容器、化工设备的研发和制造,主要产品为高压罐车、常压罐车、厢式车、储罐、风电塔筒等,在国内专用车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地 址:xxx市xxx路xxx号邮 编:150030电 话:(xxx传 真:(xxx颁布令为了加强对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质量水平,适应公司质量管理面临的新形势,确保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根据GJB 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并颁布实施Q/KF10L0-2011质量手册(第四版)。质量手册具体阐明了公司质量方针,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公司质量管理体

4、系的文字描述,是指导公司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公司各部门及全体员工必须认真贯彻并严格遵照执行。本质量手册及其程序文件(第五版)、作业文件(第一版)实施之日起,原Q/KF10L0-2003质量手册(第三版)、程序文件(第四版)停止使用。凡公司的其它质量文件与此相抵触时,均应按此执行。此令 总经理:二一一年七月十五日管理者代表任命书根据质量管理工作的需要,经研究决定:任命xxx副总经理为公司管理者代表。其主要职责是: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2、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任何改进的需求。3、确保在整个公司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4、负责与质量管理

5、体系有关事宜的对外联络。 总经理:二0一一年七月十五日目 次1 范围11.1 总则11.2 应用22 规范性引用文件23 术语和定义24 质量管理体系34.1 总要求34.2 文件要求44.2.1 总则44.2.2 质量手册44.2.3 文件控制44.2.4 记录控制55 管理职责55.1 管理承诺5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65.3 质量方针65.4 策划75.4.1 质量目标7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85.5 职责、权限和沟通85.5.1 职责和权限85.5.2 管理者代表125.5.3 内部沟通125.6 管理评审125.6.1 总则125.6.2 管理评审输入135.6.3 管理评审

6、输出136 资源管理146.1 资源提供146.2 人力资源146.2.1 总则146.2.2 能力、培训和意识146.3 基础设施146.4 工作环境166.5 质量信息167 产品实现177.1 产品实现的策划17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18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18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197.2.3 顾客沟通197.3 设计和开发207.3.1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20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227.3.3 设计和开发输出22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237.3.5 设计和开发验证24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247.3.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257.3.8 新

7、产品试制267.3.9 试验控制277.4 采购277.4.1 采购过程277.4.2 采购信息28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297.4.4 采购新设计和开发的产品297.5 生产和服务提供30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30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32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327.5.4 顾客财产337.5.5 产品防护347.5.6 关键过程347.5.7 交付357.5.8 交付后的活动36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367.7 技术状态管理378 测量、分析和改进388.1 总则388.2 监视和测量408.2.1 顾客满意408.2.2 内部审核408.2.3 过

8、程的监视和测量41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428.3 不合格品的控制438.4 数据分析448.5 改进448.5.1 持续改进448.5.2 纠正措施458.5.3 预防措施46附录A程序文件目录48附录B作业文件目录50附录C质量手册管理52附录D质量手册所列部门与公司组织机构名称对照表56附录E产品生产流程图1、产品生产流程图257附录F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59附录G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60质量手册1 范围1.1 总则1.1.1 本手册规定了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用以证实其有能力稳定的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并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

9、进,旨在增强顾客满意,提高公司竞争实力和效率。1.1.2 本手册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覆盖了与公司质量管理有关的部门和生产现场,适用于公司军品形成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内、外部审核和评审的依据。其包括以下组织单元、场所及产品、过程或活动:a) 组织单元和场所包括:1) 总经理办公室;2) 经营计划部;3) 财务会计部;4) 人力资源部;5) 技术质量部;6) 生产调度部;7) 机动能源部;8) 物资管理部;9) 质量检验部;10) 技安环保部;11) 安全保卫部;12) 科技部;13) 研究所;14) 一0一分厂;15) 一0三分厂;16) 一0五分厂;17) 一0六分厂

10、;18) 机电设备公司;19) 装配分厂(位于xxx,距总部50公里)。b) 产品、过程或活动包括:1) xxx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2) xxx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1.2 应用为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和责任,GJB 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适用于公司军品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SO 9000 idt)GJB 9001B-2009 质量管

11、理体系 要求3 术语和定义3.1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GB/T 19000-2008,定义3.1.13.2 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GB/T 19000-2008,定义3.4.13.3 产品过程的结果。GB/T 19000-2008,定义3.4.23.4 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GB/T 19000-2008,定义3.4.53.5 关键过程(关键工序)对形成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注: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过程;加工难度大、质量不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过程等。GJB 1405A-2006,定义4.23.6 定型国家军工产品定型机

12、构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新型(含改进、改型、技术革新、仿制)军工产品进行全面考核,确认其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的活动。注:定型分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GJB 1405A-2006,定义3.374 质量管理体系4.1 总要求4.1.1 公司按照GJB 9001B-2009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4.1.2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全过程,包括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和改进有关的过程,产品实现是核心。4.1.3 对公司而言,其输入是顾客的需求,输出是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通过产品实现策划、实施、监视测量分析、采取改进措

13、施,形成一个PDCA动态循环的过程网络。4.1.4 明确过程之间的相互顺序和互相接口关系。公司产品实现所涉及的过程包括设计和开发过程、外包过程、采购过程、生产和服务过程、产品验证过程、监视和测量过程、产品防护和交付过程、不合格品控制、纠正与预防措施、文件与记录管理、人员培训、资源配置、质量信息管理、质量经济性、质量改进、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数据分析和统计技术运用等。4.1.5 为确保上述过程有效地运行和控制,确定对这些过程进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编制相应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包括标准中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4.1.6 投入必要的资金、人力、设备、设施等资源,提供必要信息,以支持过程的运行及实

14、施对这些过程的监视。4.1.7 规定对这些过程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的方法,了解、分析过程运行趋势及实现策划结果的程度,对过程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实现策划的结果,达到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4.1.8 接受顾客对质量监督,包括对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监督。4.1.9 对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进行识别、评审,批准后实施,并监督外包过程的执行。顾客要求时,外包过程应征得顾客同意。对外包的控制类型和程度应考虑:a) 外包过程对公司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的影响大小;b) 公司和供方对外包过程分担不同的职责;c) 按7.4要求评价和选择外包过程的供方。针对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委托外部组织进行

15、的设计、生产、检测、试验过程)由设计、生产、检验等部门负责识别;d) 公司对不具备研发生产能力的过程或产品实施外包;e) 对具备研发生产能力但不具有经济性或不满足其它需求的过程或产品实施外包;f) 公司外包过程主要有铸造、锻造过程或部分零部件加工等;g) 具体按Q/KF10LCX401-2011外包过程控制程序控制。4.1.10 依据产品的特点确定公司产品是否存在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工作过程,并在产品实现的策划中作出安排。具体按Q/KF10LCX701-2011产品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质量控制执行。4.2 文件要求4.2.1 总则公司

16、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a) 质量手册,涵盖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 程序文件,包括:GJB 9001B所要求的8个程序文件,为过程运行和控制所制定共39个程序文件;c) 为过程运行和控制所制定的作业文件32个;d) 质量体系运行所需的其它文件;e)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要求的记录。4.2.2 质量手册公司编制并保持质量手册,质量手册覆盖了GJB 9001B-2009的全部内容,是描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其规定与公司实际运行保持一致,质量手册内容包括: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b) 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c)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d) 质量手册的管理按

17、照附录C质量手册管理执行。4.2.3 文件控制4.2.3.1 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使用的文件是充分的、适宜的,防止使用作废或不适用文件。4.2.3.2 制定形成文件的程序,并规定以下内容:a) 文件在发布前得到批准;b) 必要时对文件评审与更新,再次批准;c) 文件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的识别;d) 文件的使用控制;e)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的控制要求;f) 外来文件识别,分发控制要求;g) 作废文件的保留、使用、标识控制;h) 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审签、工艺和质量会签、标准化审查控制;i) 确保图样、技术文件协调一致、现行有效的控制要求;j) 识别

18、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需要保存的文件,确定归档的方法。4.2.3.3 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的要求进行控制。4.2.3.4 文件控制按Q/KF10LCX402-2011文件控制程序执行。4.2.4 记录控制4.2.4.1 为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建立并保持符合要求的各项记录,并对记录进行控制。4.2.4.2 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并规定如下内容:a) 记录的收集、编目、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和处置所需的控制要求;b) 记录归档管理和提供借阅、使用控制要求;c) 供方提供的产品产生和保持的记录的控制要求;d) 其它所需的必要控制;e) 记录控制按Q/KF

19、10LCX403-2011记录控制程序执行。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总经理对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做出承诺,并通过以下活动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a) 任命管理者代表,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规定公司的组织机构和职责、权限;b) 通过各种方式、媒介向公司员工及时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树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思想,实现持续改进;c) 从公司发展方向和市场战略的高度,结合公司实际,确定公司总的宗旨和发展方向,制定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各部门根据相应的质量职责制定相应的质量目标;d) 按规定的时间间隔,主持管理评审,并根据管理评审的结果,对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作出

20、战略决策并提出改进措施;e) 确定公司组织结构,提供相应的资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实现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增强顾客的满意是公司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公司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都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在整个质量管理体系中始终贯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a) 公司进行质量策划、制定质量方针、确定质量目标等活动都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b) 在识别和确定产品质量要求、处理质量问题等活动中充分考虑顾客意见;c)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及与顾客沟通等方式,完整准确识别和确定顾客要求;d) 对顾客要求的识别和确定,不仅要注意产品功能的要求,还要注意

21、产品可靠性、可用性及使用过程中维修、保障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要注意顾客对质量体系要求、产品质量形成过程、设备的要求,包括信息方面的要求;e) 对识别和确定顾客要求,公司在内部充分沟通,使所有员工了解顾客的要求,并为实现顾客要求做出努力;f) 建立定期征求顾客对产品质量及其改进方面意见机制,按8.2.1的规定组织收集顾客对公司产品满意程度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实施质量改进。5.3 质量方针5.3.1 公司制定质量方针,由总经理正式批准发布,质量方针是:实行法制,系统管理;持续改进,体系有效;产品可靠,顾客满意。其含义为:a) 实行法制,系统管理 贯彻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体现现代质量观念;b)

22、持续改进,体系有效 按GJB 9001B-2009要求建立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寻求改进机会,按PDCA循环开展持续改进活动,确保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c) 产品可靠,顾客满意 以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5.3.2 总经理确保质量方针在公司内部进行沟通,使全体员工理解质量方针及其内涵,全员参与贯彻实施。5.3.3 每年对质量方针评审一次,必要时修订,确保其持续适宜性。5.4 策划5.4.1 质量目标5.4.1.1 公司的质量目标到2015年公司的质量目标是:a) 产品达到国内同类先进水平;b) 确保

23、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符合GJB 9001B-2009规定的要求,使体系运行质量逐年得到提高;c) 成品一次交验合格率不小于98%;d) 顾客满意度不小于96%;e) 无重大质量事故。5.4.1.2 质量目标的制定及管理质量目标的制定及管理要求:a) 质量目标在总经理的领导下,由管理者代表主持制定;b) 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可测量并符合公司质量方针的框架;c) 每年度根据阶段总体质量目标制定公司年度质量目标,由相关部门和生产单位分别展开分解并落实;d) 公司各单位定期对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质量目标是否能实现或有能力实现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的结果组织质量改进;e) 每年

24、依据质量方针对公司阶段性质量目标进行评审,确保其在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方面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f) 保持质量目标实施、评审和评价记录。5.4.1.3 相关文件Q/KF10LCX501-2011 质量目标管理程序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总经理应确保:为达到已确定的质量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进行全面策划并不断完善;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对顾客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特殊要求作出安排。5.4.2.1 按以下时机进行策划:a) 按照标准要求需建立、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b) 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发生重大变化时;c) 公司的资源配置、组织机构发生

25、重大变化时;d) 现有体系文件未能覆盖的特殊事项时。5.4.2.2 策划并决定需达到的质量目标及相应的质量管理过程,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活动,并做出相应的规定:a) 识别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资源配置;b) 对质量目标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审,寻找与质量目标的差距,确保持续改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c) 策划的结果(包括更改)应形成文件,并与质量管理体系其它内容协调一致,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5.5 职责、权限和沟通5.5.1 职责和权限总经理依据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对从事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执行和验证等工作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单位)及各类人员,规定其职责、权

26、限和相互关系,并形成文件。5.5.1.1 组织机构公司由总经理、总会计师、副总经理等组成最高管理层,最高管理层的每个成员均按职责权限的规定,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实施管理职责。公司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并规定其职责和权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见附录F,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见附录G。5.5.1.2 公司最高管理层的质量职责5.5.1.2.1 总经理的职责是:a) 坚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向公司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b) 组织制定、批准与实施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c)

27、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规定职责、权限,确保质量管理部门独立行使职权;d) 为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提供充分的资源;e) 任命管理者代表;f) 主持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g) 对最终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负责,组织处理重大质量问题;h) 从顾客利益出发,与顾客或其代表建立沟通渠道,及时通报产品发生的质量问题,确保顾客能够获得产品质量问题的信息。5.5.1.2.2 质量副总经理(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a) 协助总经理主管质量工作,代表总经理行使质量管理职权;b) 参与制定质量方针,组织实现质量目标;c) 负责质量认证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

28、审核;d) 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改进的需求;e) 组织处理严重质量问题;f) 确保在整个公司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g) 负责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对外联络。5.5.1.2.3 生产副总经理的职责是:a) 负责协助总经理实施管理承诺,参与制定质量方针,组织主管部门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展开/分解和落实公司的总体质量目标;b) 宣传并贯彻执行有关质量方面的法规、制度,确保公司员工增强对顾客要求的意识;c) 按合同规定的要求组织生产,组织贯彻执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制度与规范,确保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d) 对生产计划的实施、生产组织的有效性负责;e) 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

29、问题,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确保其过程的有效性,组织进行生产过程的质量改进。5.5.1.2.4 人力资源副总经理的职责是:a) 负责协助总经理实施管理承诺,参与制定质量方针,组织主管部门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展开/分解和落实公司的总体质量目标;b) 宣传并贯彻执行有关质量方面的法规、制度,确保公司员工增强对顾客要求的意识;c) 根据质量方针和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组织进行合理的岗位能力设计、岗位定员、人事调配,确保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d) 批准公司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落实各类人员培训与考核工作,监督检查各部门、单位培训计划的实施效果。5.5.1.2.5 采购副总经理a) 负责协

30、助总经理实施管理承诺,参与制定质量方针,组织主管部门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展开/分解和落实公司的总体质量目标;b) 宣传并贯彻执行有关质量方面的法规、制度,确保公司员工增强对顾客要求的意识;c) 批准公司年度采购计划,并组织实施;d) 负责组织对供方的评价;e) 对采购产品质量负责。5.5.1.2.6 检验副总经理的职责是:a) 负责协助总经理实施管理承诺,参与制定质量方针,组织主管部门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展开/分解和落实公司的总体质量目标;b) 宣传并贯彻执行有关质量方面的法规、制度,确保公司员工增强对顾客要求的意识;c) 组织产品过程的检验、试验及最终产品的检验与试验,对

31、检验结果负责;d) 对理化计量及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负责。5.5.1.2.7 设备副总经理的职责是:a) 负责协助总经理实施管理承诺,参与制定质量方针,组织主管部门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展开/分解和落实公司的总体质量目标;b) 宣传并贯彻执行有关质量方面的法规、制度,确保公司员工增强对顾客要求的意识;c) 批准公司年度设施设备的购置与维修保养计划;d) 组织设备的采购与维修保养等管理工作。5.5.1.2.8 科研技术副总经理的职责是:a) 负责协助总经理实施管理承诺,参与制定质量方针,组织主管部门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展开/分解和落实公司的总体质量目标;b) 宣传并贯彻执行有关

32、质量方面的法规、制度,确保公司员工增强对顾客要求的意识;c) 负责组织产品设计和开发,批准设计文件,确保设计和开发过程受控,对产品设计的质量负责;d) 负责组织产品工艺设计、工艺改进,领导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鉴定推广工作;e) 负责组织分析、解决产品设计、研制、生产过程中重大技术质量问题;f) 负责公司标准化工作;g) 负责组织产品鉴定、定型工作。5.5.1.2.9 经营副总经理的职责:a) 负责协助总经理实施管理承诺,参与制定质量方针,组织主管部门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展开/分解和落实公司的总体质量目标;b) 宣传并贯彻执行有关质量方面的法规、制度,确保公司员工增强对顾客要求

33、的意识;c) 根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组织制定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d) 负责公司组织结构的设计,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实施;e) 组织建立健全公司各项管理制度、标准,并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保持一致。5.5.1.2.10 总会计师的职责是:a) 负责协助总经理实施管理承诺,参与制定质量方针,组织主管部门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展开/分解和落实公司的总体质量目标;b) 宣传并贯彻执行有关质量方面的法规、制度,确保公司员工增强对顾客要求的意识;c) 负责对公司资源配置各环节提供资金保证;d) 组织开展公司质量经济性的分析活动;e) 根据产品质量经济性的变化趋势,提出改进建议。5.5.1.3

34、 公司各部门及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见Q/KF10LCX502-2011各部门各类人员质量职责及本手册有关条款的规定。5.5.2 管理者代表经公司总经理任命,由主管质量副总经理担任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和权限见本手册管理者代表任命书。5.5.3 内部沟通5.5.3.1 内部沟通方式公司应建立以下内部沟通过程,确保信息准确,及时传递,达到相互了解,确保对质量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主要沟通方式是:a) 通过文件、各专业例会、协调会、培训、电视录像等进行沟通和交流;b) 公司通过内部通讯网络(内线电话、OA办公系统)进行日常沟通;c) 通过总经理办公会议、党政联席会议作为公司决策层的沟通方式;d) 通过

35、中层干部例会作为最高管理层与各单位的沟通方式;e) 在紧急或非正常情况下,临时召开会议等形式进行内部沟通。5.5.3.2 内部沟通内容 内部沟通包括如下内容:a) 与产品有关的,如顾客要求、法律法规要求、顾客满意程度等相关的信息;b) 与体系有关的,如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评审、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等相关的信息;c) 与过程有关的,如产品实现、采购过程等相关的信息。5.5.3.3 相关文件Q/KF10LCX503-2011 内部沟通管理程序 5.6 管理评审5.6.1 总则5.6.1.1 公司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5.6.1.2 总经理主持管理评

36、审工作。5.6.1.3 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组织制定管理评审计划和各项准备工作。5.6.1.4 质量管理部门是管理评审的归口管理部门。5.6.1.5 各责任单位负责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并按评审结果制定并实施纠正或预防措施。5.6.1.6 管理评审每年进行一次(两次评审的时间间隔不超过十二个月)。当社会环境、市场需求、公司内部组织机构等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持续被顾客投诉时,经总经理决定适当增加管理评审频次。5.6.2 管理评审输入管理评审输入包括以下方面内容:a) 内审、第二方及第三方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b) 顾客信息反馈;

37、c) 过程的绩效和产品的符合性;d)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e) 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f)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变更;g) 来自各方面的改进建议;h) 质量经济性分析。5.6.3 管理评审输出5.6.3.1 质量管理部门根据管理评审结果编写管理评审报告,作为管理评审输出。5.6.3.2 管理评审的输出包括以下方面内容:a)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质量的改进;c) 资源的需求。5.6.4 管理评审实施与验证根据管理评审发现的问题,各责任单位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改进,质量管理部门按要求组织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5.6.5 相关文

38、件Q/KF10LCX504-2011 管理评审程序6 资源管理6.1 资源提供 为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达到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公司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质量信息资源等。6.2 人力资源6.2.1 总则公司对从事影响产品符合性工作的人员进行适当的教育、培训,使之技能、经验满足岗位要求。6.2.2 能力、培训和意识6.2.2.1 人力资源部门对从事影响产品符合性工作的人员规定相应岗位的能力要求,以招聘或适当的培训来满足规定的要求。6.2.2.2 人力资源部门编制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6.2.2.3 各部

39、门负责编制本部门员工培训计划,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及考核或参加公司统一组织的培训及考核。6.2.2.4 通过教育、培训,使员工意识到所从事的质量活动对满足顾客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和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促使其立足本岗位,积极投入参与质量管理,为实现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尽心尽力,做出贡献。6.2.2.5 建立并保持员工教育、培训、经历和岗位技能认可的记录和档案。6.2.2.6 对各级管理者以及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人员应按以下时间间隔进行规定的质量管理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考核:a) 中层以上干部、经营管理人员及从事质量管理人员培训间隔时间不超过两年,需要时随时培训;b) 专业技术人员应每年进

40、行一次专业技术知识、质量知识等方面的培训。c) 对关键特殊过程操作人员、内审人员、检验人员、试验人员、产品保管人员培训间隔不超过两年,需要时随时培训,并持证上岗;d) 国家规定必须进行资格评定的人员按规定进行培训。6.2.3 相关文件Q/KF10LCX601-2011 人员能力及培训管理程序6.3 基础设施6.3.1 计划部门负责基础设施管理,制定建筑物、公司内道路、设备的维修和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6.3.2 设计、工艺部门负责提出生产线平面布置以及对厂房、生产设备和环境的要求。6.3.3 设备部门负责编制设备的购置、自制计划,负责设备的采购、调拨、报废鉴定、回收、更新改造及新设备的验收、安装

41、、调试;负责设备的周期检测(鉴定),编制设备的维修、保养及改造计划。6.3.4 运输部门负责编制运输工具的购置及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6.3.5 使用单位负责本单位设施与设备的维护与保养。6.3.6 基础设施的内容包括:a) 工作场所(办公场所、厂房及厂内道路等);b) 过程设备(设备、车辆、计算机及网络等);c) 辅助设施(办公用品、通风、采暖和通讯等)。6.3.7 责任单位识别、提供并维护本公司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要的设施,其内容是:a) 生产用厂房等建筑物及过程设备和相应的水、暖、电、气设施由主管副总经理组织计划、设计、工艺、设备、生产等部门根据产品的需要加以确定。设计和工艺部门形成厂房与

42、生产线平面布局的文件,对厂房、过程设备和相应的设施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计划部门委托建筑工程设计/施工部门根据要求进行厂房设计/施工,并按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规定及合同要求进行厂房建筑图样审签和施工质量(包括基础设施安装)验收。设备部门负责根据厂房平面图设计和工艺文件规定组织采购过程设备,并严格按设备技术要求作好设备进货检验和验收工作,进行设备安装调试;b) 支持性服务设备,由计划部门确定并由设备部门负责安装,必要时,可外委施工,以满足使用要求;c) 工作场所及办公设施的确定由计划部门提出方案,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6.3.8 基础设施验收合格后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台帐,并由使用部门接收签字,方可

43、投入使用;由使用部门进行日常维护、保养;验收不合格的基础设施由相关部门退货或整改,并记录处理结果。6.3.9 建筑物(厂房、办公楼、库房等)的维护由计划部门负责确定并组织实施;过程设备和水、暖、电、气等相关设施的维护由设备部门负责管理,各生产单位配合完成;支持性服务(如运输、通讯等)由相关部门进行维护维修。6.3.10 对符合报废要求的基础设施由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送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后,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实施报废;报废的基础设施应作出报废标识,并及时撤离使用现场。6.3.11 相关文件 Q/KF10LCX602-2011 设备管理程序 6.4 工作环境6.4.1 工艺部门会同生产部门、

44、技安环保部门根据产品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定影响产品、过程的环境因素,如噪声、温度、湿度、照明、清洁度、防静电等,确定涉及安全健康等因素,如粉尘、烟雾、震动等。6.4.2 各有关部门和生产单位根据工艺文件或其它专用控制文件的规定,对生产工作环境进行管理和控制,必要时对环境参数进行监测和记录。6.4.3 生产部门和技安环保部门应对工作环境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以保证其符合规定要求。6.4.4 保持监视、测量、控制和改进措施的记录。6.5 质量信息6.5.1 总经理负责组织重大质量问题信息处理。6.5.2 质量副总经理负责组织严重质量问题信息处理,并协助总经理组织处理重大质量问题信息。6.5.3 质量管理部门是质量信息中心,负责质量信息的归口管理工作,对质量信息进行收集、登记、传递、处理和保存。6.5.4 设计部门负责向信息中心传递有关科研产品设计、试制、试验的质量信息,负责研制阶段质量信息的记录、统计、分析、处理、报告及归档。6.5.5 工艺部门负责向有关单位传递工艺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其他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