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doc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285337 上传时间:2021-12-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2020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道德模范,指的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在中国古籍中,最早是把道与德两个词分开使用的。道表示道路、以后。道德一词起源于道德经,在拉丁语的摩里斯(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引申其义,也有规则、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以下是小编分享的2020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0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全国助人为乐模范马旭马旭,女,汉族,1935年3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军区武汉第七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马旭是我国空降兵部队第一代女空降兵,服役时浴血沙场、精忠报国;年届50岁时,潜心科研,研制出充气护踝等发明专利,享有军

2、中居里夫人美誉;60岁离休后,悬壶济世,为贫苦百姓义诊;人到暮年时,更是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无偿捐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被誉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2018年9月13日,马旭和老伴在家乡黑龙江省木兰县教育部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银行转账第一笔300万元捐赠款。由于老人年事已高,转账金额太大,银行工作人员担心老人受骗报了警。正是因为这个美丽的误会,大家才得知马旭为家乡捐赠巨款的感人故事。马旭和老伴离休后,长期住在部队旁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并开辟菜地种植蔬菜。两间低矮的砖房里,用的是几十年前的老家具,摆满了书报和几十年来的学习资料。他们从不买衣服,几乎不去商场,平时从节省一滴水、一粒米做起,有钱舍不得

3、用,有条件不知道享受,甚至被笑话成最抠门的人。然而,他们坚持用几十年时间,从牙缝里节约下一分一角,加上两人的科研成果奖励,最终凑成1000万元巨款,全部用于家乡的教育事业。2019年4月,马旭夫妇将第二笔700万元捐款汇往家乡,完成了捐款心愿。马旭14岁参军,先后被授予解放奖章、胜利功勋荣誉章。1956年,她到原武汉军区总医院工作,20岁刚出头就是科室的技术骨干。1961年,组建空降兵部队时,马旭参加跳伞卫勤保障工作,凭着过硬的跳伞技术,成为第一代跳伞女兵,被称为军中花木兰。年届50岁时,马旭投身科研。为解决伞兵着陆时易损伤这一世界性难题,马旭和老伴查阅大量资料,结合跳伞实践,研制出充气护踝和

4、单兵高原供氧背心,均获得国家专利。马旭夫妇离休后,又一起运用从事军医工作积累的医学知识,发挥余热,为贫苦百姓义诊,家门口经常出现天不亮就排起长队的景象。马旭当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获湖北省荆楚楷模等称号。2020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XX同志是XX县国税局北周庄分局副局长,他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廉洁奉公,无怨无悔,以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奋踏实的工作、清廉简朴的作风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曾多次受到市局嘉奖,两次被评为全市国税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20xx、20xx年度获得XX县国税局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一、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多年以来,他从最基层干起,工作中,他无论做什么工作,担任何种主

5、角,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别人认为无事可干的岗位,他总是觉得有干不完的工作,而且干得有声有色。每一天,他总是把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为的是给税务人员带给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为的是给纳税人留下好的印象。生活中的他注意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比如说收集一些因打印或复印有问题的纸张,用于打印临时性的不需存档的各类资料,全年累计收集的这类纸张就达三百张。近年以来的税收征管改革对税收业务的要求都较高,应对繁琐复杂的税务知识,XX同志没有畏惧、后退,他勤奋刻苦,谦虚谨慎,抓紧一切时间,一切机会学习。严于律己,用心主动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学习任务,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精神,不断提高

6、自身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觉悟。在学习中对于不懂的问题或者遇到难题时,他便主动去向其他同志寻找帮忙。一次不懂再问,第三次,第四次直到彻底清楚为止。他从不懈怠,始终怀着较强的事业心和职责感,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提高对风险企业管理的潜力和水平,他经常废寝忘食地钻研税收业务问题,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学习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还利用网络下载相关税收政策和有关的操作规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日常管理中遇到政策业务问题时,及时翻阅有关的文件,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二、廉洁自律的清税官。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廉政则灵-XX同志深谙这个道理。由于与纳税人长期打交道,靠他诚信的服务,与大家建立起

7、朴素的感情,一些纳税人为了表达心愿,主动带给一些好处,被他一次次地谢绝了。在日常工作中,他也经常遇到同学、朋友打招呼的状况,在任何状况下,他总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去帮忙解决,并不因为是同学和朋友而忘记原则。个性是在处理一些朋友吃请的问题上,如果自己明白与工作有关系的饭桌,总是婉言相拒。对一些确实不贴合政策规定与工作要求的涉税事项,都能够主动与同学、朋友取得联系,解释税法规定要求,说明不能办理的原因。工作中,他经常用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这句话告诫自己,拒绝吃请已无计其数,用实际行动维护了国税干部在人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三、换位思考的服务官。工作中,XX同志经常深入纳税户调查研究,宣传政策,义

8、务辅导纳税人进行帐务处理,努力融洽征纳关系。在日常税收管理中,他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将办税人员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切实做好税收服务工作。他认为,当前企业财务人员工作量大,需要应用的各种税务、财务软件较多,另外还要对口财政部门、地税部门等。在与财务人员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主要采取以下服务方式:一是提醒服务,提醒新纳税户按时申报,提醒税负偏低的企业自查自纠。二是对企业做好辅导服务,辅导企业按规定期限、规定要求上报纳税资料,避免因工作繁忙给纳税人增加不必要的往返麻烦。为掌握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他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料,综合分析行业总体税收状况,具体分析企业相关纳税状况与其销售收入实现利润等指标的对应关系,做

9、到三比较。一是将纳税人当期涉税指标与历史指标比;二是与同行业的涉税指标比;三是将实物库存与帐面记录比,分析测算纳税人实际纳税与应纳税额的差距,找出问题,严格遵照应征不漏,应免不征的原则,做到依法征收,确保了征管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四、充满真情的爱心人。XX同志不仅仅业务上百炼成钢,而且始终如一地持续着对困难群体关爱,服务社会的真情。逢年过节,他都会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经常为困难户搭建猪舍、羊棚,送去农药化肥,资助其孩子上学等。在得知XX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捐款600多元钱,并交纳特殊党费1000元。在那些日子里,XX同志一下班就投入到社区的抗震救灾活动中,成为一名名符其实的

10、社区编外工作人员。在得知社区内一位同志赴XX参加抗震救灾工作后,家中老小需要照顾时,他就招呼自己的家属承担帮忙接送小孩来回学校的义务。在得到社区赞评时,他说:虽然我不能去一线,但我能够为去一线的同志带给一些帮忙,让他们在前方更安心帮忙灾区建设,我心里特好受。多年以来,XX同志始终把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作为奉献之本,在爱心活动中体现税务干部的质朴和礼貌,彰显税务干部的素质和风格。事情虽小,但就是在这平凡的小事中,却透视出一个普通税官的高尚情操,他勤勉朴实,宽厚善良的拳拳爱心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每年考核他都会获得高分,每次测评他都被人们称颂。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看到一名当代优秀

11、税官的风范。2020道德模范人物事迹简介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张富清张富清,男,汉族,1924年12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原副行长。张富清在新中国成立前入伍,出生入死、保家卫国,以赫赫战功为中国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复员转业后,主动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生活,克己奉公、为民造福。60多年来,他深藏功名、尘封功绩,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1948年3月,张富清光荣入伍,成为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一名战士。他先后参加了壶梯山、东马村、临皋、永丰等战役。每一次战斗,他都是突击队员,先后炸毁敌人四座碉堡,是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其中在永丰战役中,他带

12、领突击组与敌人近身混战,一颗子弹从头顶飞过,头皮受伤,继续作战,打退敌人数次反扑,孤军奋战持续到天明,夺取敌人碉堡两个,缴获机枪两挺。张富清在解放大西北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二等功各一次、团一等功一次,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1955年初,张富清面临复员转业。他打听到,湖北最艰苦的地方是恩施,恩施最偏远的地方是来凤,他二话没说,便把工作地选在了来凤,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张富清刚到来凤城关粮油所工作时,几乎每天都不能按时回家吃饭,加班是经常的事。上世纪60年代,张富清任三胡区副区长,国家开展精简退职工作,他首先动员妻子孙玉兰辞去

13、三胡供销社公职,减轻国家负担。大儿子遇到一个到恩施市工作的报考机会,张富清动员儿子放弃,下乡到万亩林场当知青。1975年,张富清调到来凤卯洞公社担任革委会副主任,主动下到最偏远的高洞片区,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80年代初,张富清到建行工作后,白手起家,盖起了办公楼,开展拨改贷业务,由他经手放出的贷款,没有一笔呆账。为了给国家节约开支,他在做白内障手术时选择最便宜的晶体。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让子女们安心工作,88岁时高位截肢后,张富清靠着假肢和支架重新站了起来。95岁高龄的他,至今仍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看新闻联播节目。从复员转业的那天起,张富清就封存所有战功记忆,包括对子女也只字不提。60多年深藏功名,淡泊名利。直到2018年底,来凤县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时,张富清才拿出尘封64年的勋章、报功书、立功证等军功证明。张富清荣获时代楷模、湖北省荆楚楷模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