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临床医学专业).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275693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临床医学专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临床医学专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临床医学专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临床医学专业).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化学课程标准所属系部:基础医学部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一、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化学既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又与其它基础医学课程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化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生化知识解释临床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采取的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沟通和团结协作的能力。(二)设计思路围绕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后续课程和基层医疗岗位实际工作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合理取舍生物化学教学内

2、容,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物质代谢、基因信息传递和专题生化等四大模块共十二个章节。临床医学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课,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38学时,实验10学时。二、课程培养目标(一)知识目标1.系统掌握人体的物质组成、正常的物质代谢和基因信息传递的过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2.熟悉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3.了解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二)能力目标1.能灵活运用生化知识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病因、阐明发病机理及制定疾病防治措施;2.能测定常用临床生化项目,并能分析其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意义,为后期临床专业课的学习及医学诊疗技术的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三)素质目标1.注重职业素质

3、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医德医风;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团结协作的整体观念。三、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序号教学项目教学任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教学设计建议课时一生物化学概述1.生物化学发展简史2.生物化学研究内容3.生物化学与医学关系1.掌握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2.熟悉生化与医学的关系;3.了解生化的发展简史。1.能理解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密切联系。2.能熟练掌握用于测定临床生化指标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通过病例导入新课,使学生明白生化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热情。1(理论)2(实践)二

4、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3.蛋白质的理化性质4.蛋白质的分类1.掌握蛋白质各级结构的特点及理化性质;2.熟悉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及其特点、氨基酸的分类;3.了解蛋白质的分类。1.根据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和理化性质,能用醋酸纤维薄膜作为支持物来分离血清中各种蛋白质,并根据电泳图谱的类型对临床疾病进行诊断。2.能理解蛋白质分子的正常结构,并能解释蛋白质分子结构异常导致的疾病。1.通过病例导入新课2.课程内容: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3.总结3(理论)2(实验)三酶1.概述2.酶催化作用的特点3.酶的结构与功能4.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1.掌握酶催化作用的特点、酶

5、的活性中心及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2.熟悉同工酶、变构酶、酶原激活及其生理意义;3.了解酶催化作用机制的诱导契合假说。1.能根据酶的结构与功能,解释酶原的激活以及酶原异常激活导致的疾病,如胃溃疡、急性胰腺炎。2.能用同工酶谱对疾病进行诊断。3.能理解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并能依此解释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原因及救治方法、高温灭菌机理等。1.通过有机磷农药中毒导入新课2.教学内容:酶的概述、酶催化作用的特点、酶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3.小结4(理论)四生物氧化1.概述2.生物氧化过程中水的生成3.ATP的生成1.掌握氧化磷酸化的概念,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部位及影响因素

6、;2.熟悉呼吸链各组分的排列顺序和作用;胞液中NADH的氧化3.了解其它氧化体系1.能将生理学的肺呼吸与生物化学的细胞呼吸作为整体联系起来。2.能理解呼吸链各组分的作用,并说出呼吸链组分提取物作为临床缺氧治疗的机理。3.能根据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方式及影响因素,解释CO、氰化物中毒以及减肥药的机理。以人的呼吸导入细胞中的生物氧化的概念、ATP的生成过程以及影响因素。2(理论)五糖代谢1.概述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3.糖的分解代谢4.糖异生5.血糖1.掌握糖分解代谢和糖异生的特点及生理意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过程、血糖的来源与去路;2.熟悉高血糖与低血糖的原因3.了解糖的种类及生理功能。1.能说出

7、糖酵解的大致过程及导致机体产生大量乳酸的生理和病理因素。2.能理解糖有氧氧化是机体获能的主要方式,并能说出若糖有氧氧化异常而导致的疾病。3.根据磷酸戊糖途径,能解释蚕豆病的机理及注意事项。4.理解糖异生的意义,能说出糖异生不能进行的原因和后果。5.能根据糖原合成和分解的过程,解释糖原累积病的机理。6.能根据糖的合成与分解代谢,解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7.能够熟练运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血糖浓度,能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出现的偏差,并能说出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以剧烈运动肌肉酸痛和乳酸酸中毒引入糖酵解的过程、特点及意义;以蚕豆病引出磷酸戊糖途径,并介绍蚕豆病的症状,和学生一起分析得出预防措施;先出示糖原累

8、积病的病人图片,激发学生好奇心,再讲授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过程,解释糖原累积病的机理和分型,最后总结糖原代谢的掌握要点;以糖尿病导入血糖这部分内容,在阐明胰岛素降血糖的机理的同时,复习糖代谢的所有内容。6(理论)2(实践)六脂类代谢1.概述2.血脂与血浆脂蛋白3.甘油三酯的代谢4.磷脂的代谢5.胆固醇的代谢1.掌握血脂的组成、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合成部位及生理功能,甘油三酯的分解及胆固醇的合成;2.熟悉甘油的代谢、胆固醇的酯化、甘油磷脂的代谢;3.了解鞘磷脂的代谢。1.根据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及代谢,解释高脂蛋白血症产生的原因。2.理解甘油三酯的代谢,能说出在营养过剩或不足时机体变胖或变瘦的

9、的过程,并能解释酮症酸中毒的机理。3.知道磷脂的分子组成,能理解其在血浆脂蛋白构成中的作用。4.根据胆固醇合成的过程,能理解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用药机理。以高脂血症引入血浆脂蛋白的代谢过程,各种脂类的代谢就此展开,最后在和学生一起分析高脂血症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4(理论)七蛋白质分解代谢1.蛋白质的营养作用2.氨基酸的一般代谢3.氨的代谢4.氨基酸的特殊代谢1.掌握氨基酸的分解代谢的类型及氨的来源、转运和去路;2.熟悉蛋白质营养作用、氨基酸的特殊代谢途径;3.了解氨基酸的消化吸收。1.能根据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说出混合氨基酸输液应用于术后病人的原因。2.能说出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生成游离氨在肝内合

10、成尿素的大致过程,并能解释高血氨导致肝昏迷的发病机理。3.根据芳香族氨基酸的正常代谢,说出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和尿黑酸尿症产生的原因。4.能够熟练地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ALT的活性,能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出现的偏差,并能说出其临床意义。以肝性脑病导入新课,以氨基酸的一般代谢为授课重点,最后再总结三大物质代谢之间的联系。4(理论)2(实验)八核酸结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1.核酸的化学组成2.DNA的结构与功能3.RNA的结构与功能4.核酸的理化性质5.核苷酸代谢1.掌握DNA二级结构特点、三种RNA的结构特点与功能以及核酸的理化性质;2.熟悉核酸的化学组成和核苷酸的代谢过程、核酸理化性质;3.了解

11、核酸理化性质在基因诊断治疗中的应用。1.认识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及核酸的理化性质,能理解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对疾病进行诊断和基因治疗。2.根据核苷酸的代谢,能解释抗癌药物的机理、痛风产生的原因及临床用药。3.能通过熟练操作离心机,能提取酵母中的RNA,并能协作分工对其组分进行鉴定,以加深对分子生物学的理解。1.以核酸营养品、痛风病导入新课2.教学内容:核酸的化学组成;DNA的结构与功能;RNA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理化性质;核苷酸代谢。3.总结4(理论)2(实验)九基因信息传递1.DNA的生物合成2.RNA的生物合成3.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掌握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特点;2.熟悉中心法则的过程及抗生素

12、、干扰素等临床用药的作用机理;3.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1.通过学习DNA的合成,能解释酶和蛋白因子抑制剂的抗肿瘤机理及逆转录病毒的致癌机理。2.根据转录的过程,能说出抗结核药利福霉素的作用机理。3.能说出蛋白质合成的大致过程,并能解释抗生素的抑菌机理。以临床抗肿瘤药物导入新课,在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中讲解各种酶及蛋白因子的作用。4(理论)十水和电解质代谢1.体液2.水平衡3.电解质平衡4.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1.掌握体液含量和分布、水的来源与去路及电解质的平衡;2.熟悉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1.根据体液的含量和分布,解释水肿和水中毒的产生原因。2.理解电解质平衡的特点,能说出电解质平衡紊乱导

13、致的异常体征。以水盐代谢紊乱引起各种的各种病症导入新课。2(理论)十一酸碱平衡1.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2.酸碱平衡的调节3.酸碱平衡失调1.掌握三种酸碱调节机制;2.熟悉酸碱调节的过程;3.了解引起酸碱失衡的原因。能理解酸碱平衡调节的机制,能说出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和常见原因。创设酸碱中毒的情景,引入酸碱平衡的机制与治疗。2(理论)十二肝胆生化1.肝的物质代谢特点2.肝的生物转化作用3.胆汁酸代谢4.血红素代谢1.掌握肝生物转化作用、胆汁酸作用以及胆红素在肝内的转化;2.熟悉胆汁酸和胆红素肠肝循环、黄疸的类型。1.能理解肝生物转化的解毒和致毒作用。2.能根据胆汁酸的代谢,解释胆结石产生的原因。3.

14、通过对胆红素代谢的学习,能解释三种类型黄疸产生的原因。以胆结石和黄疸病人为教学情境,通过分析其发病机理,引入胆汁酸代谢和胆红素代谢。2(理论)四、课程实施建议(一)教材选用1.基本原则 (1)适用原则:选用的生物化学教材要符合高职高专临床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2)择优原则:要选用优秀的教材,尤其要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十五”国家重点教材、“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和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材,提高优秀教材的选用率。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材编写,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凡经学校正式立项并由我校教师主编、参编的教材,经审定后,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选用。 (3)稳定原则:教材选定后,原则

15、上应稳定使用23届。2.基本要求 (1)正确性:生化概念的叙述、机理的阐释、过程的描述必须正确、准确。 (2)科学性:系统反映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各部分之间紧密配合,同时还要反映最新成就及其发展趋势。(3)启发性: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自学。(二)教学建议1.理论教学 (1)将生化基本理论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实施以临床问题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为主,任务驱动教学、探究教学等其它教学法并用的综合教法,实施互动教学;(2)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丰富课堂教学;(3)要注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有关医学的社

16、会热点问题与生化基本理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实验教学 实验项目要力求其代表性和应用性;力求贴近临床,以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3.任课教师 要精心备课,讲授内容要紧密联系临床实际;课堂教学组织合理,时刻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授课语言要精炼、清晰、流畅,速度适中;关爱学生,能与学生做到心灵上的沟通;把教书育人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4.教学资源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扩充性教学信息资源,如齐全的试题集、有互动平台的生化网站等,以满足教与学不同层面的需求。5.注重人文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内涵,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五、考核方式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考查课,根据课程标准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制定该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分为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过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验操作(包括实践动手、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实验报告书写情况等方面,占考核总成绩的10%,期末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验考核,其中理论考核主要反映学生知识目标掌握程度,占考核总成绩的70%,实验考核主要反映学生实际操作、沟通协调、团队合作能力,占总成绩的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