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压强”自测题.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275211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体的压强”自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液体的压强”自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体的压强”自测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的压强”自测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液体的压强”自测题一、填空题(本考卷中g均取10Nkg)1、由于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的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_压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 图12、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是_,把它的金属盒放进液体中,可从U形管两侧液面_的变化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变化 3、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液体的_增加而_如图1所示,容器中盛有水,则A处的深度是_cm,B处水产生的压强是_Pa 图24、某容器内装有10cm高的某种液体,已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800Pa,则该液体的密度为_kg/m3若把容器里的液体倒去3/5高度,则剩余液体的密度为_kg/m3,剩余液体对

2、容器底的压强为_Pa5、如图2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分别为p、p、p,则p、p、p的大小关系是:_6、由于长江上游的植被受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使得江水中泥沙含量增加,从而导致江水的密度_了,因此,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泥沙含量大的江水对堤坝的压强_,使得堤坝受到破坏的可能性增大7、某潜水员身着某种型号的抗压潜水服在淡水里作业时,最多能下潜200m,则他穿着同样的潜水服在海水里作业时,下潜深度_200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桌面上的烧杯里盛有半杯浓盐水,如果再向烧杯内加水,则溶液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将_加水前后,烧杯里深度都为h的某

3、处受到的液体压强将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9、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烧杯的底面积之比为31,液体密度之比为12,液体高度之比为21,则两烧杯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强之比是_图310、如图3,向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等的容器中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结果三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_p乙_p丙,液体对容器底压力F甲_F乙_F丙(两空均选填“”、“”或“”)二、选择题11、玻璃杯中放有大半杯水,当用手指伸入水中不碰到杯底时,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将(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图412、在水平桌面上有一只盛有某种液体的试管,将试管口从图4所示位置沿箭

4、头所指方向转动时,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不变 B一直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13、有三只U形管压强计,管中分别装有酒精、水、水银三种不同的液体,当用它们来测定某种液体同一深度的压强时,液面高度差最大的是( ) A装酒精的压强计 B装水的压强计C装水银的压强计 D无法确定图514、如图5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Ap甲p乙 Bp甲p乙图6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5、小亮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大胆探索,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5、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如图6所示,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 A甲乙 B甲乙图7 C甲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16、如图7所示,底面积相同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水和酒精已知水和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水中A点和酒精中B点到各自容器底面的距离也相等,该两点处液体的压强分别用pA、pB表示,则pA、pB的大小关系为( )ApApB BpA = pB CpApB DpA可能大于pB图817、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8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甲一定小于乙 B甲一定等于乙C甲一定大于乙 D甲可能小于乙图918、一个装满水后瓶盖密封的硬

6、塑料瓶, 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9甲所示),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1,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1;将瓶倒置后(如图9乙所示),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 )Ap1p2 p1p2 Bp1p2 p1p2Cp1p2 p1p2 Dp1p2 p1p2图1019、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底部放一个质量不计的塑料片,用手按住竖直插入水中,如图10所示,塑料片距离水面的高度为h,现向管内缓慢注入酒精,当酒精的高度为h时,塑料片恰好下落,则h与h的关系是( )(酒精=0.8103kg/m3) Ah=0.8 h Bh= h Ch=1.25h Dh=1.5h20、有一重2N的圆柱形玻璃杯(杯壁厚度不计),底

7、面积为100cm2,装有一定质量的煤油,杯底到油面的高度为20cm,放在水平桌面上(煤油=0.8103kg/m3),则下列结果不正确的是( )A煤油对杯底的压强是1.6103PaB杯底对桌面的压强是1.8103 PaC煤油对杯底的压力是16ND杯子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是16N三、实验探究题图1121、下表是小莉用图11所示装置分别测得水和盐水在不同深度时,压强计(U形管中是水)两液柱的液面高度情况序号液体深度(mm)压 强 计左液面(mm)右液面(mm)液面高度差(mm)1水301862142826017122958390158242844盐水9015424692(1)分析表中序号为1、2、3三组

8、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比较表中序号为3、4两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_有关(2)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她应控制的量有_和_,要改变的是_(3)小莉同学在学了液体压强公式后,用公式对以上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金属盒在30mm深处水的压强是_Pa,而从压强计测出的压强为_Pa,由此她发现按液面高度差计算的压强值小于按液体深度计算的压强值,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答: 四、计算题22、长颈鹿是目前陆地上个子最高的动物,因此它的血压也是动物中最高的成年的长颈鹿平均身高可达4.3m,它的质量可达2t,若长颈鹿的

9、血液密度为1.05103kgm3,当它的心脏收缩时,需把血液压到比心脏高3m的头部,则长颈鹿心脏收缩时,需产生的压强至少是多大?(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产生的压强,计算时不考虑大气压)23、小明因患感冒需要输液,医生嘱咐他扎针的手与输液瓶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高度差,否则将发生回血(血液倒流入输液管)现象后来经查阅资料得知,正常情况下药液至少要产生8103Pa的压强才能将药液压入人体,则输液瓶至少要高出扎针的手多少距离才能保证输液正常进行?(忽略输液管中气体产生的影响,药液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 24、一艘轮船吃水深度为15m,行驶途中发现距船底2m高处出现了一条长20cm、宽5cm的裂缝,海水正通

10、过裂缝向船舱喷涌而来,要堵住这条裂缝,至少要用多少牛顿的力?(太平洋表层附近海水密度约1.01103kg/m3) 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11盐城)今年 4月,水下考古队员从“南澳号”沉船上将明代瓷碗打捞出水面碗在海里上升的过程中()A水只对碗的外壁有压强B水只对碗的内壁有压强C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大D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小2(2011牡丹江)下列现象中能用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释的是()A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重新沸腾B往B管中轻轻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C铁轨铺在一根根枕木上D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3(2011湘西州)如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哪个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A

11、甲大B乙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4(2007淮安)如图所示的“帕斯卡裂桶实验”表明,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A质量B深度C密度D体积5(2006厦门)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放在水平面上,容器装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AP甲=P乙=P丙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D无法确定6(2004宿迁)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体甲的密度为甲,液体乙的密度为乙,则甲和乙的关系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确定7(2002泉州)如图(a)所示,封闭的容器中装满水,静置于水平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是

12、P现将容器倒置如图(b)所示,则此时()AF变小、P不变、P变大BF变大、P不变、P变小CF变小、P变大、P不变DF变小、P变小、P变大8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有橡皮膜,当注入某种液体时,橡皮膜向下凸出,如图甲;将其放入一盛水容器中,当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凹进管内,如图乙则管内所装液体可能是()A盐水B煤油C水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9一个圆柱形玻璃管,两端扎上橡皮膜,竖直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则()A两端橡皮膜都是平整的B两端橡皮膜都向外凸,下端橡皮膜凸出得更多C两端橡皮膜都向内凹,下端橡皮膜凹进得更多D上端橡皮膜向外凸,下端橡皮膜向内凹10关于图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13、a点向下的压强比b点向上的压强大Ba,b两点的压强相等C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Db,c两点的压强相等11如图所示,A、B、C处的橡皮膜材料、厚度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橡皮膜向外凸出是由于大气压强作用的结果B橡皮膜A与C所受的压强大小相等C橡皮膜A与B所受的压强大小相等D橡皮膜B凸出的程度与玻璃管中的液体种类无关12游泳的人潜入水中后,由于水对耳膜的压强作用,耳朵会有胀痛的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潜入水中越深,胀痛的越厉害B在同一深度,耳朵向着水面下,比向着水面上,胀痛的感觉要好一些C在水中身体竖直向上时,左右耳朵都不感觉胀痛,因为两侧的压强都抵消了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3自选题:小亮同学

14、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大胆探索,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象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装入等高的水,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15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小明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中装入了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如图所示,关于量筒中的煤油、水的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量筒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B乙量筒中装的是水,甲中装的是煤油C在液体内部离量筒底部距离相等的地方,甲量筒中液体压强要小些D乙量筒对桌面的压

15、强大些二填空题(共3小题)16(2011陕西)(1)如图所示,橡胶管一端与漏斗相连,另一端与一只气球相连当往漏斗中灌水时,气球充水后鼓起如图所示,当漏斗上升时气球的体积逐渐变大,漏斗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气球被水挤破以上现象说明水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是_(2)如图所示实验,将一根塑料吸管弯成直角,在弯折处开一个小孔,插人水中,从水平管口向里吹气,观察到由小孔喷出雾状的水该实验的原理是:_17(2011南京)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 pA、pB和pC(酒精=0.8103 kg/m3)(1)pA、pB和pC的大小关系是_;(2)要使水在C点的压强

16、pC变小,可以采取的做法是_(写出一种即可)18(2008河南)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病人输液时用的吊瓶就是一例如图1所示,A管是输液管、B管是空气管在输液过程中,如果发现病人的血液沿输液管回流,可将吊瓶适当地升高,使流入患者血管处药液的压强变_B管的作用是保持瓶口C处的压强始终等于_三解答题(共2小题)19(2008南京)如如图所示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投入水中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关于液体内部的压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两条)(1) _;(2) _20如图甲所示,此装置叫压强计,其用途是可以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它的构造主要包括U型玻璃管、金属盒、橡胶管和支架等部分甲图中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

17、到压强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如图乙所示,若把金属盒放入液体中,U型管内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 向压强计左液面/mm右液面/mm液面高度差/mm1水3朝上1862142823朝下1862142833朝侧面1862142846朝侧面1712295859朝侧面158242846盐水9朝侧面15424692小明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上表是小明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1)小明根据上述数据记录,进行了数据的分析和论证认为,比较序号为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比较序号_的三组

18、数据可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比较序号为_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液体的压强”自测题参考答案1、都有 相等 2、压强计 高度差 3、深度 增大 0 2500 4、800 800 320 5、pApBpC 6、变大 大 7、小于 8、变大 变小 9、11 10、 11、B 12、D 13、A 14、A 15、C 16、C 17、A 18、B 19、C 20、 D 21(1)增大 密度 (2)液体的密度 深度 金属盒橡皮膜的方向 (3)300 280 金属盒上的橡皮膜也要产生压强 22、P =gh=1.05103kg/m310N/kg

19、3m=3.15104Pa23、0.8m 24、1313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15小题)1故选D2故选D3故选B4故选B5故选A6故选C7故选A8故选B9故选C10故选C11故选B12故选A13故选C14故选D15故选AC二填空题(共3小题)16解答:解:(1)从两图的比较可以看出,漏斗与气球的相对长度越大,水柱的深度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因此说明了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把吸管一端放进水里,从另一端用力吹气时,直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直管中的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从竖管中涌出,但由于水平方向的气流作用,涌出的水会向前喷出故答案为:(1)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17故答案为:(1)pBpApC;(2)向外倒出适量的水18故答案为:大,大气压三解答题(共2小题)19故答案:(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0故答案:(1)1,4,5;(2)1,2,3;(3)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