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煤矿乏风瓦斯分离与氧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重点项目申请指南.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273750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煤矿乏风瓦斯分离与氧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重点项目申请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煤矿乏风瓦斯分离与氧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重点项目申请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煤矿乏风瓦斯分离与氧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重点项目申请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煤矿乏风瓦斯分离与氧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重点项目申请指南.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件4: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煤矿乏风瓦斯分离与氧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重点项目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重要温室气体,甲烷排入大气而引起气候异常以及对臭氧层的破坏,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煤矿乏风是最大的甲烷工业排放源,收集和利用煤矿乏风瓦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面临的紧迫任务,因此急需以煤矿乏风瓦斯为对象,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乏风瓦斯分离富集与氧化利用技术和设备。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十一五”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的总体部署,本领域2009年拟启动“煤矿乏风瓦斯分离与氧化利用关键技

2、术与设备开发”重点项目,围绕煤矿乏风瓦斯分离、富集和高效氧化利用,开展技术研究和装备开发。本重点项目拟安排国拨专项经费1500万元,下设2个课题,以课题为基本单元受理申请,各课题在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同时,有义务与其他课题协作共同实现项目目标。每个课题可以由一家单位承担,也可以由多家共同承担,课题鼓励产学研结合。对于多家单位共同承担的,由申请单位自行组合形成课题申请团队(同一个课题组只能参加一个申请团队),并提出课题组长和依托单位,由课题依托单位具体负责课题的申请。各课题申报团队须根据项目申报指南中各课题的控制性考核指标提出详细的课题考核指标,且不得低于指南中的控制性指标。二、指南内容1项目名

3、称煤矿乏风瓦斯分离与氧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2项目总体目标针对我国煤矿瓦斯富集与利用的重大需求,以煤矿乏风瓦斯为对象,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并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乏风瓦斯分离富集与热氧化利用技术装备。项目拟在煤矿乏风的净化与减量、高效吸附剂、高效吸附设备、吸附分离安全、低能耗吸附分离工艺、甲烷蓄热高效氧化、热逆流氧化装置稳定运行、热量回收效率和蒸汽品质提高、氧化装置运行能耗降低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煤矿乏风瓦斯吸附富集、蓄热逆流氧化技术及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乏风瓦斯分离富集与高效利用有机结合的完整技术体系。3项目的课题分解和主要研究内容本项目分解成如

4、下2个课题,各课题的名称、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课题1. 煤矿乏风瓦斯分离富集技术研究目标:针对煤矿乏风流量大、瓦斯浓度低、浓度波动大的特征,研究开发煤矿乏风瓦斯收集净化技术、煤矿瓦斯乏风减量技术、高效吸附剂、高效低耗吸附器以及煤矿乏风瓦斯分离富集吸附工艺流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乏风瓦斯分离富集的系统技术。研究内容:(1)煤矿乏风瓦斯收集净化及其与矿井衔接技术基于绝大多数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法的现状,分别针对轴流式和离心式矿井主要通风机的扩散器形式,研究风机扩散器排风口的风流性态和流动规律,测试分析煤矿乏风的状态参数和特性;分析集风系统对矿井主要通风机工况的影响规律,研究收集煤矿乏风

5、的低阻力集风方式,并进行实验室试验。(2)煤矿乏风减量技术在层流条件下分析乏风瓦斯富集分层的影响因素,研究流动状态、流动速度对煤矿瓦斯乏风减量的影响;研究乏风瓦斯浓度分布规律,探讨乏风减量后的合理收集方式。(3)煤矿乏风瓦斯高效吸附剂研制研究甲烷选择性新型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孔道、孔口尺寸控制技术和吸附材料表面修饰技术,提高O2/N2/CH4的分离性能,测量吸附材料对O2、N2和CH4吸脱附等基础物理化学数据。(4)煤矿乏风瓦斯高效低耗吸附器研制结合乏风瓦斯吸附分离的特点,研究优化吸附器结构,形成适合乏风瓦斯分离的吸附器基本技术方案;研究吸附器内煤矿乏风中三种主要气体(CH4、N2、O2)在吸附

6、剂上的吸附特性、穿透特性、解吸特性。(5)煤矿乏风瓦斯分离富集低能耗变压吸附工艺流程研究根据乏风瓦斯气体中三种主要气体在吸附器内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开发安全的工艺流程;研究开发降低吸附分离过程能耗的技术路线,提出变压吸附富集乏风瓦斯的低能耗工艺流程;研究煤矿乏风中瓦斯变压吸附分离过程中的循环步骤以及过程参数监测方法,研究工艺流程控制技术。考核指标:(1)在乏风瓦斯平均浓度约为0.2%的条件下,通过物理方法富集分层,高浓度区瓦斯浓度约达到0.3%。(2)开发出2-3项具有高选择性、高吸附容量、低解吸能耗,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吸附分离材料,吸附分离材料对O2/CH4和N2/CH

7、4的分离系数分别6。(3)吸附分离富集系统出口的瓦斯浓度1%。(4)建立煤矿乏风瓦斯变压吸附分离富集的中试实验装置,乏风处理量不小于50m3/h。(5)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乏风瓦斯富集的完整技术体系,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发表三大检索论文15篇以上。课题实施年限: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750万元,承担单位落实匹配研究经费不少于300万元(不含示范工程建设费用)。课题申请单位:要求产学研结合,课题申请承担单位原则上不超过4个。课题2. 煤矿乏风瓦斯氧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研究目标:针对煤矿乏风瓦斯风排量巨大、浓度低、难于利用的特

8、点,研究开发煤矿乏风瓦斯热逆流氧化和热量回收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在煤矿现场建立示范运行装置,为充分和高效利用煤矿乏风瓦斯提供技术支撑。研究内容:(1)热逆流氧化装置本体的研制研究开发以蜂窝陶瓷氧化床为核心的煤矿乏风瓦斯热逆流氧化的关键技术与设备。优化氧化床结构,以提高乏风瓦斯氧化效率,保障氧化装置稳定运行,并降低气体流动阻力、延长氧化装置使用寿命;研究开发氧化床进出口气体分配技术,提高氧化床气体流动均匀性;研究氧化床加热起动方法,研制加热起动系统;研制大通径气体换向设备,实现气体快速换向并降低换向时的乏风气体逃逸量;研制热逆流氧化装置本体,形成以氧化床为主,可以在加热起动后能够自维持乏风瓦斯氧化

9、的集成技术与设备。(2)乏风瓦斯氧化热量提取技术的研究研究煤矿乏风瓦斯氧化放出热量的回收方法,研究开发取热系统及过热蒸汽生产技术;研究开发过热蒸汽参数稳定技术,形成热量回收、过热蒸汽生产与稳定的成套技术。(3)乏风瓦斯浓度调节技术的研究针对具有瓦斯抽放系统的矿井,为使进入热逆流氧化装置的乏风瓦斯浓度保持稳定,并提高氧化装置销毁处理利用瓦斯的效率,研究开发矿井抽放瓦斯与乏风瓦斯掺混调节进入氧化装置甲烷浓度的调节技术与设备。(4)实时测控系统的研制研究在逆流动态复杂条件下的氧化床温度场准稳态、取热系统取热量、稳定蒸汽参数的控制方法;研发测控软件,实现对乏风瓦斯氧化床子系统、热量提取及蒸汽产生子系统

10、、安全保障与故障诊断子系统的测控,形成煤矿乏风瓦斯氧化装置能够自动运行及高可靠性的实时测控技术并开发相应设备。(5)氧化装置集成设计和制造,在矿井现场建立示范装置将热逆流氧化技术、氧化热量提取技术、乏风瓦斯浓度调节技术等单元技术系统集成,完成样机设计和制造;开展工作方法技术试验和矿井现场应用试验研究,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煤矿乏风瓦斯热逆流氧化利用技术系统。考核指标:(1)在煤矿现场建立1套示范运行装置,单台氧化装置处理煤矿乏风能力为60000立方米/小时,稳定运行3个月以上并进行经济性评价;(2)稳定运行的最低瓦斯浓度0.3%;(3)甲烷氧化率95%;(4)进出口气体温差60;(5)能够生产过热

11、蒸汽,过热蒸汽的压力1.6MPa,温度350,压力和温度波动幅度5%。(6)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发表三大检索论文10篇以上。课题实施年限: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750万元,承担单位落实匹配研究经费不少于900万元(不含示范工程建设费用)。课题申请单位: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课题申请承担单位原则上不超过4个。三、注意事项1申请单位需针对单个课题提出申请,评审过程以课题为单元分别进行,择优确定各课题的承担单位。2.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一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不包括

12、外国独资企业和外资控股企业)均可申请承担本项目课题。3重点项目课题责任人必须是法人,法人是当然的课题依托单位,且须指定一名自然人担任课题组长。课题组长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龄在55周岁以下(截止指南发布之日),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半年,过去三年内没有863计划信用管理不良记录。4对于港澳台优秀科技人员、海外优秀华人学者(包括取得外国国籍和永久居留权的),在满足年龄、职称(学位)等基本条件时,只要正式受聘于课题依托单位,且协议期或聘任期覆盖课题执行期,每年在课题依托单位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也可作为课题组长。在课题申请时,由课题依托单位出具相关

13、证明材料。5. 课题组长申请及负责的科技部三大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973计划)在研课题累计不得超过一项,同时可参加一项课题(申请或在研),每个参加课题的技术人员最多只能参与三大计划中两项课题的工作。科技部及所属事业单位借调的与863计划相关的人员不能申请或参加申请。6在填报课题申请书时,要认真编制经费预算部分相关内容。预算编制应在专项经费控制额范围内,结合研究任务的实际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项目申请单位财务部门会同申请负责人共同编制经费预算,并对预算编制的真实性负责。在编制经费预算之前,项目申请单位及申请负责人应认真学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规定。7申请课题时需按指南要求如实提供配套经费证明和支撑条件承诺,并提供联合申请的合作协议。8申报程序和要求:本项目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统一申报。申请指南在科技部及863计划网站上公开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