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B实验指导书.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273366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B实验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PLC-B实验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LC-B实验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B实验指导书.doc(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可编程控制器简介21、PLC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22、PLC的工作原理33、PLC的程序编制3第二章 基本指令简介5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编程规则7第四章 演示实验8实验一 小车运料系统实验8实验二 搅拌机电控实验9实验三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起动控制10实验四 LED数码显示控制11实验五 五相步进电动机控制的模拟13实验六 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的模拟14实验七 天塔之光16实验八 水塔水位控制18实验九 电动机正反转19实验十 轧钢机控制系统20实验十一 自动售货机22第五章 编程器及其应用23第一节 概述23第二节 简易编程器23第三节 简易编程器的操作24第四节

2、 适配器和电脑的连机24第六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安装和维护25第一章 可编程控制器简介可编程控制器是采用微机技术的通用工业自动化装置,近几年来,在国内已得到迅速推广普及。正改变着工厂自动控制的面貌,对传统的技术改造、发展新型工业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可编程控制器是60年代末在美国首先出现的,当时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以执行逻辑判断、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其基本设计思想是把计算机功能完善、灵活、通用等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控制器的硬件是标准的、通用的。根据实际应用对象,将控制内容写入控制器的用户程序内,控制器和被控对象连接也很方便。

3、随着半导体技术,尤其是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到70年代中期以后,已广泛地使用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模块和外围电路都采用了中、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这时的已不再是仅有逻辑判断功能,还同时具有数据处理、调节和数据通信功能。可编程控制器对用户来说,是一种无触点设备,改变程序即可改变生产工艺,因此可在初步设计阶段选用可编程控制器,在实施阶段再确定工艺过程。另一方面,从制造生产可编程控制器的厂商角度看,在制造阶段不需要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专门设计控制器,适合批量生产。由于这些特点,可编程控制器问世以后很快受到工业控制界的欢迎,并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可编程控制器已成为工厂自动化

4、的强有力工具,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推广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英文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简称PC。但由于PC容易和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混淆,故人们仍习惯地用PLC作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缩写。它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

5、、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的程序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用户在购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的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1、PLC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PLC的类型繁多,功能和指令系统也不尽相同,但结构与工作原理则大同小异,通常由主机、输入/输出接口、电源、编程器扩展器接口和外部设备接口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PLC的硬件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6、1、主机主机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程序及数据存储器。CPU是PLC的核心,它用以运行用户程序、监控输入/输出接口状态、作出逻辑判断和进行数据处理,即读取输入变量、完成用户指令规定的各种操作,将结果送到输出端,并响应外部设备(如编程器、电脑、打印机等)的请求以及进行各种内部论断等。PLC的内部存储器有两类,一类是系统程序存储器,主要存放系统管理和监控程序及对用户程序作编译处理的程序,系统程序已由厂家固定,用户不能更改;另一类是用户程序及数据存储器,主要存放用户编制的应用程序及各种暂存数据和中间结果。2、输入/输出(I/O)接口I/O接口是PLC与输入/输出设备联接的部

7、件。输入接口接受输入设备(如按钮、传感器、触点、行程开关等)的控制信号。输出接口是将主机经处理后的结果通过功放电路去驱动输出设备(如接触器、电磁阀、指示灯等)。I/O接口一般采用光电耦合电路,以减少电磁干扰,从而提高了可靠性。I/O点数即输入/输出端子数是PLC的一项主要技术指标,通常小型机有几十个点,中型机有几百个点,大型机将超过千点。3、电源图中电源是指为CPU、存储器、I/O接口等内部电子电路工作所配置的直流开关稳压电源,通常也为输入设备提供直流电源。4、编程器编程器是PLC的一种主要的外部设备,用于手持编程,用户可用以输入、检查、修改、调试程序或监示PLC的工作情况。除手持编程器外,还

8、可通过适配器和专用电缆线将PLC与电脑联接,并利用专用的工具软件进行电脑编程和监控。5、输入/输出扩展单元I/O扩展接口用于将扩充外部输入/输出端子数的扩展单元与基本单元(即主机)联接在一起。6、外部设备接口此接口可将编程器、打印机、条码扫描仪等外部设备与主机相联,以完成相应的操作。本实验装置选用的主机型号为三菱系列的FXos-20MR。输入点数为12,输出点数为8。为保护主机的输出、输出接口镙口和螺钉不因学生实验时频繁的换接装拆而导致损坏,本装置设计时已将主机固定在实验面板的固定区域,并将所有的输入输出接点用固定的接线将它们连到实验面板的固定插孔(采用高可靠自锁紧的防转座)处,使实验的接线、

9、插线更为简便。2、PLC的工作原理PLC是采用“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方式进行工作的。即在PLC运行时,CPU根据用户按控制要求编制好并存于用户存储器中的程序,按指令步序号(或地址号)作周期性循环扫描,如无跳转指令,则从第一条指令开始逐条顺序执行用户程序,直至程序结束。然后重新返回第一条指令,开始下一轮新的扫描。在每次扫描过程中,还要完成对输入信号的采样和对输出状态的刷新等工作。PLC的扫描一个周期必经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PLC在输入采样阶段:首先以扫描方式按顺序将所有暂存在输入锁存器中的输入端子的通断状态或输入数据读入,并将其写入各对应的输入状态寄存器中,即刷新输入。随即关

10、闭输入端口,进入程序执行阶段。PLC在程序执行阶段:按用户程序指令存放的先后顺序扫描执行每条指令,经相应的运算和处理后,其结果再写入输出状态寄存器中,输出状态寄存器中所有的内容随着程序的执行而改变。输出刷新阶段:当所有指令执行完毕,输出状态寄存器的通断状态在输出刷新阶段送至输出锁存器中,并通过一定的方式(继电器、晶体管或晶闸管)输出,驱动相应输出设备工作。3、PLC的程序编制1、 编程元件PLC是采用软件编制程序来实现控制要求的。编程时要使用到各种编程元件,它们可提供无数个动合和动断触点。编程元件是指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辅助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通用寄存器、数据寄存器及特殊功能继电器等。

11、 PLC内部这些继电器的作用和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使用的继电器十分相似,也有“线圈”与“触点”,但它们不是“硬”继电器,而是PLC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当写入该单元的逻辑状态为“1”时,则表示相应继电器线圈得电,其动合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所以,内部的这些继电器称之为“软”继电器。FXos-20MR编程元件的编号范围与功能说明如下表所示元件名称代表字母编号范围功 能 说 明输入继电器II0.0I0.7和I1.1I1.5共14点接受外部输入设备的信号输出继电器QQ0.0Q0.7和Q1.0Q1.1共10点输出程序执行结果并驱动外部设备辅助继电器MM0M31.7在程序内部使用,不能提供外部输出定时继电器

12、TT0T255延时定时继电器,触点在程序内部使用计数继电器CC0C255减法计数继电器,触点在程序内部使用特殊寄存器SMSM0.0SM29.7分只读区域和可读区域2、编程语言所谓程序编制,就是用户根据控制对象的要求,利用PLC厂家提供的程序编制语言,将一个控制要求描述出来的过程。PLC最常用的编程语言是梯形图语言和指令语句表语言,且两者常常联合使用。1)梯形图(语言)梯形图是一种从继电接触控制电路图演变而来的图形语言。它是借助类似于继电器的动合、动断触点、线圈以及串、并联等术语和符号,根据控制要求联接而成的表示PLC输入和输出之间逻辑关系的图形,直观易懂。 梯形图中常用 图形符号分别表示PLC

13、编程元件的动断和动合接点;用 表示它们的线圈。梯形图中编程元件的种类用图形符号及标注的字母或数加以区别。梯形图的设计应注意到以下三点:梯形图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顺序排列。每一逻辑行(或称梯级)起始于左母线,然后是触点的串、并联接,最后是线圈与右母线相联。梯形图中每个梯级流过的不是物理电流,而是“概念电流”,从左流向右,其两端没有电源。这个“概念电流”只是用来形象地描述用户程序执行中应满足线圈接通的条件。输入继电器用于接收外部输入信号,而不能由PLC内部其它继电器的触点来驱动。因此,梯形图中只出现输入继电器的触点,而不出现其线圈。输出继电器则输出程序执行结果给外部输出设备,当梯形图中的输出继电

14、器线圈得电时,就有信号输出,但不是直接驱动输出设备,而要通过输出接口的继电器、晶体管或晶闸管才能实现。输出继电器的触点也可供内部编程使用。2)指令语句表指令语句表是一种用指令助记符来编制PLC程序的语言,它类似于计算机的汇编语言,但比汇编语言易懂易学,若干条指令组成的程序就是指令语句表。一条指令语句是由步序、指令语和作用器件编号三部分组成。下例为PLC实现三相鼠笼电动机起/停控制的两种编程语言的表示方法: KM Q0.0 步序 指令语 器件号 SS ST I0.0 I0.1 0 LD I0.0 KM Q0.0 1 OR Q0.0 2 ANI I0.1(1)继电接触控制线路图 (2)梯形图 3

15、OUT Q0.0 第二章 基本指令简介基本指令如表所示:类型指令名称指令描述装载LD N装载LDI N立即装载LDN N取反后装载(电路开始常闭触点)LDNI N取反后立即装载与A N与(串联的常开触点)AI N立即与AN N取反后与ANI N取反后立即与或O N或(并联的常开触点)OI N立即或ON N取反后或(并联的常闭触点)ONI N取反后立即或定时器TON TXXX, PT接通延时定时器TOF TXXX, PT断开延时定时器TONR TXXX, PT保持型接通延时定时器BITM OUT启动间隔定时器CITM IN, OUT计算间隔定时器计数器CTU CXXX, PV加计数器CTD CX

16、XX, PV减计数器CTUD CXXX, PV加/减计数器传送MOVB IN, OUT字节传送MOVW IN, OUT字传送MOVD IN, OUT双字传送MOVR IN, OUT实数传送移位SHRB DATA,S-BIT,N移位寄存器SRB OUT, N字节右移N位SRW OUT, N字右移N位SRD OUT, N双字右移N位SLB OUT, N字节左移N位SLW OUT, N字左移N位SLD OUT, N双字左移N位RRB OUT, N字节循环右移N位RRW OUT, N字循环右移N位RRD OUT, N双字循环右移N位RLB OUT, N字节循环左移N位RLW OUT, N字循环左移N位

17、RLD OUT, N双字循环左移N位置位S Bit, N置位一个区域S I Bit, N立即置位一个区域复位R Bit, N复位一个区域R I Bit, N立即复位一个区域一、 逻辑取及线圈驱动指令LD、LDI LD,取指令。表示一个与输入母线相连的常开接点指令,即常开接点逻辑运算起始。 LDI,取反指令。表示一个与输入母线相连的常闭接点指令,即常闭接点逻辑运算起始。 OUT,线圈驱动指令,也叫输出指令。 LD、LDI两条指令的目标元件是X、Y、M、S、T、C,用于将接点接到母线上。也可以与后述的ANB指令、ORB指令配合使用,在分支起点也可使用。 OUT是驱动线圈的输出指令,它的目标元件是Y

18、、M、S、T、C。对输入继电器不能使用。OUT指令可以连续使用多次。程序有=号表示 LD、LDI是一个程序步指令,这里的一个程序步即是一个字。OUT是多程序步指令,要视目标元件而定。二、接点串联指令A、AN、ALD A与指令。用于单个常开接点的串联。 AN,与非指令,用于单个常闭接点的串联。 ALD,块“与”操作指令,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触点并联在一起的电路块的串联连接。使用说明如下: 将并联电路块串联接进行“与”操作时,电路块开始用LD或LDI指令,电路块结束后用ALD指令连接起来。 ALD不带元件编号,是一条独立指令。ALD指令可以串联多个并联电路块,支路数量没有限制。三、接点并联指令O、O

19、N OR,或指令,用于单个常开接点的并联。 ON,或非指令,用于单个常闭接点的并联。 O与ON指令可作为并联一个触点指令,紧接在LD/LDN指令之后,可连接使用。可以对I、Q、M、SM、T、C、V、S的触点进行逻辑“或”操作,和“=”指令组成纵向输出。四、串联电路块的并联连接指令OL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点串联连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块。串联电路块并联连接时,分支开始用LD、LDI指令,分支结束用OLD指令。OLD指令与后述的ANB指令均为无目标元件指令,而两条无目标元件指令的步长都为一个程序步。ALD有时也简称或块指令。OLD指令的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要并联的每个串联电路后加OLD指令;另一种

20、是集中使用OLD指令。对于前者分散使用OLD指令时,并联电路块的个数没有限制,但对于后者集中使用ALD指令时,这种电路块并联的个数不能超过8个(即重复使用LD、LDI指令的次数限制在8次以下),所以不推荐用后者编程。五、逻辑堆栈操作指令LPS:逻辑堆指令,它是将栈顶值复制后压入堆栈,栈中原来数据依次下移一层,栈底值压出丢失。LRD:逻辑读栈指令,它是将逻辑堆栈第二层的值复制到栈顶,29层数据不变,堆栈没有压入和弹出,但原栈顶值丢失。LPP:逻辑堆出指令,它是将堆栈弹出一级,原来第二级的值变为新的栈顶值,原栈顶数据从栈内丢失。六、定时器指令 TON:接通延时定时器。接通延时定时器用于单一间隔的定

21、时,输入端IN、时间设定输入端PT及定时器编号Tn构成;语句表中由定时器标TON,时间设定值输入端PT和定时器编号Tn构成.TONR:保持型定时器, 保持型定时器用于多次间隔累计定时,其工作原理与接通延时类似,不同之处在于保持型定时器在使能端为0时,当前值将被保持;当使能端有效时在原保持值上继续递增.TOF:断开延时,断开延时定时器用于断开或故障事件后的单一间隔定时,其构成类似前两者定时器.七、置位与复位指令S、R S为置位指令,使动作保持;RST为复位指令,使操作保持复位。S指令的操作目标元件为Y、M、S。而R指令的操作元件为Y、M、S、D、V、Z、T、C。这两条指令是13个程序步。用R指令

22、可以对定时器、计数器、数据寄存、变址寄存器的内容清零。八、脉冲生成指令 EU:正跳变触发指令,某操作数出现由0到1的上升沿时,使触点闭合,形成一个扫描周期的的脉冲,驱动后面的输出线圈。ED:负跳变触发指令,某操作数出现由0到1的下降沿时,使触点闭合,形成一个扫描周期的的脉冲,驱动后面的输出线圈。九、RS触发器指令SR:置位优先触发器指令,当置位信号S1和复位信号R都为真时,输出为真.RS:复位优先触发器指令,当置位信号S和复位信号R1都为真时,输出为真.十、程序结束指令ENDEND是一条无目标元件的1程序步指令。PLC反复进行输入处理、程序运算、输出处理,若在程序最后写入END指令,则END以

23、后的程序就不再执行,直接进行输出处理。在程序调试过程中,按段插入END指令,可以按顺序扩大对各程序段动作的检查。采用END指令将程序划分为若干个段,在确认处于前面电路块的动作正确无误之后,依次删去END指令。要注意的是在执行END指令时,也刷新监视时钟。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编程规则编程的八个步骤 (一)决定系统所需的动作及次序。 当使用可编程控制器时,最重要的一环是决定系统所需的输入及输出,这主要取决于系统所需的输入及输出接口分立元件。输入及输出要求:(1)第一步是设定系统输入及输出数目,可由系统的输入及输出分立元件数目直接取得。本实验装置的输入输出点数是:输入12点,输出8点。 (2)

24、第二步是决定控制先后、各器件相应关系以及作出何种反应。(二)将输入及输出器件编号 每一输入和输出,包括定时器、计数器、内置继电器等都有一个唯一的对应编号,不能混用。(三)画出梯形图。 根据控制系统的动作要求,画出梯形图。 梯形图设计规则(1)触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能画在垂直分支上。应根据自左自右、自上而下的原则和对输出线圈的几种可能控制路径来画。(2)不包含触点的分支应放在垂直方向,不可放在水平位置,以便于识别触点的组合和对输出线圈的控制路径。(3)在有几个串联回路相并联时,应将触头多的那个串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最上面。在有几个并联回路相串联时,应将触点最多的并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最左面。这种安排

25、,所编制的程序简洁明了,语句较少。(4)不能将触点画在线圈的右边,只能在触点的右边接线圈。(四)将梯形图转化为程序 把继电器梯形图转变为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码,当完成梯形图以后,下一步是把它编码成可编程控制器能识别的程序。 这种程序语言是由地址、控制语句、数据组成。地址是控制语句及数据所存储或摆放的位置,控制语句告诉可编程控制器怎样利用数据作出相应的动作。(五)在编程方式下用键盘输入程序。(六)编程及设计控制程序。(七)测试控制程序的错误并修改。(八)保存完整的控制程序。 第四章 演示实验实验一 小车运料系统实验一、 实验目的1.熟悉PLC实验装置。2.练习手持编程器的使用。3.熟悉系统操作。二、

26、实验内容输入程序,连接好I/O接线图,实验本程序三 、控制要求在基本指令的编程练习实验区完成本实验。当按下启动按钮SB1(I0.0)时,小车从C开始运行,10S后小车运行到B地装料,C指示灯灭,B点指示灯亮,同时低位开始向小车倒料,10S后料装满,小车将料运行到A地,A指示灯亮,B和低点指示灯灭。四 、指令表 网络1网络2网络3网络41LD I0.0O M0.0AN I0.1AN Q0.1= M0.0= Q0.07LD M0.0TON T37, 10013LD T37O Q0.1O Q0.3LPSAN Q0.2= Q0.1LPPAN Q0.2= Q0.322LD Q0.1A Q0.3TON T

27、38, 10028142339152441016网络55111725LD T38O Q0.2= Q0.2612182619272021五、 输入输出分配表输入输出启动按钮SB1I0.0CQ0.0停止按钮SB2I0.1BQ0.1AQ0.2低位Q0.3实验二 搅拌机电控实验一、 实验目的1.熟悉PLC实验装置。2.练习手持编程器的使用。3.熟悉系统操作。4、熟悉定时器的使用二、实验内容输入程序,连接好I/O接线图,实验本程序三 、控制要求在基本指令的编程练习实验区完成本实验。当按下启动按钮SB1(I0.0)时低水位指示灯亮,同时液体1和液体2开始向缸里输送液体,5S后中液指示灯亮,同时搅拌电机开始

28、运行,8S后高液位指示灯亮,中液位和搅拌电机指示灯灭,同时混合液体开始向外面输送液体,混合指示灯亮。四、指令表网络1网络2网络320AN T38AN I0.1= Q0.1= M0.31LD I0.0O Q0.0AN Q0.1AN I0.1= Q0.0= M0.17LD M0.1O Q0.2AN Q0.5AN I0.1= Q0.2= Q0.3= M0.214LD M0.2TON T37, +502128152239网络42341016LD T37LDN Q0.4O Q0.1ALD51117612181319网络5网络6网络824LD M0.3O Q0.4AN I0.1AN Q0.6= Q0.4=

29、 M0.430LD M0.4TON T38, +8039LD M0.5O Q0.6AN I0.1= Q0.625314026网络7412732LD T38AN I0.1LDN Q0.6O Q0.5ALDS Q0.5, 1= M0.5422833293435363738。五 、输入输出分配表输入输出启动SB1I0.0低液位Q0.0停止SB2I0.1中液位Q0.1液体1Q0.2液体2Q0.3搅拌电机Q0.4高液位Q0.5混合液Q0.6实验三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起动控制由于电机正反转换接时,有可能因为电动机容量较大或操作不当等原因,使接触器主触头产生较为严重的起弧现象,如果电弧还未完全熄灭

30、时,反转的接触器就闭合,则会造成电源相间短路。用PLC来控制电机则可避免这一问题。一、 实验目的1、掌握电机星/三角换接起动主回路的接线。2、学会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电机星/三角换接降压起动过程的编程方法。二、实验内容 按指令表绘出梯形图,画出I/O接口图,开始实验三 、控制要求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星/三角换接起动控制实验区完成本实验。主电路采用三个接触器,KM1(Q0.0)接通三相电源,KM2(Q0.1)实现Y联接,KM3(Q0.2)实现联结,SB1(I0.0)为启动按钮,SB2(I0.1)为停止按钮,FR(I0.2)为电动机热保护常闭触点。四、编制梯形图(省略)并写出程序,实验梯形图参考网络1

31、7LD M0.1AN T37AN Q0.2= Q0.113LD T37TON T38, 201LD I0.0O M0.1AN I0.1AN I0.2= M0.1= Q0.081429网络531015LD T38AN Q0.1= Q0.24网络316511LD M0.0TON T37, 2017612网络2网络4五、输入输出分配表输入输入启动I0.0KM1Q0.0停止I0.1KM2Q0.1热继电器I0.2KM3Q0.2实验四 LED数码显示控制一、 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TON、SHRB及辅助继电器在控制中的应用及其编程方法。2、熟悉S7-200编程软件二、实验内容在LED数码显示控制实验区完成

32、本实验。通常使用的LED是7段LED,它由7个发光二极管组成。这7个发光二极管ag呈“日”字排列,当某一发光二极管导通时。相应某一点及某一段亮起来通过二极管不同的暗亮组合成不同的数字、字母及其他符号。三、控制要求按下起动按钮后,由八组LED发光二极管模拟的八段数码管开始显示:先是一段段显示,显示次序是A、B、C、D、E、F、G、H。随后显示数字及字符,显示次序是0、1、2、3、4、5、6、7、8、9、B、A、C、d、E、F,再返回初始显示,并循环不止。四、输入输出分配表输入输出启动按钮.I0.0aQ0.0bQ0.1cQ0.2dQ0.3eQ0.4fQ0.5gQ0.6dpQ0.7五、 梯形图(省略

33、)及指令程序网络137LD M10.2O M11.1O M11.2O M11.3O M11.4O M11.5O M12.1O M12.2O M12.3O M12.5O M12.4O M12.7= Q0.179O M11.3O M11.7O M12.2O M12.4O M12.5O M12.6O M12.7O M13.0O M13.1= Q0.41LD I0.0AN M0.0TON T200, +1038802398134082网络241834LD T200= M0.0428454385网络344866LD I0.0TON T201, +15AN T201= M0.1458774688847网络

34、1394889LD M10.6O M11.1网络4499010LD M0.1O M0.2= M10.0网络1091O M11.5O M11.6O M11.7O M12.2O M12.3O M12.4O M12.5O M12.6O M13.0O M13.1= Q0.51150LD M10.3O M11.1O M11.2O M11.4O M11.5O M11.6O M11.7O M12.1O M12.2O M12.3O M12.4O M12.5O M12.7= Q0.292125193网络5529413LD M11.7= M12.05395145496网络6559715LD M13.1TON T2

35、02, +20AN T202= M0.2569816579917581011859102网络760网络1419LD M0.0SHRB M10.0, M10.1, +15SHRB M12.0, M12.1, +961103LD M10.7O M11.3O M11.4O M11.5O M11.6O M11.7O M12.2O M12.3O M12.4O M12.5O M12.7O M13.0O M13.1= Q0.620621042163105网络8网络1110622LD M10.1O M11.1O M11.3O M11.4O M11.6O M11.7O M12.1O M12.2O M12.3O

36、M12.4O M12.5O M12.6O M13.0O M13.1= Q0.064LD M10.4O M11.1O M11.3O M11.4O M11.6O M11.7O M12.3O M12.2O M12.4O M12.6O M12.7O M13.0= Q0.31072365108246610925671102668111276911228701132971114307211531731163274网络153375117LD M11.0= Q0.7347611835网络12网络163677LD M10.5O M11.1119LD I0.0EDR M10.0, 15R M12.0, 9网络97

37、8120121122实验五 五相步进电动机控制的模拟一、 实验目的1.练习手持编程器的使用。2.熟悉系统操作。3、熟悉S7-200编程软件二、实验内容按指令表绘出梯形图,画出I/O接口图,开始实验三、控制要求在五相步进电动机的模拟控制实验区完成本实验。当按下启动按钮,SB1(I0.0)时,首先,E启动,延时8S后D启动,在延时8S后C启动,依次类推到A启动,按下停止按钮SB2(I0.2)首先停止A,5S后,停止B,依次类推,一直停止到E。四、输入输出分配表输入输出SB1I0.0AQ0.0SB2I0.1BQ0.1CQ0.2DQ0.3EQ0.4五、梯形图(省略)及指令程序网络118LD T39S Q0.1, 1= V0.4网络141LD I0.0O Q0.4AN I0.1S Q0.4, 1= V0.11937LD T42R Q0.2, 1= V0.7220383网络83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