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5.1补体激活途径.pdf

上传人:刘静 文档编号:5273197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1.1)--5.1补体激活途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5.1.1)--5.1补体激活途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1.1)--5.1补体激活途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1)--5.1补体激活途径.pdf(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补体系统含有3030余种余种组分;广泛存在于血浆、组织液和血浆、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细胞膜表面;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末端通路抗原-抗体复合物C1qrsC4、C2C4b2a经典途径病原体表面甘露糖残基MBL-MASPC4、C2C4b2aC3病原体表面多糖MBL途径旁路途径B因子、D因子P因子C3bBbPC4aC4aC3bC3aC5aC5C4b2a3b或C3bBb3bC5bC6C7C8C9C5b9攻膜复合物细胞毒作用吞噬调理作用C3b、C4b、iC3b清除免疫复合物C3b炎症介质作用C5a、C3a、C4a激活物C3转化酶C5转化酶激活后产物生物学功能前端反应非活化的补体固有成分

2、通过级联酶促反应逐步地被激活,产生一系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产物。Classical pathway血浆中浓度最高的补体成分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组分1.激活物 Classical pathway 与抗原结合的IgG、IgM分子 C反应蛋白 淀粉样蛋白p成分 五聚素3 蛋白成分 G+菌的胞壁酸Classical pathway抗原-抗体复合物(IgG or IgM)C1qrsC1qrsC4C4bC4b2C4bC2C4aC2bC3C3aC3bC4b2a3bC3转化酶C5转化酶C3 convertaseC5 convertase2a2.活化过程Classical pathway重要的炎症介质C4b2a

3、3bC5转化酶C5 convertaseC5aC5C5bC6C5b6C7C5b67C8C5b678 多个C9 分子C5b6789n攻膜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2.活化过程末端通路alternative pathway 又称替代激活途径 不依赖于抗体 alternative pathway1.激活物 细菌 内毒素 酵母多糖 葡聚糖alternative pathway2.活化过程经典途径或自发产生C3bB因子BaD因子C3b备解素(P)C3bBbP旁路途径C3转化酶旁路途径C5转化酶C3bnBbC3C3bC3a放大机制Bbalternative pathw

4、ay2.活化过程经典途径或自发产生C3bB因子BaD因子备解素(P)C3bBbP旁路途径C3转化酶旁路途径C5转化酶C3bnBbC3C3bC3a放大机制C5C5bC5aC5b9 攻膜复合物C6 C7C8 C9前端反应末端通路C3b Bb指血浆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纤维胶原素(ficolin,FCN)等直接识别病原体表面糖结构,依次活化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BL-associated serine protease,MASP)、C4、C2、C3,形成与经典途径中相同的C3转化酶与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lectin pathway

5、/MBL pathway 1.激活物 病原体表面的糖结构lectin pathway /MBL pathway 2.活化过程C5C5bC5aC5b9 攻膜复合物C6 C7C8 C9前端反应末端通路病原体甘露糖残基+C4b2a(C3转化酶)MBLMASP1MASP2C3C3b旁路激活途径C4C2C4a+C4bC2b+C2aC4b2a3b(C5转化酶)C3C3bC3alectin pathway /MBL pathway 1.经典途径 激活物主要是由IgG或IgM结合膜型抗原或游离抗原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IC),C1q识别抗原-抗体复合物是该途径的起始步骤;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分别是C4b2a和

6、C4b2a3b;其启动有赖于特异性抗体产生,故在感染后期(或恢复期)才能发挥作用,并参与抵御相同病原体再次感染机体。现在发现有些微生物可直接或通过C反应蛋白等结合后间接激活C1q,启动经典激活途径。2.旁路途径 激活物是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细胞等,为自发产生的C3b提供反应表面;C3 转化酶和C5 转化酶分别是C3bBb 和C3bBb3b;存在正反馈放大环路;无需抗体存在即可激活补体,故在抗体产生之前的感染早期或初次感染即可发挥作用。3.凝集素途径 激活物质非常广泛,主要是多种病原微生物表面的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由MBL和FcN等识别;除识别机制有别于经典途径外,后续过程基本相同;对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具有交叉促进作用;无需抗体参与即可激活补体,可在感染早期或初次感染中发挥作用。激活物 激活过程包括起点和终点 三条途径的各自特点 相互间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