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模拟试卷(附答案).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249983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7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考模拟试卷(附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年中考模拟试卷(附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中考模拟试卷(附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模拟试卷(附答案).pdf(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模拟考试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模拟考试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2、答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或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4、本试卷满分 90 分。题号得分一二三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 8 小题,共 24.024.0分)1.下列有关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四五六总分A.刚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鸡蛋温度约为3B.你现在的体温约为26.7C.你现在所在教室内的气温约为40D.酒精灯火焰外焰的温度约为1002.下列说法正确的

2、是()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B.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3.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透镜 8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 16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 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 20cm处靠近透镜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4

3、.将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静止时,它们在水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三个小球所受到的浮力甲、乙、丙的大小关系是()A.甲 乙 丙B.甲 乙 丙C.甲=乙=丙D.甲”“=”或“”,绳重及摩擦不计)13.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中,让铜棒ab静止,当蹄形磁铁竖直向上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_(选填“会”或“不会”)偏转;让铜棒 ab 向右缓慢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的角度较小;快速运动时,指针偏转的角度较大这说明感_(选填“动应电流的大小与_有关,圈式话筒”或“动圈式扬声器”)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14.家里某用电器发生短路,熔丝立即熔断,用下列方法进行检测,如图所示,断开所有用电器的开关,用一个普

4、通的白炽灯L 作为“校验灯”与熔断的熔丝并联,然后只闭合 S、1,若 L 正常发光说明1_;只闭合 S、2,若 L发出暗红色的光(发光不正常),说明2_(选填“正常”“短路”或“断路”)。通常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_V,生活中要注意用电安全。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 3 小题,共 6.06.0分)15.将图中的元件用笔画线连接起来,要求两节干电池串联,电灯 1与2串联,电压表1测1两端的电压,2测2两端的电压。16.如图所示,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0,一束与水平面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请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相应的反射角及度数。17.如图所示为生活中使用的“开瓶起子”,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

5、“开瓶起子”上动力1的力臂和阻力2的示意图。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 2 小题,共 6.06.0分)18.近年来,折叠电动车受到市民的青睐。如图所示的折叠电动车,其框架的主要结构将常用的笨重金属材料更换为较“轻”的碳纤维材料;使得电动车更为轻便。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会定期向车子的轴承添加润滑油使之更为耐用。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使用碳仟维材料的电动车更轻便?为什么要向轴承添加润滑油?19.如图,从温度与室温(24)相同的酒精里取出温度计。请你分析为什么温度计取出后,它的示数会先减少,过了一段时间又升回24?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 3 小题,共 18.018.0 分)20.小莉同学用焦

6、距为10.0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0刻度线处,则人眼在_(B、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2、3、4”)。选填 A、像是图丙中的_(选填“1、(3)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21.小

7、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重的钩码若干个。(1)如图 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_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_,支点选在杠杆的中点是为了消除杠杆_对平衡的影响。(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B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1=1.5,动力臂1=0.1,阻力2=1,则阻力臂2=_m。(3)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_。(4)丙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

8、: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丙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 C的实验,此实验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图C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cm,每个钩码重0.5,当弹簧测力计在 A 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动力臂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22.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甲和乙所示,两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质量的空气,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连接到电源两端,通电一定时向后,比较两个U 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1)在图甲中,通过

9、两电热丝的电流_;该实验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_关系。(2)在图乙中,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导体的_关系。(3)在该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U型管中液面的_来比较各容器中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的。(4)英国物用学家焦耳通过大量实验,最先精确的确定了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_成正比,跟_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其表达式为_。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 3 小题,共 21.021.0分)23.在质量为 500g 的铝壶中盛有 2kg的水,把这壶水从15加热到100的过程中,水33需吸收多少热量?铝=0.88 0/()水=4.2 10/()24.如

10、图,将标有“6V 3W”字样的灯泡1和标有“6V 6W”字样的灯泡2串联在电路中,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个灯泡的实际功率不超过其额定功率,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求:(1)灯泡1正常工作时的电流;(2)灯泡2的电阻;(3)电源电压;(4)此电路工作 2分钟消耗的电能。25.一边长为 10cm,密度为0.6/3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置于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求:(取10/)(1)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2)细线的拉力大小;(3)细线剪断后,木块静止时,木块下方所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答案1.A2.C3.D4.D5.C6.A7.C8.B9.2503;0.6510.液体;911.1.0 103;980

11、12.;13.不会;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动圈式话筒14.短路;正常;3615.16.17.18.(1)碳纤维材料密度比金属小,由密度公式=,可知,在相同体积下,材料的密度越小,质量越小,因此,用碳纤维材料车子更轻便;(2)向轴承添加润滑油,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使轴承不易损坏。19.答:温度计被取出,液泡上的酒精蒸发吸热,液泡温度降低,从而使温度计的示数减少;待酒精蒸发完毕后,外界空气温度高,将热量传给液泡,直到空气与液泡温差为0,所以温度计的温度又回到与室内相同的温度24。20.(1)放大;40.0;(2);4;(3)远离21.(1)右;水平;力臂;自重;(2)0.15;(

12、3)一组实验数据太少,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规律;(4)能;等于22.(1)相等;电阻;(2)电流;(3)高度差;(4)电阻;通电时间;=223.解:吸=水水=4.2 103/()2 85=7.14 10524.(1)由=可知:灯泡1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1=11=362=0.5;(2)由=2=22可知灯泡2的电阻为:=6;662=(6)262(3)灯泡2的额定电流为:2=2=1,两灯泡串联,电流相等,一灯泡达正常发光,另一灯不超过额定功率,则一定是3W 灯正常发光,电路电流为1;则灯泡2两端的电压为:2=12=0.5 6=3,电源电压为:=1+2=6+3=9;(4)此电路工作 2分钟消耗的电能为:=1=9 0.5 120=540。25.解:(1)因为木块完全浸没,3333所以排=(10)=1000=1 10,浮=水排=1.0 103/3 10/1 1033=10;(2)木=0.6 103/3 1 1033 10/=6,因为浮=拉+,所以绳子对木块的拉力:拉=浮 =10 6=4;(3)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浮=木=6;浮力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所以下表面的压力=浮=6,下表面受到的压强:=(10102)2=6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