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249634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症状学1.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异常感觉。2.体征:是指医生或他人客观检查到的改变。3.发热: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4.热型: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形成体温曲线。体温曲线的不同形态称为热型。5.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6.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7.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排出者。8.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致组织肿胀。9.意

2、识: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中的刺激具有的有意义的应答能力。10.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昏迷。体格检查1.生命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质量的指标。2.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3.肝掌: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肌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4.板状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腹壁强直硬如木板。5.揉面感:结核性腹膜炎时,腹壁柔韧而具有抵抗力,不易压陷。6.压痛:腹部触诊时由浅入深触诊发生疼痛。7.反跳痛:腹部触诊出现压痛后,迅速将手抬起,腹痛加重。肿瘤学概论1.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

3、,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非人体需要的过度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11.肿瘤标志物:指肿瘤组织细胞由于癌基因及其产物的异常表达所产生的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呼吸系统疾病8.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循环系统疾病2.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疾病。3.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症。4.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供应区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导致的缺血性坏死临床综合症。消化系统疾病1.消化性溃疡:指由于胃酸和

4、胃蛋白酶的自我消化作用而导致胃肠道发生的粘膜缺损,缺损的深度超过黏膜肌层。2.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3.肝肾综合征:失代偿期肝硬化出现大量腹水时,由于有效循环血流量不足及肾内血液重新分布等因素出现功能性肾衰竭。4.肝肺综合征:是指严重肝病、肺血管扩张和低血氧血症组成的三联征。泌尿系统疾病1.肾炎综合征: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2.蛋白尿: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150ml 或尿蛋白/肌酐比率(ACR)200mg/g。3.肾病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30g/L)及高血脂症等。4.肾小

5、球滤过率:指肾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血浆中某一物质的能力。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12.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比容低于同地区、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的正常参考值下限。13.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或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及造血微环境的损伤,以致骨髓增生低下,被脂肪替代,从而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9.妊娠糖尿病: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神经系统疾病5.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6.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软脑膜表面血管非外伤性破裂引起。7.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实质内或脑室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8

6、.脑血栓形成:指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的管腔狭窄或闭塞或血栓形成,造成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9.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病。1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指历时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供血区局限性脑功能缺失症状。11.脑梗死: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12.脑栓塞:栓子阻塞脑动脉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缺氧及脑功能障碍。13.“三偏”:脑血栓形成时由于颈内动脉系统梗死,导致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的症状。外科疾病5.损伤

7、:是指人体遭受外界刺激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功能紊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局部和全身反应。6.创伤:是人体组织或器官在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下造成组织完整性破坏和功能障碍。7.挤压综合征:以肌红蛋白尿和高血钾为特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的病症。14.复合性创伤:;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致的创伤。15.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16.开放性骨折:骨折附近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想通。17.腹部创伤:是指因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于腹部,导致腹壁,腹腔内脏器和组织的损伤。18.机会感染(条件性感染):指在人体局部或全身提抗力下降时,由非致病菌或致病力弱的病原菌所引起的感染。19.二重感染

8、(重复感染、菌群失调症):指在一种感染的过程中出现了另一种微生物感染。20.原发性感染:伤口直接污染造成的感染。21.继发性感染: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出现的病菌感染。22.外源性感染:病原体直接由体表或外环境侵入体内造成的感染。23.内源性感染:由原存体内的病原体,经空腔脏器造成的感染。24.毒力:是指病原体形成毒素或胞外酶的能力以及入侵、穿透和繁殖的能力。妇产科疾病10.黑加征:早期妊娠时,双合诊检查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之间似不相连。11.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12.胎先露:是指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位。13.胎方位:是指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14.分娩:妊娠满28 周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15.月经:是指子宫内膜在性激素的调节下发生周期性的脱落与出血,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16.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指排除全身或生殖道器质性病变,而由于下丘脑轴功能失调引起的子宫内膜异常出血。-垂体-卵巢-子宫儿科疾病14.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 天之前。25.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D 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