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旅游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docx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5247267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8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日旅游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日旅游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日旅游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日旅游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Abstract摘要近年来,随着出境游的愈发火热,中日两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出现了新变化。通过对中日两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和竞争力指数的对比分析,发现目前日本处于贸易顺差,并且中国的竞争力在弱化,虽然日本上升趋势但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分析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游客来源单一等问题基础上,提出创新多元化服务、产业融合推动特色旅游等有助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笔者首先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综述,其次对旅游服务贸易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然后对中国2019年的旅游服务贸易现状进行概述,再分析中日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研究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升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2、关键词:旅游服务;中国;日本;对策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outbound tourism, new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index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

3、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t is found that Japan is in a trade surplus and Chinas competitiveness is weakening. Although Japan is on the rise, it does not have obvious competitive advantag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ingle source of tourists in Chinas tourism service trade, this paper puts forwa

4、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hat are helpfu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service trade, such as innovating diversified services, promoting characteristic tourism through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he author first expounds the background and summary of this study, then

5、introduces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 then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tourism service trade in 2019, analyz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and Japans tourism service trade, studi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service trade, and finally

6、 improv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Key Words:Tourism service; China; Japan; CountermeasuresIII目录一、绪论1(一)研究背景1(二)选题意义1(三)国内外研究综述11.国内研究综述12.国外研究综述3(四)研究内容3二、旅游服务贸易相关理论4(一)相关概念的界定41.国际旅游服务业42.产业内贸易43.国际竞争力TC44.显示比较优势RCA4(二)理论综述51.比较优势理论52.竞争优势理论5三、中日服务贸易发展现状6(一)中国61.规模概况62.人数占比情况6数

7、据来源:旅游服务贸易网7(二) 日本71.规模概况72.出境旅游规模增长情况8四、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9(一)宏观角度91.旅游基础设施薄弱92.旅游服务监管不到位9(二)微观角度91.入境游客来源单一92.旅游服务吸引力不足103.旅游环保意识不强10五、中日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11(一)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111.国际市场占有率112.比较研究11(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比较(TC)111.贸易竞争优势指数112.比较研究12(三)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比较121.显性比较优势指数122.比较研究13(四) SOWT分析131.优势(Strengths)分析132.劣势(We

8、aknesses)分析143.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144.挑战(Threats)分析14六、提升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15(一)宏观视角151.实施强化监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152.资本和社会企业的支持15(二) 微观视角151.创新多元化旅游项目152.产业融合推动特色旅游16总 结17参考文献18致 谢20附 录21-3 -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和中国加入的举措,使得中日两国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得到快速发展并且中日两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有诸多相似点。因此对中国和日本服务贸易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学习借鉴日本服务贸易的发展经验指导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高中国在服务贸

9、易中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中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选题意义本文的研究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意义。它不仅扩大了贸易理论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服务贸易特别是国际旅游服务贸易领域的应用,也为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第一,由于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较为成熟,以往的学者特别是国外学者,对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本文的写作能够补充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贸易状况的研究。第二,虽然有几篇研究中日两国间贸易的文章,但是研究对象仅限于制造业,这篇文章从旅游服务产业的角度来研究中日两国的旅游服务贸易。(三)国内外研究综述1.国内研究综述齐述丽

10、(2017)认为目前旅游业竞争实力的评价指标有国际市场占有率、现实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旅游业竞争潜力一般以贸易对外开放度等作为评价指标,旅游服务贸易开放度放映了一国(地区)参与世界旅游服务市场的程度,也体现了一国(地区)经济增长对世界旅游服务业市场的依赖程度。姜潮(2019)在旅游服务业对策一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人们观念的转变,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从物质需求的满足转向精神需求的满足,旅游作为人类精神需求的满足方面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旅游不再是高消费,但日常正常的消费。李彦勇等(2016)认为无论是TC指数还是国际旅游市场占有率比较中,美国都位居前茅。分析和发现美国国际旅游的发展经验,将有助于发

11、现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不足,提升我中在旅游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力。杜娼(2019)在中日旅游服务贸易差异探析一文中认为,中国旅游服务业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强大的吸引力,以及未能吸引大批外国游客。与日本的旅游服务贸易相比,日本拥有非常强大的文化产业,如动漫、影视、音乐等。这些文化产品在世界各地都很有吸引力,拥有大量的粉丝,这些粉丝很可能来日本旅游,寇晓慧(2019)在人力资本特点一文中认为,劳动者的经验、技能、健康等也是人力资本的一部分。在这些方面,我国虽然人口众多,但在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王德江(2019)中国目前对旅游业的参考是陈旧的旅游法,有点过时了。因此,有许多漏洞是不完整的,

12、需要更新。我国部分旅游从业人员存在一定的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监管不力,对旅游市场造成很大负面影响。陈晓彤(2019)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一文中认为,国内旅游企业相关设施不完善,缺乏一定的经验和政府倾向。竞争将很弱,大量游客将被这些大型资本公司所吸引。王进(2018)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分析一文中认为,中国在历史遗产旅游和自然风光旅游方面只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在其他方面还没有建立起强大的吸引力,没有趣味性、情感性、参与性和娱乐性。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杨森林(2016)认为整个旅游生产力体系由旅游交通、旅游游览、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社等产业部门组成的相互联

13、系、相互依赖的综合有机体。刘庆(2018)在文化吸引力对旅游服务贸易的推动力一文中认为,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一方面缺乏特别强大的国际吸引力,这可以让世界产生特别深刻的印象,但相比之下,日本在世界上有很多让世界惊叹的文化,很多动漫产业都吸引了很多分析。中国缺乏文化吸引力,但归根结底,它还没有推广自己的文化。段雷(2019)在各国旅游服务贸易对比一文中认为,旅游业是服务贸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起步较晚,政策法规也不完善。旅游服务贸易不仅可以促进全球贸易往来。引进外汇流入也可以促进中国的文化宣传,也大大有助于推广中国思想。黄岚(2015)认为旅游企业是旅游国际竞

14、争力的载体,是参与竞争的行为主体,旅游企业集团化的发展,有利于集中发挥区域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品种优势和人才优势,取得规模效益,增强竞争力。姜潮(2019)旅游公司的经营也没有依法进行,这对中国旅游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当许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时,中国旅游业并没有很好的质量和服务要求,这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产生了负面影响。王丽(2015)认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问题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环保措施。旅游区的建设和发展都缺乏科学指导和合理监督。而且,几乎所有的中国游客和管理者都不擅长环保,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在计划的时候,很多旅游景点基本上都没有考虑到对环保设施的开发支援。另外,由于环境保

15、护管理的延误,发生了严重的观光公害问题。赵庆峰(2019)认为中国旅游服务业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没有吸引大量外国游客的吸引力。与日本的旅游服务业相比,日本有动漫、电影、电视等非常强大的文化产业,这些文化产品在全世界都很有魅力。因为有很多粉丝,所以这些粉丝很有可能去日本旅行。周广威(2018)认为服务业主要是人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所以发展服务产业需要高水平的人力资本和技术。中国天然资源和劳动资源丰富,劳动密集、资源密集的传统服务产业迅速发展,新兴服务贸易部门的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产业也迅速发展。美国自然资源丰富,旅游业竞争也非常激烈。王丽英(2018)认为中国对历史遗产旅游和自然风景旅游有一

16、定的吸引力,但在其他方面却没有确立强大的魅力,既有趣又感性,参与又有趣。在其他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王晖(2016)使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标,从新的视角以期对中国各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行实证分析。中国六大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的显性比较优势总体上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格局相反,呈现“西强东弱”的态势。张全英(2018)中国要想在旅游服务贸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就必须满足多层次、多领域、多民族旅游者的需求,打造自己的核心文化吸引力,提升旅游服务贸易。国家竞争力。郭明英(2017)在美国旅游服务贸易研究一文中认为,发达国家有高水平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而我国旅游专业一般都在高校设置,因此人才培养相对落后。

17、2.国外研究综述 外国学者J.Tribe(2016)用CPEST法进行旅游业竞争优势与劣势的分析,C表示竞争环境,表现为竞争环境和进入威胁,P表示政治环境,E为经济环境,S为社会环境,T为技术环境,其中经济环境是问题的关键。到了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研究成为旅游业竞争力研究的热点。Shripad S Merchant (2017)在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一文中认为,政府应制定相关旅游法规,完善旧的不合理法律规定,帮助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此外,我国旅游业还需要制定高标准的人才进入标准,而且必须通过相应的旅游资质评估才能进入,

18、提高旅游业的人才和道德水平。Michael Hbler (2019)在A comparative study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一文中认为,我国人力资本在旅游服务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才40年,而日本经济发展起步很早,国际化水平存在差异。人才培养也远远落后。Wall and Geoffrey(2018)认为各目标区域的魅力和各目标区域的魅力表现会影响整体竞争力。因此,各个游乐设施的竞争力一般左右着整个观光开发地区的繁荣。 Manash Ranjan Gupta (2017)在Strength

19、en industrial integration一文中认为,结合旅游业,国际友人在中国旅游时,可以让他们体验中医养生文化,让国际友人感受中医养生的快乐,可以弘扬中医文化,也可以带来更多的高体验,因此这种产业融合是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未来。Ata Kahveci(2017)在Implementation of tourism policy一文中认为,中国在发展旅游服务贸易时,必须向日本学习,学习日本可以根据环境制定合理的政策,对旅游企业减税,以刺激旅游业的收益感。Wei Hu and Geoffrey Wall(2018)认为由于旅游的固有特性,环境因素在形成国家旅游竞争力中起着重要作用。地球环

20、境意识的提高意味着消费者开始改变对消费的态度,比起业界提供的,对“环保”和“更伦理”产品的需求更高。Chung-Ping A. Loh (2019)在Strengthen cultural construction一文中认为,中国在产业整合方面也做得不好。通过产业整合,可以促进合作产业的各自发展,也可以实现双赢。对文化出口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Joo Amador (2017)在Tourism service trade一文中认为,人们对旅游的需求逐渐从单一、集体、长期的方式转变为多元化、个性化、短期化的方式,给旅游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Salih Katircioglu (2017)在Tra

21、ining of tourism talents一文中认为,随着国际贸易全球化的趋势,中国也不断向世界敞开大门。中国允许其他外国投资者到中国投资,这将给国内旅游业带来巨大的竞争。Ecanestrill,P.Costa(2018)提出了三层旅游系统及其环境结构模型。旅游系统环境由内部环境(政策、计划、市场化、金融等)和运用环境(竞争目的地、竞争产业)构成。和宏观环境(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构成三个层次,为研究旅游竞争力提供分析框架。Loh Chung-Ping A (2019)在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attraction of touris

22、m trade一文中认为,中国要想在旅游服务贸易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就必须满足多层次、多领域、多国家的旅游者的需求,创造自己的核心文化诉求,提升旅游服务贸易。国家竞争力。E.Canestrill(2017)指出,旅游地的竞争力不只是体现在旅游市场的占有率上,而主要看他的发展潜力,旅游地承载力是影响旅游地竞争力的因素之一,因此在研究旅游地的竞争力时必须考虑旅游地的承载力。而国内研究者借鉴了外国学者的提出的理论和模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各种影响旅游国际竞争力发展的因素作了进一步地研究。(四)研究内容笔者首先阐述本文研究的背景和综述,其次对旅游服务贸易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然后对中国2019年的旅游

23、服务贸易现状进行概述,再分析中日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研究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升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二、旅游服务贸易相关理论(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国际旅游服务业国际旅游是指一国居民离开本国而到其他国家所进行的旅游活动,从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运动方向来看,可以分为和旅游两种。旅游就是指本国的居民因为某种工作或者私人的原因跨过自己国家的边境,进入到其他国家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反之,则为旅游。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国际旅游分为以下几类:基于旅游目的,分为娱乐旅游和出差,根据旅游方式分为团体旅游和个人旅游,根据旅游距离分为跨境旅游、区域旅游和全球旅游。以观光流程为基准,可以分

24、为观光和观光。2.产业内贸易Grubel 和 Lloyd(1975)认为产业内贸易就是指由区别但是又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之间的贸易。为了便于对产业内贸易进行测算,他们将其定义为“一国某产业产品的进出口之和”,其数值就等于贸易总额与产业间贸易额之差。Finger(1975)将产业内贸易描述为一国同一产品组在在一段时间内同时进行进口和出口的活动。3.国际竞争力TCTC指数是竞争优势指数,也叫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TC指数=(出口-进口)/ (出口+进口)。指数越接近于1竞争力越大,等于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指数越接近于1竞争力越弱,等于1时表示该产业

25、只进口不出口;等于0时表示该产业竞争力处于中间水平。4.显示比较优势RCARCA,即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 (Balassa Bela)于1965年测算部分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值占该国所有出口商品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的出口值占世界所有商品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例(二)理论综述1.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可以表述为: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双方均可

26、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2.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经济学理论,由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迈克尔波特提出,波特的国际竞争优势模型(又称钻石模型)包括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和两种外部力量。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包括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公司的战略、组织以及竞争。两种外部力量是随机事件和政府。三、中日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一)中国 1.规模概况中国的旅游产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崛起一起成长的第一家旅行社,经过60年才发展成为主要的国际旅游服务国。近年来,国际旅游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最有前途的服务贸易产业。目前,中国出境游趋势明显,根据UNCTAD的统计,中

27、国的旅游服务贸易总额,包括2445亿美元的贸易赤字,上升到615亿美元。近年来,随着交通便利和政策的缓和,市民开始热衷于“外国旅行”,观光服务贸易的赤字不断扩大。2019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5,国际旅游收入120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2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3,出境(进口)旅游花费10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总体来说,旅游服务贸易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下表3-1所示:表3-1 2019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概况贸易逆差(亿美元)贸易总额(亿美元)入境旅游人数(亿)入境旅游同期增长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国际旅游收入同期增

28、长20192445661513835120056数据来源:旅游服务业期刊2019年第3期2.人数占比情况来中国的外国人的情况值得关注,很多国家对旅游贸易设置了很多限制,但是中国依然有很多游客。为了适应不同国家的需求,改善旅游服务贸易结构,可以满足不同国家游客的喜好。根据表3-1得知,6个主要来中国旅游的客源国在20182019年排名变化不大,且各国的人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旅游人数超过五十万人次的国家越来越多,发展迅速。这说明中国的旅游在持续增长。由此也体现出还有许多有潜力的国家需要发掘,应针对性地开发更多有特色且适应不同国家游客品味的产品以吸引更多的国家和更多的游客来中国旅游。表 3-3 2

29、018-2019年中国旅游主要客源国总人数排名2018年2019年国别排名旅客数(万人)同比增长率(%)排名旅客数(万人)同比增长率(%)韩国1392.4010.681477.675221.73俄罗斯3240.518.153300.386724.90美国4171.039.954190.122111.16马来西亚591.051.205106.196516.64澳大利亚1055.2610.601160.50949.50德国1349.9716.261257.722015.52数据来源:旅游服务贸易网(二) 日本1.规模概况日本服务贸易发展相对较好,2019年日本服务贸易总额358532亿美元,其中旅

30、游服务贸易49313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总额的1375,日本的旅游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并不高。2018年以前,日本的旅游服务贸易处于贸易赤字状态,但与中国不同,日本的旅游服务贸易赤字在2015年以后呈现减少趋势。到2018年,日本旅游服务贸易顺差首次出现的入境旅游持续增加。2019年,日本旅游服务贸易总额约49313亿美元,顺差12189亿美元,自2015年之后日本已逐步摆脱了旅游服务贸易逆差的局面。如下表3-2所示:表3-3 2019年日本旅游服务贸易概况贸易总额(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总额比例贸易顺差(亿美元)201949313137512189数据来源:旅游服务业期刊2019年第3

31、期2.出境旅游规模增长情况如下表3-4所示,2017年,日本对世界旅游业GDP的占比为23.5%,直接由于旅游业而产生的就业人数降为2176万人,对住宿业的贡献率为87%。2018年,日本旅游服务贸易增加值占据群求旅游业GDP大约增长为24.5%,直接由于旅游业而产生的就业人数增长为2455万人,对住宿业的贡献率也增长为92%。2019年,日本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球旅游业GDP的29.4%,日本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超过3021万人,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5%。表3-4 2017-2019年 日本旅游服务贸易规模情况201720182019世界旅游业GDP占比23.5%24.5%29.4%产生就

32、业人数(万)217624553021住宿业贡献率87%92%95%数据来源:旅游服务贸易网3.城市分布2019年,在日本各个城市中,东京市22.7%、大阪市9.7%、名古屋市7.3%以及广岛市4.3%等所占比例最高。究其原因,这些州知名度较高,并且国际化程度较高,其他国家在这些州的人口比例也比其他州高很多,并且这些城市是旅游胜地,具有很多的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等,吸引游客前往这些州旅游,如下表3-10所示: 表3-5 2019年赴日旅游城市接待情况东京市大阪市名古屋市广岛市占比情况(%)22.79.77.34.3数据来源:旅游服务贸易网四、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一)宏观角度1.旅游基础

33、设施薄弱中国旅游资源丰富,大大小小景区不计其数,因而在景区的建设上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交通依旧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在节假日时期尤为突出,给游客带来很大的不便;其次,景区的安全措施不完善,使游客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最后,景区的环保、卫生等配套设施不齐全,制约了旅游发展。2.旅游服务监管不到位中国目前有关旅游业方面的参照是2013年的中国旅游法,这部法律由于不是很新,有点陈旧,因此有非常多的漏洞没有完善,还需要进一步的更新。中国有一些旅游业工作人员存在一定的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没有得到很好的规范,对旅游市场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旅游公司的运营没有按照法律进行,

34、给中国的旅游市场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中国的旅游业从业人员相对来说质量不高,服务条件不满足,所以很多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会对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产生负面影响。(二)微观角度1.入境游客来源单一近年来,跨境旅游服务越来越受到国家的支持,入境旅游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国内入境旅游人数6950万人次,其中外国人仅占1425万人次,港澳台地区的游客是中国入境游主要来源,入境的外国人中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极少数来自欧美。一方面,地缘相近导致以上国家存在天然的文化相似性,另一方面,旅游服务层次差异及模式多样化限制了欧美国家的入境需求。相对单一的入境游客来源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2.

35、旅游服务吸引力不足中国旅游服务竞争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较强大的吸引力,没有能够吸引大量的国外游客。对比日本旅游服务贸易,日本由于具有动漫、影视、音乐等非常强大的文化产业,这些文化产品在世界范围里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拥有大批的粉丝,这些粉丝有很大的可能性会来到日本旅游,而中国只有在历史遗产观光和自然风景旅游方面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在其他方面并没有建立起较强的吸引力,没有在趣味性、情感性、参与性、娱乐性等方面有所建树,因此中国想要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必须要满足多层次、多范围、多国家旅客的需求,打造自己的核心文化吸引力,从而提升旅游服务贸易的国家竞争力。3.旅游环保意识不强其

36、中一部分原因是旅游生态环境的退化,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中国许多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环境退化问题: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加重,植被覆盖量下降,动植物有效保护范围不断缩小。最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旅游地的建设开发既缺乏科学指导,又缺乏合理监督。而且,几乎所有的中国游客和管理者都不擅长环保,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在计划的时候,很多旅游景点基本上都没有考虑到对环保设施的开发支援。另外,由于环境保护管理的延误,发生了严重的观光公害问题。五、中日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一)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 1.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市场占有率指一国旅游服务的出口额占世界旅游服

37、务出口总额的比重,其值越大说明该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越强。 2.比较研究由图4-1可以看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市场占有率高于日本。2012-2019年中日旅游服务国际市场占有率波动比较频繁,可能是受2011国际金融危机和2017年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总体来看,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呈下降趋势,日本上升趋势较大。中国在旅游出口市场比日本稍有优势,但是这种优势正在逐年减小,中国有被日本赶超的危机。图4-1 2008-2019年中日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第7节(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比较(TC)1.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用来考察中日旅游服务贸易竞争优势

38、状况,TC=(出口-进口)(出口+进口)。TC指数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当TC指数取值接近0时,说明其竞争优势水平接近于平均水平,大于0时,说明竞争优势大,越接近1代表竞争力越强;反之,代表竞争力越弱。 2.比较研究2005- -2019年,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TC指数逐渐由正转负,且越来越接近-l,竞争力由强变弱,并且弱化趋势明显。2008-2011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TC指数维持在O02之间,稍有优势但不显著。2012年,TC指数首次跌落至0以下,可见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优势消失。2013-2019年,贸易逆差进-步拉大,出境旅游比例持续上升。日本近1O年来TC指数呈现稳定增长,由-0

39、5增长至025,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逐渐由弱转至中等偏上水平,原先的进口劣势逐步消失,并在2018年首次实现顺差。截至2019年中日两国数据,日本旅游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强于中国。如下表4-2所示:年份国家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中国0.150.170.110.06-0.05-0.09-0.20-0.34-0.43-0.68-0.69-0.71日本-0.50-0.52-0.48-0.44-0.42-0.36-0.43-0.31-0.18-0.010.220.25表4-2 2008-2019 年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情况资

40、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第七章(三)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比较1.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本文RCA指数用于表示一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对于该国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之比。若RCA指数大于25,说明该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大于125小于25,则该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强;若RCA指数小于0.8时,则该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 2.比较研究2008-2019年,中国RCA指数呈下降趋势,从2008年的07逐渐下降至2019年的035,并且一直低于08,说明中国旅游服务国际竞争力较弱。日本在这期间的RCA指数呈增长趋势,

41、从034升至065,虽然增长缓慢且有少许下降年份,但总体保持上升趋势。从旅游资源与国土面积来看,中国远超日本,但是旅游服务国际竞争力却不如日本说明中国虽然是个旅游大国却不是旅游强国。如下表4-3所示:表4-3 2008-2019 年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情况年份国家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中国0.70.670.590.560.570.540.510.470.430.340.340.35日本0.340.230.230.250.280.30.250.360.330.420.570.65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

42、第七章(四)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综合竞争力SWOT分析1.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优势(Strengths)中国在文化资源方面一直占有很大的优势,中国年代悠久,具有非常多的自然景观,例如黄山、泰山、西双版纳等著名景点。中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在未来会具有很大的爆发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贸易走上世界,会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前来观光。2.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劣势(Weaknesses)中国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的人力资本是处于弱势的,由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只有40年,而日本很早就开始了经济发展,国际化水平有差异,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具有较大

43、的落后,发达国家有高水平的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而中国旅游方面的专业一般是开设在大专院校,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比较落后。另外,劳动者的经验、技能、健康等情况也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在这些方面,虽然中国人数很多,但是在质量方面远远不及发达国家。3.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的机遇(Opportunities)随着我国人们观念的改变,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从物质需求的满足转向精神需求的满足,而旅游作为人类精神需求的一个满足方面,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旅游不再是一种高消费,而是一种日常的正常消费,并且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逐渐从单一、集体、长期的方式转向多元、个性化、短时的方式转变,给了旅游行业更多

44、的机会。4.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面临的挑战(Threats)随着国际贸易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也不断的打开自己的国门,走向世界。中国允许其他外资的到本国进行投资,那么对于本国旅游行业来说,就会造成很大的竞争,本国旅游企业相关设施不完善,也缺乏一定的经验和政府倾斜,在跟一些国际大型旅游企业的竞争中会处于弱势,大量游客会被这些大资本企业给吸引。六、提升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一)宏观视角1.实施强化监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旅游业是服务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中国在旅游服务贸易上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来说进行的比较晚,在政策法规上都不够完善,而旅游服务贸易不仅能够促进全球贸易的往来,引入外汇流入,还能

45、够推动中国的文化宣传,对中国思想的推广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旅游法规,改善旧有的不合理的法律条文,帮助中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另外,对于中国旅游行业的人才准入也需要制定高标准,必须要通过相应的旅游业资格考核才能够准入,提升旅游业的人才水平和道德水平。同时,旅游服务的开发,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资源开发和经济效益平衡的发展,扩大多种旅游服务和项目,在资源收容能力范围内开展项目,以满足消费者对旅游服务的需求最大化。中国在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时候,必须要向日本学习,学习日本能够根据环境制定合理政策,并且为为旅游企业降低税收,激发旅游行业的获得感。2.资本和社会企业的支持日本企业在

46、科学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增强企业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因此,中国首先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高新技术的利用率增加专有权利的申请数量和批准数量淇次,企业要有敏锐的预测能力,准确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动向,积极开展市场在新的市场中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最后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激励制度,留住人才加强创新团队。3.加大专业化旅游人才的培养中国专业化高级人力资源稀缺,缺乏旅游开发、规划、管理和营销的专业化人才,直接制约着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中国需做好人力资源规划,通过加强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派遣政府和企业中的相关职能人员到旅游服务贸易发达国家交流学习和建立有效的企业员工培训机制等方式提升人力资源规格,以保障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二) 微观视角1.创新多元化旅游项目近年来,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始终存在外来客源单一问题,不利于旅游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